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3792U - 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3792U
CN218913792U CN202223190578.7U CN202223190578U CN218913792U CN 218913792 U CN218913792 U CN 218913792U CN 202223190578 U CN202223190578 U CN 202223190578U CN 218913792 U CN218913792 U CN 218913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ssage
valve
auxiliary
way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05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毅
孙围华
宋铠钰
陈林
张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tian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tian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tian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tian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05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3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3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3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包括主气道与辅助气道,气缸气道A与气缸气道B分别与三位五通电磁阀的两个气缸口连接,三位五通电磁阀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气道C与排气气道D;排气气道C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C,排气气道D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D;辅助气道包括辅助气道A与辅助气道B,其中辅助气道B与气缸气道A连通,辅助气道A与气缸气道B连通;辅助气道B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B与辅助电磁阀B,辅助电磁阀B通过时间继电器B与三位五通电磁阀的线圈B电连接;辅助气道A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A与辅助电磁阀A,辅助电磁阀A通过时间继电器A与三位五通电磁阀的线圈A电连接。通过这种设计能够对阀门进行有效的减震。

Description

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板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背景技术
插板阀又称刀型闸阀,插板阀一般由阀体、驱动装置、阀芯和密封装置(顶杆或钢珠)等几大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通常为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密封装置先到位,之后阀芯在驱动装置的推动下继续向前运动,将密封装置推向阀门开口,安装在密封装置上的胶圈被压缩,从而实现密封。超大型气动插板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阀芯自身有高达数吨的自重,特别是在阀门关闭时的动作过程,一方面有气缸的驱动力,另一方面有阀芯的重力,在阀芯到位的瞬间,阀芯与阀体会有较大的冲击,产生较大的震动,严重时可能会损坏阀体的限位装置。因此传统的气缸驱动阀门技术无法满足超大型气动插板阀的工作,在阀芯运行到位时需要增加缓冲。一般的缓冲减震结构是在气缸上增加额外的磁性开关,利用位置控制气缸的排气量或者进气量,前段高速后段低速,能够实现阀芯运动的缓冲。超大型气动插板阀由于气缸体积大,质量重,整体材质必然是钢材,此时使用磁性开关会严重受到干扰,因此一般的缓冲减震结构不适用于超大型气动插板阀。
在公开号为CN216768404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插板阀的减震结构,其包括阀体、阀芯、减震架和驱动装置;在阀体上还设置有阀门开口;阀芯包括阀板、密封装置和随动轮;密封装置通过连接杆与阀板转动连接;随动轮设置在阀板的两侧;在阀板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挡块,减震架包括两块横板和两块竖板,两块横板和两块竖板首尾连接,组成矩形框架,在两块横板上均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限制阀芯的移动距离,在减震架上还设置有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钉来调整减震架与阀体的距离。但是其减震架的设计对阀芯的运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阀芯的体积较大,重量也比较高,驱动阀芯向下运动的时候,阀芯的速度难以控制,导致阀芯会撞击阀体从而产生震动,不仅对阀体以及阀芯会造成伤害,阀体上连接的其他控制设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设置在插板阀本体上,插板阀本体包括阀体组件与阀芯组件,其中阀芯组件通过气缸控制,减震系统设置在气缸上;
减震系统包括主气道与辅助气道,其中主气道包括分别与气缸两端连通的气缸气道A与气缸气道B,气缸气道A与气缸气道B分别与三位五通电磁阀的两个气缸口连接,三位五通电磁阀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气道C与排气气道D;排气气道C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C,排气气道D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D;三位五通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气源;
辅助气道包括辅助气道A与辅助气道B,其中辅助气道A与气缸气道B连通,辅助气道B与气缸气道A连通;辅助气道B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B与辅助电磁阀B,辅助电磁阀B通过时间继电器B与三位五通电磁阀的线圈B电连接;辅助气道A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A与辅助电磁阀A,辅助电磁阀A通过时间继电器A与三位五通电磁阀的线圈A电连接。
进一步地,排气气道C与排气气道D的尾端均设置有消音器。
进一步地,辅助气道A与辅助气道B的尾端均设置有消音器。
进一步地,三位五通电磁阀采用中封式三位五通电磁阀。
进一步地,单向调速阀B的开口大于单向调速阀D的开口;单向调速阀A的开口大于单向调速阀C的开口。
进一步地,辅助气道A与气缸气道B通过三通接头连通,辅助气道B与气缸气道A也通过三通接头连通。
进一步地,时间继电器A与时间继电器B均采用通电延时性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关闭阀门时,控制三位五通电磁阀的线圈B与辅助电磁阀B得电,时间继电器B也得电开始计时,气源向气缸气道B充气,从而使得气缸后腔充气,气缸前腔中的气体分别通过气缸气道A进入到三位五通电磁阀以及辅助气道B中,再分别通过排气气道D以及辅助气道B排出,阀门关闭行程的前段通过辅助排气气道A进行排气能够有效降低阀门关闭的时间。
在时间继电器B计时结束之后,时间继电器B的常闭触点断开并控制辅助电磁阀B失电并使得辅助电磁阀B关闭,线圈B仍然保持通电。此时辅助气道B不再排气,气缸前腔中的气体只能通过气缸气道A再通过排气气道D排出,由于排气气道D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D,辅助气道B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B,可以通过控制单向调速阀D以及单向调速阀B的开口来控制排气的速度,从而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使得气缸前腔中的气压变化较慢,从而使得活塞杆减速,并使得阀芯关闭这个行程的后段会发生减速,从而有效降低阀芯关闭时与阀体产生的冲击力,从而有效降低震动。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没有采用磁性开关,在阀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阀体组件,2-阀芯组件,3-活塞杆,4-气缸,5-气缸气道B,6-辅助电磁阀B,7-单向调速阀B,8-消音器,9-时间继电器B,10-五位三通电磁阀,11-单向调速阀C,12-单向调速阀D,13-时间继电器A,14-辅助气道A,15-单向调速阀A,16-辅助电磁阀A,17-三通接头,18-气缸气道A,19-辅助气道B,20-排气气道D,21-排气气道C,22-线圈B,23-线圈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设置在插板阀本体上,插板阀本体包括阀体组件1与阀芯组件2,其中阀芯组件2通过气缸4控制,减震系统设置在气缸4上;
减震系统包括主气道与辅助气道,其中主气道包括分别与气缸4两端连通的气缸气道A18与气缸气道B5,气缸气道A18与气缸气道B5分别与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两个气缸口连接,三位五通电磁阀10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气道C21与排气气道D20;排气气道C21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C11,排气气道D20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D12;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进气口连接气源;
辅助气道包括辅助气道A14与辅助气道B19,其中辅助气道A14与气缸气道B5连通,辅助气道B19与气缸气道A18连通;辅助气道B19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B7与辅助电磁阀B6,辅助电磁阀B6通过时间继电器B9与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线圈B22电连接;辅助气道A14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A15与辅助电磁阀A16,辅助电磁阀A16通过时间继电器A13与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线圈A23电连接。时间继电器A13与时间继电器B9用于延时断开。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电磁阀A16与辅助电磁阀B6均为常闭式电磁阀。
请参看图1,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关闭阀门时,也就是使得阀芯下行,则需要控制气缸4的活塞杆3伸出。控制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线圈B22与辅助电磁阀B6得电,时间继电器B9也得电开始计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10s),此时,气源向气缸气道B5充气,从而使得气缸4后腔充气,气缸4前腔中的气体分别通过气缸气道A18进入到三位五通电磁阀10以及辅助气道B19中,再分别通过排气气道D20以及辅助气道B19排出,由于排气气道D20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D12,辅助气道B19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B7,可以通过控制单向调速阀D12以及单向调速阀B7的开口来控制排气的速度,从而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
在时间继电器B9计时结束之后,时间继电器B9的常闭触点断开并控制辅助电磁阀B6失电并使得辅助电磁阀B6关闭,线圈B22仍然保持通电。此时辅助气道B19不再排气,气缸4前腔中的气体只能通过气缸气道A18再通过排气气道D20排出,使得气缸4前腔中的气压变化较慢,从而使得活塞杆3减速,并使得阀芯关闭这个行程的后段会发生减速,从而有效降低阀芯关闭时与阀体产生的冲击力,从而有效降低震动。并且阀门关闭行程的前段通过辅助排气气道A进行排气能够有效降低阀门关闭的速度,从而在能够保证减震的前提下使得阀门关闭时间不会太长。
当需要打开阀门时,也就是使得阀芯上行,则需要控制气缸4的活塞杆3收缩。控制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线圈A23与辅助电磁阀A16得电,时间继电器A13也得电开始计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10s),此时,气源向气缸气道A18充气,从而使得气缸4后前腔充气,气缸4后腔中的气体分别通过气缸气道B5进入到三位五通电磁阀10以及辅助气道A14中,再分别通过排气气道C21以及辅助气道A14排出,由于排气气道C21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C11,辅助气道A14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A15,可以通过控制单向调速阀C11以及单向调速阀A15的开口来控制排气的速度,从而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
在时间继电器A13计时结束之后,时间继电器A13的常闭触点断开并控制辅助电磁阀A16失电并使得辅助电磁阀A16关闭,线圈A23仍然保持通电。此时辅助气道A14不再排气,气缸4前腔中的气体只能通过气缸气道B5再通过排气气道C21排出,使得气缸4后腔中的气压变化较慢,从而使得活塞杆3减速,并使得阀芯打开这个行程的后段会发生减速,从而有效降低阀芯打开时与阀体产生的冲击力,从而有效降低震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不需要采用磁性开关,在阀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
进一步地,排气气道C21与排气气道D20的尾端均设置有消音器8,由于气体排出时流速较快,会在排气气道C21与排气气道D20的尾端产生噪声,会形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因此需要加装消音器8来降低噪声。
进一步地,辅助气道A14与辅助气道B19的尾端均设置有消音器8。由于气体排出时流速较快,会在辅助气道A14与辅助气道B19的尾端产生噪声,会形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因此需要加装消音器8来降低噪声。
进一步地,三位五通电磁阀10采用中封式三位五通电磁阀10。中封式三位五通电磁阀10在断电时两端弹簧将电磁阀压到中间位置,由于无法通气,所以能够使活塞保持到原位不动,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单向调速阀B7的开口大于单向调速阀D12的开口;单向调速阀A15的开口大于单向调速阀C11的开口。在阀门关闭或者开启的前段需要气缸4的活塞快速伸出或者快速收缩以降低阀门开启或者关闭的整体时间,所以需要大的排气口在进行排气,在阀门关闭或者开启的后段过程中,气缸4中排出的气体只会通过单向调速阀D12或者单向调速阀C11,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此时气体的排出的速度,所以需要将单向调速阀D12以及单向调速阀C11的开口调节的较小。
进一步地,辅助气道A14与气缸气道B5通过三通接头17连通,辅助气道B19与气缸气道A18也通过三通接头17连通。通过三通接头17的设计使得辅助气道A14与气缸气道B5能够拆卸,方便检修各个零部件。通过三通接头17的设计使得辅助气道B19与气缸气道A18能够拆卸,方便检修各个零部件
进一步地,时间继电器A13与时间继电器B9均采用通电延时性继电器,通电延时性继电器刚通电时延时触点是不动作的,等到了延时时间后,延时常闭触点断开,延时常开触点闭合。在本实施例中,时间继电器A13与时间继电器B9均采用H3BA-8型时间继电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设置在插板阀本体上,插板阀本体包括阀体组件(1)与阀芯组件(2),其中阀芯组件(2)通过气缸(4)控制,减震系统设置在气缸(4)上;其特征在于:
减震系统包括主气道与辅助气道,其中主气道包括分别与气缸(4)两端连通的气缸气道A(18)与气缸气道B(5),气缸气道A(18)与气缸气道B(5)分别与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两个气缸口连接,三位五通电磁阀(10)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气道C(21)与排气气道D(20);排气气道C(21)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C(11),排气气道D(20)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D(12);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进气口连接气源;
辅助气道包括辅助气道A(14)与辅助气道B(19),其中辅助气道A(14)与气缸气道B(5)连通,辅助气道B(19)与气缸气道A(18)连通;辅助气道B(19)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B(7)与辅助电磁阀B(6),辅助电磁阀B(6)通过时间继电器B(9)与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线圈B(22)电连接;辅助气道A(14)上设置有单向调速阀A(15)与辅助电磁阀A(16),辅助电磁阀A(16)通过时间继电器A(13)与三位五通电磁阀(10)的线圈A(2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气道C(21)与排气气道D(20)的尾端均设置有消音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辅助气道A(14)与辅助气道B(19)的尾端均设置有消音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位五通电磁阀(10)采用中封式三位五通电磁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单向调速阀B(7)的开口大于单向调速阀D(12)的开口;单向调速阀A(15)的开口大于单向调速阀C(11)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辅助气道A(14)与气缸气道B(5)通过三通接头(17)连通,辅助气道B(19)与气缸气道A(18)也通过三通接头(1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时间继电器A(13)与时间继电器B(9)均采用通电延时性继电器。
CN202223190578.7U 2022-11-30 2022-11-30 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Active CN218913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0578.7U CN218913792U (zh) 2022-11-30 2022-11-30 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0578.7U CN218913792U (zh) 2022-11-30 2022-11-30 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3792U true CN218913792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0578.7U Active CN218913792U (zh) 2022-11-30 2022-11-30 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3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9414A (zh) * 2023-12-27 2024-01-30 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驱插板阀及驱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9414A (zh) * 2023-12-27 2024-01-30 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驱插板阀及驱动系统
CN117469414B (zh) * 2023-12-27 2024-04-30 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驱插板阀及驱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13792U (zh) 气动插板阀减震系统
CN202732535U (zh) 一种缓冲速度可调的缓冲气缸
CN110993381B (zh) 用于电磁斥力机构能自动泄压的气体缓冲结构及工作方法
CN101858458A (zh) 一种驱动阀门的气动执行器
CN1986109A (zh)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CN201416581Y (zh) 一种双作用气缸提速及缓冲装置
CN210716211U (zh) 一种具有切换输出功能的中继阀
CN201412411Y (zh) 缓冲型气缸
CN102003238B (zh)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
CN109723892A (zh) 一种新型进排气组合阀
CN204083297U (zh) 能减小插板阀开闭时的振动和噪音的控制系统
CN102003237B (zh) 一种发动机制动的改进装置
CN106703928B (zh) 由伺服油直接驱动的排气阀控制执行系统
CN202852150U (zh) 双向拨叉式执行器
CN202140125U (zh) 改良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CN201443416U (zh) 气动车辆动力装置
CN115458362A (zh) 一种可调节的断路器合分闸柔性缓冲方法
CN201208788Y (zh) 设置随行滑块的箱体发泡模具
CN112482481A (zh) 单侧打击破碎锤
CN211820167U (zh) 一种具有组合节流缓冲装置的液压油缸
CN218581663U (zh) 一种气动机构限位保护组件
CN206360745U (zh) 由伺服油直接驱动的排气阀控制执行系统
CN204867374U (zh) 去冒口锤
CN214186128U (zh) 数控车床顶开式双开自动门
CN204900394U (zh) 一种新型调节气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