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1853U -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1853U
CN218951853U CN202223368717.0U CN202223368717U CN218951853U CN 218951853 U CN218951853 U CN 218951853U CN 202223368717 U CN202223368717 U CN 202223368717U CN 218951853 U CN218951853 U CN 218951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loating plate
wall
anchoring rod
screw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87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香刚
王继军
肖俊恒
王梦
宁娜
郭有松
吴晖
邓娇
何俊
朱光楠
杜冰
徐宏超
毛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eke Shougang Rail Tech Co ltd
Jiangsu Gongbang Zhenkong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Leishi Industrial Co ltd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eke Shougang Rail Tech Co ltd
Jiangsu Gongbang Zhenkong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Leishi Industrial Co ltd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eke Shougang Rail Tech Co ltd, Jiangsu Gongbang Zhenkong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Leishi Industrial Co ltd,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eke Shougang Rail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87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1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1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1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预埋筒预埋固定在浮置板中,预埋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中心锚固杆上同心套设、并固定有定位筒;预埋筒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上,预埋筒的内壁与中心锚固杆的外壁间隔有浇筑型腔;螺纹头上竖向贯通有安装通道,且螺纹头通过安装通道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上,并位于浇筑型腔内,同时位于定位筒的上方,且螺纹头的外壁具有螺纹,并与预埋筒的内壁螺纹连接,同时螺纹头可相对中心锚固杆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当顶升时,螺纹头的底端与定位筒的顶端抵接,当顶升后:螺纹头的底端与定位筒的顶端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对浮置板在水平方位上进行限位的作用,还能就地顶升浮置板。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及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车速而引起的轨道系统的响应逐渐增大,仅采用扣件或道床隔振垫来隔振已不能满足部分有特殊减振要求的地段,而浮置板道床技术是现有最有效的轨道减振降噪技术之一,尤其是在地铁和城市轻轨中,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浮置板道床技术中,目前在浮置板和基层之间安装隔振器的过程是:采用千斤顶,并配合调整垫片,将浮置板结构顶升,具体的:通过起吊机构将浮置板放在基层上后,在浮置板和基层中间嵌入几个千斤顶,以通过千斤顶将浮置板顶升起来,并在浮置板和基层中间放置多个垫片,以通过多个垫片配合多个千斤顶,以在浮置板和基层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隔振器的安装空间,然后在安装空间中将多个隔振器连接在基层上,最后需要将浮置板降下来,并使浮置板连接在多个隔振器的顶端,以能通过多个隔振器支撑浮置板。
而在目前通过千斤顶和垫片配合的方式来安装隔振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顶升多次才能完成顶升操作,则不仅导致操作复杂,施工效率较低,且在基层上放置浮置板时,没有对浮置板在水平方位上进行定位的结构,因此导致浮置板的安装精度较低,并且受垫片尺寸的限制,只能在垫片尺寸(调高垫片厚度至少2mm)范围内进行阶梯式调高,不能连续的无级调整其高度,尤其是当使用过程中需要再次调整高度时,难度极大。
同时,通过千斤顶将浮置板顶升起来,则需要消耗找寻外部设备(千斤顶)的时间,以及将外部设备(千斤顶)运输至隔振器检修、替换的施工地点也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因此,导致对隔振器检修、替换的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的螺旋式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旨在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包括:
预埋筒,所述预埋筒预埋固定在浮置板中,并竖直布置,且所述预埋筒的上下两端均贯通为开口端,同时所述预埋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中心锚固杆,所述中心锚固杆上同心套设、并固定有定位筒,且所述中心锚固杆的底端和顶端均延伸在所述定位筒的外部;所述预埋筒同心套设在所述中心锚固杆上,并且所述预埋筒的内壁与所述中心锚固杆的外壁间隔,并与所述定位筒的顶端共同限定有浇筑型腔,同时所述定位筒的底端通过所述预埋筒底端的开口延伸至所述预埋筒的外部;
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上竖向贯通有安装通道,且所述螺纹头通过所述安装通道同心套设在所述中心锚固杆上,并位于所述浇筑型腔内,同时位于所述定位筒的上方,且所述螺纹头的外壁具有螺纹,并与所述预埋筒的内壁螺纹连接,同时所述螺纹头可相对所述中心锚固杆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当顶升时,所述螺纹头的底端与所述定位筒的顶端抵接,当顶升后:所述螺纹头的底端与所述定位筒的顶端间隔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为圆环状,套设在所述中心锚固杆上,并位于所述浇筑型腔内,且压设在所述螺纹头的顶端,同时所述压板的外壁具有螺纹,以与所述预埋筒的内壁螺纹连接,并且所述压板与所述螺纹头通过锁紧螺钉连接锁定。
优选的,所述压板、所述螺纹头和所述锁紧螺钉从所述浇筑型腔内拆除时,所述浇筑型腔内浇筑连接有可压缩弹性体,且所述可压缩弹性体的底端与所述定位筒的顶端密封连接,同时所述可压缩弹性体的顶端靠近所述预埋筒的顶端,并分别与所述预埋筒的内壁和所述中心锚固杆的外壁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心锚固杆的顶端位于所述预埋筒内,且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预埋筒的顶端开口上,并与所述预埋筒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心锚固杆为上下贯通的空心圆柱管,且所述中心锚固杆靠近其底端的外壁上沿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锚钩,同时多个所述锚钩的钩端均向下延伸至所述中心锚固杆的底端开口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锚钩的钩端均向远离所述中心锚固杆侧壁的方向弯折。
优选的,所述空心圆柱管分别与所述定位筒和多个所述锚钩预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头为预制件。
优选的,所述压板为预制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系统,包括:
混凝土基层;
浮置板限位装置,所述浮置板限位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且所述中心锚固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层内,同时所述定位筒的底端定位接触在所述混凝土基层上,并且所述混凝土基层与所述浮置板之间通过多个隔振器支撑连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既能实现对浮置板在水平方位上进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浮置板的安装精度,还能就地顶升浮置板,以节省寻找顶升工具,如千斤顶的时间,并且通过螺纹头做螺旋式升降运动的方式来驱动浮置板升降,则不仅不会因垫片厚度的问题而限制浮置板升降的连续性,即能使本申请连续的无级调整浮置板的高度,而且操作简单,从而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顶升浮置板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中预埋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中中心锚固杆、定位筒和多个锚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在浇筑型腔中浇筑形成有可压缩弹性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在浇筑型腔中浇筑形成有可压缩弹性体后,连接在混凝土基层上的剖视图。
其中,1-预埋筒;10-浮置板;2-中心锚固杆;3-定位筒;4-螺纹头;5-压板;6-锁紧螺钉;7-盖板;21-锚钩;8-混凝土基层;9-隔振器;11-预埋筒连接盖,12-可压缩弹性体100-浇筑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包括:
预埋筒1,预埋筒1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并竖直布置,且预埋筒1的上下两端均贯通为开口端,同时预埋筒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中心锚固杆2,中心锚固杆2上同心套设、并固定有定位筒3,且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和顶端均延伸在定位筒3的外部;预埋筒1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并且预埋筒1的内壁与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间隔,并与定位筒3的顶端共同限定有浇筑型腔100,同时定位筒3的底端通过预埋筒1底端的开口延伸至预埋筒1的外部;
螺纹头4,螺纹头4上竖向贯通有安装通道,且螺纹头4通过安装通道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并位于浇筑型腔100内,同时位于定位筒3的上方,且螺纹头4的外壁具有螺纹,并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同时螺纹头4可相对中心锚固杆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当顶升时,螺纹头4的底端与定位筒3的顶端抵接;当顶升后,螺纹头4的底端与定位筒3的顶端间隔设置。
其中,螺纹头4的材料可以是金属件也可以是尼龙等材质;预埋筒1的材料可以是金属件也可以是尼龙等材质。
本申请在安装时,在混凝土基层8上提前挖设有用于安装本申请的基坑,则本申请的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预埋在基坑中,以便中心锚固杆2扎根至混凝土基层8,与此同时,定位筒3的底端可接触在混凝土基层8的表层(定位筒3的直径大于基坑的直径),以避免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继续向混凝土基层8的内部深入,即:定位筒3相当于定位台,用于定位中心锚固杆2扎根至混凝土基层8中的深度;
当预埋筒1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由于预埋筒1是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则浮置板10随预埋筒1同步动作,即此时浮置板10位于混凝土基层8的上方)后,预埋筒1能相对于中心锚固杆2在水平方位(纵轴和横轴方向限定的平面,其中,钢轨长度延伸的方向为纵轴方向,钢轨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为横轴方向)上晃动,而由于本申请中心锚固杆2上同心套设、并固定有定位筒3,同时预埋筒1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且使螺纹头4位于预埋筒1的内壁与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之间,则通过螺纹头4可限制预埋筒1在水平方位晃动,且由于预埋筒1是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则本申请的螺纹头4可对浮置板10在水平方位上进行限位,从而利于提高浮置板10的安装精度,以提高浮置板1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另外,在安装隔振器9时,不用再花费时间去寻找千斤顶,也不用消耗用于运输千斤顶的时间,而是工人就地旋拧螺纹头4(工人可以用随身携带的配套工具旋拧螺纹头4),由于螺纹头4的外壁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同时螺纹头4可相对中心锚固杆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因此,通过旋拧螺纹头4,则可使螺纹头4先向下运动至螺纹头4的底端抵接在定位筒3的顶端,然后通过继续旋拧螺纹头4,而由于螺纹头4受到定位筒3的阻碍不能继续向下运动,则会驱动预埋筒1向上运动,以起到顶升浮置板10的作用,则此时,在浮置板10和混凝土基层8之间可形成用于安装隔振器9的安装空间。
在隔振器9安装完成后,即浮置板10顶升完成后,可反向旋拧螺纹头4,以驱动浮置板10下降,从而使浮置板10下落并连接在隔振器9上,且此时使螺纹头4的底端与定位筒3的顶端间隔设置,从而使螺纹头4不承受预埋筒1和浮置板10的重力(浮置板10和混凝土基层8之间是通过多个隔振器9连接,从而通过多个隔振器9来承担预埋筒1和浮置板10的重力),因此能提高螺纹头4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申请既能实现对浮置板10在水平方位上进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浮置板10的安装精度,还能就地顶升浮置板10,以节省寻找顶升工具,如千斤顶的时间,并且通过螺纹头4做螺旋式升降运动的方式来驱动浮置板10升降,则不仅不会因垫片厚度的问题而限制浮置板10升降的连续性,即能使本申请连续的无级调整浮置板10的高度,而且操作简单,从而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头4的顶端开设有“十”字槽或“一”字槽或者内六角孔。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人通过随身携带的旋合工具(可以是带有内六角孔的扳手)旋拧螺纹头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压板5,压板5为圆环状,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并位于浇筑型腔100内,且压设在螺纹头4的顶端,同时压板5的外壁具有螺纹,以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并且压板5与螺纹头4通过锁紧螺钉6连接锁定。
具体的,压板5上贯通有用于连接锁紧螺钉6的安装孔,锁紧螺钉6的尖端穿过压板5上的安装孔,并抵接在螺纹头4的顶端,同时锁紧螺钉6的头端限位在压板5的顶端。
其中,压板5的材料可为金属件亦或者是尼龙等材质。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暂不需要旋拧螺纹头4来顶升浮置板10时,通过在螺纹头4的顶端压设有压板5,且由于螺纹头4与压板5通过锁紧螺钉6连接,同时压板5的外壁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则可对螺纹头4起到防松锁定的作用。
当需要旋拧螺纹头4来顶升浮置板10时,依次拆掉锁紧螺钉6和压板5后,即可旋拧螺纹头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压板5、螺纹头4和锁紧螺钉6从浇筑型腔100内拆除时,浇筑型腔100内浇筑连接有可压缩弹性体12,且可压缩弹性体12的底端与定位筒3的顶端密封连接,同时可压缩弹性体12的顶端靠近预埋筒1的顶端,并分别与预埋筒1的内壁和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密封连接。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浮置板10顶升工作完成后,且将隔振器9连接在浮置板10和混凝土基层8之间后,旋下锁紧螺钉6、压板5和螺纹头4,并向浇筑型腔100内浇筑橡胶或树脂等材料,以可在浇筑型腔100内可塑形为可压缩弹性体12,从而通过可压缩弹性体12对浮置板10进行水平方位的限位,而可压缩弹性体12只可在竖直方向弹性变形,且由于在浇筑型腔100内浇筑橡胶或树脂等材料形成的可压缩弹性体12可与定位筒3的顶端密封连接,以及可与预埋筒1的内壁和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密封连接,从而能提高对浮置板10限位的精确度,以减少浮置板10在水平方位的移动,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浮置板10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中心锚固杆2的顶端位于预埋筒1内,且还包括:盖板7,盖板7盖设在预埋筒1的顶端开口上,并与预埋筒1可拆卸连接。
其中,盖板7可与预埋筒1的顶端卡接。如:预埋筒1的顶端开口的周围侧壁上连接有限位环11,且限位环11与预埋筒1顶端的开口同心设置,同时在限位环1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则盖板7的周边卡设在安装槽中;盖板7可与预埋筒1的顶端还可以通过多个螺栓连接。
盖板7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尼龙材料或者复合材料等。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可压缩弹性体12成型后,盖板7的周边卡设在安装槽中,且盖板7可与预埋筒1的顶端还可以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则通过盖板起到防护保护的前提下,提高本申请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中心锚固杆2为上下贯通的空心圆柱管,且中心锚固杆2靠近其底端的外壁上沿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锚钩21,同时多个锚钩21的钩端均向下延伸至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开口的下方。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插接在混凝土基层8的基坑中的同时,多个锚钩21均插接在基坑中,且在将螺纹头4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并使螺纹头4位于预埋筒1的内壁与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之间,同时位于定位筒3的上方,且螺纹头4的外壁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之后,可通过空心圆柱管的顶端开口向空心圆柱管内浇筑混凝土,且空心圆柱管内的混凝土沿空心圆柱管的内壁向下流,并通过空心圆柱管的下端开口流入至基坑中,以能将基坑、多个锚钩21和空心圆柱管的下端浇筑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中心锚固杆2与混凝土基层8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锚钩21的钩端均向远离中心锚固杆2侧壁的方向弯折。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中心锚固杆2与混凝土基层8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系统,包括:
混凝土基层8;
浮置板限位装置,浮置板限位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且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基层8内,同时定位筒3的底端定位接触在混凝土基层8上,并且混凝土基层8与浮置板10之间通过多个隔振器9支撑连接。
本申请通过混凝土基层8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连接形成的轨道系统:
在安装时,在混凝土基层8上提前挖设有用于安装本申请的基坑,则本申请的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插接在基坑中,以便中心锚固杆2扎根至混凝土基层8,与此同时,定位筒3的底端可接触在混凝土基层8的表层(定位筒3的直径大于基坑的直径),以避免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继续向混凝土基层8的内部深入,即:定位筒3相当于定位台,用于定位中心锚固杆2扎根至混凝土基层8中的深度;
当预埋筒1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由于预埋筒1是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则浮置板10随预埋筒1同步动作,即此时浮置板10位于混凝土基层8的上方)后,预埋筒1能相对于中心锚固杆2在水平方位(纵轴和横轴方向限定的平面,其中,钢轨长度延伸的方向为纵轴方向,钢轨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为横轴方向)上晃动,而由于本申请中心锚固杆2上同心套设、并固定有定位筒3,同时预埋筒1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且使螺纹头4位于预埋筒1的内壁与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之间,则通过螺纹头4可限制预埋筒1在水平方位晃动,且由于预埋筒1是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则本申请的螺纹头4可对浮置板10在水平方位上进行限位,从而利于提高浮置板10的安装精度,以提高浮置板1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另外,在安装隔振器9时,不用再花费时间去寻找千斤顶,也不用消耗用于运输千斤顶的时间,而是工人就地旋拧螺纹头4(工人可以用随身携带的配套工具旋拧螺纹头4),由于螺纹头4的外壁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同时螺纹头4可相对中心锚固杆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因此,通过旋拧螺纹头4,则可使螺纹头4先向下运动至螺纹头4的底端抵接在定位筒3的顶端,然后通过继续旋拧螺纹头4,而由于螺纹头4受到定位筒3的阻碍不能继续向下运动,则会驱动预埋筒1向上运动,以起到顶升浮置板10的作用,则此时,在浮置板10和混凝土基层8之间可形成用于安装隔振器9的安装空间。
在隔振器9安装完成后,即浮置板10顶升完成后,可反向旋拧螺纹头4,以驱动浮置板10下降,从而使浮置板10下落并连接在隔振器9上,且此时使螺纹头4的底端与定位筒3的顶端间隔设置,从而使螺纹头4不承受预埋筒1和浮置板10的重力(浮置板10和混凝土基层8之间是通过多个隔振器9连接,从而通过多个隔振器9来承担预埋筒1和浮置板10的重力),因此能提高螺纹头4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申请既能实现对浮置板10在水平方位上进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浮置板10的安装精度,还能就地顶升浮置板10,以节省寻找顶升工具,如千斤顶的时间,并且通过螺纹头4做螺旋式升降运动的方式来驱动浮置板10升降,则不仅不会因垫片厚度的问题而限制浮置板10升降的连续性,即能使本申请连续的无级调整浮置板10的高度,而且操作简单,从而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施工工艺,用于将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安装在混凝土基层上,以安装形成轨道系统,包括:
步骤S1,在混凝土基层8上挖设有基坑,将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插接在混凝土基层8的基坑中,且中心锚固杆2上同心套设、并固定的定位筒3底端定位接触在混凝土基层8上;
步骤S2,将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的预埋筒1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且且预埋筒1的内壁与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间隔,并与定位筒3的顶端共同限定有浇筑型腔100,同时定位筒3的底端通过预埋筒1底端的开口延伸至预埋筒1的外部;
步骤S3,将螺纹头4通过其安装通道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并位于浇筑型腔100内,同时位于定位筒3的上方,且螺纹头4的外壁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并且螺纹头4可相对中心锚固杆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当顶升时:通过旋拧螺纹头4驱动螺纹头4向下移动至螺纹头4的底端与定位筒3的顶端抵接,并能驱动预埋筒1向上顶升;当顶升后:螺纹头4的底端与定位筒3的顶端间隔设置。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方便。
并且,当预埋筒1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由于预埋筒1是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则浮置板10随预埋筒1同步动作,即此时浮置板10位于混凝土基层8的上方)后,预埋筒1能相对于中心锚固杆2在水平方位(纵轴和横轴方向限定的平面,其中,钢轨长度延伸的方向为纵轴方向,钢轨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为横轴方向)上晃动,而由于本申请中心锚固杆2上同心套设、并固定有定位筒3,同时预埋筒1同心套设在中心锚固杆2上,且使螺纹头4位于预埋筒1的内壁与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之间,则通过螺纹头4可限制预埋筒1在水平方位晃动,且由于预埋筒1是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则本申请的螺纹头4可对浮置板10在水平方位上进行限位,从而利于提高浮置板10的安装精度,以提高浮置板1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另外,在安装隔振器9时,不用再花费时间去寻找千斤顶,也不用消耗用于运输千斤顶的时间,而是工人就地旋拧螺纹头4(工人可以用随身携带的配套工具旋拧螺纹头4),由于螺纹头4的外壁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同时螺纹头4可相对中心锚固杆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因此,通过旋拧螺纹头4,则可使螺纹头4先向下运动至螺纹头4的底端抵接在定位筒3的顶端,然后通过继续旋拧螺纹头4,而由于螺纹头4受到定位筒3的阻碍不能继续向下运动,则会驱动预埋筒1向上运动,以起到顶升浮置板10的作用,则此时,在浮置板10和混凝土基层8之间可形成用于安装隔振器9的安装空间。
在隔振器9安装完成后,即浮置板10顶升完成后,可反向旋拧螺纹头4,以驱动浮置板10下降,从而使浮置板10下落并连接在隔振器9上,且此时使螺纹头4的底端与定位筒3的顶端间隔设置,从而使螺纹头4不承受预埋筒1和浮置板10的重力(浮置板10和混凝土基层8之间是通过多个隔振器9连接,从而通过多个隔振器9来承担预埋筒1和浮置板10的重力),因此能提高螺纹头4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申请既能实现对浮置板10在水平方位上进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浮置板10的安装精度,还能就地顶升浮置板10,以节省寻找顶升工具,如千斤顶的时间,并且通过螺纹头4做螺旋式升降运动的方式来驱动浮置板10升降,则不仅不会因垫片厚度的问题而限制浮置板10升降的连续性,即能使本申请连续的无级调整浮置板10的高度,而且操作简单,从而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步骤S4:在中心锚固杆2上套设圆环状的压板5,同时压板5位于预埋筒1的内壁与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之间,并压设在螺纹头4的顶端,并且压板5与螺纹头4通过锁紧螺钉6连接,同时压板5的外壁具有螺纹,以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
具体的,压板5上贯通有用于连接锁紧螺钉6的安装孔,锁紧螺钉6的尖端穿过压板5上的安装孔,并抵接在螺纹头4的顶端,同时锁紧螺钉6的头端限位在压板5的顶端。
其中,压板5的材料可为金属件亦或者是尼龙等材质。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暂不需要旋拧螺纹头4来顶升浮置板10时,通过在螺纹头4的顶端压设有压板5,且由于螺纹头4与压板5通过锁紧螺钉6连接,同时压板5的外壁与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则可对螺纹头4起到防松锁定的作用。
当需要旋拧螺纹头4来顶升浮置板10时,依次拆掉锁紧螺钉6和压板5后,即可旋拧螺纹头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当浮置板10顶升工作完成后,且将隔振器9连接在浮置板10和混凝土基层8之间后,旋下锁紧螺钉6、压板5和螺纹头4,并向浇筑型腔100内浇筑橡胶或树脂等材料,以可在浇筑型腔100内可塑形为可压缩弹性体12,从而通过可压缩弹性体12对浮置板10进行水平方位的限位,而可压缩弹性体12只可在竖直方向弹性变形,且由于在浇筑型腔100内浇筑橡胶或树脂等材料形成的可压缩弹性体12可与定位筒3的顶端密封连接,以及可与预埋筒1的内壁和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密封连接,从而能提高对浮置板10限位的精确度,以减少浮置板10在水平方位的移动,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浮置板10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将盖板7盖设在预埋筒1的顶端开口上,并与预埋筒1可拆卸连接。
其中,盖板7可与预埋筒1的顶端卡接。如:预埋筒1的顶端开口的周围侧壁上连接有限位环11,且限位环11与预埋筒1顶端的开口同心设置,同时在限位环1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则盖板7的周边卡设在安装槽中;盖板7可与预埋筒1的顶端还可以通过多个螺栓连接。
盖板7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尼龙材料或者复合材料等。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可压缩弹性体12成型后,盖板7的周边卡设在安装槽中,且盖板7可与预埋筒1的顶端还可以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则通过盖板起到防护保护的前提下,提高本申请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中心锚固杆2为上下贯通的空心圆柱管,且中心锚固杆2靠近其底端的外壁上沿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锚钩21,同时多个锚钩21的钩端均向下延伸至中心锚固杆2底端开口的下方,则在步骤S1中,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插接在混凝土基层8的基坑中的同时,多个锚钩21均插接在基坑中,且在步骤S3后,通过空心圆柱管的顶端开口向空心圆柱管内浇筑混凝土或浇筑植筋胶,且空心圆柱管内的混凝土沿空心圆柱管的内壁向下流,并通过空心圆柱管的下端开口流入至基坑中,以能将基坑、多个锚钩21和空心圆柱管的下端浇筑连接在一起,然后在进行步骤S4。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将基坑、多个锚钩21和空心圆柱管的下端浇筑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中心锚固杆2与混凝土基层8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空心圆柱管分别与定位筒3和多个锚钩21预制连接。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用在现场临时现做,而是直接拿到现场后就可直接使用,因此能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头4为预制件。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用在现场临时现做,而是直接拿到现场后就可直接使用,因此能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头4为现浇件。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压板5为预制件。
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用在现场临时现做,而是直接拿到现场后就可直接使用,因此能提高工作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埋筒(1),所述预埋筒(1)预埋固定在浮置板(10)中,并竖直布置,且所述预埋筒(1)的上下两端均贯通为开口端,同时所述预埋筒(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中心锚固杆(2),所述中心锚固杆(2)上同心套设、并固定有定位筒(3),且所述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和顶端均延伸在所述定位筒(3)的外部;所述预埋筒(1)同心套设在所述中心锚固杆(2)上,并且所述预埋筒(1)的内壁与所述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间隔,并与所述定位筒(3)的顶端共同限定有浇筑型腔(100),同时所述定位筒(3)的底端通过所述预埋筒(1)底端的开口延伸至所述预埋筒(1)的外部;
螺纹头(4),所述螺纹头(4)上竖向贯通有安装通道,且所述螺纹头(4)通过所述安装通道同心套设在所述中心锚固杆(2)上,并位于所述浇筑型腔(100)内,同时位于所述定位筒(3)的上方,且所述螺纹头(4)的外壁具有螺纹,并与所述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同时所述螺纹头(4)可相对所述中心锚固杆(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当顶升时,所述螺纹头(4)的底端与所述定位筒(3)的顶端抵接,当顶升后:所述螺纹头(4)的底端与所述定位筒(3)的顶端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5),所述压板(5)为圆环状,套设在所述中心锚固杆(2)上,并位于所述浇筑型腔(100)内,且压设在所述螺纹头(4)的顶端,同时所述压板(5)的外壁具有螺纹,以与所述预埋筒(1)的内壁螺纹连接,并且所述压板(5)与所述螺纹头(4)通过锁紧螺钉(6)连接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所述螺纹头(4)和所述锁紧螺钉(6)从所述浇筑型腔(100)内拆除时,所述浇筑型腔(100)内浇筑连接有可压缩弹性体(12),且所述可压缩弹性体(12)的底端与所述定位筒(3)的顶端密封连接,同时所述可压缩弹性体(12)的顶端靠近所述预埋筒(1)的顶端,并分别与所述预埋筒(1)的内壁和所述中心锚固杆(2)的外壁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锚固杆(2)的顶端位于所述预埋筒(1)内,且还包括:盖板(7),所述盖板(7)盖设在所述预埋筒(1)的顶端开口上,并与所述预埋筒(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锚固杆(2)为上下贯通的空心圆柱管,且所述中心锚固杆(2)靠近其底端的外壁上沿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锚钩(21),同时多个所述锚钩(21)的钩端均向下延伸至所述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开口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钩(21)的钩端均向远离所述中心锚固杆(2)侧壁的方向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柱管分别与所述定位筒(3)和多个所述锚钩(21)预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头(4)为预制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为预制件。
10.一种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土基层(8);
浮置板限位装置,所述浮置板限位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且所述中心锚固杆(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层(8)内,同时所述定位筒(3)的底端定位接触在所述混凝土基层(8)上,并且所述混凝土基层(8)与所述浮置板(10)之间通过多个隔振器(9)支撑连接。
CN202223368717.0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Active CN218951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8717.0U CN218951853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8717.0U CN218951853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1853U true CN218951853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7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8717.0U Active CN218951853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1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1800B2 (en) Concentrically loaded, adjustable piering system
US8206063B2 (en) Concentrically loaded, adjustable piering system
CN218951853U (zh)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
CN111501428A (zh) 一种直埋扣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36315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垫块
CN115928512A (zh) 一种螺旋顶升式浮置板限位装置及其轨道系统,施工工艺
CN206591540U (zh) 地下室底板承台与工程桩连接结构
CN214834052U (zh) 一种方便钢柱吊装及固定的柱脚系统
CN210313242U (zh) 一种可拆卸塔吊爬升装置
CN211228921U (zh) 预埋槽道扣式安装结构
CN113174986A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基座结构
CN112576017A (zh) 一种建筑外立面外挂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CN219798389U (zh) 一种建筑施工测量设备
CN111764434A (zh) 海底沉管对位的内部精调装置及系统
CN212199881U (zh) 设有可拆分连接底座的隔减振装置
CN213806176U (zh)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段或停车场的预制混凝土立柱结构
CN1070563C (zh) 底端带有夯扩头的混凝土桩的施工设备
CN217149811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边缘钢模支护结构
CN219364580U (zh) 一种建筑工程预制桩
CN220352880U (zh) 设备螺栓孔间隙固定结构
CN219076036U (zh) 预埋套管用连接构件
CN214061293U (zh)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用预应力固定件
CN221000986U (zh) 一种预应力锚杆承载结构
CN214116290U (zh) 一种桥墩施工用预应力锚栓
CN219887479U (zh) 一种可调节式挂杠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