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7889U - 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7889U
CN218917889U CN202223169550.5U CN202223169550U CN218917889U CN 218917889 U CN218917889 U CN 218917889U CN 202223169550 U CN202223169550 U CN 202223169550U CN 218917889 U CN218917889 U CN 218917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se
rod
support rod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95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95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7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7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7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其中的布灯支架包括基座和多个支撑组件,基座上设有限位结构,支撑组件具有沿其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支撑组件环绕基座的周向设置,支撑组件的第一端活动安装于基座,以使支撑组件达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支撑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支撑组件的第一端相对于基座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多个支撑组件相互远离;支撑组件的第一端相对于基座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三位置时,支撑组件的第一端抵靠限位结构,以限制支撑组件的第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灯支架和布灯,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操作起来都十分简单,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背景技术
布灯是一种应用于摄像或摄影的辅助补光灯具,一般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可以收卷以方便存放或携带。布灯包括布灯本体和布灯支架。使用时,布灯本体需要安装固定在布灯支架上,现有的布灯支架一般具有多个支撑臂,支撑臂处于自由状态,安装布灯本体时,需要先把支撑臂与布灯本体连接好,然后再把支撑臂固定在同一平面内才能完成布灯的安装,操作起来十分繁琐,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都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旨在解决现有的布灯支架拆装麻烦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布灯支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限位结构;
多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沿其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所述支撑组件环绕所述基座的周向设置,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基座,以使所述支撑组件达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基座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相互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基座从所述第二位置平移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抵靠所述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转动。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阻尼件设在所述基座,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阻尼件向所述支撑组件施加阻尼力。
可选地,所述基座设有转轴,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阻尼件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阻尼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过盈配合;所述阻尼件为橡胶制件。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通道,所述第一导向通道沿所述支撑组件的轴向延伸,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通道转动套接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能沿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为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能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支撑杆施加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的弹力。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均位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能伸入到所述连接孔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通道,所述第二导向通道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能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径向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所述第二限位件能沿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孔,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插接于所述限位孔中。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为斜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限位孔的轴向逐渐倾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布灯,包括:
上述的布灯支架;
支撑架,所述布灯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布灯本体,所述布灯本体安装于所述布灯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灯支架和布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布灯支架具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支撑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布灯支架为收纳状态,便于携带;当支撑组件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时,布灯支架为展开状态,用于撑起布灯本体;在需要安装布灯时,将支撑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从收纳状态变为展开状态,然后将支撑组件平移至第三位置并用限位结构限制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使支撑组件能够保持展开状态,从而能支撑起布灯本体,拆卸时就按照相反的顺序即可,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只需进行转动和平移两个动作便能完成布灯的安装和拆卸,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灯支架在支撑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灯支架在支撑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与位于基座右侧的支撑组件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与位于基座右侧的支撑组件在位于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与位于基座右侧的支撑组件在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与位于基座右侧的支撑组件在位于第三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座与位于基座右侧的支撑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基座;110、限位孔;200、支撑组件;210、第一支撑杆;211、第一导向通道;212、连接孔;213、安装孔;214、导向面;220、第二支撑杆;221、第二导向通道;230、阻尼件;300、弹性件;400、第一限位件;500、第二限位件;600、转轴;700、布灯连接件;800、安装轴;900、布灯本体;910、布灯拆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11,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布灯支架和布灯进行说明。该布灯支架包括基座100和多个支撑组件200,其中,支撑组件200与基座100活动连接,而基座100则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外部的支撑架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组件200环绕基座100的周向设置,更具体的是,四个支撑组件200之间的间隔相等,即四个支撑组件200沿基座100的周向均匀地分布。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针对一些不规则的布灯本体900或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四个支撑组件200之间的间隔也可以不相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各个支撑组件200之间的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三个、五个等,支撑组件200之间的间隔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改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具有沿其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更具体的是,支撑组件200与基座100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第二端用于与布灯本体900连接并撑起布灯本体900,参考图2,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该支撑组件200的左端为第一端,该支撑组件200的右端为第二端。可以理解的是,以此类推,位于基座100前侧的支撑组件200的后端为第一端,该支撑组件200的前端为第二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与基座100活动连接,从而能够使支撑组件200达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一位置时,多个支撑组件200相互靠近,整个布灯支架处于收纳的状态;参考图2至图4,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相对于基座100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多个支撑组件200相互远离,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相对于基座100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三位置时,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抵靠限位结构,以限制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转动,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时,整个布灯支架处于展开的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10,支撑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和弹性件300,第二支撑杆220能沿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移动,从而能够完成伸缩的功能,而弹性件300设置于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之间,弹性件300用于向第二支撑杆220施加远离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的弹力,从而能够给布灯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撑效果。更具体的是,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支撑杆210的左端与基座100活动连接,即该第一支撑杆210的左端为该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杆210的右端则与第二支撑杆220的左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220的右端则为该支撑组件200的第二端,而弹性件300则位于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之间,弹性件300能够给第二支撑杆220施加一个向右的弹力,能够使该支撑组件200撑起布灯本体900并一直维持一个展开的状态,从而提高了整个布灯支架的支撑效果。
更进一步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9,第一支撑杆210上靠近第二支撑杆220的一端设有连接孔212,第二支撑杆220的一端能伸入到连接孔212中,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支撑杆210靠近第二支撑杆220的一端套在第二支撑杆220上,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支撑杆210的左端与基座100连接,连接孔212位于第一支撑杆210的右端,连接孔212向右侧开口,第二支撑杆220的左端伸入到连接孔212中,第二支撑杆220的右端则用于撑起布灯本体900,连接孔212起到了一个导向和限位的作用,第二支撑杆220只能沿着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移动,在弹性件300施加弹力时,第二支撑杆220也只能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而不会沿着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移动时更加稳定,另外,连接孔212的内壁也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在第二支撑杆220与布灯本体900连接并撑起布灯本体900时,连接孔212的内壁能沿第二支撑杆220的径向提供支撑力,能够防止第二支撑杆220沿其径向晃动,使整个布灯支架的支撑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位于第一支撑杆210的连接孔212内,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9,弹性件300位于第一支撑杆210右侧的连接孔212内,第二支撑杆220伸入到连接孔212后,弹性件300便能向第二支撑杆220施加远离第一支撑杆210的弹力,即施加一个向右的弹力。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也不一定需要设置在连接孔212内,例如弹性件300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10的外壁,弹性件300与第一支撑杆21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220的外壁可以沿其径向设置限位挡板,弹性件300施加弹力的那一部分结构则可以与第二支撑杆220上的限位挡板抵接,同样能够向第二支撑杆220施加远离第一支撑杆210的弹力。
另外,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孔212可以设在第二支撑杆220上,即第二支撑杆220靠近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设有连接孔212,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能伸入到第二支撑杆220的连接孔212中,可以理解为第二支撑杆220靠近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套在第一支撑杆210上,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支撑杆210的左端与基座100连接,连接孔212位于第二支撑杆220的左端,连接孔212向左侧开口,第一支撑杆210的右端伸入到第二支撑杆220的连接孔212中,第二支撑杆220的右端则用于撑起布灯本体900,第二支撑杆220上的连接孔212同样起到了一个导向和限位的作用,第二支撑杆220只能沿着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移动,在弹性件300施加弹力时,第二支撑杆220也只能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而不会沿着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移动时更加稳定,另外,第一支撑杆210右端的外壁则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在第二支撑杆220与布灯本体900连接并撑起布灯本体900时,第一支撑杆210右端的外壁能沿第二支撑杆220的径向提供支撑力,能够防止第二支撑杆220沿其径向晃动,使整个布灯支架的支撑效果更好。同样的是,在这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0可以位于第二支撑杆220上的连接孔212内,弹性件300也可以位于第一支撑杆210的外壁,弹性件300与第一支撑杆210固定连接,弹性件300施加弹力的那一部分结构则可以与第二支撑杆220的端部抵接,从而同样能够向第二支撑杆220施加远离第一支撑杆210的弹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为弹簧,施力更加均匀,而且发生形变后不受力时能更加迅速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也可以是弹片、具有弹性的橡胶制件等。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弹簧位于第一支撑杆210的连接孔212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连接,更具体的是,弹簧与第一支撑杆210固定连接而与第二支撑杆220抵接,能够防止弹簧从连接孔212中滑出,防止丢失弹簧。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弹簧也可以与第一支撑杆210抵接而与第二支撑杆220固定连接,当然,弹簧可以只是放置在连接孔212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抵接,同样能够向第二支撑杆220施加远离第一支撑杆210的弹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0的轴线、第二支撑杆220的轴线和连接孔2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能够使得彼此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即第二支撑杆220伸入到连接孔212的那一端所受到的连接孔212内壁给予的支撑力是均匀且稳定的,从而能够提高整个布灯支架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0的轴线与连接孔212的轴线并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连接孔212的轴线可以偏离第一支撑杆210的轴线,第二支撑杆220也同样可以沿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移动。
更进一步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连接孔212,第二支撑杆220可以沿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210的外壁上,例如可以在第一支撑杆210的外壁设置T型滑槽,该T型滑槽沿第一支撑杆210的径向开口,该T型滑槽沿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延伸,第二支撑杆220的外壁可以设置于该T型滑槽相互配合的T型滑块,该T型滑块可以沿该T型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而T型结构也可以防止T型滑块脱离T型滑槽,同样能够使第二支撑杆220沿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9,支撑组件20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00,第一支撑杆210上靠近第二支撑杆220的一端设有连接孔212,弹性件300和第一限位件400均位于连接孔212内,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支撑杆210的右端设有连接孔212,第一限位件400位于连接孔212内,第二支撑杆220的左端伸入到连接孔212中,而弹性件300则位于第一限位件400与第二支撑杆220的左端面之间,第一限位件400除了能防止第二支撑杆220继续伸入,还能给弹性件300提供一个支撑点,使弹性件300能够更好地向第二支撑杆220施加弹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为弹簧,弹簧放置在连接孔212内,即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件400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20的端面抵接,拿走第二支撑杆220后,也可以将弹簧拿出,便于更换弹簧。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件400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20的端面抵接,而且即使拿走了第二支撑杆220,弹簧也不会从连接孔212中掉出,防止丢失。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00为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沿第一支撑杆210的径向贯穿第一支撑杆210,第一限位柱与第一支撑杆210螺纹连接,便于拆卸第一限位柱进行更换。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00也可以是第一限位板,只要能起到限位和提供支撑力即可。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孔212可以理解为一个朝第二支撑杆220开口的腔体,该腔体远离第二支撑杆220的壁面则就是第一限位件400。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00也可以是第一限位板,同样能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9,支撑组件20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500,第二限位件500位于连接孔212内,第二限位件500与第一支撑杆210连接,第二支撑杆220靠近基座100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通道221,第二导向通道221沿第二支撑杆220的轴向延伸,第二限位件500能沿第二支撑杆220的径向进入第二导向通道221,第二限位件500能沿第二导向通道221的延伸方向移动,其中,第二导向通道221为腰型孔,该腰型孔沿第二支撑杆220的径向贯穿第二支撑杆220,而第二限位件500为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沿第二支撑杆220的径向贯穿该腰型孔,更具体的是,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位于第二支撑杆220上的腰型孔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二支撑杆220,而该腰型孔的两端则沿第二支撑杆220的轴向延伸,即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限位柱沿上下方向贯穿该腰型孔,第二限位柱能够沿该腰型孔两端的延伸方向移动,即第二限位柱能相对第二支撑杆220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二导向通道221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二支撑杆220只能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起到了一个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二支撑杆220移动时产生晃动,稳定性更好。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500也可以是第二限位板,只要能进入到第二导向通道221并能在第二导向通道221内移动即可。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通道221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20外壁的键槽,该键槽的两端沿第二支撑杆220的轴向延伸,第二限位件500沿第二支撑杆220的径向插入到该键槽中,第二限位件500能沿该键槽两端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样能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二支撑杆220移动时产生晃动,可以理解的是,键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键槽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数量不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8,基座100设有转轴600,转轴600的两端与基座100连接,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通道211,第一导向通道211沿支撑组件200的轴向延伸,支撑组件200通过第一导向通道211转动套接转轴600,转轴600相对于支撑组件200能沿第一导向通道211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一导向通道211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10的第一端,第一导向通道211为腰型孔,该腰型孔沿第一支撑杆210的径向贯穿第一支撑杆210,转轴600沿第一支撑杆210的径向贯穿该腰型孔,更具体的是,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位于第一支撑杆210上的腰型孔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一支撑杆210,而该腰型孔的两端则沿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延伸,即沿左右方向延伸,转轴600沿前后方向贯穿该腰型孔,转轴600能够沿该腰型孔两端的延伸方向移动,即转轴600能相对第一支撑杆210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一导向通道211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支撑杆210只能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起到了一个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支撑杆210移动时产生晃动,稳定性更好。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通道211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10外壁的键槽,该键槽的两端沿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延伸,转轴600沿第二支撑杆220的径向插入到该键槽中,转轴600能沿该键槽两端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样能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支撑杆210移动时产生晃动,可以理解的是,键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通道211也可以设置基座100上,而转轴600则可以设置在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第一导向通道211沿支撑组件200的径向贯穿基座100,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时,第一导向通道211的两端沿支撑组件200的轴向延伸,转轴600的一端与支撑组件200固定连接,转轴600的另一端沿支撑组件200的径向插入到位于基座100上的第一导向通道211中,在保持转动功能的情况下,同样能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转轴600与基座100可拆卸连接,更具体的是,转轴600为螺栓,基座100与支撑组件200的连接处设有供转轴600穿过的通孔,转轴600穿过基座100的通孔和贯穿第一导向通道211后与螺母连接。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基座100上的通孔也可以是螺纹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至图8,支撑组件200还包括阻尼件230,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与基座100转动连接,阻尼件230设在基座100,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三位置时,阻尼件230向支撑组件200施加阻尼力,更具体的是,转轴600与基座100连接,阻尼件230套在转轴600上,第一支撑杆210的第一端沿其轴向设有开口朝向基座100的安装孔213,阻尼件230位于安装孔213内,阻尼件230与安装孔213的内壁过盈配合,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三位置时,阻尼件230与第一支撑杆210存在摩擦力,无论布灯支架是处于与布灯本体900连接的状态,还是处于人手握住的状态,又或者是处于空载状态并摆放在平面时,阻尼件230与第一支撑杆210之间的摩擦力均能保持支撑组件200不从第三位置中脱落,可以理解的是,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三位置时,在无人为拉扯的情况下,阻尼件230能够保持支撑组件200一直位于第三位置,避免支撑组件200在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后回退至第二位置,而需要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只需稍稍用力拉扯便能将第一支撑杆210拉出,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阻尼件230始终与安装孔213的内壁过盈配合,阻尼件230始终向支撑组件200施加阻尼力,能够避免支撑组件20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滑动,能够避免支撑组件200在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回退至第一位置,以及避免支撑组件200在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回退至第二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0为管桩结构,即第一支撑杆210为中空结构的杆状物,第一支撑杆210具有一个沿其轴向贯穿其的通孔,因此,第一支撑杆210的连接孔212和安装孔213均由第一支撑杆210的通孔形成,中空结构的设计可以使整体结构更加轻便,方便携带。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阻尼件230位于支撑组件200和基座100之间,更具体的是,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阻尼件230位于第一支撑杆210的前侧和后侧,阻尼件230与基座100固定连接并与第一支撑杆210的前后两侧抵接,同样能提供摩擦力来解决安装过程中支撑组件200从第三位置脱落至第二位置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阻尼件230也可以与第一支撑杆210固定连接并与基座100抵接,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阻尼件230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制件,能够为支撑组件200提供摩擦力,另外,阻尼件230的形状为圆柱状,阻尼件230的直径稍大于安装孔213的内径。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阻尼件230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硅胶制件,同样能为支撑组件200提供摩擦力和阻尼力。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阻尼件230也可以是弹簧,弹簧套在转轴600上,弹簧与基座100固定连接,弹簧位于支撑组件200的外壁面,弹簧可以沿支撑组件200的径向给支撑组件200施加弹力,在转动支撑组件200的过程中,同样能为支撑组件200提供摩擦力和阻尼力。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阻尼件230也可以是表面粗糙的尼龙制件,同样能为支撑组件200提供摩擦力和阻尼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孔110,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三位置时,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插接于限位孔110中,更具体的是,限位孔110位于基座100上,参考图5和图6,第一支撑杆210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时,限位孔110朝支撑组件200开口,限位孔110的轴线与第一支撑杆210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支撑杆210沿其轴向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参考图6,第一支撑杆210的第一端插入到限位孔110中,从而能够限制第一支撑杆210转动,即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三位置时,因其一端插入到限位孔110内,支撑组件200不能绕转轴600旋转,而且阻尼件230与支撑组件200之间的摩擦力能使布灯支架稳定保持在第三位置,即整个布灯支架能够保持在展开的状态,从而能够撑起布灯本体900而不变形,稳定性好。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也可以是卡扣连接件,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在第三位置时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件与基座100卡接,同样能够使支撑组件200保持在第三位置。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也可以是螺柱,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可以设置与螺柱相配合的螺纹孔,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在第三位置时可以通过使用螺柱插入到螺纹孔中进行连接,同样能够使支撑组件200保持在第三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5,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设有导向面214,导向面214为斜面,导向面214沿限位孔110的轴向逐渐倾斜,更具体的是,导向面214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10的第一端,以位于基座100右侧的支撑组件200为例进行说明,导向面214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10的左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杆210的左端为凸台或圆锥,直径沿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向左逐渐变小,因此凸台或圆锥的侧面就形成了导向面214,第一支撑杆21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第一支撑杆210的第一端能够更方便且更准确地插入到限位孔110中。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也可以是楔形块,其侧面形成导向面214,支撑组件2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同样能够更方便且更准确地插入到限位孔110中。
在本申请中,还提供了一种布灯,包括支撑架,布灯本体900和上述的布灯支架,布灯支架安装于支撑架,布灯本体900安装于布灯支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10,布灯支架的基座100上设有安装轴800,布灯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架上,更具体的是,安装轴800上设有螺纹,支撑架上设有螺纹孔,布灯支架能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图10和图11,布灯支架还包括布灯连接件700,布灯连接件700设在支撑组件200的第二端,更具体的是,布灯连接件700为布灯连接钩,布灯连接钩朝远离基座100的方向弯曲,布灯本体900上设有布灯拆装孔910,布灯连接钩能够沿支撑组件200的径向插入到布灯拆装孔910中,在弹性件300的弹力作用下,布灯连接钩可以保持一个远离基座100的趋势,从而能够稳稳地连接在布灯拆装孔910处并撑起布灯本体900,连接更稳固,支撑效果更好,不易脱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布灯连接件700与支撑组件200可拆卸连接,更具体的是,布灯连接件70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支撑组件200连接,便于拆卸。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布灯支架前,弹性件300处于初始状态,此时将布灯支架的基座100放置在布灯本体900的中心,基座100的中心与布灯连接件700的距离大于布灯本体900中心与布灯拆装孔910的距离,布灯支架可通过布灯连接件700与布灯本体900连接,多个支撑组件200安装在布灯本体900时,且布灯支架的多个支撑组件200均处于第三位置时,多个支撑组件200的弹性件300处于压缩状态并提供弹力,使支撑组件200能够撑开布灯本体900。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布灯支架具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一位置时,布灯支架为收纳状态,便于携带;当支撑组件200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时,布灯支架为展开状态,用于撑起布灯本体900;在需要安装布灯时,将支撑组件200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从收纳状态变为展开状态,然后将支撑组件200平移至第三位置并用限位结构限制所述支撑组件200转动,使支撑组件200能够保持展开状态,从而能支撑起布灯本体900,拆卸时就按照相反的顺序即可,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只需进行转动和平移两个动作便能完成布灯的安装和拆卸,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所述基座(100)上设有限位结构;
多个支撑组件(200),所述支撑组件(200)具有沿其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所述支撑组件(200)环绕所述基座(100)的周向设置,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00),以使所述支撑组件(200)达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支撑组件(2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200)相互靠近;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基座(100)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200)相互远离;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基座(100)从所述第二位置平移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抵靠所述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还包括阻尼件(230),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100)转动连接,所述阻尼件(230)设在所述基座(100),所述支撑组件(200)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阻尼件(230)向所述支撑组件(200)施加阻尼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设有转轴(600),所述支撑组件(200)通过所述转轴(600)与所述基座(100)转动连接,所述阻尼件(230)套在所述转轴(600)上,所述阻尼件(230)与所述支撑组件(200)过盈配合;
所述阻尼件(230)为橡胶制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通道(211),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1)沿所述支撑组件(200)的轴向延伸,所述支撑组件(200)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1)转动套接所述转轴(600),所述转轴(600)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200)能沿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1)的延伸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和弹性件(300),所述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为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220)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220)能沿所述第一支撑杆(210)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0)之间,所述弹性件(300)用于向所述第二支撑杆(220)施加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210)的第一端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00),所述第一支撑杆(210)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220)的一端设有连接孔(212),所述弹性件(300)和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均位于所述连接孔(212)内,所述第二支撑杆(220)的一端能伸入到所述连接孔(212)中,所述弹性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0)和所述第一限位件(4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500),所述第二限位件(500)位于所述连接孔(212)内,所述第二限位件(500)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0)靠近所述基座(100)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通道(221),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21)沿所述第二支撑杆(22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500)能沿所述第二支撑杆(220)的径向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21),所述第二限位件(500)能沿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21)的延伸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孔(110),所述支撑组件(200)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插接于所述限位孔(110)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的第一端设有导向面(214),所述导向面(214)为斜面,所述导向面(214)沿所述限位孔(110)的轴向逐渐倾斜。
10.一种布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布灯支架;
支撑架,所述布灯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布灯本体(900),所述布灯本体(900)安装于所述布灯支架。
CN202223169550.5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Active CN218917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9550.5U CN218917889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9550.5U CN218917889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7889U true CN218917889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9550.5U Active CN218917889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7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98015U (zh) 可调节高度及角度的电脑折叠支架
CN218917889U (zh) 一种布灯支架和布灯
KR100886118B1 (ko) 절첩식 천막의 지주 고정장치
KR100526598B1 (ko) 벽걸이형 스피커 장치
KR101168019B1 (ko) 케이블 배선작업용 공구
CN111765297B (zh) 一种地下管道吊架系统
CN216520713U (zh) 一种拍摄脚架
KR20020092700A (ko) 벽걸이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고정 및 각도 조절장치
CN215688411U (zh) 医疗台车
CN209292726U (zh) 一种便携式铝合金晾衣架
CN216896617U (zh) 一种支架及拍摄辅助装置
JPS6112847Y2 (zh)
KR200363417Y1 (ko) 선반의 조립구조
CN210085854U (zh) 可收纳晾衣架
CN216900973U (zh) 一种红外人体移动监测器
CN219802010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马达支架
CN220603821U (zh) 一种伸缩管组件以及可收折的布灯支架装置
CN212028967U (zh) 一种动漫设计用影视支架
KR100686766B1 (ko) 월 마운트 장치
CN211056290U (zh) 卷料锁紧装置
CN212213429U (zh) 一种折叠电蒸箱
CN220248649U (zh) 一种高稳定球座
CN220951091U (zh) 多功能便携支架
CN217208593U (zh) 便于安装的电视机支架
CN217899289U (zh) 角落显示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