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0655U - 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0655U
CN218930655U CN202223206232.1U CN202223206232U CN218930655U CN 218930655 U CN218930655 U CN 218930655U CN 202223206232 U CN202223206232 U CN 202223206232U CN 218930655 U CN218930655 U CN 218930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ibration reduction
driving
driving whe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62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威
陈铭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 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 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 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 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62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0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0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0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该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包括操作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用于减少第一驱动轮振动的第一减振组件、用于减少第二驱动轮振动的第二减振组件、托辊组件和用于对传送带上运转的物料进行实时检测的位置检测组件,第一驱动轮转动连接在操作架一侧,第二驱动轮转动连接在操作架远离第一驱动轮的一侧,驱动组件设置在操作架侧壁上,且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轮连接,第一减振组件能够减少第一驱动轮在转动时的噪声,第二减振组件能够减少第二驱动轮在转动时的噪声。

Description

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管状带式输送机又称为管带机,管带机是由呈多边形布置的托辊把胶带裹成边缘互相搭接成圆管状来输送物料的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在对物料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在输送机前端的驱动轮位置处,产生较大的噪音,由于振动较大,长期运行后,轴承性能大大降低,容易损坏。
因此迫切地需要重新设计一款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以减少驱动轮位置的振动及噪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该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包括操作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用于减少第一驱动轮振动的第一减振组件、用于减少第二驱动轮振动的第二减振组件、托辊组件和用于对传送带上运转的物料进行实时检测的位置检测组件,第一驱动轮转动连接在操作架一侧,第二驱动轮转动连接在操作架远离第一驱动轮的一侧,驱动组件设置在操作架侧壁上,且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轮连接,第一减振组件设置在第一驱动轮下侧,第二减振组件设置在第二驱动轮下侧,传送带设置在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之间,托辊组件上侧与传送带抵接,物料容置组件设置在传送带上侧,位置检测组件安装在操作架上,且位置检测组件朝向传送带。
可选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安装板、驱动电机和驱动转接部,驱动安装板与操作架侧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和驱动转接部均安装在驱动安装板侧壁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驱动转接部,第二驱动轮的轴端转动连接在驱动转接部内。
可选地,操作架下侧设置有用于提高传送带转动稳定性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固定板、支撑转动轴和支撑转动部,支撑固定部与操作架侧壁固定连接,支撑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支撑固定板上,支撑转动部设置在支撑转动轴上,且支撑转动部与传送带下侧抵接。
可选地,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固定台、减振缓冲部和减振限位部,减振固定台设置在操作架下侧,减振缓冲部安装在减振固定台上,减振限位部安装在减振缓冲部远离减振固定台的一侧上,且第一驱动轮的轴端转动连接在减振限位部内。
可选地,第二减振组件包括减振支撑台、减振限位块、减振容置座和多个弹性杆,减振支撑台安装在操作架侧壁上,减振限位块安装在减噪支撑台侧壁上,减振容置座安装在减振支撑台中端,弹性杆一端与减振容置座抵接,弹性杆另一端伸出减振限位块,第二驱动轮轴端转动连接在减振容置座内。
可选地,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支架和多个托辊抵接轴,托辊支架安装在操作架上,多个托辊抵接轴转动连接在托辊支架上,且托辊抵接轴上侧与传送带抵接。
可选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固定台、控制器和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固定台安装在操作架上,控制器固定连接在检测固定台上侧,位置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位置检测传感器朝向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实现了传送带在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之间的转动,从而使得传送带实现对物料转移的功能,并且,第一减振组件能够减少第一驱动轮在转动时的噪声,第二减振组件能够减少第二驱动轮在转动时的噪声,同时位置检测组件能够实时对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位置运动状态的检测,从而便于用户实时了解传送带上物料实时运动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包括操作架100、第一驱动轮200、第二驱动轮300、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轮300转动的驱动组件、用于减少第一驱动轮200振动的第一减振组件、用于减少第二驱动轮300振动的第二减振组件、托辊组件和用于对传送带上运转的物料进行实时检测的位置检测组件;
第一驱动轮200转动连接在操作架100一侧,第二驱动轮300转动连接在操作架100远离第一驱动轮200的一侧,驱动组件设置在操作架100侧壁上,且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轮300连接,第一减振组件设置在第一驱动轮200下侧,第二减振组件设置在第二驱动轮300下侧,传送带设置在第一驱动轮200与第二驱动轮300之间,托辊组件上侧与传送带抵接,物料容置组件设置在传送带上侧,位置检测组件安装在操作架100上,且位置检测组件朝向传送带。
其中,操作架100对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内的各个结构均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当用户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进行对物料的运输时,首先,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驱动轮300转动,从而第二驱动轮300带动传送带在第一驱动轮200和第二驱动轮300之间转动,进而传送带对物料进行转运;
具体地,第一减噪组件能够减少第一驱动轮200的振动,从而降低第一驱动轮200在工作时的噪声,第二减噪组件能够减少第二驱动轮300的振动,从而降低第二驱动轮300在工作时的噪声,并且,托辊组件能够进一步地减少传送带的振动,进而使得传送带在转移物料时产生较少的噪声,位置检测组件能够实时对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位置运动状态的检测,从而便于用户实时了解传送带上物料实时运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安装板310、驱动电机320和驱动转接部330,驱动安装板310与操作架100侧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20和驱动转接部330均安装在驱动安装板310侧壁上,驱动电机320的输出端伸入驱动转接部330,第二驱动轮300的轴端转动连接在驱动转接部330内。
其中,驱动安装板310对驱动电机320和驱动转接部330起到固定作用,当驱动组件需要对第二驱动轮300进行驱动时,驱动电机320进入工作状态,从而驱动电机320将动力通过驱动转接部330传输至第二驱动轮300,进而实现对第二驱动轮300的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架100下侧设置有用于提高传送带转动稳定性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固定板110、支撑转动轴120和支撑转动部130,支撑固定部与操作架100侧壁固定连接,支撑转动轴120转动连接在支撑固定板110上,支撑转动部130设置在支撑转动轴120上,且支撑转动部130与传送带下侧抵接。
其中,支撑固定板110对整个支撑组件起到固定作用,且支撑转动部130用于维持支撑转动轴120顺利转动,从而支撑转动轴120能够在传送带转动时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传送带的转动稳定性,进而能够减少传送带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固定台410、减振缓冲部420和减振限位部430,减振固定台410设置在操作架100下侧,减振缓冲部420安装在减振固定台410上,减振限位部430安装在减振缓冲部420远离减振固定台410的一侧上,且第一驱动轮200的轴端转动连接在减振限位部430内。
其中,减噪固定台对减振缓冲部起到支撑作用,减振限位部对第一驱动轮200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当第一驱动轮200转动时,第一驱动轮200的振动通过减振固定台410传递至减振缓冲部420,从而减振缓冲部420能够将第一驱动轮200产生的一部分振动吸收,进而降低了第一驱动轮200在工作时的振动,从而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噪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减振组件包括减振支撑台510、减振限位块520、减振容置座530和多个弹性杆540,减振支撑台510安装在操作架100侧壁上,减振限位块520安装在减噪支撑台侧壁上,减振容置座530安装在减振支撑台510中端,弹性杆540一端与减振容置座530抵接,弹性杆540另一端伸出减振限位块520,第二驱动轮300轴端转动连接在减振容置座530内。
其中,减噪支撑台对第二减噪组件起到支撑作用,当第二驱动轮300转动时,第二驱动轮300的振动传递至减振容置座530,然后,减振容置座530带动弹性杆540在减噪限位块内运动,弹性杆540对减振容置座530的振动有一定的阻尼效果,从而能够对第二驱动轮300的振动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进而有效地实现了对第二驱动轮300工作时噪声的有效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支架710和多个托辊抵接轴720,托辊支架710安装在操作架100上,多个托辊抵接轴720转动连接在托辊支架710上,且托辊抵接轴720上侧与传送带抵接。
其中,托辊支架710对多个托辊抵接轴720起到支撑作用,多个托辊抵接轴720与传送带柔性接触,从而在传送带工作时,传送带带动托辊抵接轴720转动,进而多个托辊抵接轴720能够在传送带转动时减少传送带的振动,从而减少传送带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固定台910、控制器920和位置检测传感器930,检测固定台910安装在操作架100上,控制器920固定连接在检测固定台910上侧,位置检测传感器930与控制器920电性连接,且位置检测传感器930朝向传送带。
其中,检测固定台910对控制器920和位置检测传感器930起到支撑作用,位置检测传感器930能够对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计数或识别动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能够实现对定量物料的传送。
该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实现了传送带在第一驱动轮200与第二驱动轮300之间的转动,从而使得传送带实现对物料转移的功能,并且,第一减振组件能够减少第一驱动轮200在转动时的噪声,第二减振组件能够减少第二驱动轮300在转动时的噪声,同时,位置检测组件能够实时对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位置运动状态的检测,从而便于用户实时了解传送带上物料实时运动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架;
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操作架一侧;
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操作架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轮的一侧;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操作架侧壁上,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
用于减少所述第一驱动轮振动的第一减振组件,所述第一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轮下侧;
用于减少所述第二驱动轮振动的第二减振组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轮下侧;
托辊组件,所述托辊组件安装在所述操作架上,所述托辊组件上侧与传送带抵接;
用于对传送带上运转的物料进行实时检测的位置检测组件,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安装在所述操作架上,且所述位置检测组件朝向传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安装板、驱动电机和驱动转接部,所述驱动安装板与所述操作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驱动转接部均安装在所述驱动安装板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驱动转接部,所述第二驱动轮的轴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转接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架下侧设置有用于提高传送带转动稳定性的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固定板、支撑转动轴和支撑转动部,所述支撑固定板与所述操作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固定板上,所述支撑转动部设置在所述支撑转动轴上,且所述支撑转动部与传送带下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固定台、减振缓冲部和减振限位部,所述减振固定台设置在所述操作架下侧,所述减振缓冲部安装在所述减振固定台上,所述减振限位部安装在所述减振缓冲部远离所述减振固定台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轮的轴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减振限位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包括减振支撑台、减振限位块、减振容置座和多个弹性杆,所述减振支撑台安装在所述操作架侧壁上,所述减振限位块安装在所述减振支撑台侧壁上,所述减振容置座安装在所述减振支撑台中端,所述弹性杆一端与所述减振容置座抵接,所述弹性杆另一端伸出所述减振限位块,所述第二驱动轮轴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减振容置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支架和多个托辊抵接轴,所述托辊支架安装在所述操作架上,多个所述托辊抵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托辊支架上,且所述托辊抵接轴上侧与传送带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固定台、控制器和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固定台安装在所述操作架上,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固定台上侧,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且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朝向传送带。
CN202223206232.1U 2022-12-01 2022-12-01 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Active CN218930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6232.1U CN218930655U (zh) 2022-12-01 2022-12-01 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6232.1U CN218930655U (zh) 2022-12-01 2022-12-01 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0655U true CN218930655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3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6232.1U Active CN218930655U (zh) 2022-12-01 2022-12-01 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0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4036A (zh) 太阳能电池包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CN109109989A (zh) 一种基于履带和麦克纳姆轮的全地形底盘
CN218930655U (zh) 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降噪装置
CN205018962U (zh) 擦窗机器人
CN202944868U (zh) 吸料机构
CN216402743U (zh) 一种方便果蔬运输的伸缩式输送带
CN215642674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检测平台
CN210853975U (zh) 一种履带夹持传送机构
CN20930646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换向输送带
CN210546506U (zh) 一种双向链带微分清洗机构
CN111697259B (zh) 电池翻转及包边装置
CN209973000U (zh) 一种便于移动和固定的土壤治理装置
CN113353537B (zh) 一种橡胶轮胎运输装置
CN216470893U (zh) 一种输送式玻璃转向机
CN217995766U (zh) 一种皮带输送设备
CN219944020U (zh) 一种手机面板清洁设备
CN211865919U (zh) 除尘装置
CN212608093U (zh) 一种玻璃传送装置以及玻璃清洗机
CN209853206U (zh) 一种便于清灰的皮带传送装置
CN219928784U (zh) 一种给料机的滑动定位装置
CN212355319U (zh) 一种传送装置
CN109809105A (zh) 一种电池输送线
CN212899571U (zh) 一种皮带传动底架
CN213770442U (zh) 一种具有可控制的上下料的装置结构
CN219362233U (zh) 一种便于稳定送料的封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