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6948U - 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6948U
CN219016948U CN202223610024.8U CN202223610024U CN219016948U CN 219016948 U CN219016948 U CN 219016948U CN 202223610024 U CN202223610024 U CN 202223610024U CN 219016948 U CN219016948 U CN 219016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supply
battery
reverse connec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00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洪耀
詹梓煜
李卓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ye Smar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ye Smar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ye Smar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eye Smar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00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6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6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6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该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包括本体、用于放置干电池的电池安装位、电池连接部、防反接电路、工作电路,防反接电路可根据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在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导通,以输出电源至所述工作电路,在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关断电源输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这种电路结构可防止电池装反时,造成电路损坏,并提高电路运行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笔主要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电容笔一般内置电池。用户在装干电池时,如:把干电池装反,会导致主板PCBA产生大电流,从而笔杆发烫且把电池的电迅速耗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旨在防止电池装反时,造成电容笔芯片电路损坏,并提高电路运行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所述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干电池的电池安装位;
电池连接部,包括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
防反接电路,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连接;
工作电路,所述工作电路的供电端与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在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导通,以输出电源至所述工作电路,在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关断电源输出。
可选地,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接地端与地端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电源输入端到电源输出端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器件和第一电阻,所述开关器件的源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开关器件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漏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且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正接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反接时,所述开关电路截止。
可选地,所述开关器件为MOS管。
可选地,所述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还包括静电防护电路,所述静电防护电路与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用于吸收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瞬态雷击浪涌电压和ESD静电。
可选地,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包括静电二极管,所述静电二极管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静电二极管的第二端与地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防反接电路还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工作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软启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防反接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充电,以控制所述工作电路软启动。
可选地,所述防反接电路还包括启动电容,所述启动电容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启动电容的第二端与地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包括:
触控终端;以及如上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本体、用于放置干电池的电池安装位、电池连接部、防反接电路、工作电路组成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可根据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在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导通,以输出电源至所述工作电路,在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关断电源输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这种电路结构可防止电池装反时,造成电路损坏,并提高电路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容笔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主体 D1 静电二极管
11 电池安装位 M1 开关器件
20 电池连接部 R1 第一电阻
30 防反接电路 C1 启动电容
40 工作电路 INPUT 电源输入端
50 静电防护电路 OUTPUT 电源输出端
60 软启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干电池的电池安装位11,所述的电池安装位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槽体;
电池连接部20,包括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
防反接电路30,所述防反接电路30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连接;
工作电路40,所述工作电路的供电端与所述防反接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30,用于根据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电源电压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在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电源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导通,以输出电源至所述工作电路,在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关断电源输出。
本实施例中,电池连接部20为包含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连接结构,其连接至后端工作电路,以用于在电池正确接入后为后端工作电路提供供电电源。
工作电路40为电容笔的主要工作电路,用于实现电容笔的相应功能,其具体已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防反接电路30为根据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电源电压进行导通或者关断的性质,其具有导通阈值,即上述第一预设电压,为其器件本身决定,第一预设电压为具体选择器件的导通阈值,例如三极管、MOS管。
例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容笔中设置防反接电路30进行防护,防反接电路30能够根据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电源电压进行导通或者关断,以实现在电压不正常接入时切断电源的输入,从而防止对后端电路的损坏。在一实施例中,防反接电路30在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电源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导通,以输出电源至所述工作电路,在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关断电源输出。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这种电路结构可防止电池装反时,造成电路损坏,并提高电路运行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反接电路30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接地端与地端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电源输入端到电源输出端的通断。
该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器件M1和第一电阻R1,所述开关器件M1的源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开关器件M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M1的漏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且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正接时,所述开关器件M1导通,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反接时,所述开关器件M1截止。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关器件M1和第一电阻R1,也可包括其他器件。
其中,所述开关器件M1为MOS管,所述MOS管可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选用NPN或PNP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还包括静电防护电路50,所述静电防护电路50与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电路50用于吸收所述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瞬态雷击浪涌电压和ESD静电。
其中,所述静电防护电路50包括静电二极管D1,所述静电二极管D1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静电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地端相连。
其中,所述静电防护电路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静电二极管D1,也可包括其他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反接电路30还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30的输出端和所述工作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软启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防反接电路30输出的电压进行充电,以控制所述工作电路软启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反接电路30还包括启动电容C1,所述启动电容C1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启动电容C1的第二端与地端相连。
其中,所述防反接电路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启动电容,也可包括其他器件。
进一步地,结合上述实施例以及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电路,详细阐述图2所示电路的具体电路:
图2所示电路包括:
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输入端INPUT、静电二极管D1、开关器件M1、第一电阻R1、启动电容C1、用于输出所述电源供给负载的电源输出端OUTPUT;其中,
所述开关器件M1与第一电阻R1组成防反接电路30,开关器件M1的源极与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输入端INPUT、静电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器件M1的栅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器件M1的漏极与启动电容C1的第一端、用于输出所述电源供给负载的电源输出端OUTPUT连接;静电二极管D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启动电容C1的第二端共地。
其中,所述静电二极管D1组成静电防护电路50用于保护电路免受瞬态雷击浪涌与ESD静电的损害,相比于普通的稳压管,对电路起到更好的保护,所述静电二极管可选用ESD9B5等型号。
其中,所述电源输入端INPUT的电源由干电池提供,当输入正接时,电池正常输出的电压会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所以开关器件M1导通,输出电源至所述工作电路;当输入反接时,电源正极CP1和电源负极CP2的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开关器件M1关断,电池无法输出至工作电路,故实现防电池反接保护。其中,所述开关器件M1可选用MCH3383等型号。
其中,所述启动电容C1组成软启动电路60,用于电路的软启动。
其中,所述电源输出端OUTPUT用于给工作电路等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触控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包括触控终端;以及如上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该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触控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干电池的电池安装位;
电池连接部,包括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
防反接电路,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连接;
工作电路,所述工作电路的供电端与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在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导通,以输出电源至所述工作电路,在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电源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关断电源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接地端与地端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电路控制电源输入端到电源输出端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器件和第一电阻,所述开关器件的源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开关器件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漏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且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正接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反接时,所述开关电路截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MOS管。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还包括静电防护电路,所述静电防护电路与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用于吸收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的瞬态雷击浪涌电压和ESD静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包括静电二极管,所述静电二极管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静电二极管的第二端与地端相连。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电路还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工作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软启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防反接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充电,以控制所述工作电路软启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电路还包括启动电容,所述启动电容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启动电容的第二端与地端相连。
9.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包括:
触控终端;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
CN202223610024.8U 2022-12-30 2022-12-30 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Active CN219016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024.8U CN219016948U (zh) 2022-12-30 2022-12-30 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024.8U CN219016948U (zh) 2022-12-30 2022-12-30 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6948U true CN219016948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3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0024.8U Active CN219016948U (zh) 2022-12-30 2022-12-30 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6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16948U (zh) 防电池反接的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CN110350902B (zh) 一种防误操作电路及防误操作装置
CN209805402U (zh) 一种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usb过压保护电路
CN201466716U (zh) 浪涌保护电路
CN107425599B (zh) 用于电源补偿器的浪涌保护电路
CN211630156U (zh) 开关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16959321U (zh) 直流电源防反接保护电路及供电装置
CN112242787A (zh) 一种简易冲击电流抑制电路
CN209929953U (zh) 过压保护电路
CN215528982U (zh) 一种可实现上电开机的电源开关电路
CN219875198U (zh) 一种低功耗可热插拔的电源切换电路
CN217522573U (zh) 过压保护电路结构及电器设备
CN214311404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耐高压灌入的信号输出电路
CN217215947U (zh) 正负电压保护电路及主动笔
CN103034607A (zh) 热插拔电路、接口电路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2572500U (zh) 一种上下电复位电路
CN217522820U (zh) 一种一键开关机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219329693U (zh) 一种电容快速放电电路
CN215601021U (zh)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CN219980431U (zh) 过压保护电路、控制器及车辆
CN216873173U (zh) 过流比较控制电路、线路板及终端
CN210958311U (zh) 带省电开关电路的触控手写板
CN103683257A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静电防护电路
CN212392660U (zh) 供电电路、pcb板及电子装置
CN219164440U (zh) 一种带硬件互补的输入端电容充放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