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0887U - 变向滑轮组 - Google Patents

变向滑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0887U
CN218950887U CN202223153449.0U CN202223153449U CN218950887U CN 218950887 U CN218950887 U CN 218950887U CN 202223153449 U CN202223153449 U CN 202223153449U CN 218950887 U CN218950887 U CN 218950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rigging
yoke
frame
centr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34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成孝
范圆成
余登敏
吕逸旻
蒋忠平
王坤
向灿龙
蒋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Gui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Guizho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Guizho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Guizho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34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0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0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0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风力发电机塔筒防激振技术领域的一种变向滑轮组,包括滑轮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滑轮架转动连接,滑轮架的两端固定设有转轴,转轴固定套接有轴承。当索具产生沿第一滑轮的径向摆动时,索具推动第一滑轮、滑轮架在两侧轴承的支持下可有适应性的微小幅度偏转,使第一滑轮的轮槽始终正对索具,从而减小索具反复摩擦滑轮边缘,并且避免索具摆幅较大时,索具滑出第一滑轮轮槽的风险。

Description

变向滑轮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塔筒防激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向滑轮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塔筒具有超高、风载大的特点,高度可达百米甚至140米。风机转动时,可将部分风载转化成电能,同时由于叶片长周期规律转动,塔筒不会产生很明显的激振现象。然而,当遇到电网负荷充足、检修等情况时,风力发电难免要在一定时间内停机。停机时,风机不转动,在风载的作用下,塔筒的上部有明显的涡激振动现象,振型一般为二阶共振,即风机部分的振动不明显,而是塔筒产生明显摆动。由于风电安装环境,涡激振动现象在停机的绝大多数时段持续,有时甚至可观察到风机塔筒明显的晃动,这对塔筒制作材料的疲劳寿命产生极大影响,严重时有疲劳失效的风险,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塔筒倾倒,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安全事故。
在一些风速大的地区,一些高层建筑上通过悬挂阻尼块来增大阻尼,避免建筑物的共振现象。然而风机塔筒外壁光滑,没有适合用于悬挂阻尼块的外凸物。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即在塔筒内部的顶部设置滑轮,索具绕过滑轮后一端连接有电机,索具另外一端连接阻尼块。电机卷起索具使阻尼块处于吊起状态,阻尼块增加了塔筒本体的振动阻尼,有效防止共振现象,从而避免了塔筒疲劳失效、倾倒等危险。
然而阻尼块悬空时难免有摆动,当索具沿着滑轮轴向摆动时,索具在滑轮边缘反复摩擦,对其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并且,还存在索具滑出轮槽,使滑轮卡涩甚至阻尼块高空坠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变向滑轮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索具滑出轮槽,使滑轮卡涩甚至造成阻尼块高空坠落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向滑轮组,包括滑轮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滑轮架转动连接,滑轮架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转轴固定套接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将滑轮架固定设置于塔筒内部,第二滑轮和塔筒转动连接,索具从第一滑轮上绕过,再从第二滑轮上绕下。
轴承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件,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填充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众多钢珠,从而使得外圈能够围绕内圈转动,本方案中轴承的内圈和转轴固定套接,再将轴承的外圈和塔筒固定连接,从而使转轴可以在两侧的轴承之间转动,转轴又和滑轮架固定,则使得滑轮架可以转动。当索具产生沿第一滑轮的径向摆动时,索具推动第一滑轮、滑轮架在两侧轴承的支持下可有适应性的微小幅度偏转,使第一滑轮的轮槽始终正对索具,从而减小索具反复摩擦滑轮边缘,并且避免索具摆幅较大时,索具滑出第一滑轮轮槽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滑轮架靠近第二滑轮的转轴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索具穿过。当滑轮架偏转时,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部分索具仍然有摆动,采用该设置,使索具的摆幅减小,直至转换成中心孔内的微量扭转,从而减小索具与第二滑轮边缘产生反复摩擦。
进一步,所述滑轮架还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底部的切线方向和第二滑轮顶部的切线方向正对中心孔。
采用第三滑轮使索具从滑轮架的偏转中心穿过,当滑轮架偏转时,第三滑轮、第一滑轮均同时偏转,因此两者与索具不会产生卡涩,索具的偏转传递至中心孔时已被缩小成微量扭转,因此减小了索具与第二滑轮边缘摩擦,避免第二滑轮出现卡涩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滑轮架固定设有延长部,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延长部,所述滑轮架靠近第二滑轮的转轴设有中心孔,所述第二滑轮顶部的切线方向和第一滑轮顶部的切线方向正对中心孔。
当滑轮架偏转时,第一滑轮上面为偏转中心,直接将索具的摆动缩小成微量扭转,因此减轻了索具与第二滑轮边缘反复摩擦,出现卡涩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中心孔两端为圆角过渡的渐扩形。避免索具与中心孔入口、出口产生刮蹭损伤索具,保障索具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滑轮架固定设有筋板。筋板提高滑轮架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变向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变向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滑轮1、第二滑轮2、滑轮架3、轴承4、中心孔5、第三滑轮6、索具7、筋板8、延长部9。
以下陈述中“左”、“右”、“上”、“下”等方位词均是基于图示的方位而言,实际中相应的结构若基于方位做同向改变保持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不影响方案的实施。
实施例1:一种变向滑轮组,包括滑轮架3、第一滑轮1、第二滑轮2和第三滑轮6,滑轮架3固定设有筋板8。第一滑轮1、第三滑轮6均与滑轮架3转动连接,滑轮架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固定套接有轴承4,轴承4包括内圈、外圈和填充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众多钢珠,此时轴承4的内圈和转轴固定套接,轴承4的外圈和塔筒固定连接,第二滑轮2和塔筒转动连接。
滑轮架3左侧的转轴设有中心孔5,第三滑轮6底部的切线方向和第二滑轮2顶部的切线方向正对中心孔5,索具7依次穿过第一滑轮1、第三滑轮6、中心孔5和第二滑轮2。
轴承4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件,本方案中轴承4的内圈和转轴固定套接,再将轴承4的外圈和塔筒固定连接,从而使转轴可以在两侧的轴承4之间转动,转轴又和滑轮架3固定,则使得滑轮架3可以转动。当索具7产生沿第一滑轮1的径向摆动时,索具7推动第一滑轮1、滑轮架3在两侧轴承4的支持下可有适应性的微小幅度偏转,使第一滑轮1的轮槽始终正对索具7,从而减小索具7反复摩擦滑轮边缘,并且避免索具7摆幅较大时,索具7滑出第一滑轮1轮槽的风险。
并且采用第三滑轮6使索具7从滑轮架3的中心孔5穿过,当滑轮架3偏转时,第三滑轮6、第一滑轮1均同时偏转,因此两者与索具7不会产生卡涩,索具7的偏转传递至中心孔5时已被缩小成微量扭转,因此减小了索具7与第二滑轮2边缘摩擦,避免第二滑轮2出现卡涩的情况。
优选的,中心孔5两端为圆角过渡的渐扩形。避免索具7与中心孔5入口、出口产生刮蹭损伤索具7,保障索具7使用寿命。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滑轮架3固定设有延长部9,第一滑轮1和延长部9转动连接,滑轮架3靠近第二滑轮2的转轴设有中心孔5,第二滑轮2顶部的切线方向和第一滑轮1顶部的切线方向正对中心孔5。
当滑轮架3偏转时,第一滑轮1上面为偏转中心,直接将索具7的摆动缩小成微量扭转,因此减轻了索具7与第二滑轮2边缘反复摩擦,出现卡涩的情况。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4)

1.变向滑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滑轮架转动连接,滑轮架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转轴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滑轮架靠近第二滑轮的转轴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索具穿过;所述滑轮架还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底部的切线方向和第二滑轮顶部的切线方向正对中心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向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固定设有延长部,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延长部,所述滑轮架靠近第二滑轮的转轴设有中心孔,所述第二滑轮顶部的切线方向和第一滑轮顶部的切线方向正对中心孔。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变向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两端为圆角过渡的渐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向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固定设有筋板。
CN202223153449.0U 2022-11-25 2022-11-25 变向滑轮组 Active CN218950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3449.0U CN218950887U (zh) 2022-11-25 2022-11-25 变向滑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3449.0U CN218950887U (zh) 2022-11-25 2022-11-25 变向滑轮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0887U true CN218950887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3449.0U Active CN218950887U (zh) 2022-11-25 2022-11-25 变向滑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0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74072B2 (en) Multiaxis turbine
WO2009100157A1 (en) Wind turbine improvements
CN109989337B (zh) 易于加装的圆柱式桥梁吊杆用抗风减震装置
CN218950887U (zh) 变向滑轮组
CN103726985B (zh) 一种展翼双摆叶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EA018388B1 (ru) Ветро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CN101048591B (zh) 扭转式横流涡轮机
US20100124506A1 (en)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blade
CN113026533B (zh) 一种桥梁吊杆用抗风减震装置
WO2003027498A1 (en) Multiaxis turbine
CN101713374B (zh) 捕捉风力的叶片系统
CN201314277Y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114837898A (zh) 一种设有分段支撑机构的重力蓄能式风力发电塔架
KR101509736B1 (ko) 풍력발전기 및 그 풍력발전기의 블레이드의 피치 제어장치
CN202210031U (zh) 风电机组变桨系统试验装置
CN207536809U (zh) 永磁电机驱动的取料机斗轮装置
WO1992016745A1 (en) Wind power prime mover
CN100354520C (zh) 风能动力装置
CN219281874U (zh) 管与拉件组合抗风式自动双控微风风力发电机
CN109779840A (zh) 一种自我保护海上风力发电组
WO2002009265A1 (en) Multiaxis turbine
CN218909796U (zh) 水轮机转轮体翻身检修装置
CN214003760U (zh) 水电厂回油箱顶部旋转起吊装置
CN218754640U (zh) 一种揽风装置
CN22066883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抗震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