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1332U - 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1332U
CN218971332U CN202223613567.5U CN202223613567U CN218971332U CN 218971332 U CN218971332 U CN 218971332U CN 202223613567 U CN202223613567 U CN 202223613567U CN 218971332 U CN218971332 U CN 218971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blade
sliding
chut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35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万启
刘元财
张泫舜
陈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35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1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1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1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风机机头和发电机。发电机包括风机机头。风机机头包括轮毂、叶片和驱动机构。轮毂的外周壁设有滑动部,滑动部具有沿轮毂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叶片和滑动部滑动配合。叶片被构造为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并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以改变其迎风面积。驱动机构被构造为驱动叶片沿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本申请能够以较低的实现成本灵活调节叶片的迎风面积。

Description

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受风吹动进而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叶片的转速过高,则导致机组输出功率过大,甚至烧毁发电机,叶片转速过低,则导致机组输出功率过小。
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调节叶片的迎风面积来控制叶片在强风状态下的转速,常规的技术手段是利用驱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叶片相对轮毂转动,从而减小叶片的迎风面积,降低叶片转速。
然而,连杆机构的传动连接关系复杂,在轮毂内的设计和生产难度大,导致风力发电机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风机机头和发电机,能够以较低的实现成本灵活调节叶片的迎风面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机机头。风机机头包括轮毂、叶片和驱动机构。轮毂的外周壁设有滑动部,滑动部具有沿轮毂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叶片和滑动部滑动配合。叶片被构造为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并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以改变其迎风面积。驱动机构被构造为驱动叶片沿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叶片的一端沿轮毂的滑动部的延伸路径滑动,则叶片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呈螺旋状移动。风吹动叶片带动轮毂以轮毂的轴向轴线转动,叶片在沿轮毂的径向移动的同时,能以轮毂的某一径向为轴实现转动,改变了叶片与风向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了叶片的迎风面积,进而能够改变叶片带动轮毂转动的转速。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气压机构。气压机构连通至叶片与滑动部之间。气压机构能够改变叶片与滑动部之间的气压,使叶片沿滑动部滑动。
上述实施例中,叶片与滑动部之间能够形成较为密闭的气压腔,气压机构能够改变叶片与滑动部之间的气压腔的气压,气压机构对叶片实施的气压大于大气压时,则叶片沿轮毂的径向向轮毂外相对滑动部滑动;气压机构对叶片实施的气压小于大气压时,则叶片沿轮毂的径向向轮毂内相对滑动部滑动,通过气压机构能够快速驱动叶片相对滑动部滑动,以使叶片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的迎风面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部为滑槽。滑槽沿轮毂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路径延伸。
上述实施例中,滑动部为沿轮毂径向螺旋延伸的滑槽,叶片的一端能够伸入滑槽内移动,叶片改变在滑槽内沿轮毂径向的位置,则叶片能够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叶片的迎风面积的改变。并且滑槽沿轮毂的径向相对靠外的部分容置叶片,滑槽沿轮毂的径向相对靠内的部分能够配合叶片形成气压腔,便于气压机构改变叶片与滑槽之间的气压,从而便于驱动叶片沿滑槽滑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机头还包括弹性件。叶片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滑槽内。弹性件向叶片施加弹力,弹力与气压机构向叶片施加的气压方向相反。
上述实施例中,叶片在气压机构施加的气压与弹性件施加的弹力的配合作用下,实现沿滑槽滑动。在叶片随轮毂转动时,在弹性件的弹力的作用下,叶片能够克服离心力,使叶片扭的一端保持在滑槽内;气压机构能够将气体推进至滑槽内,增大滑槽内的气压,从而克服弹性件的弹力推动叶片沿滑槽向轮毂外滑动;通过调整气压机构所增大的滑槽内的气压的大小,在弹性件的弹力的配合拉动作用下,叶片能够保持在滑槽内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叶片迎风面积的调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叶片、滑槽和弹性件的数量相等且分别为多个。多个滑槽独立。轮毂设有多个气流通道。每个气流通道连通一个滑槽和气压机构。
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滑槽之间相互独立,使得不同滑槽内所对应叶片的迎风面积的调控也相互独立,每个气流通道连通一个独立的滑槽,实现气压机构对不同滑槽内叶片的独立调控,能够分别改变不同滑槽内叶片的迎风面积,在不同滑槽内叶片的迎风面积的共同配合下控制轮毂的转速,从而对轮毂的转速调整更为精准。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叶片、滑槽和弹性件的数量分别为多个。每两个滑槽连通。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连通的两个滑槽内的叶片。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叶片通过一个弹性件连接,弹力同时作用于两个叶片,能够实现一个弹性件对两个叶片的滑动控制,减少弹性件的设置数量,降低成本。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滑槽连通。轮毂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至少一个滑槽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气流通道与多个连通的滑槽中的一个连通,气压机构能够通过气流通道同时改变多个滑槽内的气压,实现对多个叶片的同时调控,提高改变叶片迎风面积的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叶片包括叶片主体、移动部和连接部。叶片主体、连接部和移动部依次连接。移动部垂直于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与滑槽垂直于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移动部沿滑槽滑动。连接部垂直于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处于滑槽垂直于轮毂的径向的各个截面相交叠构成的范围内,以使连接部移动时避让滑槽的槽壁。
上述实施例中,移动部垂直于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与滑槽垂直于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相同,移动部沿轮毂径向的周面能够贴合于滑槽沿轮毂径向的周面,确保移动部在滑槽内沿轮毂径向滑动时能够稳定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并且使移动部与滑槽之间形成较为密闭的气压腔,确保气压机构能够稳定驱动移动部在滑槽内滑动,以使位于滑槽外的叶片主体能够相对轮毂转动,改变叶片的迎风面积。同时连接部垂直于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处于滑槽垂直于轮毂的径向的各个截面相交叠构成的范围内,连接部跟随移动部在滑槽内移动时,避免连接部与滑槽由于结构形状限制而无法正常移动,即防止连接部与滑槽卡死,确保叶片主体能够正常相对滑槽沿轮毂径向移动而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叶片包括叶片主体、插入部和凸块。插入部与叶片主体连接,凸块设于插入部的周侧。轮毂的外周壁设有插槽。滑槽位于插槽的周侧,且与插槽连通。插入部位于插槽内。凸块位于滑槽内。
上述实施例中,插入部插入插槽以加强叶片与轮毂的连接稳定性。气压机构通过滑槽与插槽连通,能够改变插槽与插入部之间的气压,从而实现插槽在插入部内沿轮毂的轴线移动。并且滑槽在插槽的周侧沿轮毂的径向绕插槽螺旋转延伸,插入部周侧的凸块在滑槽内绕轮毂的径向螺旋移动,则插入部在插槽内沿轮毂径向移动时,在凸块的带动下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叶片主体转动,实现对叶片的迎风面积的调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发电机包括机身主体和如上所述的风机机头。轮毂转动连接于机身主体。
上述实施例中,轮毂转动连接于风机主体,风吹动叶片带动轮毂相对风机主体转动,进而实现发电机风力发电。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叶片沿滑动部的螺旋延伸路径滑动,使叶片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的迎风面积,以调控轮毂相对风机主体的转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风机机头的一种配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轮毂的部分结构透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风机机头的另一种配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轮毂的部分结构透视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风机机头-100           发电机-200               风机主体-201
轮毂-10                叶片-20                  气压机构-30
弹性件-40
滑槽-11                气流通道-12              插槽-13
叶片主体-21            移动部-22                连接部-23
插入部-24              凸块-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垂直”用于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理想状态。实际生产或使用的状态中,两个部件之间可以存在近似于垂直的状态。举例来说,结合数值描述,垂直可以指代两直线之间夹角范围在90°±10°之间,垂直也可以指代两平面的二面角范围在90°±10°之间,垂直还可以指代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90°±10°之间。被描述“垂直”的两个部件可以不是绝对的直线、平面,也可以大致呈直线或平面,从宏观来看整体延伸方向为直线或平面即可认为部件为“直线”或“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受风吹动进而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叶片的转速过高,则导致机组输出功率过大,甚至烧毁发电机,叶片转速过低,则导致机组输出功率过小。
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调节叶片的迎风面积来控制叶片在强风状态下的转速,常规的技术手段是利用驱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叶片相对轮毂转动,从而减小叶片的迎风面积,降低叶片转速。
然而,连杆机构的传动连接关系复杂,在轮毂内的设计和生产难度大,导致风力发电机的成本较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机机头和发电机。发电机包括风机机头。风机机头包括轮毂、叶片和驱动机构。轮毂的外周壁设有滑动部,滑动部具有沿轮毂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叶片和滑动部滑动配合。叶片被构造为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并绕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以改变其迎风面积。驱动机构被构造为驱动叶片沿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
叶片的一端沿轮毂的滑动部的延伸路径滑动,则叶片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呈螺旋状移动。风吹动叶片带动轮毂以轮毂的轴向轴线转动,叶片在沿轮毂的径向移动的同时,能以轮毂的某一径向为轴实现转动,改变了叶片与风向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了叶片的迎风面积,进而能够改变叶片带动轮毂转动的转速。
风吹动叶片使得风机机头在风力的推动下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风机机头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风机机头转动连接于发电机的机身主体,并带动发电机内的转子转动,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发电机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电。
下面结合附图,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2和图6,本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机头100。风机机头100包括轮毂10、叶片20和驱动机构。轮毂10的外周壁设有滑动部,滑动部具有沿轮毂10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叶片20和滑动部滑动配合。叶片20被构造为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并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以改变其迎风面积。驱动机构被构造为驱动叶片20沿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气压机构30,滑动部为滑槽11。
叶片20的一端沿轮毂10的滑动部的延伸路径滑动,则叶片20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呈螺旋状移动。风吹动叶片20带动轮毂10以轮毂10的轴向轴线转动,叶片20在沿轮毂10的径向移动的同时,能以轮毂10的某一径向为轴实现转动,改变了叶片20与风向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了叶片20的迎风面积,进而能够改变叶片20带动轮毂10转动的转速。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部的沿轮毂10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为:由轮毂10的外周壁沿轮毂10的径向向内或向外延伸的同时,绕该径向作为轴线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部的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为绕轮毂10的某一径向为轴的螺旋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部的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为绕偏离轮毂10的某一径向为轴的螺旋延伸,能够实现叶片20相对轮毂10的某一径向转动以改变叶片20的迎风面积即可。
参见图2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气压机构30。气压机构30连通至叶片20与滑动部之间。气压机构30能够改变叶片20与滑动部之间的气压,使叶片20沿滑动部滑动。叶片20与滑动部之间能够形成较为密闭的气压腔,气压机构30能够改变叶片20与滑动部之间的气压腔的气压,气压机构30对叶片20实施的气压大于大气压时,则叶片20沿轮毂10的径向向轮毂10外相对滑动部滑动;气压机构30对叶片20实施的气压小于大气压时,则叶片20沿轮毂10的径向向轮毂10内相对滑动部滑动,通过气压机构30能够快速驱动叶片20相对滑动部滑动,以使叶片20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20的迎风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可以为气缸、电机、液压缸等能够实现直线驱动的驱动机构。上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叶片20转动连接,驱动端能够相对叶片20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即可。
参见图2、图4、图6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部为滑槽11。滑槽11沿轮毂10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路径延伸。滑动部为沿轮毂10径向螺旋延伸的滑槽11,叶片20的一端能够伸入滑槽11内移动,叶片20改变在滑槽11内沿轮毂10径向的位置,则叶片20能够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叶片20的迎风面积的改变。并且滑槽11沿轮毂10的径向相对靠外的部分容置叶片20,滑槽11沿轮毂10的径向相对靠内的部分能够配合叶片20形成气压腔,便于气压机构30改变叶片20与滑槽11之间的气压,从而便于驱动叶片20沿滑槽11滑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叶片20与滑动部滑动连接的一端形成槽体(图未示),滑动部的外周设有凸出部(图未示)等结构,凸出部等结构沿延伸路径形成与滑动部的外周,凸出部的延伸路径为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滑动部伸入至叶片20的槽体内,使叶片20与轮毂10活动连接,滑动部的凸出部与叶片20的槽体配合,叶片20的槽体在滑动部的呈螺旋转的延伸路径的引导下绕滑动部转动,从而实现叶片20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以改变其迎风面积。
参见图2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机头100还包括弹性件40。叶片20通过弹性件40连接于滑槽11内。弹性件40向叶片20施加弹力,弹力与气压机构30向叶片20施加的气压方向相反。叶片20在气压机构30施加的气压与弹性件40施加的弹力的配合作用下,实现沿滑槽11滑动。在叶片20随轮毂10转动时,在弹性件40的弹力的作用下,叶片20能够克服离心力,使叶片20的一端保持在滑槽11内;气压机构30能够将气体推进滑槽11内,增大滑槽11内的气压,从而克服弹性件40的弹力并推动叶片20沿滑槽11向轮毂10外滑动;通过调整气压机构30实施在滑槽11内的气压的大小,在弹性件40的弹力的配合拉动作用下,叶片20能够保持在滑槽11内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叶片20迎风面积的调控。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0、滑槽11和弹性件40的数量相等且分别为多个。多个滑槽11独立。轮毂10设有多个气流通道12。每个气流通道12连通一个滑槽11和气压机构30。不同滑槽11之间相互独立,使得不同滑槽11内所对应叶片20的迎风面积的调控也相互独立,每个气流通道12连通一个独立的滑槽11,实现气压机构30对不同滑槽11内叶片20的独立调控,能够分别改变不同滑槽11内叶片20的迎风面积,在不同滑槽11内叶片20的迎风面积的共同配合下控制轮毂10的转速,从而对轮毂10的转速调整更为精准。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叶片20分别设于一个滑槽11,以实现对每个叶片20的迎风面积的单独调整。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弹性件40连接于一个叶片20和一个滑槽11的槽壁之间,每个弹性件40独立控制每个叶片20与对应滑槽11的相对位置,使每个叶片20相对所在滑槽11的位置的改变更加准确,不会相互干扰。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0、滑槽11和弹性件40的数量分别为多个。每两个滑槽11连通。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连通的两个滑槽11内的叶片20。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叶片20通过一个弹性件40连接,弹力同时作用于两个叶片20,能够实现一个弹性件40对两个叶片20的滑动控制,减少弹性件40的设置数量,降低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连通的滑槽11相对设置,减小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连接的两叶片20的弹力之间的夹角,使弹性件40的延伸方向趋近于直线延伸,提高弹性件4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0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弹片、气弹簧等。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滑槽11连通。轮毂10设有气流通道12。气流通道12与至少一个滑槽11连通。气流通道12与多个连通的滑槽11中的一个连通,气压机构30能够通过气流通道12同时改变多个滑槽11内的气压,实现对多个叶片20的同时调控,提高改变叶片20迎风面积的效率。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2与滑槽11的连通部位位于滑槽11的底壁和叶片20之间。滑槽11的底壁为滑槽11沿轮毂10径向位于轮毂10靠近轮毂10轴心的槽壁,以避免叶片20沿滑槽11滑动时将气流通道12与滑槽11的连通部位封堵,使气压机构30能够始终维持对叶片20移动的驱动。
参见图2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0包括叶片主体21、移动部22和连接部23。叶片主体21、连接部23和移动部22依次连接。移动部22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与滑槽11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移动部22沿滑槽11滑动。连接部23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截面形状处于滑槽11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各个截面相交叠构成的范围内,以使连接部23移动时避让滑槽11的槽壁。移动部22沿滑槽11的螺旋状延伸路径滑动,通过连接部23带动叶片主体21移动,从而实现叶片主体21相对轮毂10转动,以改变叶片20的迎风面积。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11以设于轮毂10的槽口的中心所在的轮毂10的径向为轴线螺旋延伸。
移动部22垂直于轮毂10径向的各截面沿轮毂10径向分布,滑槽11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各截面沿轮毂10径向分布,处于轮毂10径向的同一位置的移动部22的截面形状与连接部23的截面形状相同。移动部22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与滑槽11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截面形状相同,移动部22沿轮毂10径向的周面能够贴合于滑槽11沿轮毂10径向的周面,确保移动部22在滑槽11内沿轮毂10径向滑动时能够稳定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并且使移动部22与滑槽11之间形成较为密闭的气压腔,确保气压机构30能够稳定驱动移动部22在滑槽11内滑动,以使位于滑槽11外的叶片主体21能够相对轮毂10转动,改变叶片20的迎风面积。可以理解的是,滑槽11以插槽13设于轮毂10的槽口的中心所在的轮毂10的径向为轴线螺旋延伸。
同时,连接部23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各截面沿轮毂10径向分布,连接部23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截面形状处于滑槽11垂直于轮毂10的径向的各个截面相交叠构成的范围内,连接部23跟随移动部22在滑槽11内移动时,避免连接部23与滑槽11由于结构形状限制而无法正常移动,即防止连接部23与滑槽11卡死,确保叶片主体21能够正常相对滑槽11沿轮毂10径向移动而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
参见图6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0包括叶片主体21、插入部24和凸块25。插入部24与叶片主体21连接。凸块25设于插入部24的周侧。轮毂10的外周壁设有插槽13。滑槽11位于插槽13的周侧,且与插槽13连通。插入部24位于插槽13内。凸块25位于滑槽11内。插入部24插入插槽13以加强叶片20与轮毂10的连接稳定性。气压机构30通过滑槽11与插槽13连通,能够改变插槽13与插入部24之间的气压,从而实现插槽13在插入部24内沿轮毂10的轴线移动。并且滑槽11在插槽13的周侧沿轮毂10的径向绕插槽13螺旋转延伸,插入部24周侧的凸块25在滑槽11内绕轮毂10的径向螺旋移动,则插入部24在插槽13内沿轮毂10径向移动时,在凸块25的带动下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进而带动叶片主体21转动,实现对叶片20的迎风面积的调节。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2与插槽13连通,从而与滑槽11连通。气流通道与插槽13连通的部位位于插槽13的底壁。插槽13的底壁为插槽13沿轮毂10径向位于轮毂10靠近轮毂10轴心的槽壁,以避免叶片20沿插槽13滑动时将气流通道12与插槽13的连通部位封堵,使气压机构30能够始终维持对叶片20移动的驱动。
参见图6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插槽13的周侧连通有多个滑槽11,一个插入部24的周侧设有多个凸块25。一个叶片20通过多组凸块25与滑槽11的配合,提高叶片20转动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插槽13上连通的滑槽11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插入部24上设有的凸块25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槽13为圆柱形槽结构,插入部24为圆形柱体结构。插入部24沿轮毂10径向的周面能够贴合于插槽13沿轮毂10径向的周面,避免插入部24在插槽13内沿轮毂10径向滑动晃动,并使插入部24与插槽13之间形成较为密闭的气压腔,确保气压机构30能够稳定驱动插入部24在插槽13内滑动,以使叶片主体21能够相对轮毂10转动,改变叶片20的迎风面积。
参见图1、图2和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200。发电机200包括机身主体和如上所述的风机机头100。轮毂10转动连接于机身主体。
轮毂10转动连接于风机主体201,风吹动叶片20带动轮毂10相对风机主体201转动,进而实现发电机200风力发电。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叶片20沿滑动部的螺旋延伸路径滑动,使叶片20绕轮毂10的径向轴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20的迎风面积,以调控轮毂10相对风机主体201的转速。
本申请中,叶片20的一端沿轮毂10的滑动部的延伸路径滑动,则叶片20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呈螺旋状移动。风吹动叶片20带动轮毂10以轮毂10的轴向轴线转动,叶片20在沿轮毂10的径向移动的同时,能以轮毂10的某一径向为轴实现转动,改变了叶片20与风向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了叶片20的迎风面积,进而能够改变叶片20带动轮毂10转动的转速。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公开于本申请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的外周壁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具有沿所述轮毂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的延伸路径;
叶片,所述叶片和所述滑动部滑动配合,并被构造为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所述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并绕所述轮毂的径向轴线转动,以改变其迎风面积;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叶片沿所述滑动部的延伸路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压机构,所述气压机构连通至所述叶片与所述滑动部之间,所述气压机构能够改变所述叶片与所述滑动部之间的气压,使所述叶片沿所述滑动部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为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轮毂的径向方向呈螺旋状路径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头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弹性件向所述叶片施加弹力,所述弹力与所述气压机构向所述叶片施加的气压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滑槽和弹性件的数量相等且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滑槽独立,所述轮毂设有多个气流通道,每个所述气流通道连通一个所述滑槽和所述气压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滑槽和弹性件的数量分别为多个,每两个所述滑槽连通,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连通的两个所述滑槽内的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滑槽连通,所述轮毂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至少一个所述滑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叶片主体、移动部和连接部,所述叶片主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移动部依次连接,所述移动部垂直于所述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滑槽垂直于所述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所述移动部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轮毂的径向的截面形状处于所述滑槽垂直于所述轮毂的径向的各个截面相交叠构成的范围内,以使所述连接部移动时避让所述滑槽的槽壁。
9.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叶片主体、插入部和凸块,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叶片主体连接,所述凸块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周侧,所述轮毂的外周壁设有插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插槽的周侧,且与所述插槽连通,所述插入部位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滑槽内。
10.一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机头,所述轮毂转动连接于所述机身主体。
CN202223613567.5U 2022-12-30 2022-12-30 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Active CN218971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567.5U CN218971332U (zh) 2022-12-30 2022-12-30 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567.5U CN218971332U (zh) 2022-12-30 2022-12-30 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1332U true CN218971332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6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3567.5U Active CN218971332U (zh) 2022-12-30 2022-12-30 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1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9099B (zh) 一种小微型鼓风机
US4969798A (en) Diffuser for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209910040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EP3819208B1 (en) Rotor assembly and aircraft with rotor assembly
JP3981143B1 (ja) 発電装置
CN218971332U (zh) 风机机头和发电机
CN114616177A (zh) 具有高效螺旋桨转子的飞行器、特别是无人机或用于个人空中移动的飞行器
CN106871402B (zh) 空气调节机构
CN112594216A (zh) 一种风扇装置及具有该风扇装置的服务器
CN117287412A (zh) 一种带自锁轴头的热风电机
CN112124590A (zh) 抗强侧风干扰多旋翼无人机
CN204202122U (zh) 活动通风格栅气流调节窗
CN109274211A (zh) 一种转速多方式可调的风机
KR20110088828A (ko) 풍력 발전용 수직 풍차
CN213744153U (zh) 一种扩压器、家电用风机及吸尘器
KR20220102253A (ko) 환형에어포일을 적용한 로터를 포함하는 멀티콥터
KR20170081982A (ko) 풍력 발전기
CN210290004U (zh) 风轮机、压缩机及发电机
CN115388018A (zh) 风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8124343A (zh) 一种出风口总成
CN108252250B (zh) 吹风机及其风速调节装置
CN218717698U (zh) 外径渐变轴流风轮及轴流风机
CN117501006A (zh)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叶轮
CN116641836B (zh) 一种叶片角度可调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CN212766717U (zh)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自动变矩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