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0700U -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0700U
CN218990700U CN202223532336.1U CN202223532336U CN218990700U CN 218990700 U CN218990700 U CN 218990700U CN 202223532336 U CN202223532336 U CN 202223532336U CN 218990700 U CN218990700 U CN 218990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pipe
drain pipe
col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23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旭红
刘鑫
张宝
谢志成
武体鹏
韩志强
李飚
赵宝亮
孟楠
郭俊强
刘洋
史艮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ong Tairui Group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ong Tairui Group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ong Tairui Group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ong Tairui Group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23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0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0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0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解决了现有屋面雨水收集装置遇到中大雨时存在污染道路且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雨水立管下方设置有混凝土散水,雨水收集导管的一端设置有雨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与雨水立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侧壁设置地上排水管,连接管内设置有两块固定板和雨水板,两块固定板的下端面中部均设置有固定耳板,两固定耳板之间穿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套有雨水耳板,雨水板设置有雨水收集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不同降雨量时雨水的收集转换,提高了雨水的收集率和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城市的供水使用量,进而达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面用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雨水收集装置多用于收集地面的雨水,而针对大的园区或工厂,其屋面的雨水常通过雨水立管将雨水直接排放到散水继而进入绿化带进行绿化灌溉。
若雨水量较小时可以采用此种排水收集方式,如若遇到暴雨或时间较长的中雨,雨水立管排水较多,远远超过绿化带浇灌的需要,雨水从绿化带溢流到小区道路造成道路污染,而且存在雨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屋面雨水收集装置遇到中大雨时存在污染道路且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墙外的雨水立管,雨水立管下方设置有外边缘与地面齐平的混凝土散水,还包括埋设于地下回填土中的雨水收集导管,雨水收集导管的一端设置有伸出混凝土散水且与其连通的雨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与雨水立管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雨水转换机构;雨水转换机构包括与雨水排水管和雨水立管两者插接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侧壁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向下倾斜的地上排水管,连接管内设置有两块与其内壁固定且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与其齐平且位于地上排水管下端面位置处的雨水板,两块固定板的下端面中部均设置有固定耳板,两固定耳板之间穿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套有与雨水板下端面固定的雨水耳板,雨水板位于旋转轴一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槽。
优选的,地上排水管与连接管插接设置,且地上排水管的侧壁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上的上端部设置有与连接管侧壁固定的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与连接杆上端部之间穿有短轴。
优选的,雨水收集导管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末端设置有雨水收集池;雨水立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电伴热带。
优选的,两块固定板与雨水板的相邻一侧下端面边缘均设置有穿过旋转轴的防锈挡板;雨水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漏孔。
优选的,雨水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与任一固定板下端面接触的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通过在雨水立管上设置有雨水转换机构,雨水转换机构中的雨水板在遇到小雨时从地上排水管排出,主要用于灌溉绿化带,当遇到长时间的中雨或者大雨时,雨水收集槽内会快速集满雨水加大该侧雨水板的重量,雨水板在雨水收集槽重量的影响下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翻转,将雨水收集槽内的雨水经雨水排水管流入雨水收集导管,实现过量雨水的收集,完成雨水的转换利用,提高雨水的收集率。
2、该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通过在地上排水管的上方设置有连接耳板,当进行雨水板维修或维护时,将地上排水管拔出,在连接耳板及短轴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形成维修口,便于雨水管处的快速维修。
3、该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中通过设置多个雨水收集导管将中大雨水快速收集后汇入雨水收集池,以便回收利用;电伴热管的设置杜绝了寒冷地区因冬季融雪水排放过程中出现的冻结堵管及管道冻裂现象。
4、该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中防锈挡板的设置用于防止雨水板翻转时雨水流入旋转轴与固定耳板和雨水耳板之间,杜绝了锈蚀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了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的正常运行;渗漏孔的设置用于排除雨水收集完成后雨水收集槽内的残留雨水,而且遇到小雨等雨水量较小时,渗漏孔可排出一部分雨水,延迟雨水收集槽内雨水收集的速度,进而延缓雨水收集槽的翻转时间,使得大部分雨水从地上排水管排出。
5、该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中限位块的设置用于使翻转后的雨水板回位时能够精准快速至水平状态,避免在小雨状态时由于雨水板的不停翻转使大部分雨水流入雨水排水管,影响地面绿化带的正常灌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雨水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建筑外墙,2-雨水立管,3-混凝土散水,4-雨水收集导管,5-雨水排水管,6-雨水转换机构,7-连接管,8-地上排水管,9-固定板,10-雨水板,11-固定耳板,12-旋转轴,13-雨水耳板,14-雨水收集槽,15-连接杆,16-连接耳板,17-短轴,18-电伴热带,19-防锈挡板,20-渗漏孔,21-限位块,22-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墙1外的雨水立管2,雨水立管2下方设置有外边缘与地面齐平的混凝土散水3,还包括埋设于地下回填土中的雨水收集导管4,雨水收集导管4的一端设置有伸出混凝土散水3且与其连通的雨水排水管5,雨水排水管5与雨水立管2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雨水转换机构6;
雨水转换机构6包括与雨水排水管5和雨水立管2两者插接的连接管7,连接管7的侧壁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向下倾斜的地上排水管8,连接管7内设置有两块与其内壁固定且对称设置的固定板9,两块固定板9之间设置有与其齐平且位于地上排水管8下端面位置处的雨水板10,两块固定板9的下端面中部均设置有固定耳板11,两固定耳板11之间穿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上套有与雨水板10下端面固定的雨水耳板13,雨水板10位于旋转轴12一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槽14。
该结构设计中,通过在雨水立管2内设置雨水转换机构6实现雨水的不同流向,具体为当遇到小雨时,雨水经雨水立管2流至雨水板10处大部分雨水经地上排水管8排出至混凝土散水3上,用于灌溉绿化带;当遇到中大雨时,雨水会快速集满雨水收集槽14,此时雨水收集槽14所在一侧的雨水板10重量偏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旋转轴12翻转,雨水收集槽14内的雨水排出依次进入雨水排水管5及雨水收集导管4进行收集,雨水收集槽14内的雨水排出后雨水板10进行回位,然后雨水收集槽14继续收集雨水翻转,上述步骤反复操作使得大部分雨水实现收集再利用,少量的雨水经地上排水管8排出用于灌溉绿化带,通过上述雨水转换机构6实现了不同雨量状态上雨水的收集利用,克服了现有屋面雨水收集装置遇到中大雨时存在污染道路且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地上排水管5与连接管7插接设置,且地上排水管5的侧壁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15,连接杆15上的上端部设置有与连接管7侧壁固定的连接耳板16,连接耳板16与连接杆15上端部之间穿有短轴17。
该结构设计中将地上排水管5设计成插接结构,并配合可旋转的连接杆15结构设计,当需要对雨水板10进行维修或维护时,向上翻转地上排水管5后漏出检修口,方便快速的实现对雨水板10的检修。
雨水收集导管4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末端设置有雨水收集池;雨水立管2的内侧壁设置有电伴热带18。
该结构设计中通过增加雨水收集导管4的数量,实现钢结构厂房屋面的高效排水和收集,最终汇集到雨水收集池中进行再利用;通过增设电伴热带18对管道进行加热,杜绝了寒冷地区因冬季融雪水排放过程中出现的冻结堵管及管道冻裂现象的发生。
两块固定板9与雨水板10的相邻一侧下端面边缘均设置有穿过旋转轴12的防锈挡板19;雨水收集槽1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漏孔20。
该结构设计中防锈挡板19均设置在雨水板10和固定板9的边缘处,可对雨水板10和固定板9下端面的结构进行保护,防止雨水板10翻转时雨水浸湿固定板9和雨水板10下方的结构,进而造成锈蚀,进而影响雨水转换装置的正常运行。
雨水板10的下端面设置有与任一固定板9下端面接触的限位块21。
该结构设计中,通过设置限位块21实现了雨水板10翻转后的快速精准复位,当小雨状态下,不会因反复摆动导致大量的雨水进入雨水排水管5,进而不会影响地上排水管8的出水量,保证了绿化带的充足灌溉。
该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建筑屋面施工完成后,安装外墙的雨水立管2,然后将雨水收集转换装置5及雨水收集导管6进行安装,当遇到小雨时,屋面的雨水通过雨水立管2排放到雨水板10上,大部分的雨水经倾斜设置的地上排水管8排放到有一定坡度的混凝土散水3上,进而进入绿化带进行灌溉;当下暴雨和持续性中到大雨时,屋面雨水通过雨水立管2排放到雨水板10的雨水收集槽14中,雨水收集槽14的重量加大,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旋转轴12进行翻转,雨水从雨水收集槽14中排出依次经雨水排水管5、雨水收集导管4汇集到雨水收集池中再利用,当雨停后,雨水收集槽14内残留的雨水经渗漏孔20排出,完成不同降水量的情况下雨水的收集方式的转换。
具体实施过程中,雨水立管2与建筑外墙1之间通过卡箍22连接,地上排水管8的外端面为楔形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墙(1)外的雨水立管(2),雨水立管(2)下方设置有外边缘与地面齐平的混凝土散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设于地下回填土中的雨水收集导管(4),雨水收集导管(4)的一端设置有伸出混凝土散水(3)且与其连通的雨水排水管(5),雨水排水管(5)与雨水立管(2)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雨水转换机构(6);
雨水转换机构(6)包括与雨水排水管(5)和雨水立管(2)两者插接的连接管(7),连接管(7)的侧壁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向下倾斜的地上排水管(8),连接管(7)内设置有两块与其内壁固定且对称设置的固定板(9),两块固定板(9)之间设置有与其齐平且位于地上排水管(8)下端面位置处的雨水板(10),两块固定板(9)的下端面中部均设置有固定耳板(11),两固定耳板(11)之间穿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上套有与雨水板(10)下端面固定的雨水耳板(13),雨水板(10)位于旋转轴(12)一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地上排水管(8)与连接管(7)插接设置,且地上排水管(8)的侧壁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15),连接杆(15)上的上端部设置有与连接管(7)侧壁固定的连接耳板(16),连接耳板(16)与连接杆(15)上端部之间穿有短轴(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雨水收集导管(4)的数量为多个,且其末端设置有雨水收集池;雨水立管(2)的内侧壁设置有电伴热带(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固定板(9)与雨水板(10)的相邻一侧下端面边缘均设置有穿过旋转轴(12)的防锈挡板(19);雨水收集槽(1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漏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雨水板(10)的下端面设置有与任一固定板(9)下端面接触的限位块(21)。
CN202223532336.1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Active CN218990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2336.1U CN21899070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2336.1U CN21899070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0700U true CN218990700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2336.1U Active CN21899070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0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79370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6718364B (zh) 屋面雨水滞留连拱结构与绿色屋顶智能灌溉系统及其方法
CN206646360U (zh) 山区道路排水系统
CN218990700U (zh)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转换装置
CN213245858U (zh) 一种市政绿化带
CN206233093U (zh) 一种公路桥路面排水装置
CN101349042B (zh) 自动集尘储水街道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09523250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设备
CN106968317A (zh) 一种施工工地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12458826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路面雨洪调蓄结构
CN215518612U (zh) 一种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用堤坝护坡结构
CN212224121U (zh) 一种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
CN213448753U (zh) 一种复合型生物滞留设施
CN210886810U (zh) 一种山丘区集雨蓄水道路系统
CN111472434A (zh) 一种山体雨洪水收集排泄装置和排泄方法
CN208649829U (zh) 一种平地植草沟
CN201254706Y (zh) 自动集尘储水街道
CN206289709U (zh) 道路路面排水结构节能系统
CN111236391A (zh) 一种智能截污检查井
CN213389589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道
CN206070898U (zh) 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
CN214784589U (zh)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路基排水槽
CN216787025U (zh) 水利工程用的新型生态护坡
CN217079083U (zh) 一种阳台污水自动力智能截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