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0637U -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0637U
CN218920637U CN202223236234.5U CN202223236234U CN218920637U CN 218920637 U CN218920637 U CN 218920637U CN 202223236234 U CN202223236234 U CN 202223236234U CN 218920637 U CN218920637 U CN 218920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plate
sub
magnetic field
prob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62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子豪
束鹏飞
袁强
易军伟
张守玉
石致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yi Quantu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instru and Quantumtech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62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0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0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0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所述加热板包括:中间板;两个子臂,两个所述子臂间隔开分布且通过所述中间板相连,两个所述子臂与所述中间板共同限定出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用于放置磁传感器,所述子臂和/或所述中间板内设有加热电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通过构造为U形的加热板可对放置空间内的磁传感器均匀加热,以使磁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保持恒定,使其温度的波动范围可以控制在目标阈值内。

Description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具有该加热板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背景技术
磁传感器能够对磁场进行准确地检测,并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和电子产品中。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使用磁传感器的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对磁传感器的影响较大,使得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产生偏差。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可保证加热板能够均匀且稳定的加热磁传感器,使其温度维持在目标阈值内,保证磁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包括:中间板;两个子臂,两个所述子臂间隔开分布且通过所述中间板相连,两个所述子臂与所述中间板共同限定出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用于放置磁传感器,所述子臂和/或所述中间板内设有加热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通过构造为U形的加热板可对放置空间内的磁传感器的均匀加热,以使磁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保持恒定,使其温度的波动范围可以控制在目标阈值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所述加热电路中的至少两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电流流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所述加热电路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子路段,多个所述子路段在所述子臂内弯折相连且形成消磁区域,所述消磁区域内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路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且电流流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两个所述子臂内均形成有所述消磁区域,且两个所述消磁区域通过所述加热电路位于所述中间板的部分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两个所述子臂对称分布,所述加热电路在两个所述子臂内对称分布的两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且电流流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所述加热电路在所述子臂内在呈两列分布,两列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流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设置有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所述加热板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板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布,两个所述加热板内的加热电路可选择性地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两个所述加热板中的一个为第一加热板且另一个为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选择输出端,所述第二加热板设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加热板内的加热电路连通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板内的加热电路连通于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选择输出端设于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所述选择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输入端选择性地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还包括:隔热壳,所述隔热壳内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安装有所述加热板、所述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所述加热板、所述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磁场检测探头系统和上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与磁传感器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第一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第二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100,
中间板1,子臂2,放置空间3,加热电路4,子路段41,
磁传感器200,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1000,
第一加热板300,第一左子臂301,第一右子臂302,第一输入端303,第一输出端304,选择输出端305,
第二加热板400,第二左子臂401,第二右子臂402,第二输入端403,第二输出端404,
隔热壳500,安装腔501,温度传感器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1000的加热板100,加热板100包括:中间板1和两个子臂2。需要说明的是,中间板1及两个子臂2均构造为矩形板,其中,两个子臂2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在实际安装中,将两个子臂2间隔开分布且通过中间板1相连以形成一体结构的U形板,从而可在两个子臂2与中间板1之间共同限定出放置空间3。其中,放置空间3可用于放置磁传感器200。
以及,在子臂2和/或中间板1内设有加热电路4。也就是说,加热电路4铺设在加热板100的两个子臂2和/或中间板1上,如在两个子臂2与中间板1上均设有加热电路4,且彼此之间均为连通状态。由此,当加热板100在通入电流时,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从而使得加热板100发热升温,即通过电热效应将热能传导至加热板100的板面从而辐射到放置空间3中。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磁传感器200放置于加热板100形成的放置空间3内,所以当加热板100工作时可提高磁传感器200所处放置空间3的温度,从而实现对磁传感器200的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1000的加热板100,通过构造为U形的加热板100可对安装于放置空间3内的磁传感器200的均匀加热,以使磁传感器200的工作温度保持恒定,使其温度的波动范围可以控制在目标阈值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4中至少两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电流流向相反。也就是说,在加热电路4中存在延伸方向相同且电流流向相反地两部分,如此,电流依次经过这两部分时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产生的磁场能够相互抵消,进而在此处的加热电路4将不影响磁传感器200,使得加热板100能够实现对磁传感器200的无磁加热,保证磁传感器200的检测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4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子路段41。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多个子路段41的长度以及大小均相同,且将多个子路段41在子臂2内通过弧形段弯折相连以形成消磁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在消磁区域内的任意相邻地两个子路段41的延伸方向均相同且电流流向均相反。
也就是说,任意两个相邻地子路段41均在延伸方向上平行设置,从而保证相邻子路段41中的电流在运动中产生的磁场能够保持平行且方向相反,且多个子路段41在消磁区域内依次弯折相连,即说明相邻地两个子路段41中的电流的流向相反,从而可相互抵消彼此所产生的磁场,进而形成消磁区域,实现对磁传感器200的无磁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子臂2对称分布,加热电路4在两个子臂2内对称分布的两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且电流流向相反。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加热板100构造为U形板,且使得两个子臂2的大小相同且间隔设置。因此,当两个子臂2中的加热电路4在工作时,在内侧产生的磁场可相互抵消。即在加热板100中,位于左侧子臂2位置处的每个子路段41的电流流向与位于右侧子臂2位置处的每个子路段41在位置上可对称设置,使得电流在流通时,对称位置的左侧子臂2中的子路段41的电流流向与右侧子臂2中的子路段41的电流流向相反,从而使得左侧子路段41与右侧子路段41产生的磁场在对称轴线处的磁场也可相互抵消,进而进一步地降低加热板100中电流磁场对磁传感器200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电路4在子臂2内呈两列分布,两列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流向相反。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加热电路4在任意一个子臂2中分布时可形成两列延伸方向相同且流向相反地电流,可保证单个子臂2中的加热电路4中的两列流向相反地电流产生的磁场能够相互抵消,从而降低加热板100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对磁传感器200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磁场检测探头系统1000,设置有上述中任一项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1000的加热板100,通过设置加热板100可使磁传感器200在进行磁场检测时能够不被环境温度所影响,从而避免出现检测磁场值的温度漂移。以及,通过加热板100本身构造形成的对称子臂2,可使得加热电路4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磁传感器200在检测时的稳定性及精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板100为两个,两个加热板100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布,两个加热板100内的加热电路4可选择性地连通。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加热板100的结构及大小均相同,在实际安装时,将两个加热板100间隔且对称的设置在磁传感器200的上下两侧,并通过加热电路4将两个加热板100进行选择性地连通,从而当加热板100工作时,可将设置在两个加热板100之间的磁传感器200保持恒定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下两侧对称设置相同大小的加热板100能够均匀且全面的提供稳定的热源,以使磁传感器200的温度保持恒定,且两个对称布置的加热板100可使得两个加热板100内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从而减小电流自身辐射对原始磁场的影响,实现磁传感器200的无磁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加热板100中的一个为第一加热板300且另一个为第二加热板400。具体地,如图3所示,两个加热板100沿上下方向依次分布,两个加热板100中位于上方的一个加热板100为第一加热板300,第一加热板300包括第一左子臂301及第一右子臂302。其中,在第一加热板300中的第一左子臂3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入端303、第一输出端304及选择输出端305。以及,如图4所示,两个加热板100中位于下方的一个加热板100为第二加热板400,第二加热板400包括第二左子臂401及第二右子臂402,在第二加热板400内设置有第二输入端403和第二输出端404,其中,使第二输入端403和第二输出端404的具体位置与第一输入端303和第一输出端304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重合设置。
以及,可将第一加热板300内的加热电路4弯折连通于第一输入端303和第一输出端304之间,第二加热板400内的加热电路4弯折连通于第二输入端403和第二输入端403之间,其中,第一加热板300内的加热电路4与第二加热板400中的加热电路4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重合布置。因此,当电流连通加热板100的加热电路4时,第一加热板300的加热电路4的电流流向可与第二加热板400的加热电路4的电流流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加热板300与第二加热板400的加热电路4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能够相互抵消,进而削弱电流磁场的影响。
以及,第一加热板300中的第一输入端303与第一输出端304之间还设置有选择输出端305,从而利用第一加热板300中设置的选择输出端305将第一加热板300内的加热电路4进行选择性地输出。也就是说,电路在第一加热板300中流通时,经过选择输出端305处可进行选择性地流通,即电流可继续流向第一输出端304或电流在此处流出第一加热板300。
由上述可知,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端303接入正极,电流可从第一输入端303流向选择输出端305,在流通第一加热板300中的第一左子臂301后经过选择输出端305并流向第一输出端304。其中,第一输出端304与第二输入端403连通。因此,电流流通完第一加热板300的第一右子臂302后从第一输出端304流向第二加热板400中的第二输入端403,然后电流依次通完第二加热板400的第二右子臂402及第二左子臂401后从第二输出端404流出。可以理解的是,在此过程中,加热板100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可因上下两层中加热电路4的布线位置重合而相互抵消,从而降低电流自身产生的磁场对磁传感器200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检测加热板100中的磁场影响磁传感器200程度时,使电流可通过连接不同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以达到对加热板100中的某个区域进行检测,从而便于修正或补偿磁场影响。具体地,存在以下几种连接检测方式。
第一种方式:选择第二输入端403及第二输出端404连接电源正负极,此时只有第二加热板400中的加热电路4进行工作,从而可以通过检测了解第二加热板400在工作时,其中的第二左子臂401及第二右子臂402的磁场抵消状况。
第二种方式:选择第一输入端303及第二输入端403连接电源正负极,此时只有第一加热板300中的加热电路4进行工作,从而可以通过检测了解第一加热板300在工作时,其中的第一左子臂301及第二左子臂401的磁场抵消状况。
第三种方式:选择第二输入端403及选择输出端305连接电源正负极,第一加热板300的第一右子臂302与第二加热板400的第二右子臂402在工作时,磁场相互抵消的状况。
第四种方式:选择第一输入端303及选择输出端305连接电源正负极,第一加热板300的第二左子臂401在单独工作时,磁场相互抵消的状况。
第五种方式:选择第二输出端404及选择输出端305连接电源正负极,第一加热板300的第一右子臂302及第二加热板400的第二左子臂401和第二右子臂402在工作时,磁场的相互抵消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场检测探头系统1000还包括:隔热壳50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隔热壳500可阻隔外界的高频温度变化,并延缓低频温度变化的幅度。其中,在隔热壳500内构造有单侧敞开的矩体安装腔501,安装腔501可用于安装磁传感器200、第一加热板300、第二加热板400及温度传感器600。具体地,可将磁传感器200放置安装腔501内中心位置处,在磁传感器200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00,以及,将第一加热板300及第二加热板400围绕安装腔501的内壁设置。
其中,磁传感器200为霍尔芯片制成,使得磁传感器200可用于检测磁场及其变化,并可用于与磁场相关地各种应用;温度传感器600设置在磁传感器200的一侧可实时检测安装腔501内磁传感器200的温度;加热板100可用于对安装腔501进行加热。
以及,在隔热壳500外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用于获取温度传感器600输出的信号并可通过PID控制方法控制加热板100的电流量。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腔501敞开的一侧将第一加热板300、第二加热板400、温度传感器600和磁传感器200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以使得温度传感器4能够将磁传感器2以及安装腔11内的温度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即可主动的对加热板3的加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使磁传感器200的工作温度保持恒定,并使其温度的波动范围能够控制在阈值范围内。
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包括:
中间板(1);
两个子臂(2),两个所述子臂(2)间隔开分布且通过所述中间板(1)相连,两个所述子臂(2)与所述中间板(1)共同限定出放置空间(3),所述放置空间(3)用于放置磁传感器(200),所述子臂(2)和/或所述中间板(1)内设有加热电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4)中的至少两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电流流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4)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子路段(41),多个所述子路段(41)在所述子臂(2)内弯折相连且形成消磁区域,所述消磁区域内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路段(41)的延伸方向平行且电流流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臂(2)内均形成有所述消磁区域,且两个所述消磁区域通过所述加热电路(4)位于所述中间板(1)的部分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臂(2)对称分布,所述加热电路(4)在两个所述子臂(2)内对称分布的两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且电流流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4)在所述子臂(2)内在呈两列分布,两列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流向相反。
7.一种磁场检测探头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板沿厚度方向依次分布,两个所述加热板内的加热电路(4)可选择性地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热板中的一个为第一加热板(300)且另一个为第二加热板(400),所述第一加热板(300)设有第一输入端(303)、第一输出端(304)和选择输出端(305),所述第二加热板(400)设有第二输入端(403)和第二输出端(404);
所述第一加热板(300)内的加热电路(4)连通于所述第一输入端(303)和所述第一输出端(304)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板(400)内的加热电路(4)连通于所述第二输入端(403)和所述第二输入端(403)之间,所述选择输出端(305)设于所述第一输入端(303)与所述第一输出端(304)之间,所述选择输出端(305)用于与所述第二输入端(403)选择性地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场检测探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壳(500),所述隔热壳(500)内具有安装腔(501),所述安装腔(501)安装有所述加热板、所述磁传感器(200)和温度传感器(600);
控制模块,所述加热板、所述磁传感器(200)和温度传感器(600)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CN202223236234.5U 2022-12-01 2022-12-01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Active CN218920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6234.5U CN218920637U (zh) 2022-12-01 2022-12-01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6234.5U CN218920637U (zh) 2022-12-01 2022-12-01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0637U true CN21892063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3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6234.5U Active CN218920637U (zh) 2022-12-01 2022-12-01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0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43591B1 (en)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CN102195282B (zh) 限流电路
JP6610664B2 (ja) 蓄電装置
JP2010048809A (ja) 電流検出装置
US8359919B2 (en) Thermal humidity sensor
KR20190064515A (ko) 온도가 제어되는 가열 소자 및 흡연 세트
KR102165330B1 (ko) 낮은 드리프트 저항 피드백을 가지는 전기 히터
CN107580742B (zh) 非接触受电装置的温度估计装置和温度估计方法
US11668470B2 (en) Electric heater and cooking appliance having same
CN104220882A (zh) 分流电阻式电流传感器
CN106482752B (zh) 传感器装置和用于校准传感器装置的方法
US6861939B1 (en) Arrangement of a heating layer for a high-temperature gas sensor
CN218920637U (zh)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的加热板及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CN111415887A (zh) 一种晶圆加热装置
CN109561528B (zh) 原子气室加热芯片
CN111886147B (zh) 加热器装置
CN115629343A (zh) 磁场检测探头系统
CN104662429A (zh) 分流电阻式电流传感器
KR102416643B1 (ko) 차량용 실내 온도 센서
KR101639588B1 (ko) 평가 기판, 환경 시험 장치, 및 공시체의 평가 방법
CN220703245U (zh) 一种mems芯片
TWI741306B (zh) 用於半導體射頻處理裝置之溫度測量方法
CN217788344U (zh) 一种加热炉反应室温度控制装置及加热炉
CN218895810U (zh) 一种流体检测装置
US10866267B2 (en) Electric current sen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088 floor 1-4, zone a, building E2, phase II,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2800, innovation Avenue, high tech Zone,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oyi Quantu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floor 1-4, zone a, building E2, phase II,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2800, innovation Avenue, high tech Zone,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yi Quantum (Hefe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