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9830U - 电缆固定夹具 - Google Patents

电缆固定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9830U
CN218919830U CN202222559245.0U CN202222559245U CN218919830U CN 218919830 U CN218919830 U CN 218919830U CN 202222559245 U CN202222559245 U CN 202222559245U CN 218919830 U CN218919830 U CN 218919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at
groove
base
clamping plate
lower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92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功将
徐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emai Intellig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emai Intellig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emai Intellig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emai Intellig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92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9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9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9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缆固定夹具,包括:底座、上夹板,底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一内壁具有第三凹槽的上夹板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当上夹板与底座盖合时,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共同形成“品”字形空腔,上夹板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一上连接座,该上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一通孔的凸起,底座外壁对应设置有一下连接座,此下连接座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可供凸起嵌入的第四凹槽,一设置在下连接座两侧的插销可对应嵌入第一通孔内,从而将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大大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人员拆卸、安装的效率,也增强了对电缆的夹持固定效果,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缆固定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供电系统中的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其进行固定,一般采用的是塑料绑带和金属电缆夹具来固定电缆,常见的电缆扎带一般用于捆扎直径较小的导线束,对应但对于直径较大的电缆,多采用电缆夹具对电缆的外壁进行夹持用以固定其位置。在电气安装工程中,不仅有单芯电缆敷设安装,还有多根高压单芯电缆需要同时施工。而现有技术中,用于固定多根电缆的夹具操作繁琐,导致安装效率较低。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固定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固定夹具,该电缆固定夹具结构简单、可靠,大大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人员拆卸、安装的效率,也增强了对电缆的夹持固定效果,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固定夹具,包括:底座、上夹板,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一内壁具有第三凹槽的上夹板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当上夹板与底座盖合时,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共同形成“品”字形空腔;
所述上夹板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一上连接座,该上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一通孔的凸起,所述底座外壁对应设置有一下连接座,此下连接座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可供凸起嵌入的第四凹槽,一设置在下连接座两侧的插销可对应嵌入第一通孔内,从而将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插销进一步包括固定杆、拉块,在所述下连接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可供固定杆嵌入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第四凹槽连通,所述拉块相背于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一拉环。
2.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下连接座的内部且位于第四凹槽下方对称开设有一容置槽,一弹簧沿容置槽的长度方向设置,该弹簧一端与容置槽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块固定连接。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4.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两个。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上、下分布。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夹具,其内壁具有第三凹槽的上夹板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上夹板与底座盖合时,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共同形成“品”字形空腔,人员将上夹板绕转轴旋转与底座盖合,使得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内的电缆成“品”字形排列,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电缆之间的稳定性,也便于人员操作;还有,其上夹板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一上连接座,该上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一通孔的凸起,所述底座外壁对应设置有一下连接座,此下连接座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可供凸起嵌入的第四凹槽,一设置在下连接座两侧的插销可对应嵌入第一通孔内,从而将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固定,人员只需拨动插销就可实现上连接座、下连接座的连接、脱离,从而实现上夹板、底座的连接、脱离,大大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人员拆卸、安装的效率,也提高了上夹板与底座连接的紧固性,增强了对电缆的夹持固定效果,避免在电缆晃动时上夹板与底座脱离的情况,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夹具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夹具的盖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夹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附图3的A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底座;2、上夹板;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第三凹槽;6、转轴;7、上连接座;8、凸起;801、第一通孔;9、下连接座;10、第四凹槽;11、插销;12、固定杆;13、拉块;14、第二通孔;15、拉环;16、容置槽;17、弹簧;1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电缆固定夹具,包括:底座1、上夹板2,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一内壁具有第三凹槽5的上夹板2一端通过转轴6与底座1转动连接,当上夹板2与底座1盖合时,所述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共同形成“品”字形空腔;
将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分别放入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中,再将第三电缆放置在第一电缆、第二电缆顶部之间,接着将上夹板2绕转轴6旋转盖合,通过调整第三电缆位置,使得第三电缆嵌入第三凹槽中,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内的电缆也将成“品”字形排列,提高了电缆之间的稳定性。
所述上夹板2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一上连接座7,该上连接座7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一通孔801的凸起8,所述底座1外壁对应设置有一下连接座9,此下连接座9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可供凸起8嵌入的第四凹槽10,一设置在下连接座9两侧的插销11可对应嵌入第一通孔801内,从而将上连接座8与下连接座9固定。
人员只需拨动插销11就可实现上连接座7、下连接座9的固定连接,从而将上夹板2、底座1连接,大大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人员拆卸、安装的效率。
上述插销11进一步包括固定杆12、拉块13,在上述下连接座9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可供固定杆12嵌入的第二通孔14,该第二通孔14与第四凹槽10连通,上述拉块13相背于固定杆12的一侧设置有一拉环15。
在上述下连接座9的内部且位于第四凹槽10下方对称开设有一容置槽16,一弹簧17沿容置槽16的长度方向设置,该弹簧17一端与容置槽16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块13固定连接;上述弹簧17为压缩弹簧。
将上夹板2绕转轴6旋转与底座1盖合,使得上连接座7、下连接座8对齐,再通过拉动拉环15带动拉块往远离下连接座9的方向运动,使得固定杆12缩回第二通孔14中,接着将上连接座7底端的凸起8嵌入下连接座9的第四凹槽10内,待凸起8与第四凹槽10嵌合后,松开拉环15,在弹簧17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固定杆12沿第二通孔14滑动,且嵌入凸起8的第一通孔801中,从而将上连接座7与下连接座9连接, 实现多组电缆的固定。
上述第一通孔801设置有两个;上述第一通孔801上、下分布,增强了第四凹槽与凸起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效果。
上述固定杆12为圆杆。
上述底座1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18。
实施例2:一种电缆固定夹具,包括:底座1、上夹板2,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一内壁具有第三凹槽5的上夹板2一端通过转轴6与底座1转动连接,当上夹板2与底座1盖合时,所述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共同形成“品”字形空腔;
所述上夹板2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一上连接座7,该上连接座7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一通孔801的凸起8,所述底座1外壁对应设置有一下连接座9,此下连接座9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可供凸起8嵌入的第四凹槽10,一设置在下连接座9两侧的插销11可对应嵌入第一通孔801内,从而将上连接座8与下连接座9固定。
通过将上连接座7的凸起8嵌入下连接座9的第四凹槽10内,可以在水平方向限制上连接座7、下连接座9进行移动,再将插销11嵌入凸起8的第一通孔801内将上连接座7与下连接座9固定连接;
同时也在竖直方向上限制上连接座7、下连接座9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上夹板2与底座1的固定连接,还提高了上夹板2与底座1连接的紧固性,增强了对电缆的夹持固定效果,避免在电缆晃动时上夹板2与底座1脱离的情况,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
上述插销11进一步包括固定杆12、拉块13,在上述下连接座9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可供固定杆12嵌入的第二通孔14,该第二通孔14与第四凹槽10连通,上述拉块13相背于固定杆12的一侧设置有一拉环15,便于人员操作的同时,也使得固定杆12沿第二通孔14滑动,从而提高了固定杆12嵌入第一通孔801的准确性。
在上述下连接座9的内部且位于第四凹槽10下方对称开设有一容置槽16,一弹簧17沿容置槽16的长度方向设置,该弹簧17一端与容置槽16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块1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17可以带动拉块13复位,在上连接座7与下连接座9嵌合时,还可以保证固定杆12始终嵌合在第一通孔801内,有效避免电缆晃动导致固定杆12从第一通孔801内滑出的情况。
上述固定杆12为圆杆。
上述底座1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18。
工作原理为: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第一电缆、第二电缆分别放入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中,由于上夹板2与半环卡垫10盖合时,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之间共同构成一“品”字形空腔,则可以预先将第三电缆放置在第一电缆、第二电缆顶部之间,再将上夹板2绕转轴6旋转盖合,通过调整第三电缆位置,使得第三电缆嵌入第三凹槽中;
继续将上夹板2盖合,使得上连接座7、下连接座8对齐,再通过拉动拉环15带动拉块13往远离下连接座9的方向运动,使得固定杆12缩回第二通孔14中,接着将上连接座7底端的凸起8嵌入下连接座9的第四凹槽10内;
待凸起8与第四凹槽10嵌合后,松开拉环15,在弹簧17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固定杆12沿第二通孔14滑动,且嵌入凸起8的第一通孔801中,从而将上连接座7与下连接座9连接,实现多组电缆的固定;
拆卸时,只需拉动拉环15带动拉块13往远离下连接座9的方向运动,使得固定杆12沿第二通孔14滑动,从第一通孔801中抽出,失去对凸起8的限位作用,从而上连接座7的凸起8可以与下连接座9的第四凹槽10脱离,上夹板2与底座1脱离,可以将电缆进行移动,大大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
采用上述电缆固定夹具时,其内壁具有第三凹槽的上夹板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上夹板与底座盖合时,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共同形成“品”字形空腔,人员将上夹板绕转轴旋转与底座盖合,使得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内的电缆成“品”字形排列,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电缆之间的稳定性,也便于人员操作;
还有,其上夹板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一上连接座,该上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一通孔的凸起,所述底座外壁对应设置有一下连接座,此下连接座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可供凸起嵌入的第四凹槽,一设置在下连接座两侧的插销可对应嵌入第一通孔内,从而将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固定,人员只需拨动插销就可实现上连接座、下连接座的固定连接,从而将上夹板、底座连接,大大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人员拆卸、安装的效率,也提高了上夹板与底座连接的紧固性,增强了对电缆的夹持固定效果,避免在电缆晃动时上夹板与底座脱离的情况,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缆固定夹具,包括:底座(1)、上夹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一内壁具有第三凹槽(5)的上夹板(2)一端通过转轴(6)与底座(1)转动连接,当上夹板(2)与底座(1)盖合时,所述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共同形成“品”字形空腔;
所述上夹板(2)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一上连接座(7),该上连接座(7)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一通孔(801)的凸起(8),所述底座(1)外壁对应设置有一下连接座(9),此下连接座(9)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可供凸起(8)嵌入的第四凹槽(10),一设置在下连接座(9)两侧的插销(11)可对应嵌入第一通孔(801)内,从而将上连接座(7)与下连接座(9)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1)进一步包括固定杆(12)、拉块(13),在所述下连接座(9)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可供固定杆(12)嵌入的第二通孔(14),该第二通孔(14)与第四凹槽(10)连通,所述拉块(13)相背于固定杆(12)的一侧设置有一拉环(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连接座(9)的内部且位于第四凹槽(10)下方对称开设有一容置槽(16),一弹簧(17)沿容置槽(16)的长度方向设置,该弹簧(17)一端与容置槽(16)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块(1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7)为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缆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801)设置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801)上、下分布。
CN202222559245.0U 2022-09-27 2022-09-27 电缆固定夹具 Active CN218919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9245.0U CN218919830U (zh) 2022-09-27 2022-09-27 电缆固定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9245.0U CN218919830U (zh) 2022-09-27 2022-09-27 电缆固定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9830U true CN218919830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2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9245.0U Active CN218919830U (zh) 2022-09-27 2022-09-27 电缆固定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9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19830U (zh) 电缆固定夹具
CN112952735A (zh) 一种用于电力线缆的快速接头
CN211858929U (zh) 一种便捷式绝缘架空地线接地线导线端夹头
CN217062559U (zh) 一种接地线用组装钳夹
CN213242861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电力用导线型接地棒
CN110556758B (zh) 一种共用线槽的通用连接设备
CN210073484U (zh) 针式绝缘子
CN211719910U (zh) 机器人专用特种电缆
CN209786662U (zh) 一种电子电器束线器
CN220962926U (zh) 一种便携式二次线套
CN208158050U (zh) 一种快装式电缆固定支架
CN217182841U (zh) 一种矿山开采用线缆固定设备
CN218352128U (zh) 一种快速可带电安装防松脱的线夹
CN213782811U (zh) 一种街码
CN21961120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柱式绝缘子绑扎装置
CN213989908U (zh) 一种通用放线架
CN213782828U (zh) 一种线缆街码
CN213753907U (zh) 一种电力设备线夹装置
CN221096573U (zh) 一种矿用锚索锚具夹片拆卸装置
CN214359741U (zh) 一种用于电力施工高空作业的吊绳
CN220552902U (zh) 一种快拆式试验插头
CN215497100U (zh) 卡槽式绝缘穿刺接地线夹
CN214796937U (zh) 一种防止线缆脱落的电力电缆绝缘子
CN210628512U (zh) 一种连接用铜端子
CN215989428U (zh) 一种可旋转的侧出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