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9303U - 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9303U
CN218929303U CN202221359172.4U CN202221359172U CN218929303U CN 218929303 U CN218929303 U CN 218929303U CN 202221359172 U CN202221359172 U CN 202221359172U CN 218929303 U CN218929303 U CN 218929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hydraulic
vehicle
assembly
pump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91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gkun Fir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engkun Fir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engkun Fir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engkun Fire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9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9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07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3Parts or details of the vehicle structure; vehicle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61Amphibious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of a particula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fluid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B60R13/083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for engine compart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E03F7/10Wheeled apparatus for emptying sewers or cessp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E03F7/10Wheeled apparatus for emptying sewers or cesspools
    • E03F7/106Accessories, e.g. hose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供排水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包括机壳、若干设置机壳上的车轮,还包括:排水组件,设置在机壳上;以及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排水组件工作;其中,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分别独立设置的左泵组与右泵体,左泵组与右泵体分别置于排涝车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左泵组与右泵组通过动力组件进行独立控制。本专利通过液压阀单独驱动所述左泵组或右泵组工作,通过单个泵体的独立工作来辅助排涝车的车轮在水下运行,防止排涝车瘫痪在水中,影响排涝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供排水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2019220179544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其包括底盘部件、浮箱、排水组件、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
该实用新型中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存在以下缺陷:
1、该排水机器人的下半身位于水下时,仅凭借车轮难以实现排水机器人的运动。
2、该排水机器人是通过位于其两侧的传动箱驱动车辆的两侧车轮的,整体驱动结构复杂,不便于排涝车的转向运行。
3、现有排水机器人内部设备具备不科学,发动机所产生热量容易影响排水组件以及行走装置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水上转弯结构,包括机壳、若干设置机壳上的车轮,还包括:
排水组件,设置在机壳上;以及
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排水组件工作;
其中,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分别独立设置的左泵组与右泵组,左泵组与右泵组分别置于排涝车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左泵组与右泵组通过动力组件进行独立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液压泵,设置在所述机壳中,液压泵连接有驱动其工作的发动机以及用于提供液压油的油箱;以及
若干液压阀,设置在所述机壳中,并连接所述液压泵;
所述左泵组与右泵组分别通过单个所述液压阀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下方设有内嵌槽,所述排水组件置于设置在所述内嵌槽中并高于所述车轮底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组件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与后支架,所述前支架转动固定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后支架与机壳之间设有升降缸;通过使所述升降缸运动来使所述排水组件绕前支架与机壳的转动连接点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均包括左右设置的卡箍部以及连接在两卡箍部之间的连接部,两所述卡箍部分别套装在所述左泵组与右泵组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液压阀分别控制对应的车轮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阀为液压比例阀;所述液压阀连接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为液压阀提供不同的控制信号,该液压阀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输出不同大小的压力或/和不同方向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中设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阀,通过所述液压阀驱动所述液压马达工作来使车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专利通过液压阀单独驱动所述左泵组或右泵组工作,通过单个泵体的独立工作来辅助排涝车的车轮在水下运行,防止排涝车瘫痪在水中,影响排涝作业。
本专利针对四个车轮共设有四个液压阀,每个所述液压阀分别驱动一个所述车轮,可通过控制其控制排涝车的四个车轮同时向前转动或向后转动,来实现排涝车的前进或是后退,或通过使两个前车轮差速运动,来使得排涝车朝其中一个方向转动,实现排涝车的转弯。除了排涝车的正常运动以外,还可以集中液压压力驱动排涝车其中一个前车轮转动,来当排涝车陷入陷坑中无法移动时,为排涝车提供足够大的动力使其恢复移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排涝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涝车的打开示意图。
图3是排涝车的俯视图。
图4是排涝车箱体内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排涝车的底部示意图。
图8是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液压油路的原理图。
图10是车轮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机壳;11、散热孔;12、内嵌槽;121、第一连接杆;122、第二连接杆;13、吸风腔;14、发动机腔;15、液压回路腔;16、箱体;161、开口;17、翻盖;171、锁扣结构;172、凸起端;173、隔板;18、液压接头;181、增压器;19、隔热板;191、连接口;192、延伸端;
2、车轮;21、液压马达;
3、排水组件;31、左泵组;32、右泵组;33、前支架;331、卡箍部;332、连接部;34、后支架;35、升降缸;36、进水口;361、滤网;37、出水口;
41、液压泵;42、发动机;421、排烟管;43、油箱;44、液压阀;441、总阀;45、平衡阀;46、风冷装置;47、燃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排涝车,包括机壳1、若干设置机壳1上的车轮2以及设置在机壳1上的排水组件3。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包括有箱体16与翻盖17,所述箱体16的上端设有开口161,所述翻盖1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开口161的一侧,使得整个翻盖17盖合在所述开口161上进行开口161的封闭,此外在翻盖17的另一端上设有锁定所述翻盖17的锁扣结构171。所述箱体16全部板件焊接而成,使得箱体16更为牢固且防水。
所述机壳1中设有动力组件,其包括液压泵41、发动机42、油箱43以及液压阀44。如图2、3所示,所述机壳1内设有隔热板19,通过所述隔热板19将机壳1的内腔分隔为吸风腔13、发动机腔14以及液压回路腔15。所述隔热板19包括焊接在箱体16内且用于支撑的金属骨架以及设置在金属骨架表面上的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19设有两个,其前后设置将所述机壳1的内腔分隔成三个;如图3、4所示,所述发动机42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腔14中,在所述发动机腔14与液压回路腔15之间的隔热板19上设有连接口191,所述液压泵41则设置在所述连接口191中,其一端置于所述发动机腔14中并与所述发动机42相连接,另一端则置于所述液压回路腔15中;所述发动机腔14与吸风腔13之间的隔热板19上也设有连接口191,该连接口191用于放置发动机42的进风管道;实际上,吸风腔13与外部连通,发动机42的进风管道位于所述吸风腔13内时可以在发动机42工作时进行吸风来保证自己的散热。
如图3所示,所述液压回路腔15中设有用于储存液压油的油箱43以及液压阀44,所述液压泵41分别连接所述液压阀44以及油箱43,所述液压阀44则分别控制所述车轮2工作与排水组件3工作,通过液压泵41吸取液压油,再通过液压阀44分配至各个车轮2中的液压马达21以及排水组件3的马达中来实现排涝车运动以及排涝工作。此外,在所述液压回路腔15中还设有燃料箱47,燃料箱47通过穿设在隔热板19的板路为所述发动机42供给燃料。
设置所述隔热板19的目的在于:发动机42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热量,影响环境温度,而液压阀44的工作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本专利则通过所述隔热板19分隔机壳1的内腔,来防止发动机42所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影响液压回路腔15中液压阀44以及油箱43的正常工作。需说明,所述隔热板19上的连接口191的大小均与相对应安装在连接口191内的物体大小相适配,以此来保证各个隔热板19的分隔效果。
下面对本专利液压回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9、10所示,所述液压阀44为液压比例阀,所述液压阀44连接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为液压阀44提供不同的控制信号,而液压阀44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输出不同大小的压力或/和不同方向的压力。液压比例阀是一种新型的液压控制装置,在普通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上,用比例电磁铁替代原有的控制部分,按输入的电气信号连续地、按比例地对油流的压力、流量或方向进行远距离控制;在比例阀中一般会设有复位弹簧,控制器控制比例阀中的电磁铁移动,在控制器不再控制时,复位弹簧会工作并驱动电磁铁复位。所述控制器一般为设置在PCB板上的集成电路,通过铺设在机壳1上的若干按钮或遥控器来进行控制。
如图1、9所示,本专利中的车轮2设有四个,所述机壳1的四个角落上均设有安装座,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所述四个车轮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轮2可以设置成三个,其设置在机壳的三个角落上;本专利则针对所述车轮2共设有四个液压阀44,每个所述液压阀44分别控制其中一个所述车轮2运动。如图9、10所示,所述车轮2中安装有液压马达21,液压马达21的进油端与回油端与其中一个电磁阀相连接,可通过控制其控制液压阀44的方向,来使所述液压马达21正向运动或反向运动,还可通过控制其为液压阀44提供不同大小的控制信号,例如不同大小的电流信号,来使液压阀44输出不同大小的压力,从而调整车轮2转速。
对于排涝车来说,可通过控制其控制排涝车的四个车轮2同时向前转动或向后转动,来实现排涝车的前进或是后退;或通过使两个前车轮2差速运动,来使得排涝车朝其中一个方向转动,实现排涝车的转弯。除了排涝车的正常运动以外,还可以集中液压压力驱动排涝车其中一个前车轮2转动,来当排涝车陷入陷坑中无法移动时,为排涝车提供足够大的动力使其恢复移动能力。需说明,现有的排涝车多是通过一个液压阀44驱动齿轮组件运动,再通过齿轮组件驱动多个车轮2同时运动,无法仅驱动单个车轮2运动时,且驱动多个车轮2同时运动会导致分配至每个车轮2上的液压力变小,从而可能导致排涝车动力不足,滞留在陷坑里。
一般地,在所述液压马达21与所述液压阀44之间还会设有平衡阀45,通过调节两侧压力的相对平衡,来使所述车轮2可以稳定输出。
此外,在液压回路中还设有风冷装置46,如图2所示,风冷装置46通过设置在机箱内的支架固定在靠近机箱开口161的一侧上,且在开口161上方的端盖上成形有若干散热孔11;而且,本专利在所述液压阀44的一侧还设有总阀441,总阀441用于分配液压油至各个液压阀44中,即在液压阀44运行时,为需要运行的液压阀44供油。综上所述,所述排涝车内的液压回路为:油箱43连接液压泵41,通过液压泵41为总阀441供油,总阀441为需要运行的液压阀44供油,而在液压阀44不工作时总阀441中的液压油送入所述风冷装置46中,再从风冷装置46回油至油箱43内。所述风冷装置46为一箱体16,箱体16外设有风机,风机朝向所述散热口,用于为经过所述风冷装置46的液压油降温。
本专利中的排水组件3设置在所述机壳1的下端,如图7所示,所述机壳1的下端中部一体成形有一个向机壳1内侧凹陷的内嵌槽12,而所述排水组件3包括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所述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分别安装内嵌槽12中心位置的两侧。内嵌槽12顶端为机壳1底面,而所述车轮2置于机壳1的底面两侧,通过车轮2支撑起机壳1的底面;当所述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安装在所述内嵌槽12内时,排水组件3会高于所述车轮2底端设置,从而防止排水组件3设置过低在排涝车运输时与地面碰撞。
所述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均包括一呈圆柱状的排水泵,排水泵一端为进水口36,另一个端为出水口37,所述进水口36用于吸水,并所述进水口36上固定有滤网361,通过所述滤网361来在排水组件3吸水时过滤掉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排水组件3影响排水组件3的正常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可以包括多个排水泵,以此增加排涝效率。
本专利中,所述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分别通过单个所述液压阀44进行控制。参考图9,在本专利中的液压回路中为所述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共配置了两个液压阀44,每个液压阀44分别用来驱动左泵组31或右泵组32工作。
排涝车在工作时,排涝车的下半身基本是位于水平面以下的,此时所述排水组件3工作,自排水泵的所述进水口36吸水,并于排水泵的所述出水口37排水。而当洪涝灾害较为严重时,由于排涝车的下半部分则均位于水平面以下,其会导致排涝车的运行转向大大受限。而在本专利中,所述排涝车可以通过驱动车轮2工作的同时,驱动所述排水组件3工作,通过排水组件3的吸水来辅助车辆的前进以及后退;此外,当车辆需要转向时,可通过电磁阀驱动左泵组31或右泵组32工作,来辅助排涝车朝一侧转向,实现排涝车在水中的行走以及转向。
进一步地,排水组件3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33与后支架34,前支架33与后支架34用于前后连接所述左泵组31或右泵组32;所述前支架33转动固定在所述机壳1上,所述后支架34与机壳1之间设有升降缸35。如图8所示,本专利中所述前支架33与后支架34均包括左右设置的卡箍部331,以及位于两卡箍部331之间的连接部332,卡箍部331与所述连接部332一体成形设置,卡箍部331用于套装在所述左泵组31或右泵组32上实现连接,而所述连接部332则用于与所述机壳1相连接。所述前支架33设置在排水组件3设有出水口37的一侧,在所述前支架33的两侧设有转动结构,并通过所述转动结构连接位于内嵌槽12槽底的第一连接杆121;所述后支架34设置在排水组件3设有进水口36的一侧,其通过升降缸35固定在内嵌槽12槽底的第二连接杆122。所述升降缸35通过单独一个液压阀44进行驱动,当所述升降缸35工作时,升降缸35带动所述后支架34运动,后支架34则通过带动所述左泵组31以及右泵组32绕前支架33转动,来使所述进水口36下降,用于在排涝吸水时使进水口36没入水平面下进行吸水。
综上所述,本专利通过液压阀44单独驱动所述左泵组31或右泵组32工作,通过单个泵体的独立工作来辅助排涝车的车轮2在水下运行,防止排涝车瘫痪在水中,影响排涝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6上的开口161与所述吸风腔13、发动机腔14以及液压回路腔15相对,而所述散热孔11成形在所述翻盖17上,当翻盖17盖设在所述开口161时,通过翻盖17上的散热孔11进行散热。如图5所示,所述翻盖17具有向上的凸起端172,凸起端172的外沿以及凸起端172的顶部设有所述散热孔11,凸起端172内用于放置所述发动机42的排烟管421;为了适配所述凸起端172,所述两隔热板19上均设有位于所述凸起端172内的延伸端192,且在所述凸起端172内设有与所述延伸端192相搭接的隔板173,搭接结构有助于隔热板19对机壳1内腔的密封。此时,所述吸风腔13通过位于凸起端172后端外沿上的散热孔11进行散热,所述发动机腔14通过凸起端172中部以及两侧的散热孔11进行散热,而所述液压回路腔15则通过位于翻盖17前端的散热孔11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6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以及排水组件,通过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箱体16内的液位,并在液位超过一定阈值后控制排水组件工作进行排水。所述液位传感器一般位于箱体16的底部,其用于当箱体16进水且超过一定液位后,驱动所述排水组件工作来排出多余液体。排涝车雨天作业以及洪涝较大时会产生进水问题,所述排水组件可以是位于箱体16内的水泵,通过水泵排出积水。
进一步地,在所述油箱43以及燃料箱47内也会设有液位传感器,并且在所述油箱43以及燃料箱47内还会设有温度传感器,其用于实时检测油箱43以及燃料箱47液位来反应燃料数量情况,或检测油箱43以及燃料箱47的温度来反应排涝车的运行情况,当温度过高或燃料叫啥时则会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1表面还设有液压接头18,液压接头18连接位于机壳1内的液压阀44;如图1、9所示,所述液压接头18设置在机壳1的前端,液压接头18内部连接有增压器181,并通过增压器181连接有一液压阀44。在排涝车的液压回路中,专门存在有一液压阀44为所述液压接头18,液压接头18用于外接液压工具,例如液压扳手、液压冲击钻等,以此满足排涝作业中不同的使用需求。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包括机壳(1)、若干设置机壳(1)上的车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水组件(3),设置在机壳(1)上;以及
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排水组件(3)工作;
其中,所述排水组件(3)包括分别独立设置的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分别置于排涝车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通过动力组件进行独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液压泵(41),设置在所述机壳(1)中,液压泵(41)连接有驱动其工作的发动机(42)以及用于提供液压油的油箱(43);以及
若干液压阀(44),设置在所述机壳(1)中,并连接所述液压泵(41);
所述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分别通过单个所述液压阀(44)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下方设有内嵌槽(12),所述排水组件(3)置于设置在所述内嵌槽(12)中并高于所述车轮(2)底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3)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架(33)与后支架(34),所述前支架(33)转动固定在所述机壳(1)上,所述后支架(34)与机壳(1)之间设有升降缸(35);通过使所述升降缸(35)运动来使所述排水组件(3)绕前支架(33)与机壳(1)的转动连接点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33)与后支架(34)均包括左右设置的卡箍部(331)以及连接在两卡箍部(331)之间的连接部(332),两所述卡箍部(331)分别套装在所述左泵组(31)与右泵组(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压阀(44)分别控制对应的车轮(2)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44)为液压比例阀;所述液压阀(44)连接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为液压阀(44)提供不同的控制信号,该液压阀(44)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输出不同大小的压力或/和不同方向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中设有液压马达(21),液压马达(21)连接所述液压阀(44),通过所述液压阀(44)驱动所述液压马达(21)工作来使车轮(2)转动。
CN202221359172.4U 2022-04-30 2022-05-31 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 Active CN2189293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71080 2022-04-30
CN202221057108 2022-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9303U true CN21892930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349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9206.XU Active CN217553615U (zh) 2022-04-30 2022-05-31 一种排涝车及其外壳结构
CN202210613789.2A Pending CN117002197A (zh) 2022-04-30 2022-05-31 一种排涝车
CN202221359172.4U Active CN218929303U (zh) 2022-04-30 2022-05-31 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9206.XU Active CN217553615U (zh) 2022-04-30 2022-05-31 一种排涝车及其外壳结构
CN202210613789.2A Pending CN117002197A (zh) 2022-04-30 2022-05-31 一种排涝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755361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5553A (zh) * 2023-05-25 2023-08-11 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涝机器人及其底盘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3615U (zh) 2022-10-11
CN117002197A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7581B1 (ko) 하이브리드 작업 차량
CN218929303U (zh) 一种具有水上转弯结构的排涝车
US6678972B2 (en) Hybri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US9004217B2 (en) Electric work vehicle
US2011021442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portable electrical, hydraulic and air pressure utilities for on-site tool applications
CN102839703A (zh) 远控潜吸式水下清淤车
CN102029902B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CN202899197U (zh) 远控潜吸式水下清淤车
CN104670442B (zh) 一种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的模块化浮力调节装置
CN113682123A (zh) 一种排涝机器人
CN106592667A (zh) 一种用于大型箱涵及湖泊清淤的船式清淤机器人
CN206092550U (zh) 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及水下清淤设备
CN211228710U (zh) 一种二次供水泵房的防淹装置
CN212563866U (zh) 一种液压静音油源装置
JP2009090865A (ja) 作業車両
CN206202286U (zh) 一种电驱动真空泵
CN20935123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机与控制器液冷系统
CN216268527U (zh) 水陆两栖车
CN219361154U (zh) 一种用于井下矿山的乳化炸药装药台车底盘
CN219176440U (zh) 一种带集污功能的发电机组底盘结构
CN220015707U (zh) 一种新的拖拉机液压吸回油系统
CN211615186U (zh) 一种环保防爆砂带一体机
CN221003325U (zh) 一种具备防护结构的节能液压站
CN115848258A (zh) 一种排涝破拆一体化机器人
CN216381985U (zh) 水陆两栖消防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