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3381U - 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 Google Patents

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3381U
CN218983381U CN202222990422.0U CN202222990422U CN218983381U CN 218983381 U CN218983381 U CN 218983381U CN 202222990422 U CN202222990422 U CN 202222990422U CN 218983381 U CN218983381 U CN 218983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utter shaft
spherical surface
hole
top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04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
赵建华
李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Sisheng Intelligent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isheng Intelligent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isheng Intelligent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isheng Intelligent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04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3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3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3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夹刀体装置包括安装座、夹刀机构及锁紧机构。避位通孔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爪。多个卡爪之间形成大小可调的夹持空间。锁紧机构包括驱动气缸、调整件及顶刀轴。调整件的一侧表面具有凹球面。活塞杆中轴线的延长线经过凹球面的中心。顶刀轴的一端具有凸球面。凸球面沿顶刀轴的中轴线朝背离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并使凸球面的中心位于顶刀轴的中轴线上。凸球面与凹球面能够抵接。驱动气缸用于提供一驱使调整件带动顶刀轴沿朝向夹持空间的方向滑动的驱动力,使得顶刀轴将拉刀顶起至拉刀的拉削受力面与卡爪贴合。上述夹刀体装置的设置,可有效延长拉刀的使用寿命,降低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硬拉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中,拉削加工能够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是用拉刀作为刀具加工工件通孔、平面和成型表面的机床。
现有的拉床中,拉刀通常都是直接固定在遛板或床身上,而拉刀在长期拉削过程中颈部非常容易断裂,特别是对于一些拉削速度快、待加工工件硬度大的高速硬拉床,在拉床瞬间加速时,对拉刀刀柄的冲击力非常大,很容易导致拉刀的刀柄断裂,从而造成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拉床使用成本的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一种夹刀体装置,包括:
安装座;
夹刀机构,具有相对的顶端及底端;所述夹刀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刀机构具有贯通所述顶端及所述底端的避位通孔;所述避位通孔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爪;多个所述卡爪之间形成大小可调的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卡紧从所述顶端插入所述夹刀槽内的拉刀颈部;
锁紧机构,包括驱动气缸、与所述驱动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调整件及呈杆状的顶刀轴;所述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整件背离所述活塞杆的一侧表面具有凹球面;所述活塞杆中轴线的延长线经过所述凹球面的中心;
所述顶刀轴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避位通孔;所述顶刀轴背离所述夹持空间的一端具有凸球面;所述凸球面沿所述顶刀轴的中轴线朝背离所述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并使所述凸球面的中心位于所述顶刀轴的中轴线上;所述凸球面与所述凹球面能够抵接;
所述驱动气缸用于提供一驱使所述调整件带动所述顶刀轴沿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方向滑动的驱动力,使得所述顶刀轴将所述拉刀顶起至所述拉刀的拉削受力面与所述卡爪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刀轴包括依次同轴并可拆卸地连接的顶杆、活动杆及连接头;所述活动杆及所述顶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避位通孔内;所述顶杆在所述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可顶起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所述拉刀;所述连接头背离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具有所述凸球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的两端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及第二螺纹连接孔;
所述顶杆背离所述夹持空间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设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内,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顶杆及所述活动杆;
所述连接头背离所述凹球面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设并螺接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内,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头及所述活动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刀轴背离所述凸球面的一端端面具有与所述顶刀轴的中轴线垂直的顶刀面;所述顶刀面用于与所述拉刀刀柄的端面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件与所述活塞杆可拆卸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顶刀轴的一端具有外螺纹;
所述夹刀体装置还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螺套;所述螺套套设并螺合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调整件背离所述凹球面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螺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穿设于所述避位通孔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底端,并与所述夹刀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顶刀轴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内套筒内,且所述顶刀轴的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位通孔的内壁沿周向形成有安装槽;
所述夹刀体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卡持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内套筒背离所述驱动气缸的一端密封且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底座开设有贯穿所述底座的滑孔;所述顶刀轴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滑孔内;所述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避位通孔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内套筒远离底座的一端穿过所述避位通孔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避位通孔靠近所述底端的开口边缘部位抵持,以将所述内套筒在轴向上锁定。
一种高速硬拉床,包括床身、如上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及拉刀;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床身上;所述拉刀夹紧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上述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当利用多个卡爪将拉刀的颈部夹紧在夹持空间内时,特别是利用拉刀进行拉削加工的过程中,驱动气缸提供一底端指向顶端的驱动力,顶刀轴在避位通孔内沿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滑动,直至顶刀轴与夹持于夹持空间内的拉刀刀柄抵持,使得拉刀的拉削受力面与卡爪贴合,以消除拉刀与卡爪之间的轴向间隙,降低高速硬拉床在高速拉削过程中或者瞬间加速时对拉刀刀柄的冲击力过大而导致拉刀刀柄断裂的概率。进一步地,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凸球面与凹球面抵接,在使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顶刀轴之间具有较高的同轴度的同时,还使两者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从而可提高拉刀在拉削过程中稳定性,以进一步降低拉刀受冲击而发生刀柄断裂的概率。因此,上述夹刀体装置的设置,可有效延长拉刀的使用寿命,降低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利用夹刀体装置装夹的拉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刀体装置的卡爪与拉刀的拉削受力面贴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夹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夹刀体装置中夹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夹刀体装置中顶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夹刀体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说明:10、夹刀体装置;100、安装座;200、夹刀机构;210、顶端;220、底端;230、避位通孔;231、安装槽;240、卡爪;250、夹持空间;300、锁紧机构;310、驱动气缸;311、活塞杆;320、调整件;330、顶刀轴;331、凸球面;332、顶杆;3321、第一螺纹杆;333、活动杆;3331、第一螺纹连接孔;3332、第二螺纹连接孔;334、连接头;3341、第二螺纹杆;335、顶刀面;400、螺套;500、内套筒;600、底座;610、滑孔;700、锁紧件;20、拉刀;21、刀柄;22、颈部;23、刀体部;24、拉削受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指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其可为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一个,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刀体装置及高度硬拉床。其中,高速硬拉床包括床身、夹刀体装置及拉刀。
夹刀体装置安装于床身上。拉刀夹紧于夹刀体装置上,以实现拉刀在床身上的安装。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拉刀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请参阅图1,拉刀20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柄21、颈部22及刀体部23。刀柄21与颈部22的连接处具有拉削受力面24。为了提高拉刀20在高速硬拉床上的稳定性,通常利用夹刀体装置10夹紧颈部22,以实现对拉刀20的安装。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夹刀体装置10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机床中,例如常规拉床、铣床、刨床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要以将上述夹刀体装置10应用在高速硬拉床上为例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刀体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夹刀体装置10包括安装座100、夹刀机构200及锁紧机构300。
安装座100主要起支撑及连接作用,可以为架体结构,也可以为安装平台、壳体结构等。在高速硬拉床中,安装座100安装于床身上,以实现夹刀体装置10在床身上的安装。
请一并参阅图4,夹刀机构200具有相对的顶端210及底端220。当高速硬拉床位于水平面时,顶端210及底端220分别为夹刀机构200的上端及下端。夹刀机构200安装于安装座100上。夹刀机构200具有贯通顶端210及底端220的避位通孔230。避位通孔230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爪240。多个卡爪240之间形成大小可调的夹持空间250。夹持空间250用于卡紧从顶端210插入夹刀槽内的拉刀20颈部22。在本实用新型中,对避位通孔230的形状不做限制,只要为贯通顶端210及底端220的直通孔即可。当然,避位通孔230可以为形成于一个零件上的竖向孔,也可以为由分别形成于多个零件上的多个孔相互连通而成。其中,多个卡爪240被构造成为能够向内收拢或向外张开,以调节夹持空间250的大小。
请再次参阅图3,锁紧机构300包括驱动气缸310、与驱动气缸310活塞杆311连接的调整件320及呈杆状的顶刀轴330。驱动气缸310安装于安装座100上。调整件320背离活塞杆311的一侧表面具有凹球面(图未示)。活塞杆311中轴线的延长线经过凹球面的中心。如此,凹球面为设于调整件320背离驱动气缸310一侧表面并在该表面向内凹设形成。具体地,凹球面在活塞杆311轴向上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凹球面的半径。
请一并参阅图5,顶刀轴330可滑动地穿设于避位通孔230。顶刀轴330背离夹持空间250的一端具有凸球面331。凸球面331沿顶刀轴330的中轴线朝背离夹持空间250的方向凸出,并使凸球面331的中心位于顶刀轴330的中轴线上。凸球面331与凹球面能够抵接。
驱动气缸310用于提供一驱使调整件320带动顶刀轴330沿朝向夹持空间250的方向滑动的驱动力,使得顶刀轴330将拉刀20顶起至拉刀20的拉削受力面24与卡爪240贴合。卡爪240与拉削受力面24贴合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
当需要利用上述夹刀体装置10进行拉刀20的装夹工作时,需先将拉刀20从避位通孔230的上端开口插入避位通孔230内的夹持空间250内;通过调节夹持空间250的大小,以利用多个卡爪240对拉刀20的颈部22进行夹紧;驱动气缸310的活塞杆311向上顶起,以通过调整件320驱动顶刀轴330在避位通孔230内向上滑动,使得顶刀轴330在与拉刀20的刀柄21接触后将拉刀20向上顶起,直至拉刀20的拉削受力面24与卡爪240贴合,至此完成拉刀20的装夹工作。
当拉削结束后或者需要换刀时,驱动气缸310的活塞杆311向下缩回,顶刀轴330及调整件3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跌回。
由此,在驱动气缸310提供的驱动力作用下,顶刀轴330将夹紧在夹持空间250内的拉刀20顶起,并使拉刀20的拉削受力面24与卡爪240贴合,以消除拉刀20与卡爪240之间的轴向间隙,降低高速硬拉床在高速拉削过程中或者瞬间加速时对拉刀20刀柄21的冲击力过大从而导致拉刀20刀柄21断裂的概率。进一步地,在驱动气缸310的作用下,凸球面331与凹球面抵接,以提高驱动气缸310的活塞杆311与顶刀轴330之间的同轴度,并使驱动气缸310的活塞杆311与顶刀轴330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从而可提高拉刀20在拉削过程中的稳定性,以进一步降低拉刀20受冲击而发生刀柄21断裂的概率。因此,上述夹刀体装置10的设置,可延长拉刀20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
请再次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刀轴330包括依次同轴并可拆卸地连接的顶杆332、活动杆333及连接头334。活动杆333及顶杆332可滑动地穿设于避位通孔230内。顶杆332在驱动气缸310的作用下可顶起夹持空间250内的拉刀20。连接头334背离活动杆333的一端具有凸球面331。
当高速硬拉床位于水平面时,顶杆332及连接头334分别与活动杆333的上端及下端可拆卸地连接。在高速硬拉床的使用过程中,受驱动气缸310提供的驱动力以及拉刀20拉削力的作用,相比于顶刀轴330的中间部位,顶刀轴330的两端更容易磨损,故将顶刀轴330分成顶杆332、活动杆333及连接头334三个部分分开成型,并相互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使用过程中对磨损部分进行更换,以延长顶刀轴330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降低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
其中,活动杆333的两端分别与顶杆332及连接头334之间可以通过卡接、螺接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也可借助双头螺杆、管接头等其他连接结构进行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杆333的两端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3331及第二螺纹连接孔3332。顶杆332背离夹持空间25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杆3321。第一螺纹杆3321穿设并螺接于一螺纹连接孔,以可拆卸地连接顶杆332及活动杆333。连接头334背离凹球面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杆3341。第二螺纹杆3341穿设并螺接于第二螺纹连接孔3332内,以可拆卸连接连接头334及活动杆333。
如此,通过拧转动作,就可以实现顶杆332与活动杆333之间以及连接头334与活动杆333之间的拆装,并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之间的配合可保证活动杆333、顶杆332及连接头334之间具有较高的同轴度,第一螺纹连接杆及第二螺纹连接杆的设置,在保证顶杆332与活动杆333之间以及连接头334与活动杆333之间的安装精度的同时,还使得顶杆332与活动杆333之间以及连接头334与活动杆333之间的拆装更为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刀轴330背离凸球面331的一端端面具有与顶刀轴330的中轴线垂直的顶刀面335。顶刀面335用于与拉刀20刀柄21的端面抵持。具体地,当顶刀轴330包括顶杆332、活动杆333及连接头334时,顶杆332背离活动杆333的一端端面为顶刀面335。如此,顶刀面335为与顶刀轴330的中轴线垂直的平面,故顶刀面335的设置可增加顶刀轴330与拉刀20刀柄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拉刀20在被顶刀轴330顶起时的稳定性,更具一步降低了拉刀20刀柄21在高速拉削过程中或者瞬间加速时发生断裂的概率。
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件320与活塞杆311可拆卸地连接。由于调整件320的凹球面与顶刀轴330的凸球面331之间处于抵接关系,在高速硬拉床使用过程中,凹球面极易被磨损,此时只需要更换新的调整件320即可,以延长夹刀体装置1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杆311朝向顶刀轴330的一端具有外螺纹(图未标)。夹刀体装置10还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螺套400。螺套400套设并螺合于活塞杆311上。调整件320背离凹球面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螺套400上。如此,通过旋转螺套400,可对调整件320的高度进行微调,即使在使用过程中调整件320、顶刀轴330等发生轻微的磨损等情况,也可通过拧转螺套400的方式来保证调整件320与顶刀轴330之间的对接精度以及顶刀轴330对拉刀20的顶起效果,更进一步降低了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刀体装置10还包括穿设于避位通孔230的内套筒500。内套筒500位于底端220,并与夹刀机构200可拆卸地连接。顶刀轴330可滑动地穿设于内套筒500内,且顶刀轴330的两端分别伸出于内套筒500的两端开口。
内套筒500的设置,可避免顶刀轴330与夹刀机构200200的避位通孔230内壁直接接触,降低夹刀机构200200被磨损的概率,延长夹刀机构200200的使用寿命,即使内套筒500发生磨损,只需要更换内套筒500即可,可进一步降低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
而且,内套筒500可防止拉削加工过程中铁屑经避位通孔230掉落至驱动气缸310内从而影响驱动气缸310使用的情况发生,以提高驱动气缸310的使用安全性并降低驱动气缸310损坏的概率。
请一并参阅图6,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避位通孔230的内壁沿周向形成有安装槽231。夹刀体装置10还包括底座600。底座600卡持于安装槽231内,并与内套筒500背离驱动气缸310的一端密封且可拆卸地连接。底座600开设有贯穿底座600的滑孔610。顶刀轴330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滑孔610内。滑孔610的直径小于避位通孔230的直径。
如此,即使顶刀轴330向下缩回滑孔610内,拉刀20的刀柄21也只会与底座600接触,提高了拉刀20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底座600不但会与顶刀轴330滑动接触,也有可能会与拉刀20的刀柄21接触,在长时间使用后被磨损的概率较大,此时值需要更换底座600无需将夹刀体结构整个更换,进一步降低了夹刀机构200200被磨损的概率,更进一步降低了高速硬拉床的使用成本。而且,安装槽231的设置,可增加底座600与避位通孔2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降低拉削过程中产生的铁屑经避位通孔230掉落至驱动气缸310的概率。
请再次参阅图3,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刀体装置10还包括锁紧件700。内套筒500远离底座600的一端穿过避位通孔230与锁紧件700连接。锁紧件700与避位通孔230靠近底端220的开口边缘部位抵持,以将内套筒500在轴向上锁定。由此,锁紧件700的设置,可防止内套筒500在高速硬拉床高速拉削加工过程中或者瞬间加速时发生轴向滑动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内套筒500松动的概率,提高了夹刀体装置10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内套筒500靠近驱动气缸310一端的外壁形成有外螺纹,锁紧件700为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外螺纹之间螺纹配合,即可实现对内套筒500的锁定工作。由于锁紧螺母是标准件,故将锁紧件700设置为锁紧螺母,可方便使用常用工具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更为具体地,锁紧件700为两个锁紧螺母,以对内套筒500进行双螺母锁紧。
另外,锁紧件700还可以为能与内套筒500榫卯连接的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夹刀机构,具有相对的顶端及底端;所述夹刀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刀机构具有贯通所述顶端及所述底端的避位通孔;所述避位通孔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卡爪;多个所述卡爪之间形成大小可调的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卡紧从所述顶端插入所述夹刀槽内的拉刀颈部;
锁紧机构,包括驱动气缸、与所述驱动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调整件及呈杆状的顶刀轴;所述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整件背离所述活塞杆的一侧表面具有凹球面;所述活塞杆中轴线的延长线经过所述凹球面的中心;
所述顶刀轴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避位通孔;所述顶刀轴背离所述夹持空间的一端具有凸球面;所述凸球面沿所述顶刀轴的中轴线朝背离所述夹持空间的方向凸出,并使所述凸球面的中心位于所述顶刀轴的中轴线上;所述凸球面与所述凹球面能够抵接;
所述驱动气缸用于提供一驱使所述调整件带动所述顶刀轴沿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方向滑动的驱动力,使得所述顶刀轴将所述拉刀顶起至所述拉刀的拉削受力面与所述卡爪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刀轴包括依次同轴并可拆卸地连接的顶杆、活动杆及连接头;所述活动杆及所述顶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避位通孔内;所述顶杆在所述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可顶起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所述拉刀;所述连接头背离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具有所述凸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两端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及第二螺纹连接孔;
所述顶杆背离所述夹持空间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设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内,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顶杆及所述活动杆;
所述连接头背离所述凹球面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设并螺接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内,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头及所述活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刀轴背离所述凸球面的一端端面具有与所述顶刀轴的中轴线垂直的顶刀面;所述顶刀面用于与所述拉刀刀柄的端面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与所述活塞杆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顶刀轴的一端具有外螺纹;
所述夹刀体装置还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螺套;所述螺套套设并螺合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调整件背离所述凹球面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螺套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于所述避位通孔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底端,并与所述夹刀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顶刀轴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内套筒内,且所述顶刀轴的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通孔的内壁沿周向形成有安装槽;
所述夹刀体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卡持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内套筒背离所述驱动气缸的一端密封且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底座开设有贯穿所述底座的滑孔;所述顶刀轴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滑孔内;所述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避位通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内套筒远离底座的一端穿过所述避位通孔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避位通孔靠近所述底端的开口边缘部位抵持,以将所述内套筒在轴向上锁定。
10.一种高速硬拉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夹刀体装置及拉刀;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床身上;所述拉刀夹紧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CN202222990422.0U 2022-11-10 2022-11-10 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Active CN218983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0422.0U CN218983381U (zh) 2022-11-10 2022-11-10 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0422.0U CN218983381U (zh) 2022-11-10 2022-11-10 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3381U true CN218983381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4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0422.0U Active CN218983381U (zh) 2022-11-10 2022-11-10 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3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0500B2 (en) Tool interface
CN110170868B (zh) 一种连杆两端衬套孔加工定位装置及加工方法
US7506877B1 (en) Bit or tool extens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9015332B (zh) 自定心多用途珩磨工具
CN218983381U (zh) 夹刀体装置及高速硬拉床
JP6383626B2 (ja) ボーリングツール
CN108161497B (zh) 一种定位装置
US3347115A (en) Axially adjustable tool holder construction
US6830502B2 (en) Reaming tool with a guide shank
US9687913B1 (en) I. D. collet
CN210451955U (zh) 镗、铣刀置刀架
CN219484390U (zh) 中心可调的辅夹头机构及拉床
US5735651A (en) Spindle extension with self-contained draw bar
CN113798885A (zh) 一种壳体夹具结构及立式加工中心
CN209272492U (zh) 一种伸缩式氮气顶尖
CN111842962A (zh) 一种用于镗削异形孔的刀具夹持装置
CN111015514A (zh) 一种可伸缩通过平面带动顶尖机构
CN110681928A (zh) 一种零件磨削快换夹具及磨削方法
CN219562199U (zh) 角向定位工装及单键槽拉床
CN216462149U (zh) 可调拉刀高度的夹刀装置及拉床
CN216027087U (zh) 一种轴端锁紧装置及精轧机架
CN214557555U (zh) 活塞镗孔装置
CN212264576U (zh) 一种多功能的镗孔装置
CN219853307U (zh) 自制顶针夹头装置
CN214109038U (zh) 夹刀体装置及拉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