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0670U - 一种健身沙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身沙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0670U
CN219020670U CN202223530943.4U CN202223530943U CN219020670U CN 219020670 U CN219020670 U CN 219020670U CN 202223530943 U CN202223530943 U CN 202223530943U CN 219020670 U CN219020670 U CN 219020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g
leaning
building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09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09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0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0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0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身沙发,健身沙发包括:基座、移动组件、健身组件,基座包括座架部、背架部;移动组件包括坐包部、靠包部,坐包部与座架部活动连接,靠包部抵接背架部;健身组件设置于所述坐包部的第二端,健身组件与坐包部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正常就坐时,健身组件从坐包部上拆卸,节约室内空间。靠包部始终与背架部抵接,避免靠包部倾角变化时超出背架部的范围,无需在健身沙发后侧留存调整空间,进一步节约室内空间。用户有健身需求时,将健身组件与坐包部连接,用户能够坐于坐包部上健身,且通过靠包部的倾角变化,用户能够调整健身时的坐姿,从而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健身动作更加标准,避免运动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健身沙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健身沙发。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健身已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环节,健身器能够保证健身动作的准确性与专业性,但对于小户型房屋健身器极大地占用了生活空间。
市面上少有将已有家具与健身器材结合的设计,健身时将家具切换为健身状态,日常使用时将家具切换为通常状态,从而节约健身器的占地面积。同时,在相关技术中,健身器材的座位固定不动,当需要调整靠背角度时,靠背的后仰操作会使健身器的实体结构向后方延伸,因此需要健身器后方额外留出调整空间,加剧了占用面积大的缺点。进一步地,在一些健身器上设置支座,支座的纵向面积同样较大,以便于强制为靠背留出调整空间,同样加剧了占用面积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身沙发,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身沙发,健身沙发包括:基座、移动组件、健身组件,所述基座包括座架部、背架部,所述背架部设置于所述座架部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坐包部、靠包部,所述坐包部与所述靠包部转动连接,所述坐包部与所述座架部活动连接,所述靠包部的第一端抵接所述背架部,当所述坐包部在所述座架部上移动时,所述靠包部的倾斜角度变化;所述健身组件设置于所述坐包部的第二端,所述健身组件与所述坐包部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正常就坐时,健身组件从坐包部上拆卸,节约室内空间。由于坐包部与靠包部转动连接,通过坐包部的移动,靠包部的倾斜角度变化,适应用户不同的坐姿,提升舒适性,同时,靠包部始终与背架部抵接,避免靠包部倾角变化时超出背架部的范围,无需在健身沙发后侧留存调整空间,进一步节约室内空间。用户有健身需求时,将健身组件与坐包部连接,用户能够坐于坐包部上健身,且通过靠包部的倾角变化,用户能够调整健身时的坐姿,从而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健身动作更加标准,避免运动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坐包部与所述靠包部通过第一铰链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铰链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靠包部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坐包部的第一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坐包部包括框架结构、坐包本体,所述框架结构设置于所述坐包本体的底部,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耳板,所述健身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二耳板通过铰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框架结构成角度,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滑动部件,所述座架部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部件能够沿着所述滑轨移动,使所述坐包部带动所述靠包部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件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滑轨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按键、弹簧、卡接部件,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卡接部件,按动所述按键时,所述卡接部件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架部上设置有第二铰链结构,所述第二铰链结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座架部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滑动部件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健身组件包括连接部、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耳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单元、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成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延伸结构、第二延伸结构,所述第一延伸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延伸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健身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健身沙发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健身沙发中第一铰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健身沙发中第二铰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健身沙发中健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座架部;102.背架部;103.靠包部;104.第一铰链结构;105.第一连杆;106.第二连杆;107.框架结构;108.坐包本体;
201.支撑杆;202.滑动部件;203.滑轨;204.定位结构;205.定位孔;206.按键;
301.第三连杆;302.第四连杆;
401.第一耳板;402.第二耳板;403.支撑部;404.第一连接单元;405.第二连接单元;406.第一固定座;407.第一延伸结构;408.第二延伸结构;409.第二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健身沙发,健身沙发包括基座、移动组件、健身组件。
如图1所示,基座能够设置于地面上,基座包括座架部101、背架部102,座架部101与背架部102连接,背架部102竖立于座架部101上,背架部102用于支撑用户的背部,座架部101用于支撑用户的臀部。进一步地,座架部101与背架部102一体设置,且基座的底部设置有支脚,支脚设置于地面上,保证基座位置稳定。
移动组件包括坐包部、靠包部103,坐包部与座架部101连接,靠包部103与背架部102连接,坐包部与靠包部103接触用户的躯干,提升用户的舒适程度。进一步地,坐包部与座架部101活动连接,靠包部103的第一端与背架部102抵接。可以理解的是,当靠包部103的第二端与背架部10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由于背架部102的位置固定,靠包部103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从而适应用户的不同坐姿,提升舒适程度。
具体地,靠包部103的第二端与坐包部转动连接,从而使靠包部103与坐包部形成一个整体,坐包部通过活动连接能够在座架上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坐包部拉动或推动靠包部103的第二端,从而协同改变靠包部103的倾斜角度,便于操作。
由于靠包部103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背架部102抵接,避免靠包部103超出背架部102的范围,即避免靠包部103凸出于健身沙发的后端,防止靠包部103在运动过程中向健身沙发的后方空间延伸,提升健身沙发摆放位置的多样性。当健身沙发靠墙摆放时,仍能够对靠包部10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坐包部与靠包部103通过第一铰链结构104进行连接,坐包部与靠包部103的转动连接由第一铰链结构104实现。进一步地,第一铰链结构104包括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第一连杆105与靠包部103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连杆106与坐包部的第一端铰接,同时,第一连杆105与第二连杆106铰接。在连接靠包部103与坐包部的情况下,第一连杆105与第二连杆106之间能够进行自由转动,使靠包部103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充分适应背架部102的形状,提升靠包部103与背架部102的适配性。
在一些示例中,坐包部包括框架结构107、坐包本体108,框架结构107设置于坐包本体108的底部,框架结构107用于与座架部101进行活动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框架结构107上设置有支撑杆201,由于座架部101设置于框架结构107的底部,支撑杆201也设置于框架结构107的底部,便于与座架部101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框架结构107与座架部101之间滑动连接,支撑杆201上设置有滑动部件202,同时,座架部101上设置有滑轨203,滑动部件202与滑轨203进行配合,即滑动部件202能够沿着滑轨203进行移动。为减小滑动部件202与滑轨203之间的摩擦,提升滑动连接的顺畅程度,滑动部件202的体积较小,由于滑动部件202通过支撑杆201连接框架结构107,为保证连接稳定性,支撑杆201与框架结构107成角度,且支撑杆201设置多个。可以理解的是,当滑动部件202在滑轨203上移动时,坐包部整体进行移动,从而带动靠包部103的倾斜角度变化。
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滑动部件202能够维持在调整后的位置,滑动部件202上设置有定位结构204,滑轨203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定位孔205,定位结构204的形状与定位孔205的形状相对应,当定位结构204插入定位孔205时,滑动部件202在滑轨203上的位置确定,从而维持坐包部当前的位置,进而维持靠包部103在当前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204包括按键206、弹簧、卡接部件,弹簧的一端连接按键206,另一端连接卡接部件,卡接部件朝向滑轨203,进而插入定位孔205中,按键206朝向座架部101的外部,便于用户触摸并按动。可以理解的是,当按键206按动时,按键206将推力传递给弹簧,弹簧继续将推力传递给卡接部件,以使卡接部件完成插入或脱离定位孔205的动作。其中,由于定位结构204设置于滑动部件202上,而滑动部件202能够进行移动,为避免定位结构204与座架部101发生干涉,座架部101的侧壁设置有滑槽,当滑动部件202进行移动时,定位结构204沿着滑槽一同进行移动。
具体地,定位结构204还包括壳体,弹簧与卡接部件设置于壳体内,定位结构204的原理与圆珠笔按压类似,卡接部件相当于圆珠笔芯,壳体相当于圆珠笔筒。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座架部101设置有第二铰链结构,第二铰链结构连接座架部101和滑动部件202。其中,第二铰链结构包括第三连杆301、第四连杆302,第三连杆301与座架部101铰接,第四连杆302与滑动部件202铰接,同时,第三连杆301与第四连杆302铰接。可以理解的是,当滑动部件202在滑轨203上移动时,第三连杆301与第四连杆302的角度均发生变化。进一步地,第四连杆302与定位结构204转动连接,由于定位结构204设置于滑动部件202上,等同于第四连杆302与滑动部件202形成铰接。
具体地,第三连杆301上能够安装驱动设备,驱动设备驱动第三连杆301按用户的需求进行指定转角的旋转,力通过第三连杆301、第四连杆302传递至定位结构204与滑动部件202上,从而使滑动部件202作出相应的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在滑动部件202的滑动过程中,卡接部件脱离于定位孔205,避免形成干涉,滑动部件202运动完成后,卡接部件插入定位孔205中,以形成定位。
或者,用户通过手持外部的定位结构204,从而拖动滑动部件202进行运动,第三连杆301与第四连杆302辅助进行滑动部件202与座架部101的连接,增强整体性。同理,拖动定位结构204时,卡接部件脱离于定位孔205,滑动部件202到达指定位置后,卡接部件插入定位孔205中。
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健身组件设置于坐包部的第二端,可以理解的是,健身组件能够跟随坐包部进行移动。健身组件与坐包部可拆卸连接,当用户有健身需求时,健身组件安装到坐包部上,当只有通常的就坐需求时,健身组件拆卸,节约室内面积。
其中,框架结构107上设置有第一耳板401,健身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耳板40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耳板401与第二耳板402上均设置有过孔,当第一耳板401与第二耳板402上的过孔对齐时,能够在过孔中插入铰轴,从而使健身组件与坐包部连接。进一步地,为保证连接稳定性,第一耳板401设置两个,两个第一耳板401间隔设置,第二耳板402插入两个第一耳板401之间的空间内,从而进行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健身组件包括连接部、支撑部403,连接部与支撑部403共同构成稳定于地面的组合结构,连接部用于与坐包部连接,支撑部403用于限定用户的身体,便于用户完成标准的健身动作。具体地,连接部与支撑部403连接,且第二耳板402设置于连接部上。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单元404、第二连接单元405,第一连接单元404用于与支撑部403连接,第二连接单元405支撑于地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单元404与第二连接单元405成角度。为保证第二连接单元405稳定于地面,第二连接单元40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座406,第一固定座406增大第二连接单元405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在一些示例中,支撑部403上设置有第一延伸结构407、第二延伸结构408,当用户坐于坐包部上时,为便于用户完成仰卧起坐等健身动作,第一延伸结构407处于用户的大腿上方,当大腿具有抬高的趋势时,第一延伸结构407阻止这一趋势,因此,第一延伸结构407设置于支撑部403的两侧,以对应双腿。同时,第二延伸结构408用于限制用户健身过程中小腿的运动趋势,因此,第二延伸结构408也设置于支撑部403的两侧。
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支撑部403的稳定性,支撑部40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409,第二固定座409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座架部(101)、背架部(102),所述背架部(102)设置于所述座架部(101)上;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坐包部、靠包部(103),所述坐包部与所述靠包部(103)转动连接,所述坐包部与所述座架部(101)活动连接,所述靠包部(103)的第一端抵接所述背架部(102),当所述坐包部在所述座架部(101)上移动时,所述靠包部(103)的倾斜角度变化;
健身组件,所述健身组件设置于所述坐包部的第二端,所述健身组件与所述坐包部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包部与所述靠包部(103)通过第一铰链结构(104)连接,所述第一铰链结构(104)包括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所述第一连杆(105)与所述第二连杆(106)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05)与所述靠包部(103)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06)与所述坐包部的第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包部包括框架结构(107)、坐包本体(108),所述框架结构(107)设置于所述坐包本体(108)的底部,所述框架结构(107)上设置有第一耳板(401),所述健身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耳板(402),所述第一耳板(401)与所述第二耳板(402)通过铰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07)上设置有支撑杆(201),所述支撑杆(201)与所述框架结构(107)成角度,所述支撑杆(201)上连接有滑动部件(202),所述座架部(101)上设置有滑轨(203),所述滑动部件(202)能够沿着所述滑轨(203)移动,使所述坐包部带动所述靠包部(103)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202)上设置有定位结构(204),所述滑轨(203)上并列设置有若干定位孔(205),所述定位结构(204)包括按键(206)、弹簧、卡接部件,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按键(206)与所述卡接部件,按动所述按键(206)时,所述卡接部件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205)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部(101)上设置有第二铰链结构,所述第二铰链结构包括第三连杆(301)、第四连杆(302),所述第三连杆(301)与所述第四连杆(302)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01)与所述座架部(101)铰接,所述第四连杆(302)与所述滑动部件(20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组件包括连接部、支撑部(403),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403)连接,所述第二耳板(40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单元(404)、第二连接单元(405),所述第一连接单元(404)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405)成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单元(404)与所述支撑部(40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单元(40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座(406),所述第一固定座(406)设置于地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03)上设置有第一延伸结构(407)、第二延伸结构(408),所述第一延伸结构(407)设置于所述支撑部(403)的两侧,所述第二延伸结构(408)设置于所述支撑部(403)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健身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0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409),所述第二固定座(409)设置于地面上。
CN202223530943.4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健身沙发 Active CN219020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0943.4U CN21902067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健身沙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0943.4U CN21902067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健身沙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0670U true CN219020670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2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0943.4U Active CN21902067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健身沙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0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8715B2 (en) Multi-function excercise machine suitable for home use
US6971977B1 (en) Exercise device
KR200487600Y1 (ko) 다목적 운동기구
US6964636B2 (en) Exercise device
CN210043555U (zh) 一种联动底盘装置的椅子
CN217547600U (zh) 一种座椅及其椅背
CN219020670U (zh) 一种健身沙发
CN210144913U (zh) 一种医用坐便床
CN110720775A (zh) 一种动态托盘的倾仰锁定控制装置
CN211092821U (zh) 一种座椅
CN108434676B (zh) 折叠健身装置
CN219020676U (zh) 一种滑轨沙发床
CN216092068U (zh) 一种角度可调且易收纳的健身凳
CN202151224U (zh) 一种能仰卧起坐的通用椅
CN219090991U (zh) 一种双轨坐式推胸训练器
CN219537868U (zh) 一种座椅脚踏调节机构及座椅
CN112587872B (zh) 一种健身辅助装置
CN220734885U (zh) 一种折叠课桌椅
CN220967984U (zh) 一种靠背可调式哑铃凳
CN219614310U (zh) 三折式座椅
CN220275244U (zh) 一种零重力零靠墙零位移的椅架
CN113813550A (zh) 一种角度可调且易收纳的健身凳
CN220275245U (zh) 一种零重力零靠墙零位移的椅架
CN220859766U (zh) 一种座椅扶手
CN202983061U (zh) 健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