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4285U - 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4285U
CN218924285U CN202223020909.2U CN202223020909U CN218924285U CN 218924285 U CN218924285 U CN 218924285U CN 202223020909 U CN202223020909 U CN 202223020909U CN 218924285 U CN218924285 U CN 218924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dor
scrubber
activated carbon
outlet end
carbon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09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伟
杨旭
王涛
王翼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he Environm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he Environm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he Environm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he Environm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09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4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4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4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气体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臭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洗涤塔、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和气体排放装置,第一洗涤塔具有用于供臭气进入的进气端,第一洗涤塔的出气端与生物滤池的进气端连通,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连通,蒸汽发生装置的出气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气端与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连通,第一洗涤塔用于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或者碱性物质。本申请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能够通过蒸汽发生装置对饱和活性炭进行加热,以使活性炭活化,从而无需定期更换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活性炭,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体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各类行业发展的同时,地球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政府以及社会的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臭气是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周围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于臭气的排放浓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的除臭工艺主要有洗涤吸收、吸附、生物降解、高级氧化、化学氧化、热力氧化等,每种除臭工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吸附工艺为主流除臭处理工艺之一,不过现有的吸附工艺在除臭过程中吸附剂需要定期更换,操作繁琐,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气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吸附工艺操作繁琐导致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臭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洗涤塔、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和气体排放装置,所述第一洗涤塔具有用于供臭气进入的进气端,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生物滤池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洗涤塔用于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或者碱性物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出水端、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水端以及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水端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气体抽送装置,所述气体抽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中的气体向所述气体排放装置抽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洗涤塔包括塔体、液体抽送器以及安装于所述塔体内的储液箱、液体输送管路和填料层,所述液体抽送器分别与所述储液箱和所述液体输送管路连通,所述液体抽送器用于将所述储液箱中储存的液体输送至所述液体输送管路,所述液体输送管路用于供所述储液箱中储存的液体流动至所述填料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生物滤池包括生物滤池本体、生物填料区、营养液储存箱、营养液抽送器和营养液输送管路,所述生物填料区、所述营养液储存箱和所述营养液输送管路均安装于所述生物滤池本体内,所述营养液抽送器分别与所述营养液储存箱和所述营养液输送管路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洗涤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生物滤池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洗涤塔和所述第二洗涤塔中的一者用于吸收臭气中的碱性物质,另一者用于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生物滤池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洗涤塔,所述第三洗涤塔的进气端与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三洗涤塔的出气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或者,
所述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洗涤塔的进气端或出气端。
本申请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臭气处理系统,依次通过第一洗涤塔、生物滤池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对臭气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气体排放装置排出。通过第一洗涤塔先对臭气中的部分酸性物质或者部分碱性物质进行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滤池将臭气的部分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的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有机酸等),最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对臭气进行深度净化,以实现臭气超低排放的目的。当活性炭吸附装置中的活性炭饱和后,通过蒸汽发生装置对活性炭吸附装置中的活性炭进行加热,以使活性炭活化,从而无需定期更换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活性炭,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0、第一洗涤塔;110、除雾器;120、填料层;130、液体输送管路;140、储液箱;150、液体抽送器;160、塔体;170、喷嘴;200、第二洗涤塔;300、生物滤池;310、营养液储存箱;320、生物填料区;330、营养液抽送器;340、营养液输送管路;350、生物滤池本体;400、第三洗涤塔;500、活性炭吸附装置;510、颗粒活性炭;520、冷凝器;530、冷冻机;600、蒸汽发生装置;700、气体抽送装置;800、气体排放装置;900、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臭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洗涤塔100、生物滤池300、活性炭吸附装置500、蒸汽发生装置600和气体排放装置800,第一洗涤塔100具有用于供臭气进入的进气端,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与生物滤池300的进气端连通,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进气端连通,蒸汽发生装置600的出气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进气端连通,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出气端与气体排放装置800的进气端连通;第一洗涤塔100用于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或者碱性物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中箭头a01至a32指示臭气的移动方向,臭气通过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进入第一洗涤塔100,依次经过第一洗涤塔100生物滤池300和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净化处理,最后通过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通过第一洗涤塔100先对臭气中的部分酸性物质或者部分碱性物质进行吸收,具体可根据臭气中的具体成份具体处理,例如,若臭气中的酸性物质较多,则第一洗涤塔100可用于先对臭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吸收,若臭气中的碱性物质较多,则第一次洗涤塔可用于先对臭气中的碱性物质进行吸收。第一洗涤塔100对臭气中的部分酸性物质或者部分碱性物质进行吸收后,然后通过生物滤池300将臭气的部分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的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水和有机酸等,最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500对臭气进行深度净化,以实现臭气超低排放的目的。当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中的活性炭饱和后,通过蒸汽发生装置600对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中的活性炭进行加热,以使活性炭活化,从而无需定期更换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活性炭,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洗涤塔200,第二洗涤塔200的进气端与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连通,第二洗涤塔200的出气端与生物滤池300的进气端连通,第一洗涤塔100和第二洗涤塔200中的一者用于吸收臭气中的碱性物质,另一者用于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若是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均较多,通过在设置有第一洗涤塔100的基础上,再设置第二洗涤塔200,通过第一洗涤塔100和第二洗涤塔200分别对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进行吸收,以提高除臭效果。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洗涤塔100用于吸收臭气中的碱性物质,第二洗涤塔200用于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具体地,第一洗涤塔100通过通入酸性吸收液,可对臭气中的碱性物质进行吸收。在除臭过程中,当臭气经过第一洗涤塔100时,臭气中的碱性物质与酸性吸收液发生反应,使得臭气中的碱性物质被第一洗涤塔100中的酸性吸收液中和,从而实现对臭气中的碱性物质的吸收。酸性吸收液具体可以是20%的硫酸溶液,或者也可以根据臭气的具体成份选择其他合适的酸性吸收液,在此不做限定。第二洗涤塔200通过通入碱性吸收液,可对臭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吸收。在除臭过程中,当臭气经过第二洗涤塔200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与碱性吸收液发生反应,使得臭气中的碱性物质被第二洗涤塔200中的酸性吸收液中和,从而实现对臭气中的酸性物质的吸收。碱性吸收液具体可以是2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也可以根据臭气中的具体成份选择其他合适的碱性吸收液,在此也不做限定。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洗涤塔100通过通入碱性吸收液以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第二洗涤塔200通过通入酸性吸收液以吸收臭气中的碱性物质。
为便于描述,后文均以第一洗涤塔100通过通入酸性吸收液以吸收臭气中的碱性物质,第二洗涤塔200通过通入碱性吸收液以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2所示,第一洗涤塔100包括塔体160、液体抽送器150以及安装于塔体160内的储液箱140、液体输送管路130和填料层120,液体抽送器150分别与储液箱140和液体输送管路130连通,液体抽送器150用于将储液箱140中储存的液体输送至液体输送管路130,液体输送管路130用于供储液箱140中储存的液体流动至填料层120。储液箱140用于存储酸性吸收液,液体抽送器150用于将储液箱140中的酸性吸收液输送至液体输送管路130,通过液体输送管路130供酸性吸收液流动至填料层120,填料层120可以对酸性吸收液的移动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增长酸性吸收液与臭气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对臭气中的碱性物质的吸收程度,以提高除臭效果。填料层120的填充物可选择鲍尔环填料,或者也可以是其他填料,在此不做限定。液体抽送器150具体可以是水泵,或者其他抽送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储液箱140位于填料层120的下方,液体输送管路130位于填料层120的上方。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均位于塔体160的侧壁,且填料层120位于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除雾器110位于填料层120靠近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的一侧。液体输送管路130用于供酸性吸收液从填料层120的上方流动至塔体160内,酸性吸收液从液体输送管路130流出后受到自身重力作用向下掉落,经过填料层120,最后重新回到储液箱140,循环利用酸性吸收液,更加节省成本。将液体输送管路130设置在填料层120的上方,酸性吸收液从液体输送管路130流出后掉落的过程中,酸性吸收会经过填料层120,填料层120对于酸性吸收液的移动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增长酸性吸收液与臭气接触的时间。由于填料层120位于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臭气从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移动至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的过程中,臭气会经过填料层120,填料层120对臭气的移动也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进一步增长酸性吸收液与臭气接触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对臭气中的碱性物质的吸收程度。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洗涤塔100还包括除雾器110,除雾器110设置在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靠近填料层120的一侧。臭气与酸性吸收液接触后,会带动部分酸性吸收液的水雾移动,将除雾器110设置在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靠近填料层120的一侧,可通过除雾器110将将臭气中的水雾以及粉尘去除,从而提高净化臭气的效果。如图2所示,图2中塔体160内的箭头指示臭气在塔体160内的移动方向,在臭气经过填料层120后,经过酸性吸收液吸收的臭气移动至除雾器110,臭气经过除雾器110后通过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从第一洗涤塔100排出。除雾器110可采用折流板除雾器,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除雾器。本实施例中采用折流板可有效将臭气与臭气中夹带的水雾和粉尘等加以分离,使得净化臭气的效果更好。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填料层120的数量为多个,通过设置多个填料层120,进一步增长酸性吸收液与臭气接触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净化臭气的效果。具体地,如图2所示,填料层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填料层120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与塔体160内部。液体输送管路130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液体输送管路130均与液体抽送器150连通,各填料层120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液体输送管路130。液体输送管路130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170,液体抽送器150将储液箱140中的酸性吸收液输送至液体输送管路130后,酸性吸收液通过各喷嘴170喷出。如图2所示,喷嘴170可采用120度的空心锥喷嘴,以将酸性吸收液向塔体160内的各方向均匀喷洒,使得臭气与酸性吸收液更加充分接触。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以及储液箱140均位于塔体160的底部,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位于塔体160的顶部。通过将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对应设置在塔体160的底部和顶部,可延长臭气从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移动至出气端的距离,从而延长臭气在塔体160内停留的时间,也即延长臭气与酸性吸收液的接触时间,以进一步提高除臭效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洗涤塔100可包括两个液体抽送器150,两个液体抽送器150均分别与储液箱140和液体输送管路130连通。当第一洗涤塔100在对臭气进行净化处理时,其中一个液体抽送器150工作,也即仅该液体抽送器150用于将储液箱140中的酸性吸收液输送至液体输送管路130,当该液体抽送器150需要进行检修或者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则启用另一个液体抽送器150,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洗涤塔100能够持续对臭气进行净化处理,除臭效率更高。或者,当第一洗涤塔100在对臭气进行净化处理时,两个液体抽送器150可同时工作,如此设置,可进一步提高除臭效率。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液箱140安装于塔体160内部,且储液箱140位于塔体160的底部。储液箱140与塔体160可以为固定连接,或者储液箱140与塔体160二者为一体结构。可选地,储液箱140与塔体160二者为一体结构,也即塔体160的底部结构即为储液箱140。将塔体160的底部结构直接作为储液箱140,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还节省了制作材料,也即节省了制作成本。
第二洗涤塔200的结构与第一洗涤塔10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洗涤塔200通过通入碱性吸收液以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因此,第二洗涤塔200的储液箱140用于存储碱性溶液。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3所示,生物滤池300包括生物滤池本体350、生物填料区320、营养液储存箱310、营养液抽送器330和营养液输送管路340,生物填料区320、营养液储存箱310和营养液输送管路340均安装于生物滤池本体350内,营养液抽送器330分别与营养液储存箱310和营养液输送管路340连通。生物填料区320的填料可采用火山岩和竹炭组合填料,该种填料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空间,且该种填料不仅抗酸碱性腐蚀能力强,不易腐烂,其持水性也较好,易挂膜,适宜微生物生长。生物填料区320的填料上附着有能够将臭气降解为无害化合物(例如水、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等)的微生物,当臭气进入生物滤池本体350后,臭气经过生物填料区320,生物填料区320中的微生物将臭气降解为无害的化合物,以达到除臭的目的。营养液储存箱310用于存储营养液,该营养液能够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合适的营养物质,生物滤池本体350能够为微生物生产提供合适的湿度和温度。营养液抽送器330用于将营养液储存箱310中的营养液输送至营养液输送管路340,通过营养液输送管路340供营养液流动至生物填料区320,从而为生物填料区320中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生物滤池本体350可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制成,例如玻璃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营养液储存箱310位于生物填料区320的下方,营养液输送管路340位于生物填料区320的上方。营养液通过营养液输送管路340从生物填料区320的上方流下,营养液经过生物填料区320后又回到营养液储存箱310,既能够为生物填料区320中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并且还能够循环利用营养液,更加节省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生物滤池本体350的形状可以为柱形结构,具体可以为棱柱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生物滤池本体350具体为长方体柱形结构,且生物滤池本体350为水平放置。营养液输送管路340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多个喷嘴的开口均朝下设置,通过喷嘴将营养液输送管路340中的营养液均匀喷洒在生物填料区320上,营养液慢慢向生物填料区320的内部渗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物填料区320的微生物均能够吸收到营养物质。该喷嘴也可以采用120度的空心锥喷嘴,以将营养液更加均匀地喷洒在生物填料区320上,进一步保证了生物填料区320的微生物均能够吸收到营养物质。营养液抽送器330也可以为水泵,或者其他可以用于抽送营养液的结构。营养液抽送器33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营养液抽送器330用于将营养液储存箱310中的营养液输送至营养液输送管路340时,另一个营养液抽送器330作为备用;当原本用于工作的营养液抽送器330需要进行检修或者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可启用备用的营养液抽送器330,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物填料区320内的微生物能够持续获得营养物质,除臭效果更好。或者两个营养液抽送器330也可同时使用,也可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生物滤池300还包括导流管,导流管与生物滤池300的进气端连通。导流管安装于生物滤池本体350内,且导流管位于生物填料区320的下方,导流管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臭气通过生物滤池300的进气端进入导流管后,通过导流管上的通孔进入生物滤池本体350内。通过设置导流管,并在导流管的水平方向上设置多个通孔,可使臭气刚进入生物滤池本体350时均匀分布于生物滤池本体350的底部,从而使得臭气可均匀流向生物填料区320,充分利用生物填料区320每一处区域的微生物,使得臭气可被生物填料区320的微生物充分降解。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位于生物滤池本体350的顶部,可选地,在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靠近生物填料区320的一侧也设置有除雾器,通过除雾器对经过生物填料区320降解的臭气进行除雾,从而提高净化臭气的效果。如图3所示,图3中生物滤池本体350内的箭头指示臭气在生物滤池本体350内的移动方向,臭气通过导流管进入生物滤池本体350后向上移动,依次经过生物填料区320和除雾器,最后通过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排出生物滤池本体350。生物滤池300中设置的除雾器也可以是折流板除雾器。值得说明的是,臭气在进入生物滤池本体350后,臭气在生物滤池本体350内的移动速度≤0.08m/s,臭气与生物填料区320接触的时间≥20s,以保证臭气被生物填料区320的微生物充分降解,如此设置,生物滤池300的除臭效果可达85%以上,也即至少有85%的臭气被有效降解。臭气在生物滤池本体350的移动速度可通过向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输送臭气的外部供气装置进行调节,具体通过外部供气装置控制臭气进入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时的移动速度进行调节,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装置进行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生物滤池300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洗涤塔400,第三洗涤塔400的进气端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连通,第三洗涤塔400的出气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进气端连通。第三洗涤塔400可对臭气中的酸性物质或者碱性物质进一步吸收,以进一步提高除臭效果。第三洗涤塔400内可以根据臭气的成份选择通入碱性吸收液或者酸性吸收液,例如当臭气中的酸性物质浓度偏高,则第三洗涤塔400中可通入碱性吸收液;当臭气中的碱性物质浓度偏高,则第三洗涤塔400中可通入酸性吸收液,在此不做限定。第三洗涤塔400的结构与第一洗涤塔10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更多个洗涤塔,以进一步提高对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吸收程度。更多个洗涤塔可以位于第一洗涤塔100与第二洗涤塔200之间,也可以位于第二洗涤塔200与生物滤池300之间,还可以位于生物滤池300与第三洗涤塔400之间。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四洗涤塔和第五洗涤塔,第四洗涤塔和第五洗涤塔均位于第二洗涤塔200和生物滤池300之间。第二洗涤塔200的出气端与第四洗涤塔的进气端连通,第四洗涤塔的出气端与第五洗涤塔的进气端连通,第五洗涤塔的出气端与生物滤池300的进气端连通。第四洗涤塔和第五洗涤塔分别可以用于通入酸性吸收液和碱性吸收液,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臭气中的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的吸收程度。或者,第四洗涤塔和第五洗涤塔均通入酸性吸收液或碱性吸收液,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臭气中的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的吸收程度。洗涤塔的数量以及通入的吸收液种类可以根据臭气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浓度进行设置,例如当臭气中的酸性物质较多时,可增设第四洗涤塔、第五洗涤塔等若干个洗涤塔,通过向第四洗涤塔、第五洗涤塔等若干个洗涤塔中均通入碱性吸收液,以充分吸收臭气中的碱性物质。当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均较多时,同样可增设第四洗涤塔、第五洗涤塔等若干个洗涤塔,通过向第四洗涤塔、第五洗涤塔等若干个洗涤塔,通过向第四洗涤塔、第五洗涤塔等若干个洗涤塔中分别通入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从而充分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活性炭吸附装置500包括吸附床,吸附床用于装填颗粒活性炭510,通过吸附床中的颗粒活性炭510对臭气中的异味以及有毒成份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对臭气的深度净化,实现臭气超低排放的目的。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中设置有两个进气端,其中一个进气端与第三洗涤塔400的出气端连通,另一个进气端与蒸汽发生装置600的出气端连通。蒸汽发生装置600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阀门,第三洗涤塔400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间设置有第四控制阀门。通过第三控制阀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600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间的连通关系,通过第四控制阀门控制第三洗涤塔400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间的连通关系。当颗粒活性炭510未达到饱和时,控制第三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第四控制阀门处于打开状态,颗粒活性炭510可持续吸附臭气中的有机物分子。当颗粒活性炭510处于饱和状态后,控制第三控制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并控制第四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得第三洗涤塔400内的臭气暂停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500内。蒸汽发生装置600用于产生水蒸气,并将水蒸气输送至活性炭吸附装置500内,从而对颗粒活性炭510进行加热,使得有机物分子从颗粒活性炭510的表面逃离出来,以达到活化颗粒活性炭510的目的,无需定期更换颗粒活性炭510,更加节省成本。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第三控制阀门和第四控制阀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可通过控制器在特定的时间控制第三控制阀门和第四控制阀门的启闭状态。例如当臭气处理系统在进行臭气净化处理时,控制器控制第三控制阀门关闭,并控制第四控制阀门开启;当臭气处理系统未进行臭气净化处理时,控制器控制第三控制阀门开启,并控制第四控制阀门关闭。或者活性炭吸附装置500内还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颗粒活性炭510是否达到饱和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当颗粒活性炭510达到饱和后,控制器控制第三控制阀门开启,并控制第四控制阀门关闭。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控制阀门和第四控制阀门的启闭状态,从而自动对颗粒活性炭510进行清理,使得饱和的颗粒活性炭510重新活化,自动化程度更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出气端与气体排放装置800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气体抽送装置700,气体抽送装置700用于将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中的气体向气体排放装置800抽送,从而使得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前的结构(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以及第三洗涤塔400)的内部均处于负压状态,可有效防止臭气在被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净化的过程中泄漏到外界环境中,从而使得臭气可顺利从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依次经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第三洗涤塔4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使得臭气被依次净化直至达到排放标准,最后通过气体抽送装置700将达标后的臭气输送至气体排放装置800,最后从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通过设置气体抽送装置700还可以控制臭气的移动速度,当臭气经过生物滤池本体350时,可使臭气在生物滤池本体350内的移动速度≤0.08m/s,臭气与生物填料区320接触的时间≥20s,以保证臭气被生物填料区320的微生物充分降解。气体抽送装置700可以是风机或者其他可以控制气体流向的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气体抽送装置700可以位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与气体排放装置800之间,或者也可以位于生物滤池300与第三洗涤塔400之间,或者还可以位于第二洗涤塔200与生物滤池300之间,或者还可以位于第一洗涤塔100和第二洗涤塔200之间,或者还可以位于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可选的,气体抽送装置700位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与气体排放装置800之间,且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第三洗涤塔400、活性炭吸附装置500、气体抽送装置700和气体排放装置800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以供臭气在上述结构之间流动。气体抽送装置700通过管道将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中的气体向气体排放装置800抽送,从而使得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前的结构(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以及第三洗涤塔400)的内部均处于负压状态,可有效防止臭气在被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气处理系统净化的过程中泄漏到外界环境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还与气体排放装置800的进气端连通,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与气体排放装置800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进气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门。由于不同臭气的来源不同,使得臭气的浓度以及臭气的成份也不同。部分臭气的浓度较低,只需要经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以及生物滤池300的处理即可达到排放标准,而另一部分臭气的浓度较高,需要经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多重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可控制臭气移动的路径,如图1所示,当臭气的浓度较低时,可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开启,控制第二控制阀门关闭,使得臭气沿箭头a0n(a0n指的是图1中的a01、a02、a03、a04、a05、a06和a07)指示的方向依次经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和生物滤池300的处理后,臭气沿箭头a1n(a1n指的是图1中的a11、a12和a13)和箭头a3n(a3n指的是图1中的a31和a32)指示的方向直接通过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可在臭气被净化达标的基础上,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进一步节省成本。当臭气的浓度较高时,可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关闭,控制第二控制阀门开启,使得臭气箭头a0n指示的方向依次经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和生物滤池300的水处理后,臭气沿箭头a2n(a2n指的是图1中的a21、a22、a23、a24和a25)指示的方向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500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再沿箭头a3n指示的方向通过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气体排放装置800可以包括烟囱、排气管道或者其他任一可供气体排出的结构。第三洗涤塔400可以位于第二控制阀门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间,也可以位于第二控制阀门与生物滤池300之间,后文均以第三洗涤塔400位于第二控制阀门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间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门位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与气体抽送装置700之间,也即气体抽送装置700同时连接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和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出气端。当第一控制阀门开启时,气体抽送装置700用于将生物滤池本体350中的气体向气体排放装置800抽送,以使得生物滤池300以及生物滤池300之前的结构(第一洗涤塔100和第二洗涤塔200)的内部均处于负压状态。当第二控制阀门开启时,气体抽送装置700用于将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中的气体向气体排放装置800抽送,从而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之前的结构(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以及第三洗涤塔400)的内部均处于负压状态。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分别与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信号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的启闭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同一臭气来源在不同时间段会释放不同浓度的臭气,因此可通过控制器在每天的特定时间段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的启闭状态。举例来说,早上七点至晚上七点的时间段臭气浓度较高,因此通过控制器在早上七点至晚上七点的时间段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第二控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使得浓度较高的臭气依次通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第三洗涤塔4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进行多重净化处理。晚上七点至早上七点的时间段臭气浓度较低,可通过控制器在晚上七点至早上七点的时间段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并第二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得浓度较低的臭气只需依次通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和生物滤池300后,就可从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浓度检测装置,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通过浓度检测装置对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排出的气体进行检测,根据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排出的气体的臭气浓度(臭气中各类有害组成成分的总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臭气浓度的排放标准),进行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的启闭状态。值得说明的是,气体的臭气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具体指的是臭气中各类有害组成成分的总浓度是否低于标准值,该标准值根据不同的地区可选择不同的数值,例如在居民较多的地区该标准值可相对较低,在居民较少的地区该标准值则可相对较高。当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排出的气体的臭气浓度不符合排放标准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关闭,并控制第二控制阀门开启,以使臭气从生物滤池300依次进入第三洗涤塔400和活性炭吸附装置500进行深度净化,然后通过气体抽送装置700抽送至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当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排出的气体的臭气浓度符合排放标准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开启,并控制第二控制阀门关闭,以使臭气依次经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和生物滤池300的净化处理后,直接通过气体抽送装置700抽送至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浓度检测装置具有探头,探头位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以对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排出的气体进行臭气浓度检测。或者,浓度检测装置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浓度检测装置的进气端与生物滤池300的出气端连通,浓度检测装置的出气端分别与气体排放装置800的进气端和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进气端连通。第一控制阀门位于浓度检测装置的出气端与气体排放装置800的进气端之间,第二控制阀门位于浓度检测装置的出气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进气端之间。或者,浓度检测装置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浓度检测装置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或者出气端。当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一洗涤塔100的进气端时,浓度检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进入第一洗涤塔100的塔体160的气体的第一臭气浓度值,通过将第一臭气浓度值与第一设定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该气体为高浓度臭气还是低浓度臭气。若是高浓度臭气,则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第二控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使得浓度较高的臭气依次通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第三洗涤塔4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进行多重净化处理,最后从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若是低浓度臭气,则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并第二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得浓度较低的臭气只需依次通过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和生物滤池300后,就可从气体排放装置800排出。当臭气浓度值高于第一设定值时,表示该气体为高浓度臭气,当臭气浓度值低于第一设定值时,表示该气体为低浓度臭气。当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气端时,浓度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从第一洗涤塔100排出的气体的第二臭气浓度值,通过将第二臭气浓度值与第二设定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该气体为高浓度臭气还是低浓度臭气,其根据臭气浓度值控制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的启闭状态的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浓度检测装置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洗涤塔200的进气端或者出气端,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水处理装置900,污水处理装置900分别与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水端、生物滤池300的出水端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出水端连通。通过污水处理装置900对第一洗涤塔100、生物滤池3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第一洗涤塔100、生物滤池300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500将臭气净化后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水端与第一洗涤塔100的储液箱140连通。第一洗涤塔100的储液箱140内的酸性吸收液被循环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废水,因此需要将第一洗涤塔100的储液箱140内的液体定期更换。通过将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水端与第一洗涤塔100的储液箱140连通,以使得当第一洗涤塔100的储液箱140内的酸性吸收液变成废水后,可直接通过第一洗涤塔100的出水端输送至污水处理装置900,污水处理装置900将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第二洗涤塔200结构与第一洗涤塔100的结构相同,第二洗涤塔200的出水端与第二洗涤塔200的出水端连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第三洗涤塔400的出水端也与污水处理装置900连通,且第三洗涤塔400的结构与第一洗涤塔100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三洗涤塔400具有与上述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生物滤池300的出水端与营养液储存箱310连通。营养液被循环使用一端时间后也会变成废水,因此也需要将营养液定期更换。通过将生物滤池300的出水端与营养液储存箱310连通,以使得当营养液变成废水后可直接通过生物滤池300的出水端输送至污水处理装置900,同样的,污水处理装置900将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900与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第三洗涤塔400和活性吸附装置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以供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第三洗涤塔400和活性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水流动至污水处理装置900。如图1所示,图1中的箭头b指示液体的流动方向,第一洗涤塔100、第二洗涤塔200、生物滤池300、第三洗涤塔400和活性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水均通过管道流入污水处理装置900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出水端与污水处理装置900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如图1所示,图1中箭头c指示水蒸气的移动方向,当蒸汽发生装置600的水蒸气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500,以将颗粒活性炭510加热后,颗粒活性炭510中吸附的物质从中逃离出来,从颗粒活性炭510中逃离出来的物质随着水蒸气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出水端进入冷凝装置,通过冷凝装置将夹带有有机物分子的水蒸气冷凝成含有有机物分子的废水,以使得含有有机物分子的废水能够被污水处理装置900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520和冷冻机530,冷凝器520与冷冻机530连接,冷凝器520的进水端与活性炭吸附装置500的出水端连通,冷凝器520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装置900连通。冷冻机530用于向冷凝器520提供低温水,以使得夹带有有机物分子的水蒸气进入冷凝器520后可被冷凝成液体,也即含有有机物分子的废水,以使得含有有机物分子的废水能够被污水处理装置900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洗涤塔、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和气体排放装置,所述第一洗涤塔具有用于供臭气进入的进气端,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生物滤池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洗涤塔用于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或者碱性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出水端、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水端以及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水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气体抽送装置,所述气体抽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中的气体向所述气体排放装置抽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涤塔包括塔体、液体抽送器以及安装于所述塔体内的储液箱、液体输送管路和填料层,所述液体抽送器分别与所述储液箱和所述液体输送管路连通,所述液体抽送器用于将所述储液箱中储存的液体输送至所述液体输送管路,所述液体输送管路用于供所述储液箱中储存的液体流动至所述填料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包括生物滤池本体、生物填料区、营养液储存箱、营养液抽送器和营养液输送管路,所述生物填料区、所述营养液储存箱和所述营养液输送管路均安装于所述生物滤池本体内,所述营养液抽送器分别与所述营养液储存箱和所述营养液输送管路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洗涤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生物滤池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洗涤塔和所述第二洗涤塔中的一者用于吸收臭气中的碱性物质,另一者用于吸收臭气中的酸性物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洗涤塔,所述第三洗涤塔的进气端与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三洗涤塔的出气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连通。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排放装置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臭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的出气端;或者,
所述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洗涤塔的进气端或出气端。
CN202223020909.2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924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0909.2U CN218924285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0909.2U CN218924285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4285U true CN218924285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7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0909.2U Active CN218924285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4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0961B (zh) 恶臭异味气体的集成处理装置
CN108176210B (zh) 一种难降解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1807278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混合废气净化装置
KR100860077B1 (ko) 무기 및 유기 악취 탈취장치
CN205925352U (zh) 粒子群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水溶性有机废气的装置
CN113457408B (zh) 一种高效的餐厨恶臭气体净化系统
CN112717679A (zh) 一种集成再生氧化功能的有机废气多级净化设备及工艺
CN101011591A (zh) 复合微生物和纳米复合载体处理恶臭气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47921A (zh) 一种生物过滤-活性炭联合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与方法
CN208449008U (zh) 一种组合式有机废气净化及回收装置
CN205216574U (zh) 一种生物过滤净化臭气装置
CN213375919U (zh) 一种废气处理成套装置
CN218924285U (zh) 一种臭气处理系统
CN107174922A (zh) 一种气膜密闭废气循环处理系统
KR200403396Y1 (ko) 생물학적 처리수(미생물 제재)를 이용한 습식형 악취제거장치
CN111068506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
CN110743341A (zh) 臭气除臭系统及除臭方法
CN215138510U (zh) 气体回收装置
KR102274312B1 (ko) 다단 연속처리구조의 복합 탈취기
CN211216115U (zh) 一种除烟气中异味物质的设备
CN205649672U (zh) 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
CN210473600U (zh) 一种气体净化除臭装置
CN212492325U (zh) 一种新型VOCs废气处理装置
CN211384520U (zh) 一种污水站用臭气处理装置
CN211051226U (zh) 臭气除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