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9545U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9545U
CN218999545U CN202223295409.XU CN202223295409U CN218999545U CN 218999545 U CN218999545 U CN 218999545U CN 202223295409 U CN202223295409 U CN 202223295409U CN 218999545 U CN218999545 U CN 218999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cartridge
heater
generating device
he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54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鑫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54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9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9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9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其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加热腔,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筒,至少部分围绕并界定加热腔;加热器,至少部分在筒内延伸,以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筒和加热器之间是彼此导热的,进而使筒能通过接收加热器递的热量而发热;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能被加热器插入至内部进行加热、以及同时由筒从外表面进行加热。以上气雾生成装置,能利用加热器的热量同时从内部和外部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Description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通过针状或销钉或片状的加热器插入至烟草或非烟草产品内加热,进而产生气溶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加热腔,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筒,至少部分围绕并界定所述加热腔;
加热器,至少部分在所述筒内延伸,以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
所述筒和所述加热器之间是彼此导热的,进而使所述筒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器递的热量而发热;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能被所述加热器插入至内部进行加热、以及同时由所述筒从外表面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的导热系数大于10W/m·K。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包括铁、铝、钛、铜、银或含有它们中至少一种的合金。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形状。
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导热材料层,围绕并结合于所述筒;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筒的导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350W/m·K。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包括石墨片、石墨烯膜、铜箔、银箔、铝箔或钛箔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加热器在所述筒内的延伸长度。
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隔热材料层,围绕或包围所述导热材料层,以用于在所述导热材料层外提隔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隔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低于0.05W/m·K。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隔热材料层是柔性的。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隔热材料层包括气凝胶。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隔热材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是敞开的,以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筒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二端的底壁;
所述加热器由所述底壁外贯穿至所述筒内。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是接触的,进而使所述筒通过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形成导热以接收所述加热器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之间通过过盈或紧配,以至少部分保持所述加热器。
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提取器,可移动或可移除地布置于所述筒内;在使用中,通过将所述提取器在所述筒内进行移动或从所述筒内进行移除的操作,以从所述筒内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提取器包括:
承托壁,垂直于所述提取器的纵向布置,以用于承托或支撑气溶胶生成制品;
一个或多个沿纵向延伸的侧壁,用于至少部分包围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侧壁界定有至少一个窗口;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部分由所述窗口凸出或伸出至所述侧壁外,进而与所述筒的内表面抵靠或接触。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加热机构,用于接收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
电源机构,用于对所述加热机构供电;
所述电源机构包括:
相背的近端和远端;
电芯,靠近所述远端,用于供电;
接收腔,具有位于所述近端的开口;所述加热机构能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或从所述接收腔内移除;
第一电触头,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接收腔;
电路板,布置有电路;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接收腔和电芯之间,并且可操作地在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一电触头之间引导电流;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
加热腔,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至少部分在所述加热腔内延伸,以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
第二电触头,与所述加热器导电连接;
当所述加热机构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所述第一电触头能通过与所述第二电触头建立导电连接,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电源机构形成电导通。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电触头包括弹性的导电弹针;所述导电弹针能选择性地在伸长状态和压缩状态之间致动且偏置返回到所述伸长状态;
当所述加热机构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将所述导电弹针压制至所述压缩状态;以及,当所述加热机构从所述开口移出时,所述导电弹针被配置成能由所述压缩状态朝向所述伸长状态致动。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源机构还包括第一磁性元件;
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二磁性元件;当所述加热机构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磁性吸附,进而将所述加热机构稳定地保持于所述接收腔。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具有大约呈D形的横截面形状。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180°的非对称性。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主壳体,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至少部分界定所述加热机构的外表面;所述主壳体内具有沿纵向布置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
筒,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至少部分围绕并界定所述加热腔;
所述第二电触头至少部分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由所述第二安装空间贯穿至所述筒内。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上设置有导电引脚;所述导电引脚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与所述第二电触头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和所述加热器之间是彼此导热的,进而使所述筒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器递的热量而发热;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能被所述加热器插入至内部进行加热、以及同时由所述筒从外表面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的导热系数大于10W/m·K。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包括铁、铝、钛、铜、银或含有它们中至少一种的合金。
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导热材料层,围绕并结合于所述筒;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筒的导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350W/m·K。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包括石墨片、石墨烯膜、铜箔、银箔、铝箔或钛箔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加热器在所述筒内的延伸长度。
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隔热材料层,围绕或包围所述导热材料层,以用于在所述导热材料层外提隔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隔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低于0.05W/m·K。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隔热材料层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包括毗邻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底壁;所述加热器由所述底壁外贯穿至所述筒内。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是接触的,进而使所述筒通过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形成导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主壳体的纵向布置的分隔壁;
所述分隔壁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之间,以分隔或界定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分隔壁上设置有孔眼;
所述筒具有由所述底壁延伸出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至少部分插入至所述孔眼内,以所述筒保持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柔性的密封元件,位于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分隔壁之间,以用于在它们之间提供密封。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提取器,可移动或可移除地布置于所述筒内;在使用中,通过将所述提取器在所述筒内进行移动或从所述筒内进行移除的操作,以从所述筒内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提取器包括:
承托壁,垂直于所述提取器的纵向布置,以用于承托或支撑气溶胶生成制品;
一个或多个沿纵向延伸的侧壁,用于至少部分包围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侧壁界定有至少一个窗口;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部分由所述窗口凸出或伸出至所述侧壁外,进而与所述筒的内表面抵靠或接触。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由所述窗口凸出或伸出至所述侧壁外的表面的面积和/或气溶胶生成制品与所述筒的内表面抵靠或接触的表面的面积,大于被所述提取器的侧壁所包围的表面的面积。对于尽可能地使气溶胶生成制品被筒的内表面抵靠或接触进行加热是有利的。
或者在一些实施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由所述窗口凸出或伸出至所述侧壁外的表面的面积和/或气溶胶生成制品与所述筒的内表面抵靠或接触的表面的面积,是被所述提取器的侧壁所包围的表面的面积的至少1.5倍。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形状。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包括:
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加热腔,界定有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开口;气溶胶生成装置能通过所述开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加热腔内;
筒,至少部分围绕并界定所述加热腔;
加热器,至少部分在所述筒内延伸,以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筒和所述加热器之间是彼此导热的,进而使所述筒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器递的热量而发热;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能被所述加热器插入至内部进行加热、以及同时由所述筒从外表面进行加热;
电触头,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二端贯穿至所述加热机构内;所述电触头与所述加热器导电连接,以用于在所述加热器上引导电流。
以上气雾生成装置,能利用加热器的热量同时从内部和外部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热机构从电源机构内移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加热机构从电源机构内移出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加热机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热机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加热机构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加热机构又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加热机构的部分部件装配形成第一模组的示意图;
图9是第一模组与部分部件进一步装配形成第二模组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模组与提取组件进一步装配形成加热机构的示意图;
图11是加热机构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操作提取组件从加热腔内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并进而加热,以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
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制品优选采用加热时从基质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能够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
进一步地图1示出了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气雾生成装置100的示意图,包括设置在外部主体或外壳(可以被称为壳体)内的数个部件。外部主体或外壳的总体设计可变化,且可限定气雾生成装置100的总体尺寸和形状的外部主体的型式或配置可变化。通常,细长主体可由单个一体式壳体形成,或细长壳体可由两个或更多个可分离的主体形成。
例如,气雾生成装置100可以在一端具有控制主体,该控制主体具备包含一个或多个可重复使用的部件(例如,诸如充电电池和/或可充电的超级电容器的蓄电池、以及用于控制该制品的操作的各种电子器件)的壳体,并且在另一端具有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并加热的部件的外部主体或外壳。
进一步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100包括:
外壳,基本界定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外表面,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在使用中,近端110是便于操作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并加热和抽吸的一端;远端120是远离用户的一端。
在一些示例中,外壳可由诸如不锈钢、铝之类的金属或合金形成。其它适合的材料包括各种塑料(例如,聚碳酸酯)、金属电镀塑料(metal-plating over plastic)、陶瓷等等。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外壳在近端110处界定有开口111,用户能通过该开口111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可移除地收容于气雾生成装置100内。例如,当需要抽吸时用户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通过该开口111收容于气雾生成装置100内,并操作气雾生成装置100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生成气溶胶进行抽吸;当抽吸完成后,用户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从开口111移出气雾生成装置100。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具有沿周向围绕该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周侧表面;其中,该周侧表面包括:沿周向布置的表面部分130、表面部分140、表面部分150和表面部分160;其中,表面部分130、表面部分140和表面部分160是平直的表面,表面部分150是弯曲的弧形表面。表面部分150沿周向的弧度为π,即表面部分150是半圆弧形。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表面部分130和表面部分150沿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相背布置;以及表面部分140和表面部分160沿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厚度方向相背布置。以及,表面部分140和表面部分160是平行的。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表面部分130和表面部分140是相互垂直的,进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直角的夹角;以及表面部分130和表面部分160是相互垂直的,进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直角的夹角。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100和/或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周侧表面具有非中心对称的形状。或者,沿气雾生成装置100的纵向中心轴线,气雾生成装置100和/或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周侧表面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180度的非对称性。在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100具有大约呈D形的横截面形状。或者,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周侧表面大约呈D形的形状。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2和图3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包括:
加热机构20,以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并加热,以产生气溶胶;
电源机构30,以用于对加热机构20供电。
具体地根据图2和图3所示,电源机构30包括:
具有沿长度方向的端部310和端部320;其中,电源机构30在端部310界定有接收腔311,在使用中加热机构20能接收于电源机构30的接收腔311内;以及,电源机构30与加热机构20装配结合后,由电源机构30的端部320界定气雾生成装置100的远端120;
电芯31,用于供电;电芯31靠近端部320布置;
电路板32,例如PCB板等;电路板32布置或集成有电路,用于控制电芯31向加热机构20提供功率。在一些实施中,电路板32向加热机构20供应的功率,是由用户操作卡关按钮等产生的输入信号触发。
以及在图3的实施中,电路板32布置于电芯31与接收腔311之间。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3所示,电源机构30还包括:
电触头33,例如弹性的导电弹针,能选择性地在伸长状态和压缩状态之间致动且偏置返回到所述伸长状态;电触头33至少部分裸露或延伸至接收腔311内,以用于当加热机构20被接收于接收腔311内时与加热机构20建立导电连接;
磁吸元件34,例如磁铁等,以用于当加热机构20被接收于接收腔311内时,与加热机构20磁性吸附进而使加热机构20能被稳定地接收于接收腔311内。以及,当加热机构20被接收于接收腔311内时,磁吸元件34与加热机构20的磁性吸附力大于电触头33的弹性恢复力,进而使电触头33始终被加热机构20挤压或压缩至压缩状态,进而使电触头33与加热机构20的导电接触是稳定的。当加热机构20从接收腔311移出时,导电弹针能由压缩状态朝向伸长状态恢复或致动,并且在恢复的过程中提供向外的推力促进加热机构20的移出。
进一步地参加图4和图5所示,加热机构20包括:
沿纵向方向相背的端部210和端部220;
提取帽21,靠近和界定端部210;
主壳体22,靠近和界定端部220;主壳体22在端部220的一侧是敞开的;
端盖23,位于端部220,用于对主壳体22在端部220的敞口进行封闭。
以及在使用中,由提取帽21围绕和结合于主壳体22靠近端部210的部分;并且,由提取帽21、主壳体22和端盖23共同界定加热机构20的外表面。
以及在使用中,加热机构20接收于电源机构30的接收腔311内时,主壳体22和端盖23是位于接收腔311内的;以及,提取帽21是位于接收腔311外,并且抵靠于电源机构30的端部310上形成止动。
以及进一步地参见图4和图5,加热机构20还包括:
电触头24,至少部分由端部220延伸至加热机构20内;且电触头24部分是裸露于端部220的,进而当加热机构20接收于接收腔311内时,由电触头24与电触头33接触或抵靠形成导通,进而建立电源机构30与加热机构20的导电连接。
以及进一步地参见图4和图5,加热机构20还包括:
磁吸元件25,毗邻或位于端部220;当加热机构20接收于接收腔311内时,由磁吸元件25与磁吸元件34磁性吸附,进而使加热机构20稳定地接收于接收腔311内。并由磁吸元件25与磁吸元件34的磁性吸附力,部分压缩或挤压弹性的电触头33,对保持电连接的稳定是有利的。
进一步地参见图6至图12所示,加热机构20还包括:
筒26,位于主壳体22内,并沿加热机构20的纵向延伸布置;并由该筒26的内部中空263的至少部分界定用于接收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加热腔230。筒26朝向端部210的端口是敞开的;以及筒26朝向端部220的端口基本是封闭的。具体地,筒26在第二端处具有垂直于纵向布置的底壁264,以用于在第二端封闭筒26的中空263。进而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由筒26朝向端部210的端口接收于加热腔230内。
以及在实施中,筒26是金属材质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中,筒26包括金属;或者筒26包括铁、铝、钛、铜、银或含有它们中至少一种的合金。例如筒26包括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银合金、铜合金或者它们的合金等。
以及,筒26在朝向端部210的第一端处具有凸缘261,该凸缘261是沿径向向外延伸出的。
对应地根据图6至图12所示,加热机构20还包括:
支撑元件29,通过铆压或模制方式结围绕筒26靠近第一端的至少部分,并且结合于凸缘261上;在装配后在主壳体22内,由支撑元件29在筒26的第一端处对筒26提供支撑或紧固。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支撑元件29包括有机聚合物例如PEEK;以及,支撑元件29是由有机聚合物材料于模具内围绕筒26的第一端和/或凸缘261模制成型的。以及在模制后,支撑元件29和筒26是一体的;或者,支撑元件29和筒26是不可拆卸或不可分离的。以及在实施中,支撑元件29是环形的形状;以及,支撑元件29是结合于筒26的第一端的。
以及根据图6至图12所示,加热机构20还包括:
加热器27,被构造成是细长的销钉或针状或片状等形状;加热器27贯穿筒26的第二端的底壁264后,伸入或穿入至筒26的中空263内,进而对接收于筒26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进行加热。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6至图12所示,筒26的底壁264上还设置有背离第一端延伸出的环形的插接部262;在装配中,加热器27通过铆压等方式,贯穿环形的插接部262后穿入至筒26内。并且由环形的插接部262至少部分对加热器27提供紧固和保持。以及,环形的插接部262与加热器27通过铆压等紧固结合的。以及,插接部262相对于底壁264是凸出的。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加热器27是电阻加热器、电磁感应加热器或红外加热器中的至一种。或者例如由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214386095U中提供了关于销钉的外壳内布置加热线圈的加热器,上述文献全文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又例如,中国专利CN104886775B中提供了关于在销钉或针状或片状的陶瓷衬底上形成电阻加热轨迹的加热器,上述文献全文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加热器27具有大约15~20mm的长度;以及,加热器27伸入至筒26内的长度大约介于12~15mm。以及,环形的插接部262具有大约3mm的长度;以及在实施中,由环形的插接部262环绕和夹持加热器27,进而使加热器27被安装或装配于加热机构20内。
以及,环形的插接部262是加热器27彼此导热的。以及在实施中,筒26包括金属;以及筒26的导热系数大于10W/m·K是导热的。或者在一些实施中,采用不锈钢材质的,筒26的导热系数大于30W/m·K。或者在一些实施中,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材质的筒26的导热系数大于200W/m·K。一些实施中,筒26的导热系数介于10W/m·K~300W/m·K。
以及进一步地在实施中,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被接收于筒26的中空263内加热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至少部分是与筒26的内表面接触的;或者它们是彼此导热的。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筒26外缠绕或布置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两端连接至电触头24,并且能由电源机构30提供交变电流时产生变化的磁场以诱导加热器27发热。以及筒26由非金属导热材质制备,以至少部分接收加热器27的热量,从外周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进行加热。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6至图12所示,筒26外还布置有:
导热材料层2610,是包覆或贴附或结合于筒26外的;以及,导热材料层2610的导热系数大于350W/m·K;以及,导热材料层2610的导热系数大于筒26的导热系数。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中,采用合成的石墨片材质的导热材料层2610的导热系数介于700~1500W/m·K。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导热材料层2610包括石墨片、石墨烯膜、铜箔、银箔、铝箔或钛箔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导热材料层2610是薄的;例如石墨片的导热材料层2610的厚度为0.015mm~0.1mm;铜箔、银箔等金属箔的导热材料层2610的厚度为0.05~0.5mm。
进而在实施中,导热材料层2610用于在筒26外提供均热,以用于将加热器27传递给底壁264的热量,均热或传递至筒26的周侧壁上;进而从外周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进行加热。在以上实施中,通过导热材料层2610的均热或传递,提升加热器27的热量利用率是有利的。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6至图12所示,导热材料层2610是由底壁264朝向第一端延伸的。以及,导热材料层2610的长度d11,大约基本是等于加热器27在筒26内的延伸长度的。具体地,例如在图6至图12所示的实施中,导热材料层2610的长度d11大约等于加热器27在筒26内的延伸长度,长度d11为12~15mm。以及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中,导热材料层2610的长度d11略微大于加热器27在筒26内的延伸长度。例如,导热材料层2610的长度d11,比加热器27在筒26内的延伸长度大1mm。以及沿筒26的纵向方向,导热材料层2610基本是与加热器27对准或者是重合的。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6至图12所示,加热机构20还包括:
隔热材料层2620,例如包裹或卷绕的气凝胶层或柔性的多孔介质层,用于在导热材料层2610和/或筒26外提供隔热。隔热材料层2620是柔性的;以及,隔热材料层2620是通过卷绕或包裹在导热材料层2610和/或筒26外的。以及,隔热材料层2620包括气凝胶或多孔聚碳酸酯等。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隔热材料层2620的导热系数低于0.05W/m·K。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隔热材料层2620的导热系数介于0.012~0.024W/m·K。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隔热材料层2620的厚度介于2mm~8mm之间。例如气凝胶毡常规规格厚度有3mm、5mm、6mm等;以及,隔热材料层2620的厚度大于导热材料层2610的厚度。以及,隔热材料层2620是由筒26的第二端延伸至支撑元件29的;以及,隔热材料层2620的长度大于导热材料层2610的长度d11。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6至图12所示,筒26、加热器27均是被容纳或装配于主壳体22内的。具体地,主壳体22被构造成是沿加热机构20的纵向延伸的管状形状;主壳体22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均是敞口的。以及,主壳体22包括:
垂直于主壳体22的纵向布置的分隔壁223;由分隔壁223将主壳体22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装配空间224和装配空间225;其中,装配空间224靠近端部210,装配空间225靠近端部220。
以及在装配后,筒26和支撑元件29等均是被装配和容纳于装配空间224内的。以及,端盖223在端部220处,并封闭装配空间225。
以及在装配后,磁吸元件25和电触头24均是至少部分被容纳或装配于装配空间225内的;并且,磁吸元件25和电触头24是被端盖23上的槽等结构紧固或保持的。
以及,加热器27包括第一导电引脚273和第二导电引脚274,以用于对加热器27供电;以及,第一导电引脚273和第二导电引脚274在装配空间225内与电触头24连接形成导通。以及在装配后,加热器27是由装配空间225贯穿至装配空间224内的。
以及主壳体22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卡槽221,以及第二卡槽222。其中,在装配时支撑元件29的卡凸292伸入至第一卡槽221内进而与主壳体22形成连接。以及端盖23至少部分伸入或卡入第二卡槽222内进而与主壳体22形成连接。
以及,支撑元件29是环形形状;且在装配后,支撑元件29部分位于筒26与主壳体22之间。以及,支撑元件29上还设置有柔性的密封元件294,例如环形的O型硅胶圈;密封元件294围绕支撑元件29,并且用于在主壳体22和支撑元件29之间提供密封。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6至图12所示,主壳体22的分隔壁223上具有孔眼,以用于供加热器27贯穿。
以及进一步地在装配中,筒26的插接部262是插入至分隔壁223的孔眼内的,进而对筒26与主壳体22的装配是有利的。
以及在实施中,加热机构20还包括:
密封元件2710,是柔性的材质制备的,例如硅胶环或热塑性弹性体;密封元件2710以用于在筒26的插接部262与分隔壁223的孔眼之间提供密封;或者,密封元件2710用于在加热器27与筒26的插接部262之间提供密封。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密封元件2710例如硅胶环是可以省略的。加热器27与筒26的插接部262之间通过铆压实现过盈紧配;以及,筒26的插接部262在插入至分隔壁223的孔眼装配中,通过铆压等实现过盈紧配。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加热器27与筒26的插接部262之间通过点焊焊接,进而使它们连接成一体并彼此导热。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6至图11所示,加热机构20还具有:
包括提取帽21和提取器28的提取组件,以用于从加热腔230内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
以及进一步地根据图6至图11所示,提取器28是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以及,提取器28包括:
至少一个或多个沿纵向延伸的侧壁282;并且,在使用中,至少一个或多个沿纵向延伸的侧壁282可以是离散地或围绕提取器28的周向间隔布置的。以及一个或多个离散布置的侧壁282之间,界定有提取器28在周向上的缺口或窗口285。
以及位于提取器28一端的连接壁281,连接壁281是垂直于提取器28的纵向布置的环形;在实施中提取帽21是围绕连接壁281模制或者它们是铆压或机械连接等连接一体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中,提取帽21包括有机聚合物例如聚丙烯、聚碳酸酯、PEEK等,并由这些聚合物的前体围绕提取器28模制并耦合于连接壁281上的。以及,提取帽21与提取器28是一体的。在一些实施中,提取器28是金属的,例如铝合金或不锈钢;提取帽21与提取器28是通过金属镶嵌注塑的模具成型工艺制备连接一体的。或者在制备后,提取器28的连接壁281至少部分是嵌入或伸入至提取帽21内的。
以及进一步地,提取器28还包括:
承托壁283,用于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接收于提取器28内具体是侧壁282内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抵靠于承托壁283上形成止动。以及,承托壁283上,具有供加热器27穿入的孔眼284。
以及在实施中,提取器的提取器28可移除或可移动地伸入至筒26的中空263内;以及,提取组件的提取帽21裸露于主壳体22外,且抵靠于支撑元件29上形成止动。
进一步地图1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操作提取组件的提取帽21从加热腔230内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示意图;提取操作中,用户通过手指夹持或持握提取组件的提取帽21进行操作,进而驱动提取器28从筒26的中空263所界定的加热腔230内移除,进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从加热腔230内移除并与加热器27分离,从而实现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操作。
进一步地参见图12所示,筒26的中空263和/或加热腔230不是横截面为圆形的形状;或者,中空263和/或加热腔230的横截面非圆形。以及,加热腔230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部分231;以及当提取器28伸入或插入至加热腔230内时,提取器28的侧壁282是位于加热腔230的部分231内的。以及,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被保持于提取器28内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部分1100是凸出或露出于提取器28的侧壁282外的;具体地,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部分1100是从提取器28的侧壁282界定的窗口285伸出至侧壁282外的。
以及,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伸出或凸出或露出于侧壁282外的部分1100,抵靠或接触或贴合于筒26的内表面上;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伸出或凸出或露出于侧壁282外的部分1100,抵靠或接触或贴合于加热腔230的内表面上。
以及为了便于在使用中,使提取组件能可移动或可移除地结合于主壳体22上,提取组件的提取帽21上布置有磁吸元件211,操作元件29上布置有磁吸元件291;用于当提取组件结合于主壳体22上时由磁吸元件211与磁吸元件291之间形成磁性吸附,进而使提取组件被稳定地保持于主壳体22上。当需要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时,用户通过手指夹持或持握提取组件的提取帽21进行操作,克服磁吸元件211与磁吸元件291的吸附力将提取组件移除或移动,即可实现提取操作。
当提取组件结合于主壳体22上时,提取器28的连接壁281是位于磁吸元件211与磁吸元件291之间的;以及连接壁281上设置有避让口2811,以避免或防止铝合金等材质的连接壁281影响或破坏磁吸元件211与磁吸元件291之间形成磁性吸附。
进一步地以上加热机构20被分割成多个模块化的模组进行制备和装配是非常便利的,对于生产和装配是有利的。具体地图8至图11示出了加热机构20的各个部件进行模块化装配的过程,过程包括:
S10,如图8所示,于带有模制的支撑元件29的筒26外依次套设或缠绕或包裹导热材料层2610和隔热材料层2620,如图8中箭头R1所示;即可获得图9中包括支撑元件29、筒26、导热材料层2610和隔热材料层2620的第一模组200a。
S20,如图9所示,将第一模组200a沿图9中箭头R2所示装配至主壳体22的装配空间224内,并且在装配中通过筒26的插接部262插入至主壳体22的分隔壁223的孔眼内,提供装配过程中的定位;同时,由支撑元件29的卡凸292与第一卡槽221连接。
S30,如图9所示,将加热器27由主壳体22的下侧贯穿筒26的插接部262后伸入至筒26内;如图9中箭头R3所示,插入的过程可以通过铆压等进行,并使加热器27部分被插接部262夹持、且使第一导电引脚273和第二导电引脚274裸露于安装空间225内;再将安装有电触头24和磁吸元件25的端盖23盖合于主壳体22的下端,以封闭安装空间225,而后即可装配获得图10所示的第二模组200b。
S40,将提取器28上模制或铆压连接提取帽21形成的提取组件,沿着图10中箭头R4所示,由主壳体22的上端伸入,并使提取器28伸入至筒26的中空263内,以及使加热器27穿过承托壁283的孔眼284;在装配后即可获得图11所示的完整的加热机构20。
在需要使用时,由用户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由端部210插入至加热腔230内进行加热,如图11中所示。以及加热完成后,由用户将通过提取组件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从加热腔230内提取出,如图12所示。
进一步地参见图12所示,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在提取组件的保持下接收于加热腔230内加热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能被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内的加热器27加热;以及,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还能通过部分抵靠于筒26和/或加热腔230的内表面上,通过部分接收由导热材料层2610传递给筒26的热量而加热。进而以上加热机构20在使用中,能同时利用加热器27的热量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内部和外表面同时加热,对提升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利用率是有利的;同时,对提升加热器27热量的利用率也是有利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腔,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筒,至少部分围绕并界定所述加热腔;
加热器,至少部分在所述筒内延伸,以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
所述筒和所述加热器之间是彼此导热的,进而使所述筒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器传递的热量而发热;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能被所述加热器插入至内部进行加热、以及同时由所述筒从外表面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材料层,围绕并结合于所述筒;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筒的导热系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加热器在所述筒内的延伸长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材料层,围绕或包围所述导热材料层,以用于在所述导热材料层外隔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层是柔性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是敞开的,以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筒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二端的底壁;
所述加热器由所述底壁外贯穿至所述筒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是接触的,进而使所述筒通过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形成导热以接收所述加热器的热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之间通过过盈或紧配,以至少部分保持所述加热器。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取器,可移动或可移除地布置于所述筒内;在使用中,通过将所述提取器在所述筒内进行移动或从所述筒内进行移除的操作,以从所述筒内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提取器包括:
承托壁,垂直于所述提取器的纵向布置,以用于承托或支撑气溶胶生成制品;
一个或多个沿纵向延伸的侧壁,用于至少部分包围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侧壁界定有至少一个窗口;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部分由所述窗口凸出或伸出至所述侧壁外,进而与所述筒的内表面抵靠或接触。
12.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加热机构,用于接收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
电源机构,用于对所述加热机构供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机构包括:
相背的近端和远端;
电芯,靠近所述远端,用于供电;
接收腔,具有位于所述近端的开口;所述加热机构能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或从所述接收腔内移除;
第一电触头,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接收腔;
电路板,布置有电路;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接收腔和电芯之间,并且可操作地在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一电触头之间引导电流;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
加热腔,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第二电触头,与所述加热器导电连接;
当所述加热机构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所述第一电触头能通过与所述第二电触头建立导电连接,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电源机构形成电导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触头包括弹性的导电弹针;所述导电弹针能选择性地在伸长状态和压缩状态之间致动且偏置返回到所述伸长状态;
当所述加热机构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将所述导电弹针压制至所述压缩状态;以及,当所述加热机构从所述开口移出时,所述导电弹针被配置成能由所述压缩状态朝向所述伸长状态致动。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机构还包括第一磁性元件;
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二磁性元件;当所述加热机构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磁性吸附,进而将所述加热机构稳定地保持于所述接收腔。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具有大约呈D形的横截面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180°的非对称性。
17.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主壳体,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至少部分界定所述加热机构的外表面;所述主壳体内具有沿纵向布置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
筒,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至少部分围绕并界定所述加热腔;
所述第二电触头至少部分被容纳或保持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由所述第二安装空间贯穿至所述筒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上设置有导电引脚;所述导电引脚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与所述第二电触头电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和所述加热器之间是彼此导热的,进而使所述筒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器递的热量而发热;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能被所述加热器插入至内部进行加热、以及同时由所述筒从外表面进行加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材料层,围绕并结合于所述筒;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筒的导热系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加热器在所述筒内的延伸长度。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材料层,围绕或包围所述导热材料层,以用于在所述导热材料层外隔热。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包括毗邻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底壁;所述加热器由所述底壁外贯穿至所述筒内。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是接触的,进而使所述筒通过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器形成导热。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主壳体的纵向布置的分隔壁;
所述分隔壁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之间,以分隔或界定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分隔壁上设置有孔眼;
所述筒具有由所述底壁延伸出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至少部分插入至所述孔眼内,以所述筒保持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柔性的密封元件,位于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分隔壁之间,以用于在它们之间提供密封。
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提取器,可移动或可移除地布置于所述筒内;在使用中,通过将所述提取器在所述筒内进行移动或从所述筒内进行移除的操作,以从所述筒内提取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提取器包括:
承托壁,垂直于所述提取器的纵向布置,以用于承托或支撑气溶胶生成制品;
一个或多个沿纵向延伸的侧壁,用于至少部分包围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侧壁界定有至少一个窗口;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部分由所述窗口凸出或伸出至所述侧壁外,进而与所述筒的内表面抵靠或接触。
2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形状。
30.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加热腔,界定有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开口;气溶胶生成装置能通过所述开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加热腔内;
筒,至少部分围绕并界定所述加热腔;
加热器,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筒和所述加热器之间是彼此导热的,进而使所述筒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器传递的热量而发热;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能被所述加热器插入至内部进行加热、以及同时由所述筒从外表面进行加热;
电触头,至少部分从所述第二端贯穿至所述加热机构内;所述电触头与所述加热器导电连接,以用于在所述加热器上引导电流。
CN202223295409.XU 2022-12-08 2022-12-08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Active CN218999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5409.XU CN218999545U (zh) 2022-12-08 2022-12-08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5409.XU CN218999545U (zh) 2022-12-08 2022-12-08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9545U true CN218999545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5409.XU Active CN218999545U (zh) 2022-12-08 2022-12-08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9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7886B2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modular induction heater
CN111918567A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5958316U (zh) 气雾生成系统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16701662U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6147259U (zh) 气雾生成装置
EP3937684A2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JP2023159276A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CN218999545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机构
WO2022135570A1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7609538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KR102389826B1 (ko) 분리 가능한 히터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CN213029734U (zh) 气雾产生装置
CN212590275U (zh) 能够对气雾产生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CN218682055U (zh) 一种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7609586U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8474043U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7446686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756563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609575U (zh) 一种电子烟可替换组件
CN218831998U (zh) 气雾生成装置、充电装置及电系统
CN219762486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气溶胶产生系统
CN216568346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184818U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116965590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701331A (zh) 气雾生成系统及气雾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