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1327U -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 Google Patents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1327U
CN218981327U CN202223076701.2U CN202223076701U CN218981327U CN 218981327 U CN218981327 U CN 218981327U CN 202223076701 U CN202223076701 U CN 202223076701U CN 218981327 U CN218981327 U CN 218981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an
exchange plate
oscillation
pre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67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仁俊
高霞
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67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1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1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1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包括:箱体、半导体制冷模块、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箱体内部限定出保存腔;半导体制冷模块设置于箱体的侧壁,半导体制冷模块具有冷端和热端,冷端和热端中的一个设置于保存腔内,另一个设置于保存腔外侧;第一换热组件设置于冷端的一侧,能够与冷端换热;第二换热组件设置于热端的一侧,能够与热端换热。在本申请中,能够提高半导体制冷模块的换热效率,高效地对保存腔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控,提高保存腔内的温度均匀性。

Description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背景技术
目前,血小板是临床医疗常用的一种血液产品,主要用于救治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外伤等患者。血小板保存于特制的血袋中,由于血小板长时间处于静态保存会破坏血小板的氧化代谢,增强糖酵解,导致乳酸增加,pH值下降,因此需要将盛放有血小板的血袋放置在恒温环境中进行持续的振荡保存,保证血小板和悬浮介质之间具有良好的氧气、二氧化碳和乳酸等物质交换。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工作室和恒温交换室。恒温工作室与恒温交换室连通,恒温工作室内设有一个以上温度传感器、一个电机控制能够水平运动的托盘和设置在托盘上的放置架;恒温交换室内设有半导体制冷器,利用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或制热来调节恒温交换室内的温度,进而调节恒温工作室内的温度。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恒温交换室与恒温工作室之间的换热效率较差,导致血小板所处的环境内温度难以高效的调控,温度均匀性不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血小板振荡保存箱,以提高半导体制冷模块的换热效率,高效地对保存腔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控,提高保存腔内的温度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包括:箱体、半导体制冷模块、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箱体内部限定出保存腔;半导体制冷模块设置于箱体的侧壁,半导体制冷模块具有冷端和热端,冷端和热端中的一个设置于保存腔内,另一个设置于保存腔外侧;第一换热组件设置于冷端的一侧,能够与冷端换热;第二换热组件设置于热端的一侧,能够与热端换热。
可选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板。第一换热板设置于冷端的一侧,能够与冷端换热。
可选地,第一换热板侧壁设有多个气流槽。
可选地,第一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风扇。第一风扇设置于第一换热板一侧,第一风扇的出风端朝向冷端设置,且第一换热板位于第一风扇与冷端之间。
可选地,第一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罩壳。第一罩壳罩设于第一风扇以及第一换热板上,在第一换热板的侧壁与第一罩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风道,第一风扇的进风端嵌设于第一罩壳的侧壁,且连通第一罩壳的外部,第一风扇的出风端连通第一换热风道。
可选地,第一罩壳的侧壁设有第一出风口;在冷端设置于保存腔内的情况下,第一风扇的进风端以及第一出风口均与保存腔的内部环境连通。
可选地,第二换热组件包括:第二换热板。第二换热板设置于热端的一侧,能够与热端换热。
可选地,第二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风扇和第二罩壳。第二风扇设置于第二换热板的一侧,且第二风扇的出风端朝向第二换热板设置;第二罩壳罩设于第二换热板以及第二风扇上,第二风扇的进风端嵌设于第二罩壳的侧壁,且第二风扇的进风端连通第二罩壳的外部,第二罩壳的侧壁设有第二出风口;在热端设置于保存腔外部的情况下,第二出风口以及第二风扇的进风端均连通保存腔的外部环境。
可选地,该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保存腔内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传感的温度控制半导体制冷模块调节保存腔内的温度。
可选地,该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还包括:振荡底座和载物架。振荡底座设置于保存腔内部;载物架设置于振荡底座上侧,用于放置血小板样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将盛放血小板样本的血袋放置在保存腔内进行振荡保存,由于血小板的保存环境需要恒温,通过半导体制冷模块的冷端或热端中的一个来与保存腔内部环境换热,实时调节保存腔内部环境的温度,提高血小板的保存效果。通过半导体制冷模块进行温度调节,节能环保且噪声较低,可靠性较好,能够降低该血小板振荡保存箱的生产成本。通过在冷端和热端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能够加快冷端和热端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模块的换热效率,高效地对保存腔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控,提高保存腔内的温度均匀性,提高血小板的保存效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血小板振荡保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半导体制冷模块、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半导体制冷模块、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半导体制冷模块、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半导体制冷模块、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半导体制冷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血小板振荡保存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箱体;110、保存腔;200、半导体制冷模块;210、冷端;220、热端;300、第一换热组件;310、第一换热板;311、气流槽;320、第一风扇;330、第一罩壳;331、第一出风口;340、第一换热风道;400、第二换热组件;410、第二换热板;420、第二风扇;430、第二罩壳;431、第二出风口;440、第二换热风道;500、温度传感器;510、控制器;600、振荡底座;610、载物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包括:箱体100、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第一换热组件300和第二换热组件400。箱体100内部限定出保存腔110;半导体制冷模块200设置于箱体100的侧壁,半导体制冷模块200具有冷端210和热端220,冷端210和热端220中的一个设置于保存腔110内,另一个设置于保存腔110外侧;第一换热组件300设置于冷端210的一侧,能够与冷端210换热;第二换热组件400设置于热端220的一侧,能够与热端220换热。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将盛放血小板样本的血袋放置在保存腔110内进行振荡保存,由于血小板的保存环境需要恒温,通过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冷端210或热端220中的一个来与保存腔110内部环境换热,实时调节保存腔110内部环境的温度,提高血小板的保存效果。通过半导体制冷模块200进行温度调节,节能环保且噪声较低,可靠性较好,能够降低该血小板振荡保存箱的生产成本。通过在冷端210和热端220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换热组件300和第二换热组件400,能够加快冷端210和热端220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换热效率,高效地对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控,提高保存腔110内的温度均匀性,提高血小板的保存效果。
可选地,箱体100为矩形结构,保存腔110为箱体100内部限定出的矩形空腔。这样,矩形结构的箱体100便于放置,稳定性较高,矩形空腔结构的保存腔110便于放置血小板样本,能够提高保存腔110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箱体100一侧壁设有开口,开口与保存腔110连通,开口处设有密封门,密封门的侧边与箱体100侧壁转动连接。这样,可通过开口在保存腔110内进行血小板样本的取放,在无需取放血小板样本时,利用密封门将开口封闭,从而保障保存腔110的密封性,减少漏冷。在需要取放血小板样本时,旋转密封门打开开口。
示例性的,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冷端210吸收热量,热端220释放热量,从而利用冷端210进行制冷,热端220进行制热。由于半导体制冷模块200在正负极接电方向发生变化时,其冷端210和热端220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根据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的变化控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正负极接电方向以及功率,来通过冷端210或热端220对保存腔110内进行制冷或制热,使保存腔110内部环境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内,提高血小板样本的保存效果。
具体的,血小板样本需要保存在(22±2)℃的恒定范围内振荡保存。
可以理解的,在一个应用场景下,一般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正负极接电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例如,在室温大于或等于24℃的情况下,此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冷端210设置在保存腔110内,热端220设置在保存腔110外部,在室温的影响下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可能会升高至恒定温度以上,因此根据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的变化控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冷端210对保存腔110进行制冷,使其内部环境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内。在室温小于24℃的情况下,此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热端220设置在保存腔110内,冷端210设置在保存腔110外部,在室温的影响下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可能会降低至恒定温度以下,因此根据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的变化控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热端220对保存腔110进行制热。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换热组件300包括:第一换热板310。第一换热板310设置于冷端210的一侧,能够与冷端210换热。这样,通过第一换热板310与冷端210换热,能够提高冷端210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换热效率,更高效地调节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
具体的,第一换热板310的面积大于冷端210的面积。这样,能够提高第一换热板310与环境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冷端210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第一换热板310的侧壁贴附于冷端210设置。这样,使冷端210的冷量能够直接传导到第一换热板310与环境换热,减少冷量的损失。
可选地,第一换热板310侧壁设有多个气流槽311。这样,使环境中的气流能给沿多个气流槽311流通,增大空气与第一换热板310的接触面积,从而通过第一换热板310将冷量高效地传导到环境中。
具体的,第一换热板310背向冷端210的侧壁设有多个翅片,相邻的翅片之间限定出气流槽311,多个翅片共同限定出多个气流槽311。这样,环境中的气流在多个气流槽311内流通,与多个翅片以及第一换热板310的侧壁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冷端210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第一换热板310和多个翅片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这样,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一换热板310和多个翅片之间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换热板310和多个翅片均竖直设置,由多个翅片限定出的多个气流槽311也竖直设置。这样,使气流沿竖直方向上在第一换热板310的侧壁流通,使换热后的气流分别流向第一换热板310的上下两端区域,提高环境内的温度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一换热组件300还包括:第一风扇320。第一风扇320设置于第一换热板310一侧,第一风扇320的出风端朝向冷端210设置,且第一换热板310位于第一风扇320与冷端210之间。这样,通过设置第一风扇320持续朝向第一换热板310吹风,加快第一换热板310处气流的流动,使气流沿着第一换热板310上的多个气流槽311流通,进一步提高第一换热板310与气流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换热组件300还包括:第一罩壳330。第一罩壳330罩设于第一风扇320以及第一换热板310上,在第一换热板310的侧壁与第一罩壳33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风道340,第一风扇320的进风端嵌设于第一罩壳330的侧壁,且连通第一罩壳330的外部,第一风扇320的出风端连通第一换热风道340。这样,通过设置第一罩壳330罩设在第一风扇320和第一换热板310上,利用第一罩壳330和第一换热板310的侧壁限定出第一换热风道340,使第一风道吹出的气流能够在吹向第一换热板310后沿着第一换热风道340流通,通过第一换热风道340限制气流使其沿着第一换热板310的侧壁流通,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而且通过第一风扇320的进风端吸入第一罩壳330外部的气流吹向第一换热板310侧壁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吹向第一罩壳330的外部,从而使环境内的气流循环换热,提高温度的均匀性。
可选地,第一风扇320的出风端朝向第一换热板310的中间区域设置。这样,使第一风扇320吹出的气流集中吹向第一换热板310的中间区域,气流在与第一换热板310碰撞后分别流向第一换热板310的上下两端,使第一换热板310的上下两端位置均能够吹出换热气流,提高环境内的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第一罩壳330的侧壁设有第一出风口331;在冷端210设置于保存腔110内的情况下,第一风扇320的进风端以及第一出风口331均与保存腔110的内部环境连通。这样,在冷端210设置于保存腔110内的情况下,第一换热风道340内流通的换热气流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331流出到保存腔110内,对保存腔110内部环境进行制冷。
可选地,第一出风口331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位于第一罩壳330的上端区域,第二部位于第一罩壳330的下部区域。这样,使第一换热风道340内的换热气流分别通过第一部和第二部流向保存腔110内,提高保存腔110内的温度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二换热组件400包括:第二换热板410。第二换热板410设置于热端220的一侧,能够与热端220换热。这样,通过第二换热板410与热端220换热,能够提高热端220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换热效率,更高效地调节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
具体的,第二换热板410的面积大于热端220的面积,第二换热板410的侧壁贴附于热端220设置。这样,能够提高第二换热板410与环境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热端220的换热效率,使热端220的热量能够直接传导到第二换热板410与环境换热,提高热端220的散热效率。
具体的,第二换热板410背向热端220的侧壁也设有多个翅片,多个翅片之间也限定出气流槽311;第二换热板410和多个翅片均竖直设置,多个气流槽311也沿竖直方向设置。这样,使环境中的气流沿竖直方向上在多个气流槽311中流通与第二换热板410以及多个翅片之间换热,而且换热后的气流能够分别流向第二换热板410的上下两端,提高温度的均匀性。
可选地,第二换热组件400还包括:第二风扇420和第二罩壳430。第二风扇420设置于第二换热板410的一侧,且第二风扇420的出风端朝向第二换热板410设置;第二罩壳430罩设于第二换热板410以及第二风扇420上,第二风扇420的进风端嵌设于第二罩壳430的侧壁,且第二风扇420的进风端连通第二罩壳430的外部,第二罩壳430的侧壁设有第二出风口431;在热端220设置于保存腔110外部的情况下,第二出风口431以及第二风扇420的进风端均连通保存腔110的外部环境。这样,通过设置第二风扇420持续向第二换热板410吹风,加快第二换热板410处的气流循环,提高第二换热板410处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热端220的散热效率。设置第二罩壳430罩设在第二换热板410以及第二风扇420上,对吹向第二换热板410的换热气流进行限制,使其沿着第二换热板410流通,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的,第二风扇420的出风端朝向第二换热板410的中间区域设置。这样,使吹向第二换热板410的气流在与第二换热板410碰撞后能够分别流向第二换热板410的上下两端,提高环境的温度均匀性。
具体的,第二罩壳430的内壁与第二换热板410的侧壁之间限定出第二换热风道440,第二风扇420的出风端位于第二换热风道440内,第二换热风道440与第二出风口431连通。这样,使吹向第二换热板410的换热气流在第二换热风道440内流通,然后通过第二出风口431吹出。
具体的,第二出风口431也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二罩壳430的上下两端区域。使第二换热风道440内的气流分别从第二罩壳430的上下两端吹出,提高了出风均匀性,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地,箱体100侧壁设有发泡层,半导体制冷模块200嵌设在发泡层内,且冷端210和热端220中的一个朝向发泡层内侧,另一个朝向发泡层外侧;在冷端210朝向发泡层内侧,热端220朝向发泡层外侧的情况下,第一罩壳330罩设在发泡层的内侧壁,第二罩壳430罩设在发泡层外侧壁。这样,发泡层的设置能够提高箱体100的保温效果,隔绝冷端210和热端220的温度传导。将第一罩壳330和第二罩壳430分别罩设在发泡层的内外两侧壁,提高了第一罩壳330和第二罩壳43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00和控制器510。温度传感器500设置于保存腔110内部;控制器510与温度传感器500电连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500传感的温度控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调节保存腔110内的温度。这样,通过设置在保存腔110内的温度传感器500实时传感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控制器510获取温度传感器500传感的环境温度,并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来调节保存腔110内的温度。
示例性的,在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控制器510控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对保存腔110内部环境进行制冷,以降低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在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控制器510控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对保存腔110内部环境进行制热,以提高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还可根据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范围之间的差值来控制半导体制冷模块200的功率,降低能耗,减小保存腔110内的温度波动。
可选地,半导体制冷模块200设有多个,且多个半导体制冷模块200均匀地设置在箱体100的侧壁。这样,通过设置多个半导体制冷模块200,同时工作来调节保存腔110内的环境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温度调节效率,提高保存腔110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结合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还包括:振荡底座600和载物架610。振荡底座600设置于保存腔110内部;载物架610设置于振荡底座600上侧,用于放置血小板样本。这样,将盛装血小板的血袋放置在载物架610中,通过振荡底座600驱动载物架610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往复振荡运动,从而使血小板始终处于恒温的振荡环境中进行保存,提高了血小板的保存效果。
可选地,载物架610具有多层搁置横梁,多层搁置横梁沿竖直方向上均匀排布。这样,能够同时放置多个血小板的血袋进行振荡保存,提高了血小板振荡保存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振荡底座600为现有技术中用于血小板振荡保存的驱动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0),内部限定出保存腔(110);
半导体制冷模块(2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侧壁,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200)具有冷端(210)和热端(220),所述冷端(210)和所述热端(220)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保存腔(110)内,另一个设置于所述保存腔(110)外侧;
第一换热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冷端(210)的一侧,能够与所述冷端(210)换热;
第二换热组件(400),设置于所述热端(220)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热端(220)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00)包括:
第一换热板(310),设置于所述冷端(210)的一侧,能够与所述冷端(210)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板(310)侧壁设有多个气流槽(3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00)还包括:
第一风扇(320),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板(310)一侧,所述第一风扇(320)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冷端(210)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板(310)位于所述第一风扇(320)与所述冷端(2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00)还包括:
第一罩壳(330),罩设于所述第一风扇(320)以及所述第一换热板(310)上,在所述第一换热板(310)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罩壳(33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风道(340),所述第一风扇(320)的进风端嵌设于所述第一罩壳(330)的侧壁,且连通所述第一罩壳(330)的外部,所述第一风扇(320)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风道(3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壳(330)的侧壁设有第一出风口(331);在所述冷端(210)设置于所述保存腔(110)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风扇(320)的进风端以及所述第一出风口(331)均与所述保存腔(110)的内部环境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400)包括:
第二换热板(410),设置于所述热端(220)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热端(220)换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400)还包括:
第二风扇(420),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板(41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风扇(420)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二换热板(410)设置;
第二罩壳(430),罩设于所述第二换热板(410)以及所述第二风扇(420)上,所述第二风扇(420)的进风端嵌设于所述第二罩壳(430)的侧壁,且所述第二风扇(420)的进风端连通所述第二罩壳(430)的外部,所述第二罩壳(430)的侧壁设有第二出风口(431);
在所述热端(220)设置于所述保存腔(110)外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出风口(431)以及所述第二风扇(420)的进风端均连通所述保存腔(110)的外部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500),设置于所述保存腔(110)内部;
控制器(51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00)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500)传感的温度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200)调节所述保存腔(110)内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血小板振荡保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振荡底座(600),设置于所述保存腔(110)内部;
载物架(610),设置于所述振荡底座(600)上侧,用于放置所述血小板样本。
CN202223076701.2U 2022-11-18 2022-11-18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Active CN218981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6701.2U CN218981327U (zh) 2022-11-18 2022-11-18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6701.2U CN218981327U (zh) 2022-11-18 2022-11-18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1327U true CN218981327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6701.2U Active CN218981327U (zh) 2022-11-18 2022-11-18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1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04156B1 (en) Food chiller with ductless air circulation
KR970002646B1 (ko) 축냉식(蓄冷式)냉장고
CN100510573C (zh) 可节省空间的食品冷藏器
JPH0325274A (ja) 冷蔵庫
CN105555152A (zh) 农产品熟化室
CN218981327U (zh)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
KR101028015B1 (ko) 차량 구동용 배터리 냉각장치
CN116294386A (zh) 一种冰箱风道结构及冰箱
JP2000320942A (ja) 冷蔵庫
JP2642879B2 (ja) 貯蔵庫
KR100532903B1 (ko) 냉장고
CN218318447U (zh) 一种恒温真空食品箱
CN219014733U (zh) 一种双温区半导体制冷冰箱及镜柜
CN217031723U (zh) 风冷冰箱
CN22022968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2033880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2001782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318770U (zh) 卧式冷柜
CN104266432A (zh) 冰箱
CN219674548U (zh) 一种箱体结构及风冷制冷设备
CN218096777U (zh) 直冷式冷柜
CN216897976U (zh) 冰箱
CN218495586U (zh) 用于冰箱的箱门及冰箱
CN214731052U (zh) 恒温实验用保鲜箱
CN220771597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