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7963U -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7963U
CN218957963U CN202222273156.XU CN202222273156U CN218957963U CN 218957963 U CN218957963 U CN 218957963U CN 202222273156 U CN202222273156 U CN 202222273156U CN 218957963 U CN218957963 U CN 218957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tab
utmost point
cover plate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731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彪
雷政军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Olympus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Olympus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Olympus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Olympus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731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7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7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7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和大容量电池,所述电芯壳体内放置若干软包电芯,所述电芯壳体由上盖板、下盖板和筒体围合形成,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极耳固定部,所述极耳固定部包括独立设置的正极耳固定部和负极耳固定部,以使若干软包电芯的极耳与所述极耳固定部电连接。本申请在电芯壳体上设置极耳固定部,该极耳固定部能够很好的并联至沿大容量电池外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极柱,连接稳定,使用效果好。而且,该极耳固定部还能够规范若干极耳的穿插位置,不仅能够起到美观的作用,还能够保证电芯之间连接的安全。该电芯壳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减少了装配程序,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锂电池最大容量的方形电池为300Ah,储能行业有望得到长足发展,但受电池容量的影响,锂电池在储能应用时需进行多个电池的串并联,使得联接零配件繁多,联接步骤复杂、繁琐,电池管理系统和线材、电池箱的用量非常大,储能成本因此居高不下。
电芯是组成大容量电池的重要部分。现有技术中,利用软包电芯组成大容量电池时,通常直接将若干软包电芯进行串并联组成需要的大容量电池,而将软包电芯电芯组成方壳电池后再组成大容量电池的较为罕见。
CN216389486U公开了一种方壳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以及包覆该电芯的壳体;在该壳体边沿设有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上设有向电池两侧沿水平伸出的极柱,该极柱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均通过对应不同极柱单独设置的导柄与电芯连接,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的表面到凹陷结构底面的距离小于壳体边沿的表面到凹陷结构底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体积成组效率和体积能量密度低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方案中,将锂离子电池的极柱再并联至大容量电池的极柱时存在连接不稳定或空间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因此,设计出与大容量外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极柱配合使用的方壳电芯以及并联用的极耳固定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芯壳体,所述壳体内放置若干软包电芯,所述壳体由上盖板、下盖板和筒体围合形成,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极耳固定部,所述极耳固定部包括独立设置的正极耳固定部和负极耳固定部,以使若干软包电芯的极耳与所述极耳固定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极耳固定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极耳连接缝,以使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所述上盖板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缝后与所述极耳固定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设置有若干第二极耳连接缝,以使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极耳连接缝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缝后与所述极耳固定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设置有承托台,以固定承托所述极耳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缝一端贯穿所述极耳固定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极耳固定部由所述开口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插入所述承托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台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缝一端贯穿所述极耳固定部,所述极耳固定部沿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插入所述承托台固定;或
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缝一端贯穿所述极耳固定部,所述极耳固定部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插入所述承托台固定;或
所述承托台周向设置有连续或不连续的限位槽,所述极耳固定部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极耳固定部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还设置有第一极柱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固定部为一字形、C字形、L字形、J字形、Z字形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板或所述筒体靠近所述下盖板处设置有第二极柱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壳体还设置有注胶孔,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板或所述筒体设置有电解液共享单元,所述电解液共享单元包括管路和通孔,所述管路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厚度方向铺设在所述下盖板上,以使电解液通过所述通孔注入到所述电芯壳体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芯壳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容量电池,包括外壳体、正极柱、负极柱,还包括若干上述的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在电芯壳体上设置极耳固定部,该极耳固定部能够很好的并联至沿大容量电池外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极柱,连接稳定,使用效果好。而且,该极耳固定部还能够规范若干极耳的穿插位置,不仅能够起到美观的作用,还能够保证电芯之间连接的安全。该电芯壳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减少了装配程序,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下盖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大容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芯壳体
11-上盖板
111-第一极耳连接缝
112-极耳固定部
114-承托台
115-限位槽
116-第二极耳连接缝
12-下盖板
13-筒体
14-注液口
151-第一极柱固定部
152-第二极柱固定部
16-注胶孔
200-电解液共享单元
21-管路
2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但是会有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有省略对已众所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实际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此外,附图及以下说明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申请而提供的,并不旨在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申请的所有实施方式以及可选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申请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可选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申请所提到的“包括”和“包含”表示开放式,也可以是封闭式。例如,“包括”和“包含”可以表示还可以包括或包含没有列出的其他组分,也可以仅包括或包含列出的组分。
应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顺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芯壳体100的结构示意图。电芯壳体100内放置若干软包电芯,电芯壳体100由上盖板11、下盖板12和筒体13围合形成,上盖板11上设置有极耳固定部112,极耳固定部112包括独立设置的正极耳固定部和负极耳固定部,以使若干软包电芯的极耳与极耳固定部112电连接。极耳固定部112可导电,与上盖板11为绝缘连接。独立设置的正极耳固定部和负极耳固定部互相不接触。
如图2或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固定部112设置有若干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以使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上盖板11和第一极耳连接缝111后与极耳固定部112电连接。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使每一个软包电芯的极耳整齐的穿过第一极耳连接缝111。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固定部112与上盖板11可拆卸的设置。上盖板11设置有承托台114,以固定承托极耳固定部112。承托台114为矩形,承托台114沿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限位槽115,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一端贯穿极耳固定部112,极耳固定部112沿限位槽115的延伸方向插入承托台114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一端贯穿极耳固定部112,极耳固定部112沿电芯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插入承托台114固定。具体的,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一端贯穿极耳固定部设置有开口,极耳固定部112由开口沿电芯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插入承托台114固定。这样的设计便于极耳固定部112固定安装时直接插入软包电芯的极耳。在某些情况下,承托台周向设置有连续或不连续的限位槽,极耳固定部卡接在限位槽内。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板11设置有若干第二极耳连接缝116,以使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第二极耳连接缝116和第一极耳连接缝111后与极耳固定部112电连接。
如图2或3所示,极耳固定部112沿电芯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还设置有第一极柱固定部151。
第一极柱固定部151为一字形、C字形、L字形、J字形、Z字形的一种。
下盖板12或筒体13靠近下盖板处设置有第二极柱固定部152。第二极柱固定部152为一字形、C字形、L字形、J字形、Z字形的一种。
如图2或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还设置有注胶孔16,设置在上盖板11上。优选的,注胶孔16设置在上盖板11的正中间,以向电芯壳体100内注入导热胶。
如图4和5所示,下盖板12或筒体13设置有电解液共享单元200,电解液共享单元200包括管路21和通孔22,管路21沿电芯壳体100的厚度方向铺设在下盖板12上,下盖板还设置有注液口14,以使电解液通过通孔21和注液口14注入到电芯壳体100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包括电芯壳体100。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芯壳体100的结构示意图。电芯壳体100内放置若干软包电芯,电芯壳体100由上盖板11、下盖板12和筒体13围合形成,上盖板11上设置有极耳固定部112,极耳固定部112包括独立设置的正极耳固定部和负极耳固定部,以使若干软包电芯的极耳与极耳固定部112电连接。极耳固定部112可导电,与上盖板11为绝缘连接。独立设置的正极耳固定部和负极耳固定部互相不接触。
如图2或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固定部112设置有若干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以使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上盖板11和第一极耳连接缝111后与极耳固定部112电连接。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使每一个软包电芯的极耳整齐的穿过第一极耳连接缝111。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固定部112与上盖板11可拆卸的设置。上盖板11设置有承托台114,以固定承托极耳固定部112。承托台114为矩形,承托台114沿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限位槽115,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一端贯穿极耳固定部112,极耳固定部112沿限位槽115的延伸方向插入承托台114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耳连接缝111一端贯穿极耳固定部112,极耳固定部112沿电芯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插入承托台114固定,这样的设计便于极耳固定部112固定安装时直接插入软包电芯的极耳。在某些情况下,承托台周向设置有连续或不连续的限位槽,极耳固定部卡接在限位槽内。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板11设置有若干第二极耳连接缝116,以使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第二极耳连接缝116和第一极耳连接缝111后与极耳固定部112电连接。
如图2或3所示,极耳固定部112沿电芯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还设置有第一极柱固定部151。
第一极柱固定部151为一字形、C字形、L字形、J字形、Z字形的一种。
下盖板12或筒体13靠近下盖板处设置有第二极柱固定部152。第二极柱固定部152为一字形、C字形、L字形、J字形、Z字形的一种。
如图2或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还设置有注胶孔16,设置在上盖板11上。优选的,注胶孔16设置在上盖板11的正中间,以向电芯壳体100内注入导热胶。
如图4和5所示,下盖板12或筒体13设置有电解液共享单元200,电解液共享单元200包括管路21和通孔22,管路21沿电芯壳体100的厚度方向铺设在下盖板12上,下盖板还设置有注液口14,以使电解液通过通孔21和注液口14注入到电芯壳体100内。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容量电池,包括外壳体600,正极柱401、负极柱402,以及在外壳体600内堆叠设置的若干电芯,电芯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电芯壳体100,以及置于电芯壳体内的软包电芯。在本实施例中,正极柱401、负极柱402设置在电芯壳体100的两侧,顺着堆叠设置的电芯壳体100的方向延伸。两侧的极柱由电芯壳体100上的第一极柱固定部151和第二固定部152固定。第一极柱固定部151和第二极柱固定部152可卡接或镶嵌正极柱401、负极柱402宽度方向上的边缘。
本申请在电芯壳体上设置极耳固定部,该极耳固定部能够很好的并联至沿大容量电池外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极柱,连接稳定,使用效果好。而且,该极耳固定部还能够规范若干极耳的穿插位置,不仅能够起到美观的作用,还能够保证电芯之间连接的安全。该电芯壳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减少了装配程序,使用效果好。
本申请的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并不意欲描述本申请中的每个公开的实施方式或每种实现方式。如下描述更具体地举例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整篇申请中的多处,通过一系列实施例提供了指导,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形式使用。在各个实例中,列举仅作为代表性组,不应解释为穷举。

Claims (12)

1.一种电芯壳体,所述电芯壳体内放置若干软包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壳体由上盖板、下盖板和筒体围合形成,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极耳固定部,所述极耳固定部包括独立设置的正极耳固定部和负极耳固定部,以使若干软包电芯的极耳与所述极耳固定部电连接,所述极耳固定部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还设置有第一极柱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固定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极耳连接缝,以使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所述上盖板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缝后与所述极耳固定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设置有若干第二极耳连接缝,以使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极耳连接缝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缝后与所述极耳固定部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设置有承托台,以固定承托所述极耳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缝一端贯穿所述极耳固定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极耳固定部由所述开口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插入所述承托台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台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限位槽,以使所述极耳固定部插接在所述承托台上;或
所述承托台周向设置有连续或不连续的限位槽,所述极耳固定部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固定部为一字形、C字形、L字形、J字形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或所述筒体靠近所述下盖板处、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极柱固定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壳体还设置有注胶孔,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或所述筒体设置有电解液共享单元,所述电解液共享单元包括管路和通孔,所述管路沿所述电芯壳体的厚度方向铺设在所述下盖板上,以使电解液通过所述通孔注入到所述壳体内。
1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电芯壳体。
12.一种大容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正极柱、负极柱,还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芯。
CN202222273156.X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Active CN218957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3156.XU CN218957963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3156.XU CN218957963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7963U true CN218957963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73156.XU Active CN218957963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7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6201A (zh) 圆柱型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02373667U (zh) 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其极片
CN202495505U (zh) 一种电连接件以及一种电池
CN103582972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16251031U (zh) 圆柱型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4898606U (zh) 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
CN110326131A (zh) 具有对称的多重接线片的二次电池
WO2022068027A1 (zh) 一种电池
CN218957963U (zh)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及大容量电池
CN11150915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CN214848952U (zh) 电芯、电芯组件、电池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CA3224961A1 (en) Lithium ion battery
EP3975301A1 (en)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614204A (zh) 一种具有导电组件的大容量电池组
CN209249497U (zh) 一种电池单体及电池模块
CN208507775U (zh) 一种高容量电池
CN219067006U (zh) 电池、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20324497U (zh) 电池
CN214477795U (zh) 一种组合式电芯
CN213905522U (zh) 一种新型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壳体
CN215644895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9086204U (zh) 圆柱电池
CN109346722A (zh) 一种新型可充电锰酸锂电池
CN217848238U (zh) 一种圆柱电芯
CN217823185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