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6223U - 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6223U
CN218936223U CN202223404819.3U CN202223404819U CN218936223U CN 218936223 U CN218936223 U CN 218936223U CN 202223404819 U CN202223404819 U CN 202223404819U CN 218936223 U CN218936223 U CN 218936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frame
plate
abutting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48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永富
牛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48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6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6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6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该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包括底盘、边框和扩散板,底盘的边缘环设有凸起的抵接部,抵接部外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朝远离底盘的方向延伸。边框与连接部适配并相连,边框朝抵接部的方向延伸有支撑部,并且,支撑部、边框、连接部以及抵接部共同围合成安装腔,安装腔用于收容安装电机组件。抵接部和支撑部分别自扩散板的两侧抵接扩散板的边缘,使扩散板安装于底盘和边框之间。使直下式灯具的结构紧凑,降低灯具的制造成本,减轻灯具的重量,便于对灯具进行包装和运输。

Description

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直下式灯具,特别是LED洁净面板灯,在工业照明、医院照明以及商业照明中得到广泛使用。直下式灯具的防水问题一直是痛点,基于其防水问题,直下式灯具的电机组件都是外置于灯具,在灯具外部设置一个密封盒体来放置电机组件,并利用线缆电连接电机组件和灯具,来实现对灯具的控制。采用上述方式会导致直下式灯的结构不紧凑、空间布局效果差,并且外部设置密封盒体会造成结构件多、重量较大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组件外置于灯具造成灯具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电机组件的内置,满足直下式灯具轻薄化的使用需求,使直下式灯具的结构紧凑,降低灯具的制造成本,减轻灯具的重量,便于对灯具进行包装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下式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的边缘环设有凸起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外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底盘的方向延伸;
适配于所述连接部的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边框朝所述抵接部的方向延伸有支撑部,并且,所述支撑部、所述边框、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抵接部共同围合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收容安装电机组件;
扩散板,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支撑部分别自所述扩散板的两侧抵接所述扩散板的边缘,使所述扩散板安装于所述底盘和所述边框之间。
可选地,所述抵接部包括:
反光板,所述反光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盘呈钝角相连;
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反光板的另一端相连,并且,所述抵接板在所述抵接部的凸起方向上位于所述抵接部的顶部,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扩散板的边缘抵接;
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一端与所述抵接板的另一端相连,并且,所述过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可选地,所述反光板与所述底盘呈钝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反光板与所述底盘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5°至120°。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过线孔,用于使线缆由所述过线孔穿设于所述安装腔,并适于与电机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过线孔用于穿设线缆,使得所述线缆经过所述过线孔穿设于所述安装腔并与所述电机组件电连接;
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边框的一侧形成有过线缺口,所述过线缺口穿设电连接线,使得所述电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电机组件和安装于所述底盘的灯带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圈还凸出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外,并与所述扩散板过盈抵接。
可选地,所述边框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一侧构造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密封圈还凸出于所述第二密封槽外,并与所述连接部过盈抵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边框构造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通道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使所述边框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相固定;
所述边框设有安装孔,所述边框通过安装孔配合紧固件固定于待安装面;
所述安装孔可拆卸地连接有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直下式灯具,包括:
如前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
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收容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若干灯带,所述灯带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光源,所述灯带安装于所述底盘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底盘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形成若干根凸起的加强筋,每一根所述加强筋的表面设有若干所述灯带中的一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中,通过底盘的抵接部与边框的支撑部相配合,将扩散板抵接固定于底盘和边框之间。基于抵接部外凸于底盘,连接部环设于抵接部且朝底盘的方向延伸,使得抵接部和连接部之间形成弯折设置,可以提升底盘整体的防水性能。利用抵接部、连接部、边框和支撑部共同围合成安装腔,可以将电机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能基于该具有防水性能的结构设计对电机组件起到防水保护的效果。同时,由于电机组件内置于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中,可以使灯具整体更薄、结构更紧凑,还能减少电机组件的安装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灯具的重量,便于对灯具进行包装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直下式灯具,通过将灯带安装于底盘朝向扩散板的一侧,灯带的光源发光后能从扩散板的一侧出射,使发光效果均匀,并且基于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的结构,可以使直下式灯具整体更薄、结构更紧凑,还能减少电机组件的安装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灯具的重量,便于对灯具进行包装和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灯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灯具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灯具的局部光路图。
附图标记:
10、底盘;110、抵接部;1110、反光板;1120、抵接板;1130、过渡板;1140、过线缺口;120、连接部;1210、连接孔;130、加强筋;20、边框;210、支撑部;2110、第一密封槽;2120、第一密封圈;220、连接通道;230、第二密封槽;240、第二密封圈;250、堵头;30、扩散板;40、安装腔;50、电机组件;60、灯带;610、光源;7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6,壳体结构包括:底盘10、边框20和扩散板30。该壳体结构主要应用于直下式灯具中,例如LED洁净面板灯,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照明、医院照明和商业照明环境中。
如图5所示,底盘10的边缘设有凸起的抵接部110,抵接部110的外沿环设有连接部120,连接部120朝远离底盘10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抵接部110可以朝远离底盘10的方向弯折并形成连接部120。其中,底盘10、抵接部110和连接部120一体成型。可以采用0.2mm(毫米)厚的板材一体冲压成型,使底盘10、抵接部110和连接部120的厚度较薄,利于轻薄化的设计。
边框20与连接部120适配,并且边框20与连接部120相连,边框20朝抵接部110的方向延伸有支撑部210。支撑部210与边框20一体成型。具体而言,边框20与连接部12可以通过紧固件相连,当然也能通过卡合等方式相连。
抵接部110和支撑部210分别自扩散板30的两侧抵接扩散板30的边缘,使扩散板30安装于底盘10和边框20之间。扩散板30采用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高雾高透耐冲的发光板材制成,可以使灯具发光更均匀、更高效。
如图5所示,支撑部210、边框20、连接部120以及抵接部110共同围合成安装腔40,安装腔40用于收容安装电机组件50,从而使电机组件50能内置于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无需在外部设置盒体安装电机组件50,能够在减小厚度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
电机组件50可以固定于框架的内侧或连接部120的内侧,具体可以采用螺钉等紧固件将电机组件50进行位置固定,避免电机组件50在安装腔40内活动,也可以采用胶粘剂将电机组件50粘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通过底盘10的抵接部110与边框20的支撑部210相配合,将扩散板30抵接固定于底盘10和边框20之间,利用紧固件连接底盘10的连接部120和边框20,以使底盘10、边框20和扩散板30三者的连接稳固。基于抵接部110外凸于底盘10,连接部120环设于抵接部110且朝底盘10的方向延伸,使得抵接部110和连接部120之间形成弯折设置,可以提升底盘10整体的防水性能。利用抵接部110、连接部120、边框20和支撑部210共同围合成安装腔40,可以将电机组件50设置于安装腔40内,能基于该具有防水性能的结构设计对电机组件50起到防水保护的效果。同时,由于电机组件50内置于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中,可以使灯具整体更薄、结构更紧凑、外形更加美观,还能减少电机组件50的安装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灯具的重量,便于对灯具进行包装和运输。
如图1所示,底盘10可以设置为四边形结构,此时边框20和扩散板30对应的设置为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和四边形的板形结构。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还能改变底盘10的形状,例如将其设置为圆形、椭圆形灯,使边框20和扩散板30随底盘10的结构进行相应变化即可。
抵接部110环绕底盘10的边缘设置并外凸于底盘10,使抵接部110和底盘10形成槽型结构,当利用边框20将扩散板30安装于底盘10上时,扩散板30可以封闭该槽型结构,从而起到防水密封的效果。
在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应用于照明灯具时,灯带60安装于底盘10朝向扩散板30的一侧,为确保灯带60与电机组件50之间的电连接,抵接部110上形成有过线缺口1140,过线缺口1140的位置与电机组件50的位置相适配,用于使电机组件50的电连接线能从过线孔穿出安装腔40,并在底盘10内侧与灯带60电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5,抵接部110包括反光板1110、抵接板1120和过渡板1130。反光板1110的一端与底盘10相连。抵接板1120的一端与反光板1110的另一端相连,并且,抵接板1120在抵接部110的凸起方向上位于抵接部110的顶部,使抵接板1120与扩散板30的边缘抵接。过渡板1130的一端与抵接板1120的另一端相连,并且,过渡板1130的另一端与连接部120相连。
基于底盘10、抵接部110与连接部120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反光板1110、抵接板1120和过渡板1130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反光板1110、抵接板1120和过渡板1130依次相连形成大致为“V”字形的结构,不仅能提升防水效果,还能提升结构强度。
如图5和图6所示,反光板1110与底盘10呈钝角连接,当底盘10安装光源610后,光源610发出的大部分光线会直接通过扩散板30出射,光源610的小部分光线会照射到反光板1110上,并经过反光板1110反光后再从扩散板30出射,可以避免能量浪费,使整灯的效率更高,且能起到均匀出光的作用。
可以对反光板1110的内侧进行表面处理以使反光板1110的内侧能对光线进行反射,例如:可以对反光板1110的内侧喷涂反光粉,其中反光粉可以选用白色的反光粉;还可以在反光板1110的内侧通过胶粘结粘接反射纸,其中胶粘剂可以为胶水、双面胶等;还可以在反光板1110的内侧电镀形成反光层。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内侧是指反光板1110靠近底盘1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光板1110与底盘10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5°至120°,从而,更好地为确保反光板1110的控光角度以及光线出射后的均匀性。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板1110与底盘10之间的夹角为105°,能提升光学效率,且使出光更均匀。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板1110与底盘10之间的夹角为110°,能提升光学效率,且使出光更均匀。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板1110与底盘10之间的夹角为115°,能提升光学效率,且使出光更均匀。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板1110与底盘10之间的夹角为120°,能提升光学效率,且使出光更均匀。
如图5所示,抵接板1120与反光板1110相连,抵接板1120用于将扩散板30的边缘抵接于支撑部210,以将扩散板30固定在底盘10和边框20之间。以图1的视角进行具体说明,此时底盘10和扩散板30为水平状态的安装,抵接板1120也为水平设置,以使抵接板1120与扩散板30的具有较大的抵接面积,能够将扩散板30稳固的抵接于支撑部210。
过渡板1130和反光板1110位于抵接板1120的同侧。可以理解的是,过渡板1130和反光板1110分别与抵接板1120上侧的相对两端相连。其中,反光板1110和过渡板1130分别在抵接板1120的两端朝远离抵接板1120轴心线的方向倾斜,以形成大致为“V”字形的抵接部110。
如图2所示,连接部120大致呈“Z”字形,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横板、斜板和第二横板,且基于底盘10、抵接部110和连接部120一体冲压成型的方式,第一横板与过渡板1130一体成型,且通过弧面过渡连接,第一横板、斜板和第二横板也一体成型。
在连接部120设有过线孔,具体而言,过线孔设于第一横板,第一横板上的过线孔用于穿设线缆70,使得线缆70经过过线孔穿设于安装腔40并与电机组件50电连接,实现为电机组件50供电。
在连接部120还设有连接孔1210,具体而言,连接孔1210位于第二横板。同时,在边框20上构造由连接通道220,连接孔1210与连接通道220适于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使边框20与连接部120之间相固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连接孔1210和连接通道220的紧固件配合,实现连接部120与边框20之间的连接,以使边框20和底盘10之间形成稳固连接。
可选的,连接孔1210为螺纹孔,连接通道220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紧固件为螺钉,螺钉的外螺纹于螺纹孔和连接通道220的内螺纹相匹配,螺钉依次穿设至螺纹孔和连接通道220内,且螺钉的端头抵接在连接部120,以使连接部120与边框20稳固连接。
如图5所示,支撑部210朝向扩散板3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密封槽2110,第一密封槽2110内设有第一密封圈2120,并且,至少部分第一密封圈2120还凸出于第一密封槽2110外,并与扩散板30过盈抵接。
通过上述第一密封圈2120配合第一密封槽2110的结构,能进一步起到防水密封的效果。对扩散板30与边框20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避免扩散板30与边框20之间出现漏水。
请继续参照附图5,边框20与连接部120相连的一侧构造有第二密封槽230,第二密封槽230内设有第二密封圈240,至少部分第二密封圈240还凸出于第二密封槽230外,并与连接部120过盈抵接。从而,能进一步起到防水密封的效果。对连接部120与边框20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避免连接部120与边框20之间出现漏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2120和第二密封圈240均采用硅胶圈,当然也能采用其他材质制成第一密封圈2120和第二密封圈240,确保二者的密封性能即可。利用第一密封圈2120和第二密封圈240分别密封第一密封槽2110和第二密封槽230,当底盘10、边框20和扩散板30相连后,安装腔40能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对电机组件50起到良好的防水保护效果。
第一密封槽2110和第二密封槽230均为环形槽,第一密封圈2120和第二密封圈240分别于第一密封槽2110和第二密封槽230的形状相适配。利用第一密封圈2120和第二密封圈240的防水设计,并配合弯折的抵接部110和弯折的连接部120的设计方式,能够使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达到IP65的防水等级,防水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基于上述结构设计还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20设有安装孔,边框20适于通过安装孔配合紧固件固定于待安装面。可选的,紧固件为膨胀螺栓,以便于将边框20直接固定于墙面、天花板等位置。为确保整体的美观性,安装孔可拆卸的连接有堵头250,当紧固件穿设于安装孔内并将边框20固定后,将堵头250插入到安装孔中,避免能对螺栓进行保护,避免螺栓生锈。堵头250将安装孔封闭后也能进一步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同时避免螺栓外露而影响美观性。其中,堵头250采用橡胶制成。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直下式灯具,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电机组件50和若干灯带60,电机组件50收容安装于安装腔内,灯带60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光源610,灯带60安装于底盘10朝向扩散板30的一侧。
光源610包括LED灯和透镜,其中LED灯为2835LED,透镜为OD15透镜,可以使直下式灯具的厚度减少至少20mm,且使光源610的效率更高,整灯更加高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灯带60安装于底盘10朝向扩散板30的一侧,灯带60的光源610发光后能从扩散板30的一侧出射,使发光效果均匀,并且基于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的结构,可以使直下式灯具整体整体更薄、结构更紧凑,还能减少电机组件50的安装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灯具的重量,便于对灯具进行包装和运输。
由于电机组件50内置式安装,能满足直下式灯具的一体化设计需求,使整灯更美观、更精致,在提升产品美感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具市场价值。
在本实施例中,灯带60上的多个光源610之间为等距安装或不等距的安装,能够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
相较于传统的侧发光式的灯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直下式灯具能使生产成本降低一半。该直下式灯具具有成本低、厚度薄、防水性能好、发光效果均匀、结构强度高等优点。
如图1所示,底盘10朝向扩散板30的一侧形成有若干根凸起的加强筋130,每一根加强筋130的表面设有若干灯带60中的一条。通过加强筋130的设计不仅能提升底盘10的结构强度,在将灯带60安装于加强筋130的表面后,还能提升光学腔的高度,使光学腔的配光效果更好。
加强筋130沿底盘10的长度方向设置,多根加强筋130之间沿底盘1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在每一根加强筋130上对应安装一条灯带60,确保光照的均匀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的边缘环设有凸起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外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底盘的方向延伸;
适配于所述连接部的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边框朝所述抵接部的方向延伸有支撑部,并且,所述支撑部、所述边框、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抵接部共同围合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收容安装电机组件;
扩散板,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支撑部分别自所述扩散板的两侧抵接所述扩散板的边缘,使所述扩散板安装于所述底盘和所述边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
反光板,所述反光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相连;
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反光板的另一端相连,并且,所述抵接板在所述抵接部的凸起方向上位于所述抵接部的顶部,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扩散板的边缘抵接;
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一端与所述抵接板的另一端相连,并且,所述过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与所述底盘呈钝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与所述底盘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5°至1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用于穿设线缆,使得所述线缆经过所述过线孔穿设于所述安装腔并与所述电机组件电连接;
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边框的一侧形成有过线缺口,所述过线缺口穿设电连接线,使得所述电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电机组件和安装于所述底盘的灯带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圈还凸出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外,并与所述扩散板过盈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一侧构造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并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密封圈还凸出于所述第二密封槽外,并与所述连接部过盈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边框构造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通道通过紧固件配合连接,使所述边框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相固定;
所述边框设有安装孔,所述边框通过安装孔配合紧固件固定于待安装面;
所述安装孔可拆卸地连接有堵头。
9.一种直下式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直下式灯具的壳体结构;
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收容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若干灯带,所述灯带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光源,所述灯带安装于所述底盘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形成若干根凸起的加强筋,每一根所述加强筋的表面设有若干所述灯带中的一条。
CN202223404819.3U 2022-12-19 2022-12-19 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Active CN218936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4819.3U CN218936223U (zh) 2022-12-19 2022-12-19 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4819.3U CN218936223U (zh) 2022-12-19 2022-12-19 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6223U true CN21893622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4819.3U Active CN218936223U (zh) 2022-12-19 2022-12-19 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6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7812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panel fixture
US11131443B2 (en) Horizontal light guide based lighting fixture
RU2594746C2 (ru) Оптический узел для торцевой крышки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US10156330B2 (en) LED ceiling lamp
CN212132369U (zh) 面环防水结构及防水灯具
WO2017092624A1 (zh) 一种光学元件、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照明灯具
US9039253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CN218936223U (zh) 直下式灯具及其壳体结构
KR20100127392A (ko) 직하형 엘이디 조명기구
KR100936783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등
CN212841034U (zh) 一体式车用照明灯
CN211853591U (zh) 灯具
KR100945173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등
KR101357322B1 (ko) 엘이디 조명 장치
RU193217U1 (ru)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2146004B (zh) 一种车用一体式照明灯
KR101404302B1 (ko) 엘이디 조명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10197111U (zh) Led地铁站灯
CN219283164U (zh) 一种三面照射投光灯
CN219867597U (zh) 照明灯及具有照明功能的音箱
CN218268720U (zh) 一种平板灯
CN212841092U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216113583U (zh) 一种新型模块结构墙角灯
CN219082962U (zh) 灯具
CN220647945U (zh) 太阳能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