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7488U - 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7488U
CN219017488U CN202223131434.4U CN202223131434U CN219017488U CN 219017488 U CN219017488 U CN 219017488U CN 202223131434 U CN202223131434 U CN 202223131434U CN 219017488 U CN219017488 U CN 219017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main body
key assembly
light guid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14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曹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14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7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7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7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所述按键组件用于安装在电器的壳体上,包括: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均从主体部突出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在相对的两边缘分别开设有凹槽以与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凹槽均位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且两个凹槽的连线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可透光并与主体部连接,导光件朝向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突出的方向敞口以导入光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组件不会产生两按压部联动,又在两按压部之间的间隔位置设置导光件,使按键组件结构简单且空间被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例如吸尘器上的按键通过触发电路开关而实现对吸尘器的控制,每一个按键通常会独立设置为一个而不与其他按键相连,用于单独触发与其对应的一处电路开关。但这种独立设置的方式占用空间较大,空间利用率低。
相关的按键组件如果包含两个相连的按键,就需要在两个按键间设置支撑柱等结构进行隔断,来避免按下一个按键时,与之相连的按键也被按下的联动故障,导致其结构复杂、体积增加,且不利于生产和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以解决如何在连体按键的不产生按压联动的基础上简化按键结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组件,用于安装在电器的壳体上,包括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均从所述主体部突出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在相对的两边缘分别开设有凹槽以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且两个所述凹槽的连线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可透光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导光件朝向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突出的方向敞口以导入光线;其中,所述导光件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主体部开设通孔,所述导光件的一端插入所述通孔,其中,两个所述凹槽的连线经过所述通孔。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按压件还包括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从所述凹槽所在的主体部的边缘突出,以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扣接部包括: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突出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其中,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成台阶状设置,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凸起部分别用于抵接所述壳体的相背两面。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扣接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均匀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表面具有凹陷部,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表面,所述凹陷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按压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第一按压部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二按压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厚度。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均至少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形成交叉的十字状。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光件包括:插入部,设置在所述导光件的一端,以插入所述通孔与所述主体部固定;散光部,所述散光部内设置一端敞口的空腔,所述散光部的另一端封闭且与所述插入部连接;其中,所述空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由敞口端向封闭端减小,所述散光部在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上截面的最小面积大于所述插入部在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上截面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壳体,开设用于容纳所述按键组件的按键槽,所述壳体设置相对的两个弧形凸起件;所述弧形凸起件与所述按键槽相邻并卡入所述按键组件的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按键组件绕所述弧形凸起件转动;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主体部相邻的第一开关件和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和所述第二开关件分别在第二方向上对应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对齐,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凹槽连线的方向。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弧形凸起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之比小于等于2/3。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路板还设置有发光件,所述导光件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围绕所述发光件;所述吸尘器还包括围绕所述导光件设置的遮光件,遮光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按压件的主体部。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遮光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凸起件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该按键组件包括按压件和导光件,按压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按压部、第二按压部,导光件位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其中,按压件开设两个凹槽以与电器的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凹槽均位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通过设置凹槽与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按压件能以两个凹槽的连线为转轴进行转动,在用户按下其中一个按压部来触发开关时,另一个按压部翘起并远离开关,从而避免两个按压部同时触发开关的联动故障;按键组件设置凹槽与壳体可转动的连接从而节省了转轴部件,结构简单;并且,利用两按压部之间的空间设置导光件,使空间被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组件与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组件在一种角度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组件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压件与导光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沿A-A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在按键组件附近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按键组件;20、壳体;21、按键槽;22、弧形凸起件;30、电路板;31、第一开关件;32、第二开关件;33、发光件;100、按压件;110、第一按压部;120、第二按压部;130、主体部;131、凹槽;132;下表面;133、通孔;134、第一表面;135、凹陷部;136、第一端;137、第二端;138、小凸台;140、扣接部;141、延伸部;142、凸起部;200、导光件;201、敞口端;202、封闭端;210、插入部;220、散光部;221、空腔;300、遮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说明书附图中的XYZ三维坐标系可以理解是按键组件在一种状态下的绝对坐标系,整个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附图所标识的XYZ三维坐标系是同一个相同的坐标系,该状态可以是正常使用状态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10,该按键组件10可应用于吸尘器、扫地机等家用电器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类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组件10的结构产生限定。
以下以按键组件10应用在吸尘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按键组件10相对壳体20在XYZ坐标系下沿Y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得到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按键组件10安装在吸尘器的壳体20上。壳体20可以是吸尘器面向用户的外壳,用户通过对安装在壳体20上的按键组件10进行按压,从而使用吸尘器的各项功能。其中,壳体20开设用于容纳按键组件10的按键槽21,按键槽21的长度方向与按键组件10的长度方向均沿X方向。图1所示放置状态下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中X、Y、Z方向分别代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
图2为图1中按键组件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组件10,包括按压件100和导光件200。在图2所示的放置位置下,导光件200的上端连接按压件100,按压件100又连接壳体20,从而按键组件10安装在壳体20的用于安装按键组件10的按键槽21中。
图3为图2中按压件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显示清楚起见,图3按压件100所示的放置方向与图2按压件100所示的放置方向相反,从而能够示意出按压件100另一侧的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按压件10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130、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延伸方向表示主体部130的最大尺寸方向,即主体部13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最大,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主体部130的长度方向,在图中所示是X方向。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均从主体部130突出。可以理解,按压件100在Y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侧表面,一侧在安装于壳体20后面向用户,用户在该侧对按压件100施加按压力。另一侧在安装于壳体后背向用户,从而可以设置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其中,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均从主体部130沿Y方向正向突出。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间隔设置,间隔表示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在X方向上不重合,从而能够各自独立地起到按键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间隔设置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使用户在沿Y方向正向按压主体部130时,能够分别驱使第一按压部110或第二按压部120位移,从而在同一个按压件100中实现两处按键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主体部130在相对的两边缘分别开设有凹槽131以与所述壳体20可转动地连接。边缘是指主体部130沿边的部分,在图3所示的放置位置下,主体部130具有与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连接的下表面132,下表面132在Z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开设凹槽131与壳体20连接。凹槽131可以仅在Y方向上开口,也可以同时在Y方向和Z方向上开口,只要能够连接壳体并转动即可。可转动表示主体部130能够以凹槽131抵靠在壳体20的部分为支点相对壳体20进行转动,例如,当凹槽131的一面设置为图3所示的弧形面时,主体部130可以绕两个凹槽131的连线L1方向(Z轴方向)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两个凹槽131均位于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之间,且两个所述凹槽131的连线方向(Z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X方向)。可以理解,两个凹槽131位于主体部130在Z方向上的两端,其连线可以简化为两凹槽在Z方向上的距离L1。L1沿Z方向延伸,从而有利于主体部130以两个凹槽131的连线L1为转轴,相对壳体20进行转动。两个凹槽131的连线L1将主体部130分割为两部分,在图3所示的放置位置下,主体部130的左半部分连接第一按压部110,右半部分连接第二按压部120。在主体部130以连线L1为轴转动时,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分别位于连线L1的两侧,从而主体部130、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可以看做以凹槽131抵接的壳体的部分为支点进行杠杆运动。当第一按压部110被按下时,第二按压部120随之被抬起;当第二按压部120被按下时,第一按压部110随之被抬起,从而不会出现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同时被按下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凹槽131位于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之间,有利于提高第一按压部110或第二按压部120的独立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两凹槽131在Z方向上可以不相连。可以理解,两凹槽在Z方向上的长度之和小于按压件100在Z方向上的长度,从而有利于在实现转动的同时节省空间,使得两凹槽131之间的间隔能够用于设置其他部件,进而简化按键组件的结构。
如图2和图4所示,导光件200可透光并与主体部130连接,可透光表示光线能够穿透导光件200,从导光件200的一侧传递到另一侧。导光件200朝向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突出的方向敞口以导入光线。敞口表示导光件内具有中空的空间且中空空间与外部连通,从而形成敞开的开口。在图3所示的放置位置下,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朝下突出,导光件200的上端能够被用户观察到。可以理解,导光件200的上端与主体部130连接,下端具有敞开的开口,光线能够从开口处射入导光件200中,在穿透导光件200后传递到导光件200的上端,从而导光件200能够通过光线明暗变化对用户的按键操作进行反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导光件200的材料和透光率,例如,导光件200可以是半透明的聚碳酸酯(PC)材料,以提高导光件200的耐用性。
如图4所示,导光件200位于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之间。其中,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在X方向上间隔设置,将导光件200设置在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的间隔中,一方面不容易影响按键组件10的按键功能,另一方面导光件200也不容易随按压部100的转动而位移(转动过程中,越靠近转轴,位移距离越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两个按压部之间设置导光件200,从而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稳定光线,提高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该按键组件包括按压件和导光件,按压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按压部、第二按压部,导光件位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其中,按压件开设两个凹槽以与电器的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凹槽均位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通过设置凹槽与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按压件能以两个凹槽的连线为转轴进行转动,在用户按下其中一个按压部来触发开关时,另一个按压部翘起并远离开关,从而避免两个按压部同时触发开关的联动故障;按键组件设置凹槽与壳体可转动的连接从而节省了转轴部件,结构简单;并且,利用两按压部之间的空间设置导光件,使空间被充分利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主体部130开设通孔133。通孔133在Y方向上贯穿主体部130,从而导光件200能够通过通孔133与外部连通。导光件200的一端插入通孔133,其中,导光件200在Y方向上靠近主体部130的一端可以设置为圆柱体,从而能够插入到通孔133中。在导光件200与主体部130的连接过程中,导光件200的圆柱体插入通孔133,可以形成孔轴间的过盈配合,从而将导光件200固定在主体部130上。在导光件200的一端插入通孔133后,如图2所示,用户能够通过通孔133看到导光件200插入部分的一端,剩余部分则会被按压件遮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导光件的一端插入通孔,从而在连接导光件与按压件的主体部的同时,使导光件的一端通过通孔与外部连通,从而光线能够被用户观察到,有利于提高按键组件的交互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两个凹槽131的连线L1经过通孔133。由于凹槽133在X方向上的延伸距离相对按压件100在X方向上的长度较小,从而可以看做支点,两支点的连线L1沿Z方向经过通孔133。导光件200位于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之间,且导光件200的一端插入通孔133,从而通孔133的位置靠近主体部130的中心。例如,通孔133的位置可以刚好设置在主体部130的正中心,从而有利于提升按键组件10的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按压件100还包括从凹槽131所在的主体部130的边缘突出的扣接部140。边缘表示主体部130沿边的部分,凹槽131所在的主体部130的边缘表示扣接件140与凹槽131设置在主体部130的同一条边。扣接部140与壳体20连接,从而将按键组件10固定在按键槽2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主体部130的边缘设置扣接部140,从而方便地对按键组件10和壳体进行装配,同时有利于装配时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扣接部140包括延伸部141和凸起部142,延伸部141从主体部130的边缘朝向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突出主体部130的方向延伸。延伸方向表示延伸部141的最大尺寸方向,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沿Y方向正向突出主体部130,从而延伸部141沿Y方向正向延伸。凸起部142设置在延伸部141远离主体部130的一端,其中,延伸部141从主体部130的相对两边缘延伸,从而凸起部142的位置根据延伸部141的位置确定。例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两处延伸部141在Z方向负向一端设置有两处凸起部142。可以理解,在图2所示的放置位置下,主体部130背面的另一边缘上,凸起部142将设置在延伸部141的Z方向正向一端,从而远离主体部13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凸起部142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成台阶状设置,其中,凸起部142向Y方向负向突出,从而凸起部142沿X方向上的突出高度存在变化。例如,图2所示放置位置下,左侧的凸起部142的突出高度沿X方向正向呈从小到大的阶梯状变化。延伸部141和凸起部142分别用于抵接壳体20的相背两面,可以理解,凸起部142的高度在Z方向上并不相同,从而形成在X方向上开放的固定槽。壳体20的边缘能够插入固定槽中,从而延伸部141和凸起部142分别抵接壳体20沿Z方向的相背两面,以将按键组件10装配到壳体2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延伸部141和凸起部142抵接壳体20的相背两面,在按键组件10应用于吸尘器时,有利于吸收吸尘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提高按键组件1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主体部130的第一表面134具有凹陷部135,第一表面134为主体部130远离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的表面。凹陷表示向内凹的结构,主体部130的第一表面134形成朝向Y方向的凹陷,从而在与第一表面134相对的表面对应突出。其中,主体部130位于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在Y方向的负向,从而第一表面134表示主体部130靠近Y方向负向一端的表面。第一表面134同时也是按键组件10面向用户的表面,用户通过按压主体部130的第一表面134来使用按键组件10。凹陷部135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靠近第一按压部110。凹槽131的连线L1将主体部130分为靠近第一按压部110和靠近第二按压部120的两部分,凹陷部135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靠近第一按压部110,从而有利于在触发第一按压部110所对应的按键时,提高用户按压第一表面的手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5所示,主体部130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具有靠近第一按压部110的第一端136和靠近第二按压部120的第二端137,其中,第一端是主体部位于X方向负向的一端,第二端是主体部位于X方向正向的一端,第一端136的厚度H1大于第二端137的厚度H2。可以理解,主体部130与壳体20在Y方向上存在空隙,在按键组件10绕凹槽131转动时,空隙的大小决定转动的最大角度。其中,主体部130在靠近第一按压部110的第一端136具有凹陷部135,凹陷部135在第一表面134内凹且在第一表面134相对的表面突出。主体部130在第一端136具有向Y方向正向凹陷的弧度,在第二端137呈平面,由于弧面向心方向的厚度与平面厚度相等,从而第一端136在Y方向上的厚度H1大于第二端137在Y方向上的厚度H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段的厚度H1大于第二端的厚度H2,从而减少按键在第一按压部110的行程,有利于避免按压过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体部130的第一端还设置有向Y方向正向延伸的小凸台138,当用户按下主体部130的第一端136时,小凸台138会向Y方向正向移动直至抵压壳体20,从而使转动停止,同样有利于避免按压过度,损伤电路板30上的电子元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均至少在远离主体部130的一端形成交叉的十字状。远离主体部130的一端表示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在Y方向正向的一端,在按键组件10应用于吸尘器时,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在该端抵压电路板30上的开关。相对于柱形的突出件,交叉的十字状在垂直于突出方向的平面内具有更小的横截面积,有利于更精准地触碰电路板30上的电子元件。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在靠近主体部130一端的形状可以同样是交叉的十字状,也可以是柱状以提高结构强度、防止断裂。如果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在靠近主体部130的一端同样设置成交叉十字状,那么,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可以设置为沿Y方向正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交叉十字状结构,从而提高靠近主体部130一端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4和图6所示,导光件200包括插入部210和散光部220。插入部210,设置在导光件200的一端,以插入通孔133与主体部130固定。插入部210设置在导光件200靠近Y方向负向的一端,插入部210可以设置为以Y方向为轴向的圆柱体,以便于插入通孔133中。可以理解,插入部210的径向长度在靠近散光部220的一端大于通孔133的直径,在远离散光部220的一端小于通孔133的直径,且插入部210的径向长度在Y方向上连续变化,从而引导导光件200插入通孔中。在插入部210不断深入通孔的过程中,由于插入部210的径向长度不断增大,从而最终会与通孔133形成过盈配合,有利于导光件200与主体部130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6所示,散光部220内设置一端敞口的空腔221。为清楚显示导光件200内部结构,图6中用虚线表示该视角下看不到的线条。散光部220内具有空腔221,可以用于容纳发光的部件。散光部220在Y方向正向的一端敞口,从而空腔221可以与外部连通,也就是说,发光部件可以是外部部件并用导光件200罩设,而不需要将发光部件预先设置在导光件200内部。散光部220的另一端封闭且与插入部210连接,其中,另一端是相对敞口的一端而言,另一端表示散光部220位于Y方向正向的一端。散光部220的另一端封闭且与插入部210连接,不与外部连通,从而光线在导光件200除敞口以外的方向上,都需要经过散光部220才能向外透射。插入部210位于散光部210的Y方向的负向上,光线从敞口处经由空腔221和散光部220的端部进入插入部210中,穿过通孔133后被用户观察到,从而实现导光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6所示,空腔221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由敞口端201向封闭端202减小,其中,空腔221在每个平行第一方向的平面上都具有截面,截面面积沿Y方向由负向正逐渐增大,从而光线向Y方向负向汇聚,有利于提高导出光线的强度。散光部220在平行第一方向(X方向)上截面的最小面积大于插入部210在平行第一方向(X方向)上截面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散光部220的形状进行限定,例如,散光部220从图6所示的方位下可以设置为上小下大的锥台形,从而在插入部210插入通孔后,散光部220可以在Y方向上与主体部130抵接,有利于增加固定的强度,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吸尘器包括根据以上任一项的按键组件10、壳体20和电路板30。如图7所示,壳体20开设用于容纳按键组件10的按键槽21。容纳表示按键组件10在安装到壳体20后,在Y方向上内陷于按键槽21中,Y方向可以认为是壳体20的高度(即厚度)方向,从而第一表面134的高度低于壳体的外表面高度。壳体20设置相对的两个弧形凸起件22,弧形凸起件22与按键槽21相邻并卡入按键组件的凹槽,以使按键组件绕弧形凸起件转动。可以理解,弧形凸起件22可以是直接与按键槽21接触的部件,也可以是不与按键槽21直接接触但弧形凸起件22距离按键槽21较近。例如,弧形凸起件22可以设置在壳体20的按键槽21的相对的两端,从而在卡入凹槽131后,有利于提高按键组件10转动的流畅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壳体设置弧形凸起件22,以便于引导按键组件10绕弧形凸起件22转动,有利于提高转动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5和图7所示,第二方向(Y方向)垂直第一方向(X方向)和凹槽连线的方向(Z方向),电路板30设置在壳体20内。电路板30具有与主体部130相邻的第一开关件31和第二开关件32,其中,如图5所示,第一开关件31和第二开关件32距离主体部130较近,但不与主体部130接触。第一开关件31和第二开关件32分别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对应与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对齐,其中,第一开关件31对齐第一按压部110,第二开关件32对齐第二按压部120,且两开关件与两按压部均在Y方向上间隔设置且距离较近,从而在按键组件10转动后能够触动或远离其对应的开关件,实现按键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7所示,弧形凸起件22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的延伸长度A1与壳体20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的延伸长度A2之比小于等于2/3。延伸长度表示在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可以理解,弧形凸起件22卡入凹槽131,弧形凸起件22在Y方向上的延伸长度A1小于壳体20在Y方向上的延伸长度A2,从而按键组件10与壳体20在Y方向上存在空隙以转动。例如,弧形凸起件22与壳体20的延伸长度比A1/A2为2/3。弧形凸起件22的长度A1越小,空隙越大,从而按键组件10的可转动角度越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弧形凸起件22的延伸长度A1,有利于给按键组件10提供足够的可转动角度和按压行程,提高用户的按压手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5所示,电路板30还设置有发光件33,导光件200远离主体部130的一端围绕发光件33。围绕表示导光件200远离主体部130的一端的投影面将发光件33的投影面围在内部,从而发光件33射出的光线大部分能够进入到导光件200的空腔221中,有利于提高导入光线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5和图7所示,吸尘器还包括围绕导光件200设置的遮光件300,围绕表示遮光件300直径大于导光件的直径,直径方向垂直Y方向。遮光件300罩住导光件200,从而防止光向直径方向散射,例如,遮光件300可以是不透光的塑料。如图5所示,遮光件300的两端分别抵接电路板30和按压件100的主体部130,其中,遮光件300可以是中空的管形,在Y方向上具有开放的两端。其中空的空间可以容纳导光件200和发光件33,开放的两端分别抵接电路板30和主体部130,从而电路板30、主体部130和遮光件300共同封闭导光件200,使导光件200只有插入部210的一端能够通过通孔与外部连通,有利于将光线汇聚并从插入部210的一端导出,提高导出光线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5和图7所示,遮光件设置在两个弧形凸起件22之间,且位于第一按压部110和第二按压部120之间,从而利用两个弧形凸起件22在Z方向上的间隔空间和两个按压部在X方向上的间隔空间,有利于进一步节省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组件,用于安装在电器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
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均从所述主体部突出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在相对的两边缘分别开设有凹槽以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且两个所述凹槽的连线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可透光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导光件朝向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突出的方向敞口以导入光线;其中,所述导光件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开设通孔,所述导光件的一端插入所述通孔,其中,两个所述凹槽的连线经过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还包括:
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从所述凹槽所在的主体部的边缘突出,以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扣接部包括:
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边缘朝向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突出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
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其中,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成台阶状设置,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凸起部分别用于抵接所述壳体的相背两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表面具有凹陷部,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表面,所述凹陷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按压部;
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第一按压部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二按压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均至少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形成交叉的十字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
插入部,设置在所述导光件的一端,以插入所述通孔与所述主体部固定;
散光部,所述散光部内设置一端敞口的空腔,所述散光部的另一端封闭且与所述插入部连接;其中,所述空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由敞口端向封闭端减小,所述散光部在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上截面的最小面积大于所述插入部在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上截面的面积。
7.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
壳体,开设用于容纳所述按键组件的按键槽,所述壳体设置相对的两个弧形凸起件;所述弧形凸起件与所述按键槽相邻并卡入所述按键组件的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按键组件绕所述弧形凸起件转动;
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主体部相邻的第一开关件和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和所述第二开关件分别在第二方向上对应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对齐,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凹槽连线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之比小于等于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设置有发光件,所述导光件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围绕所述发光件;
所述吸尘器还包括围绕所述导光件设置的遮光件,遮光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按压件的主体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凸起件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
CN202223131434.4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Active CN219017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1434.4U CN21901748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1434.4U CN21901748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7488U true CN219017488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1434.4U Active CN21901748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7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1131B2 (en) Electrical appliance device containing a knob
CN219017488U (zh) 一种按键组件及吸尘器
CN214477126U (zh)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CN212967499U (zh) 一种按键开关
CN215008019U (zh) 键帽和键盘
CN216648118U (zh) 一种智能开关
CN211827065U (zh) 一种带旋钮功能的按键及其家电控制面板
CN212460410U (zh) 手柄和控制系统
CN211125454U (zh) 一种家用的轻触式电源开关
CN213150623U (zh) 按键开关组件及多士炉
KR20190000633A (ko) 푸시 스위치 유닛
CN111352465A (zh) 带旋钮功能的按键及其家电控制面板
CN211270132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操作显示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597366U (zh) 用于立体视觉开关面板中的按键机构
JP4655112B2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部品
CN219350065U (zh) 控制开关
CN111834150B (zh) 按键组件、控制结构及风扇
CN219876494U (zh) 一种升降桌手控器
CN115241006B (zh) 一种方向盘开关按键结构及方向盘
TWI749836B (zh) 滑鼠裝置
CN216597368U (zh) 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开关面板
CN211293780U (zh) 一种多功能操作把手和一种机电设备
CN217086430U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按键开关结构
CN218801917U (zh) 一种电动螺丝批
CN211210096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