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1052U - 移动方舱实验室 - Google Patents

移动方舱实验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1052U
CN218991052U CN202222854499.5U CN202222854499U CN218991052U CN 218991052 U CN218991052 U CN 218991052U CN 202222854499 U CN202222854499 U CN 202222854499U CN 218991052 U CN218991052 U CN 218991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experimental
differential pressure
mobile shelt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44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振洺
张凯
田吉海
高绪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544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1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1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1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移动方舱实验室。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包括多个实验区,每个实验区内设置有缓冲间以及与缓冲间连通的排风组件,缓冲间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与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控制装置电连接以便将检测的压差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排风组件电连接,以便根据接收到的压差传感器发送的压差数据调节对应的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对应的实验室内的压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内。通过使每个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都包保持在各自设定的范围值内,既能够保证每个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也能够保证相邻两个实验区之间的压差。

Description

移动方舱实验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移动方舱实验室。
背景技术
移动方舱实验室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检测环境,并且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安全。
现有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包括多个实验区,每个实验区具有不同的功能,为了避免有毒气体的泄漏到实验室的外部,部分实验区需要保持负压环境,此外,为了避免在相邻两个实验区之间输送检测试剂和样品的过程中,也发生有毒气体的泄漏,相邻两个实验区之间也具有压差。
为了保证相邻两个实验区之间的压差,在实验区之间设置有压差传感器,通过压差传感器能够检测相邻两个实验区之间的压差,当压差过大或过小时,通过调节实验区的排风量来调节压差的大小。然而,上述设置方式为相对调节,易出现错误,导致某个实验区内的压力上升而发生有毒气体的泄漏。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移动方舱实验室在调节实验区内的压力时易出现错误,导致某个实验区内的压力上升而发生有毒气体的泄漏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方舱实验室,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多个实验区,每个所述实验区均具有第一新风进口,所述第一新风进口通过进风管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以便向所述实验区内供应新风;
缓冲间,所述缓冲间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实验区内,所述缓冲间内设置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连通;
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排风通道连通,以将所述实验区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实验区的外部;以及
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缓冲间内,所述压差传感器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连通,所述压差传感器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以便检测所述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所述压差传感器与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控制装置电连接以便将检测的压差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排风组件电连接,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压差传感器发送的压差数据调节对应的所述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对应的所述实验室内的压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排风组件包括第一排风管、第一电动调节阀、排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出风口,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一端,所述排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二端,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电连接,以便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排风量。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第二排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间上的排风口,所述第二排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第一排风管连通。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动调节阀,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排风管或者所述排风口内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排风管内的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靠近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排风机的上游端。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缓冲间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连通的通气口,所述排风通道通过所述通气口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连通,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一过滤器,多个所述第一过滤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通气口内以便对从所述实验区进入所述排风通道内的气体进行过滤。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二过滤器,多个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新风进口内以便对进入所述实验区的气体进行过滤。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一调节阀,多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新风进口处。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缓冲间均具有第二新风进口,所述第二新风进口通过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以便向所述缓冲间内供应新风。
在上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实验区包括:
试剂实验区,用于准备检测试剂,所述试剂实验区内的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
样品实验区,用于存储样品以及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所述样品实验区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以及
扩增实验区,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和结果处理,所述扩增实验区内的压力低于所述样品实验区内的压力。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多个实验区,每个实验区均具有第一新风进口,第一新风进口通过进风管与箱体的外部连通,以便向实验区内供应新风;缓冲间,缓冲间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实验区内,缓冲间内设置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与对应的实验区连通;排风组件,排风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对应的排风通道连通,以将实验区内的气体排出到实验区的外部;以及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缓冲间内,压差传感器的一端与对应的实验区连通,压差传感器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以便检测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压差传感器与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控制装置电连接以便将检测的压差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排风组件电连接,以便根据接收到的压差传感器发送的压差数据调节对应的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对应的实验室内的压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内。通过使每个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都包保持在各自设定的范围值内,既能够保证每个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也能够保证相邻两个实验区之间的压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11、出风口;2、实验区;2A、试剂实验区;2B、样品实验区;2B、扩增实验区;21、第一新风进口;3、缓冲间;31、排风通道;32、第二新风进口;33、排风口;34、通气口;4、压差传感器;5、进风管;61、第一排风管;62、第一电动调节阀;63、排风机;64、第二排风管;65、第二电动调节阀;66、止回阀;71、第一过滤器;72、第二过滤器;73、第三过滤器;81、第一调节阀;82、第二调节阀;9、设备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顶”、“底”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移动方舱实验室在调节实验区内的压力时易出现错误,导致某个实验区内的压力上升而发生有毒气体的泄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方舱实验室,旨在为每个实验区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并使压差传感器直接检测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以保证每个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在设定范围内,从而避免因实验区内的压力过高而发生的有毒气体泄漏。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具有多个实验区2,每个所述实验区2均具有第一新风进口21,所述第一新风进口21通过进风管5与所述箱体1的外部连通,以便向所述实验区2内供应新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缓冲间3,所述缓冲间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缓冲间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实验区2内,所述缓冲间3内设置有排风通道31,所述排风通道31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2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风组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排风通道31连通,以将所述实验区2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实验区2的外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压差传感器4,所述压差传感器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差传感器4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缓冲间3内,所述压差传感器4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2连通,所述压差传感器4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以便检测所述实验区2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
所述压差传感器4与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控制装置电连接,以便将检测的压差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排风组件电连接,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压差传感器4发送的压差数据,调节对应的所述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对应的所述实验区2内的压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三个实验区2,分别是试剂实验区2A、样品实验区2B和扩增实验区2C。
其中,试剂实验区2A用于准备检测试剂,所述试剂实验区2A内的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样品实验区2B用于存储样品以及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所述样品实验区2B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扩增实验区2C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和结果处理,所述扩增实验区2C内的压力低于所述样品实验区2B内的压力。也就是说,试剂实验区2A为正压环境,样品实验区2B和扩增实验区2C均为负压环境,且扩增试验区内的压力比样品试验区内的压力还低。
试剂实验区2A、样品实验区2B和扩增实验区2C均设置有一个缓冲间3,医护人员在进入各个实验区2之前,先进入缓冲间3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同样地,医护人员从各个实验区2出来之后,也需要先进入缓冲间3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每个缓冲间3内均配置有排风通道31、排风组件和压差传感器4,排风通道31分别与对应的实验区2和排风组件连通,实验区2内的气体先进排风通道31,然后进入排风组件,最终排放至箱体1的外部。
压差传感器4用于检测对应的实验区2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并将压差数据发送给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控制装置,每个实验区2针对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都设置有一个范围值,当实验区2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值超出该范围值时,控制装置对与该实验区2连通的排风组件的排风量进行调节,以使该实验区2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值保持在该范围值内。
以扩增实验区2C为例,当扩增实验区2C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小于设定的范围值时,增大与扩增实验区2C连通的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降低扩增实验区2C内的压力,反之,当扩增实验区2C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大于设定的范围值时,减小与扩增实验区2C连通的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提高扩增实验区2C内的压力。
通过使每个实验区2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都包保持在各自设定的范围值内,既能够保证每个实验区2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也能够保证相邻两个实验区2之间的压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方舱实验室工作的过程中,向每个实验区2输送的新风量是保持不变的,新风量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设定,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每个实验区2的排风量来调节实验区2内的压力。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设备间9,设备间9内安装有送风机(图中未示出),送风机与进风管5连通,箱体1外部的新鲜空气通过送风机送入进风管5内。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一调节阀81,多个所述第一调节阀8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新风进口21处。
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阀81的开度,能够调节向实验区2供应的新风量。
优选地,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缓冲间3均具有第二新风进口32,所述第二新风进口32通过所述进风管5与所述箱体1的外部连通,以便向所述缓冲间3内供应新风。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二调节阀82,多个所述第二调节阀8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新风进口32处。
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阀82的开度,能够调节向缓冲间3供应的新风量。
优选地,如图2所示,排风组件包括第一排风管61、第一电动调节阀62、排风机63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的出风口11。
其中,所述第一排风管61的第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31连通,所述第一排风管61的第二端与所述出风口11连通,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62设置在所述第一排风管61的第一端,所述排风机63设置在所述第一排风管61的第二端,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62电连接,以便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62的开度来调节排风量。
也就是说,当实验区2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值超出该范围值时,控制装置对与该实验区2连通的第一排风管61内的第一电动调节阀62的开度进行调节,以调节该实验区2的排风量,使该实验区2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值保持在该范围值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第一电动调节阀62的开度时,每次可以调节1度,等待1分钟后,如压差还不满足要求,再调节1度,直至压差满足设计要求,当然,如果第一电动调节阀62的开度调节至最大或最小开度后,压差还不满足要求,则发出警示,以提醒工作人员检查。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第二排风管64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间3上的排风口33,所述第二排风管6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风口33和所述第一排风管61连通。
示例性地,缓冲间3内设置有顶棚,第一排风管61和第二排风管64安装在顶棚内,排风口33也开设在顶棚上。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动调节阀65,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排风口33处,第二电动调节阀65也与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当需要调节缓冲间3的排风量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二电动调节阀65的开度来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第二电动调节阀设置在第二排风管64,这种对第二电动调节阀65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缓冲间3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2连通的通气口34,所述排风通道通过所述通气口34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2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一过滤器71,多个所述第一过滤器71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通气口34内,以便对从所述实验区2进入所述排风通道31内的气体进行过滤。
示例性地,排风通道31沿数竖直方向设置,通气口34位于排风通道31的侧部,排风通道31的顶部与第一排风管61的第一端连通。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二过滤器72,多个所述第二过滤器72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新风进口21内以便对进入所述实验区2的气体进行过滤。
示例性地,第一新风进口21形成在实验区2的顶棚上,实验区2的顶棚与缓冲间3的顶棚连通,进风管5安装在顶棚内,每个第一新风进口21内均安装有一个第二过滤器72,对从第一新风进口21进入实验区2的空气进行过滤。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三过滤器73,多个所述第三过滤器73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新风进口32内以便对进入所述缓冲间3的气体进行过滤。
示例性地,第二新风进口32也形成在缓冲间3的顶棚上,每个第二新风进口32内均安装有一个第三过滤器73,对从第二新风进口32进入缓冲间3的空气进行过滤。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排风管61内的止回阀66,所述止回阀66靠近所述第一排风管61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排风机63的上游端。
通过在第一排风管61内设置止回阀66,能够防止气体回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多个实验区,每个所述实验区均具有第一新风进口,所述第一新风进口通过进风管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以便向所述实验区内供应新风;
缓冲间,所述缓冲间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实验区内,所述缓冲间内设置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连通;
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排风通道连通,以将所述实验区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实验区的外部;以及
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缓冲间内,所述压差传感器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连通,所述压差传感器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以便检测所述实验区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差,所述压差传感器与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控制装置电连接以便将检测的压差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排风组件电连接,以便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压差传感器发送的压差数据调节对应的所述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对应的所述实验室内的压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包括第一排风管、第一电动调节阀、排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出风口,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一端,所述排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二端,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电连接,以便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排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第二排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间上的排风口,所述第二排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第一排风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动调节阀,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排风管或者所述排风口内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排风管内的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靠近所述第一排风管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排风机的上游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间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连通的通气口,所述排风通道通过所述通气口与对应的所述实验区连通,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一过滤器,多个所述第一过滤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通气口内以便对从所述实验区进入所述排风通道内的气体进行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二过滤器,多个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新风进口内以便对进入所述实验区的气体进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方舱实验室还包括多个第一调节阀,多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新风进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间均具有第二新风进口,所述第二新风进口通过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以便向所述缓冲间内供应新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实验区包括:
试剂实验区,用于准备检测试剂,所述试剂实验区内的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
样品实验区,用于存储样品以及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所述样品实验区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以及
扩增实验区,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和结果处理,所述扩增实验区内的压力低于所述样品实验区内的压力。
CN202222854499.5U 2022-10-27 2022-10-27 移动方舱实验室 Active CN218991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4499.5U CN218991052U (zh) 2022-10-27 2022-10-27 移动方舱实验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4499.5U CN218991052U (zh) 2022-10-27 2022-10-27 移动方舱实验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1052U true CN218991052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0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4499.5U Active CN218991052U (zh) 2022-10-27 2022-10-27 移动方舱实验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1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0264B (zh) 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燃料电池堆以及用于使壳体通风的措施的燃料电池系统
JPH10507820A (ja) 加圧部屋設備のための空気流制御
EP3964289B1 (en) Isolator system
CN112781142A (zh) 实验室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866122U (zh) 一种绿色智能实验室通风系统
AU2013281311B2 (en) Control means of central flow system and central flow system
CN218991052U (zh) 移动方舱实验室
CN107774653A (zh) 用于控制实验室隔离装置内的污染物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02686B (zh) 用于对内部环境或第一环境的通风进行分析和控制的组件
CN102101062B (zh) 用于气溶胶实验的气溶胶微环境密闭舱室
CN209782906U (zh) 一种实验室节能排风系统
DK166229B (da) Ventilationssystem
JP5035043B2 (ja) 細胞培養施設
JP6704773B2 (ja) インキュベータ格納装置
CN112539503B (zh) 核燃料循环设施热室通风系统
CN215863892U (zh) 医用核酸检测仓的新风系统
CN213273053U (zh) 新风系统
KR102354983B1 (ko) 크린룸 및 음압 격리실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3194989U (zh) 实验室通风柜变风量控制装置
CN220379893U (zh) 实验室恒压通风稳定系统
CN217715305U (zh) 一种pcr实验室
CN218491769U (zh)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JPH0692835B2 (ja) 室圧制御システム
CN213237901U (zh) 柜内压强平衡装置及包括该平衡装置的洁净恒湿设备
CN218954624U (zh) 压力保护组件及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