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0841U -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0841U
CN218940841U CN202223535629.5U CN202223535629U CN218940841U CN 218940841 U CN218940841 U CN 218940841U CN 202223535629 U CN202223535629 U CN 202223535629U CN 218940841 U CN218940841 U CN 218940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rc
heat dissipation
shaped plate
re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56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粤军
杨志远
杨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ri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r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ri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r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56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0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0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0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包括壳体和后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定子和转子,转子上设置于传动轴,传动轴靠近后盖的一端外侧设置有扇叶,后盖的一侧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圆形调节槽。该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通过设置圆形调节槽、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旋转组件,可以在装置不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二弧形板将散热槽进行遮盖密封,从而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壳体和后盖的内部,可以在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一弧形板将散热槽进行遮盖,通过第二防尘网仍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散热孔的开闭情况进行调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背景技术
微型电动机是一类体积、容量较小,输出功率一般在数百瓦以下的电动机,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传统的电机是一种相对密闭的装置,产生的热量不易排散,从而导致电机内部的温度升高。电机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电机出现退磁现象,从而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寿命。
基于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112396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电机,其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穿设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电机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定子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转子固定在电机轴上;所述转子适于带动所述电机轴转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适于排散壳体内的热量,实现了将壳体内的热量排散,从而提升了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散热孔和风扇,来加快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进行散热,但是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散热孔的开闭情况进行调节,大大的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具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散热槽的开闭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散热孔的开闭情况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包括壳体和后盖,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上设置于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后盖的一端外侧设置有扇叶,所述后盖的一侧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圆形调节槽,所述圆形调节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扇叶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防尘网,所述传动轴外侧相对于所述扇叶的位置套接有套块,所述套块上螺纹套接有螺栓,所述套块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传动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扇叶与所述套块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所述圆形调节槽的轴心处,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联动槽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后盖的外侧,所述联动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等距设置于所述转动板的外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转动槽的深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深度值,所述第二防尘网侧视的剖面面积值大于所述散热槽侧视的剖面面积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另一侧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与所述转动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旋转盘上螺纹套接有固定栓,所述后盖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均位于以所述联动杆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上,且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的角度值为一百八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后盖上螺纹套接有定位栓,所述壳体和所述后盖之间通过所述定位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通过设置圆形调节槽、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旋转组件,可以在装置不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二弧形板将散热槽进行遮盖密封,从而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壳体和后盖的内部,可以在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一弧形板将散热槽进行遮盖,通过第二防尘网仍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散热孔的开闭情况进行调节的问题。
2、该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通过设置旋转盘、固定栓和两个固定槽,可以在散热槽处于开闭两种情况下,均可以对旋转盘进行固定,进而避免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发生转动,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后盖;3、定子;4、转子;5、传动轴;6、扇叶;7、散热槽;8、圆形调节槽;9、第一弧形板;10、转动槽;11、转动板;12、联动槽;13、联动杆;14、旋转盘;15、T形杆;16、T形槽;17、固定栓;18、固定槽;19、第一防尘网;20、套块;21、螺栓;22、定位栓;23、第二防尘网;24、第二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包括壳体1和后盖2,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定子3和转子4,转子4上设置于传动轴5,传动轴5靠近后盖2的一端外侧设置有扇叶6,后盖2的一侧开设有散热槽7,散热槽7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圆形调节槽8,圆形调节槽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24,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24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组件,第一弧形板9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二防尘网23,扇叶6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9,传动轴5外侧相对于扇叶6的位置套接有套块20,套块20上螺纹套接有螺栓21,套块20通过螺栓21与传动轴5可拆卸连接,扇叶6与套块20相连接,后盖2上螺纹套接有定位栓22,壳体1和后盖2之间通过定位栓22可拆卸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扇叶6和散热槽7,可以在传动轴5旋转时,起到散热的作用,通过设置圆形调节槽8,可以对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24进行安装,通过设置旋转组件,可以对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24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在装置不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二弧形板24将散热槽7进行遮盖密封,从而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壳体1和后盖2的内部,可以在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一弧形板9将散热槽7进行遮盖,通过第二防尘网23仍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一防尘网19,可以在一些灰尘进入到壳体1和后盖2内部时,对其进行拦截,避免其吸附到定子3和转子4上,通过设置套块20和螺栓21,可以对扇叶6进行拆卸和更换。
旋转组件包括转动槽10,转动槽10开设于圆形调节槽8的轴心处,转动槽10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板11,转动槽10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联动槽12,联动槽12的一端贯穿于后盖2的外侧,联动槽1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联动杆13,联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14,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24等距设置于转动板11的外侧面上;转动槽10的深度值大于第一弧形板9的深度值,第二防尘网23侧视的剖面面积值大于散热槽7侧视的剖面面积值;转动槽10的内壁另一侧开设有T形槽16,T形槽1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15,T形杆15与转动板11相连接;旋转盘14上螺纹套接有固定栓17,后盖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18,两个固定槽18均位于以联动杆13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上,且两个固定槽18之间的角度值为一百八十度。
在使用时,当装置不进行使用时,通过旋转旋转盘14,在联动杆13的连接作用下,可以使得转动板11同步进行转动,继而带动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24在圆形调节槽8的内部同步进行转动,通过旋转旋转盘14一百八十度,可以使得第二弧形板24位于散热槽7处,并将其进行遮盖,进而避免灰尘穿过散热槽7进入到壳体1和后盖2的内部,再通过将固定栓17插入到对于的固定槽18内部,可以将旋转盘14进行固定,进而避免第二弧形板24发生转动,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当装置需要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固定栓17从固定槽18的内部取出,然后继续转动旋转盘14一百八十度,此时在联动杆13和转动板11的连接作用下,可以使得第二弧形板24旋转一百八十度置于圆形调节槽8的下半部分位置处,第一弧形板9旋转一百八十度置于圆形调节槽8上半部分位置处,并将散热槽7进行遮盖,同时通过设置第二防尘网23,可以进行透气防尘,然后再将固定栓17插入到另一个固定槽18的内部,完成对旋转盘14的固定。
工作原理:当装置不进行使用时,通过旋转旋转盘14,在联动杆13的连接作用下,可以使得转动板11同步进行转动,继而带动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24在圆形调节槽8的内部同步进行转动,通过旋转旋转盘14一百八十度,可以使得第二弧形板24位于散热槽7处,并将其进行遮盖,进而避免灰尘穿过散热槽7进入到壳体1和后盖2的内部,再通过将固定栓17插入到对于的固定槽18内部,可以将旋转盘14进行固定,进而避免第二弧形板24发生转动,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当装置需要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固定栓17从固定槽18的内部取出,然后继续转动旋转盘14一百八十度,此时在联动杆13和转动板11的连接作用下,可以使得第二弧形板24旋转一百八十度置于圆形调节槽8的下半部分位置处,第一弧形板9旋转一百八十度置于圆形调节槽8上半部分位置处,并将散热槽7进行遮盖,同时通过设置第二防尘网23,可以进行透气防尘,然后再将固定栓17插入到另一个固定槽18的内部,完成对旋转盘14的固定;
此外,在转动板11转动时,通过T形杆15在T形槽16的内部同步进行转动,可以增加转动板11的稳定性;
当传动轴5旋转时会带动套块20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扇叶6进行转动,以此可以增加壳体1和后盖2内部的空气流通,再在散热槽7和第二防尘网23的连通作用下,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防尘网19,可以在一些灰尘进入到壳体1和后盖2内部时,对其进行拦截,避免其吸附到定子3和转子4上,通过设置套块20和螺栓21,可以对扇叶6进行拆卸和更换,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包括壳体(1)和后盖(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定子(3)和转子(4),所述转子(4)上设置于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靠近所述后盖(2)的一端外侧设置有扇叶(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的一侧开设有散热槽(7),所述散热槽(7)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圆形调节槽(8),所述圆形调节槽(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24),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二防尘网(23),所述第一弧形板(9)和所述第二弧形板(24)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槽(10),所述转动槽(10)开设于所述圆形调节槽(8)的轴心处,所述转动槽(10)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板(11),所述转动槽(10)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联动槽(12),所述联动槽(12)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后盖(2)的外侧,所述联动槽(1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联动杆(13),所述联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14),所述第一弧形板(9)和所述第二弧形板(24)等距设置于所述转动板(11)的外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10)的深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深度值,所述第二防尘网(23)侧视的剖面面积值大于所述散热槽(7)侧视的剖面面积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10)的内壁另一侧开设有T形槽(16),所述T形槽(1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15),所述T形杆(15)与所述转动板(1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4)上螺纹套接有固定栓(17),所述后盖(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18),两个所述固定槽(18)均位于以所述联动杆(13)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上,且两个所述固定槽(18)之间的角度值为一百八十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上螺纹套接有定位栓(22),所述壳体(1)和所述后盖(2)之间通过所述定位栓(22)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6)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9),所述传动轴(5)外侧相对于所述扇叶(6)的位置套接有套块(20),所述套块(20)上螺纹套接有螺栓(21),所述套块(20)通过所述螺栓(21)与所述传动轴(5)可拆卸连接,所述扇叶(6)与所述套块(20)相连接。
CN202223535629.5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Active CN218940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5629.5U CN218940841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5629.5U CN218940841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0841U true CN218940841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5629.5U Active CN218940841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0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40841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微型电机
CN109586496B (zh) 一种电机转轴结构,包括该结构的电机及其散热方法
CN206180776U (zh) 永磁电动机排风罩
CN208924028U (zh) 一种智能永磁同步电机
CN219458807U (zh) 绕线式三相异步双速电机
CN214698431U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206269452U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医疗设备
CN214626631U (zh) 一种微型涡轮发电机的内部散热结构
CN211860955U (zh) 一种通讯领域用散热通风管
CN217462615U (zh) 一种换气扇电机的安装结构
CN108105122B (zh) 一种双扇叶换气扇
CN111121169A (zh) 一种空调内机的风扇电机散热结构
CN113074134A (zh) 一种离心风机机壳与轴之间的密封装置
CN212726744U (zh) 太阳能发电站跟踪系统专用散热步进电机
CN211737496U (zh) 一种散热风扇导风罩结构
CN115173614B (zh) 发电机组散热结构和具有其的发电机
CN219875301U (zh) 一种无尘散热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2304982U (zh) 一种水冷降温的伺服电机壳体
CN220273433U (zh) 一种自散热轻型化无刷外转子电机
CN217685386U (zh) 用于空调器的电机底座和空调器
CN214125076U (zh) 一种使用寿命高的散热型电机
CN218414119U (zh) 一种配电系统阻调装置
CN216252372U (zh) 新型轮毂电机高效散热结构
CN217129867U (zh) 一种高效节能智能的稀土永磁风机
CN216975302U (zh) 一种带有烟雾传感器的智能换气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