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3850U - 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3850U
CN218973850U CN202223207080.7U CN202223207080U CN218973850U CN 218973850 U CN218973850 U CN 218973850U CN 202223207080 U CN202223207080 U CN 202223207080U CN 218973850 U CN218973850 U CN 218973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aring plate
jack
right bearing
lef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70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兆奎
赖小雪
李义凯
董凡荣
于增义
郑树凯
宋鑫
张炯
任士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jian Engineering De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jian Engineering De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jian Engineering De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jian Engineering De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70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3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3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3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包括左承压板、右承压板、侧板和底板,侧板和右承压板相对设置在底板顶侧的两端,三者构成“凵”型框架,侧板和右承压板之间设有两个螺杆和两个滑杆,两个螺杆分别位于侧板的对角处,两个滑杆分别位于侧板的另一对角处;左承压板滑动设置在滑杆和螺杆上,每个螺杆上各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每个螺杆上的两个螺母分别位于左承压板的两侧;左承压板和右承压板之间设有对中机构,底板底侧设有移动机构,左承压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移动方便,灵活性高,且可用于对不同量程的千斤顶进行检验,使用方便,校准误差小。

Description

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桥梁工程千斤顶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校验千斤顶的装置是反力架,反力架由横梁、立柱、底座、升降装置、液压系统、调整垫块等组成。主要用于大型混凝土构件、千斤顶的校验、大型工件等各种材料的抗压检测。常见反力架存在以下问题:1.反力架行程固定,对于一些短顶和超长顶无法校验。2.现在普遍采用智能张拉设备,设备沉重,去检测单位校验费时费工,还容易路途损伤设备,且现有反力架不好拆卸携带,移动不方便;3.千斤顶通常张拉 300 次(6 个月)便需要校验一次,检测频率大,来回搬运成本高 4.检测单位现有反力架大多不可移动,灵活性差,不能随车去工地校验; 5.常规千斤顶校验需将千斤顶竖向放置,不仅费力,如果传感器压在千斤顶上,也会带入一定校准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包括左承压板、右承压板、侧板和底板,侧板和右承压板相对设置在底板顶侧的两端,侧板、底板和右承压板构成“凵”型框架,侧板和右承压板之间设有螺杆和滑杆,螺杆一端与侧板连接,螺杆另一端与右承压板连接,滑杆一端与侧板连接,滑杆另一端与右承压板连接,所述螺杆有两个,两个螺杆分别位于侧板的对角处,所述滑杆有两个,两个滑杆分别位于侧板的另一对角处;
所述左承压板滑动设置在滑杆和螺杆上,每个螺杆上各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每个螺杆上的两个螺母分别位于左承压板的两侧;
所述左承压板和右承压板之间设有用于对中放置千斤顶的对中机构,底板底侧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机构,左承压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校验千斤顶力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梯形槽板、固定板和驱动设备,固定板有两个,两个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上方的螺杆和滑杆上,固定板上设有导向孔,梯形槽板的梯形槽呈等腰梯形,梯形槽上底尺寸长于下底,梯形槽上底处开口,下底处封闭,梯形槽板上端的两侧均设有与导向孔相配合的导向柱,梯形槽板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与固定板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设备设置在底板顶侧,驱动设备驱动梯形槽板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梯形槽上底尺寸不小于所测千斤顶的直径,梯形槽下底尺寸不大于所测千斤顶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侧板顶端和右承压板顶端各设有一个吊环,两个吊环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为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底板底侧的四角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移动搬运方便,千斤顶和本实用新型均可通过起重机吊装取放,节省了人力,上右承压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能够检验不同型号的千斤顶,使用灵活性好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符合工地现场使用,千斤顶在实际应用中本身是卧式张拉,传统反力架是将千斤顶竖直放置,传感器、千斤顶的自重,千斤顶与地面的摩擦等都会影响校准参数,本实用新型是将千斤顶卧放进行检验,能够减少自重等带来的影响,让结果更具有应用性。
3.压力传感器可根据千斤顶量程进行对应更换,使结果更准确,梯形槽板可使千斤顶放置后对准反力架中心,使千斤顶对中调整更方便,省时省工。
4.对于一些圆形或者柱状的传感器(难以检验的水平力),也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校准检验,应用局限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侧板、2-右承压板、3-底板、4-左承压板、5-螺杆、6-滑杆、7-螺母、8-固定板、9-梯形槽板、10-导向板、11-驱动设备、12-吊环、13-压力传感器、1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为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明白,所给出的实施例仅仅为实现方式的一种,并不代表所有实施例。
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
结合附图1,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包括左承压板4、右承压板2、侧板1和底板3,侧板1和右承压板2相对设置在底板3顶侧的两端,侧板1、底板3和右承压板2构成“凵”型框架,侧板1和右承压板2之间设有螺杆5和滑杆6,螺杆5一端与侧板1连接,螺杆5另一端与右承压板2连接,滑杆6一端与侧板1连接,滑杆6另一端与右承压板2连接,所述螺杆5有两个,两个螺杆5分别位于侧板1的对角处,所述滑杆6有两个,两个滑杆6分别位于侧板1的另一对角处;
具体的,左承压板4上设有与滑杆6和螺杆5配合的安装孔,左承压板4通过安装孔套设在螺杆5和滑杆6上实现滑动连接,其中与螺杆5配合的安装孔的孔径需稍大于螺杆5的直径,使左承压板4主要在滑杆6上滑动,防止出现左承压板4磨损螺杆5、螺杆5影响左承压板4滑动流畅度等现象;螺杆5主要作用为螺纹连接螺母7,通过旋转左承压板4两侧的螺母4夹紧左承压板4,对左承压板4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左承压板4滑动设置在滑杆6和螺杆5上,每个螺杆5上各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7,每个螺杆5上的两个螺母7分别位于左承压板4的两侧;
所述左承压板4和右承压板2之间设有用于对中放置千斤顶的对中机构,对中机构使千斤顶放置后位于右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利于校验千斤顶使装置受力均匀,保证校验精度,底板3底侧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机构,左承压板4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校验千斤顶力的压力传感器13,便于根据千斤顶的量程更换适应的传感器,使校验结果更为准确。
具体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梯形槽板9、固定板8和驱动设备11,固定板8有两个,两个固定板8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上方的螺杆5和滑杆6上,固定板8上设有导向孔,梯形槽板9的梯形槽呈等腰梯形,梯形槽上底尺寸长于下底,梯形槽上底处开口,下底处封闭,梯形槽板9上端的两侧均设有与导向孔相配合的导向柱10,梯形槽板9通过导向柱10与导向孔的配合与固定板8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设备11设置在底板3顶侧,驱动设备11驱动梯形槽板9上下移动,由于不同型号的千斤顶尺寸不同,在放入直径较大的千斤顶时,千斤顶会在梯形槽板9的梯形槽中的上部位置卡住,出现千斤顶轴心位置高于右承压板中心位置的情况,通过驱动设备11对千斤顶位置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对中,驱动设备11可采用推杆、升降柱等,能够升降放置有千斤顶的梯形槽板9即可。
具体的,所述梯形槽上底尺寸不小于所测千斤顶的直径,梯形槽下底尺寸不大于所测千斤顶的直径,使所测的千斤顶能够放入梯形槽板9的梯形槽中,并能够被梯形槽板9卡放住,实现对中。
具体的,所述侧板1顶端和右承压板2顶端各设有一个吊环12,两个吊环12相对称,起重机等机器可通过吊环12吊装本实用新型的反力装置,方便装车,用机器吊装装置更为安全方便。
具体的,所述移动机构为四个万向轮14,四个万向轮14分别位于底板3底侧的四角处,通过万向轮14可轻松推动整个装置,便于移动,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在临近的工作现场无需重新将装置装车搬运,万向轮14可采用钢制万向轮,保证能够承载整个装置。
使用流程:将装置移动至工作场地,锁定万向轮14,防止装置移动,根据千斤顶型号安装合适的压力传感器13,并调整左承压板4的位置,如需先加大左承压板4与右承压板2之间的距离,先拧动远离右承压板2一侧的螺母7,使其远离左承压板4,然后移动左承压板4,使左、右承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千斤顶的长度即可,利用起重器将千斤顶吊装放入梯形槽板9的梯形槽口中,放置时使千斤顶底端贴近右承压板2,千斤顶顶端朝向左承压板4,启动驱动设备11改变千斤顶上下位置,进行调整对中,对中结束后关闭驱动设备11,移动左承压板4贴近千斤顶顶端,然后拧动螺母7,夹紧固定左承压板4位置,进行校验即可,校验时由压力传感器13获取检测数值。校验结束后拧开螺母7,移动左承压板4远离千斤顶,将千斤顶取出即可。
需要了解的是,若需先减小左承压板4与右承压板2之间的距离,先拧动靠近右承压板2一侧的螺母7,使其远离左承压板4,然后移动左承压板4,使左、右承压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即可。左承压板4具体调整方式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得任何改动和变型,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承压板(4)、右承压板(2)、侧板(1)和底板(3),侧板(1)和右承压板(2)相对设置在底板(3)顶侧的两端,侧板(1)、底板(3)和右承压板(2)构成“凵”型框架,侧板(1)和右承压板(2)之间设有螺杆(5)和滑杆(6),螺杆(5)一端与侧板(1)连接,螺杆(5)另一端与右承压板(2)连接,滑杆(6)一端与侧板(1)连接,滑杆(6)另一端与右承压板(2)连接,所述螺杆(5)有两个,两个螺杆(5)分别位于侧板(1)的对角处,所述滑杆(6)有两个,两个滑杆(6)分别位于侧板(1)的另一对角处;
所述左承压板(4)滑动设置在滑杆(6)和螺杆(5)上,每个螺杆(5)上各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7),每个螺杆(5)上的两个螺母(7)分别位于左承压板(4)的两侧;
所述左承压板(4)和右承压板(2)之间设有用于对中放置千斤顶的对中机构,底板(3)底侧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机构,左承压板(4)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校验千斤顶力的压力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包括梯形槽板(9)、固定板(8)和驱动设备(11),固定板(8)有两个,两个固定板(8)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上方的螺杆(5)和滑杆(6)上,固定板(8)上设有导向孔,梯形槽板(9)的梯形槽呈等腰梯形,梯形槽上底尺寸长于下底,梯形槽上底处开口,下底处封闭,梯形槽板(9)上端的两侧均设有与导向孔相配合的导向柱(10),梯形槽板(9)通过导向柱(10)与导向孔的配合与固定板(8)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设备(11)设置在底板(3)顶侧,驱动设备(11)驱动梯形槽板(9)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槽上底尺寸不小于所测千斤顶的直径,梯形槽下底尺寸不大于所测千斤顶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顶端和右承压板(2)顶端各设有一个吊环(12),两个吊环(12)相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为四个万向轮(14),四个万向轮(14)分别位于底板(3)底侧的四角处。
CN202223207080.7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Active CN218973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7080.7U CN218973850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7080.7U CN218973850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3850U true CN21897385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4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7080.7U Active CN218973850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3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380B (zh) 一种结构用木材弯曲强度检测设备与方法
CN202836997U (zh) 可移动式千斤顶检定装置
CN103604561A (zh) 一种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CN106198237A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压力试验机
CN202661047U (zh) 大跨度行车架空轨道的轨距测量装置
CN109765114B (zh) 一种rpc盖板试验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8973850U (zh) 一种千斤顶校验用便携式反力装置
CN202649055U (zh) 一种结构用木材弯曲强度检测设备
JPS6122773B2 (zh)
CN115112484B (zh) 一种桥梁吊杆受拉强度测试装置
CN217981055U (zh) 一种岩板抗裂性能测试机
CN207703993U (zh) 一种电机性能测试装置
CN214668179U (zh) 一种智能测量及快速装夹试验台
CN215491646U (zh) 一种桥梁荷载试验检测设备
CN209840945U (zh) 一种轴键槽对称度测量装置
CN105181241A (zh) 一种可调工作台式力加载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CN216144597U (zh) 一种微机控制恒应力压力试验机
CN213625529U (zh) 一种简易地基承载力测试装置
CN112304481A (zh) 一种用于救援工具扩张力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210487501U (zh) 一种抗折试验机
CN112414850A (zh) 压弯钢构件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5562286U (zh) 起重机主梁试验装置
CN212379193U (zh) 一种桥梁施工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
CN214952840U (zh) 一种精准压实式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
CN218916739U (zh) 一种快速测量挠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