CN219037247U - 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7247U
CN219037247U CN202222817002.2U CN202222817002U CN219037247U CN 219037247 U CN219037247 U CN 219037247U CN 202222817002 U CN202222817002 U CN 202222817002U CN 219037247 U CN219037247 U CN 219037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compartment
evaporato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70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起
崔展鹏
陈建全
王少一
刘山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70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7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7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7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冷藏间室、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第一蒸发器,用于为冷藏间室提供冷量;第二蒸发器,用于为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提供冷量;气流驱动装置,具有与变温间室直接连通的第一送风流路和与冷冻间室直接连通的第二送风流路,第一送风流路中设有风量控制阀,风量控制阀配置成受控地调节第一送风流路中的冷却气流量。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冷藏间室距离蒸发器较远导致的制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并且省去了复杂的风道设计,装配工艺非常简单,降低了成本,且去掉风道结构后多出来的空间可以用于增加储物容积,提升了冷藏冷冻装置的容积率和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利用冰箱来冷藏和储存食品。目前大部分的冰箱均属于冷冻冷藏型冰箱,具有冷冻室、冷藏室和变温室等多个间室,并通过一个蒸发器提供冷量。其中,变温室的间室温度调节范围较大,可以在冷藏和冷冻之间切换,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食材储存温度的需求。
然而,蒸发器距离冷藏室较远,容易存在冷藏制冷效率不高的问题。并且,由于冷冻室、冷藏室的室温差较大,变温室的温度设定范围较广,针对一个蒸发器向多个不同类型间室送风的情况,需要对其风路进行设计,用于调节各间室的风量,以维持各间室不同的温度。因此,风路设计会直接影响冷藏室的保鲜、制冷效果及电能效率。
目前,风冷冰箱的风路设计多种多样。传统设计的风路组件中,主要由风罩、风道、电机、电机外罩、导风板、泡棉等零部件组成。因其零件多,风道组件设计偏厚,极大地影响产品容积率。针对不同市场区域,不同性能要求的冰箱,其风路技术要求不同,然而目前主要涉及的专利重点突出风道设计技术本身,对产品容积率、生产效率提升、成本方面考虑不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冷藏、冷冻、变温三间室且制冷效果好、结构简单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冷藏冷冻装置的各间室之间的布局合理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冷藏间室、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
第一蒸发器,用于为所述冷藏间室提供冷量;
第二蒸发器,用于为所述变温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提供冷量;
气流驱动装置,具有与所述变温间室直接连通的第一送风流路和与所述冷冻间室直接连通的第二送风流路,所述第一送风流路中设有风量控制阀,所述风量控制阀配置成受控地调节所述第一送风流路中的冷却气流量。
可选地,所述变温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在横向上间隔排布;且
所述变温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之间形成有第二蒸发器室,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气流驱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蒸发器竖直放置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室内;且
所述气流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变温间室具有与所述第一送风流路直接连通的变温送风口,所述冷冻间室具有与所述第二送风流路直接连通的冷冻送风口;且
所述变温送风口开设在所述变温间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相邻的一侧的上部;所述冷冻送风口开设在所述冷冻间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相邻的一侧的上部;且
所述变温间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相邻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的下部连通的变温回风口;所述冷冻间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相邻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的下部连通的冷冻回风口。
可选地,所述冷藏间室位于所述变温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的上方;且
所述冷藏间室的后侧形成有第一蒸发器室,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室内,所述第一蒸发器室内还设有用于向所述冷藏间室驱动送风的冷藏风机。
可选地,所述气流驱动装置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的中部限定有容纳腔,所述第一送风流路和所述第二送风流路围绕所述容纳腔的周向设置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离心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以及
驱动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离心风扇转动。
可选地,所述风量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流路的与所述容纳腔相连的气流入口处,以调节所述第一送风流路的气流入口处的过流面积,从而调节所述第一送风流路中的冷却气流量。
可选地,所述风量控制阀配置为受控地沿所述容纳腔的腔体壁滑动的气流挡板,以通过所述气流挡板的滑动调节所述第一送风流路的气流入口处的过流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送风流路和所述第二送风流路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的横向两侧;
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以通过所述排水口排出所述容纳腔内的冷凝水。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处设有水流挡板,所述水流挡板配置成受控地绕其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以选择性地敞开所述排水口或遮蔽所述排水口;
所述水流挡板的转动轴位于所述容纳腔的腔体壁上;且
所述水流挡板具有与其转动轴相连的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枢转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流经所述水流挡板处的气流流动路径上,所述枢转端位于所述固定端的下游。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通过第一蒸发器为冷藏间室提供冷量、通过第二蒸发器为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提供冷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冷藏间室距离蒸发器较远导致的制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并且,用于为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输送冷却气流的气流驱动装置具有两个送风流路,该两个送风流路分别直接与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连通,用于与变温间室连通的第一送风流路中还设有风量控制阀,以便于根据变温间室的设定温度调节第一送风流路中的风量,由此,可以不通过风道结构直接向冷冻空间和变温空间输送冷却气流,省去了复杂的风道设计,装配工艺非常简单,可操作性强,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去掉风道结构后多出来的空间可以用于增加储物容积,提升了冷藏冷冻装置的容积率和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地,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在横向上间隔排布,第二蒸发器室设置在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之间,因此,容置在第二蒸发器室内的第二蒸发器和气流驱动装置距离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都比较近,在确保第一送风流路和第二送风流路分别与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直接连通的前提下可尽可能地缩短第一送风流路和第二送风流路的长度,避免了送风流路长占用空间多、冷量输送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冷藏冷冻装置的各间室之间的布局合理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在不同方位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气流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及其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气流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在不同方位下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箱体10、第一蒸发器31、第二蒸发器32和气流驱动装置20。
箱体10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冷藏间室11、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具体地,冷藏间室11具有通常意义上的冷藏储物环境,其内的温度通常在0~8℃之间。冷冻间室13具有通常意义上的冷冻储物环境,其内的温度通常在-24~-18℃之间。变温间室12的温度区间比较宽,按照其设定的温度区间,其可以具有通常意义上的冷藏储物环境,也可以具有通常意义上的冷冻储物环境。例如,变温间室12的温度通常可设置在5~-15℃之间。
第一蒸发器31用于为冷藏间室11提供冷量。第二蒸发器32用于为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提供冷量。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3,气流驱动装置20具有与变温间室12直接连通的第一送风流路212和与冷冻间室13直接连通的第二送风流路213,第一送风流路212中设有风量控制阀24,风量控制阀24配置成受控地调节第一送风流路212中的冷却气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通过第一蒸发器31为冷藏间室11提供冷量、通过第二蒸发器32为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提供冷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冷藏间室11距离蒸发器较远导致的制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并且,用于为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输送冷却气流的气流驱动装置20具有两个送风流路,该两个送风流路分别直接与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变温间室12的温度设定跨度较大,当其设置成接近冷藏储物环境时,所需要的冷量较少;当其设置成接近冷冻储物环境时,所需要的冷量较多。为此,本实用新型在用于与变温间室12连通的第一送风流路212中设置风量控制阀214,可以依据冷冻间室13的设定温度确定风扇的转速,以确保冷冻间室获得足够的冷量使其内保持较低的温度。并且,可以根据变温间室12的设定温度调节第一送风流路212中的风量,使变温间室12获得合适的冷量。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不需要设置风道结构,通过气流驱动装置20直接向冷冻空间13和变温空间12输送冷却气流,省去了复杂的风道设计,装配工艺非常简单,可操作性强,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去掉风道结构后多出来的空间可以用于增加储物容积,提升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容积率和产品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在横向上间隔排布。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之间形成有第二蒸发器室14,第二蒸发器32和气流驱动装置20均设置于第二蒸发器室14内。由此,第二蒸发器32和气流驱动装置20距离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都比较近,在确保第一送风流路212和第二送风流路213分别与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直接连通的前提下可尽可能地缩短第一送风流路212和第二送风流路213的长度,避免了送风流路较长占用空间多、冷量输送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各间室之间的布局合理性。
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0的宽度是有限的,并且,变温间室12、第二蒸发器室14和冷冻间室13在箱体10横向上依次排列,因此,第二蒸发器室14会占用箱体10横向上的部分空间。为了尽可能地增大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的储物空间,第二蒸发器室14的宽度越小越好。
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蒸发器32竖直放置在第二蒸发器室14内,由此,可充分利用箱体10前后方向上的空间容置第二蒸发器32,第二蒸发器室14在箱体10横向上占用的空间接近于第二蒸发器32的厚度,占用空间非常小。
进一步地,气流驱动装置20设置于第二蒸发器32的上方。由此,充分地利用了第二蒸发器室14高度方向上的空间,气流驱动装置20不会额外地占用第二蒸发器室14横向上的空间,最大程度地将第二蒸发器室14在横向上的宽度最小化,从而尽可能地增加了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的容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温间室12具有与第一送风流路212直接连通的变温送风口121,第一送风流路212内的冷却气流直接经变温送风口121进入变温间室12内,对变温间室12进行制冷。冷冻间室13具有与第二送风流路213直接连通的冷冻送风口131,第二送风流路213内的冷却气流直接经冷冻送风口131进入冷冻间室13内,对冷冻间室13进行制冷。
进一步地,变温送风口121可开设在变温间室12的与第二蒸发器室14相邻的一侧的上部。同样地,冷冻送风口131可开设在冷冻间室13的与第二蒸发器室14相邻的一侧的上部。由此,冷量可经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的顶部或上部进入,根据冷量下降的原理,可以相对均匀地对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进行制冷。
进一步地,变温间室12的与第二蒸发器室14相邻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与第二蒸发器室14的下部连通的变温回风口122;冷冻间室13的与第二蒸发器室14相邻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与第二蒸发器室14的下部连通的冷冻回风口132,以便于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内的回风返回第二蒸发器室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间室11位于变温间室12和冷冻间室13的上方。冷藏间室11的后侧形成有第一蒸发器室15,第一蒸发器31设置于第一蒸发器室15内,第一蒸发器室15内还设有用于向冷藏间室11驱动送风的冷藏风机40。第一蒸发器31相邻地位于冷藏间室11的后侧,尽可能地缩短了冷藏间室11的送风距离,确保了冷藏间室11的制冷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驱动装置20还包括蜗壳21、离心风扇22和驱动电机23。蜗壳21的中部限定有容纳腔211,第一送风流路212和第二送风流路213围绕容纳腔211的周向设置并与容纳腔211连通。离心风扇22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腔211中,以通过离心风扇22的转动在容纳腔211内形成气流流动,并促使气流流向第一送风流路212和第二送风流路213。气流流出蜗壳21后,蜗壳21内形成负压环境,在负压作用下,外部气流经蜗壳21上开设的气流入口进入容纳腔211内,并流向离心风扇22。驱动电机23与离心风扇22相连,以用于驱动离心风扇22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量控制阀24设置于第一送风流路212的与容纳腔211相连的气流入口处,以调节第一送风流路212的气流入口处的过流面积,从而调节第一送风流路212中的冷却气流量。设置于第一送风流路212气流入口处的风量控制阀24可以在第一送风流路212的最上游侧限制进入第一送风流路212的气流量,使得第一送风流路212不需要的其他气流继续在容纳腔211中流动,从而流向需要更多气流量的第二送风流路213。并且,第一送风流路212不需要的其他气流继续在容纳腔211中流动,其流动趋势与流动方向基本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气流流动阻力较小,确保了气流流动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若在第一送风流路212的位于其气流入口下游的区段设置风量控制阀24,流入第一送风流路212内的气流在流经风量控制阀24时,一部分继续沿第一送风流路212流动,另一部分在风量控制阀24的阻挡下折返至容纳腔211,这过程中不免产生气流流向的逆向现象,气流流向混乱,不利于冷量的输送。本实用新型将风量控制阀24设置于第一送风流路212的气流入口处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量控制阀24配置为受控地沿容纳腔211的腔体壁滑动的气流挡板,以通过气流挡板的滑动调节第一送风流路212的气流入口处的过流面积。也就是说,气流挡板可以沿着容纳腔211的腔体壁来回滑动,从而选择性地向第一送风流路212的气流入口伸出或从第一送风流路212的气流入口缩回。当气流挡板第一送风流路212的气流入口伸出时,会遮挡气流入口的至少部分过流面积,通过调节气流挡板伸出的距离可以调节气流入口被遮挡的过流面积的大小。
由于气流挡板沿容纳腔211的腔体壁滑动,相当于气流挡板与容纳腔211的腔体壁接触或邻近,因此,无论气流挡板处于伸出状态还是缩回状态,都不会对容纳腔211内的气流流动产生任何阻力作用,甚至不会对气流流动产生任何影响。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气流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及其部分结构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送风流路212和第二送风流路213分别位于容纳腔211的横向两侧。容纳腔211通常为圆形腔体,由此,在容纳腔211的底部形成一个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当蜗壳21内的冷却气流遇到蜗壳21的内壁产生冷凝水时,冷凝水沿着蜗壳21的内壁汇集在容纳腔211底部的弧形结构中,若汇集的冷凝水量较多时,可能会在容纳腔211内凝结成冰或霜,占用气流流动空间;而且部分冷凝水会随着冷却气流进入储物间室,引起储物间室湿度过大、甚至结冰结霜。
为此,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容纳腔21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214,以通过排水口214及时排出容纳腔211内的冷凝水,从而避免了蜗壳21内结冰结霜的现象,也避免了冷凝水进入储物间室导致储物间室结冰结霜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口214处设有水流挡板215,水流挡板215配置成受控地敞开排水口214或遮蔽排水口214。
具体地,当容纳腔211底部的冷凝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控制水流挡板215敞开排水口214,以允许冷凝水通过排水口214排出。当容纳腔211底部没有冷凝水或冷凝水量较少时,可控制水流挡板215遮蔽排水口214,以避免容纳腔211内的气流从排水口214中流出,导致漏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流挡板215配置成受控地绕其转动轴216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腔211内,水流挡板215的转动轴216位于容纳腔211的腔体壁上,以便于提高水流挡板215遮蔽排水口214的效果。
进一步地,水流挡板215具有与其转动轴216相连的固定端2151和与固定端2151相对的枢转端2152,在容纳腔211内的流经水流挡板215处的气流流动路径上,枢转端2152位于固定端2151的下游。也就是说,在离心风扇22转动时,容纳腔211内的气流先流经水流挡板215的固定端2151,再流经水流挡板215的枢转端2152。由此,在水流挡板215处于敞开排水口214的状态时,容纳腔211内的气流会沿水流挡板215的上表面流过,而不会迎面流向排水口214,不但减小了水流挡板215对气流的阻碍作用,而且还减少了甚至避免了排水口214处于敞开状态时的漏风现象。当然,在水流挡板215处于遮蔽排水口214的状态时,水流挡板214几乎贴设于排水口214,对容纳腔211内的气流几乎没有任何阻碍作用,且排水口214也不会产生漏风现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水流挡板215也可以配置为沿容纳腔211的腔体壁滑动的挡板,当水流挡板215滑动至覆盖排水口214时,将排水口214遮蔽;当水流挡板215滑动至远离排水口214时,将排水口214敞开。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气流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驱动装置20还包括排水管道25,排水管道25设置于蜗壳21的外部,并与排水口214密封连通。排水管道25的另一端用于与冰箱1的接水盘连通,以将排水口214排出的冷凝水排向接水盘,避免了冷凝水滴落至冰箱的蒸发器导致蒸发器结霜严重的问题。
具体地,排水管道25优选为软管,以便于适应气流驱动装置20所在的蒸发器室的空间结构,从而将排水口214和接水盘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送风流路212和第二送风流路213均由容纳腔211的周向边缘向外弯曲延伸,以分别形成蜗壳21的两个蜗舌。由此,蜗壳21的第一送风流路212和第二送风流路213均采用涡流设计,能够保证分别第一送风流路212和第二送风流路213相连的两个储物间室的送风风量,从而提高储物间室的制冷效果和制冷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冷藏间室、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
第一蒸发器,用于为所述冷藏间室提供冷量;
第二蒸发器,用于为所述变温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提供冷量;
气流驱动装置,具有与所述变温间室直接连通的第一送风流路和与所述冷冻间室直接连通的第二送风流路,所述第一送风流路中设有风量控制阀,所述风量控制阀配置成受控地调节所述第一送风流路中的冷却气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温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在横向上间隔排布;且
所述变温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之间形成有第二蒸发器室,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气流驱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蒸发器竖直放置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室内;且
所述气流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温间室具有与所述第一送风流路直接连通的变温送风口,所述冷冻间室具有与所述第二送风流路直接连通的冷冻送风口;且
所述变温送风口开设在所述变温间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相邻的一侧的上部;所述冷冻送风口开设在所述冷冻间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相邻的一侧的上部;且
所述变温间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相邻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的下部连通的变温回风口;所述冷冻间室的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相邻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室的下部连通的冷冻回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间室位于所述变温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的上方;且
所述冷藏间室的后侧形成有第一蒸发器室,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室内,所述第一蒸发器室内还设有用于向所述冷藏间室驱动送风的冷藏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驱动装置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的中部限定有容纳腔,所述第一送风流路和所述第二送风流路围绕所述容纳腔的周向设置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离心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以及
驱动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离心风扇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量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流路的与所述容纳腔相连的气流入口处,以调节所述第一送风流路的气流入口处的过流面积,从而调节所述第一送风流路中的冷却气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量控制阀配置为受控地沿所述容纳腔的腔体壁滑动的气流挡板,以通过所述气流挡板的滑动调节所述第一送风流路的气流入口处的过流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流路和所述第二送风流路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的横向两侧;
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以通过所述排水口排出所述容纳腔内的冷凝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口处设有水流挡板,所述水流挡板配置成受控地绕其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以选择性地敞开所述排水口或遮蔽所述排水口;
所述水流挡板的转动轴位于所述容纳腔的腔体壁上;且
所述水流挡板具有与其转动轴相连的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枢转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流经所述水流挡板处的气流流动路径上,所述枢转端位于所述固定端的下游。
CN202222817002.2U 2022-10-25 2022-10-25 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9037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7002.2U CN219037247U (zh) 2022-10-25 2022-10-25 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7002.2U CN219037247U (zh) 2022-10-25 2022-10-25 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7247U true CN21903724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3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7002.2U Active CN219037247U (zh) 2022-10-25 2022-10-25 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7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27719B1 (ko) 냉장고
CN109764598B (zh) 一种冰箱
US7228703B2 (en) Cold air guide structure of ice-making chamber of cold chamber door
WO2008120927A2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WO2017152580A1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
ES2776378T3 (es) Refrigerador
EP2205914A2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fo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80069638A (ko) 냉장고
KR101661618B1 (ko) 냉장고의 필터 일체형 제빙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903724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846621U (zh) 风道盖板及制冷设备
CN214250287U (zh) 用于冰箱的风道模块及冰箱
US20230152026A1 (en) Refrigerator
US20230152024A1 (en) Refrigerator
CN218884408U (zh) 用于冰箱的双流路风机及冰箱
CN21919962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20338777U (zh) 制冷设备
KR101336708B1 (ko) 냉장고의 송풍장치
CN219318765U (zh) 制冷设备的出风装置及制冷设备
US20230304722A1 (en) Refrigerator
CN218565863U (zh) 卧式风冷柜
CN220338778U (zh) 制冷设备
CN220338770U (zh) 冷柜
CN219810126U (zh) 制冷设备
CN215951884U (zh) 冷藏冷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