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9329U -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9329U
CN219019329U CN202222115485.1U CN202222115485U CN219019329U CN 219019329 U CN219019329 U CN 219019329U CN 202222115485 U CN202222115485 U CN 202222115485U CN 219019329 U CN219019329 U CN 219019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s
area
bendable
elastic memb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54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卫东
查鹏
毛维华
黄波
熊宇
王彦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54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9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9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9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可折叠设备包括设于柔性屏与壳体组件之间的导热片组件。导热片组件包括柔性导热片和弹性件。柔性导热片包括固定区域、可弯折区域和可伸缩区域,固定区域与壳体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壳体紧固连接,可弯折区域与转轴机构对应,并与对应的转轴机构相对设置,可弯折区域与相邻的固定区域之间具有可伸缩区域,可弯折区域与相邻的固定区域通过二者之间的可伸缩区域相连。可伸缩区域对应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区域紧固连接,弹性件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可弯折区域紧固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可使不同壳体上的热量通过导热片组件相互传递,可减小不同壳体之间的温差。

Description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面积越大,可使电子设备的一些功能的使用体验更佳。但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面积较大时,会导致电子设备整体尺寸较大,造成电子设备携带不便利。为使显示屏面积较大的电子设备携带更加便利,在一些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可采用柔性屏,并将电子设备制成可折叠设备。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可折叠设备包括柔性屏、转轴机构以及分别安装于转轴机构两侧的两个壳体,两个壳体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连接,以使可折叠设备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柔性屏安装在两个壳体上,柔性屏可在两个壳体的带动下进行折叠和展平,至少一个壳体内可设置摄像头、主板模块等发热单元,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可传导到其所在的壳体上,并通过其所在的壳体将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中。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设备,易出现不同壳体的温差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通过在装配于壳体组件上的柔性屏与壳体组件之间设置可跨过转轴机构、以与多个壳体进行热交换的的导热片组件,可使不同的壳体之间通过导热片组件进行热交换,可减小不同壳体之间的温差。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设备,包括壳体组件、柔性屏和导热片组件,柔性屏设于壳体组件上,导热片组件设于柔性屏与壳体组件之间。壳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壳体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壳体之间的转轴机构,相邻的两个壳体通过二者之间的转轴机构转动连接。导热片组件包括柔性导热片和弹性件。柔性导热片包括固定区域、可弯折区域和可伸缩区域,固定区域与壳体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壳体紧固连接,可弯折区域与转轴机构对应,并与对应的转轴机构相对设置,可弯折区域与相邻的固定区域之间具有可伸缩区域,可弯折区域与相邻的固定区域通过二者之间的可伸缩区域相连。可伸缩区域对应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区域紧固连接,弹性件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可弯折区域紧固连接。可伸缩区域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弹性件具有初始状态和拉伸状态。在可折叠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可伸缩区域由收缩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以使可伸缩区域向其连接的可弯折区域的方向伸长,弹性件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拉伸状态,以使弹性件向其连接的可弯折区域的方向伸长。在可折叠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可伸缩区域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缩状态,以使可伸缩区域缩短,弹性件由拉伸状态切换为初始状态,以使弹性件缩短。
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折叠设备,柔性导热片可以使不同的壳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不同壳体上的热量可以通过柔性导热片相互传递,各个壳体上的温度较为均匀,可减小不同壳体之间的温差。柔性导热片与壳体紧固连接,柔性屏可与壳体之间进行快速、均匀的热交换,壳体与柔性屏之间的热量传递较为稳定。在某一个壳体内的发热单元的发热量较大时,该壳体及其内的发热单元也易不出现过热的问题。此外,壳体内的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多个壳体发散到外部环境中,不再需要通过增厚导热片的厚度来提高设有发热量较大的发热单元及其所在壳体的散热性能,利于使可折叠设备更加轻薄。另外,可伸缩区域可随可折叠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的切换而进行伸缩和展开状态的切换,可控制柔性导热片发生褶皱的位置,可降低柔性导热片发生拉扯或者起皱不受控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壳体与转轴机构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可伸缩区域至少部分位于其连接的固定区域对应的壳体与转轴机构之间的容纳空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朝向转轴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部,转轴机构朝向壳体的一端具有第二斜面部,壳体与转轴机构之间通过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围成容纳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轴机构包括主轴和可转动门板。主轴位于相邻的两个壳体之间,相邻的两个壳体通过二者之间的主轴转动连接,主轴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可转动门板,可转动门板与主轴转动连接,壳体与其相邻的可转动门板传动连接,以使壳体带动其连接的可转动门板绕主轴转动,可转动门板朝向与其相邻的壳体的一端具有第二斜面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片状弹性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紧固连接于柔性导热片朝向柔性屏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包括弹性伸缩部以及分别紧固连接在弹性伸缩部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固定片部和第二固定片部。弹性伸缩部与对应的可伸缩区域相对,第一固定片部与固定区域紧固连接,第二固定片部与可弯折区域紧固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区域粘接固定,弹性件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可弯折区域粘接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热片包括石墨片、第一包裹膜和第二包裹膜,第一包裹膜粘接固定于石墨片朝向柔性屏的一侧,第二包裹膜粘接固定于石墨片背离柔性屏的一侧。弹性件与第一包裹膜紧固连接。壳体与第二包裹膜紧固连接,或者,壳体通过柔性屏与第一包裹膜紧固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包裹膜位于固定区域的部分与弹性件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子区域,第一包裹膜位于可弯折区域的部分与弹性件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子区域。石墨片位于固定区域的部分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在第一包裹膜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第一连接子区域内,第一包裹膜和第二包裹膜在第一通孔处粘接固定。石墨片位于可弯折区域的部分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在第一包裹膜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第二连接子区域内,第一包裹膜和第二包裹膜在第二通孔处粘接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轴机构设有与柔性屏紧固连接的连接结构,柔性导热片开设有与连接结构一一对应的连通孔,连接结构贯穿对应的连通孔后与柔性屏紧固连接,连通孔与其内的连接结构之间具有供柔性导热片沿柔性屏移动的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区域与弹性件紧固连接的部分中的至少部分紧固连接在对应的壳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屏包括与壳体一一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固定显示区域与对应的壳体紧固连接,固定区域朝向柔性屏的一侧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紧固连接,以使固定区域与对应的壳体紧固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屏包括与壳体一一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固定显示区域与对应的壳体紧固连接,固定区域背离柔性屏的一侧与对应的壳体紧固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包括柔性屏和导热片组件。柔性屏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显示区域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显示区域之间的可弯折显示区域,相邻的两个固定显示区域通过二者之间的可弯折显示区域相连。导热片组件包括柔性导热片和弹性件。柔性导热片包括固定区域、可弯折区域和可伸缩区域,固定区域与固定显示区域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紧固连接,可弯折区域与可弯折显示区域对应,并与对应的可弯折显示区域相对设置,可弯折区域与相邻的固定区域之间具有可伸缩区域,可弯折区域与相邻的固定区域通过二者之间的可伸缩区域相连。可伸缩区域对应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区域紧固连接,弹性件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可弯折区域紧固连接。可伸缩区域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弹性件具有初始状态和拉伸状态。在可弯折显示区域由平整状态切换为弯折状态时,可伸缩区域由收缩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以使可伸缩区域向其连接的可弯折区域的方向伸长,弹性件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拉伸状态,以使弹性件向其连接的可弯折区域的方向伸长。在可弯折显示区域由弯折状态切换为平整状态时,可伸缩区域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缩状态,以使可伸缩区域向其连接的固定区域的方向缩短,弹性件由拉伸状态切换为初始状态,以使弹性件向其连接的固定区域的方向缩短。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在装配到可折叠设备的壳体组件上后,柔性导热片可以使不同的壳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不同壳体上的热量可以通过柔性导热片相互传递,各个壳体上的温度较为均匀,可减小不同壳体之间的温差。柔性导热片与壳体紧固连接,柔性屏可与壳体之间进行快速、均匀的热交换,壳体与柔性屏之间的热量传递较为稳定。在某一个壳体内的发热单元的发热量较大时,该壳体及其内的发热单元也易不出现过热的问题。此外,壳体内的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多个壳体发散到外部环境中,不再需要通过增厚导热片的厚度来提高设有发热量较大的发热单元及其所在壳体的散热性能,利于使可折叠设备更加轻薄。另外,可伸缩区域可随可折叠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的切换而进行伸缩和展开状态的切换,可控制柔性导热片发生褶皱的位置,可降低柔性导热片发生拉扯或者起皱不受控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紧固连接于柔性导热片朝向柔性屏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片状弹性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包括弹性伸缩部以及分别紧固连接在弹性伸缩部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固定片部和第二固定片部。弹性伸缩部与对应的可伸缩区域相对,第一固定片部与固定区域紧固连接,第二固定片部与可弯折区域紧固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区域粘接固定,弹性件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可弯折区域粘接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热片包括石墨片、第一包裹膜和第二包裹膜,第一包裹膜粘接固定于石墨片朝向柔性屏的一侧,第二包裹膜粘接固定于石墨片背离柔性屏的一侧。弹性件与第一包裹膜紧固连接。固定显示区域与第一包裹膜紧固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包裹膜位于固定区域的部分与弹性件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子区域,第一包裹膜位于可弯折区域的部分与弹性件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子区域。石墨片位于固定区域的部分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在第一包裹膜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第一连接子区域内,第一包裹膜和第二包裹膜在第一通孔处粘接固定。石墨片位于可弯折区域的部分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在第一包裹膜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第二连接子区域内,第一包裹膜和第二包裹膜在第二通孔处粘接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弯折区域开设有连通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区域与弹性件紧固连接的部分中的至少部分紧固连接在对应固定显示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处截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导热片组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个爆炸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壳体组件与导热片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2中a-a处截面的靠近转轴机构部分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A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B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柔性导热片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导热片组件、转轴机构和柔性屏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弹性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弹性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弹性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弹性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导热片组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设置弹性件处的一个截面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石墨片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组件;
110、壳体;111、中框;112、后盖;113、第一斜面部;114、安装板;
120、转轴机构;121、主轴;122、可转动门板;123、第二斜面部;124、连接结构;
200、柔性屏;
210、固定显示区域;
220、可弯折显示区域;221、第一可弯折子区域;222、门板支撑子区域;223、第二可弯折子区域;
300、导热片组件;
310、柔性导热片;311、固定区域;3111、第一连接子区域;312、可弯折区域;3121、第二连接子区域;313、可伸缩区域;314、连通孔;315、石墨片;316、第一包裹膜;317、第二包裹膜;318、第一通孔;319、第二通孔;
320、弹性件;321、第一固定片部;322、第二固定片部;323、弹性伸缩部;324、背胶;
400、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设备,可以通过折叠和展开来改变自身的形态,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例如,在携带时,可进行折叠,以减小可折叠设备的尺寸;在使用时,可展平,以增大用于显示或者操作的屏幕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可折叠设备也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终端(terminal)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平板电脑(portableandroid device,PAD)、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以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可以为手机。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00,壳体组件100包括至少两个壳体110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壳体110之间的转轴机构120,相邻的两个壳体110通过二者之间的转轴机构120转动连接,以使可折叠设备可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转轴机构120的轴向可以沿可折叠设备的宽度方向延伸。转轴机构120可以包括主轴121(如下述图8中所示),主轴121位于相邻的两个壳体110之间,相邻的两个壳体110通过二者之间的主轴121转动连接,主轴121的轴向可以沿可折叠设备的宽度方向延伸。转轴机构120还可以包括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与主轴121转动连接,壳体110可通过焊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转动组件紧固连接,以使壳体110与主轴121转动连接。
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两个壳体110转动至相互层叠时,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此时,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两个壳体110可以相互平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由于设计公差等原因,两个结构件之间相互平行,可以不是绝对的平行,允许存在少许偏差。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如图3、图4所示,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两个壳体110相对转动至二者的夹角大致呈180°时,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本申请文件中所指的两个结构件之间的夹角大致呈180°,由于设计公差等原因,可以不是绝对的180°,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
当然,可折叠设备还具有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组件100可以包括两个壳体110,也可以包括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的壳体110,相邻两个壳体110之间通过转轴机构120转动连接。对应的,可折叠设备可以折叠为两层、三层、四层或者更多层。
示例性的,壳体组件100可以包括一个转轴机构120和两个壳体110,两个壳体110分别设于转轴机构120的两侧,两个壳体110可以相向转动至叠层以及背向转动至同一平面(允许存在少许偏差),此时,可折叠设备可以折叠成两层。
示例性的,可折叠设备可以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壳体110,相邻的两个壳体110之间设置一个转轴机构120,相邻的两个壳体110通过二者之间的转轴机构120转动连接。我们不妨将三个壳体110分别叫做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一个转轴机构120转动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通过一个转轴机构120转动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相向转动至叠层,第三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相向转动至叠层,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可以折叠成三层,或者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均可折叠在第二壳体同一侧的表面,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处于一层,并与第二壳体形成两层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也可背向第二壳体转动至与第二壳体共面(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使可折叠设备切换为展平状态。
如图4所示,示例性的,壳体110可以包括中框111和后盖112,后盖112紧固连接在中框11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中框111安装在转轴机构120上,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中框111通过转轴机构120转动连接。具体来说,中框111可以与转轴机构120的转动组件紧固连接,中框111可通过转轴机构120的转动组件与转轴机构120的主轴121转动连接。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中框111的夹角大致呈180°(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后盖112的夹角大致呈180°(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在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中框111可以相互平行(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后盖112可以相互平行(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且位于转轴机构120两侧的中框111夹于二者紧固连接的后盖112之间。
如图3、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屏模组,显示屏模组可以包括柔性屏200,柔性屏200设于壳体组件100上。
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200安装在所有的壳体110以及所有的转轴机构120同一侧的表面,柔性屏200与每个壳体110相对的部分均可与相对的壳体110紧固连接,转轴机构120可用于支撑柔性屏200。
在壳体110中框111和后盖112的示例中,中框111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中,一侧用于与后盖112紧固连接,另一侧用于与柔性屏200上相对的部分紧固连接。
柔性屏200可以用于图像显示,也可以用于作为虚拟键盘用于输入信息,柔性屏200的功能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定。
示例性的,柔性屏2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者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屏200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显示区域210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显示区域210之间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壳体110一一对应,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对应的壳体110相对,并紧固连接在对应的壳体110上,可弯折显示区域220与转轴机构120对应,可弯折显示区域220与对应的转轴机构120相对,相邻的两个固定显示区域210通过二者之间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在柔性屏2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柔性屏200的长度方向指是将柔性屏200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后与转轴机构12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将柔性屏200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后与转轴机构12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为柔性屏200的宽度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可折叠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固定显示区域210随其紧固连接的壳体110转动,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在固定显示区域210的带动下发生弯折,使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由平整状态切换为弯折状态。可折叠设备在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固定显示区域210随其紧固连接的壳体110转动,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在固定显示区域210的带动下展平,使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由弯折状态切换为平整状态。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处于弯折状态时,其两侧连接的固定显示区域210可相互平行(允许存在少许偏差),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可呈水滴状结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处于平整状态时,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可与其两侧连接的固定显示区域210共面(允许存在少许偏差)。
示例性的,固定显示区域210可以通过粘接、夹紧等方式紧固连接在对应的壳体110上。
在壳体110包括中框111和后盖112的示例中,固定显示区域210可以通过粘胶粘接固定在对应的壳体110的中框111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设备的至少一个壳体110内设有发热单元(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在一个壳体110内设置发热单元,也可在多个壳体110内均设置发热单元。
在壳体110包括中框111和后盖112的示例中,壳体110内的发热单元可以设置于中框111和后盖112形成的空间内,发热单元可以设置在电路板上,壳体110内的设有发热单元的电路板可以安装于中框111的容纳腔,发热单元可以与其所在的壳体110的中框111和后盖112进行热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发热单元为会产生热量的元器件或者多种元器件组成的模块。示例性的,发热单元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等芯片,或者也可以为电源、电阻、摄像头等器件,还可以是集成有多种元器件的主板模块。每个壳体110内均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发热单元,同一个壳体110内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种类的发热单元。
在多个壳体110内均设有元器件时,不同的壳体110内设置的元器件可以通过穿过转轴机构120的柔性电路板(未示出)电连接,柔性电路板可穿过转轴机构120,柔性电路板可延伸到其电连接的元器件所在的多个壳体110。在壳体110包括中框111和后盖112的示例中,柔性电路板位于壳体110内的部分可以设置在中框111背离柔性屏200的一侧。换句话说,中框111可以位于柔性屏200与柔性电路板之间。
一些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设备,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可传导到其所在的壳体上,通过该发热单元所在的壳体将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中。在一些壳体内设有导热片的可折叠设备中,每个壳体内分别设置相互独立的导热片,每个导热片均未穿过或者跨过转轴延伸到另外的壳体内。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设备,不同的壳体之间的热传导能力有限,每个壳体内的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均通过该发热单元所在的壳体进行发散。由于不同壳体内设置的发热单元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或者部分壳体内可不设置发热单元,导致每个壳体上的热量不同,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设备易出现不同壳体的温差较大的问题。此外,在某一个壳体内的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较高时,该壳体及其内的发热单元可能出现散热不足的情况,导致该壳体及其内的发热单元可能出现过热的问题。例如,主板模块在工作时的发热量较大,主板模块无法有效的通过多个壳体进行散热,设有主板模块的壳体以及主板模块易出现过热的问题。
图5为图3中b-b处截面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设备还包括导热片组件300,导热片组件300设于柔性屏200与壳体组件10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模组可以包括导热片组件300,导热片组件300可以装配到柔性屏200上形成显示屏模组后,再与柔性屏200一起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导热片组件300与显示屏模组也可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构件,可以将导热片组件300和柔性屏200按照一定的安装顺序分别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
可以理解的是,导热片组件300可沿柔性屏200延伸,柔性屏200与壳体组件100之间间隔有用于安装导热片组件300的空间。
在壳体110包括中框111和后盖112的示例中,导热片组件300与壳体110相对的部分位于壳体110的中框111与柔性屏200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之间,导热片组件300与转轴机构120相对的部分位于转轴机构120与柔性屏200对应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之间。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导热片组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个爆炸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壳体组件与导热片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6、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导热片组件300包括柔性导热片310。柔性导热片310包括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为同一柔性导热片310的不同区域,柔性导热片310可沿柔性屏200延伸。
柔性导热片310为具有可弯折特征的导热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柔性石墨片、柔性导热硅胶片、柔性复合材料片、柔性均热板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固定区域311可以与壳体110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每个固定区域311均可以用于与对应的壳体110进行热交换,可弯折区域312可以与转轴机构120对应,并与对应的转轴机构120相对设置。
这样,柔性导热片310可以使不同的壳体110之间进行热交换,不同壳体110上的热量可以通过柔性导热片310相互传递,各个壳体110上的温度较为均匀,可减小不同壳体110之间的温差。柔性导热片310与壳体110紧固连接,柔性屏200可与壳体110之间进行快速、均匀的热交换,壳体110与柔性屏200之间的热量传递较为稳定。在某一个壳体110内的发热单元的发热量较大时,该壳体110及其内的发热单元也易不出现过热的问题。此外,壳体110内的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多个壳体110发散到外部环境中,不再需要通过增厚导热片的厚度来提高设有发热量较大的发热单元及其所在壳体110的散热性能,利于使可折叠设备更加轻薄。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区域311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可以分别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固定区域311也可紧固连接在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通过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
在显示模组包括导热片组件300的示例中,固定区域311可以与固定显示区域210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可弯折区域312可以与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对应,并与对应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相对设置。在显示模组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后,固定区域311可以通过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对应的壳体紧固连接,每个固定区域311均可以用于与对应的壳体110进行热交换。
不同壳体110之间可通过与其紧固连接的柔性导热片310进行热交换。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区域311可以通过粘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对应的壳体110或者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
示例性的,弹性件320的两端可分别通过背胶324与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粘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0可以与对应的固定区域311接触或者间隔设置,以使壳体110可以与对应的固定区域311进行热交换。壳体110内设置的发热单元可以与对应的固定区域311接触或者间隔设置,以与对应的固定区域311进行热交换,发热单元可通过柔性导热片310与其所在的壳体110以及与其他的壳体110进行热交换。发热单元也可通过其所在的壳体110与柔性导热片310进行热交换。
壳体110与固定显示区域210之间间隔有用于安装对应的固定区域311的空间,转轴机构120与可弯折显示区域220之间间隔有用于安装对应的可弯折区域312的空间。
在壳体110包括中框111和后盖112的示例中,可使中框111朝向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的一侧与固定显示区域210间隔设置,中框111朝向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的一侧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对应的固定区域311的空间,固定显示区域210可以分别通过连接框架、粘接条等结构与对应的中框111连接;或者,也可以在中框111朝向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的一侧设置台阶结构,固定显示区域210安装在对应的中框111的台阶结构上。
在中框111背离柔性屏200的一侧设有柔性电路板时,中框111可以位于柔性电路板与柔性导热片310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10还可以包括设于中框111朝向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一侧的安装板114,安装板114与中框111紧固连接,固定显示区域210安装在对应的壳体110的安装板114上,安装板114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间隔设置,固定区域311与对应的壳体110的安装板114紧固连接,壳体110的安装板114和中框111可以进行热交换,安装板114可以与其上紧固连接的固定区域311进行热交换。这样,便于柔性导热片310与壳体110的紧固连接,可使固定区域311较为平整的在对应的安装板114上紧固连接,可减小对柔性导热片310的拉扯。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10内的发热单元可以设置在安装板114、中框111和后盖112形成的空间内,壳体110内的发热单元可以通过中框111、安装板114与柔性导热片310进行热交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柔性导热片310还包括可伸缩区域313。可弯折区域312与相邻的固定区域311之间具有可伸缩区域313,可弯折区域312与相邻的固定区域311通过二者之间的可伸缩区域313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区域311、可弯折区域312和可伸缩区域313为同一柔性导热片310的不同区域。
可以使可弯折区域312在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对应的固定区域311。其中,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指是将柔性导热片310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后与转轴机构12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将柔性导热片310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后与转轴机构12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为柔性导热片310的宽度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可伸缩区域313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可伸缩区域313处于收缩状态时,可呈褶皱状,例如,可以为波峰和波谷朝向柔性导热片310厚度方向的波浪状。可伸缩区域313在由收缩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褶皱被拉伸而变浅或者展平,可伸缩区域313连接固定区域311的端部与连接可弯折区域312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变大,例如,可伸缩区域311在柔性导热片310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可被拉伸为平滑的平面或者弧面(允许存在少许偏差)。可以理解的是,可伸缩区域313处于收缩状态时在柔性导热片310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可伸缩区域313处于展开状态时在柔性导热片310长度方向的长度。
这样,通过可在收缩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可伸缩区域313,可使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在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发生相对移动。在可折叠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使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切换为弯折状态时,可使对应的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可弯折区域312沿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向远离该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的方向移动,利于降低柔性导热片310被拉扯而发生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可伸缩区域313处于收缩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在柔性导热片310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凸出该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可伸缩区域313在柔性导热片310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不凸出该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
这样,便于在柔性导热片310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用于容纳可伸缩区域的褶皱的空间,可降低可折叠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导热片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件320。可伸缩区域313对应设有弹性件320,弹性件320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弹性件320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可弯折区域312紧固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320具有初始状态和拉伸状态。弹性件320在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拉伸状态时,弹性件320连接固定区域311的端部与连接可弯折区域312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变大,弹性件320对其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的产生弹性回复力,在可折叠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弹性件320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可在该弹性件32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靠拢。弹性件320在由拉伸状态切换为初始状态时,弹性件320连接固定区域311的端部与连接可弯折区域312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变小,可使弹性件320对其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的产生弹性回复力消除。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20处于初始状态时在柔性导热片310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弹性件320处于拉伸状态时在柔性导热片310长度方向的长度。
这样,在可折叠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使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切换为平整状态时,弹性件320可将其连接的可弯折区域312拉回到靠近该弹性件320连接的固定区域311的位置,使可伸缩区域313切换为收缩状态,利于控制柔性导热片310发生褶皱的位置,可降低柔性导热片310起皱不受控而影响柔性屏200显示的风险。
图8为图2中a-a处截面的靠近转轴机构120部分的示意图,图9为图5中A部放大图,图10为图8中B部放大图。
如图8-图10所示,在可折叠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由收缩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以使可伸缩区域313伸长,弹性件320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拉伸状态,以使弹性件320伸长,即:在可折叠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和弹性件320在柔性屏200表面的投影的长度变长。在可折叠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缩状态,以使可伸缩区域313缩短,弹性件320由拉伸状态切换为初始状态,以使弹性件320缩短,即:在可折叠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和弹性件320在柔性屏200表面的投影的长度变短。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模组包括导热片组件300的示例中,在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由平整状态切换为弯折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由收缩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以使可伸缩区域313向其连接的可弯折区域312的方向伸长,弹性件320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拉伸状态,以使弹性件320向其连接的可弯折区域312的方向伸长。在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由弯折状态切换为平整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缩状态,以使可伸缩区域313向其连接的固定区域311的方向缩短,弹性件320由拉伸状态切换为初始状态,以使弹性件320向其连接的固定区域311的方向缩短。在显示模组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后,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可随可折叠设备在折叠状态与展平状态的切换而在弯折状态与平整状态之间切换。
这样,在可折叠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可被其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折叠区域312拉扯而切换为展开状态,弹性件320被其所在位置处的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折叠区域312拉扯而切换为拉伸状态,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件320产生将其所在位置处的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可折叠区域312沿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拉回该弹性件320所在位置处的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的弹性回复力。在可折叠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弹性件320将其所在位置处的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可折叠区域312拉回到靠近该弹性件320所在位置处的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处,使该弹性件320所在位置处的可伸缩区域313切换为收缩状态。柔性导热片310在可折叠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发生褶皱的位置可控,可降低柔性导热片310发生拉扯或者起皱不受控的风险,利于减小对柔性屏200显示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可折叠设备在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柔性导热片310的固定区域311和柔性屏200的固定显示区域210随二者紧固连接的壳体110转动,柔性屏200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切换为弯折状态,朝向转轴机构120方向拱起,拱起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顶起柔性导热片310对应的可弯折区域312,并向对应的可弯折区域312施加朝向转轴机构120的力,可弯折区域312发生弯折,并向远离其相邻的固定区域311的方向移动,将可伸缩区域313由收缩状态拉扯为展开状态,将弹性件320拉扯为拉伸状态。在可折叠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平状态时,柔性导热片310的固定区域311和柔性屏200的固定显示区域210随二者紧固连接的壳体110转动,柔性屏200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逐渐切换为平整状态,对应的可弯折区域312也逐渐展平,弹性件320在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逐渐切换为初始状态,并带动该弹性件320连接的可弯折区域312向靠近该弹性件320连接的固定区域311的方向移动,可伸缩区域313在对应的弹性件32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缩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转轴机构120的转动组件包括可转动门板122,主轴121与壳体110之间均设有可转动门板122,可转动门板122与主轴121转动连接,壳体110与其相邻的可转动门板122传动连接,以使壳体110带动其连接的可转动门板122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可转动门板122可用于支撑可弯折显示区域220,以在可折叠设备在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限制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的形态。示例性的,壳体110可与相邻的可转动门板122通过轨迹槽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组件还可以包括连接架(未示出),连接架与主轴121转动连接,壳体110可通过焊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连接架紧固连接,以使壳体110与主轴121转动连接。
具体来说,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可以包括第一可弯折子区域221、门板支撑子区域222和第二可弯折子区域223。门板支撑子区域222与可转动门板122一一对应,可用于与可转动门板122抵触,每个固定显示区域210与门板支撑子区域222之间均具有第一可弯折子区域221,每个固定显示区域210均通过第一可弯折子区域221与门板支撑子区域222相连,相邻两个门板支撑子区域222之间均具有第二可弯折子区域223,相邻两个门板支撑子区域222通过第二可弯折子区域223相连。可折叠设备在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可转动门板122在对应的壳体110的带动下相对于主轴121转动,第一可弯折子区域221和第二可弯折子区域223在转动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的带动下发生弯折。在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折叠状态、使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切换为弯折状态时,可转动门板122可以支撑对应的门板支撑子区域222,以限制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处于弯折状态时的形态。可折叠设备在切换到折叠状态后,门板支撑子区域222可以不发生弯折。
在一些示例中,门板支撑子区域222可以与对应的可转动门板122紧固连接,此时,可折叠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可转动门板122均可支撑对应的门板支撑子区域222,可折叠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门板支撑子区域222可均不发生弯折。这样,可折叠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可以使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的形态变化更加稳定、可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壳体110与转轴机构120之间具有容纳空间400,可伸缩区域313至少部分位于其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对应的壳体110与转轴机构120之间的容纳空间400内。
这样,可减小可伸缩区域313对柔性屏200显示造成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可伸缩区域313在处于收缩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的褶皱相对于其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朝远离柔性屏200的方向凸出,可伸缩区域313凸出的褶皱可容纳于对应的容纳空间400内。
在一些示例中,可伸缩区域313处于收缩状态时,可使可伸缩区域313朝向容纳空间400的一侧凸出该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可伸缩区域313背向容纳空间400的一侧不凸出该可伸缩区域313连接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这样,可进一步减小可伸缩区域313对柔性屏200显示造成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壳体110朝向转轴机构120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部113,转轴机构120朝向壳体110的一端具有第二斜面部123,壳体110与转轴机构120之间通过第一斜面部113和第二斜面部123围成容纳空间400。
这样,易于在壳体110与转轴机构120交接处形成用于容纳可伸缩区域313的容纳空间400。另外,在可折叠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第一斜面部113和第二斜面部123也可降低壳体110和转轴机构120抵触柔性屏200和柔性导热片310,造成柔性屏200和柔性导热片310被挤压损坏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在壳体110包括中框111的示例中,中框111朝向转轴机构120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部113。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转轴机构120包括主轴121和可转动门板122时,可转动门板122朝向与其相邻的壳体110的一端具有第二斜面部123。
这样,可以降低可转动门板122与壳体110之间的柔性导热片310与可转动门板122和壳体110卡死而造成柔性导热片310损坏以及影响可折叠设备开合的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在柔性导热片3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斜面部113远离柔性屏200的一端与柔性屏20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斜面部123远离柔性屏200的一端与柔性屏200之间的间距。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柔性导热片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并参看图8-图1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轴机构120可以设有与柔性屏200紧固连接的连接结构124,柔性导热片310开设有与连接结构124一一对应的连通孔314,连接结构124贯穿对应的连通孔314后与柔性屏200紧固连接,连通孔314与其内的连接结构124之间具有供柔性导热片310沿柔性屏200移动的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连通孔314开设于可弯折区域312。
这样,在设有柔性导热片310的可折叠设备中,可使柔性屏200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与转轴机构120紧固连接,利于控制可折叠设备在折叠过程中以及折叠后柔性屏200的形态。可弯折区域312可沿柔性屏200移动,连接结构124对于柔性导热片310伸缩的影响较小。
可以理解的是,可使转轴机构120的可转动门板122与柔性屏200对应的门板支撑子区域222紧固连接。
每个可转动门板122上可以设置多个沿主轴121的轴向分布的连接结构124,每个门板支撑子区域222通过多个连接结构124与对应的可转动门板122紧固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结构124可为粘胶结构,转轴机构120与柔性屏200可通过位于连通孔314内的粘胶结构粘接固定。
在一些示例中,连通孔314为方孔,方孔的长边与转轴机构120的轴线平行。
这样,利于增大柔性屏200与转轴机构120的连接面,使柔性屏200与转轴结构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一些示例中,转轴机构120上也可不设置用于与柔性屏200连接的连接结构124,此时,柔性导热片310上可以不设置连通孔314。
如图9、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固定区域311与弹性件320紧固连接的部分中的至少部分紧固连接在对应的壳体110上。
换句话来说,弹性件320与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的一端延伸到该弹性件320相邻的壳体110上,并与该弹性件320相邻的壳体110紧固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模组包括导热片组件300的示例中,固定区域311与弹性件320紧固连接的部分中的至少部分紧固连接在对应固定显示区域210。换句话来说,弹性件320与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的一端延伸到该弹性件320相邻的固定显示区域210,并与该弹性件320相邻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在显示模组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后,可使弹性件320用于紧固连接固定区域311的一端通过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
这样,可以减小弹性件320伸缩时对相邻的固定区域311产生的作用力,可降低固定区域311被弹性件320损坏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20紧固连接于柔性导热片310朝向柔性屏200的一侧。
这样,可以降低弹性件320与壳体110和转轴机构120发生卡死的风险。此外,在可伸缩区域313处于收缩状态时朝远离柔性屏200的一侧凸出时,在可伸缩区域313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缩状态的过程中形成的褶皱不易受到弹性件320的阻挡,可降低对可伸缩区域313发生的形变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区域311朝向柔性屏200的一侧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以使固定区域311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
这样,可将导热片组件300先与柔性屏200固定,再通过柔性屏200使固定区域311与对应的壳体110固定,导热片组件300与柔性屏200结合紧密,易于通过弯折的柔性屏200使柔性导热片310弯折。
可以理解的是,可在固定区域311以及弹性件320与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的部分朝向柔性屏200的一侧设置粘胶,固定区域311以及弹性件320与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的部分朝向柔性屏200的一侧通过粘胶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区域311背离柔性屏200的一侧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
这样,导热片组件300与壳体组件100装配较为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可在固定区域311背离柔性屏200的一侧设置粘胶,固定区域311背离柔性屏200的一侧通过粘胶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使固定区域311朝向柔性屏200的一侧与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且使固定区域311背离柔性屏200的一侧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
这样,固定区域311与壳体110固定较为稳固。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固定显示区域210可以通过粘接结构与对应的壳体110紧固连接。这样,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对应的壳体110粘接固定后,可以在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对应的壳体1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对应的固定区域311的空间。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导热片组件、转轴机构和柔性屏的装配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转轴机构120的轴向上,柔性屏200在转轴机构120轴向的两侧均凸出于导热片组件300。
这样,可在柔性屏200在固定显示区域210凸出导热片组件300的部分设置粘接条,通过粘接条使柔性屏200与对应的壳体110粘接固定,利于使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壳体110粘接较为牢固的固定,且利于形成较大的用于安装对应的固定区域311的空间。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弹性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弹性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如图13、图14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20为片状弹性件。
这样,弹性件320在可折叠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小,利于使可折叠设备更加轻薄。另外,片状弹性件320也利于与柔性导热片310稳固连接。
如图13、图14所示,并参看图6、图7,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20包括弹性伸缩部323以及分别紧固连接在弹性伸缩部323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弹性伸缩部323与对应的可伸缩区域313相对,第一固定片部321与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第二固定片部322与可弯折区域312紧固连接。
这样,利于弹性件320与对应的固定区域311和可弯折区域312稳固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20在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拉伸状态的过程中,弹性伸缩部323沿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伸长,弹性件320在由拉伸状态切换为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弹性伸缩部323沿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缩短。
可折叠设备在由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二固定片部322随其紧固连接的可弯折区域312沿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向远离对应的第一固定片部321的方向移动,以拉扯对应的弹性伸缩部323,使对应的弹性伸缩部323沿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伸长,第二固定片部322紧固连接的可弯折区域312拉扯其连接的可伸缩区域313,使被拉扯的可伸缩区域313伸长,以使该可伸缩区域313切换为展开状态。可折叠设备在由折叠状态向展平状态切换的过程中,弹性伸缩部323在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缩短,第二固定片部322被其连接的弹性伸缩部323拉扯,沿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向靠近对应的第一固定片部321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该第二固定片部222紧固连接的可弯折区域312向该第一固定片部321紧固连接的固定区域311方向移动,使该弹性伸缩部323相对的可伸缩区域313缩短,以使该弹性伸缩部323切换为收缩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伸缩部323为片状结构,弹性收缩部323在柔性导热片310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平行于柔性屏200与该弹性收缩部323相对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20处于初始状态时,弹性收缩部323在柔性导热片310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可以为与柔性屏200平行的平面;弹性件320处于拉伸状态时,弹性收缩部323在柔性导热片310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可以为与柔性屏200相对于该弹性收缩部323的部分平行的弧面。这样,可以使弹性伸缩部323在可折叠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小,利于使可折叠设备更加轻薄。也可以降低弹性伸缩部323抵触柔性屏200而影响柔性屏200显示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弹性件320处于初始状态、对应的可伸缩区域313处于收缩状态时,可伸缩区域313靠近弹性伸缩部323的一侧在柔性导热片310的厚度方向上与弹性伸缩部323间隔设置。
这样,在可伸缩区域313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缩状态的过程中形成的褶皱不易受到弹性伸缩部323的阻挡,可降低对可伸缩区域313发生的形变的影响。
在一些示例中,弹性伸缩部323可以包括多条在弹性件320处于初始状态时呈波浪形、且相互平行的弹性条,每条弹性条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紧固连接。
在弹性件320处于初始状态时,弹性条所在平面可以和柔性屏200所在平面平行,弹性条可以呈弯曲状,弹性条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沿着显示屏的宽度方向弯曲变形的曲线,弹性条的弯曲部在显示屏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连线沿柔性屏的宽度方向延伸。弹性条可以呈波浪形,例如弹性条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波峰和至少一个波谷,该至少一个波峰和至少一个波谷在显示屏的宽度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连线沿柔性屏的宽度方向延伸。弹性条可以包括波峰和波谷,弹性条的波峰和波谷在显示屏的宽度方向的投影之间的连线沿柔性屏的宽度方向延伸。示例性的,每条呈波浪形的弹性条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每条弹性条用于与第一固定片部321连接的端部在柔性屏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位于该弹性条的波峰与波谷在柔性屏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每条弹性条用于与第二固定片部322连接的端部在柔性屏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位于该弹性条的波峰与波谷在柔性屏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条也可以是柔性屏的承载板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10在由拉伸状态切换为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弹性条在柔性屏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的尺寸变长,弹性条在柔性屏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的尺寸变短。弹性件310在由初始状态切换为拉伸状态的过程中,弹性条在柔性屏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的尺寸变短,弹性条在柔性屏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的尺寸变长。这样,可以使弹性伸缩部323在可折叠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小,利于使可折叠设备更加轻薄。也可以降低弹性伸缩部323抵触柔性屏200而影响柔性屏200显示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条可以为片状结构,弹性条在柔性导热片310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平行于柔性屏200与该弹性条相对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20处于初始状态时,弹性条在柔性导热片310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可以为与柔性屏200平行的平面;弹性件320处于拉伸状态时,弹性条在柔性导热片310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可以为与柔性屏200相对于该弹性条的部分平行的弧面。
在一些示例中,弹性伸缩部323可以包括由弹性栅条形成的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紧固连接。
弹性结构可以包括矩形孔、菱形孔、圆孔、或椭圆形孔等形状。
弹性结构可以是弹性网格结构,例如,弹性网格的网孔可以为矩形孔,沿柔性导热片310的长度方向,弹性网格结构具有多列矩形孔,每列矩形孔中的多个矩形孔沿柔性导热片310的宽度方向分布,相邻两列矩形孔中的多个矩形孔可以在柔性导热片310的宽度方向上错位布置。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弹性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弹性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如图15、图16所示,并参看图13、图14,可以理解的是,可折叠设备在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第一固定片部321和对应的第二固定片部322之间的间距增大,弹性伸缩部323拉长,弹性件320整体可发生弯折。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320整体发生弯折时,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可以不发生弯折,依靠弹性伸缩部323使弹性件320的整体发生弯折。也可使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的部分以及弹性伸缩部323均发生弯折。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20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区域311粘接固定,弹性件320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可弯折区域312粘接固定。
这样,弹性件320与柔性导热片310连接不易对柔性导热片310造成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在弹性件320包括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的示例中,可使第一固定片部321与对应的固定区域311粘接固定,第二固定片部322与对应的可弯折区域312粘接固定。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导热片组件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设置弹性件处的一个截面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柔性导热片310包括石墨片315、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第一包裹膜316粘接固定于石墨片315朝向柔性屏200的一侧,第二包裹膜317粘接固定于石墨片315背离柔性屏200的一侧。弹性件320与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壳体110与第二包裹膜317紧固连接,或者,壳体110通过柔性屏200与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10通过柔性屏200与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时,壳体110与柔性屏200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固定显示区域210与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以使壳体110通过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与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
在显示模组包括导热片组件300的示例中,固定显示区域210与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在显示模组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上后,壳体110通过固定显示区域210与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
这样,通过石墨片315导热,柔性导热片310的导热性能较好,石墨片315的表面被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包裹,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可对石墨片31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利于石墨片315与壳体110和弹性件320紧固连接。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设备的石墨片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并参看图17,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包裹膜316位于固定区域311的部分与弹性件320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子区域3111,第一包裹膜316位于可弯折区域312的部分与弹性件320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子区域3121。石墨片315位于固定区域311的部分开设有第一通孔318,第一通孔318在第一包裹膜316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第一连接子区域3111内,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在第一通孔318处粘接固定。石墨片315位于可弯折区域312的部分开设有第二通孔319,第二通孔319在第一包裹膜316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第二连接子区域3121内,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在第二通孔319处粘接固定。
这样,第一通孔318和第二通孔319内粘接的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可以降低石墨片315脱层的风险,可以提高包括石墨片315层、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的柔性导热片310的抗拉强度。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分别在第一连接子区域3111和第二连接子区域3121粘接,对柔性导热片310的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较好。
可以理解的是,在弹性件320包括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的示例中,第一固定片部321与对应的固定区域311的第一通孔318处的至少部分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第二固定片部322与对应的可弯折区域312的第二通孔319处的至少部分第二包裹膜317紧固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00)、柔性屏(200)和导热片组件(300),所述柔性屏(200)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00)上,所述导热片组件(300)设于所述柔性屏(200)与所述壳体组件(100)之间;
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至少两个壳体(110)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110)之间的转轴机构(120),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110)通过二者之间的所述转轴机构(120)转动连接;
所述导热片组件(300)包括柔性导热片(310)和弹性件(320);
所述柔性导热片(310)包括固定区域(311)、可弯折区域(312)和可伸缩区域(313),所述固定区域(311)与所述壳体(110)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10)紧固连接,所述可弯折区域(312)与所述转轴机构(120)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转轴机构(120)相对设置,所述可弯折区域(312)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区域(311)之间具有所述可伸缩区域(313),所述可弯折区域(312)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区域(311)通过二者之间的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相连;
所述可伸缩区域(313)对应设有所述弹性件(320),所述弹性件(320)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所述弹性件(320)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紧固连接;
所述可伸缩区域(313)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弹性件(320)具有初始状态和拉伸状态;
在所述可折叠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由所述收缩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以使所述可伸缩区域(313)伸长,所述弹性件(320)由所述初始状态切换为所述拉伸状态,以使所述弹性件(320)伸长;
在所述可折叠设备由所述折叠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平状态时,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收缩状态,以使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缩短,所述弹性件(320)由所述拉伸状态切换为所述初始状态,以使所述弹性件(320)缩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所述展平状态时,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转轴机构(120)之间具有容纳空间(400),所述可伸缩区域(313)至少部分位于其连接的所述固定区域(311)对应的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转轴机构(120)之间的所述容纳空间(400)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朝向所述转轴机构(120)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部(113),所述转轴机构(120)朝向所述壳体(110)的一端具有第二斜面部(123),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转轴机构(120)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斜面部(113)和所述第二斜面部(123)围成所述容纳空间(4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120)包括主轴(121)和可转动门板(122);
所述主轴(121)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110)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110)通过二者之间的所述主轴(12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121)与所述壳体(110)之间均设有所述可转动门板(122),所述可转动门板(122)与所述主轴(12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10)与其相邻的所述可转动门板(122)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壳体(110)带动其连接的所述可转动门板(122)绕所述主轴(121)转动,所述可转动门板(122)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壳体(110)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二斜面部(123)。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0)紧固连接于所述柔性导热片(310)朝向所述柔性屏(200)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0)为片状弹性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0)包括弹性伸缩部(323)以及分别紧固连接在所述弹性伸缩部(323)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
所述弹性伸缩部(323)与对应的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片部(321)与所述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部(322)与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紧固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0)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区域(311)粘接固定,所述弹性件(320)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粘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热片(310)包括石墨片(315)、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所述第一包裹膜(316)粘接固定于所述石墨片(315)朝向所述柔性屏(200)的一侧,所述第二包裹膜(317)粘接固定于所述石墨片(315)背离所述柔性屏(200)的一侧;
所述弹性件(320)与所述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
所述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包裹膜(317)紧固连接,或者,所述壳体(110)通过所述柔性屏(200)与所述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裹膜(316)位于所述固定区域(311)的部分与所述弹性件(320)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子区域(3111),所述第一包裹膜(316)位于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的部分与所述弹性件(320)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子区域(3121);
所述石墨片(315)位于所述固定区域(311)的部分开设有第一通孔(318),所述第一通孔(318)在所述第一包裹膜(316)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连接子区域(3111)内,所述第一包裹膜(316)和所述第二包裹膜(317)在所述第一通孔(318)处粘接固定;
所述石墨片(315)位于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的部分开设有第二通孔(319),所述第二通孔(319)在所述第一包裹膜(316)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二连接子区域(3121)内,所述第一包裹膜(316)和所述第二包裹膜(317)在所述第二通孔(319)处粘接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120)设有与所述柔性屏(200)紧固连接的连接结构(124),所述柔性导热片(310)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结构(124)一一对应的连通孔(314),所述连接结构(124)贯穿对应的所述连通孔(314)后与所述柔性屏(200)紧固连接,所述连通孔(314)与其内的所述连接结构(124)之间具有供所述柔性导热片(310)沿所述柔性屏(200)移动的间隔。
12.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域(311)与所述弹性件(320)紧固连接的部分中的至少部分紧固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壳体(110)上。
13.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200)包括与所述壳体(110)一一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10)紧固连接,所述固定区域(311)朝向所述柔性屏(200)的一侧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以使所述固定区域(311)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10)紧固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200)包括与所述壳体(110)一一对应的固定显示区域(210),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10)紧固连接,所述固定区域(311)背离所述柔性屏(200)的一侧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10)紧固连接。
15.一种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200)和导热片组件(300);
所述柔性屏(200)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显示区域(210)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之间的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通过二者之间的所述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相连;
所述导热片组件(300)包括柔性导热片(310)和弹性件(320);
所述柔性导热片(310)包括固定区域(311)、可弯折区域(312)和可伸缩区域(313),所述固定区域(311)与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紧固连接,所述可弯折区域(312)与所述可弯折显示区域(220)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相对设置,所述可弯折区域(312)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区域(311)之间具有所述可伸缩区域(313),所述可弯折区域(312)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区域(311)通过二者之间的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相连;
所述可伸缩区域(313)对应设有所述弹性件(320),所述弹性件(320)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所述弹性件(320)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紧固连接;
所述可伸缩区域(313)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弹性件(320)具有初始状态和拉伸状态;
在所述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由平整状态切换为弯折状态时,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由所述收缩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以使所述可伸缩区域(313)伸长,所述弹性件(320)由所述初始状态切换为所述拉伸状态,以使所述弹性件(320)伸长;
在所述可弯折显示区域(220)由所述弯折状态切换为所述平整状态时,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收缩状态,以使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缩短,所述弹性件(320)由所述拉伸状态切换为所述初始状态,以使所述弹性件(320)方向缩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0)紧固连接于所述柔性导热片(310)朝向所述柔性屏(200)的一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0)为片状弹性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0)包括弹性伸缩部(323)以及分别紧固连接在所述弹性伸缩部(323)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固定片部(321)和第二固定片部(322);
所述弹性伸缩部(323)与对应的所述可伸缩区域(313)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片部(321)与所述固定区域(311)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部(322)与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紧固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0)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区域(311)粘接固定,所述弹性件(320)相对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粘接固定。
20.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热片(310)包括石墨片(315)、第一包裹膜(316)和第二包裹膜(317),所述第一包裹膜(316)粘接固定于所述石墨片(315)朝向所述柔性屏(200)的一侧,所述第二包裹膜(317)粘接固定于所述石墨片(315)背离所述柔性屏(200)的一侧;
所述弹性件(320)与所述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
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与所述第一包裹膜(316)紧固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裹膜(316)位于所述固定区域(311)的部分与所述弹性件(320)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子区域(3111),所述第一包裹膜(316)位于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的部分与所述弹性件(320)紧固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子区域(3121);
所述石墨片(315)位于所述固定区域(311)的部分开设有第一通孔(318),所述第一通孔(318)在所述第一包裹膜(316)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连接子区域(3111)内,所述第一包裹膜(316)和所述第二包裹膜(317)在所述第一通孔(318)处粘接固定;
所述石墨片(315)位于所述可弯折区域(312)的部分开设有第二通孔(319),所述第二通孔(319)在所述第一包裹膜(316)上的轴向投影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二连接子区域(3121)内,所述第一包裹膜(316)和所述第二包裹膜(317)在所述第二通孔(319)处粘接固定。
22.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区域(312)开设有连通孔(314)。
23.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域(311)与所述弹性件(320)紧固连接的部分中的至少部分紧固连接在对应所述固定显示区域(210)。
CN202222115485.1U 2022-08-10 2022-08-10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Active CN219019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5485.1U CN219019329U (zh) 2022-08-10 2022-08-10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5485.1U CN219019329U (zh) 2022-08-10 2022-08-10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9329U true CN219019329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4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5485.1U Active CN219019329U (zh) 2022-08-10 2022-08-10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93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7236A (zh) * 2023-05-16 2024-03-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7236A (zh) * 2023-05-16 2024-03-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27542B1 (ko) 필름형 방열 부재, 벤더블 표시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CN111223402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603773B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TWI567702B (zh) 可撓性顯示裝置
CN111090361B (zh) 折叠屏组件和电子装置
JP7143457B2 (ja) 電子機器
CN219019329U (zh)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CN107071096B (zh) 连接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EP4113958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10120182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6941540B (zh) 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8137395A1 (zh) 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230121174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7641819A (zh) 可折叠设备及显示屏模组
CN219019328U (zh) 可折叠设备
US20200326762A1 (en) Cover member and covered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CN115148110A (zh) 支撑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135093A (zh) 电子设备
CN219372459U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980857U (zh) 可折叠设备
WO2023109549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4027698A1 (zh) 可折叠设备
CN219577532U (zh) 支撑板及电子设备
CN219329876U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93664A1 (zh) 柔性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