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2924U - 一种负压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2924U
CN219012924U CN202223318075.3U CN202223318075U CN219012924U CN 219012924 U CN219012924 U CN 219012924U CN 202223318075 U CN202223318075 U CN 202223318075U CN 219012924 U CN219012924 U CN 219012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tor
negative pressure
frame body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80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享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Qingmiao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Qingmiao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Qingmiao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Qingmiao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80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2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2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2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风机,其包括框体、安装在框体内的电机、扇叶、多扇百叶窗以及驱动组件,每一百叶窗的顶端固定安装在设置有的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框体出风口的相对两侧侧壁上,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以及驱动气缸,每一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通过在每扇百叶窗的顶端处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安装有齿轮,齿轮的外端面成型有一段连续布置的轮齿,利用齿轮上的轮齿与处于伸缩移动的齿条相结合,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百叶窗的打开和闭合;相比传统的依靠百叶窗底端的配重进行自动闭合的方式,本申请其依靠轮齿与齿条的啮合,其传动更加稳定可靠,因此百叶窗的闭合也更加稳定可靠,闭合更加严实。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风机。
背景技术
负压风机为利用空气对流、负压换气的降温原理,是一种由安装地点的对向---大门或窗户自然吸入新鲜空气,将室内闷热气体迅速强制排出室外,任何通风不良问题均可改善的机器设备,其降温换气效果可达90%-97%。为了防尘,负压风机的出风口处通常安装有防尘网或风机百叶窗,由于风机百叶窗可开启和关闭,其防尘效果更好。
传统的风机百叶窗的开关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为人工拉动与百叶窗铰接的拉杆实现的,由于每次百叶窗的打开或关闭都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作较为麻烦,而且还会由于疏忽导致风机工作时百叶窗没打开或者风机关机后百叶窗没有关闭;另一种为通过在百叶窗的底端配装有重锤(配重块),风机开启时产生的气流将百叶窗向外推开,风机停机时百叶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闭合,该种方式虽然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但是经常出现百叶窗闭合不严实的问题。因此,有鉴于此,对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风机百叶窗能够自动打开和闭合的风机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风机,旨在解决现有的风机上的百叶窗自动闭合时出现闭合不严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包括框体、安装在所述框体内的电机以及扇叶,所述负压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出风口处的多扇百叶窗以及驱动组件,每一所述百叶窗的顶端固定安装在设置有的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框体出风口的相对两侧侧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以及驱动气缸,每一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齿轮,所述齿条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框体出风口内侧处,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齿条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齿条沿所述框体出风口内侧升降移动,所述齿轮的外端面设置有一段沿弧面连续布置的轮齿,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上的轮齿相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百叶窗90度上下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风机还包括圆筒形的导风壳,所述导风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框体的内腔中,所述导风壳包括沿出风方向贯通的安装孔,所述扇叶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内壁一侧与所述导风壳之间形成有密封的安装腔,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转轴安装有的所述齿轮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风机还包括防护网安装座,所述防护网安装座包括圆盘状的防护网本体、设置在所述防护网本体中心位置的中心安装孔以及多条加强筋,所述防护网本体由多个由内之外布置的同心圆环构成,多条所述加强筋均匀设置在所述防护网本体的四周,所述加强筋呈径向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网本体上,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中心安装孔边缘处,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框体的进风口一侧端面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中心安装孔内,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延伸至所述中心安装孔内的所述加强筋一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两端形成有安装槽的长条形加强筋外形结构,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安装槽通过安装有的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框体端面上,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安装槽通过安装有的螺丝与所述电机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配备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电机电性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每扇百叶窗的顶端处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安装有齿轮,齿轮的外端面成型有一段连续布置的轮齿,利用齿轮上的轮齿与处于伸缩移动的齿条相结合,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百叶窗的打开和闭合;相比传统的依靠百叶窗底端的配重进行自动闭合的方式,本申请其依靠轮齿与齿条的啮合,其传动更加稳定可靠,因此百叶窗的闭合也更加稳定可靠,闭合更加严实;
2、通过在防护网安装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安装孔,电机直接安装在该中心安装孔内并通过防护网本体上的多条加强筋进行固定,使得在对电机进行拆卸维护或者清洗时,可以方便地只要将防护网安装座从框体上拆除,便可以实现对电机的拆卸,方便简单快捷,避免了传统的防护网和电机需要单独分开拆卸的问题;
3、通过使用控制盒来对电机的启停进行控制,避免了传统的需要通过操作电机上的相应按钮的方式所带来的风险,使得操作者可以远距离地控制电机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负压风机立体结构示意图(正面视角方向)。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负压风机另一角度方向下立体结构示意图(背面视角方向)。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负压风机中的百叶窗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负压风机中的百叶窗处于打开状态时另一角度方向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百叶窗与驱动组件相配合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网安装座安装在框体进风口一侧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负压风机,1-框体,2-百叶窗,3-连接线,4-控制盒,5-防护网安装座,51-防护网本体,511-圆环,52-中心安装孔,53-加强筋,531-安装槽,6-电机,7-扇叶,8-导风壳,9-驱动组件,91-齿条,92-齿轮,921-轮齿,93-驱动气缸,10-轴承座,11-安装腔,12-螺丝,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风机100,其包括框体1、电机6、扇叶7、防护网安装座5以及百叶窗2。
结合参照附图2至4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将百叶窗2安装在框体1的一侧简称为出风口侧,防护网安装座5安装在框体1的一侧简称为进风口侧。在本实施例中,框体1的内腔中安装有呈圆筒形的导风壳8,导风壳8其上成型有沿其成型有出风方向布置的安装孔,即安装孔由进风口一侧延伸至出风口一侧。导风壳8的外侧安装连接在框体1内壁上,扇叶7安装在该安装孔内。
通过将扇叶7布置在导风壳8的安装孔内,扇叶7在转动时,由于扇叶7布置在呈圆筒形的安装孔内腔中,使得扇叶7四周形成一个近似封闭的空间,因此可以具备更好的负压换气效果。
如图1所示,多扇百叶窗2转动安装在框体1的前侧出风口处,多扇百叶窗2沿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可以实现对负压风机出风口处的开启和关闭。
具体的,参照附图3至5所示,每扇百叶窗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轴13,转轴13横向水平布置在框体1的前侧出风口两侧的侧壁上,转动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有的轴承座10转动安装在框体1的相对两侧侧壁上。转轴13的转动通过驱动组件9进行驱动,驱动组件9包括齿轮92、齿条91以及驱动气缸93。
参照附图4和5所示,在框体1一侧内腔中与导风壳8的外壁之前形成有密封的安装腔11,驱动组件9设置在该安装腔11的内腔中,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腔11形成在框体1的一侧侧壁处,安装腔11的外边缘不会延伸至导风壳8的安装孔的前方位置处,也就是安装腔11的外形尺寸限制在安装孔的外边缘与框体1侧壁之间的区域内,不会对安装孔内的空气气流形成阻挡。
将驱动组件9布置在安装腔11的内腔中,可以对驱动组件9形成防护,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到驱动组件9中的齿轮92和齿条91上,另外通过安装腔11的遮挡,也使得整个负压风机外形更加美观。
如附图4所示,齿条91竖直滑动安装在框体1出风口内侧处,驱动气缸93固定安装在齿条91的背面一侧,齿条91通过驱动气缸93的驱动升降往复移动。每一转轴13上邻近齿条91的一端都对应安装有齿轮92,齿轮92的外表面上成型有1/4圆周长呈连续布置的轮齿921,齿轮92上的该部分轮齿921与齿条91相啮合。可以理解的是,之所以在齿轮9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1/4段圆周长的连续布置的轮齿921,可以使得齿轮92在与齿条91啮合过程中,齿轮92上的轮齿921从开始啮合到啮合完成后,齿轮92只会旋转90度,即可以保证转轴13上的百叶窗2旋转90度,即从竖直闭合位置旋转90度后至水平开启位置。
结合附图4和5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假设当齿条91向上移动时,百叶窗2处于翻转打开状态;当齿条91向下移动时,百叶窗2处于翻转闭合状态。当驱动气缸93带动齿条91向上移动时,齿条91上的轮齿与每根转轴13上的齿轮92的轮齿921同步相啮合,齿条91的向上移动,带动转轴13上的齿轮92进行转动,处于转动状态的齿轮92进而带动转轴13转动,处于转动状态的转轴13进而带动百叶窗2向上翻转,当齿轮92上的轮齿921全部啮合完成后,百叶窗2恰好翻转至水平状态,使得百叶窗2处于开启状态(参照附图4所示);当负压风机停止工作时,驱动气缸93带动齿条91向下移动,齿条91上的轮齿与齿轮92上的轮齿921相啮合,带动齿轮92反向转动,处于反向转动状态的齿轮92进而带动转轴13向下翻转,向下翻转的转轴13进而带动百叶窗2向下翻转闭合,同样当齿轮92上的轮齿921全部啮合完成后,百叶窗2恰好翻转至竖直状态,使得百叶窗2处于闭合状态(参照附图1所示)。
结合参照附图2和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网安装座5安装在框体1的进风口一侧,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网安装座5将防护网和电机6的安装座结合为一体,即防护网安装座5在起到防护遮挡的功能同时也能起到用于电机6安装的功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网安装座5包括圆盘状的防护网本体51、设置在防护网本体51中心位置的中心安装孔52以及多条加强筋53。防护网本体51有多个从内之外同心布置的圆环511构成,多条加强筋53均匀设置在防护网本体51的对角线位置,加强筋53焊接固定在防护网本体51的外端面,以便可以将多个同心布置的圆环511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安装孔52可以延伸到框体1的内腔中,电机6安装在中心安装孔52内时,电机6接近容纳在框体1的内腔中,这样电机6不会从框体1的背面向外凸出,起到节省安装空间的目的。
电机6安装在中心安装孔52内,并通过加强筋53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53的一端延伸至框体1的拐角位置处,另一端延伸至中心安装孔52的边缘处。加强筋53的两端形成有用于安装螺丝12的安装槽531,如加强筋53可以为两端形成有安装槽531的长条形加强筋外形结构(参照附图6所示)。
参照附图7和8所示,安装时,电机6的外边缘通过螺丝12固定安装在加强筋53一端的安装槽531,同时加强筋53的另一端安装槽531通过螺丝12固定安装在边框拐角处。通过将电机6直接固定安装在防护网本体51上,使得在对电机6进行拆卸维护或者清洗时,可以方便地只要将防护网安装座5从框体1上拆除,便可以实现对电机6的拆卸,方便简单快捷,避免了传统的防护网和电机6需要单独分开拆卸的问题。
参照附图1至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机6的启停以及正反转的控制通过设置有的控制盒4进行控制,控制盒4通过连接线3与电机6相连。操作时,操作盒可以通过操作控制盒4上的按钮,远距离的实现对电机6的启停以及正反转的操作,避免因传统的通过操作电机6背面上的按钮而带来的事故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盒4的功能仅在于控制电机6的启停,因此直接采用常用的电机6启停控制电路即可,在此就不做过多描述。此外,控制盒4上还可以配备有线控多档位调速器,用于对电机的转速进行调整,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线控多档位调速器的功能仅在于电机的调速,因此直接可以采用市场常用的风扇档位调速器即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控制盒4的连接线3会伸入到负压风机内部,可以利用绑扎带将控制盒4的连接线3绑扎固定在对应的加强筋53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包括框体、安装在所述框体内的电机以及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出风口处的多扇百叶窗以及驱动组件,每一所述百叶窗的顶端固定安装在设置有的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框体出风口的相对两侧侧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以及驱动气缸,每一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齿轮,所述齿条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框体出风口内侧处,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齿条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齿条沿所述框体出风口内侧升降移动,所述齿轮的外端面设置有一段沿弧面连续布置的轮齿,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上的轮齿相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百叶窗90度上下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机还包括圆筒形的导风壳,所述导风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框体的内腔中,所述导风壳包括沿出风方向贯通的安装孔,所述扇叶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壁一侧与所述导风壳之间形成有密封的安装腔,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转轴安装有的所述齿轮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机还包括防护网安装座,所述防护网安装座包括圆盘状的防护网本体、设置在所述防护网本体中心位置的中心安装孔以及多条加强筋,所述防护网本体由多个由内之外布置的同心圆环构成,多条所述加强筋均匀设置在所述防护网本体的四周,所述加强筋呈径向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网本体上,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中心安装孔边缘处,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框体的进风口一侧端面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中心安装孔内,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延伸至所述中心安装孔内的所述加强筋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两端形成有安装槽的长条形加强筋外形结构,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安装槽通过安装有的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框体端面上,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安装槽通过安装有的螺丝与所述电机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配备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电机电性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停。
CN202223318075.3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负压风机 Active CN219012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8075.3U CN219012924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负压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8075.3U CN219012924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负压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2924U true CN219012924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8075.3U Active CN219012924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负压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2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4973B1 (en) Indoor air-conditioner provided with air deflector
CN208582244U (zh) 一种可防止开门烫伤的烤箱或蒸箱
CN101256010B (zh) 四面出风空调机
CN20345435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KR20070114212A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201069214Y (zh) 带有排气口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
CN219012924U (zh) 一种负压风机
CN203907790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6152455B (zh) 圆形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782833U (zh) 空调器
CN109915005B (zh) 中空百叶顶部操作系统
CN209744680U (zh) 一种消防用正压送风口
KR20100081845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1339940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7062387A (zh) 一种进风面积大的挂机结构
KR20130058716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3239601U (zh) 一种排风机
CN115711444A (zh) 一种建筑用通风装置
CN211829783U (zh) 一种百叶窗式散热的配电箱
CN212259569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远程控制器
CN113701287A (zh) 一种智能化玻璃幕墙通风换气装置
CN209326049U (zh) 出风框部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832408U (zh) 一种风量可调的远程射流机组
CN213655185U (zh) 一种排风机
CN218347956U (zh) 一种暖通电动风量调节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