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6403U - 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6403U
CN218966403U CN202320128333.7U CN202320128333U CN218966403U CN 218966403 U CN218966403 U CN 218966403U CN 202320128333 U CN202320128333 U CN 202320128333U CN 218966403 U CN218966403 U CN 218966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plate
adjusting rod
printing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83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yi Screen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yi Screen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yi Screen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yi Screen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83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6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6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6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印刷平台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设置在调节架相邻的两侧,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沿两个垂直的方向挤压平台板,以移动或旋转调整平台板位置,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架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板连接,第一弹簧的弹性力方向与第一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一致,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架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板连接,第二弹簧的弹性力方向与第二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的印刷平台可在UVW平台的基础上再进行手动调节,通过操作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对平台板进行较快的调整,调整到套色精准位置后设定产品CCD靶标基准点,然后直接成品套色印刷,调整效率高。

Description

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丝印印刷机是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网版上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
其中印刷机在印刷加工前需要先进行调试,将网版与产品对版套色调试,现有的印刷机是将调试片材过一遍印刷程序,然后根据印刷结果设定产品基准范围,然后需要在产品基准范围内通过控制UVW运动平台进行反复调试补偿到套色精准位置,操作复杂效率低。
故需要提供一种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机直接采用UVW运动平台自动微调进行多次调试,导致操作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其包括:调节架、平台板、两个第一调节杆、一个第二调节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
所述平台板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架的上方,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调节架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分别沿两个垂直的方向挤压所述平台板,以移动或旋转调整所述平台板位置,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台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力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台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力方向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台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受压块和第二受压块,第一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贯穿所述调节架且与所述第一受压块接触,第二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贯穿所述调节架且与所述第二受压块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受压块与所述第一调节杆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受压块与所述第二调节杆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架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平台板的两侧与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孔,连接杆贯穿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轴径小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径,以使得所述连接块能沿所述限位孔的径向平面活动,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板限制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旋拧所述连接杆的手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四侧的框条,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均与所述框条连接,所述平台板滑动接触在所述框条上方,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CCD相机相对的第一避位孔,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与所述CCD相机相对的第二避位孔,所述第二避位孔上设置有透明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多个吸孔,所述平台板的下方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平台板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吸孔连通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与吸气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印刷机,其使用上述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所述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还包括底座、对位驱动组件、控制器以及CCD相机,所述对位驱动组件包括被驱动移动的活动端;
所述对位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架与所述对位驱动组件的活动端连接,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平台板的下方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平台板片材拍照定位。
所述印刷机还包括上料平台、上料机械手、印刷板以及刮涂组件,所述上料平台位于所述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的一侧以进行片材的备料,所述上料平台的四侧设置有用于对片材进行定位的定位杆,所述上料机械手位于所述上料平台的上方以用于抓取片材至所述平台板上,所述印刷板位于所述平台板的上方,所述刮涂组件位于所述印刷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可直接通过操作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对平台板进行较快的调整,调整到套色精准位置后设定产品CCD靶标基准点,然后直接成品套色印刷,调整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对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结构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印刷机在印刷加工前需要先进行调试,将网版与产品对版套色调试,现有的印刷机是将调试片材过一遍印刷程序,然后根据印刷结果设定产品基准范围,然后需要在产品基准范围内通过控制UVW运动平台进行反复调试补偿到套色精准位置,操作复杂效率低。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印刷机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机,包括印刷平台11、上料平台12、上料机械手13、印刷板14以及刮涂组件15,上料平台12位于印刷平台11的一侧以进行片材的备料,上料平台12的四侧设置有用于对片材进行定位的定位杆,上料机械手13位于上料平台12的上方以用于抓取片材至平台板23上,印刷板14位于平台板23的上方(图1中仅展示用于固定印刷板的固定架,标号14实际所指为固定架),刮涂组件15位于印刷板14的上方,刮涂组件15将印刷板14上的印刷料刮刷至片材上形成印刷效果。其中上料机械手13、印刷板14、刮涂组件15与相应的驱动机构连接以被控制进行平移和升降等操作。
请参照图2和图3,其中印刷平台11包括底座21、对位驱动组件29、调节架22、平台板23、控制器以及CCD相机24,对位驱动组件29由多个电机和移动滑台机构组成,多个移动驱动机构配合控制调节架22横向移动和转动,对位驱动组件29包括被驱动移动的活动端,活动端位于对位驱动组件29的顶部。需要说明的是,对位驱动组件29为现有常见的驱动结构,对位驱动组件29、调节架22以及CCD相机24及组成能拍照微调的UVW平台,故此处未进行赘述。
对位驱动组件29设置在底座21上,调节架22与对位驱动组件29的活动端连接,平台板23活动连接在调节架22的上方,CCD相机24位于平台板23的下方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对平台板23片材拍照定位,调节架22的相邻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杆25和第二调节杆26,第一调节杆25和第二调节杆26分别沿两个垂直的方向挤压平台板23以调整平台板23位置。调节架22一侧的第一调节杆25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侧的第二调节杆26的数量为一个,这样使得在水平面上,能对平台板23进行X向的移动调节,Y向的移动调节,以及绕Z轴的旋转调节。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平台板2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受压块231和第二受压块232,第一调节杆25与调节架22螺纹连接,第一调节杆25贯穿调节架22且与第一受压块231接触,第二调节杆26与调节架22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杆26贯穿调节架22且与第二受压块232接触。
进一步的,印刷平台11还包括第一弹簧27和第二弹簧28,第一弹簧27的一端与调节架22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板23连接,第一弹簧27的弹性力方向与第一调节杆25的轴向方向一致,用于使得第一受压块231与第一调节杆25接触,第二弹簧28的一端与调节架22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板23连接,第二弹簧28的弹性力方向与第二调节杆26的轴向方向一致,用于使得第二受压块232与第二调节杆26接触。
优选的,平台板2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受压块231,调节架2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受压块231一一对应的第一调节杆25,平台板23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二受压块232,调节架22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与第二受压块232对应的第二调节杆26,结构简单且稳定。
另外,调节架2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2A,平台板23的两侧与连接板2A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块2D,连接板2A上设置有限位孔2A1,连接杆2B贯穿限位孔2A1并与连接块2D连接,连接杆2B的轴径小于限位孔2A1的孔径,以使得连接块2D能沿限位孔2A1的径向平面活动,连接杆2B上连接有限位板2C,连接板2A限制在连接板2A和限位板2C之间,形成限制性的固定,从而限制平台板23只能在水平面上移动。
其中,连接杆2B一端与连接块2D螺纹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旋拧连接杆2B的手柄2B1,便于拆装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架22包括底板221以及位于底板221四侧的框条222,第一调节杆25和第二调节杆26均与框条222连接,平台板23滑动接触在框条222上方,CCD相机24位于底板221的下方,底板221上设置有与CCD相机24相对的第一避位孔2211,平台板23上设置有与CCD相机24相对的第二避位孔233,第二避位孔233上设置有透明板234,CCD相机透过透明板234对平台板23片材拍照定位,由控制器根据拍照信息进行自动调节对位。
本实施例中的平台板23上设置有多个吸孔,平台板23的下方连接有密封板235,密封板235与平台板23之间围合形成与吸孔连通的密封腔,密封腔与吸气装置连接,吸气装置如吸气泵,其可通过连接管2E与密封腔连通。这样可以通过吸孔将片材稳定的吸紧平贴在平板23上。
对本实施例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进行调试时,可先将调试片材过一遍印刷程序,然后根据印刷结果去操作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对平台板进行较快的调整,调整到套色精准位置后设定产品基准点,调整效率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架、平台板、两个第一调节杆、一个第二调节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
所述平台板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架的上方,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调节架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分别沿两个垂直的方向挤压所述平台板,以移动或旋转调整所述平台板位置,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台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力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台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力方向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受压块和第二受压块,第一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贯穿所述调节架且与所述第一受压块接触,第二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贯穿所述调节架且与所述第二受压块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受压块与所述第一调节杆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受压块与所述第二调节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平台板的两侧与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孔,连接杆贯穿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轴径小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径,以使得所述连接块能沿所述限位孔的径向平面活动,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板限制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旋拧所述连接杆的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四侧的框条,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均与所述框条连接,所述平台板滑动接触在所述框条上方,CCD相机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CCD相机相对的第一避位孔,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与所述CCD相机相对的第二避位孔,所述第二避位孔上设置有透明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多个吸孔,所述平台板的下方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平台板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吸孔连通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与吸气装置连接。
7.一种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所述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还包括底座、对位驱动组件、控制器以及CCD相机,所述对位驱动组件包括被驱动移动的活动端;
所述对位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架与所述对位驱动组件的活动端连接,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平台板的下方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平台板片材拍照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调试的印刷机还包括上料平台、上料机械手、印刷板以及刮涂组件,所述上料平台位于所述印刷平台的一侧以进行片材的备料,所述上料平台的四侧设置有用于对片材进行定位的定位杆,所述上料机械手位于所述上料平台的上方以用于抓取片材至所述平台板上,所述印刷板位于所述平台板的上方,所述刮涂组件位于所述印刷板的上方。
CN202320128333.7U 2023-01-13 2023-01-13 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Active CN218966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8333.7U CN218966403U (zh) 2023-01-13 2023-01-13 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8333.7U CN218966403U (zh) 2023-01-13 2023-01-13 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6403U true CN218966403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7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8333.7U Active CN218966403U (zh) 2023-01-13 2023-01-13 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6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5904B (zh) 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
JP5597595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US8973496B2 (en)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US9073302B2 (en)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CN211467791U (zh) 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
CN218966403U (zh) 高效调试的印刷平台及相应的印刷机
CN209768119U (zh) 一种双工位同步的高精密pcb贴片装置
CN105882115A (zh) 柔版印刷机版辊控制装置
CN205291883U (zh) 全自动锡膏印刷机
CN208164501U (zh) 一种三点推动定位丝网印刷平台
CN114103407A (zh) Ccd精确对位网版印刷机
CN210426544U (zh) 一种ccd视觉对位机构
CN216001788U (zh) 一种丝网印刷台往复式活动印刷头及丝网印刷机
CN211363870U (zh) 一种全自动立面丝印机
CN115610078A (zh) 视觉定位型梭式丝网印刷机
JP4409754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CN211054624U (zh) 高效双台面半自动网印机
TWI331088B (zh)
KR102045506B1 (ko) 미세 피치 회로 검사 장치
CN112918084A (zh) 一种方便调节刮墨角度和回墨量的丝网印刷刮墨装置
CN211335082U (zh) 刀组件及电池片的印刷装置
CN107399156B (zh) 一种印刷用调节装置
KR20210094052A (ko) 스텐실 인쇄기
CN202540929U (zh) 一种半自动印刷机的刮刀升降装置
CN214215109U (zh) 自动对位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