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0670U - 一种柱体模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柱体模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0670U
CN218990670U CN202222532401.4U CN202222532401U CN218990670U CN 218990670 U CN218990670 U CN 218990670U CN 202222532401 U CN202222532401 U CN 202222532401U CN 218990670 U CN218990670 U CN 218990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cage
welding
formwork
colum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24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贞
李隆彪
林霞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u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u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u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u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24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0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0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0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体模壳,包括:钢筋笼;连接定位架,其包括至少一条连接柱,连接柱沿钢筋笼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钢筋笼的外侧;模壳,其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模壳套设在钢筋笼以及连接定位架的外侧,模壳上开设有连通模壳内外的至少一列通口,各列通口的通口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有一列通口与一条连接柱相对,通口内设置有与模壳固定连接的焊接连接件,焊接连接件与该焊接连接件所在的通口对应的连接柱焊接。本实用新型的柱体模壳,其可降低模板与钢筋笼之间连接时的施工难度,同时该柱体模壳还能分体吊装施工,从而减小起吊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柱体模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体模壳。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柱体制作方式一般为现场制模、现场浇筑和现场养护。这样的制作方式有诸多弊端,例如施工现场的工时长、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杨尘、噪音、污水等、工人的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工程上出现了预制混凝土柱的方案,即整个混凝土柱体在工厂进行预制,以避免现场施工带来的弊端,但整个混凝土柱体在预制之后,重量大,对于运输以及吊装施工的要求较高,同时造价也相对较高,不利于工程的成本控制。
为改善上述情况,SPCS空腔后浇预制柱方案应运而生,SPCS空腔后浇预制柱是由混凝土壳加钢筋笼经离心生产形成的空腔预制柱,其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从而可以避免传统柱体制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该种方案也仍存在一些缺点。具体如下:SPCS空腔后浇预制柱的钢筋笼是预埋在混凝土壳中的,在运输时需要对混凝土壳以及预埋在其内的钢筋笼整体进行运输,这样容易磕坏,并且其重量也相对较大,吊装时需要更大的起吊设备,增加了现场的吊装难度。
除此之外,目前还有笼模预制柱的方案,该方案由钢筋笼与套设在钢筋笼外的模板组合而成,其中模板一般采用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质量较轻,且钢筋笼并非预埋在模板与模板连接,而是通过在模板内侧设置连接件,然后通过连接件使得钢筋笼与模板连接;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减轻重量,运输也相对方便,但当预制柱体的长度较长的时候,则只能通过模板两端处的连接件与钢筋笼连接,导致连接强度不够,且连接操作需要在模板内侧进行,造成施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体模壳,其可降低模板与钢筋笼之间连接时的施工难度,同时该柱体模壳还能分体吊装施工,从而减小起吊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柱体模壳,包括:
钢筋笼;
连接定位架,其包括至少一条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沿所述钢筋笼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笼的外侧;
模壳,其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模壳套设在所述钢筋笼以及所述连接定位架的外侧,所述模壳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模壳内外的至少一列通口,各列通口的通口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有一列通口与一条所述连接柱相对,所述通口内设置有与所述模壳固定连接的焊接连接件,所述焊接连接件与该焊接连接件所在的通口对应的所述连接柱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呈棱柱形,所述连接定位架包括与所述钢筋笼的棱边数量相等的连接柱,各所述连接柱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钢筋笼各条棱边上;
所述模壳呈与所述钢筋笼的棱边数量相等的棱柱形,所述模壳的每条棱边上均开设有一列通口;
所述钢筋笼的各条棱边与所述模壳的各条棱边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呈四棱柱形、六棱柱形或八棱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定位架还包括框架连接件,所述框架连接件呈环形,各所述连接柱均与所述框架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连接件与所述钢筋笼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框架连接件之间焊接固定或螺栓固定,所述框架连接件与所述钢筋笼之间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呈正四棱柱形,所述连接柱为角钢,所述连接柱的棱边朝所述钢筋笼的外侧设置;
所述模壳呈正四棱柱形,所述焊接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预埋片,两个相互垂直的预埋片分别预埋在所述模壳相邻的两个面中,各所述预埋片上还连接有位于所述通口内的焊接板,所述焊接板与所述角钢塞焊连接,所述预埋片上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呈正四棱柱形,所述连接柱为角钢,所述连接柱的棱边朝所述钢筋笼的外侧设置;
所述模壳呈正四棱柱形,所述焊接连接件包括第一紧固板、第二紧固板、第一焊接部以及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紧固板与所述第二紧固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模壳相邻的两个面上,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一紧固板连接,且所述第一焊接部位于该焊接连接件对应的通口内,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紧固板连接,且所述第二焊接部也位于该焊接连接件对应的通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模壳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分模壳。
进一步地,所述分模壳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对拉杆,其中至少有一根所述对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模壳上相对的两面固定连接;其中至少有另一根所述对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模壳上另外相对的两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壳为UHPC材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钢筋笼和模壳可以分开吊装,从而能减小单次吊装重量,即其允许用更小型的起吊装置吊装,从而节省了工程成本;
(2)由于模壳上开设有通口,通口内设置焊接连接件,且通口可连通模壳内外,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可以在模壳外部将焊接工具伸入通口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
(3)对于长度较长的模壳,仍能保证模壳与钢筋笼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柱体模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模壳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除焊接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柱体模壳焊接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模壳与对拉杆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对拉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焊接连接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焊接连接件与模壳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钢筋笼;2、连接定位架;21、连接柱;22、框架连接件;3、模壳;31、分模壳;32、通口;33、焊接连接件;331、预埋片;3311、通孔;332、焊接板;333、第一紧固板;334、第二紧固板;335、第一焊接部;336、第二焊接部;4、对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6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柱体模壳的示意图,其至少包括钢筋笼1、连接定位架2以及模壳3。其中,连接定位架2包括至少一条连接柱21,连接柱21沿钢筋笼1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钢筋笼1的外侧。模壳3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模壳3套设在钢筋笼1以及连接定位架2的外侧,模壳3上开设有连通模壳3内外的至少一列通口,各列通口的通口32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有一列通口与一条连接柱21相对,通口32内设置有与模壳3固定连接的焊接连接件33,焊接连接件33与该焊接连接件33所在的通口32对应的连接柱21焊接。具体而言,模壳3可采用UHPC材质制成。
施工时,可对钢筋笼1以及模壳3分开进行吊装,具体而言可先吊装钢筋笼1,后将模壳3吊装套设在钢筋笼1外侧。这样的施工方式,可以减小单次吊装重量,即可以用更小型的起吊装置吊装,从而节省了工程成本。当模壳3套设在钢筋笼1外侧后,由于模壳3上开设有通口32,通口32内设置焊接连接件33,且通口32可连通模壳3内外,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可以在模壳3外部将焊接工具伸入通口32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另外,模壳3上开设有连通模壳3内外的至少一列通口,各列通口的通口32数量至少为一个,即意味着,根据实际需求,例如当模壳3长度较长时,一列通口32的通口32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从而覆盖到模壳3的两端以及中部,进而保证了模壳3与连接柱21(钢筋笼1)的连接可靠性。当模壳3与连接柱21焊接完成后,即可开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且硬化后,模壳3与其内部的混凝土整体便形成了建筑工程所需的柱体。
优选地,钢筋笼1呈棱柱形,连接定位架2包括与钢筋笼1的棱边数量相等的连接柱21,各连接柱21分别对应连接在钢筋笼1各条棱边上。模壳3呈与钢筋笼1的棱边数量相等的棱柱形,模壳3的每条棱边上均开设有一列通口32。钢筋笼1的各条棱边与模壳3的各条棱边一一对应。由于钢筋笼1以及模壳3均呈棱柱形,各连接柱21分别对应连接在钢筋笼1各条棱边上,且钢筋笼1的各条棱边与模壳3的各条棱边一一对应;所以在将模壳3吊装套设在钢筋笼1以及连接柱21的外侧时,可以方便施工人员进行定位,降低了施工难度。具体而言,钢筋笼1呈四棱柱形、六棱柱形或八棱柱形。相对应地,模壳3也对应呈四棱柱形、六棱柱形或八棱柱形。
优选地,连接定位架2还包括框架连接件22,框架连接件22呈环形,各连接柱21均与框架连接件22固定连接,框架连接件22与钢筋笼1固定连接。即本方案中,框架连接件22用于将各连接柱21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再通过框架连接件22与钢筋笼1的固定连接实现连接柱21与钢筋笼1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框架连接件22,不仅可以使各连接柱21之间连接在一起,其还能起到固定钢筋笼1的作用,减小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笼1偏离预设位置的可能,保证施工质量。具体而言,各连接柱21与框架连接件22之间焊接固定或螺栓固定,框架连接件22与钢筋笼1之间焊接固定。
优选地,参照图1,钢筋笼1呈正四棱柱形,连接柱21为角钢,连接柱21的棱边朝钢筋笼1的外侧设置;模壳3呈正四棱柱形,焊接连接件33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预埋片331,两个相互垂直的预埋片331分别预埋在模壳3相邻的两个面中,各预埋片331上还连接有位于通口32内的焊接板332,焊接板332与角钢塞焊连接。通过塞焊连接可以将通口32进行封堵,从而避免在后续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浆液从通口32流出。
优选地,参照图4,预埋片331上开设有通孔3311。通过设置通孔3311可以增加焊接连接件33与模壳3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预埋件从模壳3中脱出的可能。
优选地,参照图7-8,钢筋笼1呈正四棱柱形,连接柱21为角钢,连接柱21的棱边朝钢筋笼1的外侧设置;模壳3呈正四棱柱形,焊接连接件33包括第一紧固板333、第二紧固板334、第一焊接部335以及第二焊接部336;第一紧固板333与第二紧固板33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模壳3相邻的两个面上,第一焊接部335与第一紧固板333连接,且第一焊接部335位于该焊接连接件33对应的通口32内,第二焊接部336与第二紧固板334连接,且第二焊接部336也位于该焊接连接件33对应的通口32内。具体而言,第一紧固板333与第一焊接部335一体成型,第二紧固板334与第二焊接部336一体成型。在实际施工时,可以在模壳3套设至钢筋笼1外侧之后,再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第一紧固板333与第二紧固板334固定在模壳3上,随后再进行后续的焊接施工,即将第一焊接部335、第二焊接部336与连接柱21焊接。
优选地,参照图1,模壳3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分模壳31。即模壳3可以分为多段,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的减少起吊重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壳3可以整体浇筑而成,也可以由于多个分模壳31组成。
优选地,参照图5-6,分模壳31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对拉杆4,其中至少有一根对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分模壳31上相对的两面固定连接;其中至少有另一根对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分模壳31上另外相对的两面固定连接。通过对拉杆4的对拉作用,可以避免在后续的浇筑过程中爆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筋笼(1);
连接定位架(2),其包括至少一条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沿所述钢筋笼(1)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笼(1)的外侧;
模壳(3),其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模壳(3)套设在所述钢筋笼(1)以及所述连接定位架(2)的外侧,所述模壳(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模壳(3)内外的至少一列通口,各列通口的通口(32)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有一列通口与一条所述连接柱(21)相对,所述通口(32)内设置有与所述模壳(3)固定连接的焊接连接件(33),所述焊接连接件(33)与该焊接连接件(33)所在的通口(32)对应的所述连接柱(21)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笼(1)呈棱柱形,所述连接定位架(2)包括与所述钢筋笼(1)的棱边数量相等的连接柱(21),各所述连接柱(21)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钢筋笼(1)各条棱边上;
所述模壳(3)呈与所述钢筋笼(1)的棱边数量相等的棱柱形,所述模壳(3)的每条棱边上均开设有一列通口;
所述钢筋笼(1)的各条棱边与所述模壳(3)的各条棱边一一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笼(1)呈四棱柱形、六棱柱形或八棱柱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定位架(2)还包括框架连接件(22),所述框架连接件(22)呈环形,各所述连接柱(21)均与所述框架连接件(22)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连接件(22)与所述钢筋笼(1)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连接柱(21)与所述框架连接件(22)之间焊接固定或螺栓固定,所述框架连接件(22)与所述钢筋笼(1)之间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笼(1)呈正四棱柱形,所述连接柱(21)为角钢,所述连接柱(21)的棱边朝所述钢筋笼(1)的外侧设置;
所述模壳(3)呈正四棱柱形,所述焊接连接件(33)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预埋片(331),两个相互垂直的预埋片(331)分别预埋在所述模壳(3)相邻的两个面中,各所述预埋片(331)上还连接有位于所述通口(32)内的焊接板(332),所述焊接板(332)与所述角钢塞焊连接,所述预埋片(331)上开设有通孔(3311)。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笼(1)呈正四棱柱形,所述连接柱(21)为角钢,所述连接柱(21)的棱边朝所述钢筋笼(1)的外侧设置;
所述模壳(3)呈正四棱柱形,所述焊接连接件(33)包括第一紧固板(333)、第二紧固板(334)、第一焊接部(335)以及第二焊接部(336);所述第一紧固板(333)与所述第二紧固板(33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模壳(3)相邻的两个面上,所述第一焊接部(335)与所述第一紧固板(333)连接,且所述第一焊接部(335)位于该焊接连接件(33)对应的通口(32)内,所述第二焊接部(336)与所述第二紧固板(334)连接,且所述第二焊接部(336)也位于该焊接连接件(33)对应的通口(32)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壳(3)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分模壳(3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模壳(31)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对拉杆(4),其中至少有一根所述对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模壳(31)上相对的两面固定连接;其中至少有另一根所述对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模壳(31)上另外相对的两面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体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壳(3)为UHPC材质。
CN202222532401.4U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柱体模壳 Active CN218990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2401.4U CN218990670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柱体模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2401.4U CN218990670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柱体模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0670U true CN218990670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2401.4U Active CN218990670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柱体模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0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6256A (zh) 钢筋混凝土预制柱型钢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CN109267585B (zh) 装配式棱台型基础和柱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4972550A (zh) 一种现场预制混凝土桩的多边型模具及制作方法
CN112942626B (zh) 一种免支模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8990670U (zh) 一种柱体模壳
CN212742226U (zh) 一种钢筋定位装置
CN110714575A (zh)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柱、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CN216787957U (zh) 柱式检查坑现浇混凝土轨道立柱
CN116950393A (zh) 一种柱体模壳及柱体
CN108049504B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墙连接方法
CN111042441A (zh) 一种免模叠合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62071B (zh) 一种预制钢筋笼结构、浇筑结构体及结构体施工方法
CN109281422A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全钢键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CN212506954U (zh) 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
CN212027813U (zh) 预制钢筋砼底板组件
CN214462553U (zh) 一种建筑结构模具
CN217420291U (zh) 一种预制剪刀楼梯
CN214144155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墙脚节点加强结构
CN219887175U (zh)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快速连接结构
CN220261418U (zh) 一种预应力实心方桩地模
CN206999245U (zh) 组合式混凝土浇筑模具
CN115075273B (zh) 钢筋混凝土预制套箱围堰及施工方法
CN220954127U (zh) 用于斜屋面的预制主梁拼接结构
CN219075985U (zh) 一种在紧急抢修中可快速装配的道桥箱梁浇筑模板
CN115596198B (zh) 一种装配式z形构件及其组装模具、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