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7496U - 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 Google Patents

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7496U
CN219017496U CN202223404721.8U CN202223404721U CN219017496U CN 219017496 U CN219017496 U CN 219017496U CN 202223404721 U CN202223404721 U CN 202223404721U CN 219017496 U CN219017496 U CN 219017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switch
shaft
base
deflecto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47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
张高贤
周臣尧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Holding Group Co ltd Zhihui Medical Equipment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Holding Group Co ltd Zhihui Medical Equipment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Holding Group Co ltd Zhihui Medical Equipment Branch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Holding Group Co ltd Zhihui Medical Equipment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2234047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7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7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7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该开关触发组件包括:底座;开关设置在底座上并能够与医用病床的驱动电机电连接;触发轴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触发轴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触发轴相抵接,触发轴的第一端凸出底座;拨杆的一端与底座相铰接,触发轴的第二端与拨杆的侧壁相抵接,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拨杆和底座相抵接;其中,触发轴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在触发轴由初始位置移动至触发位置的过程中,触发轴驱动拨杆相对底座转动以使拨杆触发开关。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在发生紧急情况下不能及时控制医用病床停止移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磁共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背景技术
医用病床是在医用磁共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承托着患者进入磁体腔,将患者置于强大均匀的静磁场,通过特定的无线电脉冲来改变区域磁场,激发人体组织内的氢质子核产生共振现象,进而经计算机处理成像,便于对患者进行医学检查。
在相关技术中,医用病床是通过按键或者电脑发出指令来控制,进而能够控制驱动电机自动驱动医用病床进行移动。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医用病床只能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在发生紧急情况下不能及时停止医用病床继续移动,导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在发生紧急情况下不能及时控制医用病床停止移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触发组件,开关触发组件包括:底座;开关,设置在底座上并能够与医用病床的驱动电机电连接;触发轴,沿其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触发轴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触发轴相抵接,触发轴的第一端凸出底座;拨杆,拨杆的一端与底座相铰接,触发轴的第二端与拨杆的侧壁相抵接,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拨杆和底座相抵接;其中,触发轴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在触发轴由初始位置移动至触发位置的过程中,触发轴驱动拨杆相对底座转动以使拨杆触发开关。
进一步地,开关触发组件包括两个触发轴,两个触发轴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触发轴位于拨杆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拨杆上设置有驱动凸台,两个触发轴的第二端分别与驱动凸台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相抵接,驱动凸台的截面尺寸在远离拨杆的转动方向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驱动凸台的与触发轴的第二端相抵接的侧壁为斜面。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导向套,第一导向套具有用于穿设触发轴的第一导向孔,触发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向套和第一限位凸台相抵接。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导向套,第二导向套具有用于穿设触发轴的第二导向孔,触发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在触发轴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限位凸台与第二导向套相抵接;触发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台,在触发轴位于触发位置的情况下,第三限位凸台与第一导向套相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止转平面,触发轴的穿设于第一导向孔的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止转平面,第一止转平面与第二止转平面止转配合;和/或,第二导向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三止转平面,触发轴的穿设于第二导向孔的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第四止转平面,第三止转平面与第四止转平面止转配合。
进一步地,拨杆具有与开关相分离的避让位置以及与开关相接触的拨动位置,在触发轴由初始位置移动至触发位置的过程中,触发轴驱动拨杆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拨动位置以使拨杆触发开关;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在拨杆位于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拨杆与第一限位柱相抵接,在拨杆位于拨动位置的情况下,拨杆与第二限位柱相抵接。
进一步地,开关包括微动开关;和/或,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转轴和第三限位柱,拨杆的一端与转轴相铰接,第二复位弹簧为扭簧,扭簧套设在转轴上,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拨杆和第三限位柱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用病床,医用病床包括:床体;驱动电机,床体具有由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一状态以及能够被拉动的第二状态;开关触发组件,设置在床体上,开关触发组件的开关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以使床体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开关触发组件为上述提供的开关触发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开关触发组件包括底座、开关、触发轴以及拨杆,开关与医用病床的驱动电机电连接,使得控制开关进而能够控制驱动电机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为了便于对开关进行操作,在底座上设置触发轴,触发轴能够沿其轴向进行移动,并且为了保证触发轴能够起到触发作用,在触发轴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由于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底座相抵接,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触发轴相抵接,使得第一复位弹簧在触发轴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后,第一复位弹簧能够对触发轴起到复位作用,保证开关触发组件结构的可靠性,并且为了保证开关能够被触发,在底座上铰接设置拨杆,由于触发轴的第二端与拨杆的侧壁相抵接,使得拨杆能够在触发轴从初始位置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触发轴的第二端能够驱动拨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拨杆能够触发开关,使得开关能够控制驱动电机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保证在发生紧急情况下通过控制触发轴驱动拨杆触发开关,使得医用病床能够被人为拉动,进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并且在底座上设置第二复位弹簧,使得在拨杆对开关进行触发后,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拨杆能够自动回位,使得开关触发组件能够重复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进而能够提升开关触发组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组件中拨杆处于避让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组件中拨杆处于拨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组件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病床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座;11、第二复位弹簧;111、扭簧;12、底板;13、第一导向套;131、第一导向孔;1311、第一止转平面;14、第二导向套;141、第二导向孔;1411、第三止转平面;15、第一限位柱;16、第二限位柱;17、转轴;18、第三限位柱;
20、开关;21、微动开关;
30、触发轴;31、第一复位弹簧;32、第一限位凸台;33、第二限位凸台;34、第二止转平面;35、第四止转平面;36、第三限位凸台;
40、拨杆;41、驱动凸台;
50、床体;60、开关触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触发组件,该开关触发组件包括底座10、开关20、触发轴30以及拨杆40,开关20设置在底座10上并能够与医用病床的驱动电机电连接,触发轴30沿其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10上,触发轴30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1,第一复位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0和触发轴30相抵接,触发轴30的第一端凸出底座10,拨杆40的一端与底座10相铰接,触发轴30的第二端与拨杆40的侧壁相抵接,底座10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11,第二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拨杆40和底座10相抵接,其中,触发轴30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在触发轴30由初始位置移动至触发位置的过程中,触发轴30驱动拨杆40相对底座10转动以使拨杆40触发开关20。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关触发组件,该开关触发组件包括底座10、开关20、触发轴30以及拨杆40,开关20与医用病床的驱动电机电连接,使得控制开关20进而能够控制驱动电机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为了便于对开关20进行操作,在底座10上设置触发轴30,触发轴30能够沿其轴向进行移动,并且为了保证触发轴30能够起到触发作用,在触发轴30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1,由于第一复位弹簧31的一端与底座10相抵接,第一复位弹簧31的另一端与触发轴30相抵接,使得第一复位弹簧31在触发轴3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后,第一复位弹簧31能够对触发轴30起到复位作用,保证开关触发组件结构的可靠性,并且为了保证开关20能够被触发,在底座10上铰接设置拨杆40,由于触发轴30的第二端与拨杆40的侧壁相抵接,使得拨杆40能够在触发轴30从初始位置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触发轴30的第二端能够驱动拨杆40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拨杆40能够触发开关20,使得开关20能够控制驱动电机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保证在发生紧急情况下通过控制触发轴30驱动拨杆40触发开关20,使得医用病床能够被人为拉动,进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并且在底座10上设置第二复位弹簧11,使得在拨杆40对开关20进行触发后,在第二复位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拨杆40能够自动回位,使得开关触发组件能够重复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进而能够提升开关触发组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开关触发组件包括两个触发轴30,两个触发轴30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触发轴30位于拨杆40的同一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两个触发轴30,两个触发轴30设置在拨杆40的同一侧,进而能够控制两个触发轴30均能够控制拨杆40进行转动,使得拨杆40能够转动并触发开关20,并且将两个触发轴30的延伸方向相同,进而能够将开关触发组件设置在医用病床的两侧,使得只操作一个触发轴30就能实现开关触发,便于人员进行操作且操作简单,避免开关触发不及时导致出现安全事故。
如图1至图3所示,拨杆40上设置有驱动凸台41,两个触发轴30的第二端分别与驱动凸台4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相抵接,驱动凸台41的截面尺寸在远离拨杆40的转动方向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拨杆40上设置驱动凸台41,两个触发轴30的第二端均能够与驱动凸台41相抵接,进而在触发轴3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时,触发轴30能够带动驱动凸台41进行转动,进而驱动拨杆40进行转动,便于驱动拨杆40触发开关20,使得开关20触发机构简单,便于进行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凸台41的截面尺寸在远离拨杆40的转动方向上逐渐减小,使得触发轴30与驱动凸台41相抵接的侧壁为斜面或平面,进而保证触发轴30沿着轴向进行移动时能够驱动拨杆40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凸台41的与触发轴30的第二端相抵接的侧壁为斜面。通过将驱动凸台41与触发轴30的第二段相抵接的侧壁设置为斜面,使得触发轴30在沿其轴向进行移动时,能够推动驱动凸台41进行转动时,由于驱动凸台41的侧壁设置为斜面,并且驱动凸台41的横截面积在远离拨杆4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使得触发轴30能够移动并带动驱动凸台41进行转动,斜面能够对触发轴30的移动起到避让作用,保证触发轴30既能进行移动,又能带动驱动凸台41进行转动,使得驱动方式简单可靠,提升了该装置结构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轴30第二端的末端设置滚轮并与驱动凸台41相接触,这样能够减小触发轴30与驱动凸台4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便于触发轴30在驱动凸台41上进行滑动。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6所示,底座10包括底板12以及设置在底板12上的第一导向套13,第一导向套13具有用于穿设触发轴30的第一导向孔131,触发轴3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32,第一复位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向套13和第一限位凸台32相抵接。采用上述结构,在底板12上设置第一导向套13,并且在第一导向套1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131,触发轴30穿设在第一导向孔131内,第一导向套13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触发轴30既能在第一导向孔131内进行移动,又能在第一复位弹簧31的作用下保证触发轴30能够进行复位,将第一复位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向套13和第一限位凸台32进行抵接,对第一复位弹簧31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触发轴30在第一导向套13和第一限位凸台32的作用下限定触发轴30的移动距离,并且第一复位弹簧31在第一导向套13与第一限位凸台32之间进行移动,进而能够保证触发轴30进行轴向移动和复位。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7所示,底座10还包括设置在底板12上的第二导向套14,第二导向套14具有用于穿设触发轴30的第二导向孔141,触发轴3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33,在触发轴30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限位凸台33与第二导向套14相抵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底板12上设置第二导向套14,触发轴30穿设在第二导向套14的第二导向孔141内,利用触发轴30上的第二限位凸台33与第二导向套14进行限位配合,避免触发轴30在第一复位弹簧31的弹力的作用下脱离底座10,使得第二导向套14既能对触发轴30起到移动导向的作用,方便对触发轴30进行操作,又能在触发轴30从触发位置回弹至初始位置时起到限位的作用。
如图1至图4所示,触发轴3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台36,在触发轴30位于触发位置的情况下,第三限位凸台36与第一导向套13相抵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触发轴30上设置第三限位凸台36,使得触发轴30在进行轴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复位弹簧31在第一限位凸台32和第一导向套13的作用下进行压缩,在触发轴30位于触发位置时,第三限位凸台36能够与第一导向套13的侧壁相抵接,这样就对触发轴30起到限位的作用。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导向孔131的孔壁设置有第一止转平面1311,触发轴30的穿设于第一导向孔131的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止转平面34,第一止转平面1311与第二止转平面34止转配合。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导向孔131的孔壁设置第一止转平面1311,使得触发轴30的第二止转平面34与第一止转平面1311进行接触,保证触发轴30不进行相对转动,这样在第一止转平面1311和第二止转平面34相互配合下对触发轴30起到止转的作用,进而保证对触发轴30只进行移动不进行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导向孔131能够对触发轴30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二导向孔141的孔壁设置有第三止转平面1411,触发轴30的穿设于第二导向孔141的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第四止转平面35,第三止转平面1411与第四止转平面35止转配合。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第二导向孔141的孔壁设置第三止转平面1411,使得触发轴30的第四止转平面35与第三止转平面1411进行接触,保证触发轴30不进行相对转动,这样在第三止转平面1411和第四止转平面35相互配合下对触发轴30起到止转的作用,进而保证触发轴30只进行移动不进行相对转动,保证触发轴30的可靠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拨杆40具有与开关20相分离的避让位置以及与开关20相接触的拨动位置,在触发轴30由初始位置移动至触发位置的过程中,触发轴30驱动拨杆40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拨动位置以使拨杆40触发开关20。采用上述结构,在触发轴3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时,触发轴30能够驱动拨杆40进行转动,使得拨杆40从避让位置转动至拨动位置,进而使得拨杆40能够触发开关20,具有驱动方式简单可靠、便于操作的特点。
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10包括底板12以及设置在底板12上的第一限位柱15和第二限位柱16,在拨杆40位于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拨杆40与第一限位柱15相抵接,在拨杆40位于拨动位置的情况下,拨杆40与第二限位柱16相抵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底板12上设置第一限位柱15和第二限位柱16,拨杆40在避让位置不与开关20进行触发时,利用第一限位柱15与拨杆40相抵接,使得拨杆40在第二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第一限位柱15对拨杆40起到限位的作用,并且设置第二限位柱16,第二限位柱16能够在触发轴30驱动拨杆40进行转动时拨杆40与第二限位柱16能够进行抵接,避免拨杆40转动角度较大,进而防止拨杆40对开关20造成损坏,使得在第一限位柱15和第二限位柱16两者相互作用下,拨杆40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避免拨杆40转动范围较大,导致无法起到对开关20进行触发,进而保证开关触发组件结构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20包括微动开关21。通过设置微动开关21,使得在微动开关21的作用下使得在拨杆40转动较小距离就能保证微动开关21进行触发,进而实现对驱动电机的控制,达到快速传递电信号的作用,并且具有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以及结构可靠的特点。
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10包括底板12以及设置在底板12上的转轴17和第三限位柱18,拨杆40的一端与转轴17相铰接,第二复位弹簧11为扭簧111,扭簧111套设在转轴17上,扭簧111的两端分别与拨杆40和第三限位柱18相抵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转轴17,便于拨杆40进行转动,并且将扭簧111套设在转轴17上并分别与拨杆40和第三限位柱18进行抵接,使得扭簧111能够对拨杆40存在弹力,使得拨杆40在避让位置时扭簧111对拨杆40具有弹力,并且在第一限位柱15进行限位的作用下,使得拨杆40能够一直处于避让位置,进而避免对开关20进行误触发。
需要说明的是,当按压触发轴30,触发轴30会推动拨杆40上的驱动凸台4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拨杆40绕着转轴17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拨杆40转动到触发位置,会使得微动开关21触发,进而能够控制驱动电机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当按压力撤回后,在第一复位弹簧31和扭簧111的作用下,使得触发轴30和拨杆40能够自动复位,使得触发轴30回到初始位置,完成对微动开关21的触发工作过程。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病床,该医用病床包括床体50、驱动电机以及开关触发组件60,床体50具有由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一状态以及能够被拉动的第二状态,开关触发组件60设置在床体50上,开关触发组件60的开关20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以使床体5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开关触发组件60为上述提供的开关触发组件。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床体50上设置开关触发组件60,能够在触发开关触发组件60的开关20时,能够控制驱动电机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进而能够认为拉动床体50,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两个触发轴30,两个触发轴30设置在拨杆40的同一侧,进而能够控制两个触发轴30均能够控制拨杆40进行转动,使得拨杆40能够转动并触发开关20,便于人员进行操作且操作简单,避免开关触发不及时导致出现安全事故;
(2)在触发轴3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时,触发轴30能够驱动拨杆40进行转动,使得拨杆40从避让位置转动至拨动位置,进而使得拨杆40能够触发开关20,具有驱动方式简单可靠、便于操作的特点;
(3)在第一限位柱15和第二限位柱16两者相互作用下,拨杆40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避免拨杆40转动范围较大,导致无法起到对开关20进行触发,进而保证开关触发组件结构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触发组件包括:
底座(10);
开关(2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并能够与医用病床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触发轴(30),沿其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触发轴(30)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10)和所述触发轴(30)相抵接,所述触发轴(30)的第一端凸出所述底座(10);
拨杆(40),所述拨杆(4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相铰接,所述触发轴(30)的第二端与所述拨杆(40)的侧壁相抵接,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1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拨杆(40)和所述底座(10)相抵接;
其中,所述触发轴(30)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在所述触发轴(30)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触发轴(30)驱动所述拨杆(40)相对所述底座(10)转动以使所述拨杆(40)触发所述开关(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触发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触发轴(30),两个所述触发轴(30)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所述触发轴(30)位于所述拨杆(40)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40)上设置有驱动凸台(41),两个所述触发轴(3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凸台(4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相抵接,所述驱动凸台(41)的截面尺寸在远离所述拨杆(40)的转动方向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凸台(41)的与所述触发轴(30)的第二端相抵接的侧壁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上的第一导向套(13),所述第一导向套(13)具有用于穿设所述触发轴(30)的第一导向孔(131),所述触发轴(3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3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套(13)和所述第一限位凸台(32)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上的第二导向套(14),所述第二导向套(14)具有用于穿设所述触发轴(30)的第二导向孔(141),所述触发轴(3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33),在所述触发轴(30)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位凸台(33)与所述第二导向套(14)相抵接;
所述触发轴(3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台(36),在所述触发轴(30)位于所述触发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限位凸台(36)与所述第一导向套(13)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孔(131)的孔壁设置有第一止转平面(1311),所述触发轴(30)的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31)的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止转平面(34),所述第一止转平面(1311)与所述第二止转平面(34)止转配合;和/或,
所述第二导向孔(141)的孔壁设置有第三止转平面(1411),所述触发轴(30)的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141)的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第四止转平面(35),所述第三止转平面(1411)与所述第四止转平面(35)止转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40)具有与所述开关(20)相分离的避让位置以及与所述开关(20)相接触的拨动位置,在所述触发轴(30)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触发轴(30)驱动所述拨杆(40)由所述避让位置转动至所述拨动位置以使所述拨杆(40)触发所述开关(20);
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上的第一限位柱(15)和第二限位柱(16),在所述拨杆(40)位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拨杆(40)与所述第一限位柱(15)相抵接,在所述拨杆(40)位于所述拨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拨杆(40)与所述第二限位柱(16)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20)包括微动开关(21);和/或,
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上的转轴(17)和第三限位柱(18),所述拨杆(40)的一端与所述转轴(17)相铰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1)为扭簧(111),所述扭簧(111)套设在所述转轴(17)上,所述扭簧(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拨杆(40)和所述第三限位柱(18)相抵接。
10.一种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病床包括:
床体(50);
驱动电机,所述床体(50)具有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一状态以及能够被拉动的第二状态;
开关触发组件(60),设置在所述床体(50)上,所述开关触发组件(60)的开关(20)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使所述床体(50)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开关触发组件(60)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
CN202223404721.8U 2022-12-19 2022-12-19 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Active CN219017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4721.8U CN2190174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4721.8U CN2190174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7496U true CN219017496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3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4721.8U Active CN2190174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7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94879B1 (e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quipment
US644692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080174940A1 (en) Withdraw-in and withdraw-out apparatus for air circuit breaker
CN219017496U (zh) 开关触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医用病床
KR101100545B1 (ko) 캐스터장치
CN201507179U (zh) 抽屉锁
CN108542432B (zh) 一种取样针防撞装置
CN116122677A (zh)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电子解锁车门把手
CN108823911B (zh)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106033698A (zh) 开关柜紧急分合闸装置、开关柜及开关柜紧急分合闸方法
CN218979196U (zh) 机械臂前端接口组件及手术机器人
WO2017197645A1 (zh) 面板浮动装置及超声成像系统
CN111271546A (zh) 移动式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50046A (zh) 一种带破坏反制功能的监控摄像头
CN115384228A (zh) 一种刹车系统、解锁方法及应用其的移动式磁控机器人
CN114273530A (zh) 模具限位装置
CN219070376U (zh) 超声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超声检测器
CN106725580B (zh) 一种乳房压迫装置及其乳房摄影仪
CN205039125U (zh) 一种设备用断路器
CN220964121U (zh) 关门联锁组件及具有其的开关柜
CN218140880U (zh) 一种刹车系统及应用其的移动式磁控机器人
CN219803745U (zh) 一种恒压气腹机
CN117019256A (zh) 一种移液器的退枪头机构及移液器
CN219050285U (zh) 一种摩擦定位单轴摇杆
CN219350040U (zh) 一种能够更换触发方式的无线紧急按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