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0759U - 一种蒸汽电熨斗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电熨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0759U
CN219010759U CN202223167658.0U CN202223167658U CN219010759U CN 219010759 U CN219010759 U CN 219010759U CN 202223167658 U CN202223167658 U CN 202223167658U CN 219010759 U CN219010759 U CN 219010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hamber
water
communicate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76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676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0759U/zh
Priority to US18/102,894 priority patent/US2024017519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0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0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5/00Hand irons
    • D06F75/08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 D06F75/10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with means for supplying steam to the article being ironed
    • D06F75/14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with means for supplying steam to the article being ironed the steam being produced from water in a reservoir carried by the iron
    • D06F75/16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with means for supplying steam to the article being ironed the steam being produced from water in a reservoir carried by the iron the reservoir being heated to produce the steam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5/00Hand irons
    • D06F75/08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 D06F75/10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with means for supplying steam to the article being ironed
    • D06F75/20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ing the steam to the article being irone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5/00Hand irons
    • D06F75/08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 D06F75/24Arrangements of the heating means within the iron; Arrangements for distributing, conducting or storing the hea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5/00Hand irons
    • D06F75/08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 D06F75/26Temperature control or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D06F75/265Temperatur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kno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电熨斗,包括壳体,壳体设有注水组件,注水组件用于导入水;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壳体以及发热件,发热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于接收注水组件导入的水;发热壳体设于第一腔室内并对第一腔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连通以接收第一腔室内的蒸汽;第一腔室的底端设有第一导出孔;蒸汽烫板,封盖于壳体的底端;蒸汽烫板上设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用于呈迂回分布于蒸汽烫板上;蒸汽通道设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进口端与第一导出孔连通;出口端设有多个第二导出孔。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电熨斗,其蒸汽由第二腔室导出后可在蒸汽通道内呈迂回状态导出,蒸汽分布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电熨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电熨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产品要用蒸气功能:如美容蒸脸、清洁皮肤、熨烫、掛烫衣服等,都需要使用蒸汽设备,而目前的蒸汽设备主要是通过在设备内置发热体,直接加热水,使水发热产生蒸汽。
但是,现有的蒸汽熨斗内的蒸汽进行熨烫时,由于蒸汽在第一腔室内部被加热产生蒸汽后一般是直接经由烫板上的多个蒸汽出孔导出进行蒸汽烫,没有另外的蒸汽引流,因而会导致部分蒸汽无法利用,造成电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电熨斗,其蒸汽由第二腔室导出后可在蒸汽通道内呈迂回状态导出,蒸汽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蒸汽电熨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注水组件,所述注水组件用于导入水;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壳体以及发热件,所述发热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接收所述注水组件导入的水;所述发热壳体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对第一腔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以接收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蒸汽;所述第一腔室的底端设有第一导出孔;
蒸汽烫板,封盖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蒸汽烫板上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用于呈迂回分布于所述蒸汽烫板上;所述蒸汽通道设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导出孔连通;所述出口端设有多个第二导出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导热板,所述蒸汽烫板的顶端设有蒸汽凹槽,所述蒸汽凹槽内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引导片,多个引导片用于分隔所述蒸汽凹槽以使蒸汽凹槽内形成为迂回分布的蒸汽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凹槽内设有横向引导片以及多个纵向引导片,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的其中一端以横向引导片连接;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的端部之间的横向引导片共同围成流道,相邻两个流道贯通并共同形成所述蒸汽通道;所述发热壳体的底端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密封封盖于所述蒸汽凹槽的顶端;所述导热板上设有导通孔,所述导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出孔连通,所述导通孔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进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绕第一腔室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相邻两个隔板之间间隔形成水道;多个水道相互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设有注水口;第一腔室远离所述注水口的端部设有导出口;所述导出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远离所述导出口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导出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室由围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两侧并相互贯通的两个流道形成;所述第一腔室远离注水口的端部两侧均设有所述导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温度检测件,所述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二腔室内的温度并发送所述温度信号;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底座以及冷却流道,所述散热底座的底端设有凹位,所述散热底座的顶端设有所述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的一端形成为进口端,所述冷却流道的另一端形成出口端,所述冷却流道具有多个流动段;多个流动段位于进口端以及出口端之间并相互贯通;所述散热底座的底端面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以使所述凹位与所述控制面板的端面形成散热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烫板的底端设有滚珠开关,所述滚珠开关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电熨斗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包覆于所述蒸汽烫板外。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蒸汽烫板上设有迂回分布的蒸汽,蒸汽在经第二腔室的第一导出孔导出至蒸汽烫板上的蒸汽通道内,迂回经多个第二导出孔导出,蒸汽分散排出,蒸汽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电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电熨斗的套装有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电熨斗去除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电熨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面板以及散热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1、保护支架;20、蒸汽烫板;21、第二导出孔;22、蒸汽凹槽;221、纵向引导片;222、横向引导片;30、保护套;40、发热壳体;41、发热件;42、第一腔室;43、第二腔室;44、隔板;441、第一导出孔;45、导出口;46、温度检测件;51、水箱;55、水管;61、控制面板;62、散热底座;63、冷却流道;64、散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7所示的一种蒸汽电熨斗,包括壳体10、发热组件以及蒸汽烫板20,在壳体10内设有注水组件,注水组件可以实现导水动作。
具体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壳体40以及发热件41,发热壳体40内设有第一腔室42以及第二腔室43,上述第一腔室42可以接收注水组件导入的水,发热壳体40设于第一腔室42内并对第一腔室42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第二腔室43与第一腔室42连通以接收第一腔室42内的蒸汽;第二腔室43的底端设有第一导出孔441;
另外,上述蒸汽烫板20封盖于壳体10的底端;蒸汽烫板20上设有蒸汽通道,将蒸汽通道可以呈迂回分布于蒸汽烫板20上;蒸汽通道设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进口端与第一导出孔441连通;出口端设有多个第二导出孔21。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电熨斗时,可以通过注水组件导水到发热壳体40的第一腔室42内,第一腔室42内的水在发热体发热过程中被加热,加热过程中第一腔室42内的水可以变成蒸汽,在第一腔室内形成水汽共存的状态,且进入第二腔室内,经第二腔室延长水汽共存状态的流道,便于蒸汽的产生,且可以防止水还未在变为蒸汽之前而进入第一导出孔,造成漏水。
经第二腔室延长路径后,蒸汽能够尽量在汽化之后再经第一导出孔导出,再经蒸汽通道的进口端导入。
进入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可以沿迂回状态的蒸汽通道流动至蒸汽通道的出口端,在流动过程中,蒸汽呈迂回状态经出口端的多个第二导出孔21进行导出,如此,蒸汽烫板20上的多个第二导出孔21便可实现蒸汽的均匀导出。此外,蒸汽分散导出,可以减少因蒸汽集中而出现凝露而造成的漏水情况。
当然,可以是在第二腔室43的第一导出孔441的外周围密封装配上密封硅胶圈,此外,发热体全部增加硅胶圈用来密封,气体进入第一导出孔441内从而形成一个流道加压,蒸汽在密封环境内形成的蒸汽压力更大,便于第一导出孔441快速导出。
需要说明的是,注水组件包括水箱51、水泵以及水管55,具体上述水管55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软管结构,方便水管55壳体10内根据各个部件的位置进行走向。在进行注水时,可以在水箱51内设置水泵,水泵可以将水箱51内的水,经水管55导入发热壳体40的第一腔室42内。另外,上述发热体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发热盘管结构或者发热丝等来实现。
此外,上述水管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的软管,软管结构能够根据壳体内部的结构进行弯曲、延展以及避让等,适配于壳体内部复杂的结构,减少水道因来自于内部零件的压力出现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壳体10内设有导热板,蒸汽烫板20的顶端设有蒸汽凹槽22,对应在蒸汽凹槽22内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引导片,如此,多个引导片可以分隔蒸汽凹槽22,以使蒸汽凹槽22内形成为迂回分布的蒸汽通道。在此结构基础上,蒸汽在经进口端导入蒸汽凹槽22后,可以各个间隔分布的引导片之间流动,由于引导片设有多个,因而形成的流道在蒸汽凹槽22内迂回,蒸汽路径由多个引导片引导,能够被多个引导片引导流动,实现分散导出。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上述多个第二导出孔21可以是分布在相邻的两个引导片之间。
进一步地,参见图6,蒸汽凹槽22内设有横向引导片222以及多个纵向引导片221,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221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221的其中一端以横向引导片222连接,具体的是,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221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221的端部之间的横向引导片222共同围成流道,相邻两个流道贯通并共同形成蒸汽通道。
另外,在发热壳体40的底端设有导热板,导热板密封封盖于蒸汽凹槽22的顶端;导热板上设有导通孔,导通孔的一端与第一导出孔441连通,导通孔的另一端连通至进口端。
具体的是,导热板可以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等结构与发热壳体40以及蒸汽烫板20锁定,且两两结构之间以密封胶圈进行密封即可。
在进行蒸汽引导时,蒸汽经导热板的导通孔进入蒸汽凹槽22,并经蒸汽凹槽22的进口端导入,蒸汽可以经纵向引导片221以及横向引导片222在横向以及纵向上流动,使得流动路线迂回,在相同体积的蒸汽凹槽22内,蒸汽流动路线更长,蒸汽的分散效果更好。此外,导热板与发热壳体40直接接触实现导热,将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至蒸汽烫板20,减缓蒸汽烫板20的冷却而出现凝露情况。
当然,也可以是在蒸汽凹槽22内设置螺旋延伸的引导片,引导蒸汽在螺旋方向上迂回流动也可以实现蒸汽的分散导出,延长蒸汽流动路线。
进一步地,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腔室的底壁上设置多个凸起部,该多个凸起部可以是在第一腔室的底壁形成凹凸不平的结构。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的在第一腔室42内设有多个隔板44,多个隔板44绕第一腔室42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相邻两个隔板44之间间隔形成水道;多个水道相互贯通。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其可通过发热体对第一腔室42进行加热,第一腔室42内呈高温状态,此时注水至第一腔室42内,瞬间产生蒸汽,由于第一腔室42的底壁上通过多个凸出部形成了凹凸不平的结构,凹凸不平的结构相较于平面结构,由于凸起结构的设置,凸起结构的周向以及顶面均能够形成接触面,因而通过凹凸不平的结构可以在第一腔室的底壁形成更大的接触面,水流在导入第一腔室后,更高更大程度的与高温状态的第一腔室接触吸热,从而增加汽化效率。
此外,第一腔室42内多个水道可减缓水流,同样也可以通过多个隔板也可以增加水流与第一腔室的接触面积,配合上述凸起部结构的设置,水可更加均匀的与发热体接触,产生蒸汽量更多,蒸汽可由蒸汽烫板20上的多个蒸汽出孔导出进行蒸汽烫,且由于第一腔室42内的蒸汽可持续产生,因而可以实现持续的蒸汽烫。
另外,第二腔室43与第一腔室42隔开,第一腔室42内的水只有在高过蒸汽导管才会进入第二腔室43内,因而不易漏水;且在不需要蒸汽烫时,可在第一腔室42内不加水,发热体直接产生高温,蒸汽烫板20便可直接进行高温烫。
进一步地,第一腔室42设有注水口;第一腔室42远离注水口的端部设有导出口45;导出口45与第二腔室43的一端连通;第二腔室43远离导出口45的端部设有第一导出孔441,注水口与第一导出孔441位于发热壳体40的两端,如此,第一腔室42内的经远离注水口的端部导出口45导出,至第二腔室43内,蒸汽在第一腔室42内迂回流动,而导入第二腔室43的蒸汽再迂回流动至第一导出孔441处进行导出,防漏水效果更好。
更具体的是,上述第二腔室43由围设于第一腔室42两侧并相互贯通的两个流道形成;第一腔室42远离注水口的端部两侧均设有导出口45,两侧的导出口45可以将第一腔室42内的蒸汽由两侧分别倒入第二腔室43,蒸汽导出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参见图4以及图7,壳体10内部设有控制面板61,控制面板61用于控制发热件41以及注水组件的启停;控制面板61设有散热器。
具体的是,可以在发热体或者发热壳体40上设置温度检测件,温度检测件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在装配时,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发热体或发热壳体40的发热温度,具体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第二腔室内,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第二腔室内的温度,即检测第二腔室内的水汽共存状态的温度,然后温度信号可以传递至控制面板61。通过控制面板61控制发热件41的启停,防止过热而出现烧坏的情况。
而在注水组件包括水泵的结构基础上,控制面板61可以控制水泵的启停,从而控制蒸汽的蒸汽量。
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显示屏结构,显示屏结构可以显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然后人手根据显示屏显示的温度手动控制发热件或者水泵的工作状态。
由于发热件41以及控制面板61等电气元件上均有电线结构,为了方便控制面板61以及发热体的安装,可以在壳体10内部设置保护支架11,保护支架11套装在发热体以及控制面板61等外部,对内部的电气元件进行保护,保护支架11与壳体10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等结构进行装配。
进一步地,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底座62以及冷却流道63,在散热底座62的底端设有凹位,散热底座62的顶端设有冷却流道63。该冷却流道63的一端形成为进口端,而冷却流道63的另一端形成出口端,冷却流道63具有多个流动段;多个流动段位于进口端以及出口端之间并相互贯通;散热底座62的底端面与控制面板61连接,以使凹位与控制面板61的端面形成散热空间64。
具体在进行装配时,散热底座62可以与控制面板61进行装配,装配后,散热底座62的凹位与控制面板61端面可以形成一定散热空间64,电路板的控制面板61后可以与控制面板61端面形成散热空间64,该散热空间64可在散热底座62接触电子原件热传导,实现大面积空中散热。另外,散热底座62顶端的冷却流道63可以导入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将散热底座62引导的热量快速带走,因而可实现双重散热,散热效果更好,因而控制面板61的使用寿命更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冷却流道63具有多个流动段,冷却流道63的进口端可以导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在多个流动段内迂回流动,然后再经冷却流道63的出口端导出,形成的冷却面积更大,冷却散热效果更好;此外,冷却介质一进一出,实现冷却介质的单向流动,避免冷却介质带走的热量再次流回,因而可更多的带走热量。
进一步地,蒸汽烫板20的底端设有滚珠开关,滚珠开关与控制面板61电性连接。
具体的是,滚珠开关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滚珠式感应开关,通过滚珠感应是否在烫衣物,从而自动启动,在没有烫衣物的情况下自动关闭从而提升使用挂烫机的安全感及方便感。
当然,还可以在壳体10上设置手柄结构,在手柄结构位置安装人体感应器,通过人体感应器感应手柄是否有人在握住手柄,当有人握住手柄时,人体感应器则可以传递启动信号给到控制面板61,实现蒸烫机的自动启动。而当人离开手柄时,人体感应器感应人手离开,则可自动关闭电源,防止有人因事情离开忘记关闭或误操作等事故发生,增加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参见图1以及图2,蒸汽电熨斗还包括保护套30,保护套30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包覆于蒸汽烫板20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衣物烫完后发热体温度极高,因而蒸汽烫板20上的余温也会较高,故可以通过套装保护套30,保护因失误或者小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摸到发热体,从而不会被烫伤。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注水组件,所述注水组件用于导入水;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壳体以及发热件,所述发热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接收所述注水组件导入的水;所述发热壳体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对第一腔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以接收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蒸汽;所述第一腔室的底端设有第一导出孔;
蒸汽烫板,封盖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蒸汽烫板上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用于呈迂回分布于所述蒸汽烫板上;所述蒸汽通道设有进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导出孔连通;所述出口端设有多个第二导出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导热板,所述蒸汽烫板的顶端设有蒸汽凹槽,所述蒸汽凹槽内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引导片,多个引导片用于分隔所述蒸汽凹槽以使蒸汽凹槽内形成为迂回分布的蒸汽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凹槽内设有横向引导片以及多个纵向引导片,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的其中一端以横向引导片连接;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纵向引导片的端部之间的横向引导片共同围成流道,相邻两个流道贯通并共同形成所述蒸汽通道;所述发热壳体的底端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密封封盖于所述蒸汽凹槽的顶端;所述导热板上设有导通孔,所述导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出孔连通,所述导通孔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进口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绕第一腔室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相邻两个隔板之间间隔形成水道;多个水道相互贯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设有注水口;第一腔室远离所述注水口的端部设有导出口;所述导出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远离所述导出口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导出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由围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两侧并相互贯通的两个流道形成;所述第一腔室远离注水口的端部两侧均设有所述导出口。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温度检测件,所述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二腔室内的温度并发送温度信号;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底座以及冷却流道,所述散热底座的底端设有凹位,所述散热底座的顶端设有所述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的一端形成为进口端,所述冷却流道的另一端形成出口端,所述冷却流道具有多个流动段;多个流动段位于进口端以及出口端之间并相互贯通;所述散热底座的底端面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以使所述凹位与所述控制面板的端面形成散热空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烫板的底端设有滚珠开关,所述滚珠开关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电熨斗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包覆于所述蒸汽烫板外。
CN202223167658.0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蒸汽电熨斗 Active CN219010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7658.0U CN21901075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蒸汽电熨斗
US18/102,894 US20240175198A1 (en) 2022-11-28 2023-01-30 Electric steam ir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7658.0U CN21901075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蒸汽电熨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0759U true CN219010759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2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7658.0U Active CN21901075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蒸汽电熨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5198A1 (zh)
CN (1) CN21901075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75198A1 (en) 2024-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77038U (zh) 手持式烫衣机
KR101462394B1 (ko) 저장식 전기 온수기
CN219010759U (zh) 一种蒸汽电熨斗
CN210975290U (zh) 一种出汽稳定的蒸汽发生器
CN218672647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余热回收机构
CN109965698A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电磁感应加热饮水机
KR100788814B1 (ko) 소형 사우나용 스팀발생장치
CN216448131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汽设备
CN214580982U (zh) 一种双腔的蒸汽发生器
CN105525500A (zh) 一种手持式压力蒸汽熨斗
CN202881726U (zh) 一种双加热的电熨斗底板
CN209915724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电磁感应加热饮水机
CN208925935U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及其加热装置
CN211284971U (zh) 一种多用途手持挂烫机
CN204812955U (zh)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水暖床垫主机
CN204626106U (zh) 挂烫机
CN210826847U (zh) 一种熨斗用蒸汽发生装置及其应用的熨斗
CN116419996A (zh) 混合式挂烫机熨斗组件
WO2021004509A1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电熨斗
CN107227599B (zh) 便携式手持挂烫机
CN214694776U (zh) 一种手持蒸汽熨烫机
KR20060008548A (ko) 쿡탑용 복사 히터의 냉각 장치
CN218738375U (zh) 一种节能热水壶
CN217149656U (zh) 挂烫机
CN216480896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