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4116U - 铰链 - Google Patents

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4116U
CN218934116U CN202222937975.XU CN202222937975U CN218934116U CN 218934116 U CN218934116 U CN 218934116U CN 202222937975 U CN202222937975 U CN 202222937975U CN 218934116 U CN218934116 U CN 218934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racket
pieces
exten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79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冠宇
何修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9379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4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4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4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包括有第一固定支架、轴杆以及旋转支架。第一固定支架具有二第一支承片与第一连接片。二第一支承片互相平行配置,且第一连接片连接二第二支承片。二第一支承片分别具有轴孔,轴孔沿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至少一个第一支承片上设置有限位延伸部,沿着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于第一支承片顶部的前侧,并且朝向另一第一支承片延伸。轴杆插设于轴孔。旋转支架具有安装板;延伸板,由安装板的底缘延伸构成;至少一套接片,位于二第一支承片之间,由延伸板远离底缘的一端延伸构成,并且对应于内侧面的一侧卷绕;套接片用于套设于轴杆。当旋转支架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外掀时,延伸部朝向限位延伸部接近。

Description

铰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特别是关于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铰链。
背景技术
铰链结构可用于将门板可转动地枢接于机壳的开口边缘,使得门板可以外掀或盖合机壳封闭开口。
外掀的门板无法通过铰链结构产生最大开启角度限制,需搭配外加的角度限制结构才能达到。然而,角度限制结构的设置,通常形成突出结构,而致使门板需要开孔以容置角度限制结构,导致难以维持门板的平整外观。外加的角度限制结构也提升整体结构的复杂度,进而提升组装难度以及制造成本。
此外,门板盖合于机壳并封闭开口时,门板与机壳之间可通过额外的卡扣机构结合,使得门板维持盖合状态。但是,在门板外掀时中,门板在转动方向上并未受到固定,会使得门板在外掀状态下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铰链,结构简单体积小而容易组装制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铰链,包括有第一固定支架、轴杆以及旋转支架。第一固定支架具有二第一支承片以及第一连接片。二第一支承片互相平行配置,且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二第一支承片。二第一支承片分别具有轴孔,并且二轴孔沿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至少一个第一支承片上设置有限位延伸部,沿着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于第一支承片的顶部前侧,并且朝向另一第一支承片延伸。轴杆插设于二所述轴孔而穿过二第一支承片。旋转支架具有安装板、延伸板以及至少一套接片。安装板具有内侧面、外侧面以及底缘。延伸板由底缘延伸构成,且朝向对应于内侧面的一侧形成弯折设置。至少一套接片位于二第一支承片之间,由延伸板远离底缘的一端延伸构成,并且对应于内侧面的一侧卷绕。套接片用于套设于轴杆,使得旋转支架可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转动。当旋转支架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外掀时,延伸部朝向限位延伸部接近。
优选地,第一连接片垂直于二第一支承片,并且连接于二第一支承片的后侧缘。
优选地,相对于中心轴线,限位延伸部位于中心轴线的外侧。
优选地,二第一支承片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延伸部,并且二限位延伸部分别朝向另一第一支承片延伸。
进一步地,铰链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二固定支架,结合于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具有二第二支承片与第二连接片;二第二支承片互相平行配置,且第二连接片连接二第二支承片,且其中第二支承片其中之一相邻于一个第一支承片设置。
优选地,二第二支承片分别具有轴孔,且与二第一支承片的二所述轴孔同轴配置;轴杆同时插设于二第二支承片的二所述轴孔。
优选地,旋转支架具有多个延伸板与多个相应的套接片,每延伸板平行地由底缘延伸构成,并且每一套接片由相应的延伸板远离底缘的一端延伸构成,每一套接片分别位于二第一支承片之间,或位于二第二支承片之间,用于套设于轴杆。
优选地,相邻的二个延伸部之间形成一开口槽,用以供相邻的第一支承片与第二支承片插入。
优选地,至少一第一支承片或至少一第二支承片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卡扣槽,相应于延伸部的一侧边缘;当旋转支架外掀至特定角度,至少一延伸部的侧边缘嵌入至少一卡扣槽。
优选地,第一固定支架具有平行于设置平面的至少一水平固定片,延伸于其中一个第一支承片的底部,并且朝向第一固定支架的外侧延伸,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片用于固定于水平固定片。
优选地,第二连接片垂直于二第二支承片,且延伸于二第二支承片的底部,并且平行于水平固定片。
优选地,当旋转支架盖合于第一固定支架,安装板抵靠于二第一支承片的顶部。
优选地,第一固定支架具有平行于设置平面的二水平固定片,延伸于二第一支承片的后端,且二水平固定片互相远离的延伸,并且朝向第一固定支架的外侧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性,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定位、角度限制的结构,都被配置于安装板内侧面或是设置于容置区,因此安装板的外侧面不会形成突出结构,有利于将安装板结合于门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的另一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机壳与门板的侧向剖视图,揭示门板盖合的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机壳与门板的侧向剖视图,揭示门板外掀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的另一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的又一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的又一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链的另一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铰链;110:第一固定支架;110a:容置区;112:第一连接片;114:第一支承片;114a:轴孔;114b:顶部前侧;116:限位延伸部;118:水平固定片;120:轴杆;130:旋转支架;132:套接片;134:延伸板;134a:开口槽;136:安装板;136a:内侧面;136b:外侧面;136c:底缘;140:第二固定支架;142:第二连接片;144:第二支承片;144a:轴孔;144b:卡扣槽;144c:前端;210:机壳;211:开口;212:凹设部;220:门板;221:侧向挡板;P:设置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铰链100,包括有第一固定支架110、轴杆120以及旋转支架130。如图2至图5所示,铰链100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多个铰链100设置在同一轴线。铰链100用于连接两个物件,使两个物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开阖。例如,两个物件可以分别是机壳210与门板220,铰链100用于将门板220枢接于机壳210。第一固定支架110以及旋转支架130分别连接于机壳210与门板220中的一个。机壳210与门板220之间不限定于以一个铰链100连接,也可以是以两个以上的铰链100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固定支架110用于设置于设置平面P。设置平面P可以是机壳210表面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固定支架110是位于机壳210的开口211边缘,或是,第一固定支架110可以是机壳210的一部分,而位于机壳210表面所定义的设置平面P上,并且位于开口211边缘。
如图1、图2、图4与图5所示,第一固定支架110具有二第一支承片114与第一连接片112。二第一支承片114互相平行配置,且第一连接片112连接所述二第一支承片114,使得二第一支承片114通过第一连接片112结合为一体。
具体而言,二第一支承片114是用于垂直地固定于设置平面P,而第一连接片112垂直于二第一支承片114,并且第一连接片112连接于二第二支承片114的后侧缘。因此,第一连接片112也会垂直于设置平面P。二第一支承片114之间保持一间隔距离而形成一容置区110a。二第一支承片114分别具有轴孔114a,二轴孔114a分别贯通二第一支承片114,并且沿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第一固定支架110可由钣件冲压制成,使得二第二支承片114呈现延伸弯折于第一连接片112两端的型态。
第一固定支架110可以是由单一钣件组成,也可以是通过多个钣件结合而成;多个钣件可利用铆钉或螺栓与螺帽进行结合。最简化的第一固定支架110包括有第一连接片112与二第一支承片114一体成形的单独元件。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至少一个第一支承片114上设置有限位延伸部116,沿着平行于轴孔114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于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前侧114b,并且朝向另一第一支承片114延伸。相对于轴孔114a的中心轴线,限位延伸部116位于中心轴线的外侧而远离第一连接片112。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中,二第一支承片114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延伸部116,并且二个限位延伸部116分别朝向另一第一支承片114延伸,亦即且二个限位延伸部116朝向彼此延伸。
如图1至图5所示,轴杆120可以是高刚性的材质例如不锈钢所制成。轴杆120插设于轴孔114a而穿过二第一支承片114,并且通过容置区110a。
如图1至图5所示,旋转支架130具有安装板136、一或多个延伸板134以及一或多个套接片132。具体而言,旋转支架130是由钣件冲压制成,使得延伸板134以及安装板136大致成板片型态,而套接片132卷绕为管状。
如图1至图5所示,安装板136具有内侧面136a、外侧面136b以及底缘136c。延伸板134由安装板136的底缘136c延伸构成,且朝向对应内侧面136a的一侧弯折设置。至少一个套接片132位于二第一支承片114之间,也就是此一套接片132位于容置区110a中。套接片132由延伸板134远离底缘136c的一端延伸构成,并且对应于内侧面136a的一侧卷绕以形成一套孔132a。套接片132用于套接于轴杆120,亦即轴杆120插入套孔132a,使得旋转支架130可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110转动。
套接片132与轴杆120之间可以是可转动的结合,使得旋转支架130可以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110转动。或是,套接片132与轴杆120之间可以是固定结合,而轴杆120与第一支承片114之间是可转动的结合,使得旋转支架130可以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110转动。延伸板134与安装板136之间形成一弯折夹角,使得安装板136可以抵靠于二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此外,延伸板134的宽度,大致等于或小于二第一支承片114之间的距离,使得延伸板134可容置于二第一支承片114之间的容置区110a中。
套接片132与安装板136都是延伸于延伸板134的结构,而可简化旋转支架130的结构并且降低制作成本。延伸板134是朝向第一固定支架110弯折,而使得延伸板134与套接片132可以容置于二第一支承片114之间的容置区110a中,延伸板134与套接片132不会在安装板136的外侧形成突出结构,有利于将安装板136结合于门板220。
如图4、图5与图6所示,旋转支架130可盖合于第一固定支架110,使得安装板136抵靠于二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或旋转支架130可以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110外掀,使得安装板136与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之间形成夹角。安装板136的外侧面136b,亦即安装板136远离第一固定支架110的一面用于固定于门板220内侧的边缘,使得门板220通过铰链100枢接于机壳210,而可被外掀,或朝向机壳210盖合而封闭开口211。
如图4与图5所示,开口211开设于机壳210的一正面,且机壳210的正面更设置有一凹设部212。凹设部212位于正面边缘,并且临接开口211设置,所述设置平面P即为凹设部212的底部平面。凹设部212相应于机壳210侧面的一侧为开放设置。第一固定支架110的底部通过螺锁、铆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凹设部212,并且第一固定支架110位于开口211边缘。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支架110具有二水平固定片118,分别延伸于一个第一支承片114的底部,并且朝向第一固定支架110的外侧延伸。同时,二水平固定片118是互相远离的延伸。水平固定片118用于固定于设置平面P,以固定第一固定支架110于设置平面P上。例如在前述机壳210中,水平固定片118用于固定于凹设部212,以将第一固定支架110设置于凹设部212。水平固定片118可通过螺锁、铆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凹设部212。
如图4与图5所示,安装板136以外侧面136b固定于门板220内侧面的边缘,且门板220更有一侧向挡板221,侧向挡板221朝向机壳210的背面的方向延伸,以从机壳210的侧面遮蔽凹设部212。门板220固定于旋转支架130,且旋转支架130可转动地结合第一固定支架110,使得门板220通过第一固定支架110与旋转支架130枢接于机壳210,而可被外掀或朝向机壳210盖合而封闭开口211。
如图2与图6所示,当旋转支架130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110外掀时,延伸板134朝向限位延伸部116接近。当延伸板134抵靠于限位延伸部116,延伸板134的外掀角度被限制于此一最大角度之内,例如安装板136与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之间的外掀角度被限制于120度之内,使得旋转支架130/门板220外掀的角度被限制于此一角度值之内。
限位延伸部116的位置调整,或是安装板136与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之间的夹角调整,可用于改变此一预定角度大小。例如,在图6中,将限位延伸部116的位置下移或右移,可以增加此一预定角度;反之,将限位延伸部116的位置上移或左移,可以减少此一预定角度。又例如,增加安装板136与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之间的夹角,可以增加此一预定角度;反之,减少安装板136与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之间的夹角,可以减少此一预定角度。
如图3、图4与图5所示,当旋转支架130盖合于第一固定支架110,安装板136可以抵靠于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使得安装板136的位置高于第一支承片114的顶部,因此,第一固定支架110的结构不会突出于安装板136的外侧,有利于将安装板136结合于门板220。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铰链100还包括有二第二固定支架140,结合于第一固定支架110。各第二固定支架140具有二第二支承片144与第二连接片142。二第二支承片144互相平行配置,且第二连接片142连接二第二支承片144。第二连接片142用于固定于第一固定支架110的水平固定片118,以固定第二固定支架140于第一固定支架110,并且使二第二支承片144的其中之一相邻于一个第一支承片114设置。具体而言,第二连接片142垂直于二第二支承片144,且延伸于二第二支承片144的底部,并且平行固定于水平固定片118,使得第二连接片142也是平行于设置平面P,而二第二支承片144垂直于设置平面P。
二第二支承片144也分别具有轴孔144a,且第二支承片144的轴孔144a与二第一支承片114的轴孔114a同轴配置。轴杆120也同时插设于二第二支承片144的轴孔144a。二第二固定支架140的第二连接片142用于固定于二水平固定片118,以将第二固定支架140结合于第一固定支架110。第二连接片142与水平固定片118之间可以通过螺锁、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结合。
配合二第二固定支架140,旋转支架130具有多个延伸板134与多个相应的套接片132。每一套接片132分别位于二第一支承片114之间,或位于二第二支承片144之间,并且多个套接片132都用于套设于轴杆120。相邻的二个延伸板134之间形成一开口槽134a,用以供相邻的第一支承片114与第二支承片144插入。同样地,每延伸板134平行地由底缘136c延伸构成,并且每一套接片132由相应的延伸板134远离底缘136c的一端延伸构成。
如图1、图2与图7所示,至少一第二支承片144的边缘设置有一卡扣槽144b,相应于延伸板134的一侧边缘。
如图7、图8与图9所示,当旋转支架130外掀至特定角度,例如90度时,延伸板134的侧边缘可以嵌入卡扣槽144b,以将旋转支架130定位于特定角度。卡扣槽144b是通过冲压形成第二支承片144朝向延伸板134的一侧,同样不会形成突出于安装板136的外侧面的突出结构,有利于维持铰链100的外观平整。此外,如图10所示,卡扣槽144b也可以是配置在第一支承片114的边缘,相应于一个延伸板134的侧边缘。
上述的角度数值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能实施的角度。具体而言,于铰链100可配置有多个卡扣槽144b,使得延伸板134的两侧边缘都可以扣入一个卡扣槽144b,以提升定位的效果。而二个第一支承片114设有朝向容置区110a的限位延伸部116,以对延伸板134进行限位,而限制旋转支架130的开启角度。此外,在开设多个卡扣槽144b的情况下,每一卡扣槽144b相应于一个特定角度,使得旋转支架130可以定位于不同的特定角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铰链100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性,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定位、角度限制的结构,都被配置于安装板136内侧面或是设置于容置区110a,因此安装板136的外侧面不会形成突出结构,有利于将安装板136结合于门板220。

Claims (12)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第一固定支架,具有二第一支承片以及第一连接片;所述二第一支承片互相平行配置,且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二第一支承片;其中,所述二第一支承片分别具有轴孔,并且二所述轴孔沿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承片上设置有限位延伸部,沿着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于所述第一支承片的顶部前侧,并且朝向另一所述第一支承片延伸;
轴杆,插设于二所述轴孔而穿过所述二第一支承片;以及
旋转支架,具有安装板,具有内侧面、外侧面以及底缘;
延伸板,由所述底缘延伸构成,且朝向对应于所述内侧面的一侧形成弯折设置;以及
至少一套接片,位于所述二第一支承片之间,由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底缘的一端延伸构成,并且对应于所述内侧面的一侧卷绕;所述至少一套接片用于套设于所述轴杆,使得所述旋转支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转动;当所述旋转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外掀时,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限位延伸部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垂直于所述二第一支承片,并且连接于所述二第一支承片的后侧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所述限位延伸部位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第一支承片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限位延伸部,并且二所述限位延伸部分别朝向另一所述第一支承片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二固定支架,结合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具有二第二支承片与第二连接片;所述二第二支承片互相平行配置,且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二第二支承片,且所述二第二支承片其中之一相邻于一个所述第一支承片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第二支承片分别具有轴孔,且与所述二第一支承片的二所述轴孔同轴配置;所述轴杆同时插设于所述二第二支承片的二所述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具有多个延伸板与多个相应的套接片,每一所述延伸板平行地由所述底缘延伸构成,并且每一所述至少一套接片由相应的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底缘的一端延伸构成,每一所述至少一套接片分别位于所述二第一支承片之间,或位于所述二第二支承片之间,用于套设于所述轴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二个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一开口槽,用以供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承片与所述二第二支承片插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支承片或至少一所述二第二支承片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卡扣槽,相应于所述延伸部的一侧边缘;当所述旋转支架外掀至特定角度,至少一所述延伸部的所述侧边缘嵌入所述至少一卡扣槽。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具有至少一水平固定片,延伸于其中一个第一支承片的底部,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用于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水平固定片;
所述第二连接片垂直于所述二第二支承片,且延伸于所述二第二支承片的底部,并且平行于所述至少一水平固定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转支架盖合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板抵靠于所述二第一支承片的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具有二水平固定片,延伸于所述二第一支承片的底部,且所述二水平固定片互相远离的延伸,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外侧延伸。
CN202222937975.XU 2022-11-04 2022-11-04 铰链 Active CN218934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7975.XU CN218934116U (zh) 2022-11-04 2022-11-04 铰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7975.XU CN218934116U (zh) 2022-11-04 2022-11-04 铰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4116U true CN218934116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7975.XU Active CN218934116U (zh) 2022-11-04 2022-11-04 铰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4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6516B2 (en) Three-dimension adjustable hidden furniture door hinge
CN218934116U (zh) 铰链
US5937584A (en) Integral support for mounting of door module
CN118029794A (zh) 铰链
CN214581281U (zh) 一种门铰链结构及微波炉
CN218934117U (zh) 铰链
EP0345398B1 (en) Hinge
US20240151085A1 (en) Hinge
CN20974455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US20060260207A1 (en) Door assembly for a cabinet
CN118029793A (zh) 铰链
CN107575917B (zh) 卡扣组件、用于吸油烟机的玻璃面板固定结构及吸油烟机
US20240151080A1 (en) Hinge
CN212036778U (zh) 一种用于钢制柜按弹平面式拉手
CN216346699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8324431U (zh) 一种家具铰链的固定底座
CN211058533U (zh) 一种门吸底座及其门吸
CN213478755U (zh) 一种蜗壳组件及空调器
US11603690B2 (en) Locating system for an external door hinge
JP3179993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2692200U (zh) 机箱组件、压缩机及冰箱
CN220550995U (zh) 铰链结构及柜体
CN218884140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255442U (zh) 冰箱铰链
CN211345774U (zh) 空调器的前壳组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