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9303U -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9303U
CN218949303U CN202320073790.0U CN202320073790U CN218949303U CN 218949303 U CN218949303 U CN 218949303U CN 202320073790 U CN202320073790 U CN 202320073790U CN 218949303 U CN218949303 U CN 218949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side wall
plate
wall inner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37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书任
张涛
贺志杰
陈强
高鹏
武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37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9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9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9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车身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车身中具有底部连接在后地板上的靠背环,以及分设在所述靠背环左右两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均位于同侧侧围内板朝向车内的一侧;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的前端与同侧的B柱搭接相连,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的顶部与同侧所述侧围内板搭接相连,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的后端连接在所述靠背环与同侧的后轮罩之间,并在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和所述侧围内板之间围构形成有腔体。本实用新型的车身能够增加侧围后部的结构强度,并可在靠背环与B柱之间增加碰撞传力通道,有助于侧碰碰撞力的传递分散,而可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Description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身。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上述车身的汽车。
背景技术
敞篷汽车作为一种车顶可开启的车型,因其所具有的诸如酷炫感和科技感等普通轿车无法比拟的优点,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不过,在敞篷汽车的车身中,因其车顶是不固定的,尤其在打开车顶时,其相较于普通轿车缺失了顶盖部分,会导致车身中的B环及C环部位不完整。这样,其不仅会使得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较弱,不利于整车碰撞应对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使汽车侧碰时的传力通道减少,容易对乘员舱造成较大冲击,损伤驾乘人员,而影响整车的碰撞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以能够增加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的车身,所述车身中具有底部连接在后地板上的靠背环,以及分设在所述靠背环左右两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均位于同侧侧围内板朝向车内的一侧;
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的前端与同侧的B柱搭接相连,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的顶部与同侧所述侧围内板搭接相连,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的后端连接在所述靠背环与同侧的后轮罩之间,并在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和所述侧围内板之间均围构形成有腔体。
进一步的,在左右两侧侧围外板朝向车内的一侧均设有侧围外板加强板,各侧所述侧围外板加强板均包括加强板前段和加强板后段;
各侧所述加强板前段和所述加强板后段均沿整车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同侧所述后轮罩的上方,且各侧所述加强板前段与同侧的所述侧围外板相连,各侧所述加强板后段与同侧的所述侧围内板相连。
进一步的,各侧所述加强板前段的前端与同侧的所述B柱相连,各侧所述加强板前段的后端与同侧所述加强板后段的前端相连,各侧所述加强板后段的后端与同侧的支撑梁在整车左右方向上衔接设置;
各侧所述支撑梁位于同侧所述侧围内板朝向车内的一侧,且各侧所述支撑梁的底端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后轮罩上,各侧所述支撑梁的顶端支撑在行李箱安装横梁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环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支撑纵梁,以及相对布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
各侧所述支撑纵梁的底部与所述后地板相连,并搭接在同侧的后地板纵梁上,各侧所述支撑纵梁的侧部通过同侧的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与所述后轮罩相连;
所述下横梁连接在两侧所述支撑纵梁的底部之间,并与所述后地板相连,所述上横梁的两端与两侧所述支撑纵梁的顶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的前端连接有后地板前横梁,所述后地板前横梁连接在两侧门槛梁的后端之间,并在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的顶部连接有前横梁加强梁;
所述前横梁加强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与各侧所述B柱相连。
进一步的,各侧所述B柱内均设有B柱加强件,各侧所述B柱加强件和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在整车左右方向上衔接设置;和/或,
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朝向车尾的一侧均与同侧的后地板纵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加强梁和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横截面均呈“n”形,而在所述前横梁加强梁以及各所述第一连接板内形成有空腔;和/或,
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面均为沿靠近同侧所述B柱的方向渐高设置的弧面。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门槛梁面向车内的一侧均设有沿整车前后方向延伸的补强板;
各侧所述补强板的前端与同侧的A柱相连,各侧所述补强板的后端延伸至同侧的所述B柱位置,且各侧所述补强板的一侧搭接在同侧的所述门槛梁上,各侧所述补强板的另一侧与前地板面板相连,而在所述门槛梁、所述前地板面板和所述补强板之间围构形成有空腔。
进一步的,各侧所述补强板均位于所述前地板面板的上方,并在各侧所述门槛梁与所述后地板前横梁和所述前地板面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
各侧所述补强板的后端与同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板搭接相连,各侧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车头的一侧与同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板搭接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的车身,通过靠背环以及两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的设置,不仅能够利用靠背环增加车身后部整体的扭转刚度,提升整车稳定性,同时利用侧围内板加强板,尤其是侧围内板加强板与B柱及靠背环相连,以及在侧围内板加强板和侧围内板之间形成腔体,也能够增加侧围后部的结构强度,在靠背环和B柱之间增加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在靠背环和B柱之间的传递,从而可提高对汽车碰撞,特别是侧碰的应对能力,有助于侧碰碰撞力的传递分散,以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此外,侧围外板加强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侧围后部的结构强度,使得加强板前段和加强板后段相连,以及加强板前段和B柱连接,加强板后段与支撑梁衔接设置,也能够在行李箱安装横梁和B柱之间增加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在车身后部的传递分散,能够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靠背环由两侧的支撑纵梁,以及相对布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构成,结构简单,便于靠背环的设计、制备,以及在整车中的布置。同时,支撑纵梁与后地板连接,并与后地板纵梁搭接相连,以及使支撑纵梁通过侧围内板加强板和后轮罩连接,可保证靠背环与车身侧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靠背环设置的稳定性。而下横梁与后地板相连,能够进一步增加靠背环和后地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上横梁的两端与支撑纵梁的顶端相连,则可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
其次,前横梁加强梁和第一连接板的设置,可适应敞篷汽车上部车身缺少、侧碰传力通道减少的情况,能够在两侧B柱之间增加侧碰传力通道,以增加车身中部的碰撞力传递能力,提升碰撞力传递分散效果。B柱加强件的设置,可提高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刚度。第一连接板与后地板纵梁连接,可提高碰撞力在后地板纵梁、前横梁加强梁和B柱之间传递的连贯性,提升碰撞力传递分散效果。
另外,通过将前横梁加强梁和第一连接板的横截面设成“n”形,能够提升前横梁加强梁与第一连接板自身的结构强度。将第一连接板的上端面设为沿靠近B柱的方向渐高设置的弧面,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板和B柱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同时也利于第一连接板的减重,以及便于其布置。门槛梁内侧补强板的设置,以及使得门槛梁、补强板和前地板面板之间围构形成腔体,可利用增加的补强板,尤其是所形成的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门槛梁位置的结构强度,提高车身中部整体结构强度,而有利于整车碰撞应对能力的提升。
使得补强板的前端与A柱连接,可在正碰时使补强板更直接地参与碰撞力的传递,能够提高门槛梁位置的碰撞力传递效果。而通过门槛梁、后地板前横梁和前地板面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的设置,以及使得补强板、第一连接板分别和第二连接板相连,可增加门槛梁、后地板前横梁、前地板面板以及补强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B柱根部位置的扭转刚度,并能够利于碰撞力在此位置的传递分散,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具有如上所述的汽车的车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设置上述车身,不仅能够增加车身后部整体的扭转刚度,提升整车稳定性,也能够增加侧围后部的结构强度,在靠背环和B柱之间增加传力通道,以利于侧碰碰撞力在车身中的传递分散,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的车身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结构去掉侧围外板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围内板在车身中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靠背环及两侧侧围内板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靠背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横梁加强梁、补强板以及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在车身中的设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横梁加强梁和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B柱加强件在B柱内的设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B柱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A-A位置的断面图;
图12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围外板;2、侧围内板;3、后轮罩;4、B柱;5、后地板;6、靠背环;7、行李箱安装横梁;8、支撑梁;9、C柱;10、后围;11、后地板纵梁;12、后地板前横梁;13、前横梁加强梁;14、第一连接板;15、门槛梁;16、前地板面板;17、补强板;18、第二连接板;
1a、加强板前段;1b、加强板前段;2a、侧围内板加强板;401、B柱内板;402、B柱加强板;403、B柱加强件;601、支撑纵梁;602、上横梁;603、下横梁;1801、上板体;1802、侧板体;1803、搭接边;
G、空腔;M、安装空间;N、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身,该汽车具体为敞篷汽车,且结合图1至图3中所示的,该车身中具有底部连接在后地板5上的靠背环6,以及分设在靠背环6左右两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2a,且各侧侧围内板加强板2a均位于同侧侧围内板2朝向车内的一侧。
此外,各侧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前端与同侧的B柱4搭接相连,各侧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顶部与同侧侧围内板2搭接相连,各侧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后端连接在靠背环6与同侧的后轮罩3之间,并且在各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2a和侧围内板2之间均围构形成有腔体。
此时,通过上述靠背环6以及两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设置,其不仅能够利用靠背环6增加车身后部整体的扭转刚度,提升整车稳定性,同时也可利用侧围内板加强板2a,尤其是侧围内板加强板2a与B柱4及靠背环6相连,以及在侧围内板加强板2a和侧围内板2之间形成腔体,增加侧围后部的结构强度,以及在靠背环6和B柱4之间增加传力通道,进而有助于碰撞力在靠背环6和B柱4之间的传递,有利于提高对汽车碰撞,特别是侧碰的应对能力。
具体来说,各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2a采用冲压成型的钣金件便可,且其顶部可成型外翻设置的翻边,以与侧围内板2搭接。同时,各侧侧围内板加强板2a与B柱4之间,以及各侧侧围内板加强板2a与侧围内板2之间均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另外,基于上述靠背环6以及两侧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仍参见图2所示的,在左右两侧侧围外板1朝向车内的一侧均设置有侧围外板加强板,并且各侧侧围外板加强板均包括加强板前段1a和加强板后段1b。
其中,各侧加强板前段1a和加强板后段1b均沿整车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同侧后轮罩3的上方,并且各侧加强板前段1a与同侧的侧围外板1相连,各侧加强板后段1b则与同侧的侧围内板2相连。另外,各侧加强板前段1a的前端与同侧的B柱4相连,各侧加强板前段1a的后端与同侧加强板后段1b的前端相连,而各侧加强板后段1b的后端与同侧的支撑梁8在整车左右方向上衔接设置。
此时,通过上述由加强板前段1a和加强板后段1b组成的侧围外板加强板的设置,其可进一步增加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而且,具体实施时,上述加强板前段1a与侧围外板1之间,以及加强板后段1b与侧围内板2之间均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当然,加强板前段1a与B柱4之间,以及加强板前段1a与加强板后段1b之间等也均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此外,仍结合图1至图3中所示,上述各侧支撑梁8均位于同侧侧围内板2朝向车内的一侧,且各侧支撑梁8具体为前倾设置,并使得各侧支撑梁8的底端连接在同侧的后轮罩3上,各侧支撑梁8的顶端向后上方延伸,而支撑在行李箱安装横梁7的下方。
而且,本实施例通过使得加强板前段1a和加强板后段1b相连,以及使得加强板前段1a和B柱4连接,加强板后段1b与支撑梁8衔接设置,便能够在行李箱安装横梁7和B柱4之间增加传力通道,从而有助于碰撞力在车身后部的传递分散,以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加强板后段1b的后端和支撑梁8在整车左右方向上衔接设置,其也即两者在整车左右方向上至少部分投影重叠,并且,通过加强板后段1b后端与支撑梁8之间的衔接设置,便能够使得支撑梁8处的碰撞力向加强板后段1b传递,并继而可通过加强板前段1a向前方的B柱4位置传递。
另外,除了前倾设置的支撑梁8,本实施例在行李箱安装横梁7两端的下方也分别连接有后倾设置的C柱9,且各侧C柱9的底部连接在后围10上。而且,利用前倾设置的支撑梁8与后倾设置的C柱9,其能够在行李箱安装横梁7的两端分别形成倒“V”型的支撑结构,如此可提升对行李箱安装横梁7的支撑效果,保证行李箱安装横梁7设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在具体结构上,作为一种示例性结构形式,继续参见图4至图6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靠背环6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支撑纵梁601,以及相对布置的上横梁602和下横梁603。此时,使靠背环6由两侧的支撑纵梁601,以及相对布置的上横梁602和下横梁603构成,有着结构简单,便于靠背环6的设计、制备的优点,同时其也可利于靠背环6在整车中的布置。
此外,在靠背环6中,各侧的支撑纵梁601的底部具体与后地板5相连,并搭接在同侧的后地板纵梁11上,同时,各侧支撑纵梁601的侧部也通过同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2a与后轮罩3相连。而下横梁603具体连接在两侧支撑纵梁601的底部之间,并与后地板5相连,上横梁602的两端则与两侧支撑纵梁601的顶端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支撑纵梁601与后地板5连接,并与后地板纵梁11搭接相连,以及使支撑纵梁601通过侧围内板加强板2a和后轮罩3连接,可保证靠背环6与车身侧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靠背环6设置的稳定性。下横梁603与后地板5相连,也能够进一步增加靠背环6和后地板5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上横梁602的两端与各支撑纵梁601的顶端相连,则能够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支撑纵梁601、上横梁602和下横梁603之间,以及支撑纵梁601和下横梁603与后地板5之间均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便可,各侧支撑纵梁601、侧围内板加强板2a以及后轮罩3之间同样可通过多层焊的方式相连。同时,在具体实施时,为利于支撑纵梁601和后地板纵梁11之间的搭接,可在各侧支撑纵梁601的底部设置缺口N,后地板纵梁11的一部分嵌入该缺口N内,再与支撑纵梁601焊接于一起即可。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具体实施时,上述支撑纵梁601、上横梁602和下横梁603可如图6中示出的,均采用内部中空的梁体结构,且各梁体均可采用冲压成型的钣金梁体。另外,基于两侧支撑纵梁601以及上横梁602的中空设置,也便能够在各支撑纵梁601内形成安装空间M,以及同时在上横梁602的两端形成使各安装空间M与外界贯通的连通口。此时,上述安装空间M具体可用于安装靠背环6处的弹起机构,以提升靠背环6处的安全保护功能。
继续由图7和图12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车身中也具有与后地板5前端连接的后地板前横梁12,该后地板前横梁12具体连接在两侧门槛梁15的后端之间,并且在后地板前横梁12的顶部连接有前横梁加强梁13。而该前横梁加强梁13的左右两端则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14与各侧B柱4相连。
这样,通过上述前横梁加强梁13和各第一连接板14的设置,其能够适应敞篷汽车上部车身缺失、侧碰传力通道减少的情况,能够在两侧B柱4之间增加侧碰传力通道,以增加车身中部的碰撞力传递能力,提升碰撞力传递分散效果。
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再结合图8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前横梁加强梁13和各第一连接板14的横截面均呈“n”形,并由此在前横梁加强梁13以及各第一连接板14内形成有空腔。此时,通过将前横梁加强梁13和第一连接板14的横截面设成“n”形,且在两者内均形成空腔,也可利用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前横梁加强梁13与第一连接板14自身的结构强度,提升由前横梁加强梁13和两侧第一连接板14组成的传力通道的传力效果。
此外,为增加第一连接板14和B柱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再结合图7和图8中所示,本实施例也使得两侧第一连接板14的上端面均为沿靠近同侧B柱4的方向渐高设置的弧面。如此设置,在增加第一连接板14和B柱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同时,也可利于第一连接板14的减重,并且也能够便于其布置。
在设置有前横梁加强梁13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仍参见图9和图10中所示的,在各侧B柱4内均设有B柱加强件403,且各侧B柱加强件403和同侧的第一连接板14在整车左右方向上衔接设置。
此时,通过B柱加强件403的设置,其能够提高B柱4与第一连接板14之间的连接刚度。而且,在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各侧的B柱4均包括扣合相连的B柱内板401和B柱加强板402,并在扣合的B柱内板401和B柱加强板402之间形成B柱内腔。此时,基于B柱4由B柱内板401和B柱加强板402构成,各侧的第一连接板14即与同侧的B柱内板401连接,并且各侧B柱加强件403也随形于同侧的B柱内板401设置,而贴合在B柱内板401朝向同侧B柱加强板402的一侧端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使得B柱4由扣合相连的B柱内板401和B柱加强板402构成,可保证B柱4自身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利于B柱4的造型设计。使得B柱加强件403随形于B柱内板401设置,并贴合在B柱内板401上,其能够增加B柱加强件403与第一连接板14之间衔接的可靠性,进而提升碰撞力在B柱4和第一连接板14之间的传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上述各B柱加强件403和第一连接板14的衔接设置,其也即两者在整车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样,通过上述两者之间的衔接设置,便能够在B柱4结构增强,传力能力增大的同时,也利于碰撞力向前横梁加强梁13传递,进而提高侧碰力在B柱4和前横梁加强梁13之间的分散传递效果。当然,在具体实施时,鉴于B柱加强件403贴合在B柱内板401上,两侧的B柱加强件403、B柱内板401和第一连接板14也可通过三层焊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更好地提升B柱加强件403的设置效果。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设置有上述前横梁加强梁13以及两侧第一连接板14的同时,也使得两侧第一连接板14的朝向车尾的一侧均与同侧的后地板纵梁11连接。此时,通过各第一连接板14与同侧的后地板纵梁11之间的连接,便可提高碰撞力在后地板纵梁11、前横梁加强梁13和B柱4之间传递的连贯性,提升碰撞力传递分散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两侧门槛梁15面向车内的一侧均设置有沿整车前后方向延伸的补强板17,且各侧补强板17的一侧搭接在同侧的门槛梁15上,各侧补强板17的另一侧与前地板面板16相连,而在门槛梁15、前地板面板16和补强板17之间围构形成有空腔G。
此时,通过门槛梁15内侧补强板17的设置,以及使得门槛梁15、补强板17和前地板面板16之间围构形成腔体G,其可利用增加的补强板17,尤其是所形成的腔体G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门槛梁15位置的结构强度,提高车身中部整体结构强度,而有利于整车碰撞应对能力的提升。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至图3以及图7中仅示意出了其中一侧的补强板17,同时,本实施例也具体以该侧的补强板17为例进行说明,而另一侧的补强板17则参考该侧的补强板17进行设置便可。此外,本实施例的补强板17的横截面大致呈“L”型,且在其靠近前地板面板16的一侧可成型有翻边结构,以便于更好地与前地板面板16连接。与此同时,在具体实施时,各侧补强板17均采用冲压成型的钣金件即可,其与门槛梁15以及前地板面板16之间均可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
在设置有上述补强板17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进一步的,也使得各侧补强板17的前端均延伸至同侧的A柱位置,同时,各侧补强板17的后端延伸至同侧B柱4位置。而且,为在汽车正碰时使补强板17更直接地参与碰撞力的传递,优选地,在补强板17前端延伸至A柱位置的同时,也可使得补强板17的前端与A柱相连,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可为焊接。而通过补强板17与A柱之间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其不仅能够提高A柱底部位置的扭转刚度,也可提高门槛梁15前端位置和A柱之间的碰撞力传递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前地板面板16与门槛梁15之间通常也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且其具体可在前地板面板16搭接至门槛梁15上后,采用点焊方式相连。而通过前地板面板16和门槛梁15之间的直接连接,可保证车身中部位置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保证前地板面板16设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补强板17例如可设置在前地板面板16的下方,并通过形成上述腔体Q,以达到补强板17的补强效果。不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具体使得各侧补强板17位于前地板面板16的上方,同时,在各侧门槛梁15与后地板前横梁12和前地板面板16之间也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并且各侧补强板17的后端即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板18搭接相连,各侧的第一连接板14朝向车头的一侧也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板18搭接相连。
这样,通过门槛梁15、后地板前横梁12和前地板面板16之间的第二连接板18的设置,以及使得补强板17、第一连接板14分别和第二连接板18相连,可增加门槛梁15、后地板前横梁12、前地板面板16以及补强板17和第一连接板14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B柱4根部位置的扭转刚度,并能够利于碰撞力在此位置的传递分散,而提升碰撞安全性。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3中所示的,本实施例各侧的第二连接板18整体也呈“L”型,并由大致呈三角形的上板体1801与大致呈矩形的侧板体1802构成。而且,在上板体1801与侧板体1802上均成型有搭接边1803,以用于和门槛梁15、后地板前横梁12以及前地板面板16连接。当然,其具体连接方式同样采用点焊连接便可,并且补强板17的后端与第二连接板18也采用点焊方式相连即可。
此时,使得第二连接板18采用上述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其可在第二连接板18与门槛梁15、后地板前横梁12以及前地板面板16连接时,也在几者之间形成空腔结构。由此,能够提高门槛梁15、后地板前横梁12和前地板面板16之间连接位置的整体结构强度,保证第二连接板18的设置效果。
本实施例的汽车的车身,在汽车发生碰撞,特别是发生侧碰时,一方面,碰撞力可通过门槛梁15和补强板17,以及加强板前段1a和加强板后段1b沿整车前后方向传递。另一方面,碰撞力也可经B柱4、后地板前横梁12和前横梁加强梁13在整车左右方向上传递,以及经由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传递,在靠背环6处传递分散。如此,通过在横向(整车左右方向)与纵向(整车前后方向)上的分别传递,能够实现对碰撞力的有效分散,以降低碰撞造成的伤害。
在汽车发生正碰时,正碰碰撞力则可由前机舱及A柱传递至门槛梁15与补强板17,并进而传递至B柱4位置,接着,碰撞力除了可通过后地板纵梁11以及加强板前段1a和加强板后段1b继续向后传递。与此同时,也可通过后地板前横梁12和前横梁加强梁13,以及侧围内板加强板2a和靠背环6,使得碰撞力在整车左右方向传递。这样,通过在横向(整车左右方向)与纵向(整车前后方向)上的分别传递,同样能够实现对碰撞力的有效分散,以降低碰撞造成的伤害。
本实施例的汽车的车身,通过靠背环6以及两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设置,不仅能够利用靠背环6增加车身后部整体的扭转刚度,提升整车稳定性,同时利用侧围内板加强板2a,尤其是侧围内板加强板2a与B柱4及靠背环6相连,以及在侧围内板加强板2a和侧围内板2之间形成腔体,也能够增加侧围后部的结构强度,以及在靠背环6和B柱4之间增加传力通道。
如此,本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设计,有助于碰撞力在靠背环6和B柱4之间的传递,可提高对汽车碰撞,特别是侧碰的应对能力,有助于侧碰碰撞力的传递分散,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中即设有实施例一中的汽车的车身。而且,本实施例的汽车通过设置实施例一中的车身,不仅能够增加车身后部整体的扭转刚度,提升整车稳定性,也能够增加侧围后部的结构强度,在靠背环6和B柱4之间增加传力通道,以利于侧碰碰撞力在车身中的传递分散,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中具有底部连接在后地板(5)上的靠背环(6),以及分设在所述靠背环(6)左右两侧的侧围内板加强板(2a),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2a)均位于同侧侧围内板(2)朝向车内的一侧;
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前端与同侧的B柱(4)搭接相连,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顶部与同侧所述侧围内板(2)搭接相连,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2a)的后端连接在所述靠背环(6)与同侧的后轮罩(3)之间,并在各侧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2a)和所述侧围内板(2)之间均围构形成有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两侧侧围外板(1)朝向车内的一侧均设有侧围外板加强板,各侧所述侧围外板加强板均包括加强板前段(1a)和加强板后段(1b);
各侧所述加强板前段(1a)和所述加强板后段(1b)均沿整车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同侧所述后轮罩(3)的上方,且各侧所述加强板前段(1a)与同侧的所述侧围外板(1)相连,各侧所述加强板后段(1b)与同侧的所述侧围内板(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各侧所述加强板前段(1a)的前端与同侧的所述B柱(4)相连,各侧所述加强板前段(1a)的后端与同侧所述加强板后段(1b)的前端相连,各侧所述加强板后段(1b)的后端与同侧的支撑梁(8)在整车左右方向上衔接设置;
各侧所述支撑梁(8)位于同侧所述侧围内板(2)朝向车内的一侧,且各侧所述支撑梁(8)的底端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后轮罩(3)上,各侧所述支撑梁(8)的顶端支撑在行李箱安装横梁(7)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环(6)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支撑纵梁(601),以及相对布置的上横梁(602)和下横梁(603);
各侧所述支撑纵梁(601)的底部与所述后地板(5)相连,并搭接在同侧的后地板纵梁(11)上,各侧所述支撑纵梁(601)的侧部通过同侧的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2a)与所述后轮罩(3)相连;
所述下横梁(603)连接在两侧所述支撑纵梁(601)的底部之间,并与所述后地板(5)相连,所述上横梁(602)的两端与两侧所述支撑纵梁(601)的顶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地板(5)的前端连接有后地板前横梁(12),所述后地板前横梁(12)连接在两侧门槛梁(15)的后端之间,并在所述后地板前横梁(12)的顶部连接有前横梁加强梁(13);
所述前横梁加强梁(13)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14)与各侧所述B柱(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各侧所述B柱(4)内均设有B柱加强件(403),各侧所述B柱加强件(403)和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14)在整车左右方向上衔接设置;和/或,
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4)的朝向车尾的一侧均与同侧的后地板纵梁(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加强梁(13)和各所述第一连接板(14)的横截面均呈“n”形,而在所述前横梁加强梁(13)以及各所述第一连接板(14)内形成有空腔;和/或,
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4)的上端面均为沿靠近同侧所述B柱(4)的方向渐高设置的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两侧所述门槛梁(15)面向车内的一侧均设有沿整车前后方向延伸的补强板(17);
各侧所述补强板(17)的前端与同侧的A柱相连,各侧所述补强板(17)的后端延伸至同侧的所述B柱(4)位置,且各侧所述补强板(17)的一侧搭接在同侧的所述门槛梁(15)上,各侧所述补强板(17)的另一侧与前地板面板(16)相连,而在所述门槛梁(15)、所述前地板面板(16)和所述补强板(17)之间围构形成有空腔(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
各侧所述补强板(17)均位于所述前地板面板(16)的上方,并在各侧所述门槛梁(15)与所述后地板前横梁(12)和所述前地板面板(16)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
各侧所述补强板(17)的后端与同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板(18)搭接相连,各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4)朝向车头的一侧与同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板(18)搭接相连。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车身。
CN202320073790.0U 2023-01-10 2023-01-10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Active CN218949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790.0U CN218949303U (zh) 2023-01-10 2023-01-10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790.0U CN218949303U (zh) 2023-01-10 2023-01-10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9303U true CN218949303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40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3790.0U Active CN218949303U (zh) 2023-01-10 2023-01-10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9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4089B1 (en)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8657279B (zh) 车身以及车辆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8949303U (zh)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CN219339565U (zh)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29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9339562U (zh) 车身中部结构及汽车
JP3537669B2 (ja) 自動車の車体下側部補強構造
CN212950844U (zh) 一种白车身框架
CN109204507B (zh) 车身横梁和车辆
CN10920452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7074531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18858546U (zh) 汽车前地板总成及汽车
CN219728356U (zh) 前围底部加强结构与设有其的车辆
CN218662096U (zh) 车身中部结构与汽车
CN218907389U (zh)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CN221138321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06641U (zh) 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CN219406602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