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6636U - 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6636U
CN218966636U CN202222326038.0U CN202222326038U CN218966636U CN 218966636 U CN218966636 U CN 218966636U CN 202222326038 U CN202222326038 U CN 202222326038U CN 218966636 U CN218966636 U CN 218966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edge
layer
reflective film
wind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60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60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6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6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6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挡风窗用于抬头显示,包括第一透明部、第二透明部和楔形部,楔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部和所述第二透明部之间,所述楔形部包括第一反射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挡风窗的反射率,从而提高图像光线的利用率,同时可以抑制重影。

Description

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抬头显示HUD(head up display)的像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成像窗(后装的成像板或者车辆的挡风玻窗等)上,用户无需低头就可以直接看到画面,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在一些情形中,可以避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低头看仪表盘所导致的分心,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系数,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在现有技术中,抬头显示系统的投影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挡风玻璃反射,容易产生重影,限制了投影显示图像的清晰度。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公开发明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能够消除重影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挡风窗,包括第一透明部、第二透明部和楔形部,其中,楔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部和所述第二透明部之间,所述楔形部包括第一反射膜。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显示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挡风窗。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上所述的挡风窗或如上所述的显示系统。
例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挡风窗可以用于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系统或第三方面提供的交通工具。因此,本申请以下任一实施例中关于挡风窗的描述可以适用于本申请的第一至三任一方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挡风窗安装到交通工具后,所述楔形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楔形部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01-3mrad。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楔形部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1-0.8mrad。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楔形部包括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和透光介质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和所述第二中间层中至少一个为楔形层;透光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层和所述第二中间层之间,所述第一反射膜设于所述透光介质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中间层为第一楔形层,所述第二中间层为第二楔形层,所述第一楔形层和所述第二楔形层对称设置在所述透光介质层的两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膜至少设置于所述透光介质层的一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层与所述透光介质层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中间层与所述透光介质层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反射膜位于所述透光介质层内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膜包括第一子反射膜和第二子反射膜,所述第一子反射膜和所述第二子反射膜分别设于所述透光介质层的两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膜设置为反射可见光;或者,所述第一反射膜设置为反射可见光和红外光;和/或,所述第一反射膜为金属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膜为包括铝、金、铂金和银中至少一种的反射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透光介质层为平板结构,所述透光介质层的厚度为0~1.5mm;或者,所述透光介质层为楔形结构层,在所述挡风窗安装到交通工具后,所述楔形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和/或,所述透光介质层为多层,所述第一反射膜设于多层所述透光介质层的至少一层;和/或,所述透光介质层的材质为玻璃或亚克力;和/或,所述第一楔形层和第二楔形层的材质为PVB、SGP、EVA或PU;和/或,所述第一透明部和第二透明部的材质为玻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射膜反射第一光线且透射第二光线,所述第一光线和所述第二光线的光学特性不同。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挡风窗,还包括第二反射膜,所述第二反射膜为P偏振光反射膜,所述第二反射膜设于所述第一透明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透明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透明部与所述楔形部之间、所述第二透明部与所述楔形部之间的至少一处。
根据一些实施例,图像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膜后一部分被所述第二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一子光线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二子光线,所述第二子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膜后一部分被所述第一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三子光线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四子光线;或者,图像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膜后一部分被所述第一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五子光线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六子光线,所述第六子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膜后一部分被所述第二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七子光线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八子光线。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反射膜为金属反射膜或介质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显示系统,还包括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的成像光线投射至所述挡风窗上,并经所述挡风窗反射在人眼成像,所述投影设备包括像源,所述像源发出的光线至少包含P偏振光。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像源发出的P偏振光为线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和/或,所述P偏振光的能量占比小于或等于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一种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本申请的挡风窗通过楔形部可以修正经第二透明部反射光线的出射角以及楔形部可以修改其内部反射光线的出射角,修正后的两条光线出射角与第一透明部反射光线的出射角保持一致,从而能够消除重影问题,具有优异的抬头显示效果。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说明和附图仅用来说明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这里,构成本公开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挡风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挡风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现有用于抬头显示的前挡风玻璃多为夹层玻璃,例如,其是由至少两片具有一定曲率的玻璃基板中间夹设热塑性聚合物膜片(如聚乙烯醇缩丁醛即PVB)构成。发明人经研究发现:抬头显示系统中采用上述的夹层挡风玻璃反射图像光线时,存在如下问题,当投影像源发出的光经过夹层玻璃与空气接触的两个表面时都会发生反射,两个表面上的反射影像会形成两个相互干扰的重影,特别是在夹层玻璃的厚度较厚(一般超过3mm)的情况下会更加明显,这极大地限制了投影显示图像的清晰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挡风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挡风窗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挡风窗10可以为车辆的车载玻璃。
如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一种挡风窗10,用于抬头显示,包括第一透明部101、第二透明部102和楔形部200,其中,楔形部200设置于第一透明部101和第二透明部102之间,楔形部包括第一反射膜300。楔形部200夹设在两层透明板之间,形成挡风窗10,本申请中的楔形部200可以实现挡风窗10应用于抬头显示时,经挡风窗10两侧表面上反射的图像光线会产生偏移,使挡风窗10两侧表面上反射的图像光线重合或近似重合,从而抑制重影的产生。关于挡风窗10的大小,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车辆需求进行选择其具体尺寸。例如,挡风窗10可以为挡风玻璃或塑料件。
此外,在楔形部中设置第一反射膜300,可以提高挡风窗的整体反射率,从而提高抬头显示装置的图像光线的利用率,便于提高抬头显示装置所形成的虚像的图像亮度和成像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透明部101和第二透明部102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亚克力。本申请的挡风窗10可以用作前挡风玻璃,当然,本申请不限定用作前挡风玻璃,也可用作车辆其他位置的玻璃。例如,挡风窗10的里外各一层弯曲的透明板,中间夹着一层楔形层,然后被粘接于车辆的窗户的框架上,用于抑制抬头显示挡风玻璃重影的产生。当然,本申请不限定里外各一层弯曲的透明板的材质,凡是可以达到本申请相同的效果即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楔形部200包括第一中间层201、第二中间层202和透光介质层301,其中,第一中间层201和第二中间层202中至少一个为楔形层;透光介质层301设置于第一中间层201和第二中间层202之间,第一反射膜300设于透光介质层。例如,第一反射膜300镀设于透光介质层的表面。这样便于第一反射膜300的加工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中间层201形成为第一楔形层,第二中间层202形成为第二楔形层,第一楔形层和第二楔形层对称设置在透光介质层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楔形部200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01-3mrad。另外,楔形部200的楔形角的范围也可以为0.1-0.8mrad。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当楔形部200只有一个楔形层时,则楔形部200的楔形角的范围即为该楔形层的楔形角的范围;当楔形部200有两个楔形层时,则楔形部200的楔形角的范围为该两个楔形层的楔形角范围的总和。
例如,第一中间层201形成为第一楔形层,第二中间层202形成为第二楔形层,第一楔形层和第二楔形层对称设置在透光介质层的两侧且倾斜角度相同。例如,第一楔形层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005-1.5mrad,第二楔形层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005-1.5mrad。例如,第一楔形层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05-0.4mrad,第二楔形层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05-0.4mrad。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楔形层和第二楔形层的材质可以选用PVB、SGP、EVA或PU,当然,本申请不具体限定楔形部200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凡是可以打到本申请相同的效果即可。
例如,第一透明部101和第二透明部102之间设置第一中间层201和第二中间层202,第一中间层201和第二中间层202均为楔形结构,透光介质层301设置于第一中间层201和第二中间层202之间,透光介质层301上设置有第一反射层302,以形成楔形结构的挡风窗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用于消除挡风窗10重影的产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反射膜300至少设置于透光介质层301的一侧表面,位于第一中间层201与透光介质层301之间和/或第二中间层202与透光介质层301之间;或者第一反射膜300位于透光介质层内部。
另一方面,第一中间层201和第二中间层202之间设置有透光介质层301,在透光介质层301一侧设置第一反射膜300或者在透光介质层301的两侧均设置第一反射膜300,用于提高挡风窗的反射率。第一中间层201和第二中间层202之间镀设有第一反射膜300的透光介质层301,能够提高对光线的反射率,进而挡风窗10的整体反射率也会进一步的增加,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如图2所示,第一反射膜300还可以分别镀设在透光介质层301的两侧。例如,第一反射膜300包括第一子反射膜302和第二子反射膜303,第一子反射膜302和第二子反射膜303分别设于透光介质层301的两侧。从而使入射到透光介质层301中的光线能够分别被第一子反射膜302和第二子反射膜303进行反射,进而使挡风玻璃的整体反射率也会进一步的增加,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反射膜300设置为反射可见光;或者,第一反射膜300设置为反射可见光和红外光,可以提高对外界光线中处于红外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进而降低车内的热量。和/或,第一反射膜300为金属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反射膜300的材质可以为铝、金、铂金和银中至少一种形成的反射膜。当然,本申请不限定第一反射膜300的具体材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凡是达到本申请相同的效果即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反射膜300的材质为铝或银时,其反射率为5%~10%,其中,由于银、铝对于红外波段的光线也具有反射作用,因此,可提高对外界光线中处于红外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进而降低车内的热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透光介质层301可以包括平板结构,透光介质层301的厚度为0~1.5mm;或者,透光介质层301为楔形结构层,在挡风窗安装到交通工具后,楔形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这样便于与抬头显示装置配合工作,以降低或消除重影的产生;和/或,透光介质层301为多层,第一反射膜300设于多层透光介质层的至少一层。当然,本申请具体不限定透光介质层301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例如,本申请中的透光介质层301可以设置为薄玻璃,其厚度小于1.5mm,由于透光介质层301的厚度较薄,光线在透光介质层301中传播的光程较短,因此可减小光线因折射所带来的偏移影响,降低产生重影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透光介质层301为楔形结构层时,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楔形结构层的宽边与第一中间层201和第二中间层202的宽边相接,且窄边相接。楔形结构层的透光介质层301能够调整光线在第一反射膜300上的出射角度,用于消除挡风窗10重影的产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透光介质层301的材质为玻璃或亚克力,可以实现在不影响透光的前提下能够将第一反射膜300设置在其表面上,起到第一反射膜300的媒介作用。当然,本申请不具体限定透光介质层301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凡是可以打到本申请相同的效果即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反射膜300反射第一光线且透射第二光线,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的光学特性不同。光学特性可以指偏振特性和/或波段选择特性,例如第一光线是S偏振光,第二光线是P偏振光。例如,第一反射膜300的光学特性可以与抬头显示装置中像源发出的图像光线适配,例如像源发出S偏振光,则可设置第一反射膜300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这样不仅便于提高图像光线的反射率,而且可以提高外界环境光线中S偏振光的透过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挡风窗10还包括第二反射膜,第二反射膜为P偏振光反射膜,第二反射膜设于第一透明部的外表面、第二透明部的外表面、第一透明部与楔形部之间、第二透明部与楔形部之间的至少一处。
例如,图像光线照射到第二反射膜后一部分图像光线被第二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一子光线且另一部分图像光线从第二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二子光线,第二子光线照射到第一反射膜后一部分图像光线被第一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三子光线且另一部分图像光线从第一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四子光线;或者,图像光线照射到第一反射膜后一部分图像光线被第一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五子光线且另一部分图像光线从第一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六子光线,第六子光线照射到第二反射膜后一部分图像光线被第二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七子光线且另一部分图像光线从第二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八子光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反射膜可以为金属反射膜或介质膜。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系统,包括如上的挡风窗10和投影设备,其中,投影设备的成像光线投射至挡风窗上,并经挡风窗反射在人眼成像,投影设备包括像源,像源发出的光线至少包含P偏振光。像源发出的P偏振光为线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和/或,P偏振光的能量占比小于或等于50%。由于S偏振光的反射率相比P偏振光高,但是用户在佩戴偏振光太阳镜时,S偏振光会被过滤掉。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在用户未佩戴太阳镜时,可以提高成像亮度和清晰度,在用户佩戴太阳镜时,可以使用户依然能够看到成像画面。由此提高显示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如图3所示,显示系统包括如上的挡风窗10和投影设备,其中,挡风窗10位车载玻璃,例如可以为前挡风玻璃。投影设备的成像光线投射至挡风窗上,并经挡风窗反射在人眼成像。例如,投影设备包括壳体、像源、平面反射镜和曲面反射镜,像源、平面反射镜和曲面反射镜设在壳体内部。像源发出的光线经平面反射镜反射到曲面反射镜,经曲面反射镜反射至车载玻璃,经车载玻璃反射到眼盒区域,以形成在车载玻璃另一侧的虚像,例如形成的成像画面。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设观察者需要观看成像的区域,即眼盒区域(eyebox),该眼盒区域是指观察者双眼所在的、可以看到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的区域,例如可以是平面区域或者立体区域。
本申请中,投影设备可以为抬头显示装置,显示系统可以为抬头显示系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投影设备用于输出相关文字、图像信息,例如速度、发动机转数、油耗、胎压、动态导航、夜视、实景地图等到挡风窗10上,从而被车内的观察者所观察到,实现抬头显示(HUD),甚至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投影设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发光二极管(LED)、液晶显示屏(LCD)、数字光处理(DLP)、电致发光(EL)、阴极射线管(CRT)、真空荧光管(VFD)、准直镜、球面校正镜、凸透镜、凹透镜、反射镜和/或偏振镜等。同时,投影设备的位置和入射角度是可调的,以适合车内不同位置或高度的观察者。
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描述,在申请中,挡风窗10从第一透明部101、楔形部200到第二透明部102的表面依次为第1面(图中的S1)、第2面(图中的S2)、第3面(图中的S3)以及第4面(图中的S4);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抬头显示系统的投影设备发出的光线会在挡风窗10的第1面、第一反射膜300(这里只是在透光介质层301的一侧设置第一反射膜,参图1)以及第4面发生三次反射后,形成重影。
由于第一中间层201为楔形结构,因此可以对在第一反射膜300上发生反射后的光线的出射角进行修正;同时,第二中间层202也为楔形结构,因此可以对在第4面上发生反射后的光线的出射角进行修正,从而将光线在挡风窗10的第一反射膜300以及第4面发生两次反射的光线的出射角调整到与光线在挡风窗10的第1面上发生反射的光线处于同一个角度附近,进而消除重影的产生,以及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并且由于第一反射膜300能够提高对光线的反射率,进而挡风窗10的整体反射率也会进一步的增加,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上的挡风窗10或如上的显示系统。其中,交通工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等陆用交通工具、航空器等空中交通工具,或水上或水下交通工具等。在挡风窗安装到交通工具后,挡风窗中的楔形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挡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明部和第二透明部;
楔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部和所述第二透明部之间,所述楔形部包括第一反射膜、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和透光介质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和所述第二中间层中至少一个为楔形层,所述透光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层和所述第二中间层之间,所述第一反射膜设于所述透光介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风窗安装到交通工具后,所述楔形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部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01-3mra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部的楔形角的范围为0.1-0.8mra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层为第一楔形层,所述第二中间层为第二楔形层,所述第一楔形层和所述第二楔形层对称设置在所述透光介质层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膜至少设置于所述透光介质层的一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层与所述透光介质层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中间层与所述透光介质层之间;或者,
所述第一反射膜位于所述透光介质层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膜包括第一子反射膜和第二子反射膜,所述第一子反射膜和所述第二子反射膜分别设于所述透光介质层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膜设置为反射可见光;或者,
所述第一反射膜设置为反射可见光和红外光;和/或,
所述第一反射膜为金属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膜为包括铝、金、铂金和银中至少一种的反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介质层为平板结构,所述透光介质层的厚度为0~1.5mm;或者,
所述透光介质层为楔形结构层,在所述挡风窗安装到交通工具后,所述楔形部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和/或,
所述透光介质层为多层,所述第一反射膜设于多层所述透光介质层的至少一层;和/或,
所述透光介质层的材质为玻璃或亚克力;和/或,
所述第一楔形层和第二楔形层的材质为PVB、SGP、EVA或PU;和/或,
所述第一透明部和第二透明部的材质为玻璃;和/或,
所述第一反射膜反射第一光线且透射第二光线,所述第一光线和所述第二光线的光学特性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反射膜,所述第二反射膜为P偏振光反射膜,所述第二反射膜设于所述第一透明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透明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透明部与所述楔形部之间、所述第二透明部与所述楔形部之间的至少一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挡风窗,其特征在于,图像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膜后一部分被所述第二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一子光线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二子光线,所述第二子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膜后一部分被所述第一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三子光线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四子光线;或者,
图像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膜后一部分被所述第一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五子光线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六子光线,所述第六子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膜后一部分被所述第二反射膜反射形成第七子光线且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反射膜透射出形成第八子光线;和/或,所述第二反射膜为金属反射膜或介质膜。
13.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的成像光线投射至所述挡风窗上,并经所述挡风窗反射在人眼成像,所述投影设备包括像源,所述像源发出的光线至少包含P偏振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源发出的P偏振光为线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和/或,
所述P偏振光的能量占比小于或等于50%。
16.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窗;或者,
如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系统。
CN202222326038.0U 2022-08-31 2022-08-31 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Active CN218966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038.0U CN218966636U (zh) 2022-08-31 2022-08-31 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038.0U CN218966636U (zh) 2022-08-31 2022-08-31 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6636U true CN218966636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4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6038.0U Active CN218966636U (zh) 2022-08-31 2022-08-31 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6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2140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5013134A (en) Ghost-free automotive head-up display employing a wedged windshield
US7158095B2 (en) Visual display system for displaying virtual images onto a field of vision
KR20050110614A (ko) 광각 p-편광 반사식 편광기 및 편광된 광원을 구비한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CN109661606B (zh) 平视显示器及其使用的影像显示装置
EP4130816A1 (en)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reflection film, windshield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CN114207506A (zh) 具有投影区域的载具复合玻璃件单元以及载具玻璃件和显示系统
EP4030218A1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CN218966636U (zh) 挡风窗、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US20230244016A1 (en) Reflection film, windshield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CN216792588U (zh) 成像显示装置
CN218213623U (zh)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CN112339357B (zh) 复合膜层及包含其的窗口、显示系统和汽车
CN220785411U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
CN116413907A (zh)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CN116413908A (zh)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JP2017146384A (ja) 光学部材、表示装置
CN220773286U (zh) 反射件、抬头显示系统和交通工具
KR20200131229A (ko) 영상 투사 장치 및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342790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US20230179747A1 (en) Head up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CN220933281U (zh) 高对比度抬头显示薄膜、前挡玻璃及显示系统
JP2017090860A (ja) 表示装置
JP2017090623A (ja) 表示装置
CN116868094A (zh) 包括复合玻璃板的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