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1731U - 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 Google Patents

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1731U
CN218971731U CN202223103127.5U CN202223103127U CN218971731U CN 218971731 U CN218971731 U CN 218971731U CN 202223103127 U CN202223103127 U CN 202223103127U CN 218971731 U CN218971731 U CN 218971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vibration
suppor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31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帆
冯天星
符濒心
刘汉山
吴波
喻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31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1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1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1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该减振支撑机构包括基座、支撑组件以及承托组件。该基座被配置为放置于下层楼板;该支撑组件安装于该基座,该支撑组件的长度可调;该承托组件包括减振板和承托板,该承托板连接于该支撑组件背离该基座的端部,该减振板安装于该承托板,该减振板正对支脚,模板夹设于该减振板和该支脚之间。该减振支撑机构能够对混凝土布料装置进行回顶,为混凝土布料装置运行中对模板及模板支撑体系的振动提供缓冲,减少了下层楼板因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机械振动造成的损伤。

Description

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修建建筑楼板时需要利用混凝土布料装置进行混凝土的输送和浇筑。混凝土布料装置在进行混凝土输送或浇筑时,容易发生振动,进而影响浇筑模板的稳定性,甚至对下层楼板产生振动损伤。因此,需要在混凝土布料装置底部设置减振装置,以减小其对浇筑模板的影响。
现有的减振装置利用钢管作为支撑立杆,顶托调节支撑高度,顶托上方垫设木枋,钢管底部垫模板,支撑钢管与满堂架连接。
上述减振装置只能对混凝土布料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混凝土布料装置施工中,无法满足由于其水平力作用导致的模板晃动问题,容易造成模板和支模架的破坏甚至坍塌,同时无法减轻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振动对下层楼板的影响。
因此,亟需一种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支撑机构,该减振支撑机构能够对混凝土布料装置进行回顶,为混凝土布料装置运行中对模板及模板支撑体系的振动提供缓冲,减少了下层楼板因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机械振动造成的损伤。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减振支撑机构,包括:基座、支撑组件以及承托组件;所述基座被配置为放置于下层楼板;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支撑组件的长度可调;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减振板和承托板,所述承托板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背离所述基座的端部,所述减振板安装于所述承托板,所述减振板正对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支脚,模板夹设于所述减振板和所述支脚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立杆和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支撑立杆连接于所述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能够调节所述支撑立杆的高度,所述承托组件固连于所述支撑立杆背离所述千斤顶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立杆的底部开设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支撑立杆同轴设置,所述千斤顶的顶部设置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接于所述螺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承托板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立杆的横截面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立杆的底部固连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平行于所述承托板,所述支撑板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立杆的横截面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减振板埋设多个连接螺栓,所述承托板开设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于多个所述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贯穿对应的所述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承托板上开设的多个所述连接孔呈矩形阵列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减振板为橡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为塑胶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机,该布料机对于楼板的机械振动较小,能够有效防止楼板损伤。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布料机,包括混凝土布料装置,所述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多个支脚,多个所述支脚坐落于所述模板上,所述布料机还包括多个如上述方案任一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多个所述减振支撑机构一一对应于多个所述支脚,并抵靠于所述模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包括基座、支撑组件以及承托组件。该基座被配置为放置于下层楼板。也就是说,该基座能够对支撑组件以及承托组件提供支撑。该支撑组件安装于该基座,该支撑组件的长度可调。也就是说,该支撑组件支撑于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模板之间,其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目标楼板间距进行调节。该承托组件包括减振板和承托板,该承托板连接于该支撑组件背离该基座的端部,该减振板安装于该承托板,该减振板正对支脚,模板夹设于该减振板和该支脚之间。也就是说,该承托板能够稳定承托减振板。布料机在作业时会产生水平力,该水平力能够通过与减振板的接触形成摩擦力传递给该减振板,减振板受力通过自身发生微小弹性应变而将部分水平力抵消,减小了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支脚对模板的振动;同时,减振板通过自身发生微小弹性应变,抵消混凝土布料装置产生的竖直方向的部分冲击力,从而减小了混凝土布料装置对下层楼板的振动冲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料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支脚;20、模板;
100、基座;
200、支撑组件;210、支撑立杆;211、支撑板;220、千斤顶;221、固定螺栓;
300、承托组件;310、减振板;311、连接螺栓;320、承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料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布料机包括混凝土布料装置,该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多个支脚10,多个该支脚10坐落于该模板20上,该模板20用于作为上层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模板。该布料机还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多个该减振支撑机构一一对应于多个该支脚10,并抵靠于该模板20下方。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振支撑机构包括基座100、支撑组件200以及承托组件300。该基座100被配置为放置于下层楼板,对支撑组件200以及承托组件300提供支撑。该支撑组件200安装于该基座100,该支撑组件200的长度可调。可以理解的是,该支撑组件200支撑于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模板之间,其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目标楼板间距进行调节。该承托组件300包括减振板310和承托板320,该承托板320连接于该支撑组件200背离该基座100的端部,该减振板310安装于该承托板320,该减振板310正对支脚10,模板20夹设于该减振板310和该支脚10之间。也就是说,该承托板320能够稳定承托减振板310。混凝土布料装置在作业时会产生水平力,该水平力能够通过与减振板310的接触形成摩擦力传递给该减振板310,减振板310受力通过自身发生微小弹性应变而将部分水平力抵消,减小了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支脚10对模板20的振动。同时,减振板310通过自身发生微小弹性应变,抵消混凝土布料装置产生的竖直方向的部分冲击力,从而减小了混凝土布料装置对下层楼板的振动冲击。
再为具体地,该减振板310为橡胶板。橡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能够通过自身弹性形变实现振动的吸收。
更为具体地,该基座100为塑胶板。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沿支撑组件200向下层楼板传递的振动进行吸收,进一步减小上层楼板进行混凝土布料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下层楼板的损伤。
继续参照图1和图2,该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立杆210和千斤顶220,该千斤顶220固定安装于该基座100,该支撑立杆210连接于该千斤顶220,该千斤顶220能够调节该支撑立杆210的高度,该承托组件300固连于该支撑立杆210背离该千斤顶220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千斤顶220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原理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该支撑立杆210的底部开设螺孔,该螺孔与该支撑立杆210同轴设置,该千斤顶220的顶部焊接连接有固定螺栓221,该固定螺栓221螺接于该螺孔中,能够实现支撑立杆210和千斤顶220的可靠连接。
再为具体地,该支撑立杆210的底部焊接固连有支撑板211,该支撑板211平行于该承托板320设置,该支撑板211的尺寸大于该支撑立杆210的横截面尺寸。通过该支撑板211,能够增大支撑立杆210与千斤顶200顶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立杆210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立杆210为钢圆管,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且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继续参照图1,该减振板310埋设多个连接螺栓311,该承托板320开设多个连接孔,多个该连接孔一一对应于多个该连接螺栓311,该连接螺栓311贯穿对应的该连接孔,并利用螺母进行紧固,将连接螺栓311固定于连接孔中,从而实现减振板310与承托板320的可靠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承托板320开设多个呈矩形阵列布置的连接孔,该减振板310埋设多个连接螺栓311,上述多个连接孔一一对应并螺接于多个连接孔中。上述设置使承托板320与减振板310的连接受力更为均匀。
再为具体地,该承托板320的尺寸大于该支撑立杆210的横截面尺寸,该减振板310的尺寸与该承托板320相同。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增大支撑立杆210与模板20的接触面积,提升支撑立杆210对模板20的支撑稳定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所述基座(100)被配置为放置于下层楼板;
支撑组件(200),所述支撑组件(200)安装于所述基座(100),所述支撑组件(200)的长度可调;
承托组件(300),所述承托组件(300)包括减振板(310)和承托板(320),所述承托板(320)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200)背离所述基座(100)的端部,所述减振板(310)安装于所述承托板(320),所述减振板(310)正对混凝土布料装置的支脚(10),模板(20)夹设于所述减振板(310)和所述支脚(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立杆(210)和千斤顶(220),所述千斤顶(22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00),所述支撑立杆(210)连接于所述千斤顶(220),所述千斤顶(220)能够调节所述支撑立杆(210)的高度,所述承托组件(300)固连于所述支撑立杆(210)背离所述千斤顶(220)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210)的底部开设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支撑立杆(210)同轴设置,所述千斤顶(220)的顶部设置固定螺栓(221),所述固定螺栓(221)螺接于所述螺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320)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立杆(210)的横截面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210)的底部固连有支撑板(211),所述支撑板(211)平行于所述承托板(320),所述支撑板(211)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立杆(210)的横截面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板(310)埋设多个连接螺栓(311),所述承托板(320)开设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于多个所述连接螺栓(311),所述连接螺栓(311)贯穿对应的所述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320)上开设的多个所述连接孔呈矩形阵列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板(310)为橡胶板。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为塑胶板。
10.布料机,包括混凝土布料装置,所述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多个支脚(10),多个所述支脚(10)坐落于所述模板(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还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减振支撑机构,多个所述减振支撑机构一一对应于多个所述支脚(10),并抵靠于所述模板(20)下方。
CN202223103127.5U 2022-11-22 2022-11-22 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Active CN218971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3127.5U CN218971731U (zh) 2022-11-22 2022-11-22 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3127.5U CN218971731U (zh) 2022-11-22 2022-11-22 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1731U true CN218971731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6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3127.5U Active CN218971731U (zh) 2022-11-22 2022-11-22 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1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1191A (zh) 一种用于光伏阵列支架的高度可调式支架座
CN218971731U (zh) 减振支撑机构及布料机
CN201149064Y (zh) 一种风机安装的减震装置
CN212452251U (zh) 抗震盖梁
CN213929263U (zh) 减振装置
CN215721310U (zh) 一种泵管加固支架
CN212956088U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
CN210424903U (zh) 一种钢结构上灯具的防震安装结构
CN210600822U (zh) 一种混凝土布料机用承重支撑支座
CN113463910A (zh) 工具式梁板模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574548U (zh) 灯检机操作间承重机构
CN217557811U (zh) 一种可调整承载力的装置
CN212595617U (zh) 一种大型沸腾反应釜侧装式可拆卸减震装置
CN216666932U (zh) 一种用于布料机的减震支座
CN209604663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泵管固定结构
CN217478812U (zh) 一种别墅电梯用主机安装机构
CN210947803U (zh) 一种隔震支座上预埋钢板定位装置
CN217272442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地泵管支架
CN211172059U (zh) 活动式地脚螺栓定位架
CN217951628U (zh) 一种高强度稳定型电气设备抗震支架
CN111889038A (zh) 一种大型沸腾反应釜侧装式可拆卸减震装置
CN217537312U (zh) 一种芯板可更换屈曲约束支撑阻尼器
CN220647019U (zh) 一种混凝土泵管固定装置
CN213104372U (zh) 一种铸件射芯机安装底座
CN215926674U (zh) 一种用于高装配率建筑梁板位置的连墙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