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3451U -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3451U
CN219033451U CN202320091697.2U CN202320091697U CN219033451U CN 219033451 U CN219033451 U CN 219033451U CN 202320091697 U CN202320091697 U CN 202320091697U CN 219033451 U CN219033451 U CN 219033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soil
outlet pipe
green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16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志远
贺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16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3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3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3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旨在解决现在的绿化带依赖植物对抗水土流失,当植物进入枯叶期这种对抗能力就会下降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路牙、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渗水层和夹装在渗水层之间的土壤层,渗水层包括若干固体颗粒,沿着土壤层到渗水层的方向,固体颗粒的大小从小到大,渗水层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至少一端连通下水管道,出水管的顶部开放。本申请通过构建渗水层,提高了绿化带本体的抗雨水侵蚀的能力,通过大小不同的过滤物,利用较小的过滤物阻隔土壤层中的物质,利用较大的过滤物进行排水。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绿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背景技术
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具有分隔车道、净化环境,提高城市绿化面积的作用。由于栽种植物种类的相对单一,当进入特定的季节,植物进入枯叶期,对抗流水侵蚀的能力下降,绿化带就有受到水土流失的风险。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4385438U,名称为绿化带雨污水处理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绿化带雨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绿化带本体;设置在绿化带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的路基;以及连接在绿化带本体上的污水处理机构,污水处理机构包括:开设在绿化带本体底部的处理池;设置在绿化带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的排水沟;连接排水沟与处理池的连接管;设置在绿化带本体底部的第一蓄水箱;设置在绿化带本体底部且伸入第一蓄水箱内的棉绳;设置在处理池底部的第二蓄水箱;以及设置在第二蓄水箱顶部的过滤层。该装置在大量的雨水直接冲刷泥土表面的情况下就有水土流失的风险。
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绿化带本身对抗水土流失风险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在的绿化带依赖植物对抗水土流失,当植物进入枯叶期这种对抗能力就会下降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它能提高绿化带装置本体对抗水土流失风险的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包括路牙、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渗水层和夹装在渗水层之间的土壤层,渗水层包括若干固体颗粒,沿着土壤层到渗水层的方向,固体颗粒的大小从小到大,渗水层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至少一端连通下水管道,出水管的顶部开放。
在相邻路牙和地面构成的槽状空间中,依次设置第一渗水层、土壤层和第二渗水层,从土壤层离开的携带土壤的污水需要经过渗水层具体的是通过其中的固体颗粒之间的间隙。由于固体颗粒的从小到大,对应的固体颗粒之间的间隙由大变小,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水土流失。当土壤层的水位提升,高于渗水层的最高高度后,水可以从较粗的固体颗粒之间排出。过量的水则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渗水层进入到出水管中,并通过下水管道排出。通过上述结构,提高了绿化带本身的对抗水土流失的能力。
作为优选,渗水层包括定型网箱和若干过滤物,沿着土壤层到渗水层的方向,颗粒由小到大的过滤物填充在定位网箱中。通过定位网箱中的竖向设置的分隔格栅定向分隔若干层,在每一层中填充有不同粗细的过滤物,过滤物为不同粗细的砂石、活性炭等。
作为优选,渗水层的顶部呈弧线状,弧线的最高处设置在靠近土壤层位置。上述结构形成了一个微型的堤坝,可以拦截较轻的土壤层物质。避免直接进入到较大的固体物质之间,特别是这类较轻的物质是比较重要的腐殖质,这类物质的泄露一来会影响水质,二来也会造成绿化带的贫瘠。
作为优选,定型网箱的底部设有定位格栅,出水管位于定位格栅以下。上述结构避免过滤物落于出水管中,造成出水管的堵塞。
作为优选,定型网箱的底部靠近土壤层设有基岩块,基岩块向远离土壤层方向倾斜,基岩块的最低处高于出水管且与出水管相接。由于格栅的大小会大于较小的过滤物的大小,因此,格栅和出水管无法放置在较小的过滤物下方,通过设置基岩块,可以将这部分的雨水引导至出水管中,避免无处排水。
作为优选,出水管通过一弯管与下水管道连通,弯管的最高处高于出水管顶部。通过上述结构只有当水位高于出水管后才能排水,如此实现储水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构建渗水层,提高了绿化带本体的抗雨水侵蚀的能力,通过大小不同的过滤物,利用较小的过滤物阻隔土壤层中的物质,利用较大的过滤物进行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和下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路牙1、渗水层2、土壤层3、第一过滤物4、第二过滤物5、定位网箱6、定位格栅7、分隔格栅8、出水管9、基岩块10、弯管11、下水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如图1所示,包括路牙1、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渗水层2和夹装在渗水层2之间的土壤层3,渗水层2包括若干固体颗粒,沿着土壤层3到渗水层2的方向,固体颗粒的大小从小到大,渗水层2的底部设有出水管9,出水管9的至少一端连通下水管12道,出水管9的顶部开放。渗水层2的顶部呈弧线状,弧线的最高处设置在靠近土壤层3位置。上述结构形成了一个微型的堤坝,可以拦截较轻的土壤层3物质,避免他们直接进入到较大的固体物质之间,特别是这类较轻的物质是比较重要的腐殖质,这类物质的泄露一来会影响水质,二来也会造成绿化带的贫瘠。
其中,渗水层2包括定型网箱和若干过滤物,沿着土壤层3到渗水层2的方向,颗粒由小到大的过滤物填充在定位网箱6中。通过定位网箱6中的竖向设置的分隔格栅8定向分隔若干层,在每一层中填充有不同粗细的过滤物,过滤物为不同粗细的砂石、活性炭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物包括第一过滤物4和第二过滤物5,定位网箱6设有一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格栅将第一过滤物4和第二过滤物5分隔,第一过滤物4被设置在靠近土壤层3位置,第二过滤物5设置在远离土壤层3位置,第一过滤物4的颗粒直径较第二过滤物5的直径更小。
定型网箱的底部设有定位格栅7,出水管9位于定位格栅7以下。定位网箱6各部分均由具有网孔的格栅构成。上述结构避免过滤物落于出水管9中,造成出水管9的堵塞。定型网箱的底部靠近土壤层3设有基岩块10,基岩块10向远离土壤层3方向倾斜,基岩块10的最低处高于出水管9且与出水管9相接。由于格栅的大小会大于较小的过滤物的大小,因此,格栅和出水管9无法放置在较小的过滤物下方,通过设置基岩块10,可以将这部分的雨水引导至出水管9中,避免无处排水。基岩块10可以减少渗水层2中对定位格栅7的剪切力,避免定位格栅7和其下方的出水管9被压溃。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管9通过一弯管11与下水管12道连通,弯管11的最高处高于出水管9顶部。通过上述结构只有当水位高于出水管9后才能排水,如此实现储水功能。
在相邻路牙1和地面构成的槽状空间中,依次设置第一渗水层2、土壤层3和第二渗水层2,从土壤层3离开的携带土壤的污水需要经过渗水层2具体的是通过其中的固体颗粒之间的间隙。由于固体颗粒的从小到大,对应的固体颗粒之间的间隙由大变小,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水土流失。当土壤层3的水位提升,高于渗水层2的最高高度后,水可以从较粗的固体颗粒之间排出。过量的水则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渗水层2进入到出水管9中,并通过下水管12道排出。通过上述结构,提高了绿化带本身的对抗水土流失的能力。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6)

1.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其特征是,包括路牙、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渗水层和夹装在渗水层之间的土壤层,渗水层包括若干固体颗粒,沿着土壤层到渗水层的方向,固体颗粒的大小从小到大,渗水层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至少一端连通下水管道,出水管的顶部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其特征是,渗水层包括定型网箱和若干过滤物,沿着土壤层到渗水层的方向,颗粒由小到大的过滤物填充在定位网箱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其特征是,渗水层的顶部呈弧线状,弧线的最高处设置在靠近土壤层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其特征是,定型网箱的底部设有定位格栅,出水管位于定位格栅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其特征是,定型网箱的底部靠近土壤层设有基岩块,基岩块向远离土壤层方向倾斜,基岩块的最低处高于出水管且与出水管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其特征是,出水管通过弯管与下水管道连通,弯管的最高处高于出水管顶部。
CN202320091697.2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Active CN219033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1697.2U CN219033451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1697.2U CN219033451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3451U true CN219033451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1697.2U Active CN219033451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3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2724B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8729326A (zh) 用于海绵城市滨海公路建设的自然净化排水系统
CN109399800B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211080099U (zh) 一种生态河道护岸
CN113175050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6381914A (zh) 一种高效削减径流污染物的螺旋式下凹式绿地
CN110820913A (zh) 一种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08649827U (zh) 用于海绵城市滨海公路建设的自然净化排水系统
CN211283925U (zh) 一种下沉式缓冲带公路径流净化装置
CN211447204U (zh) 用于自动调蓄雨水和净化水质的雨水前置塘
CN108755895A (zh) 一种反坡式截流渗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0012770B (zh) 一种高效削减径流流速和污染物的雨水花园
CN219033451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带
CN105800810A (zh) 一种良好水质雨水的低影响治理方法
CN212561813U (zh) 高效截污的雨水口
CN211080473U (zh) 一种地库顶板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系统
CN113718932A (zh) 一种道路绿化带集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0916859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207871715U (zh) 乡村雨水净化池
CN107434301B (zh) 一种植被过滤沟槽
CN207905089U (zh) 一种树池式雨水口
CN112499907A (zh) 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及初期雨水净化方法
CN107954578B (zh) 净化削减高速公路雨水径流的生态排水方法
CN112281749A (zh) 一种蓄渗式净化岸坡地表径流的生态蓄渗系统
CN111925048B (zh) 一种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Green Belt for Preventing Soil and Water Los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16

Pledgee: Fengxian Branch of Shang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SHANGHAI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3100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