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9307U -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9307U
CN218989307U CN202222851798.3U CN202222851798U CN218989307U CN 218989307 U CN218989307 U CN 218989307U CN 202222851798 U CN202222851798 U CN 202222851798U CN 218989307 U CN218989307 U CN 21898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aring ring
feeding mechanism
cylindrical roller
que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17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强
刘鹏
张玉琦
刘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fangdian Xinyu Bea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fangdian Xinyu Bea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fangdian Xinyu Bea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fangdian Xinyu Bea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517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9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台面板,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外设置有轴承,所述送料机构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板。该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通过设置送料机构,该淬火装置在轴承套圈淬火的过程中,可以自动的对轴承套圈进行上料,从而避免轴承套圈在上料的过程中出现工伤事故的情况,且通过多组送料机构,使得该淬火装置可以同时对多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槽,从而保证了轴承套圈的淬火速率,且通过连续的往复式送料,可以避免轴承套圈在上料的过程中出现拥堵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是轴承的重要部件,在轴承工作中主要是承受拉伸、压缩、剪切、交变等复杂应力,而且应力值较大,使得轴承套圈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一定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度,为保证轴承套圈的高性能,在轴承套圈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淬火处理,现有的淬火装置在轴承套圈淬火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进行辅助上料,由于淬火温度过高,使其操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轴承套圈淬火的过程中难以对多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导致其淬火的效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淬火装置在轴承套圈淬火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进行辅助上料,由于淬火温度过高,使其操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轴承套圈淬火的过程中难以对多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导致其淬火的效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包括台面板,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外设置有轴承,所述送料机构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板,所述第一输送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输送板内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第一输送板通过转轴与限位板相互卡接,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内固定连接有传动杆,对应两个传动杆通过同一个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侧面与安装板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杆通过轴承与支撑座相互卡接,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与台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板的侧面与连接板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放置板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高频淬火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位于高频淬火机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板的另一侧与第二输送板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冷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冷却箱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换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箱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板,所述冷却箱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收集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板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架的下表面与同一个台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通过设置送料机构,电机通过传动杆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的过程中会对限位板进行挤压,使得限位板在转轴的作用下转动,限位板转动的过程中使得限位杆对轴承套圈解除限制,当凸轮转动至初始位置时,使得限位板复位,接着通过限位杆即可对下一个轴承套圈进行拦截,该淬火装置在轴承套圈淬火的过程中,可以自动的对轴承套圈进行上料,从而避免该淬火装置在轴承套圈上料的过程中出现工伤事故的情况,且通过多组送料机构,使得该淬火装置可以同时对多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槽,从而保证了轴承套圈的淬火速率,且通过连续的往复式送料,可以避免轴承套圈在上料的过程中出现拥堵的情况,进而保证了轴承套圈上料的稳定性。
2、该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通过设置换热片和通风板,该淬火装置在轴承套圈淬火完成后,通过通风板和换热片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冷却箱内的气流快速冷却,通过冷却的气流可以对轴承套圈进行冷却,从而实现轴承套圈的降温退火,进而保证了轴承套圈的加工质量。
3、该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通过设置轴承和支撑座,一方面可以在传动杆传动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避免传动杆在传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在传动杆传动的过程中减少其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传动杆的回转精度,同时也保证了传动杆的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料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输送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片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面板、2安装板、3送料机构、301第一输送板、302方形槽、303转轴、304限位板、305限位杆、306凸轮、307传动杆、308联轴器、309电机、4轴承、5支撑座、6支撑架、7连接板、8放置板、9高频淬火机、10第二输送板、11冷却箱、12隔板、13换热片、14通风板、15盖板、16放置槽、17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包括台面板1,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安装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侧面设置有送料机构3,通过设置安装板2,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机309进行安装的同时,也保障了电机309传动的稳定性,送料机构3外设置有轴承4,送料机构3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架6,送料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板301,第一输送板301的数量为三个,第一输送板301内开设有方形槽302,第一输送板301通过转轴303与限位板304相互卡接,限位板30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5,限位板304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轮306,凸轮306内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07,对应两个传动杆307通过同一个联轴器308传动连接,通过设置联轴器308,一方面可以在传动杆307传动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传动杆307与传动的稳定性,避免传动杆307在传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影响其传动效率,传动杆307的一端与电机3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309的侧面与安装板2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传动杆307通过轴承4与支撑座5相互卡接,支撑座5的下表面与台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4和支撑座5,一方面可以在传动杆307传动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避免传动杆307在传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在传动杆307传动的过程中减少其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传动杆307的回转精度,同时也保证了传动杆307的传动效率,第一输送板301的侧面与连接板7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连接板7的另一侧与放置板8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高频淬火机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板8位于高频淬火机9内,通过设置放置板8,使得高频淬火机9可以一次性对多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处理,从而提高了轴承套圈的淬火效率,放置板8的另一侧与第二输送板10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冷却箱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冷却箱11内设置有隔板12,冷却箱11内填充有冷却液,隔板12的下表面设置有换热片13,通过设置隔板12和换热片13,可以将冷却液内的冷气通过换热片13与冷却箱11的气流进行交互,使得气流可以快速冷却,从而提高了轴承套圈的冷却效率。
具体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冷却箱11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板14,通过设置通风板14,可以加快冷却箱11内的气流流动速率,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冷却箱11的上表面与盖板15的下表面通过销轴铰接,台面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6,放置槽16内设置有收集盒17,通过设置收集盒17,可以自动的将冷却完成的轴承套圈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后续对轴承套圈进行集体运输,第一输送板301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架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架6的下表面与同一个台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架6,一方面可以在第一输送板301使用的过程中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影响其上料速率,另一方面通过加工不同高度的支撑架6,可以对第一输送板30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调整轴承套圈的上料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对轴承套圈进行淬火时,将轴承套圈放置在第一输送板301上,由于第一输送板301是倾斜状态,使得轴承套圈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一输送板301向下滑动,接着被限位杆305进行阻挡,然后接着启动电机309,电机309转动带动传动杆307转动,传动杆307转动带动凸轮306转动,凸轮306转动的过程中会对限位板304进行挤压,使得限位板304在转轴303的作用下转动,限位板304转动的过程中使得限位杆305对轴承套圈解除限制,当凸轮306转动至初始位置时,使得限位板304复位,接着通过限位杆305即可对下一个轴承套圈进行拦截,接着解除限制的轴承套圈继续沿着第一输送板301向下滑动,然后通过连接板7移动至放置板8上,接着启动高频淬火机9对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处理,当下一个轴承套圈进入至放置板8内时,会被前一个轴承套圈进行挤压,使得最左边的轴承套圈在挤压的过程中从放置板8上脱落,然后移动至第二输送板10上,接着通过第二输送板10移动至冷却箱11内,通过冷却液和换热片13,可以将冷却箱11内的空气进行冷却,从而对轴承套圈进行冷却,最后通过第二输送板10送入至收集盒17内进行收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包括台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安装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设置有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外设置有轴承(4),所述送料机构(3)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板(301),所述第一输送板(30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输送板(301)内开设有方形槽(302),所述第一输送板(301)通过转轴(303)与限位板(304)相互卡接,所述限位板(30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5),所述限位板(304)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轮(306),所述凸轮(306)内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07),对应两个传动杆(307)通过同一个联轴器(308)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307)的一端与电机(3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9)的侧面与安装板(2)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307)通过轴承(4)与支撑座(5)相互卡接,所述支撑座(5)的下表面与台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板(301)的侧面与连接板(7)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所述连接板(7)的另一侧与放置板(8)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所述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高频淬火机(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8)位于高频淬火机(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8)的另一侧与第二输送板(10)对应的一侧相互搭接,所述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冷却箱(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11)内设置有隔板(12),所述冷却箱(11)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隔板(12)的下表面设置有换热片(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1)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板(14),所述冷却箱(11)的上表面与盖板(15)的下表面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台面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6),所述放置槽(16)内设置有收集盒(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板(301)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架(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架(6)的下表面与同一个台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2222851798.3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Active CN21898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1798.3U CN21898930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1798.3U CN21898930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9307U true CN218989307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1798.3U Active CN21898930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9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89307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生产用淬火装置
CN216445408U (zh) 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用均匀降温装置
CN210856226U (zh) 一种热处理淬火池
CN218139765U (zh) 一种多槽限位v带的成型机构
CN213416946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钢球淬火加工炉
CN215799717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联轴器加工用淬火装置
CN115371466A (zh) 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冷却装置
CN213327323U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冷却风栅
CN211274999U (zh) 一种复合冷却式粉末的研磨装置
CN206967637U (zh) 一种防止热切丝熔断的保温板裁毛边装置
CN217979454U (zh) 一种用于精细化工料生产的冷却设备
CN220892974U (zh) 一种镁业高温物料冷却机
CN218672863U (zh) 一种果胶快速冷却装置
CN218154948U (zh) 一种带自动升降拨料机构的翻板冷却器
CN217136782U (zh) 一种饲料生产冷却装置
CN216005655U (zh) 一种高硬度耐磨损型玻璃鳞片生产用冷却设备
CN220274824U (zh) 一种宠物食品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9064169U (zh) 一种实用效果好的熟料篱冷机下料装置
CN215481616U (zh) 一种玻璃纤维加工用沉降设备
CN219693650U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物料降温装置
CN213172277U (zh) 一种酒醅摊凉装置
CN218845666U (zh) 一种基于5g传输设备用的散热底座
CN217392112U (zh) 金属表面清洗剂的调配装置
CN215809672U (zh) 一种具有翻拌功能的饲料逆流冷却机
CN221026498U (zh) 一种新型茶叶冷却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