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1194U -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 Google Patents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1194U
CN218991194U CN202223349987.7U CN202223349987U CN218991194U CN 218991194 U CN218991194 U CN 218991194U CN 202223349987 U CN202223349987 U CN 202223349987U CN 218991194 U CN218991194 U CN 218991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shell
holes
mo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99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rm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rm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rm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rm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99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1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1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1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包括:外壳、锁芯和锁轴、电动机、电路板;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锁轴中,所述锁轴的周边设有若干个轴孔,所述外壳中间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周边设有若干个壳孔,所述轴孔与所述壳孔的大小相互匹配,所述锁轴穿过所述过孔,并让螺丝穿过所述轴孔与所述壳孔,以使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电路板和电动机分别插装在外壳的电路板槽内与电动机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锁芯与外壳采用分体式结构,锁芯通过锁轴与外壳连接,同时外壳设有若干个壳孔,锁轴设有若干个与壳孔匹配的轴孔,通过轴孔与锁孔锁轴设有若干个与壳孔匹配的轴孔,通过调整所连接的轴孔与锁孔来调整锁芯的安装角度,以适配不同的门板并满足用户的安装需求;安装固定后,用户可在智能手机或计算机上运行蓝牙远程操作本机电锁具的开锁或闭锁。

Description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背景技术
门锁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普通家庭一般用防盗门锁,安全性高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传统的门锁是采用机械式结构,通过各个机械器件(包括锁芯与锁头)的活动式连接,使锁具开启或闩闭,且不能远程开锁或闭锁。
但目前常用的机械式门锁有如下技术问题:为了保护锁芯结构,会将锁芯与门锁外壳设置一体式结构,在安装时仅能按照固定角度安装整个锁具。而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不同,部分用户可能需要从里向外开门,部分用户需要从外向里开门,不同的开门方式需要安装的锁具方向不同,现有的锁具难以适配不同的门板结构和不同的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所述锁具的锁芯与外壳采用分体式结构,锁芯通过锁轴与外壳连接,同时外壳设有若干个壳孔,锁轴设有若干个与壳孔匹配的轴孔,通过轴孔与锁孔锁轴设有若干个与壳孔匹配的轴孔,通过调整所连接的轴孔与锁孔来调整锁芯的安装角度,以适配不同的门板并满足用户的安装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包括:外壳、锁芯、锁轴和电动机、电路板;
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锁轴中,所述锁轴的周边设有若干个轴孔,所述外壳中间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周边设有若干个壳孔,所述轴孔与所述壳孔的大小相互匹配,所述锁轴穿过所述过孔,并让螺丝穿过所述轴孔与所述壳孔,以使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可选地,所述外壳设有可360°旋转的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过孔,并包裹所述锁芯。
可选地,所述外壳设有电动机和滑块,所述电动机通过凸块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手柄设有滑孔,所述电机通过凸块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孔来回移动,使所述滑块闩住或松开所述手柄。
可选地,所述外壳设有电机槽,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电机槽内。
可选地,所述外壳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滑槽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滑块触碰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电动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设有电路板槽,所述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锁芯与外壳采用分体式结构,锁芯通过锁轴与外壳连接,同时外壳设有若干个壳孔,锁轴设有若干个与壳孔匹配的轴孔,通过轴孔与锁孔锁轴设有若干个与壳孔匹配的轴孔,通过调整所连接的轴孔与锁孔来调整锁芯的安装角度,以适配不同的门板并满足用户的安装需求;安装固定后,用户可在智能手机或计算机上运行蓝牙远程操作本机电锁具的开锁或闭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开启状态轴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开启状态剖视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开启状态轴视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关闭状态轴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关闭状态剖视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关闭状态轴视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动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插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驱动电动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检测电动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外壳1、锁芯2、锁轴3、轴孔4、过孔5、壳孔6、手柄7、电动机8、滑块9、凸块10、电机槽11、滑槽12、复位弹簧13、电路板14、电路板槽15、滑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5,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开启状态轴视图、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开启状态剖视图一和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开启状态轴视图二。具体地,所述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可以包括:外壳1、锁芯2、锁轴3、电动机8和电路板14;
所述锁芯2设置在所述锁轴3中,所述锁轴3的周边设有若干个轴孔4,所述外壳1中间设有过孔5,所述过孔5的周边设有若干个壳孔6,所述轴孔4与所述壳孔6的大小相互匹配,所述锁轴3穿过所述过孔5,并让螺丝穿过所述轴孔4与所述壳孔6,以使所述锁芯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
在安装使用时,可以先固定锁芯2的安装角度,由于锁芯2和锁轴3均是与外壳1为分体式结构,用户可以根据所安装的门板结构以及使用需求,旋转外壳1,使得外壳1与锁芯2和锁轴3发生相对移动,进而调整其安装的角度,以适配不同的门板。
在固定好安装角度后,在通过螺丝钉分别穿过轴孔4与壳孔6并拧紧,进而让锁芯2和锁轴3均与外壳1固定。
当需要再调整角度时,可以拧开螺丝钉,使得锁轴3与外壳1分离,再旋转其角度,让锁芯2的角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再让螺丝分别穿过轴孔4与壳孔6并拧紧,从而让锁芯2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相互匹配的轴孔4与壳孔6,方便用户根据需求调整锁芯2的固定角度,以适配不同结构的门板。
各类门锁除了锁芯2能开门,也可以通过手柄开门,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参照图1-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设有手柄7,所述手柄7设置在所述过孔5,并包裹所述锁芯2。
具体地,锁芯2可以通过螺母与手柄7固定在一起,用户可以通过扭动手柄7,开门。
为了能自动锁住外壳1,避免陌生用户开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设有电动机8和滑块9,所述电机8通过凸块10与所述滑块9压迫压力接触,所述手柄7设有滑孔16,所述电动机8使凸块10停在所述滑块9上方,滑块9没有凸块所施加的压迫压力,在所述复位弹簧13顶推作用下使所述滑块9进入与所述滑孔16,手柄7被闩住,即闭锁;或者所述电动机8通过凸块10压迫在所述滑块9上,所述电动机8旋转一定的角度,压力推动所述滑块9退出所述滑孔16,使所述滑块9与所述手柄7分离,手柄7可旋转,即开锁。
不使用时,滑块9穿过滑孔16,使得滑块9闩住手柄7,用户无法旋动旋钮,即锁住。使用时,可以控制电机8通过凸块10旋转一定角度推动滑块9脱离滑孔16,手柄7在没有滑块9闩住的情况下,可以随意扭动,从而开启。
为了放置电动机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设有电机槽11,所述电机8设置在所述电机槽11内。
由于电动机8在重复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震动,所述电动机8设置在所述电机槽11内,能减少震动对电机8的影响,让电机8稳定地使用。
为了放置滑块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设有滑槽12,所述滑块9设置在所述滑槽12内。
为了能让滑块9能复位,所述滑槽12设有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与所述滑块9触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能控制电动机8工作,所述外壳1设有电路板14,所述电路板14与所述电动机8用导线实施电连接。
为了稳定放置电路板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设有电路板槽15,所述电路板14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槽15内。
参照图6-图8,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关闭状态轴视图、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关闭状态剖视图一和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的关闭状态轴视图二。
结合图3-图5以及图6-图8,在开始阶段,滑块9可以设置在滑孔16中,由于滑块9卡在滑孔16处,使得手柄7无法旋转。当需要开启时,电动机8的凸块10可以推动滑块9离开滑孔16,使得滑块9与手柄7分离,进而让用户可以旋转手柄7,并开门。
同时电动机8在推动滑块9的过程中,滑块9压缩复位弹簧13。当电动机8停止工作并复位后,复位弹簧13会推动滑块9复位,使得滑块9重新卡在滑孔16内,防止手柄7旋转。
参照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动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在具体实现中,电动机8可以是步进电机,电路板14可以是PLC控制电路或单片机控制电路,该电路板14可以通过导线与步进电机连接。
在使用时,电路板14可以触发步进电机启动,以使步进电动机转动凸块10推动滑块9移动。
参照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插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为了提高门锁的续航使用时长,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锁具还可以包括电池插座电路,电池插座电路可以与电路板14连接,该电池插座电路可以与电池连接,由电池供电路及步进电机供电操作。
参照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驱动电动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灵活驱动电动机8工作,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锁具还可以包括驱动电动机电路,驱动电动机电路可以与电路板14连接。
参照图11,驱动电动机电路可以设有三个输出口,分别为正极输出口,负极输出口和静止输出口,分别控制电动机8带动偏心凸块10正向移动、反向移动和不工作。
参照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检测电动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为了检测电动机8是否正常工作,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锁具还可以包括检测电动机电路,检测电动机电路也可以与电路板14连接。
在使用时,电路板14通过检测电动机电路可以采集电动机8工作的信号,以确定电动机8是否正常工作。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操控,可以在外壳1处设置二维码,门锁的主人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与电路板14连接通信。然后待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主人通过手机终端编辑开锁信息,通过蓝牙开放传输网络,把信息送到门锁中。当门锁的电路板14接到开锁信息后,解读出开锁字码,电路板14可以驱动电动机,使得电动机8控制凸块10推出滑块9,使手柄7处于等待开锁状态,用户扭动手柄7,既可开锁。
若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再次扫描二维码,手机终端确认闭锁,即又进入闭锁状态。此时电动机8复位,滑块9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卡在滑孔16中,使得手柄7处理关闭状态,当需要开锁时,需要用户使用钥匙插入锁芯2开锁。
参照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为了能接收用户上传的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锁具还可以包括通信电路,通信电路也可以与电路板14连接,可以通过通信电路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息,再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传输至电路板14,以驱动电机8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能压缩锁具的体积,可以将上述各个电路集成为一个电路作为电路板14,并设置在锁具内。
为了避免因电机8失灵而导致门锁无法开启的情况,在一实施例中,锁芯2可以是机械锁芯。当电动机8驱动失灵时,用机械钥匙插入专用机械锁锁孔内,右旋机械锁体,即可开门。(图4或图7的箭头方向为锁芯2旋转方向)。
同理,为了能让电路板14放置的更加牢固,可以在电路板14两侧设置插座,通过插座固定电路板14。
假如门锁处于闭锁状态,门锁主人通过手机终端编辑开锁信息,通过蓝牙开放传输网络,把信息送到目标门锁,目标门锁的电路板14接到开锁信息后,解读出开锁字码,电路板14驱动电机8,使电机8上的偏心凸块10推出滑块9,使手柄7处于待开锁状态;用户也可以右旋锁柄,即可把门拉开,随即打开门。
若用户就在目标门锁旁边,用户用手机扫描锁盖上的二维码,填写手机上出现的对话框,发送与锁建立私密联系,手机确认开锁后,右旋锁柄即可开锁;再次扫描二维码,手机确认闭锁,即又进入闭锁状态。当电动机8驱动失灵时,用机械钥匙插入专用机械锁锁孔内,右旋机械锁体,使机械锁体上的锁舌插销把偏心凸轮推开,使锁处于待开锁状态,再右旋旋钮,即可开门。
为了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轴3采用金属材质。
可选地,所述外壳1采用金属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锁芯与外壳采用分体式结构,锁芯通过锁轴与外壳连接,同时外壳设有若干个壳孔,锁轴设有若干个与壳孔匹配的轴孔,通过轴孔与锁孔锁轴设有若干个与壳孔匹配的轴孔,通过调整所连接的轴孔与锁孔来调整锁芯的安装角度,以适配不同的门板并满足用户的安装需求;安装固定后,用户可在智能手机或计算机上运行蓝牙远程操作本机电锁具的开锁或闭锁。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锁芯、锁轴和电动机、电路板;
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锁轴中,所述锁轴的周边设有若干个轴孔,所述外壳中间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周边设有若干个壳孔,所述轴孔与所述壳孔的大小相互匹配,所述锁轴穿过所述过孔,并让螺丝穿过所述轴孔与所述壳孔,以使所述锁芯、电动机、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过孔,并包裹所述锁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电动机和滑块,所述电动机通过凸块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手柄设有滑孔,所述电动机通过凸块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孔来回移动,使所述滑块固定或松开所述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电机槽,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电机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滑块触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动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电路板槽,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槽内。
CN202223349987.7U 2022-12-14 2022-12-14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Active CN218991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9987.7U CN218991194U (zh) 2022-12-14 2022-12-14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9987.7U CN218991194U (zh) 2022-12-14 2022-12-14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1194U true CN218991194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6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9987.7U Active CN218991194U (zh) 2022-12-14 2022-12-14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1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4054B (en) Electromechanical push to close latch
KR101090379B1 (ko) 레버 일체형 디지로그 도어락
US20080141743A1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Device
CN109812131B (zh) 内置开锁机构的锁把手
CN101918661A (zh) 闩锁促动器和使用该闩锁促动器的闩锁
CN218991194U (zh)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EP3907353A1 (en) Door lock and door system
CN115788171A (zh) 可调角度的机电锁具
KR100763884B1 (ko) 도어록 장치
CN211313733U (zh) 一种按压解锁的指纹挂锁
CN208473501U (zh) 一种钢缆锁
CN211287052U (zh) 多功能门锁
JPH09264084A (ja) 電気錠
CN202431062U (zh) 一种电控门锁装置
CN216767025U (zh) 一种智能锁芯及智能锁
CN218029565U (zh) 机电融合一体的锁具
CN115162851B (zh) 门锁离合装置和电子锁
CN206722586U (zh) 一种环网柜门锁
CN111794604B (zh) 一种执手上感应读卡的公寓/酒店锁
CN2908709Y (zh) 一种电子遥控防盗锁
CN110939317A (zh) 配有进入监控系统的控制把手
CN204920467U (zh) 一种电开启拉链箱
KR102380470B1 (ko) 좌우수 변경이 가능한 도어락 장치
CN218991213U (zh) 一种自动智能门锁
CN110439385B (zh) 一种可以转换锁定方式的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