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5976U - 一种多层pvc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pvc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5976U
CN219035976U CN202223124935.XU CN202223124935U CN219035976U CN 219035976 U CN219035976 U CN 219035976U CN 202223124935 U CN202223124935 U CN 202223124935U CN 219035976 U CN219035976 U CN 219035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ing
supporting ring
pipe
pvc pip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49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jiang Zhongyuan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249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5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5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5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层PVC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卡框,每个第二管体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卡框。该多层PVC管,通过支撑环设为M形和聚碳酸酯材料,当第二管体受到外界冲击时加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同时支撑环进行形变达到缓冲的效果,提高了整体的抗冲击能力,同时配合支撑环两侧填充的保温泡沫能够实现对支撑环的支撑作用,避免支撑环多次形变材料疲劳发生塑性形变,同时保温泡沫又能够一定的对外界冲击进行缓冲,能够对第一管体进行保温,降低热传递,同时通过阻燃层设为岩棉材料,也能对第一管体进行保温,避免第一管体内部外界水源在冬季冻实。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PVC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技术领域,体为一种多层PVC管。
背景技术
PVC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强度,但其柔性不如其他塑料管,受冲击时易脆裂。
常见的生活用水大多使用PVC管进行输送,而PVC管在受到外界冲击时易脆裂,不易进行缓冲,通常在户外需要对其外表面包裹一些海绵进行防护,同时常见的PVC管在冬季天气时内部水源容易被冻实,不易进行保温,影响人们的用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PVC管,具备抗压、缓冲、阻燃、耐磨、保温的优点,解决了VC管在受到外界冲击时易脆裂,不易进行缓冲和冬季天气时内部水源容易被冻实,不易进行保温,影响人们用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PVC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卡框,每个第二管体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卡框,每个第一卡框与其相靠近的第二卡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工字块,每个工字块与其相靠近的工字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每个支撑环均呈M状,且每个支撑环靠近第二管体内壁的一面和靠近第一管体内壁的一面均设为平面,,每个支撑环均设为韧性较高的材料,每个所述支撑环与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之间的缝隙均填充有保温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阻燃层设为岩棉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管道设置阻燃层,能够降低产生的毒烟,同时延缓第二管体的点燃时间,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耐磨层设为聚乙烯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能够对阻燃层进形防护,同时避免外界对第二管体的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泡沫设为聚氨酯材料,且保温泡沫与每个支撑环紧密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温泡沫能够实现对第一管体的保温作用,同时对支撑环提供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设为聚氯乙烯材料,且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长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管体能够实现对第一管体提供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增加抗折弯强度,提高了整体的强度。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呈圆周排列,多个支撑环均呈圆周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环设为圆周排列,能够使支撑环受力均匀,稳定对第二管体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环均设为聚碳酸酯材料,每个支撑环长度均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环设为聚碳酸酯材料,能够实现对外界的冲击进行缓冲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层PVC管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环设为M形和聚碳酸酯材料,能够实现当第二管体受到外界冲击时,加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同时支撑环进行形变达到缓冲的效果,提高了整体的抗冲击能力,同时配合支撑环两侧填充的保温泡沫能够实现对支撑环的支撑作用,避免其多次形变造成材料疲劳,进而避免支撑环发生塑性形变,同时保温泡沫又能够一定的对外界冲击进行缓冲,保温泡沫在对支撑环进行支撑的同时,能够对第一管体进行保温,降低热传递,同时通过阻燃层设为岩棉材料,也能对第一管体进行保温,避免第一管体内部外界水源在冬季冻实,解决了VC管在受到外界冲击时易脆裂,不易进行缓冲和冬季天气时内部水源容易被冻实,不易进行保温,影响人们用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耐磨层能够对阻燃层进行保护,使其能够稳定的进行发挥阻燃效果,提高了稳定性,通过工字滑块和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的配合,实现了对支撑环的快速安装,便于后续填充保温泡沫,通过阻燃层设为阻燃层在对第一管体进行提高保温能力的同时,能够延缓整体的点燃时间,提高了安全性,通过支撑环设为圆周排列,能够实现受力均匀的目的,达到了对外界冲击力进行均匀缓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管体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第一管体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第一卡框;4、第二卡框;5、工字块;6、支撑环;7、保温泡沫;8、阻燃层;9、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PVC管,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卡框3,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均设为聚氯乙烯材料,且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长度相等,通过第二管体2能够实现对第一管体1提供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增加抗折弯强度,提高了整体的强度,每个第二管体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卡框4,第二管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8,阻燃层8设为岩棉材料,通过管道设置阻燃层8,能够降低产生的毒烟,同时延缓第二管体2的点燃时间,提高了安全性,四个第一卡框3和第二卡框4呈圆周排列,多个支撑环6均呈圆周排列,通过支撑环6设为圆周排列,能够使支撑环6受力均匀,稳定对第二管体2进行支撑,每个支撑环6均设为聚碳酸酯材料,每个支撑环6长度均相同,通过支撑环6设为聚碳酸酯材料,能够实现对外界的冲击进行缓冲的目的,阻燃层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9,耐磨层9设为聚乙烯材料,聚乙烯能够对阻燃层8进形防护,同时避免外界对第二管体2的腐蚀,每个第一卡框3与其相靠近的第二卡框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工字块5,通过工字滑块能够方便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装,每个工字块5与其相靠近的工字块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环6,每个支撑环6均呈M状,且每个支撑环6靠近第二管体2内壁的一面和靠近第一管体1内壁的一面均设为平面,通过支撑环6靠近第二管体2内壁的一面和靠近第一管体1内壁的一面均设为平面,能够加大支撑环6与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接触面积,实现了减小对第一管体1的压力,每个支撑环6均设为韧性较高的材料,通过支撑环6设为韧性较高的材料,能够实现对外界压力进行缓冲的目的,每个支撑环6与第二管体2和第一管体1之间的缝隙均填充有保温泡沫7,通过保温泡沫7能够实现对第一管体1进行保温的目的,保温泡沫7设为聚氨酯材料,且保温泡沫7与每个支撑环6紧密接触,通过保温泡沫7能够实现对第一管体1的保温作用,同时对支撑环6提供支撑作用。
使用时,当外界对整体进行冲击时,第二管体2挤压支撑环6,支撑环6设为M形能够提高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同时由于支撑环6设为聚碳酸酯材料,而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热畸变性能,而且耐候性好、硬度高,能够对第二管体2进行有效的支撑缓冲,进行缓冲吸能,同时填充的保温泡沫7,聚氨酯能够对支撑环6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避免其受到多次和较大的冲击力,塑性形变,能够为其提供复位的力,同时能够达到对第一管体1的保温效果,避免其内部水源冬季结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多层PVC管,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卡框(3),每个第二管体(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卡框(4),每个第一卡框(3)与其相靠近的第二卡框(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工字块(5),每个工字块(5)与其相靠近的工字块(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环(6),每个支撑环(6)均呈M状,且每个支撑环(6)靠近第二管体(2)内壁的一面和靠近第一管体(1)内壁的一面均设为平面,每个支撑环(6)均设为韧性较高的材料,每个所述支撑环(6)与第二管体(2)和第一管体(1)之间的缝隙均填充有保温泡沫(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PVC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8),阻燃层(8)设为岩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PVC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9),耐磨层(9)设为聚乙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PVC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泡沫(7)设为聚氨酯材料,且保温泡沫(7)与每个支撑环(6)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PVC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均设为聚氯乙烯材料,且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PVC管,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卡框(3)和第二卡框(4)呈圆周排列,多个支撑环(6)均呈圆周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PVC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环(6)均设为聚碳酸酯材料,每个支撑环(6)长度均相同。
CN202223124935.X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多层pvc管 Active CN219035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4935.XU CN219035976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多层pvc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4935.XU CN219035976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多层pvc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5976U true CN21903597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3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4935.XU Active CN219035976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多层pvc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5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6101U (zh) 一种pvc给水管
CN202597930U (zh) 一种保温防腐承高压特种钢塑管
CN219035976U (zh) 一种多层pvc管
CN210424144U (zh) 一种农业灌溉用防冻裂水管
CN208457364U (zh) 一种新型防冻的pvc管材
CN213685621U (zh) 一种耐压聚氨酯保温管
CN215674278U (zh) 一种防冻水管
CN208670305U (zh) 一种高强度防冻水管
CN211083138U (zh) 一种大口径防裂型pe塑料管
CN213271610U (zh) 一种岩棉保温管
CN213177120U (zh) 一种阻燃抗冻式高强度pvc-o管
CN210344591U (zh) 一种耐火隔热高压液体输送胶管
CN213576003U (zh) 一种预制架空保温管
CN210600693U (zh) 一种pir深冷预制保温管
CN213776650U (zh) 一种新型复合式防冻裂的pe管
CN213575999U (zh) 耐高温的聚氨酯保温管
CN216447581U (zh) 一种新型pvc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
CN207751215U (zh) 冷库平开快速门
CN215488391U (zh) 一种保温节能的管道结构
CN217177752U (zh) 一种耐寒防冻的消防水带
CN20622040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强度保温板
CN205155460U (zh) 阻燃隔热复合管
CN220082465U (zh) 一种抗压保温管
CN207144199U (zh) 一种内置有酚醛泡沫的室内分割挡板
CN215215345U (zh) 一种天然气采集输送设备保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1

Address after: No. 13, Yipin Industrial Park, Lianjiang Jinshan Industrial Park, Zhan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4000

Patentee after: Zhanjiang Zhongyuan Plast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No. 8 Yingbin Road, Taozhu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 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