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0742U - 踝关节假体 - Google Patents

踝关节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0742U
CN219000742U CN202320459325.0U CN202320459325U CN219000742U CN 219000742 U CN219000742 U CN 219000742U CN 202320459325 U CN202320459325 U CN 202320459325U CN 219000742 U CN219000742 U CN 219000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sthesis
plate body
ankle joint
end position
outer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93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彩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593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0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0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0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踝关节假体,该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假体,胫骨假体的下表面为内凹面;距骨假体,距骨假体的上表面为外凸面,内凹面和外凸面在前后方向上均为拱形结构,胫骨假体和距骨假体通过内凹面和外凸面可转动连接;其中,胫骨假体和距骨假体之间设置有止位结构,止位结构包括止位槽和止位凸起,止位槽设置在内凹面和外凸面的其中一个上,止位凸起设置在内凹面和外凸面的另一个上,止位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止位凸起能够沿前后方向在止位槽内滑动,止位凸起能够与止位槽的两端相接触,以限制胫骨假体相对距骨假体的转动角度。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丧失踝关节活动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踝关节假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踝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踝关节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表现为踝部疼痛、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影响行走。尤其是终末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会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多采用踝关节融合术或胫距跟融合术。
但是,上述方式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却存在丧失踝关节活动度的缺陷,术后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对生活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加速了周围关节的退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踝关节假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丧失踝关节活动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踝关节假体,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假体,胫骨假体的下表面为内凹面;距骨假体,距骨假体的上表面为外凸面,内凹面和外凸面在前后方向上均为拱形结构,胫骨假体和距骨假体通过内凹面和外凸面可转动连接;其中,胫骨假体和距骨假体之间设置有止位结构,止位结构包括止位槽和止位凸起,止位槽设置在内凹面和外凸面的其中一个上,止位凸起设置在内凹面和外凸面的另一个上,止位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止位凸起能够沿前后方向在止位槽内滑动,止位凸起能够与止位槽的两端相接触,以限制胫骨假体相对距骨假体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止位凸起的朝向止位槽的一端为球形结构,止位槽的内壁为与球形结构相适配的曲面。
进一步地,胫骨假体包括髓内杆、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髓内杆设置在第一板体的上表面,第二板体的上表面与第一板体的下表面相贴合,第二板体的下表面为内凹面,止位凸起设置在第二板体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第二板体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止位凸起与第二板体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网格结构,第二板体的上表面与网格结构相嵌合;和/或,第一板体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止位凸起具有孔口朝上的沉孔,第一板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插设在沉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髓内杆的下端设置有螺孔,连接柱伸入螺孔内并与髓内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具有骨小梁结构。
进一步地,止位槽设置在外凸面的中部,止位凸起设置在内凹面的中部。
进一步地,距骨假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假体和距骨假体,胫骨假体和距骨假体通过内凹面和外凸面可转动连接。通过在胫骨假体和距骨假体之间设置止位结构,利用止位槽和止位凸起相配合进行限位,当止位凸起沿前后方向在止位槽内滑动时,止位凸起能够移动至与止位槽的两端相接触的位置,从而限制胫骨假体相对距骨假体的转动角度,进而能够保证踝关节的活动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2中D-D处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第二板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距骨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中的距骨假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胫骨假体;11、内凹面;12、髓内杆;121、螺孔;13、第一板体;131、安装柱;132、连接柱;1321、外螺纹;14、第二板体;
20、距骨假体;21、外凸面;22、连接针;
30、止位结构;31、止位槽;32、止位凸起;321、球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踝关节假体,该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假体10和距骨假体20,胫骨假体10的下表面为内凹面11,距骨假体20的上表面为外凸面21,内凹面11和外凸面21在前后方向上均为拱形结构,胫骨假体10和距骨假体20通过内凹面11和外凸面21可转动连接,以实现胫骨假体10和距骨假体20之间的相对转动。其中,胫骨假体10和距骨假体20之间设置有止位结构30,止位结构30包括止位槽31和止位凸起32,止位槽31设置在内凹面11和外凸面21的其中一个上,止位凸起32设置在内凹面11和外凸面21的另一个上,止位槽31沿前后方向延伸,止位凸起32能够沿前后方向在止位槽31内滑动,止位凸起32能够与止位槽31的两端相接触,以限制胫骨假体10相对距骨假体20的转动角度。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在胫骨假体10和距骨假体20之间设置止位结构30,利用止位槽31和止位凸起32相配合进行限位,当止位凸起32沿前后方向在止位槽31内滑动时,止位凸起32能够移动至与止位槽31的两端相接触的位置,从而限制胫骨假体10相对距骨假体20的转动角度,进而能够保证踝关节的活动度。
如图4所示,止位凸起32的朝向止位槽31的一端为球形结构321,止位槽31的内壁为与球形结构321相适配的曲面。通过设置球形结构321以及与球形结构321相适配的曲面,当止位凸起32在止位槽31内滑动时,能够尽量减少止位凸起32被止位槽31卡住不动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球形结构321具体为半球形。
如图1所示,胫骨假体10包括髓内杆12、第一板体13以及第二板体14,髓内杆12设置在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第二板体14的上表面与第一板体13的下表面相贴合,第二板体14的下表面为内凹面11,止位凸起32设置在第二板体14的下表面。
利用髓内杆12便于将胫骨假体10与人体胫骨侧的骨骼连接。
将胫骨假体10设置为包括第一板体13和第二板体14的结构,便于分别对第一板体13和第二板体14加工,进而便于在第一板体13上设置与髓内杆12的连接结构,便于在第二板体14上设置内凹面11。
其中,第一板体13和第二板体14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第一板体1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如此能够保证胫骨假体1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第二板体14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如此便于在第二板体14上加工内凹面11和止位结构30的止位槽31或止位凸起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4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止位凸起32与第二板体14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优点。
具体地,第一板体13的下表面设置有网格结构,第二板体14的上表面与网格结构相嵌合,能够提升第一板体13和第二板体14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网格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加工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4通过注塑的方式与第一板体13的网格结构相嵌合。
如图2所示,第一板体13和第二板体14均为方形板。
其中,髓内杆12为圆锥状结构,髓内杆12的横截面尺寸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如图3所示,止位凸起32具有孔口朝上的沉孔,第一板体13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柱131,安装柱131插设在沉孔内。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安装柱131能够提升止位凸起32的结构强度。
如图3和图8所示,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132,连接柱132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1321,髓内杆12的下端设置有螺孔121,连接柱132伸入螺孔121内并与髓内杆12螺纹连接。通过螺纹结构将髓内杆12连接在第一板体13上,具有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的优点。
其中,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具有骨小梁结构,在将踝关节架体植入人体之后,骨小梁结构便于骨长入,进而实现长期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骨小梁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加工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止位槽31设置在外凸面21的中部,止位凸起32设置在内凹面11的中部。在胫骨假体10相对距骨假体20转动时,能够提升二者相对运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距骨假体20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针22,便于距骨侧的骨骼与距骨假体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距骨假体20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连接针22,如此能够进一步提升距骨侧的骨骼与距骨假体20的连接牢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用于替换人体踝关节表面。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踝关节假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止位槽31和止位凸起32相配合进行限位,限制胫骨假体10相对距骨假体20的转动角度,进而能够保证踝关节的活动度,在进行踝关节表面置换同时,通过止位槽31增加限制作用,防止胫骨从前后及侧向滑出距骨,进而防止假体失效,也在最大程度保留了踝关节的活动度,提升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2)止位凸起32具有孔口朝上的沉孔,第一板体13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柱131,安装柱131插设在沉孔内,提升止位凸起32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
(3)第二板体14通过注塑的方式与第一板体13的网格结构相嵌合,能够提升第一板体13和第二板体14的连接强度;
(4)第一板体1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如此能够保证胫骨假体1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第二板体14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如此便于在第二板体14上加工内凹面11和止位凸起32。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踝关节假体包括:
胫骨假体(10),所述胫骨假体(10)的下表面为内凹面(11);
距骨假体(20),所述距骨假体(20)的上表面为外凸面(21),所述内凹面(11)和所述外凸面(21)在前后方向上均为拱形结构,所述胫骨假体(10)和所述距骨假体(20)通过所述内凹面(11)和所述外凸面(21)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胫骨假体(10)和所述距骨假体(20)之间设置有止位结构(30),所述止位结构(30)包括止位槽(31)和止位凸起(32),所述止位槽(31)设置在所述内凹面(11)和所述外凸面(21)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止位凸起(32)设置在所述内凹面(11)和所述外凸面(21)的另一个上,所述止位槽(31)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止位凸起(32)能够沿前后方向在所述止位槽(31)内滑动,所述止位凸起(32)能够与所述止位槽(31)的两端相接触,以限制所述胫骨假体(10)相对所述距骨假体(20)的转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凸起(32)的朝向所述止位槽(31)的一端为球形结构(321),所述止位槽(31)的内壁为与所述球形结构(321)相适配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假体(10)包括髓内杆(12)、第一板体(13)以及第二板体(14),所述髓内杆(12)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板体(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板体(14)的下表面为所述内凹面(11),所述止位凸起(32)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14)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14)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止位凸起(32)与所述第二板体(14)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下表面设置有网格结构,所述第二板体(14)的上表面与所述网格结构相嵌合;和/或,
所述第一板体(1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凸起(32)具有孔口朝上的沉孔,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柱(131),所述安装柱(131)插设在所述沉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132),所述连接柱(132)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1321),所述髓内杆(12)的下端设置有螺孔(121),所述连接柱(132)伸入所述螺孔(121)内并与所述髓内杆(1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具有骨小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槽(31)设置在所述外凸面(21)的中部,所述止位凸起(32)设置在所述内凹面(11)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假体(20)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针(22)。
CN202320459325.0U 2023-03-07 2023-03-07 踝关节假体 Active CN219000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9325.0U CN219000742U (zh) 2023-03-07 2023-03-07 踝关节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9325.0U CN219000742U (zh) 2023-03-07 2023-03-07 踝关节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0742U true CN219000742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9325.0U Active CN219000742U (zh) 2023-03-07 2023-03-07 踝关节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0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10502T2 (de) Knochenimplantat mit polyaxialem kopf
US4642122A (en) Toe implant
CN219000739U (zh) 距骨假体
CN219000742U (zh) 踝关节假体
CN116687626A (zh) 距骨修复假体
CN106580523A (zh) 股骨髁前脸骨缺损填充假体
CN215458991U (zh) 一种骨科植入假体
CN210433570U (zh) 可撑开融合器
CN113288526A (zh) 膝关节假体
CN212679344U (zh) 膝关节假体
CN113786269A (zh) 腕关节假体
EP2949294B1 (de) Prothese oder orthese mit herausnehmbarem wandstück
CN208910596U (zh) 膝关节假体
CN209269991U (zh) 股骨髁假体和胫骨垫假体组件
CN216417426U (zh) 膝关节假体
CN116035776B (zh) 颞下颌关节假体
DE19604458C2 (de) Gelenkpfanne
CN208243664U (zh) 椎体假体
CN214857831U (zh) 一种用于鼻部整形填充的自体软组织获取设备
CN113827378B (zh) 踝关节胫骨侧假体
CN205569124U (zh) 一种个性化颞下颌关节窝假体
CN108578022B (zh) 足踝关节融合组件
CN117137693B (zh) 脊柱小关节假体
CN117204987B (zh) 距骨修复体
CN204744512U (zh) 二次加压股骨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