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7829U -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7829U
CN218997829U CN202221356908.2U CN202221356908U CN218997829U CN 218997829 U CN218997829 U CN 218997829U CN 202221356908 U CN202221356908 U CN 202221356908U CN 218997829 U CN218997829 U CN 218997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mounting
fixedly connected
rear end
motor rear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69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来刚
张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69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7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7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7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所述矩形安装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孔,且所述矩形安装槽的内部卡接有矩形安装板,所述矩形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线性状阵列分布的散热片。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拉块间接带动卡紧杆退出卡紧孔,从而卡紧杆对矩形安装板的限位作用消失,此时,工作人员将矩形安装板从矩形安装槽的内部取出,实现对矩形安装板的拆卸,从而实现对散热片的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将散热片拿到清洗设备内进行彻底的清洗,能够避免散热片长期得不到彻底的清洁导致粉尘结块,能够有效地防止散热片受到腐蚀,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后端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背景技术
电机后端盖是盖装于电机壳后端部分,用于保护电机壳内转子和定子的电机装配部件,其在电机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电机在运转时会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电机整体温度过高而导致电机被烧坏,进而现有的电机后端盖上大多数会固定焊接散热片,通过散热片对其电机进行散热降温处理,然而电机在粉尘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粉尘颗粒会吸附散热片表面,导致散热片的表面粉尘堆积降低其散热效果,进而需要定期对散热片表面吸附的粉尘颗粒进行清洁处理,现有的散热片不便于进行拆卸,使得工作人员只能够在电机上对散热片进行清洁,且出于对电机的保护不能够对散热片进行水洗,只能够通过清洁件对散热片表面的粉尘进行简单的清洁,清洁效果差,散热片容易受到粉尘的腐蚀,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所述矩形安装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孔,且所述矩形安装槽的内部卡接有矩形安装板,所述矩形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线性状阵列分布的散热片,所述矩形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于装置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贯穿有拉杆,且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环,所述拉杆位于固定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杆,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从导向环的内部穿过并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且位于卡紧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
通过散热片的设置能够增加电机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避免电机因温度过高导致烧毁的现象发生,从而能够对电机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
通过拉动拉块间接带动卡紧杆退出卡紧孔,从而卡紧杆对矩形安装板的限位作用消失,此时,工作人员将矩形安装板从矩形安装槽的内部取出,实现对矩形安装板的拆卸,从而实现对散热片的拆卸,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将散热片拿到清洗设备内进行彻底的清洗,从而能够避免散热片长期得不到彻底的清洁导致粉尘结块,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散热片受到腐蚀,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片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紧杆与卡紧孔相适配,所述矩形安装槽与矩形安装板相适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紧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固定框并延伸至卡紧孔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拉杆位于固定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
所述端盖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
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相邻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
通过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能够增加端盖的机械性能,提高端盖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通过拉动拉块间接带动卡紧杆退出卡紧孔,从而卡紧杆对矩形安装板的限位作用消失,此时,工作人员将矩形安装板从矩形安装槽的内部取出,实现对矩形安装板的拆卸,从而实现对散热片的拆卸,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散热片拿到清洗设备内进行彻底的清洗,从而能够避免散热片长期得不到彻底的清洁导致粉尘结块,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散热片受到腐蚀,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的整体结构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的整体结构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的矩形安装板和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的端盖和矩形安装槽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的固定框的剖面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端盖;2、矩形安装槽;3、卡紧孔;4、矩形安装板;5、散热片;6、装置槽;7、固定框;8、拉杆;9、导向环;10、拉绳;11、滑块;12、卡紧杆;13、弹簧;14、第三加强筋;15、安装块;16、安装孔;17、拉块;18、第一加强筋;19、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包括端盖1,端盖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2,矩形安装槽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孔3,且矩形安装槽2的内部卡接有矩形安装板4,矩形安装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线性状阵列分布的散热片5,矩形安装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装置槽6,装置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包括固定框7,固定框7固定连接于装置槽6的内部,固定框7的一侧贯穿有拉杆8,且固定框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环9,拉杆8位于固定框7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10,拉杆8位于固定框7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17,固定框7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杆12,拉绳10的另一端从导向环9的内部穿过并与滑块11固定连接,滑块11的一侧且位于卡紧杆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3。
卡紧杆12远离滑块11的一端贯穿固定框7并延伸至卡紧孔3的内部,卡紧杆12与卡紧孔3相适配,矩形安装槽2与矩形安装板4相适配。
端盖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块15,安装块15上开设有安装孔16。
端盖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18,若干个第一加强筋18相邻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9和第三加强筋14。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对散热片5进行清洁维护时,先拉动拉块17带动拉杆8移动,拉杆8移动带动拉绳10移动,进而通过拉绳10的移动带动滑块11移动,滑块11移动带动卡紧杆12移动且对弹簧13进行拉伸,进而能够使得卡紧杆12退出卡紧孔3,从而卡紧杆12对矩形安装板4的限位作用消失,此时,工作人员将矩形安装板4从矩形安装槽2的内部取出,实现对矩形安装板4的拆卸,从而实现对散热片5的拆卸,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散热片5拿到清洗设备内进行彻底的清洗,从而能够避免散热片5长期得不到彻底的清洁导致粉尘结块,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散热片5受到腐蚀,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片5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包括端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2),所述矩形安装槽(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孔(3),且所述矩形安装槽(2)的内部卡接有矩形安装板(4),所述矩形安装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线性状阵列分布的散热片(5),所述矩形安装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装置槽(6),所述装置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固定框(7),所述固定框(7)固定连接于装置槽(6)的内部,所述固定框(7)的一侧贯穿有拉杆(8),且所述固定框(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环(9),所述拉杆(8)位于固定框(7)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10),所述固定框(7)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杆(12),所述拉绳(10)的另一端从导向环(9)的内部穿过并与滑块(1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1)的一侧且位于卡紧杆(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杆(12)与卡紧孔(3)相适配,所述矩形安装槽(2)与矩形安装板(4)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块(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5)上开设有安装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杆(12)远离滑块(11)的一端贯穿固定框(7)并延伸至卡紧孔(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8)位于固定框(7)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8)相邻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9)和第三加强筋(14)。
CN202221356908.2U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Active CN218997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6908.2U CN218997829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6908.2U CN218997829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7829U true CN218997829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3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6908.2U Active CN218997829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7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97829U (zh)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电机后端盖
CN213152689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散热型电力自动化设备
CN219716371U (zh) 一种户外全彩led显示屏散热装置
CN210431272U (zh) 一种带防潮功能的高压固态软启动柜
CN110542023B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发光技术的led集成封装光源
CN217282479U (zh) 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散热装置
CN211650004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路灯
CN216462343U (zh) 一种应用于台式回流焊机的散热装置
CN114447817A (zh) 一种可对接口处进行二次固定的防漏电低压柜
CN219041507U (zh) 一种具有高支撑强度的电机箱盖
CN213929220U (zh) 一种磁力驱动离合器
CN113644341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的导热结构
CN211152578U (zh) 电解式臭氧发生器专用开关式电源
CN214543917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机
CN21824266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式变压器
CN220986245U (zh) 一种用于真空热压成型机的散热装置
CN215524306U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用便于清洁的导风罩
CN215878899U (zh) 一种新风系统用除尘装置
CN219163945U (zh) 一种配电箱柜外壳结构
CN218104014U (zh) 一种高密齿铝型材散热器
CN219437334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plc控制柜
CN22076974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工业大风扇
CN220022635U (zh) 一种具有理线装置的变频器用柜体
CN214591172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高效散热机柜
CN212390695U (zh) 一种带可拆卸滤网便携安装的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