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6346U - 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 Google Patents

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6346U
CN218966346U CN202222466814.7U CN202222466814U CN218966346U CN 218966346 U CN218966346 U CN 218966346U CN 202222466814 U CN202222466814 U CN 202222466814U CN 218966346 U CN218966346 U CN 218966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fibers
waterproof
yarns
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68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骏远
吕金珠
钮卫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dir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dir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dir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dir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668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6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6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6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菌防水涤纶织物,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雨衣表面面料自然放置时水分无法导走导致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透水层和疏水层,透水层和疏水层之间粘接有若干隔水布,若干隔水布分别粘接在透水层和疏水层的表面,若干隔水布错位分布,相邻两个隔水布之间粘接有导湿布,导湿布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导湿孔,导湿布具备驱动导湿孔面积增大的弹性形变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抑菌防水涤纶织物通过导湿布之间的隔水布形变增大导湿能力,并使用丙纶纤维达到了抑菌防水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面料的种类较多,除织制纯涤纶织品外,还有许多和各种纺织纤维混纺或交织的产品,弥补了纯涤纶织物的不足,发挥出更好的服用性能。涤纶织物正向着仿毛、仿丝、仿麻、仿鹿皮等合成纤维天然化的方向发展。
雨衣是在夏天下雨时经常用到的挡雨设备,雨衣因其防水性能好能起到完美的防水效果,当穿戴完雨衣时,会将雨衣放置在一旁等待雨衣的自然烘干,但是雨衣不吸水,空气中存在很多的细菌,雨衣自然放置时因为产生褶皱会是的雨衣的表面屯留很多的水珠,从而吸附空气中的颗粒和细菌,最终导致雨衣的表面面料越来越脏,从而影响雨衣的卫生情况,因此,现有技术的雨衣存在自然放置时,存留于雨衣表面褶皱内的水分无法有效排出,会使得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和细菌附着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防水涤纶织物,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强化雨衣表面导湿排水能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包括透水层和疏水层,所述透水层和所述疏水层之间粘接有若干隔水布,若干所述隔水布分别粘接在所述透水层和所述疏水层的表面,若干所述隔水布错位分布,相邻两个所述隔水布之间粘接有导湿布,所述导湿布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导湿孔,所述导湿布具备驱动所述导湿孔面积增大的弹性形变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水层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疏水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湿布通过若干导湿纱经纬编织形成透孔组织,所述透孔组织为6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透孔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湿纱通过若干丙纶异形截面纤维和若干氨纶异形截面纤维相捻而成,所述丙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十字形,所述氨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水布通过若干隔水纱经纬编织形成平纹组织,所述隔水纱通过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相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水层通过第一复合纱和第二复合纱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所述凸条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凸条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复合纱通过涤纶纤维和缠绕所述涤纶纤维的若干锦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第二复合纱通过涤纶异形截面纤维和若干锦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扁平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层通过若干第三复合纱经纬编织形成斜纹组织,所述第三复合纱通过芯纱和包覆所述芯纱的包覆纱构成,所述芯纱通过若干涤纶纤维和若干氨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包覆纱通过若干涤纶纤维和若干锦纶纤维相捻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透水层和疏水层,透水层能够将外层的水导向里面,疏水层能够隔绝表面的水分使得雨衣防水,在透水层和疏水层之间粘接若干隔水布,隔水布强化了疏水层的隔水效果,隔水布分别粘接在透水层和疏水层的表面,使得隔水布错位分布,当面料发生形变时,错位的隔水布之间会形成通道供水分通过,相邻两个隔水布之间粘接有导湿布,导湿布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导湿孔,液体能够通过导湿孔被从面料的外侧导向面料的内侧,导湿布具备驱动导湿孔面积增大的弹性形变性能,当导湿孔较小时,液体很难通过导湿布,当面料表面产生褶皱时,会驱动导湿布发生形变,扩到导湿孔的截面积,从而方便液体的通过,达到了将面料表面液体传导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孔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条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湿纱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水纱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复合纱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复合纱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复合纱的剖面图;
图中:1、疏水层;2、疏水条;3、隔水布;4、透水层;5、导湿孔;6、导湿布;7、氨纶异形截面纤维;8、丙纶异形截面纤维;9、导湿纱;10、涤纶纤维;11、锦纶纤维;12、隔水纱;13、第一复合纱;14、第二复合纱;15、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6、氨纶纤维;17、芯纱;18、包覆纱;19、第三复合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如图1所示,包括透水层4和疏水层1,透水层4和疏水层1之间粘接有若干隔水布3,若干隔水布3分别粘接在透水层4和疏水层1的表面,若干隔水布3错位分布,相邻两个隔水布3之间粘接有导湿布6,导湿布6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导湿孔5。
如图1-8所示,将丙纶纤维置于喷丝板上形成丙纶异形截面纤维8,丙纶异形截面纤维8的截面为十字形,丙纶纤维具备良好的导湿能力,十字形丙纶异形截面纤维8的纤维之间形成了供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能够使得水流更快速的通过纤维之间,强化了丙纶纤维的导湿能力,将氨纶纤维16置于喷丝板上形成氨纶异形截面纤维7,氨纶异形截面纤维7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氨纶纤维16具备腔弹性形变性能,此种形状的氨纶异形截面纤维7内部存在弹性空腔,增大了氨纶纤维16的弹性形变模量,强化了氨纶纤维16的弹性形变能力,将若干丙纶异形截面纤维8和若干氨纶异形截面纤维7放入加捻机中形成导湿纱9,导湿纱9具备腔导湿能力和一定的弹性形变性能。
如图1-8所示,将若干导湿纱9放入梭织机中经纬编织形成导湿布6并形成透孔组织,透孔组织为6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透孔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通过组织结构使得面料表面一体成型了若干导湿孔5,强化了面料的导湿效果。
如图1-8所示,将涤纶纤维10和锦纶纤维11放入加捻机中形成隔水纱12,涤纶纤维10和锦纶纤维11均具备强纤维强度和韧性,使得隔水纱12具备强结构强度,保证了面料的结构稳定性,将若干隔水纱12放入梭织机中经纬编织形成平纹组织并形成隔水布3,通过组织结构的设置保证了面料表面的编制密度,增大了面料的防水效果。
如图1-8所示,将涤纶纤维10和锦纶纤维11放入环锭捻线机中形成第一复合纱13,第一复合纱13具备强韧性,将涤纶纤维10置于喷丝板上形成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5,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5的截面为扁平形,使得纤维表面平滑,增大了面料表面的平整度,将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5和若干锦纶纤维11放入加捻机中形成第二复合纱14,第二复合纱14表面平整且具备强韧性。
如图1-8所示,将第一复合纱13和第二复合纱14放入梭织机中经纬编织形成疏水层1,并形成凸条组织,凸条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凸条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通过编织结构使得面料表面一体成型了若干疏水条2,疏水条2能够使得面料表面形成若干导向面,导向面使得水流能够远离面料内部,进一步强化了面料表面的防水效果。
如图1-8所示,将涤纶纤维10和若干氨纶纤维16放入加捻机中形成芯纱17,芯纱17具备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将若干涤纶纤维10和若干锦纶纤维11放入加捻机中形成包覆纱18,包覆纱18具备强纤维强度,将芯纱17和包覆纱18放入环锭捻线机中形成第三复合纱19,第三复合纱19具备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将若干第三复合纱19放入梭织机中经纬编织形成透水层4并形成斜纹组织,斜纹组织具备强弹性,通过弹性形变保证面料纤维之间产生缝隙方便水分通过。
如图1-8所示,将隔水布3裁剪成小块,错位粘接在透水层4和疏水层1相对的两面上,隔水布3粘接在疏水层1远离疏水条2的一面上,在相邻,将导湿布6裁剪成小块粘接在相邻两个隔水布3之间,最终将透水层4和疏水层1两边粘接,即可得到该面料。
将此面料制成雨衣时,在自然随意放置时,表面会产生褶皱,褶皱会使得面料整体发生形变,两个隔水布3会相互靠近,从而带动连接两个隔水布3的导湿布6发生形变,导湿布6发生弹性形变会使得面料表面的导湿孔5截面积增大,设置在疏水层1表面的疏水条2将雨衣表面的水分通过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传导进入面料内并通过导湿孔5,内部的透水布在形变的情况下纤维之间的空隙也会增大,导湿孔5通过的水分会通过透水布落下,从而使得雨衣外表面的水分被导走部分,保证了雨衣外表面的干燥,从而不会附着细菌和灰尘,达到了抑菌防水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层(4)和疏水层(1),所述透水层(4)和所述疏水层(1)之间粘接有若干隔水布(3),若干所述隔水布(3)分别粘接在所述透水层(4)和所述疏水层(1)的表面,若干所述隔水布(3)错位分布,相邻两个所述隔水布(3)之间粘接有导湿布(6),所述导湿布(6)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导湿孔(5),所述导湿布(6)具备驱动所述导湿孔(5)面积增大的弹性形变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1)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疏水条(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布(6)通过若干导湿纱(9)经纬编织形成透孔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纱(9)通过若干丙纶异形截面纤维(8)和若干氨纶异形截面纤维(7)相捻而成,所述丙纶异形截面纤维(8)的截面为十字形,所述氨纶异形截面纤维(7)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布(3)通过若干隔水纱(12)经纬编织形成平纹组织,所述隔水纱(12)通过涤纶纤维(10)和锦纶纤维(11)相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1)通过第一复合纱(13)和第二复合纱(14)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纱(13)通过涤纶纤维(10)和缠绕所述涤纶纤维(10)的若干锦纶纤维(11)相捻而成,所述第二复合纱(14)通过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5)和若干锦纶纤维(11)相捻而成,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15)的截面为扁平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防水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4)通过若干第三复合纱(19)经纬编织形成斜纹组织,所述第三复合纱(19)通过芯纱(17)和包覆所述芯纱(17)的包覆纱(18)构成,所述芯纱(17)通过若干涤纶纤维(10)和若干氨纶纤维(16)相捻而成,所述包覆纱(18)通过若干涤纶纤维(10)和若干锦纶纤维(11)相捻而成。
CN202222466814.7U 2022-09-16 2022-09-16 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Active CN218966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6814.7U CN218966346U (zh) 2022-09-16 2022-09-16 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6814.7U CN218966346U (zh) 2022-09-16 2022-09-16 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6346U true CN218966346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7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6814.7U Active CN218966346U (zh) 2022-09-16 2022-09-16 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6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0243A (zh) 一种双层面料
CN218966346U (zh) 抑菌防水涤纶织物
CN217068042U (zh) 一种丙纶单丝啤酒专用过滤布
CN114682004A (zh) 一种丙纶单丝啤酒专用过滤布
CN214137629U (zh) 一种透气舒适型天丝面料
CN210116216U (zh) 一种抗静电耐洗面料
CN216947361U (zh) 吸湿速干涤纶布
CN216373652U (zh) 一种新型面料
CN218812361U (zh) 透湿纱及其透气面料
CN220318082U (zh) 速干涤纶面料
CN217705042U (zh) 耐磨抗皱涤棉混纺布
CN218436091U (zh) 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
CN219903620U (zh) 一种清凉涤纶布
CN218804418U (zh) 一种高弹透气无纺布
CN217917066U (zh) 拉伸增厚型透气涤纶四面弹
CN218228152U (zh) 一种透气吸湿的坯布
CN218660763U (zh) 高强耐磨涤纶织物
CN220538056U (zh) 一种清凉型涤纶织物
CN218140314U (zh) 吸湿抗静电涤纶布
CN218928802U (zh) 透气型涤纶牛津纺
CN219749131U (zh) 透气排汗涤纶面料
CN217917135U (zh) 防水耐磨牛津布
CN217373724U (zh) 抑菌防臭牛津布
CN218749770U (zh) 高弹透气春亚纺
CN216274575U (zh) 一种单向透气防水涤纶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