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9923U - 吸鼻器 - Google Patents

吸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9923U
CN218979923U CN202222473822.4U CN202222473822U CN218979923U CN 218979923 U CN218979923 U CN 218979923U CN 202222473822 U CN202222473822 U CN 202222473822U CN 218979923 U CN218979923 U CN 218979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sal aspirator
collection
housing
head
collection bow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38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泽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geon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geo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geon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geo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738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9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9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9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鼻器(1),该吸鼻器(1)包括:头部(2),头部(10)设置有吸嘴(32)和第一收集仓(30),第一收集仓(30)用于容纳通过吸嘴(32)吸取的流体;壳体(9),在壳体(9)中布置有功能单元(90),功能单元(90)构造成能在第一收集仓(30)中建立负压;颈部(7),通过颈部(7)连接头部(10)和壳体(9),其中,在颈部(7)中构造有流道,以用于在第一收集仓(30)和功能单元(90)之间建立有效连接,其中,颈部(7)为柔性单元,当头部(10)受到外力时,头部(10)能够相对于壳体(9)改变位置,并且在外力移除后,头部(10)能够复位。

Description

吸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鼻器。
背景技术
为了从婴儿的鼻孔中抽吸鼻腔分泌物或者用来清洗婴儿鼻孔的生理盐水(例如,0.9%的等渗或高渗氯化钠溶液),以使得婴儿能够正常呼吸,防止炎性疾病等,可使用吸鼻器。
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不同类型的吸鼻器。
例如,已知的一种吸鼻器包括吸管和连接在吸管的一端部的空心球体。吸管和空心球体由橡胶一体成型。通过挤压并释放空心球体可在空心球体中建立负压,从而可从吸管的前端抽吸鼻孔中的流体(倘若在释放时,吸管的前端已放在鼻孔中)。然而,对于这种吸鼻器,作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鼻器,其能够至少部分地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由此实现,即,提出的吸鼻器包括:头部,头部设置有吸嘴和第一收集仓,该第一收集仓用于容纳通过吸嘴吸取的流体;壳体,在壳体中布置有功能单元,功能单元构造成能在第一收集仓中建立负压;颈部,通过颈部连接头部和壳体,其中,在颈部中构造有流道,以用于在第一收集仓和功能单元之间建立有效连接,其中,颈部为柔性单元,当头部受到外力时,头部能够相对于壳体改变位置,并且在外力移除后,头部能够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头部包括罩壳,吸嘴相对于吸鼻器的中心轴线偏心地安置在罩壳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嘴包括具有通到罩壳的内部中的第一流道的管体和包围管体的柔性的围罩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颈部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布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波纹管,颈部还包括布置在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波纹管限定的内部空间中的柔性气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鼻器还包括第一收集碗,第一收集碗具有筒状区段和从筒状区段的底部沿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一隆起区段和第二隆起区段,在第一隆起区段和第二隆起区段中构造有能够与柔性气管连通的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收集碗的筒状区段能够密封贴靠罩壳的内壁,第一隆起区段与柔性气管的第一端部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鼻器还包括第二收集碗,第二收集碗在第一收集碗下方布置成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收集碗,并且具有敞开的第一端侧和敞开的第二端侧,其中,罩壳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二收集碗的第一端侧,第二收集碗的第二端侧同样与柔性气管的第一端部密封连接,从而能够在第一收集碗和第二收集碗之间形成第二收集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气管构造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第三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第四流道与第二收集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收集碗的第一端侧的边缘具有凹槽,罩壳的敞开的开口侧设有在装配好的状态中与凹槽对齐的凹口,第二收集仓能够经由凹槽、凹口通到吸鼻器的外部环境中,其中,凹槽和凹口布置在与吸嘴相对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收集碗的第一端侧密封连接,第二支架与壳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气管的第一端部的端侧设有槽口,第四流道经由槽口通到第二收集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单元包括真空泵和为真空泵供能的电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罩壳是透明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气管的本体中设置有纵向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颈部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波纹管构造成一体。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吸鼻器,由于设置的柔性的具有一定强度的颈部,能够实现吸鼻器的头部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壳体的转动,从而避免或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戳伤鼻腔。此外,通过设置两个收集仓,还可防止已收集的流体的回流。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公开。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鼻器的前视图,其中,吸鼻器处于第一状态中;
图2示出了图1的吸鼻器的截面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吸鼻器的一部分的立体视图,其中,吸鼻器处于第二状态中;
图4示出了图3的吸鼻器的截面视图;
图5示出了图3的吸鼻器的分解视图;
图6示出了图3的吸鼻器的另一图示,其中,移去了吸鼻器的颈部的波纹管;以及
图7示出了图6的吸鼻器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发明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方式。在其他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方式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他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方式”或“一些实施方式”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出现不一定全都指相同实施方式。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此外,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用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仅出于描述清楚起见来区分各个对象,而并不限定其所描述的对象的大小、数量或其他顺序等。
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吸鼻器1,该吸鼻器1包括:头部2、颈部7和壳体9,其中,头部2构成抽吸鼻腔中的流体(例如鼻腔分泌物、用于清洗鼻腔的生理盐水等)的工作部分,颈部7用于连接头部2和壳体9,壳体9构成手柄手持部分。如还可从图1中看出的那样,颈部7的外周轮廓呈波纹管状。颈部7为柔性单元,使得头部10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壳体9改变位置,并且能够在外力移除后复位,这还将在下文中进行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2,头部2包括罩壳3和安装在罩壳3上的吸嘴32,吸嘴32优选地相对于吸鼻器1的纵向中心轴线A偏心地安置在罩壳3上。罩壳3空心地构造成类似于球冠的形式,从而可部分地通过由罩壳3限定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收集仓30。吸嘴32包括具有第一流道320的管体321,该管体321通到罩壳3的内部的第一收集仓30中,从而通过吸嘴32抽吸的流体可容纳在第一收集仓30中。
优选地,吸嘴32可拆卸地安装在罩壳3上,从而方便清洁,必要时使得能够更换不同大小的吸嘴。示例性地,吸嘴32可密封地卡接到罩壳3上。在另一可行的方案中,吸嘴32可与罩壳3密封地螺纹连接,以特别防止吸嘴被婴儿拔开,从而导致潜在的吞咽风险。
优选地,吸嘴32还可包围管体321的柔性的围罩部322,该围罩部322可弹性变形,并且特别优选地与吸嘴32的管体321采用双组份注塑一体成型,即,管体321由硬质塑料构成,围罩部322由柔性材料构成。围罩部322可近似呈钟状,其开口侧指向罩壳3。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吸嘴32的管体321和围罩部322由同一材料(例如硅胶)制成为柔性体。
吸鼻器1、更确切地说吸鼻器1的头部2还可包括第一收集碗5,该第一收集碗5布置在罩壳3的敞开侧,并且密封罩壳3的敞开侧,从而形成上述第一收集仓30。优选地,罩壳3是透明的,从而可透过罩壳观察到是否成功抽吸提到的流体。罩壳3例如可由PC、ABS、PP、PETG、PMMA等材料构成。
第一收集碗5具有筒状区段501和从筒状区段501的底部512沿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一隆起区段502和第二隆起区段503,在第一隆起区段502和第二隆起区段503中构造有第二流道511,其中,筒状区段501的敞开侧指向罩壳3。优选地,第二隆起区段503的高度大于筒状区段501的周向壁的高度,即,第二隆起区段503突出超过第一收集碗5的边缘。
颈部7布置在头部2的下方。颈部7包括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以及布置在第一支架701和第二支架702之间的波纹管72。在此,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例如可由ABS或PC构成,波纹管72可由TPE或硅胶构成。因此,波纹管7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支架701和第二支架702连接。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以及波纹管72分别单独成型,然后彼此组装在一起。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以及波纹管72一体成型,例如通过双组份注塑成型或嵌件成型,其中,在双组份注塑成型的情况下,形成的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具有的强度大于形成的波纹管72的强度;在嵌件成型的情况下,首先单独提供预先成型好的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的嵌件,然后将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装入模具中并通过注塑形成波纹管72。当然,还可考虑任何其他适宜的成型方法。
颈部7还包括布置在由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以及波纹管72限定的内部空间中的柔性气管74,该柔性气管74中可设置有与第一收集仓30连通的第三流道741。因此,第三流道741可与设置在第一收集碗5中的第二流道511连通。为此,第一收集碗5的第一隆起区段502的端部区段52可为凹形,即,具有U形的截面,柔性气管74的面向罩盖3的第一端部74A可构造成呈分级的近似截锥体的形式,即,该第一端部74A的横截面总体上可认为是沿轴向从头部指向壳体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收集碗5的第一隆起区段502的端部区段52可密封地插装在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上,其中,这种密封可由此实现,即,第一收集碗5的第一隆起区段502的端部区段52的内直径小于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的外直径,在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插入第一收集碗5的第一隆起区段502的端部区段52中时,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经历弹性变形,使得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的外周壁紧贴第一收集碗5的第一隆起区段502的端部区段52的内周壁。
优选地,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的顶端并未贴靠第一收集碗5的凹形的端部区段52的底面,即,在上述两者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隔C1,通过该第一间隔C1可连接第一收集碗5的第二流道511和柔性气管74的第三流道741,从而使得第二流道511和第三流道741不必同轴地布置,这有利于提升设计自由度。为了确保上述第一间隔C1,可在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构造有第一台阶743,第一收集碗5的端部区段52可抵靠该第一台阶743,以限制第一收集碗5相对于柔性气管74的轴向位置。
吸鼻器1还可包括第二收集碗6,第二收集碗6在第一收集碗5下方布置成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收集碗5,并且具有敞开的第一端侧601和敞开的第二端侧602,第一端侧601的直径大于第二端侧602的直径,其中,罩壳3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第二收集碗6的第二端侧602与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密封连接,从而能够在第一收集碗5和第二收集碗6之间形成第二收集仓60。第二收集碗6的第二端侧602处在第一收集碗5的端部区段52的下方。第二收集碗6可与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卡接连接。此外,为了限定第二收集碗6相对于柔性气管74的轴向位置,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可设有第二台阶745,第二台阶745处在第一台阶743的下方。第二收集碗6的第二端侧602抵靠该第二台阶745。
柔性气管74还构造有第四流道742,该第四流道742与第二收集仓60连通。为此,在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的第一台阶743处构造有槽口744,第四流道742可经由槽口744通到第二收集仓60。优选地,柔性气管74的第三流道741和第四流道742的主延伸方向沿着吸鼻器的纵向中心轴线A的方向延伸,槽口744在横向于吸鼻器的纵向中心轴线A的方向上延伸,参见图1和图7。
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可连接到颈部7的第一支架701,例如通过卡接连接。为此,可在第二收集碗6和颈部7的第一支架701处分别设置对应的卡勾和卡口。为了限定第二收集碗6和颈部7的第一支架701的轴向位置,例如还可在第二收集碗6的外周处设置一圈凸缘,该凸缘放置在第一支架701的端面上。为了在第二收集碗6和颈部7的第一支架701之间建立密封,可在它们之间布置有密封圈。
为了将第一收集碗5位置固定地保持在由罩壳3和第二收集碗6之间的空间中,第一收集碗5在其筒状区段501的外周侧同样设置有一圈凸缘,该凸缘构造成放置在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的端面上。同时,第一收集碗5的上述凸缘设置成使得第一收集碗5的底部512并未贴靠第一收集碗5的内周壁,即,第一收集碗5的筒状区段501和底部512的外侧与第一收集碗5的内周壁间隔开。此外,罩壳3的内壁设置有沿周向方向分布的压块34,在罩壳3相对于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占据正确的位置时,压块34的下侧贴靠第一收集碗5的筒状区段501的上边缘,由此将第一收集碗5夹紧在罩壳3和第二收集碗6之间。
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的外周边缘具有凹槽63。罩壳3的敞开的开口侧设有凹口33。在装配好的状态中,凹口33与凹槽63对齐,并且凹槽63和凹口33布置在与吸嘴32相对的一侧,参见图7。因此,第二收集仓60能够经由凹槽63、凹口33通到吸鼻器1的外部环境中,从而使得柔性气管74的第四流道742能够通道吸鼻器1的外部环境中。
柔性气管74的与第一端部74A相对的第二端部74C设置成插装到布置在壳体9中的功能单元90的端部上,功能单元90构造成能在第一收集仓30中建立负压,其中,可通过颈部7中的流道在收集仓和功能单元90之间建立有效连接。为此,第二端部74C同样可具有U形截面,功能单元90可设有分别通到柔性气管74的第三流道741和第四流道742的开口。
在图7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功能单元90包括真空泵91和为真空泵91供能的电池94。功能单元90还包括用于连接真空泵91和柔性气管74的第二端部74C的接头8。在接头8中布置有托架80和保持在托架80上的可压缩的隔膜式皮碗812,隔膜式皮碗81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811。真空泵91的输出轴911配有适配器912。还设置有连接杆913,连接杆913的两端分别与底座811和适配器912连接。柔性气管74的第三流道741和第四流道742分别与设置在托架80中的通孔801、各皮碗腔812以及为通孔801分配的单向阀82相关联。在真空泵91运行时,例如通过拉伸皮碗腔812并且打开与第三流道741相关联的单向阀82,在与第三流道741连通的第一收集仓中建立负压,从而能够经由吸嘴32进行抽吸;另一方面,通过压缩皮碗腔812并且打开与第四流道742相关联的单向阀82,可使压缩空气通过第四流道742排出到外部环境中。
壳体9中还布置有用于功能单元9的控制电路板93,控制板93上布置有开关931,例如电源开关、模式设定开关,从而可通过布置在壳体9上的控制区92中的相应的按键921、922控制功能单元9的电能供给或吸鼻器的抽吸模式。当然,还可根据需要设置用于吸鼻器的其他功能开关和对应的按键。
电池94优选地为可充电电池。为此,在壳体9中、例如在壳体的底部留有用于密封遮盖用于电池的充电口的盖帽95。
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罩盖3与第二收集碗6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这里,罩盖3与第二收集碗6通过旋转卡接建立连接。为此,在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的外周设有凹处64,该凹处可包括竖向部分641和水平部分642,在水平部分601中还布置有竖向凸条643。罩盖3在其敞开侧的内壁处具有对应的凸起和/或凹陷。通过将罩盖3沿竖向插到第二收集碗6的端侧并且进行顺时针旋转罩盖(参考图5的图示),实现将罩盖锁定在第二收集碗6上。可在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的外周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上述凹处6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柔性气管74的设置在第一端部74A和第二端部74C之间的中间区段74B可扁平地构造,如可从图6中看出的那样。进一步优选地,可在该中间区段74B中布置有纵向槽746,其中,第三流道741和第四流道742可位于纵向槽746的两侧。由此使得吸鼻器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容易实现头部2的偏转,其中,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处于偏转状态中的头部,可看出吸鼻器的颈部7的波纹管72和柔性气管74的中间区段74B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A发生了弹性变形。当没有外力作用时,波纹管72和柔性气管74的中间区段74B能够恢复到在其他附图中示出的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A未偏转的状态中。
要说明的是,柔性气管74构造成应具有预定的强度,使得柔性气管74能够至少部分地承载吸鼻器的处于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的上方的组成部分连同容纳在吸鼻器的两个收集仓中的流体的重量。必要时,波纹管72可与柔性气管74协同地承载上述重量。
在吸鼻器工作时,如果容纳在第一收集仓中的流体的液面高度高于第二隆起区段503的顶部,则继续抽吸的流体可通过上述流道进入第二收集仓中。
要说明的是,上文说明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特征或特征组合以及在附图中提到的和/或仅仅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相应给出的组合使用,还可以其他的组合或单独使用,而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能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4)

1.一种吸鼻器(1),该吸鼻器(1)包括:
头部(2),所述头部(2)设置有吸嘴(32)和第一收集仓(30),所述第一收集仓(30)用于容纳通过所述吸嘴(32)吸取的流体;
壳体(9),在所述壳体(9)中布置有功能单元(90),所述功能单元(90)构造成能在所述第一收集仓(30)中建立负压;
颈部(7),通过所述颈部(7)连接所述头部(2)和所述壳体(9),其中,在所述颈部(7)中构造有流道,以用于在所述第一收集仓(30)和所述功能单元(90)之间建立有效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7)为柔性单元,当所述头部(2)受到外力时,所述头部(2)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9)改变位置,并且在外力移除后,所述头部(2)能够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包括罩壳(3),所述吸嘴(32)相对于所述吸鼻器(1)的中心轴线(A)偏心地安置在所述罩壳(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2)包括具有通到所述罩壳(3)的内部中的第一流道(320)的管体(321)和包围所述管体(321)的柔性的围罩部(3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7)包括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架(701)和所述第二支架(702)之间的波纹管(72),所述颈部(7)还包括布置在由所述第一支架(701)、所述第二支架(702)以及波纹管(72)限定的内部空间中的柔性气管(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鼻器(1)还包括第一收集碗(5),所述第一收集碗(5)具有筒状区段(501)和从所述筒状区段(501)的底部(512)沿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一隆起区段(502)和第二隆起区段(503),在所述第一隆起区段(502)和所述第二隆起区段(503)中构造有能够与所述柔性气管(74)连通的第二流道(511),其中,所述第一收集碗(5)的筒状区段(501)能够密封贴靠所述罩壳(3)的内壁,所述第一隆起区段(502)与所述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鼻器(1)还包括第二收集碗(6),所述第二收集碗(6)在所述第一收集碗(5)下方布置成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收集碗(5),并且具有敞开的第一端侧(601)和敞开的第二端侧(602),其中,所述罩壳(3)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所述第二收集碗(6)的第二端侧(602)同样与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74A)密封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收集碗(5)和所述第二收集碗(6)之间形成第二收集仓(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气管(74)构造有第三流道(741)和第四流道(742),所述第三流道(741)与所述第二流道(511)连通,所述第四流道(742)与所述第二收集仓(6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的边缘具有凹槽(63),所述罩壳(3)的敞开的开口侧设有在装配好的状态中与所述凹槽(63)对齐的凹口(33),所述第二收集仓(60)能够经由所述凹槽(63)、所述凹口(33)通到所述吸鼻器(1)的外部环境中,其中,所述凹槽(63)和凹口(33)布置在与所述吸嘴(32)相对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701)与所述第二收集碗(6)的第一端侧(601)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支架(702)与所述壳体(9)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气管(74)的第一端部的端侧设有槽口(744),所述第四流道(742)经由所述槽口(744)通到所述第二收集仓(6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元(90)包括真空泵(91)和为所述真空泵(91)供能的电池(94)。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3)是透明的。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气管(74)的本体中设置有纵向槽(746)。
14.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7)的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以及波纹管(72)构造成一体。
CN202222473822.4U 2022-09-19 2022-09-19 吸鼻器 Active CN218979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3822.4U CN218979923U (zh) 2022-09-19 2022-09-19 吸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3822.4U CN218979923U (zh) 2022-09-19 2022-09-19 吸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9923U true CN21897992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5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3822.4U Active CN218979923U (zh) 2022-09-19 2022-09-19 吸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9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1388B2 (ja) ヒトの母乳を搾り出すための乳房シールド
US20080208112A1 (en) Nasal Secretion Aspiration Device
ES2425271T3 (es) Conjunto de aspirador
US8827947B2 (en) Breast pump
US9248223B2 (en) Insert for a breast pump
EP2424585B1 (en) Nasal aspirator
CN216136419U (zh) 一种自清洗电动吸鼻器
CN218979923U (zh) 吸鼻器
US9216245B2 (en) Manual breast pump
US20150335800A1 (en) Manual breast pump
CN202605487U (zh) 呼吸设备
US20160008230A1 (en) Nipple with pressure-adjusting valve
KR101534243B1 (ko) 2중형 지방흡입장치
JP4525528B2 (ja) 医療用吸引器具
EP0455664B1 (en) Fluid extractors
JP2014018499A (ja) 鼻汁吸引器
CN216653008U (zh) 一体化吸奶罩及其穿戴式吸奶器
CN215504691U (zh) 一种内置负压式吸奶器
CN114767972A (zh) 一种可穿戴式吸乳器
CN111888238A (zh) 洗鼻器
JP2579932Y2 (ja) 赤子用鼻汁吸取器
CN215839838U (zh) 一种造口袋及医疗设备
CN113577420B (zh) 一种内置负压式吸奶器
CN217489258U (zh) 吸鼻洗鼻连接头及吸鼻洗鼻器
CN214318717U (zh) 改良密闭吸痰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