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6173U - 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6173U
CN218916173U CN202223005661.2U CN202223005661U CN218916173U CN 218916173 U CN218916173 U CN 218916173U CN 202223005661 U CN202223005661 U CN 202223005661U CN 218916173 U CN218916173 U CN 218916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uge
clearance gauge
feeler
inspection
feeler gau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56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ni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30056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6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6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6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隙检验装置,涉及电梯检验技术领域,包括塞尺,所述塞尺的底端安置有加厚组件,所述塞尺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有收纳条,所述塞尺的右侧中部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转轴,所述塞尺的右侧中部安装有连接杆,通过连体塞尺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两组体塞尺进行旋转调节,将两组体塞尺旋转至90°,方可对电梯门两角处进行同时检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电梯门进行快速检验,连接杆可将两组塞尺进行连接,通过塞尺底端的转轴进行旋转,方可将两组塞尺检验的角度进行针对性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门之间的缝隙大小是不用你判断是否关闭,它们上方都是由各自的极限开关负责管理到位,到位后给出信号电梯才能运行,缝隙大小都是由极限开关决定的,缝隙大一般是极限移位造成,需要通过缝隙检验装置对电梯门的缝隙进行检测。
现有的缝隙检验装置;
对比文件 202220441958.4公开了一种电梯检验专用缝隙检验装置,且锥形间隙尺是电梯缝隙检验时专用的工具,但是现有的锥形间隙尺的结构过于简单,同时在使用中常因尖端造成外力损坏和人体损伤,使用不够安全,与此同时不具备水平校正的功能,导致检验数据不够精准,本实用新型中,对限位螺栓进行反向转动,直至限位螺栓导出移动滑道,同时将防护收纳盒体靠近弧形展开槽一端与电梯缝隙的两侧壁贴合,并使得锥形端头对准电梯缝隙,同时根据气泡水平仪对整体进行水平校正,与此同时拇指嵌入至凹槽的内部,对推座向靠近电梯缝隙的方向进行推进,此时移动滑轮在移动滑道的内部向靠近电梯缝隙方向滑动,且推座在移动滑槽的内部随之滑动,随后锥形端头进入至电梯缝隙的内部,直至无法推进去,此时可根据主尺体以及其上的刻度线对缝隙进行精准检验,完成检验后对整体反向操作进行收纳,且通过设置的包括有锥形间隙尺主体、防护收纳盒体和限位螺栓的锥形间隙尺总成对现有的专用于电梯缝隙检验的锥形间隙尺的结构进行改良,通过设置的防护收纳盒体可对锥形间隙尺主体进行包裹收纳防护,不仅可避免外力对其造成损坏,同时还可有效的防止锥形间隙尺主体尖端对人体造成刺伤,使得整体装置使用更为安全,而通过设置的气泡水平仪使得整体具备水平校正的功能,检验数据更精准,且采用滑动伸缩的方式使得其使用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限位螺栓结合限位螺孔可对收纳后的锥形间隙尺主体进行固定限位,避免其自身发生滑动脱离,保证其收纳后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弧形展开槽可有效的避免防护收纳盒体对检验过程中数据的查看造成阻碍。
现有的缝隙检验装置,主要通过塞尺对电梯缝隙进行检验,工作人员在对电梯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需要逐个将电梯门缝的四角进行检验,现有的单独的塞尺对电梯进行检验,导致工作人员的检验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包括塞尺,所述塞尺的底端安置有加厚组件,所述塞尺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有收纳条,所述塞尺的右侧中部安装有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转轴,所述塞尺的右侧中部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安置有转轴;
所述塞尺的中段安置有固定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与转轴之间为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两组体塞尺进行旋转调节,将两组体塞尺旋转至90°,方可对电梯门两角处进行同时检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电梯门进行快速检验,连接杆可将两组塞尺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与塞尺之间为紧密贴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塞尺底端的转轴进行旋转,方可将两组塞尺检验的角度进行针对性调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厚组件包括加厚板、卡座和卡槽,所述塞尺的底端安置有加厚板,且加厚板的两侧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顶端安装有卡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塞尺的底端设置有加厚组件,使用者可对电梯门的门缝进行检验,通过安装与拆卸加厚板,可对不同需求的电梯门缝进行检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厚板通过卡座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使用者将加厚板的卡座卡合在塞尺底端两侧的卡槽内,进行安装处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厚组件与塞尺之间为紧密贴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将固定块的安装槽安插在塞尺的右侧端,进行组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框与塞尺之间为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固定框将塞尺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通过连体塞尺,可将塞尺塞入电梯门的夹角,对电梯门进行检验,使用者通过观察塞尺上端的刻度尺,来检验电梯门缝的间距,通过固定框将塞尺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其连体塞尺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两组体塞尺进行旋转调节,将两组体塞尺旋转至90°,方可对电梯门两角处进行同时检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电梯门进行快速检验,连接杆可将两组塞尺进行连接,通过塞尺底端的转轴进行旋转,方可将两组塞尺检验的角度进行针对性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塞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塞尺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其中:1、塞尺;2、加厚组件;201、加厚板;202、卡座;203、卡槽;3、固定块;4、安装槽;5、收纳条;6、调节组件;601、连接杆;602、转轴;7、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包括塞尺1,塞尺1的底端安置有加厚组件2,塞尺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块3,且固定块3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4,固定块3的右侧连接有收纳条5,塞尺1的右侧中部安装有调节组件6;
调节组件6包括连接杆601和转轴602,塞尺1的右侧中部安装有连接杆601,且连接杆601的上下两端安置有转轴602;
塞尺1的中段安置有固定框7,具体来说,首先,通过连体塞尺1,可将塞尺1塞入电梯门的夹角,对电梯门进行检验,使用者通过观察塞尺1上端的刻度尺,来检验电梯门缝的间距,通过固定框7将塞尺1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其连体塞尺1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6,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两组体塞尺1进行旋转调节,将两组体塞尺1旋转至90°,方可对电梯门两角处进行同时检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电梯门进行快速检验,连接杆601可将两组塞尺1进行连接,通过塞尺1底端的转轴602进行旋转,方可将两组塞尺1检验的角度进行针对性调节,其塞尺1的底端设置有加厚组件2,使用者可对电梯门的门缝进行检验,通过安装与拆卸加厚板201,可对不同需求的电梯门缝进行检验,使用者将加厚板201的卡座202卡合在塞尺1底端两侧的卡槽203内,进行安装处理,将固定块3的安装槽4安插在塞尺1的右侧端,进行组装,其固定块3的后端连接有收纳条5,便于后期将塞尺1进行外出携带,通过固定框7将塞尺1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通过这一技术方案,解决了使用者对电梯缝隙检验时,检验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通过连体塞尺1,可将塞尺1塞入电梯门的夹角,对电梯门进行检验,使用者通过观察塞尺1上端的刻度尺,来检验电梯门缝的间距,通过固定框7将塞尺1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其连体塞尺1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6,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两组体塞尺1进行旋转调节,将两组体塞尺1旋转至90°,方可对电梯门两角处进行同时检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电梯门进行快速检验,连接杆601可将两组塞尺1进行连接,通过塞尺1底端的转轴602进行旋转,方可将两组塞尺1检验的角度进行针对性调节。
更近一步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塞尺1的中段安置有固定框7,这一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固定框7将塞尺1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
以上的方案中还存在不便于调节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高度的问题,如图1、图3所示:在本方案中加厚组件2包括加厚板201、卡座202和卡槽203,塞尺1的底端安置有加厚板201,且加厚板201的两侧连接有卡座202,卡座202的顶端安装有卡槽203,加厚板201通过卡座202与卡槽203构成卡合结构。通过塞尺1的底端设置有加厚组件2,使用者可对电梯门的门缝进行检验,通过安装与拆卸加厚板201,可对不同需求的电梯门缝进行检验,使用者将加厚板201的卡座202卡合在塞尺1底端两侧的卡槽203内,进行安装处理,将固定块3的安装槽4安插在塞尺1的右侧端,进行组装,其固定块3的后端连接有收纳条5,便于后期将塞尺1进行外出携带,通过固定框7将塞尺1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
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
首先,通过连体塞尺1,可将塞尺1塞入电梯门的夹角,对电梯门进行检验,使用者通过观察塞尺1上端的刻度尺,来检验电梯门缝的间距,通过固定框7将塞尺1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其连体塞尺1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6,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两组体塞尺1进行旋转调节,将两组体塞尺1旋转至90°,方可对电梯门两角处进行同时检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电梯门进行快速检验,连接杆601可将两组塞尺1进行连接,通过塞尺1底端的转轴602进行旋转,方可将两组塞尺1检验的角度进行针对性调节,其塞尺1的底端设置有加厚组件2,使用者可对电梯门的门缝进行检验,通过安装与拆卸加厚板201,可对不同需求的电梯门缝进行检验,使用者将加厚板201的卡座202卡合在塞尺1底端两侧的卡槽203内,进行安装处理,将固定块3的安装槽4安插在塞尺1的右侧端,进行组装,其固定块3的后端连接有收纳条5,便于后期将塞尺1进行外出携带,通过固定框7将塞尺1的检验刻度尺进行定位。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包括塞尺(1),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尺(1)的底端安置有加厚组件(2),所述塞尺(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块(3),且固定块(3)的内腔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固定块(3)的右侧连接有收纳条(5),所述塞尺(1)的右侧中部安装有调节组件(6);
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连接杆(601)和转轴(602),所述塞尺(1)的右侧中部安装有连接杆(601),且连接杆(601)的上下两端安置有转轴(602);
所述塞尺(1)的中段安置有固定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01)与转轴(602)之间为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与塞尺(1)之间为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组件(2)包括加厚板(201)、卡座(202)和卡槽(203),所述塞尺(1)的底端安置有加厚板(201),且加厚板(201)的两侧连接有卡座(202),所述卡座(202)的顶端安装有卡槽(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板(201)通过卡座(202)与卡槽(203)构成卡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组件(2)与塞尺(1)之间为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隙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7)与塞尺(1)之间为活动连接。
CN202223005661.2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Active CN218916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661.2U CN21891617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661.2U CN21891617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6173U true CN218916173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2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5661.2U Active CN21891617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6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0680B (zh) 轧机垂直度调整方法
CN203672259U (zh) 拨叉检验夹具
CN110220439B (zh) 一种高速铁路基座检查用裂缝测量装置
CN203719597U (zh) 一种门铰链间隙和角度测量检具
CN218916173U (zh) 一种缝隙检验装置
CN108759752A (zh) 一种用于位移传感器的检定装置
CN102794661B (zh) 一种平板夹具
CN106092072A (zh) 一种用于铅垂线竖向变位传感器的滑轮支架
CN109226646A (zh) 自动锤铆的铆钉入孔及镦头高度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0005361U (zh) 一种刚度测试装置
CN208688413U (zh) 一种测量轴颈外圆销孔相对轴心线对称度的检具
CN216523820U (zh) 一种轴承沟道变曲率微曲面测量装置
CN205898106U (zh) 一种建筑物外墙裂缝检测装置
CN208313259U (zh) 用于位移传感器的检定装置
CN214277254U (zh) 一种扭矩测量仪
CN205448867U (zh) 一种用于千分表精确定向的支架
CN209189736U (zh) 自动锤铆的铆钉入孔及镦头高度在线检测装置
CN207662328U (zh) 一种活塞杆直线度检测装置
CN202057281U (zh) 一种找正轧机垂直度用的打摆工具
CN219391308U (zh) 一种读数显微镜检测夹具
CN205373618U (zh) 高精度自动检测检棒同轴度和跳动检测仪
CN218937953U (zh) 一种拉伸试验机
CN108645326A (zh) 一种测量轴颈外圆销孔相对轴心线对称度的检具
CN211696105U (zh) 一种高精度调节的检具
CN213543388U (zh) 一种改进型中心孔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