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3001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3001U
CN218943001U CN202223571075.4U CN202223571075U CN218943001U CN 218943001 U CN218943001 U CN 218943001U CN 202223571075 U CN202223571075 U CN 202223571075U CN 218943001 U CN218943001 U CN 218943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buffer
inner container
air fryer
shell
buffe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10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门书标
刘孝碧
冯家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10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3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3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3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头和机座,机头可翻转的盖合在机座上方,机头上设置有热风组件,机座包括壳体和内胆,壳体设置有容纳腔,内胆可取放的设置于容纳腔内,热风组件向内胆内输送热风以烹饪食材,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壳体与内胆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内胆置于容纳腔内时,弹性缓冲件承托内胆以使内胆与固定环之间具有间隙。通过在壳体与内胆之间设置弹性缓冲件,不但能够降低内胆与壳体之间,因热风组件加热而产生的振动,进而降低空气炸锅产生的噪音,而且,通过弹性缓冲件承托内胆,使得内胆与固定环之间存在间隙,能够在降低振动的同时,减少内胆与壳体之间因振动而产生的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空气炸锅因其烹饪食材的便捷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市面上常见的空气炸锅有抽拉式、翻盖式等。对于翻盖式的空气炸锅,在打开空气炸锅的盖体后,能够将空气炸锅的内胆放置于锅体内部,并通过热风结构来对内胆中的食材进行烹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烹饪器具的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空气炸锅在烹饪过程中,通过热风结构中的风扇吹动气流经过发热管形成热风,来对内胆内的食材进行加热,而风扇的高速转动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锅体和内胆一般均为硬质结构,例如内胆一般为金属材质,锅体一般为塑料材质,因此锅体与内胆的连接处容易在风扇的振动下产生共振,进而引起空气炸锅产生较大的噪音,并在内胆的空腔中被进一步放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内胆的表层喷涂有不粘涂层,在空气炸锅发生振动时,锅体与内胆容易因振动而发生磨损,对内胆表面的涂层造成刮损,影响内胆的寿命,容易造成内胆的生锈和损坏。
此外,在烹饪结束后,需要对内胆进行清洗,来去除油污和杂质,因此需要频繁地将内胆从锅体内取出,以及放入锅体内,在取放内胆时,内胆也会与锅体发生碰撞或者刮擦,不仅会发出尖锐的碰撞声,影响使用体验,而且同样会导致内胆涂层破损,影响内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炸锅振动大,噪声大,内胆易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头和机座,机头可翻转的盖合在机座上方,机头上设置有热风组件,机座包括壳体和内胆,壳体设置有容纳腔,内胆可取放的设置于容纳腔内,热风组件向内胆内输送热风以烹饪食材,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壳体与内胆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内胆置于容纳腔内时,弹性缓冲件承托内胆以使内胆与固定环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弹性缓冲件包括第一弹性缓冲部,第一弹性缓冲部凸设于容纳腔的底壁,内胆放置于容纳腔后,第一弹性缓冲部与内胆抵接。
优选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置于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内壳体围成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区域,内壳体的底壁设置有固定孔,第一弹性缓冲部至少部分从固定孔伸入容纳腔且与固定孔过盈配合。
优选地,外壳体的底壁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环形凸筋,环形凸筋与第一弹性缓冲部相抵接。
优选地,内胆具有翻边,弹性缓冲件还包括第二弹性缓冲部,第二弹性缓冲部设置于固定环的上端,内胆放置于容纳腔时第二弹性缓冲部与翻边抵接。
优选地,固定环具有承托平台,第二弹性缓冲部设在于承托平台,内胆的翻边搭靠于第二弹性缓冲部。
优选地,固定环还具有遮挡平台,遮挡平台环绕于承托平台的外周,且遮挡平台的上端面高于承托平台的上端面,遮挡平台的侧壁与内胆的翻边直接具有散热间隙。
优选地,弹性缓冲件设置有缓冲空腔。
优选地,弹性缓冲件的顶部边缘具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弧面。
优选地,弧面的高度差为L,其中,0.5mm≤L≤2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空气炸锅,通过在壳体与内胆之间设置弹性缓冲件,来使得内胆不直接与壳体的相接触,而是通过弹性缓冲件来进行承托,并且,弹性缓冲件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不但能够降低内胆与壳体之间因热风组件加热而产生的振动,进而降低因内胆与壳体碰撞而产生的噪音,而且,通过弹性缓冲件承托内胆,使得内胆与固定环之间不会直接接触,能够在降低振动的同时,减少内胆与壳体之间的磨损。不仅如此,内胆和壳体之间的间隙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使内胆的热量能够通过该间隙散失,进一步提高内胆的使用寿命,并且方便用户在烹饪结束后端持内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弹性缓冲件包括第一弹性缓冲部,且第一弹性缓冲部设置于容纳腔的底壁,能够在内胆放置于壳体中时,其底部能够与第一弹性缓冲部相接触,通过第一弹性缓冲部起到减振效果,进而降低空气炸锅产生的噪音;并且,第一弹性缓冲部的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在放置内胆时,内胆在下落的过程中先触碰到第一弹性缓冲部,使得放置手感更加柔和,降低内胆和壳体直接接触所造成的生硬感觉,提高操作手感。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内壳体的底壁设置有固定孔,以通过固定孔来对第一弹性缓冲部的位置进行限位,第一弹性缓冲部的至少部分从固定孔伸入容纳腔,通过固定孔来对第一弹性缓冲部进行固定,减少第一弹性缓冲部发生偏移的情况。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体的底壁设置向上凸出的环形凸筋,环形凸筋与第一弹性缓冲部进行抵接,一方面环形凸筋与第一弹性缓冲部抵顶,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弹性缓冲部的固定效果,防止第一弹性缓冲部受到挤压时发生位置偏移,另一方面,由于环形凸筋内部具有空间,能够为第一弹性缓冲部提供一定的弹性形变空间,不但更加便于对第一弹性缓冲部进行装配,而且能够使得第一弹性缓冲部具有更大的弹性压缩量,进一步提高第一弹性缓冲部的弹性缓冲性能,进而进一步降低振动,减少噪音。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缓冲件还包括第二弹性缓冲部,内胆的边缘设置有翻边,并将第二弹性缓冲部设置于固定环的上端,使其能够翻边相抵接,使得翻边不与固定环之间接触,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二弹性缓冲部的弹性缓冲力,对内胆与壳体之间的振动进行削弱,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翻边与固定环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能够降低固定环与内胆之间的磨损,提高内胆的使用寿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设置有承托平台,能够为内胆的翻边提供足够的搭靠空间,使得内胆的设置更加稳固牢靠,减少内胆脱落的现象,并通过第二弹性缓冲部的设置,使得内胆的振动降低,进而降低噪声。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还设置有遮挡平台,并且遮挡平台的上端面高于承托平台的上端面,能够通过遮挡平台与承托平台之间的高度差,便于对内胆的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内胆的翻边与遮挡平台的侧壁之间存在散热间隙,不但能够避免内胆与壳体的直接接触,提高散热效果,而且能够便于对内胆进行取放,降低内胆与壳体之间的磨损。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弹性缓冲件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空腔,能够通过缓冲空腔形成回弹空间,能够提高弹性缓冲件的缓冲效果,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并且,缓冲空腔的设置能够一定程度上使得弹性缓冲件的壁厚减小,减少因弹性缓冲件壁厚过大,导致难以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提高减振效果。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弹性缓冲件的顶部边缘具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弧面,能够在内胆与弹性缓冲件的接触部位平面度较差时,通过弹性缓冲件自身的弹性压缩和弧面设置,很大程度上保障弹性缓冲件的中间位置与内胆的结构相抵接,能够使得内胆与弹性缓冲件更好的贴合,提高减振效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面的高度差在0.5mm到2mm,不但能够防止高度差太小导致的弧面结构不明显,还能够防止因高度差过高影响对内胆的支撑效果,能够提高内胆与壳体之间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空气炸锅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机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缓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缓冲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机头;
2-机座;21-壳体;211-内壳体;212-外壳体;213-固定孔;22-内胆;23-提手;24-容纳腔;
3-固定环;31-放置位;32-承托平台;33-遮挡平台;
4-弹性缓冲件;41-第一弹性缓冲部;411-承载部;412-止挡部;413-缓冲空腔;42-第二弹性缓冲部;
5-间隙;51-环形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头1和机座2,机头1可翻转的盖合在机座2上方,机头1上设置有热风组件,机座2包括壳体21和内胆22,壳体21设置有容纳腔24,内胆22可取放的设置于容纳腔24内,热风组件向内胆22内输送热风以烹饪食材,壳体2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3,壳体21与内胆22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4,内胆22置于容纳腔24内时,弹性缓冲件4承托内胆22以使内胆22与固定环3之间具有间隙5。
对于固定环3的结构,其可以设置有放置位31,内胆22的两侧设置有提手23,提手23的至少部分能够放置于放置位31中,并向外部凸出部分,以便于使用者将锅体取出。
其中,为了便于清洗,内胆22的表层一般都喷涂有不粘涂层,壳体21的材质选用PP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弱酸碱能力,综合性能好,并且其重量轻,韧性好,且成本低,能够在便于加工壳体21的同时,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并且,为了很大程度上避免空气炸锅工作过程中,加热的内胆22将热量辐射至壳体21处,引起壳体21的损坏,本实用新型在壳体2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3,固定环3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以通过固定环3来隔开内胆22与壳体21,能够防止温度过高对壳体21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在壳体21与内胆22之间设置弹性缓冲件4,来使得内胆22不直接与壳体21的相接触,而是通过弹性缓冲件4来进行过渡,不但能够降低内胆22与壳体21之间,因热风组件中的风扇高速转动而产生的振动,进而降低空气炸锅产生的噪音,而且,通过弹性缓冲件4承托内胆22,使得内胆22与固定环3之间存在间隙5,能够在降低振动的同时,减少内胆22与壳体21之间因振动而产生的磨损。
优选的,弹性缓冲件4是由硅胶制成的结构,以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以提高减振效果以及使用寿命。当然,所述弹性缓冲件4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间隙5的设置还可以进一步保障壳体21与内胆22之间不进行直接接触,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进一步保障内胆22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于间隙5的范围,若将间隙5设置过小,则空气炸锅的拉伸精度误差、整机装配误差等都可能会抵消间隙5的预留量,导致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效果不明显;若间隙5太大,则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浪费安装空间,并且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因此,综合考虑,本实用新型以间隙5的范围为0.5mm到2mm来进行设置。
并且,弹性缓冲件4的顶部边缘具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弧面,弧面的高度差为L,其中,0.5mm≤L≤2mm。能够在内胆22与弹性缓冲件4的接触部位平面度较差时,通过弹性缓冲件4自身的弹性压缩和弧面设置,很大程度上保障弹性缓冲件4的中间位置与内胆22的结构相抵接,能够使得内胆22与弹性缓冲件4更好的贴合,提高减振效果。
对于弹性缓冲件4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将以下述几种不同的实施例来进行描述,在进行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以选用任意一种设置方式来进行设置。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缓冲件4包括第一弹性缓冲部41,第一弹性缓冲部41凸设于容纳腔24的底壁,内胆22放置于容纳腔24后,第一弹性缓冲部41与内胆22抵接。
对于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其可以设置有承载部411和止挡部412,并且止挡部412的宽度大于承载部411的宽度,并且承载部411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缓冲空腔413,能够通过缓冲空腔413形成回弹空间,能够提高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缓冲效果,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其中,承载部411和止挡部412都可以采用圆形结构,当然,圆形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对于其形状结构,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可以采用方形或三角形结构。
而对于承载部411的整体壁厚,其可以设置为1mm到3mm,能够在保障对内胆22具体支撑能力的同时,提高承载部411,即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缓冲效果,使得第一弹性缓冲部41具有更大的压缩量,避免出现承载部411壁厚过大难以压缩的情况。
优选地,壳体21包括外壳体212和置于外壳体212内部的内壳体221,内壳体221围成容纳腔24的至少部分区域,内壳体221的底壁设置有固定孔213,第一弹性缓冲部41至少部分从固定孔213伸入容纳腔24且与固定孔213过盈配合。
如图2所示,承载部411能够从固定孔213中伸入容纳腔24中,以对内胆22进行承托,止挡部412则能够与内胆22的底壁相抵接,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第一弹性缓冲部41从固定孔213中脱出,并且,止挡部41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弹性缓冲部41发生偏斜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部411与固定孔213之间的过盈配合的过盈量可以设置为单边过盈量为0.2mm到0.5mm,能够在便于对两者进行安装的同时,保障定位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外壳体212的底壁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环形凸筋51,环形凸筋51与第一弹性缓冲部41相抵接,能够通过环形凸筋51与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抵顶,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固定,防止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偏移。
此外,如图2所示,由于环形凸筋51内部具有空腔,相较于直接采用平面结构与第一弹性缓冲部41进行抵顶,具有空腔的环形凸筋51能够为第一弹性缓冲部41提供一定的弹性形变空间,不但更加便于对第一弹性缓冲部41进行装配,而且能够使得第一弹性缓冲部41具有更大的弹性压缩量,进一步提高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弹性缓冲性能,进而进一步降低振动,减少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弹性缓冲部41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数量,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缓冲部41设置于内壳体221的中心位置处,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缓冲部41环绕均布于内壳体221。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第一弹性缓冲部41环绕均布于内壳体221的底部,能够提高内胆22放置于内壳体221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胆22具有翻边,弹性缓冲件4还包括第二弹性缓冲部42,第二弹性缓冲部42设置于固定环3的上端,内胆22放置于容纳腔24时第二弹性缓冲部42与翻边抵接。
进一步地,固定环3具有承托平台32和遮挡平台33,第二弹性缓冲部42设在于承托平台32,内胆22的翻边搭靠于第二弹性缓冲部42,遮挡平台33环绕于承托平台32的外周,且遮挡平台33的上端面高于承托平台32的上端面,遮挡平台33的侧壁与内胆22的翻边直接具有散热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遮挡平台33的上端面高于承托平台32的上端面,能够通过遮挡平台33与承托平台32之间的高度差,便于对内胆22的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内胆22的翻边与遮挡平台33的侧壁之间存在散热间隙,不但能够避免内胆22与壳体21的直接接触,提高散热效果,而且能够通过间隙便于对内胆22进行取放,降低内胆22与壳体21之间的磨损。
对于第二弹性缓冲部42的结构,其可以与第一弹性缓冲部41相同,即第二弹性缓冲部42也包括承载部411和止挡部412,且承载部411具有缓冲空腔413,并且,承托平台32也可也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弹性缓冲部42定位的固定孔213和环形凸筋51,能够减少第二弹性缓冲部42发生偏移的现象,并防止第二弹性缓冲部42向上脱出,提高第二弹性缓冲部42的可靠性。
对于第二弹性缓冲部42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第二弹性缓冲部42环绕设置于承托平台32,具体地,如图5所示,设置有三个第二弹性缓冲部42环绕均布于承托平台32,同样能够提高内胆22放置于内壳体221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部包括第一弹性缓冲部41和第二弹性缓冲部42,第一弹性缓冲部41凸设于容纳腔24的底壁,内胆22放置于容纳腔24后,第一弹性缓冲部41与内胆22抵接;第二弹性缓冲部42设置于固定环3的上端,内胆22放置于容纳腔24时第二弹性缓冲部42与翻边抵接。也就是说,实施例三的设置方式综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实施方式,以进一步提升弹性缓冲件4的减震和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头和机座,所述机头可翻转的盖合在所述机座上方,所述机头上设置有热风组件,所述机座包括壳体和内胆,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内胆可取放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热风组件向所述内胆内输送热风以烹饪食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壳体与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内胆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弹性缓冲件承托所述内胆以使所述内胆与所述固定环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第一弹性缓冲部,所述第一弹性缓冲部凸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所述内胆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后所述第一弹性缓冲部与所述内胆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围成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内壳体的底壁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弹性缓冲部至少部分从所述固定孔伸入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固定孔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的底壁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与所述第一弹性缓冲部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具有翻边,所述弹性缓冲件还包括第二弹性缓冲部,所述第二弹性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上端,所述内胆放置于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第二弹性缓冲部与所述翻边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具有承托平台,所述第二弹性缓冲部设在于所述承托平台,所述内胆的翻边搭靠于所述第二弹性缓冲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还具有遮挡平台,所述遮挡平台环绕于所述承托平台的外周,且所述遮挡平台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承托平台的上端面,所述遮挡平台的侧壁与所述内胆的翻边直接具有散热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缓冲件设置有缓冲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缓冲件的顶部边缘具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面的高度差为L,其中,0.5mm≤L≤2mm。
CN202223571075.4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8943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1075.4U CN218943001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1075.4U CN218943001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3001U true CN218943001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3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1075.4U Active CN218943001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3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4300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9962567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
CN219962523U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CN206371935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空气炸锅
JP2010210163A (ja) 組込み型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0241711U (zh) 卡扣、油杯组件及油烟机
CN206062945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206006937U (zh) 脚垫和食物料理机
CN215738555U (zh) 一种奶泡机
CN101995035B (zh) 一种燃气灶
CN219438809U (zh) 一种压力锅内胆承压结构
KR101781830B1 (ko) 싱크대용 전면가이드
CN211632776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14595462U (zh) 一种双层养生壶
CN209528854U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的控水装置
CN215686791U (zh) 一种电水壶
CN220933422U (zh) 笔记本电脑保护壳
CN220327172U (zh) 一种减少沙发包装体积的带隐形杯托木质拆装结构扶手
CN210345571U (zh) 燃气灶
CN217109683U (zh) 一种面板定位结构及厨用设备
CN209877011U (zh) 一种电陶炉发热组件及电陶炉
CN210124622U (zh)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186417U (zh) 一种空炸用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4595465U (zh) 烹饪器具
CN217959848U (zh) 一种手柄组件及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