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6902U - 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96902U CN218996902U CN202222913479.0U CN202222913479U CN218996902U CN 218996902 U CN218996902 U CN 218996902U CN 202222913479 U CN202222913479 U CN 202222913479U CN 218996902 U CN218996902 U CN 218996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piece
- connecting piece
- support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集装箱壳体包括:外壁,呈弧形结构;内壁,呈弧形结构;所述内壁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所述外壁,所述外壁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所述内壁;第一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壁朝向所述内壁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壁朝向所述外壁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隔热结构;第二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壁朝向所述内壁的另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壁朝向所述外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隔热结构;所述外壁、所述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共同围合形成环形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储能集装箱一般是用于存放化学电池,化学电池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过低温会损伤电池,过高温或短时间内温升过大会引起电池热失控等风险,化学电池温度的一致性影响整个储能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化学电池的温度过高时采用通风的方式进行散热,在化学电池的温度过低时采用隔热的方式进行保温,而隔热的方式通常是采用对储能集装箱的壳体内的夹层进行抽真空处理,以降低空气浓度,从而减少热交换;但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过大,白天外部空间的温度过高时需要通风;晚上外部空间的温度过低时需要隔热,导致储能集装箱的壳体频繁进行抽真空处理,进而导致储能集装箱的壳体向内凹陷,进而导致储能集装箱的壳体内外夹层贴合形成冷桥,导致隔热效果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能集装箱的壳体进行频繁抽真空处理易导致其向内凹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集装箱壳体,包括:外壁,呈弧形结构;内壁,呈弧形结构;所述内壁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所述外壁,所述外壁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所述内壁;第一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壁朝向所述内壁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壁朝向所述外壁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隔热结构;第二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壁朝向所述内壁的另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壁朝向所述外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隔热结构;所述外壁、所述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共同围合形成环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环形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环形结构向内凹陷;所述支撑结构为隔热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中心件,设置于所述环形结构的中部,所述中心件为隔热结构;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结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环形结构朝向所述中心件凹陷;所述支撑件为导热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外壁朝向所述中心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导热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内壁朝向所述中心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导热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三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中心件靠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四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中心件靠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结构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结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还提供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储能组件;上述的集装箱壳体,所述储能组件安装于所述集装箱壳体内部。
本申请提供的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集装箱壳体包括:外壁、内壁、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外壁呈弧形结构,内壁也成弧形结构,内壁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外壁,外壁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内壁,即内壁和外壁相对设置;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壁朝向内壁的一端,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内壁朝向外壁的一端;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壁朝向内壁的另一端,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内壁朝向外壁的另一端;外壁、内壁、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共同围合形成环形结构,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隔热结构。
本申请中,外壁、内壁、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共同围合形成环形结构,且外壁和内壁均为弧形结构。在外壁和内壁之间呈真空状态时,外壁和内壁会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在作用于呈弧形结构的外壁和内壁的外表面时,该作用力会分解为沿半径方向的剪切力和垂直于半径方向的压力,由于外壁、内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共用形成环形结构,因此垂直于半径方向的压力会导致上述四者相互挤压,对于金属、混凝土等可以用于制作外壁和内壁的材料来说,其承受压力的能力远大于其承受剪切力的能力,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集装箱壳体可以在抽真空状态下保持形状稳定,进而外壁和内壁无法直接相连而形成冷桥;并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隔热结构,外壁和内壁无法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形成冷桥。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集装箱壳体在抽真空的状态下,可以保持外壁和内壁的形状稳定,可以防止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冷桥,进而可以有效保障整体结构的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壳体的剖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结构的竖直剖面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集装箱壳体;110、外壁;120、内壁;131、第一连接件;132、第二连接件;140、支撑结构;141、中心件;142、支撑件;143、第一支撑件;144、第二支撑件;145、第三支撑件;146、第四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进行说明。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集装箱壳体100包括:外壁110、内壁120、第一连接件131以及第二连接件132。
外壁110呈弧形结构。具体的,外壁110可以为球形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圆柱体形结构的侧壁的一部分;为了便于生产制造,在本申请中,以外壁110为圆柱体形结构的侧壁的一部分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外壁110可以为圆筒在平行于轴线方向上的面切割后的小部分形成,即外壁11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横截面均为劣弧。
内壁120呈弧形结构。具体的,内壁120可以为球形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圆柱体形结构的侧壁的一部分;为了便于生产制造,在本申请中,以内壁120为圆柱体形结构的侧壁的一部分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内壁120可以为圆筒在平行于轴线方向上的面切割后的小部分形成,即内壁12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横截面均为劣弧。
内壁120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外壁110,外壁110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内壁120。具体的,弧形结构的开口指的是弧形结构中呈凹陷状态的一侧的朝向。即内壁120和外壁110相对设置。
第一连接件1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壁110朝向内壁120的一端。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外壁110,也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结构固定连接于外壁110。在本申请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外壁110,以简化结构。第一连接件1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壁120朝向外壁110的一端。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内壁120,也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结构固定连接于内壁120。在本申请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内壁120,以简化结构。
第一连接件131为隔热结构,利用第一连接件131可以防止内壁120的一端和外壁110的一端直接接触,防止二者在接触之后形成冷桥,保障整体结构的保温效果。
第二连接件1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壁110朝向内壁120的另一端。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3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外壁110,也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结构固定连接于外壁110。在本申请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32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外壁110,以简化结构。第二连接件1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壁120朝向外壁110的另一端。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3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内壁120,也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结构固定连接于内壁120。在本申请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32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内壁120,以简化结构。
第二连接件132为隔热结构,利用第二连接件132可以防止内壁120的另一端和外壁110的另一端直接接触,防止二者在接触之后形成冷桥,保障整体结构的保温效果。
外壁110、内壁120、第一连接件131以及第二连接件132共同围合形成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内部形成空腔,在空腔处于负压的情况下,大气压会作用于内壁120和外壁110上,由于内壁120和外壁110均向外凸出,因此大气压作用于内壁120和外壁110的力会分解为平行于径向的剪切力和垂直于径向的压力,内壁120和外壁110分别承担剪切力,而压力则由第一连接件131和第二连接件132承担,由于有部分力被分解为压力,从而整体结构可以承受更大的力。
本申请中,外壁110、内壁120、第一连接件131以及第二连接件132共同围合形成环形结构,且外壁110和内壁120均为弧形结构。在外壁110和内壁120之间呈真空状态时,外壁110和内壁120会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在作用于呈弧形结构的外壁110和内壁120的外表面时,该作用力会分解为沿半径方向的剪切力和垂直于半径方向的压力,由于外壁110、内壁120、第一连接件131和第二连接件132共用形成环形结构,因此垂直于半径方向的压力会导致上述四者相互挤压,对于金属、混凝土等可以用于制作外壁110和内壁120的材料来说,其承受压力的能力远大于其承受剪切力的能力,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集装箱壳体100可以在抽真空状态下保持形状稳定,进而外壁110和内壁120无法直接相连而形成冷桥;并且第一连接件131和第二连接件132均为隔热结构,外壁110和内壁120无法通过第一连接件131和第二连接件132形成冷桥。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集装箱壳体100在抽真空的状态下,可以保持外壁110和内壁120的形状稳定,可以防止外壁110和内壁120之间形成冷桥,进而可以有效保障整体结构的隔热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集装箱壳体100还包括:支撑结构140。
支撑结构140连接于环形结构,支撑结构140用于限制环形结构向内凹陷。具体的,支撑结构140的一端抵接于环形结构的一侧,支撑结构140的另一端抵接于环形结构的另一侧,以限制环形结构向内凹陷。具体的,支撑结构140可以固定连接于环形结构,也可以相对于环形结构的轴向滑动连接于环形结构,只需要支撑结构140可以为环形结构提供支撑,以限制环形结构向内凹陷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40包括:中心件141和支撑件142。
中心件141设置于环形结构的中部。具体的,环形结构的中部指的是环形结构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且中心件141不抵接于环形结构的侧壁。
支撑件142的一端连接于环形结构。具体的,支撑件142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环形结构,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支撑件142可以对环形结构施加沿环形结构径向向外的支撑力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环形结构,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支撑件142的另一端连接于中心件141。具体的,支撑件142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中心件141,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支撑件142可以将环形结构径向向内的受力传递至中心件141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中心件141,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支撑件142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件142之间间隔分布。具体的,多个支撑件142之间不仅可以沿环形结构的轴向间隔分布,也可以沿环形结构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对环形结构进行支撑。
中心件141为隔热结构。具体的,中心件141可以由硬质塑料、硬质橡胶、混凝土等材料支撑。利用中心件141可以阻止不用支撑件142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阻止内壁120和外壁110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42包括:第一支撑件143。
第一支撑件143的一端连接于外壁110。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外壁110,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第一支撑件143可以对外壁110施加由容纳空间内朝向容纳空间外的支撑力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壁110,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第一支撑件143的另一端连接于中心件141。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中心件141,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第一支撑件143可以将外壁110朝向容纳空间中心的受力传递至中心件141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壁110,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第一支撑件143用于限制内壁120朝向中心件141靠近,即第一支撑件143起到支撑外壁110和中心件141之间相对距离的作用。
第一支撑件143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件143之间间隔分布。具体的,多个第一支撑件143之间不仅可以沿外壁110的轴向间隔分布,也可以沿外壁110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对外壁110进行支撑。
第一支撑件143为导热结构。具体的,第一支撑件143可以为金属结构,例如第一支撑件143可以为铜、铁、铝等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利用第一支撑件143可以和外壁110进行热交换,以在集装箱壳体100需要利用气流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加快热交换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42包括:第二支撑件144。
第二支撑件144的一端连接于内壁120。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32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内壁120,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第二支撑件144可以对外壁110施加由容纳空间内朝向容纳空间外的支撑力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壁120,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第二支撑件144的另一端连接于中心件141。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32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中心件141,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第二支撑件144可以将外壁110朝向容纳空间中心的受力传递至中心件141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壁120,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第二支撑件144用于限制内壁120朝向中心件141靠近,即第二支撑件144起到支撑内壁120和中心件141之间相对距离的作用。
第二支撑件144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支撑件144之间间隔分布。具体的,多个第二支撑件144之间不仅可以沿内壁120的轴向间隔分布,也可以沿内壁120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对内壁120进行支撑。
第二支撑件144为导热结构。具体的,第二支撑件144可以为金属结构,例如第二支撑件144可以为铜、铁、铝等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利用第二支撑件144可以和内壁120进行热交换,以在集装箱壳体100需要利用气流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加快热交换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42包括:第三支撑件145。
第三支撑件14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31。具体的,第三连接件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31,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第三支撑件145可以对第一连接件131施加由容纳空间内朝向容纳空间外的支撑力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31,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第三支撑件145的另一端连接于中心件141。具体的,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中心件141,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第三支撑件145可以将第一连接件131朝向容纳空间中心的受力传递至中心件141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31,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第三支撑件145用于限制第一连接件131朝向中心件141靠近,即第三支撑件145起到支撑第一连接件131和中心件141之间相对距离的作用。
第三支撑件145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三支撑件145之间间隔分布。具体的,多个第三支撑件145之间不仅可以沿第一连接件131的轴向间隔分布,也可以沿第一连接件131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对第一连接件131进行支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42包括:第四支撑件146。
第四支撑件146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32。具体的,第四连接件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32,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第四支撑件146可以对第二连接件132施加由容纳空间内朝向容纳空间外的支撑力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32,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第四支撑件146的另一端连接于中心件141。具体的,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中心件141,也可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只需要第四支撑件146可以将第二连接件132朝向容纳空间中心的受力传递至中心件141即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32,以保障支撑件142可以稳定工作。
第四支撑件146用于限制第二连接件132朝向中心件141靠近,即第四支撑件146起到支撑第二连接件132和中心件141之间相对距离的作用。
第四支撑件146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四支撑件146之间间隔分布。具体的,多个第四支撑件146之间不仅可以沿第二连接件132的轴向间隔分布,也可以沿第二连接件132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对第二连接件132进行支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结构设置为多个,多个环形结构依次连接。利用多个环形结构形成集装箱的壳体,使集装箱壳体100的每个位置均可以在多次进行抽真空操作之后保持形状稳定。
第一连接件131和相邻的第二连接件132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和相邻的第二连接件132可以为一体结构,以便于成产制造,也便于组装。
第二连接件132和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31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32和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31可以为一体结构,以便于成产制造,也便于组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储能集装箱,该储能集装箱包括:储能组件和上述的集装箱壳体。储能组件安装于集装箱壳体的内部。
利用上述的集装箱壳体可以对储能组件进行热量调节,以保障储能组件可以在较为合适的温度下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壁,呈弧形结构;
内壁,呈弧形结构;所述内壁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所述外壁,所述外壁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所述内壁;
第一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壁朝向所述内壁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壁朝向所述外壁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隔热结构;
第二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壁朝向所述内壁的另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壁朝向所述外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隔热结构;
所述外壁、所述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共同围合形成环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环形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环形结构向内凹陷;所述支撑结构为隔热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中心件,设置于所述环形结构的中部,所述中心件为隔热结构;
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结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环形结构朝向所述中心件凹陷;所述支撑件为导热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第一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外壁朝向所述中心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导热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第二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内壁朝向所述中心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导热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第三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中心件靠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第四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中心件靠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结构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结构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能组件;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壳体,所述储能组件安装于所述集装箱壳体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13479.0U CN218996902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13479.0U CN218996902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96902U true CN218996902U (zh) | 2023-05-09 |
Family
ID=8621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13479.0U Active CN218996902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96902U (zh) |
-
2022
- 2022-11-01 CN CN202222913479.0U patent/CN218996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29883B1 (ko) | 전지 시스템 | |
KR102164004B1 (ko) | 배터리 시스템의 냉각 시스템 | |
CN113054301A (zh) | 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
CN218996902U (zh) | 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 | |
US9887427B2 (en) | Fuel cell stack | |
CN212783592U (zh) | 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及电池组 | |
CN201528027U (zh) | 电池组散热装置 | |
CN211295329U (zh) | 一种汽车蓄电池散热机构 | |
EP3869608B1 (en) |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 |
CN115692973A (zh) | 集装箱壳体及储能集装箱 | |
CN212114694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母线槽 | |
CN113067080A (zh) | 电池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电动汽车 | |
KR100648720B1 (ko) | 이차 전지의 케이스와,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 및 이차전지 모듈 | |
CN109088126B (zh) | 大容量电芯电池及储能装置 | |
CN221080193U (zh) | 一种铅蓄电池抗震外壳和铅蓄电池 | |
CN216389487U (zh) | 一种大容量的圆柱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 |
CN220209102U (zh) | 一种圆柱电池及储能系统 | |
CN219917297U (zh) | 二次电池 | |
CN220209106U (zh) | 端盖组件、电池和储能装置 | |
CN212230465U (zh) | 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封装结构及电化学储能器件 | |
CN219180651U (zh) | 电池包的底壳、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 |
CN219371135U (zh) | 电池组 | |
CN221508308U (zh) | 一种方形单体电池壳体、方形单体电池、电池包和汽车 | |
CN220235313U (zh) | 电池包配电盒的散热结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
US20240204282A1 (en) | Battery cell enclos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