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7714U -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7714U
CN219017714U CN202222554226.9U CN202222554226U CN219017714U CN 219017714 U CN219017714 U CN 219017714U CN 202222554226 U CN202222554226 U CN 202222554226U CN 219017714 U CN219017714 U CN 219017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hell
cell
double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42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芳泽
李一乐
袁长福
刘超
宁大雕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42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7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7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7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第一电芯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被第一壳体包围;第二电芯设置于第二壳体内,并被第二壳体包围;第一电芯的极耳伸出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第二电芯的极耳伸出第二壳体的第二开口;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通。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和第二壳体内,并通过连接组件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通,双电芯电池的长度至少为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长度之和,从而实现了长度较长的硬壳电芯的方案。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双电芯电池结构,无需采用多个软包串联的方式,整体工艺简单,双电芯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当前动力电池都往电芯做长的方向发展,例如刀片电池短刀电池等,其原因之一就是长电芯电池在放置于电池包内时可以起到对电池包结构强度的加强作用,从而减少电池包内部加强筋的使用。
当电芯做长时,裸电芯的入壳难度也随之增大,裸电芯在入壳过程中容易与电池的硬壳体碰撞导致损坏,因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多个较短的软包电芯串联后,再将串联的多个软包电芯置入电池的硬壳体内,从而形成长度较长的硬壳电芯的方案,但是,多个软包电芯串联又会导致整体工艺复杂,以及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用以解决现有的长电芯电池,存在裸电芯入壳难度大,以及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芯电池,包括连接组件、第一壳体、第一电芯、第二壳体和第二电芯;
第一电芯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被第一壳体包围;
第二电芯设置于第二壳体内,并被第二壳体包围;
第一电芯的极耳伸出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第二电芯的极耳伸出第二壳体的第二开口;
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双电芯电池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和第二壳体内,并通过连接组件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通,双电芯电池的长度至少为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长度之和,从而实现了长度较长的硬壳电芯的方案,其中,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长度较短,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各自的入壳难度较低,并且也无需采用多个软包串联的方式,整体工艺简单,双电芯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包括上壳盖和下壳盖,上壳盖和下壳盖连接形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空腔,空腔用于容纳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极耳。
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壳盖可以是板状结构,上壳盖可以是U型结构,在上壳盖和下壳盖连接时形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空腔,该空腔用于容纳第一电芯伸出第一壳体的极耳以及第二电芯伸出第二壳体的极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壳盖包括基板、极柱和密封绝缘件;极柱包括极柱底部和连通部;极柱底部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极耳连接;
密封绝缘件设置于基板和极柱底部之间;
连通部一端连接极柱底部,连通部另一端穿过密封绝缘件并伸出基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极柱底部包括正极柱底部和负极柱底部,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极耳分别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柱底部和正极极耳连接,负极柱底部和负极极耳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正极柱底部将第一电芯的正极极耳和第二电芯的正极极耳均连接到正极极柱,负极柱底部将第一电芯的负极极耳和第二电芯的负极极耳连接到负极极柱,从而实现了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在双电芯电池内部的并联,并且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共用了一个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的端子(此处的端子指连接组件),从而节约了电池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空间,提高了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绝缘件包括密封圈、第一塑胶和第二塑胶;下壳盖还包括导通块;
密封圈套设于连通部,连通部一端连接极柱底部,连通部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塑胶、基板、第一塑胶后连接到导通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塑胶、第二塑胶和密封圈起到密封和绝缘的效果,并且,第二塑胶还起到对极柱底部限位的作用,第一塑胶还起到对导通块限位的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通块具有凸起部,凸起部用于与汇流排焊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导通块具有凸起部,使导通块整体呈L型,该L型的导通块在与汇流排焊接时具有更大的焊接面接,并且L型的导通块也提供了对汇流排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导通块与汇流排更容易焊接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双电芯电池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双电芯电池的高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上壳盖顶端具有沿高度方向的第一贯通凹槽,第一贯通凹槽凹陷深度大于凸起部的凸起高度,第一贯通凹槽用于多个双电芯电池重叠时,容纳另一双电芯电池的凸起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壳盖顶端具有沿高度方向的第一贯通凹槽,并且第一贯通凹槽凹陷深度大于凸起部的凸起高度,在多个双电芯电池贴合重叠放置的电池包中,第一贯通凹槽能够同时容纳汇流排以及相邻双电芯电池的导通块的凸起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壳盖沿高度方向的两侧还分别具有第二贯通凹槽,第二贯通凹槽用于通过汇流排。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壳盖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二贯通凹槽,其中一个贯通凹槽用于汇流排通过并连接到正极导通块上,另一贯通凹槽用于汇流排通过并连接到负极导通块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注液孔和/或防爆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和/或防爆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包围第一电芯的沿长度方向侧边的第一侧边壳体,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侧边壳体的沿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三开口处的第一盖板,第一侧边壳体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第一开口;第一盖板用于覆盖第三开口,第一盖板上可设置注液孔和/或防爆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侧边壳体可以是一定厚度的铝板弯折、拼焊而成,形成左右两个开口,该第一侧边壳体上任意面不具有法兰,不会占据电池包任意方向上的更多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包括包围第二电芯的沿长度方向侧边的第二侧边壳体,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二侧边壳体的沿长度方向一端的第四开口处的第二盖板,第二侧边壳体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第二开口;第二盖板用于覆盖第四开口,第二盖板上可设置注液孔和/或防爆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侧边壳体可以是一定厚度的铝板弯折、拼焊而成,形成左右两个开口,该第二侧边壳体上任意面不具有法兰,不会占据电池包任意方向上的更多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包括汇流排以及多个如以上任一的双电芯电池,汇流排连接到每一双电芯电池的连接组件的导通块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芯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芯电池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芯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电芯,11-第一正极极耳,12-第一负极极耳,2-第二电芯,21-第二正极极耳,22-第二负极极耳,3-第一壳体,31-第一侧边壳体,32-第一盖板,33-第一开口,34-第二开口,35-第三开口,36-第四开口,4-第二壳体,41-第二侧边壳体,42-第二盖板,5-连接组件,51-下壳盖,52-上壳盖,53-正极极柱,54-负极极柱,55-第一贯通凹槽,56-第二贯通凹槽,61-正极柱底部,611-连通部,62-第二塑胶,63-第一塑胶,64-正极导通块,65-基板,66-负极柱底部,67-负极导通块,68-密封圈,69-凸起部,7-双电芯电池,8-纵梁,9-汇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芯电池7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芯电池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双电芯电池7包括连接组件5、第一壳体3、第一电芯1、第二壳体4和第二电芯2;第一电芯1设置于第一壳体3内,并被第一壳体3包围;第二电芯2设置于第二壳体4内,并被第二壳体4包围;第一电芯1的极耳伸出第一壳体3的第一开口33,第二电芯2的极耳伸出第二壳体4的第二开口34;连接组件5用于连接第一开口33和第二开口34,使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双电芯电池7包括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3内和第二壳体4内,并通过连接组件5使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连通。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至少为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的长度之和,从而实现了长度较长的硬壳电芯的方案,其中,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的长度较短,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各自的入壳难度较低,并且也无需采用多个软包串联的方式,整体工艺简单,双电芯电池7内部空间利用率高。
具体地,请参照图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5包括上壳盖52和下壳盖51,上壳盖52和下壳盖51连接形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空腔,空腔用于容纳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的极耳。本申请实施例中,下壳盖51为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的两个长边分别与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一个宽边焊接,上壳盖52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板状结构的下壳盖51的两个宽边焊接,在上壳盖52和下壳盖51焊接连接时形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空腔,该空腔用于容纳第一正极极耳11、第一负极极耳12、第二正极极耳21和第二负极极耳22。其中第一正极极耳11和第一负极极耳12为第一电芯1的两个极耳,第一正极极耳11和第一负极极耳12伸出第一壳体3的右侧开口;第二正极极耳21和第二负极极耳22为第二电芯2的两个极耳,第二正极极耳21和第二负极极耳22伸出第二壳体4的左侧开口。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壳盖51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壳盖包括基板、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密封绝缘件;正极极柱包括正极柱底部61,以及正极柱底部61中心的连通部611;负极柱包括负极柱底部66,以及负极柱底部66中心的连通部611;正极柱底部61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正极极耳连接,负极柱底部66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负极极耳连接;
密封绝缘件设置于基板和正极柱底部61之间;正极柱底部61的连通部611一端连接正极柱底部61,该连通部611另一端穿过密封绝缘件并伸出基板。密封绝缘件设置于基板和负极柱底部66之间;负极柱底部66的连通部611一端连接负极柱底部66,该连通部611另一端穿过密封绝缘件并伸出基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正极柱底部61将第一电芯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电芯2的正极极耳均连接到正极极柱53,负极柱底部66将第一电芯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电芯2的负极极耳连接到负极极柱54,从而实现了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在双电芯电池7内部的并联,并且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共用了一个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的端子(此处的端子指连接组件5),从而节约了电池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空间,提高了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绝缘件包括密封圈68、第一塑胶63和第二塑胶62;下壳盖还包括正极导通块和负极导通块;
密封圈68套设于正极柱底部61的连通部611,该连通部611一端连接正极柱底部61,连该通部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塑胶62、基板、第一塑胶63后连接到正极导通块。
密封圈68套设于负极柱底部66的连通部611,该连通部611一端连接负极柱底部66,连该通部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塑胶62、基板、第一塑胶63后连接到负极导通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塑胶63、第二塑胶62和密封圈68起到密封和绝缘的效果,并且,第二塑胶62还起到对正极柱底部61和负极柱底部66限位的作用,第一塑胶63还起到对正极导通块和负极导通块限位的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正极导通块64和负极导通块67上均具有凸起部69,凸起部69用于与汇流排9焊接。正极导通块64和负极导通块67具有凸起部69,使正极导通块64或负极导通块67整体呈L型,该L型的导通块在与汇流排9焊接时具有更大的焊接面接,并且L型的导通块也提供了对汇流排9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正极导通块64或负极导通块67与汇流排9更容易焊接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正极导通块64和负极导通块67上均设置有凸起部69,并且,正极导通块64和负极导通块67的凸起部69均靠近基板65边缘设置,方便与汇流排9进行焊接。
如图1的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方向(图1中L方向)和宽度方向(图1中D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双电芯电池7的高度方向(图1中H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壳盖52的结构示意图,上壳盖52顶端具有沿高度方向的第一贯通凹槽55,第一贯通凹槽55凹陷深度大于凸起部69的凸起高度,第一贯通凹槽55用于多个双电芯电池7重叠时,容纳另一双电芯电池7的凸起部69。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壳盖52顶端具有沿高度方向的第一贯通凹槽55,并且第一贯通凹槽55凹陷深度大于凸起部69的凸起高度,在多个双电芯电池7贴合重叠放置的电池包中,第一贯通凹槽55能够同时容纳汇流排9以及相邻双电芯电池7的正极导通块64和负极导通块67的凸起部6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壳盖52沿高度方向的两侧还分别具有第二贯通凹槽56,第二贯通凹槽56用于通过汇流排9。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壳盖52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二贯通凹槽56,其中一个第二贯通凹槽56用于汇流排9通过并连接到正极导通块上,另一第二贯通凹槽56用于汇流排9通过并连接到负极导通块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注液孔和/或防爆阀(图中未示出),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上设置有注液孔和/或防爆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3包括包围第一电芯1的沿长度方向侧边的第一侧边壳体31,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侧边壳体31的沿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三开口35处的第一盖板32,第一侧边壳体3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第一开口33;第一盖板32用于覆盖第三开口35,第一盖板32上可设置注液孔和/或防爆阀;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侧边壳体31可以是一定厚度的铝板弯折、拼焊而成,形成左右两个开口,该第一侧边壳体31上任意面不具有法兰,不会占据电池包任意方向上的更多空间。
相应的,第二壳体4包括包围第二电芯2的沿长度方向侧边的第二侧边壳体41,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二侧边壳体41的沿长度方向一端的第四开口36处的第二盖板42,第二侧边壳体4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第二开口34;第二盖板42用于覆盖第四开口36,第二盖板42上可设置注液孔和/或防爆阀;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侧边壳体41可以是一定厚度的铝板弯折、拼焊而成,形成左右两个开口,该第二侧边壳体41上任意面不具有法兰,不会占据电池包任意方向上的更多空间。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芯电池7的制备方法步骤流程图,包括:
步骤100、将第一电芯1装入第一侧边壳体31,再将第一盖板32与第一侧边壳体31进行焊接;将第二电芯2装入第二侧边壳体41,再将第二盖板42与第二侧边壳体41进行焊接;
步骤200、将下壳盖5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边壳体31和第二侧边壳体41的开口的一个宽边进行焊接;
步骤300、将第一电芯1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下壳盖51的正极极柱53和负极极柱54进行焊接;将第二电芯2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下壳盖51的正极极柱53和负极极柱54进行焊接;
步骤400、将上壳盖52、下壳盖51、第一侧边壳体31和第二侧边壳体41两两相接触的地方进行焊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包括汇流排9以及多个如以上任一的双电芯电池7,汇流排9连接到每一双电芯电池7的连接组件5的极柱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组包括多个相互重叠放置的如以上的双电芯电池7,电池组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双电芯电池7的最大面相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下壳盖51的正极导通块和负极导通块上的凸起部和上壳盖52的第一贯通凹槽55相适应,在多个双电芯电池7堆叠时,其中相邻两个双电芯电池7中,其中一个双电芯电池7的第一贯通凹槽55能够容纳另一个双电芯电池7的凸起部,使得凸起部不占据电池包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包中的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方向与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图中的H1方向)平行,在双电芯电池7的连接组件5位置为汇流排9,汇流排9连接到每一双电芯电池7的极柱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宽度方向布置,多个双电芯电池7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形成电池组,电池包内沿电池包高度方向为一层电池组,因此,每一双电芯电池7均能够起到加强电池包宽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此时,电池包的宽度尺寸较为固定,电池包的宽度约为双电芯电池7长度L的倍数,但是,对于电池包的长度尺寸可以灵活设置,电池包的长度尺寸由电池组中双电芯电池7的数量及每个双电芯电池7的厚度决定。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还具有一根纵梁8;纵梁8的两边分别设置有电池组,纵梁8与两条边梁平行。需明确的是,这里的纵梁8也可以是多根纵梁8,纵梁8起到加强电池包长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并由于双电芯电池7起到了加强电池包宽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电池包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强度都得到了保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包中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方向与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同时,电池包中也可以没有纵梁8,此时,电池包由于内部没有纵梁8,电池包内只有一个电池组,即电池包中所有双电芯电池7组成了一个电池组,此时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内双电芯电池7还可以按照如下规则进行布置: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图中的L1方向)布置,多个双电芯电池7沿电池包宽度方向形成电池组,电池包内沿电池包高度方向为一层电池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双电芯电池7在电池包内的布置方式为: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布置,多个双电芯电池7沿电池包宽度方向形成电池组,电池包内沿电池包高度方向为一层电池组,双电芯电池7能够起到加强电池包长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并由于双电芯电池7起到了加强电池包长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电池包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强度都得到了保证。在采用本实施例的布置方式时,电池包的长度尺寸较为固定,电池包的长度约为双电芯电池7长度的倍数,但是,对于电池包的宽度尺寸可以灵活设置,电池包的宽度尺寸由电池组中双电芯电池7的数量及双电芯电池7间的厚度决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布置的同时,电池包内具有沿电池包宽度方向的横梁,横梁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池组。
需明确的是,这里的横梁可以是多根横梁,横梁起到加强电池包宽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并由于双电芯电池7起到了加强电池包长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电池包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强度都得到了保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双电芯电池7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布置的同时,电池包内不具有横梁,此时,电池包由于内部没有横梁,电池包内只有一个电池组,即电池包中所有双电芯电池7组成了一个电池组,此时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第一壳体、第一电芯、第二壳体和第二电芯;
所述第一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被所述第一壳体包围;
所述第二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被所述第二壳体包围;
所述第一电芯的极耳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电芯的极耳伸出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开口;
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壳盖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和下壳盖连接形成两侧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极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盖包括基板、极柱和密封绝缘件;所述极柱包括极柱底部和连通部;所述极柱底部与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极耳连接;
所述密封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基板和极柱底部之间;
所述连通部一端连接所述极柱底部,所述连通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绝缘件并伸出所述基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底部包括正极柱底部和负极柱底部,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极耳分别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柱底部和正极极耳连接,所述负极柱底部和负极极耳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件包括密封圈、第一塑胶和第二塑胶;所述下壳盖还包括导通块;
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一端连接所述极柱底部,所述连通部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塑胶、基板、第一塑胶后连接到所述导通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块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与汇流排焊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芯电池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双电芯电池的高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所述上壳盖顶端具有沿高度方向的第一贯通凹槽,所述第一贯通凹槽凹陷深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其中,所述第一贯通凹槽用于多个双电芯电池重叠时,容纳另一双电芯电池的所述凸起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盖沿高度方向的两侧还分别具有第二贯通凹槽,所述第二贯通凹槽用于通过汇流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芯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液孔和/或防爆阀,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所述注液孔和/或防爆阀。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双电芯电池;所述汇流排连接到每一所述双电芯电池的连接组件的导通块上。
CN202222554226.9U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Active CN219017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4226.9U CN21901771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4226.9U CN21901771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7714U true CN219017714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1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4226.9U Active CN21901771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7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70625B1 (ko) 이차 전지
CN209447876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9730034U (zh) 一种电池模块
JP2019501477A (ja) 電気エネルギー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7426930U (zh) 电池电芯
KR20220124770A (ko) 배터리,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차량
CN216958421U (zh) 一种电池包及汇流排
CN216720218U (zh) 二次电池
JP2010129860A (ja) 3方向の位置決め機構を備えた蓄電モジュール
CN219017714U (zh)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CN113300034A (zh) 一种密封式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5299378U (zh) 一种矩阵式电芯的防爆电池
CN115498238A (zh)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CN213026403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
CN114744340A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115051121A (zh) 电池
CN21034994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9249497U (zh) 一种电池单体及电池模块
KR102598260B1 (ko) 전지모듈
CN218334226U (zh)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112234244A (zh) 锂离子电池
CN113764787A (zh) 一种电芯组件、电池、电池包及汽车
CN110600651A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20368025U (zh) 电芯组件及电池
CN217214989U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