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4561U - 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4561U
CN218914561U CN202221374831.1U CN202221374831U CN218914561U CN 218914561 U CN218914561 U CN 218914561U CN 202221374831 U CN202221374831 U CN 202221374831U CN 218914561 U CN218914561 U CN 218914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njection
formaldehyde
pipeline
underwater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48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艳
刘飞龙
曾树兵
李伟
武志坤
王东
张欢
张振鹏
曹浩明
韩宇
张东锋
王雪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748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4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4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4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包括两个注气管路,每个所述注气管路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注气隔离阀;甲醛管路,所述甲醛管路的第二端通过两个甲醛分支管路分别与两个所述注气管路连接,每个所述甲醛分支管路均连接在每个所述注气管路位于其两个所述注气隔离阀之间的管路部分,每个所述甲醛分支管路上均间隔设置有甲醛隔离阀和止回阀;水下控制模块,所述水下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脐带缆连接,所述水下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每个所述甲醛隔离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形成了一种能避免严重段塞流现象且规范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还降低了水下注气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注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海上油气田开发正逐步向深水海域发展,而采用水下生产系统和海管回接进行开发则是比较常用的开发模式,井流物通常在海底不经处理便直接输送至平台,这种输送方式由于深水油气田的立管较深以及海管的地形起伏,油气水三相混合物在输送过程中易形成严重段塞流,严重段塞流最显著的特点是管道压力以及气液流量发生周期性剧烈波动,这对水下设备和平台的工艺设施产生了影响,严重时还会引起生产关断的现象。
水下注气则是一种控制严重段塞流的方法,即在输送管路内注入气体以增加气体的携液能力,从而有效的避免液体在管道内的积聚,进而抑制严重段塞流的形成。虽然水下注气能控制严重段塞流现象,但目前并没有一种规范且成本低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以解决目前没有一种规范且成本低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累控制严重段塞流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两个注气管路,每个所述注气管路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注气隔离阀,每个所述注气管路的第一端均用于与脐带缆连接,每个所述注气管路的第二端均用于与立管或海管连接;
甲醛管路,所述甲醛管路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脐带缆连接,所述甲醛管路的第二端通过两个甲醛分支管路分别与两个所述注气管路连接,每个所述甲醛分支管路均连接在每个所述注气管路位于其两个所述注气隔离阀之间的管路部分,每个所述甲醛分支管路上均间隔设置有甲醛隔离阀和止回阀;
水下控制模块,所述水下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脐带缆连接,所述水下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每个所述甲醛隔离阀连接,以控制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甲醛隔离阀的通断。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注气管路位于其两个所述注气隔离阀之间的管路部分均设置有温压变送器,所述温压变送器与所述水下控制模块连接,以将其检测的温度信息和压力信息传输至水下控制模块。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注气管路的第一端均通过四个注气分支管路分别所述脐带缆连接。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注气分支管路上均设置有分支隔离阀,每个所述注气分支管路以及所述甲醛管路的第一端均通过液接头与脐带缆连接。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注气管路的第二端均通过水下连接器与所述立管或所述海管连接。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甲醛分支管路位于其所述甲醛隔离阀和所述止回阀之间的管路部分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流量信息的甲醛注入计量撬。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甲醛注入计量撬均包括设置于所述甲醛分支管路上的甲醛计量阀以及与所述甲醛计量阀连接用于检测流量信息的流量变送器,所述水下控制模块与所述甲醛计量阀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甲醛计量阀,所述流量变送器与所述水下控制模块连接,以将检测的流量信息传输至所述水下控制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所述甲醛隔离阀均为液压操控隔离阀,所述水下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所述甲醛隔离阀的液压管路连接,所述水下控制模块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液压管路的回油向外排放的排放管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放管路间隔设置有补偿器以及单向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所述甲醛隔离阀均为液压操控或/和水下机器人操控的隔离阀,所述水下控制模块通过水下电插头与脐带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两条注气管路、甲醛管路以及水下控制模块的组合设置,不仅形成了一种能避免严重段塞流现象且规范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还降低了水下注气的成本,同时,该水下注气管汇系统结构紧凑,供能齐全,便于海上施工,可适用于深水油气田的开发,还能通过将甲醛输入注气管路内以有效预防水合物的形成,保证了管道内输流体的流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注气管路;11、注气隔离阀;12、温压变送器;13、注气分支管路;14、分支隔离阀;15、液接头;16、水下连接器;2、甲醛管路;21、甲醛分支管路;22、甲醛隔离阀;23、止回阀;24、甲醛注入计量撬;25、甲醛计量阀;26、流量变送器;3、水下控制模块;31、水下电插头;4、液压管路;41、排放管路;42、补偿器;4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两个注气管路1、甲醛管路2以及水下控制模块3(SCM)。
其中,每个注气管路1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注气隔离阀11,每个注气管路1的第一端均用于与脐带缆连接,每个注气管路1的第二端均用于与立管或海管连接;甲醛管路2的第一端用于与脐带缆连接,甲醛管路2的第二端通过两个甲醛分支管路21分别与两个注气管路1连接,每个甲醛分支管路21均连接在每个注气管路1位于其两个注气隔离阀11之间的管路部分,每个甲醛分支管路21上均间隔设置有甲醛隔离阀22和止回阀23;水下控制模块3用于与脐带缆连接,水下控制模块3分别与每个注气隔离阀11以及每个甲醛隔离阀22连接,以控制注气隔离阀11以及甲醛隔离阀22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每个注气管路1的第一端均通过四个注气分支管路13分别脐带缆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提升注气管路1的注气效率。
其中,每个注气分支管路13上均设置有分支隔离阀14,每个注气分支管路13以及甲醛管路2的第一端均通过液接头15与脐带缆连接。
分支隔离阀14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取不同类型的隔离阀,如液压操控的隔离阀或水下机器人(ROV)操控的隔离阀,以便于进行水下控制。而液接头15的设置则可以提高水下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每个注气管路1的第二端均通过水下连接器16与立管或海管连接。这样可以保证注气管路1与立管或海关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每个注气管路1位于其两个注气隔离阀11之间的管路部分均设置有温压变送器12,温压变送器12与水下控制模块3连接,以将其检测的温度信息和压力信息传输至水下控制模块3。
其中,稳压变送器通过电信号线与水下控制模块3连接,以将其检测到的注气管路1上的温度信息和压力信息传输至水下控制模块3,从而实现注气管路1的监控作用。
本实施例中,每个甲醛分支管路21位于其甲醛隔离阀22和止回阀23之间的管路部分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流量信息的甲醛注入计量撬24。
其中,每个甲醛注入计量撬24均包括设置于甲醛分支管路21上的甲醛计量阀25以及与甲醛计量阀25连接用于检测流量信息的流量变送器26,水下控制模块3与甲醛计量阀25连接,以用于控制甲醛计量阀25,流量变送器26与水下控制模块3连接,以将检测的流量信息传输至水下控制模块3。
甲醛计量阀25可以通过电信号线与水下控制模块3连接,从而使水下控制模块3可以控制甲醛计量阀25,从而控制甲醛分支管路21输入至注气管路1的甲醛量,或者通过液压操控或水下机器人操控均可,此时甲醛计量阀25便可以不与水下控制模块3连接。
流量变送器26通过电信号线与水下控制模块3连接,以将检测到的甲醛分支管路21上的甲醛流量信息传输至水下控制模块3。
本实施例中,注气隔离阀11以及甲醛隔离阀22均为液压操控和水下机器人操控的隔离阀,以便于进行两种方式的操控。当然,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只使用一种方式的操控。
本实施例中,水下控制模块3分别与注气隔离阀11以及甲醛隔离阀22的液压管路4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方便水下控制模块3控制注气隔离阀11以及甲醛隔离阀22的通断,实现管路的导通或关闭。
其中,液压管路4的液压油进入水下控制模块3后,水下控制模块3便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油的输送量来控制对应的注气隔离阀11以及甲醛隔离阀22。
本实施例中,液压管路4为两个,且均通过液接头15与其他部分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中,水下控制模块3设置有用于将液压管路4的回油向外排放的排放管路41,排放管路41间隔设置有补偿器42以及单向阀43。
其中,回油会通过排放管路41排放至海水中,而补偿器42和单向阀43则是为了防止海水由排放管路41进入液压管路4内。
本实施例中,水下控制模块3通过水下电插头31与脐带缆连接。这样可以保证水下控制模块3与脐带缆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两者的连接受到海水的破坏。
其中。水下控制模块3是一种具有以上相应功能的控制器。
本实施例的图1中,V1、V2、V3、V4、V5、V6分别为注气隔离阀11以及甲醛隔离阀22与水下控制模块3对应的连接端;PTT1、PTT1分别为温压变送器12以及其与水下控制模块3对应的连接端;FT1、FT2分别为流量变送器26以及其与水下控制模块3对应的连接端;CIMV1、CIMV2分别为甲醛计量阀25。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两条注气管路1、甲醛管路2以及水下控制模块3的组合设置,不仅形成了一种能避免严重段塞流现象且规范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还降低了水下注气的成本,同时,该水下注气管汇系统结构紧凑,供能齐全,便于海上施工,可适用于深水油气田的开发,还能通过将甲醛输入注气管路1内以有效预防水合物的形成,保证了管道内输流体的流动安全,另外,将注气管路1、甲醛管路2以及液压管路4集成为11通道的液接头15,还省去了单独连接注气管路1的海上作业,简化了注气管汇系统与脐带缆的海上连接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注气管路,每个所述注气管路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注气隔离阀,每个所述注气管路的第一端均用于与脐带缆连接,每个所述注气管路的第二端均用于与立管或海管连接;
甲醛管路,所述甲醛管路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脐带缆连接,所述甲醛管路的第二端通过两个甲醛分支管路分别与两个所述注气管路连接,每个所述甲醛分支管路均连接在每个所述注气管路位于其两个所述注气隔离阀之间的管路部分,每个所述甲醛分支管路上均间隔设置有甲醛隔离阀和止回阀;
水下控制模块,所述水下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脐带缆连接,所述水下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每个所述甲醛隔离阀连接,以控制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甲醛隔离阀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注气管路位于其两个所述注气隔离阀之间的管路部分均设置有温压变送器,所述温压变送器与所述水下控制模块连接,以将其检测的温度信息和压力信息传输至水下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注气管路的第一端均通过四个注气分支管路分别所述脐带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注气分支管路上均设置有分支隔离阀,每个所述注气分支管路以及所述甲醛管路的第一端均通过液接头与脐带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注气管路的第二端均通过水下连接器与所述立管或所述海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甲醛分支管路位于其所述甲醛隔离阀和所述止回阀之间的管路部分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流量信息的甲醛注入计量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甲醛注入计量撬均包括设置于所述甲醛分支管路上的甲醛计量阀以及与所述甲醛计量阀连接用于检测流量信息的流量变送器,所述水下控制模块与所述甲醛计量阀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甲醛计量阀,所述流量变送器与所述水下控制模块连接,以将检测的流量信息传输至所述水下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所述甲醛隔离阀均为液压操控隔离阀,所述水下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所述甲醛隔离阀的液压管路连接,所述水下控制模块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液压管路的回油向外排放的排放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路间隔设置有补偿器以及单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注气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隔离阀以及所述甲醛隔离阀均为液压操控或/和水下机器人操控的隔离阀,所述水下控制模块通过水下电插头与脐带缆连接。
CN202221374831.1U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Active CN218914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4831.1U CN218914561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4831.1U CN218914561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4561U true CN218914561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4831.1U Active CN218914561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4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722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ydrate removal
US20150136409A1 (en) Well Intervention Tool and Method
US4363566A (en) Flow line bundle and method of towing same
US4377354A (en) Flow line bundle and method of towing same
CN218914561U (zh) 一种水下注气管汇系统
CN111980635B (zh) 一种磁性靶向水合物抑制剂输运系统及方法
CN211314149U (zh) 一种水下顶采式采油树
CN205805520U (zh) 复合电液式水下生产控制系统
EP3447236A1 (en) Subsea flow assurance in multifunctional pipe-in-pipe system
CN110208101A (zh) 一种应用于深海油气管道预调试作业的关键设备
EP0336492A1 (en) A method of drilling and/or production of oil and/or gas
CN115405264B (zh) 一种深水油气田双立管底部注气系统
WO2018007299A1 (en) Arrangements for flow assurance in a subsea flowline system
CN210509769U (zh) 一种水下采油树电液复合式液压动力单元控制系统
US11293251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il and gas operations
CN111609299A (zh) 升降平台的插销润滑系统
CN204220571U (zh) 一种水合物治理橇
CN107178342A (zh) 水下管汇装置
CN104324916B (zh) 水合物治理橇
CN110230483B (zh) 一种水下顶采式采油树
CN112238104B (zh) 一种水下油气输送系统和主输油回路清管方法
CN218153660U (zh) 一种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
NO346842B1 (en) Subsea hydrate removal assembly
CN217681678U (zh) 一种高压水下管汇
CN103930644B (zh) 延长井口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