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0646U -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0646U
CN218990646U CN202223345797.8U CN202223345797U CN218990646U CN 218990646 U CN218990646 U CN 218990646U CN 202223345797 U CN202223345797 U CN 202223345797U CN 218990646 U CN218990646 U CN 218990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concrete slab
drainage
main par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57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延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ta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ta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ta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ta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57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0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0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0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板主体,还包括防水机构,所述混凝土板主体之间竖直搭接位置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斜槽、斜凸块、内凹槽、排水槽和切割槽,混凝土板主体靠近连接端一端开设有斜槽且混凝土板主体另一端对应位置一体成型有斜凸块,将混凝土板之间垂直搭接,其斜凸块位置卡入底部相邻混凝土板主体的斜槽表面,使得接缝处整体呈下斜状态,减少水体残留和内渗,通过靠近斜槽位置的内凹槽以及竖直开设的排水槽,能够对表面雨水以及接缝处水体起到引导下排作用,进一步提高排水效果,通过预制结构实现排水防水功能,提高其防水效果的耐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因为节能、环保、缩短工期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预制混凝土板在工厂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维修费用低的优点,在各类建筑上都有着广泛的运用,预制混凝土板在进行建设时需要对其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
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板接缝处防水处理存在以下弊端:现有预制混凝土板在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一般是在搭接完成后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工艺施工,通常为填充防水填料、涂覆防水漆料等方式进行防水,由于外立面受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其整体防水组件耐久性不够,长时间使用后其防水效果容易因为材料老化而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通过在混凝土板主体连接处接缝处设置的防水机构,采用预制的连接处结构对接缝处雨水起到遮蔽引流作用,提高防水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板主体,还包括防水机构,所述混凝土板主体之间竖直搭接位置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斜槽、斜凸块、内凹槽、排水槽和切割槽,混凝土板主体靠近连接端一端开设有斜槽且混凝土板主体另一端对应位置一体成型有斜凸块,混凝土板主体表面靠近斜槽一侧水平方向开设有内凹槽且混凝土板主体表面开设有方便排水引流的排水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混凝土板主体之间连接处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插槽A、插槽B、密封胶垫和防水胶剂层,混凝土板主体表面顶端开设有插槽A且混凝土板主体另一端开设有与插槽A位置对应的插槽B,所述插槽A和插槽B之间插接有胶垫;插槽A和插槽B设置在混凝土板主体内部远离外立面一侧,在混凝土板主体之间竖直搭接后插槽A与相邻的混凝土板主体的插槽B之间对接,在连接处的插槽内部插入密封胶垫且密封胶垫表面涂覆防水胶剂层,利用混凝土板主体重力使得密封胶垫填满插槽内部,进一步提高对混凝土板主体之间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斜凸块与斜槽位置对应且斜凸块贴合至斜槽表面,所述排水槽顶端与内凹槽内部相连通;通过斜槽与斜凸块贴合,对连接处起到遮蔽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板主体表面与斜凸块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方便切除斜凸块的切割槽;当混凝土板主体搭建在最底层时,可以从切割槽的位置将斜凸块切除,进而使得混凝土板主体端部呈水平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垫表面与插槽A和插槽B内壁之间连接处涂覆有防水胶剂层;防水胶剂层进一步提高对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混凝土板主体一端设置有斜槽,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斜凸块,斜凸块与斜槽位置相对应,在进行混凝土板搭建时,将混凝土板之间垂直搭接,其斜凸块位置卡入底部相邻混凝土板主体的斜槽表面,使得接缝处整体呈下斜状态,减少水体残留和内渗,通过靠近斜槽位置的内凹槽以及竖直开设的排水槽,能够对表面雨水以及接缝处水体起到引导下排作用,进一步提高排水效果,通过预制结构实现排水防水功能,提高其防水效果的耐用性;插槽A和插槽B设置在混凝土板主体内部远离外立面一侧,在混凝土板主体之间竖直搭接后插槽A与相邻的混凝土板主体的插槽B之间对接,在连接处的插槽内部插入密封胶垫且密封胶垫表面涂覆防水胶剂层,利用混凝土板主体重力使得密封胶垫填满插槽内部,进一步提高对混凝土板主体之间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的混凝土板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的密封胶带你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板主体;2、防水机构;201、斜槽;202、斜凸块;203、内凹槽;204、排水槽;205、切割槽;3、辅助机构;301、插槽A;302、插槽B;303、密封胶垫;304、防水胶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板主体1,还包括防水机构2,所述混凝土板主体1之间竖直搭接位置设置有防水机构2,所述防水机构2包括斜槽201、斜凸块202、内凹槽203、排水槽204和切割槽205,混凝土板主体1靠近连接端一端开设有斜槽201且混凝土板主体1另一端对应位置一体成型有斜凸块202,混凝土板主体1表面靠近斜槽201一侧水平方向开设有内凹槽203且混凝土板主体1表面开设有方便排水引流的排水槽204。
其中,还包括辅助机构3,所述混凝土板主体1之间连接处设置有辅助机构3,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插槽A301、插槽B302、密封胶垫303和防水胶剂层304,混凝土板主体1表面顶端开设有插槽A301且混凝土板主体1另一端开设有与插槽A301位置对应的插槽B302,所述插槽A301和插槽B302之间插接有胶垫;插槽A301和插槽B302设置在混凝土板主体1内部远离外立面一侧,在混凝土板主体1之间竖直搭接后插槽A301与相邻的混凝土板主体1的插槽B302之间对接,在连接处的插槽内部插入密封胶垫303且密封胶垫303表面涂覆防水胶剂层304,利用混凝土板主体1重力使得密封胶垫303填满插槽内部,进一步提高对混凝土板主体1之间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其中,所述斜凸块202与斜槽201位置对应且斜凸块202贴合至斜槽201表面,所述排水槽204顶端与内凹槽203内部相连通,所述混凝土板主体1表面与斜凸块202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方便切除斜凸块202的切割槽205;通过斜槽201与斜凸块202贴合,对连接处起到遮蔽作用,当混凝土板主体1搭建在最底层时,可以从切割槽205的位置将斜凸块202切除,进而使得混凝土板主体1端部呈水平状。
其中,所述密封胶垫303表面与插槽A301和插槽B302内壁之间连接处涂覆有防水胶剂层304;防水胶剂层304进一步提高对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建设时,混凝土板主体1一端设置有斜槽201,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斜凸块202,斜凸块202与斜槽201位置相对应,在进行混凝土板搭建时,将混凝土板之间垂直搭接,其斜凸块202位置卡入底部相邻混凝土板主体1的斜槽201表面,使得接缝处整体呈下斜状态,减少水体残留和内渗,通过靠近斜槽201位置的内凹槽203以及竖直开设的排水槽204,能够对表面雨水以及接缝处水体起到引导下排作用,进一步提高排水效果,通过预制结构实现排水防水功能,提高其防水效果的耐用性;插槽A301和插槽B302设置在混凝土板主体1内部远离外立面一侧,在混凝土板主体1之间竖直搭接后插槽A301与相邻的混凝土板主体1的插槽B302之间对接,在连接处的插槽内部插入密封胶垫303且密封胶垫303表面涂覆防水胶剂层304,利用混凝土板主体1重力使得密封胶垫303填满插槽内部,进一步提高对混凝土板主体1之间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机构(2),所述混凝土板主体(1)之间竖直搭接位置设置有防水机构(2),所述防水机构(2)包括斜槽(201)、斜凸块(202)、内凹槽(203)、排水槽(204)和切割槽(205),混凝土板主体(1)靠近连接端一端开设有斜槽(201)且混凝土板主体(1)另一端对应位置一体成型有斜凸块(202),混凝土板主体(1)表面靠近斜槽(201)一侧水平方向开设有内凹槽(203)且混凝土板主体(1)表面开设有方便排水引流的排水槽(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3),所述混凝土板主体(1)之间连接处设置有辅助机构(3),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插槽A(301)、插槽B(302)、密封胶垫(303)和防水胶剂层(304),混凝土板主体(1)表面顶端开设有插槽A(301)且混凝土板主体(1)另一端开设有与插槽A(301)位置对应的插槽B(302),所述插槽A(301)和插槽B(302)之间插接有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凸块(202)与斜槽(201)位置对应且斜凸块(202)贴合至斜槽(201)表面,所述排水槽(204)顶端与内凹槽(203)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主体(1)表面与斜凸块(202)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方便切除斜凸块(202)的切割槽(2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垫(303)表面与插槽A(301)和插槽B(302)内壁之间连接处涂覆有防水胶剂层(304)。
CN202223345797.8U 2022-12-10 2022-12-10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Active CN218990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5797.8U CN218990646U (zh) 2022-12-10 2022-12-10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5797.8U CN218990646U (zh) 2022-12-10 2022-12-10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0646U true CN218990646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4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5797.8U Active CN218990646U (zh) 2022-12-10 2022-12-10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0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79806U (zh) 一种预制构件拼缝防水结构
CN218990646U (zh) 一种排水预制混凝土板
CN108252614A (zh) 一种预制飘窗的安装结构与安装方法
CN104863294A (zh) 一种玻璃幕墙的施工工艺
CN210797910U (zh) 一种预制有防水结构的预制板
CN204373520U (zh) 一种异型方舱
CN214574963U (zh) 一种涉及超出屋面建筑幕墙防水结构
CN211950224U (zh) 一种保温工程窗节点
CN209538420U (zh) 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的防水结构
CN210067247U (zh) 一种刚柔复合防水结构
CN207999172U (zh) 一种预制飘窗的安装结构
CN211172452U (zh) 一种适用于外墙体系的夹心保温板接缝处理结构
CN219241090U (zh) 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施工结构
CN218205305U (zh) 一种浮动钢屋面山墙位置的防水结构
CN110409381A (zh) 一种应用于面板堆石坝接缝处防渗盖片异型接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805865U (zh) 一种金属板屋面与墙体的连接结构
CN110485586A (zh) 一种建筑保温板及其生产工艺与安装方法
CN219411562U (zh) 一种金属屋面与天窗交界处的防水构造
CN217897622U (zh) 一种外墙窗框防水节点
KR20000018392A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교량바닥판과 주형간 이음부의 결합방법
CN220486770U (zh) 防水变形缝结构及物料输送通廊
CN213138780U (zh) 洗面台及具有其的车体结构
CN209457277U (zh) 一种屋面扣接防水结构
CN213477237U (zh)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20666290U (zh) 一种预铺底板装配式侧墙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