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8222U -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8222U
CN218958222U CN202222407437.XU CN202222407437U CN218958222U CN 218958222 U CN218958222 U CN 218958222U CN 202222407437 U CN202222407437 U CN 202222407437U CN 218958222 U CN218958222 U CN 218958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guide rail
positive
nega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74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074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8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8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8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导轨条和中枢组件,所述中枢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绕所述中枢组件的轴线在中枢组件上转动使得连接件转动设置在中枢组件上,所述导轨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导轨条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上,当需要改变安装的两个导轨条之间的角度时,只需转动连接件使其绕所述中枢组件的轴线在所述中枢组件上转动即可,并且所述中枢组件上的连接件可以设置多个,使得可以将多个导轨条连接在一起,连接件之间角度可随造型而变化,进而可以组合出多种造型,在更换或改变造型时,拆装方便,工作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造型多样,满足人们对不同造型的需求,整体外观简洁,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电源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轨的应用逐渐广泛,使用者通常将电源接至导轨上,然后通过导轨给用电器供电,但是,现有技术中,导轨与导轨之间通常使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在改变连接方式时需要更多不同结构的连接件,并且连接件安装方式较复杂,导致导轨安装后的整体外观不简洁,整体性效果不佳。
因此现有技术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效果好的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导轨条和中枢组件,所述中枢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绕所述中枢组件的轴线在所述中枢组件上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上,所述导轨条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导轨条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上,所述导轨条内设置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装配后与所述正极片电连接的正极插头以及装配后与所述负极片电连接的负极插头,所有连接件的正极插头均电连接在一起,所有连接件的负极插头均电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中枢组件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连接件设置有装配后活动设置在所述夹持空间内的连接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卡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翻边,所述第二卡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翻边,所述连接件还设置有第一主体部,所述连接部远离第一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的且装配后卡设在所述夹持空间内的限位边,所述限位边与第一主体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一环形翻边和第二环形翻边插入的滑槽。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环形翻边和第二环形翻边呈弧形设置。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正极插头设置有装配后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正连接端子,所述负极插头设置有装配后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的负连接端子,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正连接端子和负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卡块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第二卡块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柱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的外周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条限位凸条,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条插入的限位槽。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导轨条的两侧还卡设有堵头,所述堵头设置有供所述正极插头插入至所述导轨条内与所述正极片电连接的和供所述负极插头插入至所述导轨条内与所述负极片电连接的接电口。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导轨条包括型材、设置在所述型材内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容纳在所述型材的一侧内使得所述绝缘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所述绝缘体安装在所述型材内,所述绝缘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绝缘安装槽,所述绝缘体上还设置有使得所述绝缘安装槽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槽。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绝缘体的设置有第二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两侧的安装部,所述绝缘安装槽和开口槽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型材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安装部的容纳槽,所述安装部卡设在所述容纳槽内。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两所述容纳槽之间设置有凸起的凸起部,两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凸起部的容纳空间,所述安装部的内侧设置第一卡扣,所述凸起部的两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第二卡扣,装配时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相互扣合使得限制所述绝缘体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导轨条和中枢组件,所述中枢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绕所述中枢组件的轴线在所述中枢组件上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上,所述导轨条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导轨条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上,当需要改变安装的两个导轨条之间的角度时,只需转动连接件使其绕所述中枢组件的轴线在所述中枢组件上转动即可,并且所述中枢组件上的连接件可以设置多个,使得可以将多个导轨条连接在一起,连接件之间角度可随造型而变化,进而可以组合出多种造型,在更换或改变造型时,拆装方便,工作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造型多样,满足人们对不同造型的需求,整体外观简洁,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中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中枢组件的分解图;
图8是中枢组件的局部剖视图之一;
图9是中枢组件的局部剖视图之二;
图10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导轨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导轨条的分解意图;
图15是导轨条的剖视图;
图16是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堵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9是堵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19所示,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导轨条100和中枢组件200,所述中枢组件2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绕所述中枢组件200的轴线在所述中枢组件200上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3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200上,所述导轨条100与所述连接件3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导轨条100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200上,所述导轨条100内设置有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所述连接件3上设置有装配后与所述正极片91电连接的正极插头31以及装配后与所述负极片92电连接的负极插头32,所有连接件3的正极插头31均电连接在一起,所有连接件3的负极插头32均电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改变安装的两个导轨条100之间的角度时,只需转动连接件3使其绕所述中枢组件200的轴线在所述中枢组件200上转动即可,并且所述中枢组件200上的连接件3可以设置多个,使得可以将多个导轨条100连接在一起,连接件3之间角度可随造型而变化,进而可以组合出多种造型,在更换或改变造型时,拆装方便,工作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造型多样,满足人们对不同造型的需求,整体外观简洁,使用效果好。
如附图4至附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枢组件200包括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所述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20,所述连接件3设置有装配后活动设置在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连接部34。所述第一卡块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翻边211,所述第二卡块2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翻边221,所述连接件3还设置有第一主体部33,所述连接部34远离第一主体部33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的且装配后卡设在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限位边341,所述限位边341与第一主体部33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一环形翻边211和第二环形翻边221插入的滑槽342。装配时先将第一环形翻边211或第二环形翻边221插入至滑槽342,然后盖合上第二卡块22或第一卡块21,最后通过螺栓将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所述连接件3不易脱落,所述连接部3在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转动顺畅。
如附图4至附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翻边211和第二环形翻边221呈弧形设置;弧形设置的第一环形翻边211和第二环形翻边221可以保证所述连接部3在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转动顺畅,所述第一环形翻边211和第二环形翻边221的弧形面的角度依照所述连接件3的数量决定,通常以三百六十度除以连接件3的数量来确定。
如附图4至附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插头31设置有装配后位于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正连接端子311,所述负极插头32设置有装配后位于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负连接端子321,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正连接端子311和负连接端子321分别电连接在一起。正连接端子311与正连接端子311之间以及负连接端子321与负连接端子321之间通过使用导线将其电连接在一起,导线可以确保所述连接件3在所述中枢组件200上转动是不会发生连接失效,避免漏电、短路等事故的发生。当然还可以利用弹簧探针连接器,并在夹持空间20内布置环形的电极片,使得正连接端子311与正连接端子311之间以及负连接端子321与负连接端子321之间电连接在一起。
如附图4至附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21上设置有连接柱212,所述第二卡块22上设置有连接块222,所述连接块222内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柱212的连接孔223,所述连接柱212的外周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条限位凸条213,所述连接块222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条213插入的限位槽225。所示限位凸条213和限位槽225的配合使用,使得限制所述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之间的相对转动,保证所述连接部3在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转动顺畅。
如附图4至附图5和附图13至附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条100的两侧还卡设有堵头6,所述堵头6设置有供所述正极插头31插入至所述导轨条100内与所述正极片91电连接的和供所述负极插头32插入至所述导轨条100内与所述负极片92电连接的接电口64;所述型材1远离所述凸起部12的一侧还开设有滑槽15,所述堵头6还设置有装配后卡设在所述型材1外侧的的第一限位块61、装配后卡设在所述滑槽15内的第二限位块62以及装配后卡设在所述开口槽42上压块63;所述型材1的两端设置堵头6,可以防止正极片91、负极片92、绝缘体4以及滑块5从型材1的两端掉落,防止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脱轨,减少导轨条损坏或者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遗失的风险,避免发生触电以及失火等事故,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如附图4至附图5和附图13至附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条100包括型材1、设置在所述型材1内的绝缘体4,所述绝缘体4容纳在所述型材1的一侧内使得所述绝缘体4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1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通过所述绝缘体4安装在所述型材1内,所述绝缘体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的绝缘安装槽41,所述绝缘体4上还设置有使得所述绝缘安装槽41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槽42;使用一个绝缘体4即可将所述型材1与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隔绝开,零件少,安装简便快捷,所述绝缘体4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1的外表面平齐使得外观简洁,并且整体结构较小、重量较轻、强度可靠,同时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安装牢固,防止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脱轨,减少导轨条损坏或者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遗失的风险,避免发生触电以及失火等事故,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如附图4至附图5和附图13至附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4的设置有第二主体部40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401两侧的安装部402,所述绝缘安装槽41和开口槽42设置在所述安装部402上,所述型材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安装部402的容纳槽11,所述安装部402卡设在所述容纳槽11内;两所述容纳槽11之间设置有凸起的凸起部12,两所述安装部402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凸起部12的容纳空间403,所述安装部402的内侧设置第一卡扣43,所述凸起部12的两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容纳槽11内的第二卡扣13,装配时所述第一卡扣43和第二卡扣13相互扣合使得限制所述绝缘体4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移动。更进一步来说,所述绝缘体4通过通过供给工艺安装在所述型材1内,通过所述第一卡扣43和第二卡扣13相互扣合实现所述绝缘体4和型材1快速安装,方便快捷,无需使用其他零件对绝缘体4进行固定,节约成本。
如附图4至附图5和附图13至附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42的宽度小于所述绝缘安装槽41的宽度使得限制所述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移动。直接利用一体成型的绝缘体4的开口槽42和绝缘安装槽41的尺寸对所述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进行安装,无需使用其他零件对所述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进行固定,节约成本,并且所述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固定牢固,减少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掉落或遗失的风险,避免发生触电以及失火等事故,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更进一步来说,所述绝缘体4采用PC塑料制成,可采用注塑的方式对绝缘体4进行制造,制造方便,绝缘性能优异。
如附图4至附图5和附图13至附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43上设置有沿容纳空间403朝向安装部402方向倾斜的第一导滑面431,所述第二卡扣13上设置有沿凸起部12朝向凸起部12方向倾斜的第二导滑面131,设置第一导滑面431和第二导滑面131,方便所述绝缘体4卡入至所述型材1内,同时所述第一卡扣43和第二卡扣1也其限位作用,还可以将所述绝缘体4从所述型材1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型材1内,方便快捷,无需使用其他零件对绝缘体4进行固定,节约成本。
如附图4至附图5和附图13至附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402的外侧还设置翻边44,所述型材1上设置有容纳所述翻边44的台阶14,所述翻边44和台阶14保证装配后所述绝缘体4两侧的平稳,不会左右摆动,从而使得所述绝缘体4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1的外表面平齐,同时所述翻边44和台阶14还可以限制所述绝缘体4插入的距离,防止所述绝缘体4插入过深,造成所述安装部402挤压变形或者损坏。
如附图4至附图5和附图13至附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部401内开设有容纳铁块或磁铁的插入槽45,方便用电器、电源等设备通过磁力的方式安装在导轨条上,便于用电器、电源等设备与导轨条电连接。
如附图4至附图5和附图13至附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5内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设置有滑块主体51和设置所述滑块主体51两侧且装配后插设在所述滑槽15内的卡边52,所述型材1设置有供所述滑块主体51露出的开口16。所述滑块5通过卡边52可以直接从所述型材1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型材1内,限制所述滑块5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移动,更进一步来说,可以在所述滑块5上连接吊杆,导轨条通过吊杆吊设在天花板上,或者直接将滑块5固定在墙面、地面、天花板上,然后将导轨条卡设在滑块5上;同时还可以将多个滑块5通过连杆或其他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导轨条卡设在滑块5上使得多条导轨条连接在一起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导轨条(100)和中枢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组件(2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绕所述中枢组件(200)的轴线在所述中枢组件(200)上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3)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200)上,所述导轨条(100)与所述连接件(3)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导轨条(100)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组件(200)上,所述导轨条(100)内设置有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所述连接件(3)上设置有装配后与所述正极片(91)电连接的正极插头(31)以及装配后与所述负极片(92)电连接的负极插头(32),所有连接件(3)的正极插头(31)均电连接在一起,所有连接件(3)的负极插头(32)均电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组件(200)包括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所述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20),所述连接件(3)设置有装配后活动设置在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连接部(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翻边(211),所述第二卡块(2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翻边(221),所述连接件(3)还设置有第一主体部(33),所述连接部(34)远离第一主体部(33)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的且装配后卡设在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限位边(341),所述限位边(341)与第一主体部(33)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一环形翻边(211)和第二环形翻边(221)插入的滑槽(3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翻边(211)和第二环形翻边(221)呈弧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插头(31)设置有装配后位于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正连接端子(311),所述负极插头(32)设置有装配后位于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负连接端子(321),所述夹持空间(20)内的正连接端子(311)和负连接端子(321)分别电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21)上设置有连接柱(212),所述第二卡块(22)上设置有连接块(222),所述连接块(222)内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柱(212)的连接孔(223),所述连接柱(212)的外周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条限位凸条(213),所述连接块(222)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条(213)插入的限位槽(2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条(100)的两侧还卡设有堵头(6),所述堵头(6)设置有供所述正极插头(31)插入至所述导轨条(100)内与所述正极片(91)电连接的和供所述负极插头(32)插入至所述导轨条(100)内与所述负极片(92)电连接的接电口(6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条(100)包括型材(1)、设置在所述型材(1)内的绝缘体(4),所述绝缘体(4)容纳在所述型材(1)的一侧内使得所述绝缘体(4)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1)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通过所述绝缘体(4)安装在所述型材(1)内,所述绝缘体(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正极片(91)和负极片(92)的绝缘安装槽(41),所述绝缘体(4)上还设置有使得所述绝缘安装槽(41)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槽(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4)设置有第二主体部(40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401)两侧的安装部(402),所述绝缘安装槽(41)和开口槽(42)设置在所述安装部(402)上,所述型材(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安装部(402)的容纳槽(11),所述安装部(402)卡设在所述容纳槽(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容纳槽(11)之间设置有凸起的凸起部(12),两所述安装部(402)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凸起部(12)的容纳空间(403),所述安装部(402)的内侧设置第一卡扣(43),所述凸起部(12)的两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容纳槽(11)内的第二卡扣(13),装配时所述第一卡扣(43)和第二卡扣(13)相互扣合使得限制所述绝缘体(4)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移动。
CN202222407437.X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Active CN218958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7437.XU CN21895822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7437.XU CN21895822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8222U true CN218958222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7437.XU Active CN21895822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8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58222U (zh) 一种新型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CN218525788U (zh) 立式插座连接器
WO2023143231A1 (zh) 低压大电流的防水连接器
CN207149756U (zh) 连接器
CN213692496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充电器输出的插头和对应的插座
CN212114140U (zh) 一种防水防尘防爆的公母插座
CN209804789U (zh) 一种电动车锂电池接口结构
CN215343232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CN216624808U (zh) 一种具有分体式组装外壳的2pin充电线
CN211929830U (zh) 旋转式电源轨道插座
CN215678502U (zh) 一种卡轨电能表
CN218300498U (zh) 一种新型导轨条结构
CN218472437U (zh) 一种具有卡扣的轨道用电器
CN218919333U (zh) 一种防松动的dc插座
CN217134791U (zh) 一种高寿命浮动盲插防爆两芯电源插头
CN219842543U (zh) 一种充电器插座老化测试架
CN220934317U (zh) 一种接口具有绝缘保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6529255U (zh) 一种电芯
CN220958315U (zh) 一种轨道旋转连接结构
CN217589695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器
CN221080540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连接器
CN217935164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CN212848962U (zh) 一种电连接件
CN219457941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连接器
CN210443729U (zh) 一种自动引导对准的动车组跨接电连接器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