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4617U - 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 Google Patents

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4617U
CN218934617U CN202223480859.6U CN202223480859U CN218934617U CN 218934617 U CN218934617 U CN 218934617U CN 202223480859 U CN202223480859 U CN 202223480859U CN 218934617 U CN218934617 U CN 218934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annular
tower
prefabricated
anchor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08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强
贺广零
徐皇冈
李宇翔
黄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Smart New Energy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Smart New Energ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Smart New Energy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Smart New Energ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08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4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4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4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筒领域,提供一种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其中,一种塔筒转换段,包括:预制管片,预制管片呈封闭一体式环柱状,预制管片内预制有锚索孔;锚栓组件,锚栓组件的一端预埋在预制管片内,锚栓组件的另一端裸露在预制管片外;筋网,筋网预埋在锚栓组件和锚索孔的四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强度较弱,抗剪能力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通过在一体式环柱状的预制管片内预制筋网,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连接强度和抗剪能力,并且在预制管片内预制锚栓组件和锚索孔实现预制管片与混凝土塔段与钢塔段的连接,且使筋网置于锚栓组件和锚索孔四周提升预制管片的整体牢固性。

Description

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背景技术
风电行业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单个风机容量越来越大、风机组轮毂越来越高,当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大于140m时,钢-混凝土混合塔筒的成本要低于钢塔筒。随着高度增加,钢-混凝土混合塔筒成本优势越明显。钢-混凝土混合塔筒的组成一般由下部混凝土塔段与上部钢塔段组成,两者之间需要可靠连接。
现有的混凝土塔段与钢塔段的塔筒转换段多采用分片预制结构,多片预制后再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的塔筒转换段,这造成塔筒转换段的整体强度在多片连接处强度较弱,抗剪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强度较弱,抗剪能力差的缺陷,实现一体式预制管片提高连接强度,锚索孔和锚栓组件实现连接,筋网提高预制管片的强度和抗剪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筒转换段,包括:
预制管片,所述预制管片呈封闭一体式环柱状,所述预制管片内预制有锚索孔;
锚栓组件,所述锚栓组件的一端预埋在所述预制管片内,所述锚栓组件的另一端裸露在所述预制管片外;
筋网,所述筋网预埋在所述锚栓组件和所述锚索孔的四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所述锚栓组件包括锚杆、第一螺母和锚板,所述锚板套设在所述锚杆上,所述第一螺母用以将所述锚板限位在所述锚杆上;
其中,所述锚板呈环形,所述锚板与至少两个所述锚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所述筋网包括封闭式环形筋,所述封闭式环形筋所形成的面与所述锚栓组件平行,所述封闭式环形筋间隔的预埋在所述预制管片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相邻所述封闭式环形筋之间至少包括一组所述锚栓组件和一个所述锚索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所述封闭式环形筋沿所述预制管片的径向跨度大于等于相邻的所述锚栓组件与所述锚索孔之间的径向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所述筋网包括第一环形筋和第二环形筋,所述第一环形筋所形成的面与所述锚栓组件垂直,所述第二环形筋所形成的面与所述第一环形筋所形成面平行,所述第一环形筋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环形筋之间;
其中,所述封闭式环形筋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筋与所述第二环形筋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所述筋网还包括拉结筋,所述拉结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筋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所述第一环形筋和所述第二环形筋沿所述封闭式环形筋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同一个所述拉结筋连接的所述第一环形筋和所述第二环形筋共圆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还包括锚索垫片,所述锚索垫片预制在所述预制管片的一端,所述锚索垫片与所述锚索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塔筒,包括钢塔段、混凝土塔段以及上述的塔筒转换段;
其中,所述塔筒转换段与钢塔段通过所述锚栓组件连接,所述塔筒转换段与所述混凝土塔段通过所述锚索孔内贯穿锚索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通过在一体式环柱状的预制管片内预制筋网,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连接强度和抗剪能力,并且在预制管片内预制锚栓组件和锚索孔实现预制管片与混凝土塔段与钢塔段的连接,且使筋网置于锚栓组件和锚索孔四周提升预制管片的整体牢固性。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塔筒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塔筒转换段,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筋网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闭式环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塔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预制管片;101:锚索孔;102:锚索垫片;200:锚栓组件;201:锚杆;202:锚板;203:第一螺母;300:筋网;301:封闭式环形筋;302:第一环形筋;303:第二环形筋;304:拉结筋;310:第一边;311:第二边;312:第三边;313:第四边;400:钢塔段;401:法兰座;402:第二螺母;500:混凝土塔段;501:锚索;502:索锚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筒转换段,包括:预制管片100、锚栓组件200和筋网300,预制管片100呈封闭一体式环柱状,预制管片100内预制有锚索孔101;锚栓组件200的一端预埋在预制管片100内,锚栓组件200的另一端裸露在预制管片100外;筋网300预埋在锚栓组件200和锚索孔101的四周。
具体而言,预制管片100可以通过模具浇注混凝土而形成横截面呈环形的柱状结构,预制管片100在浇注混凝土前需将锚栓组件200和筋网300置于模具内,即进行锚栓组件200和筋网300的预埋。其中,预制管片100的竖截面,即沿轴线方向的截面可以呈梯形,例如,直角梯形。一体式的封闭环状的预制管片100整体强度较好,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生产效率高。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
其中,锚索孔101沿预制管片100的轴线方向贯穿预制管片100,锚索孔101沿预制管片10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锚栓组件200而言,锚栓组件200在预制管片100内的预埋长度大于锚栓组件200的裸露长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锚栓组件200包括锚杆201、第一螺母203和锚板202,第一螺母203与锚杆201的一端螺纹连接,锚板202套设在锚杆201上,第一螺母203将锚板202限位在锚杆201上。其中,锚板202呈环形,锚板202与至少两个锚杆201连接。例如,锚板202呈封闭式环形,预制管片100内的所有锚杆201均与锚板202连接。或者,锚板202包括多片开口环,多片开口环可拼接呈一个完整封闭环形,开口环数量小于等于4。例如,锚杆201可以采用10.9级高强螺栓,锚板202采用Q355级钢材。
锚板202的长度大于第一螺母203的外径,锚板202和第一螺母203均预埋在预制管片100的底部。其中,锚杆201的预埋长度大于等于预制管片100的高度的一半,锚杆201的预埋长度大于锚杆201的裸露长度;锚杆201的裸露部分用于与钢塔段400连接。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筋网300而言,筋网300沿预制管片100的高度、宽度和圆周方向形成网状的钢筋结构,将筋网300均匀的环绕在锚栓组件200和锚索孔101的四周,以对预制管片100的整体强度的提升,对预制管片100沿横向的抗剪力进行大幅度提升。例如,筋网300的钢筋强度等级优选HRB40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塔筒转换段还包括锚索垫片102,锚索垫片102预制在预制管片100的一端,锚索垫片102与锚索孔101相对应。其中,锚索垫片102的内孔与锚索孔101一致,锚索垫片102用于锚索孔101内的锚索501与锁具配合。例如,锚索垫片102采用Q355级钢材。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筋网300包括封闭式环形筋301,封闭式环形筋301所形成的面与锚栓组件200平行,封闭式环形筋301间隔的预埋在预制管片100内。
也就是说,封闭式环形筋301竖直的设置在预制管片100内,沿预制管片100的径向间隔一定角度设置,封闭式环形筋301对预制管片100提供较好的径向抗剪力。封闭式环形筋301的形状与预制管片100的截面形状一致,封闭式环形筋301随型设置在预制管片100内。封闭式环形筋301的四周与预制管片100的四周均有间距,例如,封闭式环形筋301呈梯形。
例如,如图3所示,封闭式环形筋301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第一边310、第二边311、第三边312和第四边313,第一边310与第三边312平行,第一边310与预制管片100的上表面平行,第二边311与预制管片100的内环面平行,第四边313与预制管片100的外环面平行。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相邻封闭式环形筋301之间至少包括一组锚栓组件200和一个锚索孔101。当然,相邻封闭式环形筋301之间也可以设置多组锚栓组件200和一个锚索孔101,或则,多组锚栓组件200和多组锚索孔101,或者,一个锚栓组件200和多个锚索孔101。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封闭式环形筋301沿预制管片100的径向跨度大于等于相邻的锚栓组件200与锚索孔101之间的径向距离。换言之,在同一个横截面区域内,锚栓组件200的锚杆201与锚索孔101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封闭式环形筋301的径向跨度,也就是说,封闭式环形筋301的第一边310长度大于等于锚杆201与锚索孔101之间的距离。在同一横截面区域内,封闭式环形筋301的第二边311置于锚索孔101背离锚杆201的一侧,封闭式环形筋301的第四边313置于锚杆201背离锚索孔101的一侧。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筋网300包括第一环形筋302和第二环形筋303,第一环形筋302所形成的面与锚栓组件200垂直,第二环形筋303所形成的面与第一环形筋302所形成面平行,第一环形筋302直径小于第二环形筋303之间。
换句话说,第一环形筋302呈封闭圆环,且与预制管片100的内环面平行,第二环形筋303呈封闭环形,同一高度的第二环形筋303与第一环形筋302为同心环,第一环形筋302与第二环形筋303的数量一一对应,形成环向加强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封闭式环形筋301置于第一环形筋302与第二环形筋303之间,换言之,第一环形筋302与第二环形筋303之间的间距大于封闭式环形筋301的沿预制管片100的径向跨度;其中,第一环形筋302置于封闭式环形筋301与预制管片100的内环壁之间,第二环形筋303置于封闭式环形筋301与预制管片100的外环壁之间。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筋网300还包括拉结筋304,拉结筋304的一端与第一环形筋30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环形筋303连接。也就是说,拉结筋304将第一环形筋302和第二环形筋303沿预制管片100的径向连接在一起,拉结筋304沿预制管片100的圆周方向间隔一定角度均匀设置。
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环形筋302和第二环形筋303沿封闭式环形筋30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同一个拉结筋304连接的第一环形筋302和第二环形筋303共圆心。
例如,多层的拉结筋304彼此平行,其中,同一高度的第一环形筋302和第二环形筋303为一层,沿锚杆20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层,拉结筋304可以设置在每层的第一环形筋302和第二环形筋303之间,也可以间隔设置在多层的第一环形筋302和第二环形筋303之间。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塔筒,包括钢塔段400、混凝土塔段500以及上述实施例的塔筒转换段;塔筒转换段置于钢塔段400与混凝土塔段500之间,其中,塔筒转换段与钢塔段400通过锚栓组件200连接,塔筒转换段与混凝土塔段500通过锚索孔101内贯穿锚索501连接。
具体而言,钢塔段400设置有法兰座401,法兰座401开设有法兰连接孔,法兰连接孔的直径大于锚杆201直径,锚杆201的裸露部分贯穿法兰连接孔,并通过第二螺母402将锚杆201锁紧在法兰座401上,进而将塔筒转换段与钢塔段400连接。锚索501贯穿锚索孔101和混凝土塔段500,锚索501的一端置于锚索垫片102处,并通过索锚具502与锚索501连接,进而将锚索501的一端固定在预制管片10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转换段,通过在一体式环柱状的预制管片100内预制筋网300,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连接强度和抗剪能力,并且在预制管片100内预制锚栓组件200和锚索孔101实现预制管片100与混凝土塔段500与钢塔段400的连接,且使筋网300置于锚栓组件200和锚索孔101四周提升预制管片100的整体牢固性。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塔筒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塔筒转换段,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塔筒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管片,所述预制管片呈封闭一体式环柱状,所述预制管片内预制有锚索孔;
锚栓组件,所述锚栓组件的一端预埋在所述预制管片内,所述锚栓组件的另一端裸露在所述预制管片外;所述锚栓组件包括锚杆、第一螺母和锚板,所述锚板套设在所述锚杆上,所述第一螺母用以将所述锚板限位在所述锚杆上;其中,所述锚板呈环形,所述锚板与至少两个所述锚杆连接;
筋网,所述筋网预埋在所述锚栓组件和所述锚索孔的四周,所述筋网包括封闭式环形筋,所述封闭式环形筋所形成的面与所述锚栓组件平行,所述封闭式环形筋间隔的预埋在所述预制管片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转换段,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封闭式环形筋之间至少包括一组所述锚栓组件和一个所述锚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环形筋沿所述预制管片的径向跨度大于等于相邻的所述锚栓组件与所述锚索孔之间的径向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塔筒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网包括第一环形筋和第二环形筋,所述第一环形筋所形成的面与所述锚栓组件垂直,所述第二环形筋所形成的面与所述第一环形筋所形成面平行,所述第一环形筋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环形筋之间;
其中,所述封闭式环形筋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筋与所述第二环形筋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筒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网还包括拉结筋,所述拉结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筒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筋和所述第二环形筋沿所述封闭式环形筋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同一个所述拉结筋连接的所述第一环形筋和所述第二环形筋共圆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塔筒转换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索垫片,所述锚索垫片预制在所述预制管片的一端,所述锚索垫片与所述锚索孔相对应。
8.一种混合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塔段、混凝土塔段以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塔筒转换段;
其中,所述塔筒转换段与钢塔段通过所述锚栓组件连接,所述塔筒转换段与所述混凝土塔段通过所述锚索孔内贯穿锚索连接。
CN202223480859.6U 2022-12-26 2022-12-26 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Active CN218934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0859.6U CN218934617U (zh) 2022-12-26 2022-12-26 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0859.6U CN218934617U (zh) 2022-12-26 2022-12-26 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4617U true CN218934617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3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0859.6U Active CN218934617U (zh) 2022-12-26 2022-12-26 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4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4243B (zh) 用于风车的地基
CN211714003U (zh) 中心筒、塔筒基础和塔筒
CN109024916B (zh) 一种pvc-frp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十字型节点
CN108755964B (zh) 一种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混合柱及施工方法
CN111022267A (zh) 一种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
CN109024917B (zh) 一种pvc-frp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t型节点
CN114351751A (zh) 一种轻质化装配式风电结构基础及其装配方法
CN112459048B (zh) 高效节能混凝土管桩及成型工艺
CN218934617U (zh) 塔筒转换段及混合塔筒
CN213392499U (zh) 一种免灌浆干式预应力螺栓拼接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塔
CN209798768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混凝土梁内支撑
CN111305627B (zh) 混凝土罐室施工方法
CN112112767A (zh)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钢混塔筒的组合结构转接构造
CN110953125A (zh) 一种预制式多边形预应力钢混塔筒及其筒节的制造模具
CN214741844U (zh)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钢混塔筒的组合结构转接构造
CN215168600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式塔筒
CN211975282U (zh) 一种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
CN111561423A (zh) 一种预制管片拼接塔筒、塔架及塔架安装施工方法
CN112112769A (zh) 一种带翼墙的装配式风电塔筒
CN218542488U (zh) 一种分片带肋薄壁中空夹层复合钢管混凝土风电塔架
CN216198674U (zh) 预应力管桩风机塔架结构
CN216407047U (zh) 一种具有内外承台结构的风机塔筒结构
CN216447052U (zh) 塔段和包括其的塔筒
CN214577532U (zh) 钢混结构风电塔筒用分片预制式过渡段筒节
CN112814851B (zh) 一种分片式桁混塔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