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7001U - 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7001U
CN218997001U CN202223599081.0U CN202223599081U CN218997001U CN 218997001 U CN218997001 U CN 218997001U CN 202223599081 U CN202223599081 U CN 202223599081U CN 218997001 U CN218997001 U CN 218997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battery
accommodating part
valve
explo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90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岳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90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7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7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7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电池防爆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阀体,所述阀体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壁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阀体封闭所述进气孔;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壁和所述阀体连接;当所述阀体在被来自所述进气孔的气体顶起的情况下,使所述进气孔、第二容纳部和所述出气孔连通。上述电池防爆阀可提升了防爆阀的安全性,第二容纳部为排气通道,而弹性件安装在第一容纳部,阀体分隔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避免气体进入第一容纳部使防爆阀失效。

Description

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防爆阀普遍使用金属薄片作为基体,在该薄片上通过冲压等方式制造出薄弱结构,防爆阀的泄压阈值通过控制该冲压的刻痕厚度和宽度进行调节控制。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制造的防爆阀刻痕为均一结构,在电芯内压力较高时,充放电带来的膨胀会带来内部气压的呼吸效应,即电芯内出现气压的循环增大和减小。该呼吸效应会导致防爆阀的微鼓胀和收缩,对薄弱结构刻痕造成不断积累的应力,刻痕会由于其所在阀体不同的位置出现应力的不同,在应力较大位置的刻痕更易出现断裂,导致在电芯内气压未达到泄压阈值的情况下即出现阀体裂纹,该裂纹将破坏电芯防爆阀的密闭功能,存在导致电芯性能下降和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当到达泄压阈值时,防爆阀全部冲出脱离顶盖,可能会飞溅出来甚至破坏其他部件,会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防爆阀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
阀体,所述阀体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壁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阀体封闭所述进气孔;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壁和所述阀体连接;
当所述阀体在被来自所述进气孔的气体顶起的情况下,使所述进气孔、第二容纳部和所述出气孔连通。
上述电池防爆阀应用于电池时,当电池内部产生压力太大时,气体会将阀体顶起,使电池内部气体能通过进气孔进入第二容纳部并从排气口及时排出,电池内外压力平衡后由弹性件将阀体压紧在进气孔,实现自动关闭,避免电池产生爆炸等安全问题,而且阀体位于壳体内,即使阀体被顶起,阀体也不会被冲离壳体,提升了防爆阀的安全性,第二容纳部为排气通道,而弹性件安装在第一容纳部,阀体分隔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避免气体进入第一容纳部使防爆阀失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和;
第二壳,所述第二壳和所述第一壳连接。
如此,方便阀体和弹性件的组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阀体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壁间隔配合。
如此,可以方便气体的排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周向侧壁。
如此,可以加快气体的排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背离所述进气孔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顶部和所述凹槽的底部。
如此,可以使电池防爆阀的结构紧凑,弹性件不易脱离阀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部的顶部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上。
如此,可防止弹性件位置偏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包括密封端部,所述密封端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进气孔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壁上形成有开口,所述进气孔的内壁包括连接所述开口边缘并向所述进气孔中心轴倾斜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配合连接。
如此,提升了阀体关闭进气孔的气密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是弹性阀体。
如此,可以提升阀体关闭进气孔的气密性及阀体的安装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池防爆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池。
上述电池和用电设备,当电池内部产生压力太大时,气体会将阀体顶起,使电池内部气体能通过进气孔进入第二容纳部并从排气口及时排出,电池内外压力平衡后由弹性件将阀体压紧在进气孔,实现自动关闭,避免电池产生爆炸等安全问题,而且阀体位于壳体内,即使阀体被顶起,阀体也不会被冲离壳体,提升了防爆阀的安全性,第二容纳部为排气通道,而弹性件安装在第一容纳部,阀体分隔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避免气体进入第一容纳部使防爆阀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池防爆阀的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池防爆阀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池防爆阀的仰视图;
图4为图3的电池防爆阀沿A-A线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池防爆阀的另一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8为图6的壳体沿B-B线的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阀体的立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阀体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的阀体沿C-C线的截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阀体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壳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壳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17为图16的壳体沿D-D线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池防爆阀-100,壳体-12,阀体-14,弹性件-16,容纳腔-18,出气孔-20,进气孔-22,第一容纳部-24,第二容纳部-26,第一壳-27,第二壳-29,凹槽-28,第一凸台-30,第二凸台-32,密封端部-34,第一导向斜面-35,开口-36,第二导向斜面-3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池防爆阀100包括壳体12、阀体14和弹性件16。壳体12内设有容纳腔18。阀体14设在容纳腔18内且将容纳腔18分隔成第一容纳部24和第二容纳部26,第二容纳部26的内壁上设有进气孔22和出气孔20,阀体14封闭进气孔22。弹性件16位于第一容纳部24,弹性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容纳部24的内壁和阀体14连接。当阀体14在被来自进气孔22的气体顶起的情况下,使进气孔22、第二容纳部26和出气孔20连通。
上述电池防爆阀100应用于电池时,当电池内部产生压力太大时,气体会将阀体14顶起,使电池内部气体能通过进气孔22进入第二容纳部26并从排气口及时排出,电池内外压力平衡后由弹性件16将阀体14压紧在进气孔22,实现自动关闭,避免电池产生爆炸等安全问题,而且阀体14位于壳体12内,即使阀体14被顶起,阀体14也不会被冲离壳体12,提升了防爆阀的安全性,第二容纳部26为排气通道,而弹性件16安装在第一容纳部24,阀14分隔第一容纳部24和第二容纳部26,避免气体进入第一容纳24使电池防爆阀100失效。
具体地,电池防爆阀100可以应用于电池,本实用新型对电池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电池可以是圆柱电池,或方形电池。
电池可包括外壳和端盖,外壳的一侧具有开口,端盖密封安装在开口处。端盖上开设有安装电池防爆阀100的安装孔。电池防爆阀100可以固定在安装孔处,壳体12可以通过焊接、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端盖。较佳地,电池防爆阀100可拆卸地安装在端盖上。
进气孔22可以连通外壳内部空间。当外壳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弹性件16施加给阀体14的压力(或加上阀体14的重力)的情况下,阀体14被来自进气孔22的气体顶起,进而在阀体14与进气孔22之间形成间隙,使进气孔22可以连通第二容纳部26,气体先进入进气孔22,然后通过阀体14和进气孔22内壁之间的间隙排入第二容纳部26内,最后通过出气孔20及时排出到电池防爆阀100外部,来达到泄压防止爆炸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对壳体12的形状及材质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12可以呈圆柱形,壳体12可以金属壳体12或非金属壳体12。
本实用新型对阀体14的形状及材质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阀体14可以呈圆柱形,阀体14可以金属阀体14或非金属阀体14。较佳地,阀体14可以非金属阀体14,如此,可以减少电池内部电解液对阀体14的腐蚀,保证阀体14的可靠性。
弹性件1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弹簧、扭簧、橡胶等弹性件16。在图4中,弹性件16为弹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13至图17,壳体12包括第一壳27和第二壳29,第二壳29和第一壳27连接。
如此,方便阀体14和弹性件16的组装。
具体地,在图14和图15中,第一壳27内设有第一容纳部24和第二容纳部26的一部分。第二壳29内设有第二容纳部26的另一部分。进气孔22和出气孔20设在第二壳29。
第一壳27和第二壳29可以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可以先将弹性件16和阀体14装入第一壳27的第一容纳部24,然后将第二壳29与第一壳27固定连接,使阀体14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容纳部26。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阀体14与第一容纳部24的内壁贴合连接,阀体14与第二容纳部26的内壁间隔配合。
如此,可以方便气体的排出。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纳部24、第二容纳部26和进气孔22沿从上至下方向排列。阀体14被气体顶起后,气体可以先进入第二容纳部26,由于第二容纳部26的内壁与阀体14间隔配合,在横向方向上,第二容纳部26的容积较大,能够较快地容纳更多的气体,气体能够较为顺畅地进入第二容纳部26,再由出气孔20排出壳体12外。
阀体14的上端容纳在第一容纳部24并与第一容纳部24的内壁相贴合,使得第一容纳部24能够对阀体14在移动时进行导向,使阀体14的移动更稳定,阀体14打开和关闭进气孔22更顺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阀体14的外形整体呈圆柱形,第一容纳部24呈圆柱形空腔,第二容纳部26呈圆柱形空腔,且第二容纳部26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纳部24的直径,进气孔22是圆形孔,出气孔20沿壳体12的周向设置成弧形。第一容纳部24、第二容纳部26、阀体14和进气孔22可以同心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阀体14、第一容纳部24和第二容纳部26不限于圆柱形,进气孔22不限于圆形孔,还可以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较佳地,阀体14与第一容纳部24的形状相匹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出气孔20开设在第二容纳部26的周向侧壁。
如此,可以加快气体的排出。
具体地,当阀体14被气体顶起时,气体进入进气孔22并经阀体14与进气孔22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容纳部26。由于第二容纳部26在周向上相对于第一容纳部24凸出,所以气体能够较快地进入第二容纳部26。而出气孔20开设在第二容纳部26的周向侧壁,使得气体能够更快地进入出气孔20,进而更快地排出至壳体12外,实现高效排气泄压,保证电池安全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阀体14背离进气孔22的一侧设有凹槽28,弹性件16部分地容置在凹槽28中,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抵持在第一容纳部24的顶部和凹槽28的底部。
如此,可以使电池防爆阀100的结构紧凑,弹性件16不易脱离阀体14。
具体地,弹性件16部分地空置在凹槽28中,可以减少壳体12在高度方向(如图4的向上方向)的空间占用,可以实现更紧凑的电池防爆阀100。同时,由于弹性件16部分地容置在凹槽28中,在阀体14被气体顶起时压缩弹性件16的情况下,若弹性件16向径向偏移,会被凹槽28的侧壁遮挡而无法或不易脱离阀体14。当气压下降后,弹性件16将阀体14重新压紧在进气孔22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5,第一容纳部24的顶部设有第一凸台30,凹槽28的底部设有第二凸台32,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凸台30和第二凸台32上。
如此,可防止弹性件16位置偏离。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台30和第二凸台32均呈圆柱形,第一凸台30和第二凸台32可以同心设置,弹性件16为弹簧,弹性件16的上端套设在第一凸台30,下端套设在第二凸台32。当阀体14被气体顶起时,阀体14压缩弹性件16,弹性件16的长度变小。由于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凸台30和第二凸台32上,弹性件16能够被第一凸台30和第二凸台32定位,防止弹性件16的位置偏离,保证阀体14泄气时移动的平稳。当弹性件16的回复力大于气压时,弹性件16驱动阀体14重新关闭进气孔22,同样地,由于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凸台30和第二凸台32上,弹性件16能够被第一凸台30和第二凸台32定位,防止弹性件16位置偏离,保证阀体14关闭时移动的平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阀体14包括密封端部34,密封端部34具有第一导向斜面35,进气孔22在第二容纳部26的内壁上形成有开口36,进气孔22的内壁包括连接开口36边缘并向进气孔22中心轴L倾斜的第二导向斜面38,第一导向斜面35与第二导向斜面38配合连接。
如此,提升了阀体14关闭进气孔22的气密性。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端部34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密封端部34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密封端部34的周向侧面形成第一导向斜面35(锥面)。密封端部34的第一导向斜面35与进气孔22的第二导向斜面38的斜度一致,使得密封端部34很好地与第二导向斜面38相配合,第一导向斜面35和第二导向斜面38形成面接触连接密封以形成密封面,密封面的接触面积大,进一步提升阀体14关闭进气孔22的气密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是密封端部34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进气孔22的开口36边缘(如进气孔22的上边缘)可以是平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端部34的形状不限于圆台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另外阀体14的底部是平的,进气孔22的开口36边缘(如进气孔22的上边缘)也可以是平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阀体14是弹性阀体14。
如此,可以提升阀体14关闭进气孔22的气密性及阀体14的安装便利性。
具体地,在常态下(即阀体14关闭进气孔22),弹性件16将阀体14压紧在进气孔22处以密封进气孔22。由于阀体14是弹性阀体14,使得阀体14在受到弹性件16的压紧力时,可以发生形变来密封进气孔22,密封效果好,提升阀体14关闭进气孔22的气密性。
另外,在进气孔22或出气孔20,和阀体14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弹性阀体14可以通过进气孔22或出气孔20塞进容纳腔18内,也可以通过进气孔22或出气孔20拆出来进行更换或维修,提升阀体14的安装便利性。同时,壳体12也无需由两个部件连接而成,提升了电池防爆阀100的结构强度和气密性。
在一个例子中,阀体14的材质可以是氟橡胶。可以理解,阀体14的材质不限于氟橡胶,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橡胶或其他弹性材质,也可以选择不具有弹性的其他材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图9至图12,阀体14开设有凹槽28,进而在阀体14从进气孔22塞进壳体12内或从壳体12内拆出来的过程中,凹槽28可以提供阀体14更多的形变空间,使阀体14更容易塞进壳体12内或从壳体12内拆出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将弹性件16(如弹簧)放置在阀体14的容纳腔18内,然后将阀体14通过进气孔22或出气孔20塞进容纳腔18,阀体14的第一导向斜面35抵靠在进气孔22内壁的第二导向斜面38上,根据容纳腔18的高度来控制弹性件16压缩的长度,根据弹性件16压缩长度产生的压紧力来控制阀体14的第一导向斜面35和第二导向斜面38的压缩量,产生0.2mm-0.25mm的压缩量,来实现电池内部的密封。可设置弹性件16的压紧力大于等于0.6MPa。
当电池内部产生的压力太大,超过弹性件16的压紧力时,气体就会将阀体14往上顶开,气体先经过壳体12的进气孔22,然后通过阀体14的第一导向斜面35和第二导向斜面38之间的间隙排出,最后通过出气孔20及时排到外部,来达到泄压防止爆炸的目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防爆阀100,集排气减压和防爆功能于一体,当电池内部产生压力太大时,电池内部气体能通过单向的防爆阀及时排出,电池内外压力平衡后自动关闭,不会产生爆炸等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池防爆阀100。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对电池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电池可以是圆柱电池,或方形电池,在此同样不作具体限定。
电池可还包括外壳和端盖,外壳的一侧具有开口,端盖密封安装在开口处。端盖上开设有安装电池防爆阀100的安装孔。电池防爆阀100可以固定在安装孔处,壳体12可以通过焊接、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端盖。较佳地,电池防爆阀10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池。
上述电池和用电设备中,当电池内部产生压力太大时,气体会将阀体14顶起,使电池内部气体能通过进气孔22进入第二容纳部26并从排气口及时排出,电池内外压力平衡后由弹性件16将阀体14压紧在进气孔22,实现自动关闭,避免电池产生爆炸等安全问题,而且阀体14位于壳体12内,即使阀体14被顶起,阀体14也不会被冲离壳体12,提升了防爆阀的安全性,第二容纳部26为排气通道,而弹性件安装在第一容纳部,阀体分隔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避免气体进入第一容纳部使防爆阀失效。
具体地,用电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可以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进行电连接。电池模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多个电池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多个可以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储能设备和车辆。储能设备可以是储能集装箱,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池簇,电池簇包括簇架和多个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安装在簇架上。储能设备还可以是家用储能柜,家用储能柜可以包括柜体和多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可以以抽屉的形式安装在柜体内。
电池模组可以作为动力电池模组应用于车辆上。车辆包括但不限于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增程式电动车等。需要指出的是,电池的应用不限于上述所说的储能设备和车辆,还可以是其他应用领域,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
阀体,所述阀体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壁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阀体封闭所述进气孔;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壁和所述阀体连接;
当所述阀体在被来自所述进气孔的气体顶起的情况下,使所述进气孔、第二容纳部和所述出气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和;
第二壳,所述第二壳和所述第一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阀体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壁间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周向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背离所述进气孔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顶部和所述凹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顶部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密封端部,所述密封端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进气孔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壁上形成有开口,所述进气孔的内壁包括连接所述开口边缘并向所述进气孔中心轴倾斜的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是弹性阀体。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防爆阀。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
CN202223599081.0U 2022-12-29 2022-12-29 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218997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081.0U CN218997001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081.0U CN218997001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7001U true CN218997001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9081.0U Active CN218997001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7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4778B1 (ko) 2차전지의 배기장치
CN102456857B (zh) 电池模块
US20110262782A1 (en) Battery explosion-proof structure and power battery having the same
CN209981287U (zh) 二次电池的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US20060093895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2023511865A (ja) エンドカバーユニット、電池セル及び排気方法、電池及び電力消費機器
CN216354485U (zh) 用于电池盖的密封圈及具有其的电池盖、电池模组
EP4047726A1 (en) Sleeve assembly, cover plate assembly, battery, electrical device, and through hole sealing method
US20060068273A1 (en) Cap assembly having a vent plate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same
EP4024593A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and vehicle
US6528202B1 (en) Safety vent device used in a battery module
JP5147151B2 (ja) 制御弁式鉛蓄電池
CN113675510B (zh) 电芯的端部连接结构、电芯、动力电池
CN218997001U (zh) 电池防爆阀、电池和用电设备
US6309776B1 (en) Assembled storage battery unit of the collective type
EP1248315A2 (en) Dry-charged lead acid battery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217405562U (zh) 一种电池上盖及电池
CN115425346B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EP1041656A2 (en) Hermetically sealed storage battery with venting system
CN219873915U (zh) 一种防漏防爆的锌锰电池
CN213845441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盖帽组件
CN220505906U (zh) 排气装置
CN220821879U (zh) 盖板组件、电池单体以及电池包
CN220272686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US20020132160A1 (en)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